我的美利坚(校对)第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355

能熟练的掌握一门外语是多么重要,如果谢菲尔德懂德语的话,现在就不用两眼一抹黑,可以从报纸或者人们的谈论当中,知道现在德国队合众国的国务卿来访,还有委内瑞拉危机的真实想法。
但想到进入德国之后的商谈,其实不会德语也没什么,这种语言太繁复。通常德国人说了很长时间的话,翻译过来其实只有一句话。谢菲尔德听着对方喋喋不休了很长时间,本以为有什么高见,翻译过来细品也没什么营养。
当然在德粉的眼中,可以换一种角度来说,德语的语法复杂,正是这种复杂决定了德语语言的严谨性。听德国人说话时,一定要等到最后句子结束,才能明白其意思。
谢菲尔德觉得国务卿一行人去柏林,碰到的困境绝对不比自己小,德国人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就要很长时间。
“饿了,我要吃德国大香肠。”终于到达了柏林火车站,谢菲尔德气都没喘一口,安妮就拽着衣袖冲着谢菲尔德道。
“不行,要吃吃美国的,比德国的好吃。”谢菲尔德断然拒绝,然后一愣奇怪的瞅着这位伯爵女儿,对方是不是在和自己聊黄嗑。
“凶什么?吃美国的好了!”安妮低下了头,貌似非常委屈道,“这不是没有么,连饭都不给吃!”
让人去买报纸,谢菲尔德走出火车站便已经有人在接应,公司大就是好,不论是走到哪里都有人服务,谢菲尔德并不是自夸,这个年代没有比自己家更懂得国际贸易。就是去非洲大陆,都有家里的职员接应,并不比任何殖民者的驻军业余。
“国务卿奥尼尔来到柏林之后受到了热情的接待,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接待。德国各界也对目前合众国遇到的困境十分同情,不过暂时德皇并没有对此表达想法。少爷在鲁尔区的考察已经被柏林的上流社会所知晓,从和伦敦分公司的交流当中,英国人似乎对国务卿访问柏林非常在意,当然这只是一部分的民意。”
“这次欧洲之行的最后一站是伦敦,在最后的结果没有出现之前,英国人是不会有这么正面回应的,从现在出现的言论当中,只能够看出来英国人瞧不起我们,实际上这种瞧不起在欧洲国家当中普遍存在,我在他们眼中只不过有几个臭钱的乡巴佬,之所以没有对我恶语相向,只不过是因为我真的很有钱。”
谢菲尔德在汇报职员的面前挤出一丝微笑,全然对这种心理的鄙视并不在意。很明白这种心理,“这个人,相貌平平还有点土,但是出手一阔,就显得那么英俊。”
谢菲尔德首先和国务卿奥尔尼的外交成员汇合,现在收集的消息未免有些浅薄。和这些外交成员能够得到一些更加有用的信息,毕竟他们都是跟着奥尼尔亲眼所见。
“我可以感受到德国人对委内瑞拉的局势很感兴趣,但涉及到了实际的表态都闭口不答!”国务卿幕僚拉塞尔坎特,站在谢菲尔德面前很是不解的开口。
拉塞尔坎特今年四十四岁,出生于俄克拉荷马州,此州并不属于联盟国十三州之一,但是农业在俄克拉荷马州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西部主产小麦和高粱,东部盛产玉米、蔬菜和浆果。大部分地区水草丰足,适宜放牧。
属于广义上孤星共和国的一部分,现在的支柱产业是农业,自然受到德克萨斯的深刻影响,拉塞尔坎特就属于和国务院和众多谢菲尔德家族较好的民主党人。
“我们没有见到德皇么?哪怕是普鲁士的总理呢?日程安排好了没有?”谢菲尔德双手插兜,诠释了什么叫穿西装的土逼,迪克西人的气质透体而出。
“现在的首相是霍恩洛厄—希灵斯菲斯特,是德国南部的巴伐利亚人,这个人似乎是巴伐利亚的王室成员,我们已经接触过了。”拉塞尔坎特想了一下道,“说实话这个首相普鲁士总理是一个温和的人,不过我们已经知道,很多事情都需要德皇的首肯。”
“德意志是帝国,君主制国家并不意外。”谢菲尔德摆摆手道,“既然已经有了正式形成和经贸谈判,等着到时候会面就好了,名单上要写上我的名字,没有人比我更加懂德国了,合众国有求于人,要明白对方更加注重什么。”
“能加上我的名字么?”安妮怯怯的开口,脸上充满了好奇道,“我还没见过皇帝呢。”
“加上她的名字!”谢菲尔德看了安妮渴望的目光,一个潇洒的甩头道,“随便杜撰一个什么身份都行。”
德国现在最注重什么?其实还是有些模糊的,因为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还没有正式提出,只不过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而已。不过谢菲尔德知道,世界政策正式登台并不是现在,现在只不过是威廉二世自己的梦吟而已。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现在并没有提出不代表心里没有酝酿,现在一些模糊的想法肯定已经在威廉二世心中出现了。
终于到了美国国务卿奥尼尔和德意志帝国首相、普鲁士总理霍恩洛厄—希灵斯菲斯特正式见面的日子,谢菲尔德作为商界的代表,成功的见证了贸易协定的产生。
随后在一众德意志帝国企业和公司以及贵族的面前,谢菲尔德诠释了什么叫没有人比我更懂德国,在准备的发言稿当中,谢菲尔德从德国的严谨民族精神、一直到德国近年来的科技爆发,以及他口中天下无敌的德意志帝国军队。
每一条都举例说明,表情之郑重,言辞之恳切,全身心的投入进来。
“世界需要德意志帝国更为广泛的影响力,合众国自然也需要,因为整个世界需要平衡,并不需要某一个恶霸,对其他国家的尊严进行践踏。西半球国家的独立自主,现在已经不需要某个国家来指导,如果有的国家不尊重西半球的主权,那么合众国绝对不会坐视不理。合众国也相信会有其他国家站出来,阻止这种霸凌行为。”
谢菲尔德知道英国人很快会知道这件事,没关系,到了伦敦在修改一下主语宾语,在对英国进行吹捧一下,没有人比他更加懂英国了。
第46章
关税问题
宴会既已开始,和悦的舞曲催动着人们的跳舞情绪,很多少年少女翩翩起舞,不过这个场合并不属于谢菲尔德这种土包子,只不过是一场惯常的舞会而已。应邀参加的也是国务卿一行人的部分成员。
富丽堂皇的大厅之后,那才是真正做决定的地方。德意志帝国首相,普鲁士总理霍恩洛厄—希灵斯菲斯特双手撑着自己的脑袋,眼前一切仍然有些剑拔弩张。他的日常就是在剑拔弩张中度过的,德意志帝国的首相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俾斯麦,另外一种是其它人。
在威廉二世成为德意志帝国皇帝之后尤其如此,不会再有俾斯麦那种强势首相出现。可德意志帝国这种政治环境注定又会出现强人,那就很简单了,这个强人必须要皇帝陛下亲自担任,霍恩洛厄—希灵斯菲斯特就处在这种尴尬状态当中。
德意志帝国虽然早已经统一,在某种意义上仍然可以算是共君联盟。只是没有奥匈帝国那种共君联盟这么夸张,平衡境内各处王室容克和资本家利益,这并不容易,虽然并不是所有地方都像是巴伐利亚还存在军队。
最近几年频频被提及的问题之一就是关税,和美利坚合众国一样,最近几十年来德意志帝国属于奋起直追的阶段,办法自然是提高关税闭门造车。问题是提高关税必然会遭到报复,陷入互相提高关税的局面当中。
现在德意志帝国的发展已经算是可以,越来越多的鲁尔区声音对这种关税已经非常不满,因为提高关税遭到的报复需要他们承担。想要更进一步必须寻找到更大的市场,可如果帝国还保持这么高的关税,他们如何能前往别的市场?
“高关税已经不合时宜,现在这种情况算什么?保护了东普鲁士的农产品?可我们仍然要进口粮食,因为那些的庄园根本无法满足全国的需求,这样保护起来有什么意义?高关税遭到的报复,让德国的出口毫无竞争力。为了国家的发展,东部的庄园必须要有所收敛,高关税必须成为历史。”
重新开口的是一个重量级人物,奥古斯特·蒂森,蒂森联合公司的总裁。奥古斯特·蒂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看着对面一众人,对高关税的环境他早有不满。
因为在关税问题上,蒂森联合公司可算是受创严重,在传统上俄罗斯帝国一直是德国出口的传统市场,出口占据蒂森联合公司的三成。之所以当初鲁尔区的大多数人同意了关税政策,那是因为当时英国占据了国内的大量市场,从俄罗斯的损失可以从国内补回来,可现在又是另外一番光景了,关税又成了双方争论的焦点。
“奥古斯特说的很对,我们不能被堵在国门当中出不去。”这时候另外一个鲁尔区的代表开口,正是日前还在埃森的阿尔弗雷德·克虏伯。
霍恩洛厄—希灵斯菲斯特看向两人以及两人身后没有说话,但表情一致的众人。他们代表的是两百六十多个卡特尔公司。三百个煤矿和煤田,两百个矿山和矿区,五十个运输公司,一百多个发电厂,两百多家银行和贸易公司,上千个厂矿和公司实体。
煤矿、钢铁、水泥和机械,他们都占据了德国内部一多半的份额。蒂森和克虏伯完全算不上是朋友,但在这件事上立场是一致的。
“鲁尔区的朋友们,你们应该知道粮食安全对一个国家是多么的重要,尤其是我们这种周围很多不友好国家的环境,一定要保证德国人民的粮食不受到外来冲击。”
“我认为避免冲击的最好办法,就是提高生产的能力,保证了粮食自给再谈是不是受到了冲击,事实上国家年年都在进口粮食,你们做不到这一点。口口声声为了国家的安全,却无法满足整个德国人的需求,这算什么?这就算保护粮食安全了,没看出来啊。”
“我们需要更加广阔的市场,而不是被锁在国内,明白么?同样都是农业领域,我们国家的庄园主,显然没有他们口中的乡巴佬看的远。”
“你们是不是收了美国人的钱?为什么要帮那些乡巴佬说话?”对面的一群人纷纷开口指责,似乎在怀疑蒂森、克虏伯等人对国家的忠诚。
“国外的环境并不是和你们想象当中的一样,难道你们拿出你们的贵族身份就能让人乖乖的掏钱了么?贸易是对等的,能不能用你们比钢板还硬的固执脑袋想一想?”
双方开始纷纷指责对方的自私,在关税上的认识,双方已经产生了不可调和的冲突。
“人家经营农业,你们也经营农业,怎么你们就不能保证全体德国人的粮食?既然你们做不到反正都是进口,不如让人家来帮着你们。”
“我们合众国现在至少可比俄国人有购买力多了,就看鲁尔区那些人的想法,能不能对那些乡村容克形成优势了。”谢菲尔德为国务卿幕僚拉塞尔坎特倒了一杯香槟,和对方撞了一下道,“希望一切顺利。”
“要是德国人不让出来利益呢?现在合众国希望得到德国人对委内瑞拉的支持。”拉塞尔坎特有些苦恼的想到,“听说德国的庄园主代言人也很多。”
“那还谈什么?我们欠德国佬的?又想要赚钱、又不肯出力、慢慢浪费时间是什么意思?等着在谈判桌上占便宜?”谢菲尔德撇着嘴评价道,“我靠,有这种好事还轮得到他们,我们去找英国人好了。”
送走国务卿幕僚之后,谢菲尔德自顾自的喝着香槟,让人把约翰康纳叫过来,“给我找一家发行量巨大,但政治色彩不怎么浓郁的报纸,让伦敦公司那边的人出点钱,在报纸上羞辱羞辱合众国,来两张讽刺漫画更好。”
“少爷,这?”约翰康纳奇怪的看着谢菲尔德,这是要干什么?自己骂自己?
“是骂联邦政府,又不是骂我,你去办就是了。”谢菲尔德耸耸肩道,韬光养晦么,被讥笑两句怎么了,都是必然的过程。
第47章
合作愉快
锋芒毕露的结果,德国历史不是都写明了么,实力不足还不想装孙子,德国的下场还不够惨痛?一战打完了不服,二战继续打,最后怎么样?不还是被清算个彻底。
在德国的事情还没有完成之前,一种讽刺漫画已经首先成功登陆伦敦,穿着普鲁士军装的军人和一个明显是山姆大叔形象的合照,不过两种形象完全不同,和美国的形象比起来,德国军人的形象是如此的高大威猛,衬托的美国形象显得如此弱不禁风。
这当然也是谢菲尔德的目的,虽然这一手已经涉嫌辱美,不过主要是衬托出来壮哉我大德意志的伟大,既然德意志这么伟大,合众国的形象自然不能太正面。谢菲尔德就差直接说明你就照着美洲病夫的感觉来就行了。
这种老大帝国的心态,谢菲尔德虽然没有确切的感受到过,但也能模拟出来个七七八八。世界最强国家的民众心理肯定是傲慢的,哪怕嘴上不说,心理绝对是瞧不起别的国家。这非常正常,共和国世纪初的几年和稳坐世界第二之后的风气也完全不一样。没做到世界第一就已经有很多人膨胀了,做到世界第一只会膨胀的更多。
这种心里膨胀连现在的合众国都存在,世界帝国我大英怎么会不存在?对着古板带着虚伪的英国人玩了这一手,自然有两个原因,突出德国的强大,加深对合众国瞧不起的心里,毕竟现在的合众国要是真的和大英对上,结果完全可以预料。
英国随便出一个分舰队都能让美国海军团灭,我们合众国很弱,属于蹦起来都打不到你大英膝盖的角色,就不要和我们一般见识。德意志才是你的终极敌人。
擦拭着湿漉漉的头发出来,安妮就见到谢菲尔德自顾自的饮酒,像是思考着什么东西。虽说她还是没有见到一个真正的皇帝到底是什么样,不过却被谢菲尔德慷慨激昂的发言所吸引,这个男人说话的时候就好像是一个政治家。
“我洗完了!”安妮轻声开口,不出预料的没有得到回应,随后转移话题讨好道,“你在两国人面前的发言太有魅力了,过几年是不是会选举总统?”
谢菲尔德斜了女孩一眼,目光从对方的身体上徘徊片刻,舔了舔嘴唇摇头道,“我的出身太好了,参加竞选也选不上去,选民心里会有抵触情绪。”
虽说合众国的屁民现在拜金之风盛行,但是让他们选举出来一个真正的顶层做总统。这个难度几乎等于是做不到。先快乐教育一百年,把屁民的脑子好好洗洗再说吧。
谢菲尔德可以从洛克菲勒家族的历程当中明白这一点,洛克菲勒的后代当中,就出现了一个角逐总统的成员,纳尔逊·洛克菲勒一辈子都在为总统宝座而努力,可问题就是他洛克菲勒家族的身份,导致他一直不能如愿。
毕竟正常人的心里,一个亿万富翁还要做总统,大多数人心里都会有些抵触。洛克菲勒还不是一般的富豪,这个家族是合众国的金字塔顶尖,这可不是房地产商人可以相提并论的,选民选择他就等于是让球员兼职裁判,不蠢到一定境界谁会投票给他。
所以说谢菲尔德不能亲自下场,再者说在合众国当中,巨富本来就应该做幕后黑手的角色,在选举的时候,是金钱投资于权力股票。在很多候选人当中,挑选出自己认为有潜力,将来能升值的那个,然后资助他一笔资金用于竞选活动。
他既然拿了你的钱来参选,上台了自然会回报你。比如你是做军火买卖的,他上了台,就会发展军备,甚至发动战争来回报你。
谢菲尔德其实心里并不喜欢战争,但他知道战争确实是赚钱的,要不他可以回忆一下货币战争,看里面罗斯柴尔德的故事。至于稳赢的战争那就更好了,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摧毁别人的产业,对商人最好的环境就是垄断,干掉了别的国家工业潜力,全世界的竞争者就少了很多,所以说别说他还可能从这次的欧洲之行得到好处,就是一点好处没有,让他卖肾援欧,只要世界大战如期而来,这都不算什么。
当然不打仗通过并购也能做到这一点,不过选择的范围就小了很多,首先目标公司所在的国家绝不能太强,最好没有反抗能力。
在商业规则范围之内,谢菲尔德如果看上了一家公司,将其收购完全可以故意把这个公司弄倒闭,空出来的市场则用自己的产品作为代替。这一手不得不说例子还是德国人,冷战之后德国人就挥舞着钞票,对东欧国家的资产进行并购,结果不出意外,这些公司大部分都倒闭了,这也非常正常,毕竟连民主德国的同胞都下得去手,东欧国家更是如此。
德国的经济力量在欧盟内部得以确立,不过要是有人进来搅局,这种操作就难度变大了。毕竟全世界不止你一个玩家。共和国就总是在东欧搅局,总把德国在巴尔干,希腊等国终于要弄倒闭的资产重新收购盘活。
又给德国制造了新的竞争者,让德国自己做工业国,你们做市场的心思碰壁。这简直太可恶了,谢菲尔德这种恨不得你呼吸都在为我赚钱的人,对德国报以深刻的同情。
在即将进入欧洲之行的最后一站英国之前,合众国和德意志帝国的经贸合作便已经敲定了,从这点来看,帝国模式就是比民主国家效率高。你看看德意志帝国,再看看旁边的法兰西共和国,简直高下立判。
在德美双方代表的一致好评当中,谢菲尔德也如愿的得到了专利授权和农业进口份额。第一次实践了不要看我为国家能做什么,要看国家能为我做什么。
“国内广大的市场在等着你们!”谢菲尔德对着蒂森、克虏伯以及一众鲁尔区卡特尔代表恭喜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3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