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3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5/404

  就像是美国才是牢牢拴住日本狗链子的国家,可日本只单方面对中国撕咬,恨不得对着美国爸爸撅起屁股让爸爸更舒服,任何一个中国人见到日本那种两面派的样子,心里本能的就会恶心,这是毫无疑问的。
  在苏联假宣传部开动马力扩散消息的时候,美国驻德美军司令部也开始行动起来。距离布瑞曾海姆大营最近的美军军营,一队队武装士兵集结的完毕,然后乘坐军车前往布瑞曾海姆大营遗址,这些美军士兵接到了含糊的指令,阻止苏联对德国企业的破坏。美国驻德美军司令部也不敢直截了当的让士兵知道,当初他们的国家和邪恶的苏联人没有两样,对放下武器的德国战俘进行虐待。
  喊了多年人权的美国,不知道这件事一旦爆发会出现什么事情。此时就连在白宫的里根也被吵醒,得知了莱茵大营的事情。第一个反应就是要捂住,但是马上里根就想到,这件事肯定不怎么简单。以他对谢洛夫的了解,这个大特务头子每次出手的速度都很快,一旦开始行动的时候往往已经把各方面的条件都准备完毕。
  里根那个被老年痴呆渐渐控制的大脑,这次没有出来拖后腿。很快就知道封锁消息可能不会成功,反击应该在哪里?
  “把事情搞大,说苏联动机不纯,散布消息说德国化学武器爆炸案是苏联策划的,希望德国民众不要上当。”里根咬着牙和驻德美军司令部通电话,把化学武器库和苏联最近的动作连在一起,制造德国仇恨苏联的舆论。
  有证据么?没有!有效么?可能有效!化学武器库爆炸案已经距离不短的时间了,这段时间已经足够苏联收尾把屁股擦干净,证据里根是肯定找不到的。至于抹黑苏联,谢洛夫是一点都不怕的,苏联几十年来在北约阵营的名声,已经到了多两件事情都无伤大雅的地步。
  里根是想要证明苏联很黑,谢洛夫要证明的是,美国和苏联一样很黑。心里一点都没有为苏联洗白的打算,拉着美国比烂,证明人类灯塔不过如此,就已经算是胜利。
  莱茵大营的各种消息瞬间在整个德国流传,包括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对于民众德国的很多人来说,关于莱茵大营的事情他们还是第一次知道。这些大营沿德国境内的莱茵河而建,南起布尔·伊格海姆,北至布德利希,其间的河段总长约三百五十公里。其中有两所大营建在了莱茵河东侧。除这十七座大营以外,在莱茵河的支流内卡河畔也建了一座海尔布隆大营。
  长久的在苏联控制中的民主德国,对联邦德国那边的事情一无所知,一开始很多人并不相信,但是马上民主德国的民众就知道,这种传闻是真的,因为联邦德国的广播已经在讨论关于莱茵大营的事情了。
  几年前有人曾经挖掘过莱茵大营后来被德国政府阻止,可这一次,深入德国境内的联合调查团在没有人注意的情况下,迅速将莱茵大营的部分挖掘出来,确定了地下确实深埋了众多德国战俘的尸骨,这个消息在德国掀起了轩然大波。
  此时的联邦德国境内,不管是乡村还是城市,从汉堡到法兰克福,不论是老人孩子还是女人,都在讨论莱茵大营的事情,当初二战中德国竭尽全力战斗到最后,和苏联一样,战后的德国出现了大量的劳动力短缺,不然也不会再民主德国封锁边界之后,开始引进土耳其人做劳工补充劳动力。
  德国的大部分家庭都有男人在二战中伤亡,此时各种各样是说法已经开始在德国流传,唤起德国人对莱茵大营的记忆,什么说法都有,有苏联散布的也有美国散布的,接连不断被爆出来的消息,冲击着几十年来德国人对很多事情的认识。
  莱茵大营里的绝大多数俘虏都只能象圈内的牲口一样以天为被,以地为床。方阵内的人均占地面积是三平方米,几场连阴雨之后,大营里面就变成了一片泥潭。没有任何劳动工具的战俘们开始自己动手改善住宿条件,他们利用餐具和罐头盒做铲子来挖掘地洞,把食品包装箱的纸板当作建材,一点一点地抠出了能为自己遮风挡雨的地洞。缺少支撑的小地洞在夜间下雨时极为危险,经常因渗水而坍塌,导致不少战俘被活埋在洞里。
  德国战俘开始了一种近似于老鼠和猪狗的生活,战俘营里遍布地洞,污物满地,瘟疫横行。每个方阵内只设有一个简易的地沟茅厕,很多病弱无力的人因为缺少体力穿越肮脏混乱的人群到达茅厕,常常在栖身之地排便,致使营地的环境日渐恶化。
  这些种种演论冲击着德国人的感官,国家报纸不在被信任,人们听从着不知道从何而来的消息,四十多年来德国人对美国军队的认识崩塌了,这些美国人和苏联没有区别,甚至更加可恶,因为美国在掩盖罪行。
  几乎每一条苏联散布的谣言当中,都没有避讳苏联对待战俘时候的残酷。在提及莱茵大营的时候没忘记死在苏联古拉格当中的德国战俘,可对于苏联弄死多少战俘,德国人不关心,因为联邦德国几十年来已经说了太多,可莱茵大营这件事德国人不知道。对美国人和对苏联人,联邦德国的心理承受底线完全不一样。
  美国光鲜亮丽的外衣被剥下,这种信念上打击让很多德国人不能接受,如果苏联和美国是一样的,联邦德国为什么要站在美国一边和苏联对抗,民主德国一定是苏联的傀儡?如果是,那几十年来提都不提莱茵大营的联邦德国政府,是不是也是傀儡?哪一个政府才是德国真正的政府。
  一般德国人在没有发疯的时候这种思考上的逻辑非常强大,谢洛夫制定计划的时候只是抹黑一下美国,德国人却升华到谁才是德国真正政府这个问题上,这完全是日耳曼人自己独有的思考逻辑,和他无关。
  布瑞曾海姆大营外围,一个团的美军士兵已经驱散了围观的德国民众,这里只剩下驻德美军和苏联联合调查团,处在驻德美军包围中的联合调查团还在加紧工作。
  “你们必须立刻停止,不然出现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美军的指挥官命令联合调查团必须立刻停止挖掘,提醒联合调查团的目的是调查化学武器,不是在没有得到德国政府的许可,就擅自对德国的土地进行挖掘。
  “现在阻止已经太晚了,整个德国都知道了!”鲍里斯看着这个指挥官,毫不示弱的道。他不知道整个德国人心浮动,不知道里根准备栽赃苏联,也不知道自己的父亲还有后手。只知道完成现在自己的任务,莫斯科没有来消息,挖掘就要继续……
第1005章
苏联的黑资料
  “不管你的目的是什么,现在必须按照我们的指令停止行动。”美军指挥官心中十分焦急,联合调查团是由苏联十一国军人组成的调查团。真的强行把这些军人扣押,差不多就等于是开战了,他一个普通指挥官还真的背不起这个责任。也许驻德美军司令部背得起,或者需要北约的最高决策者才能背得起。
  鲍里斯站在原地不动,既没有不分场合的扩大事态,也没有后退一步下令停止挖掘。和背后的灰尘爆土相比,整个人看起来十分安静,就像是一棵树长在美军前面一样。
  他同样对美军的进退两难了如指掌,从小生长在苏联最高权力圈的经历,能让鲍里斯站在更高层来看待问题,知道一件事后果涉及到国家和国家的关系需要多么慎重。而一个从基层摸爬滚打走上高位的人,需要时间的沉淀才会懂得这些,他从小就懂。
  “按照父亲的话,这是看不见的阶级鸿沟。目前苏联也只能做到抹平看得见的阶级,让普通人注意不到。”带着风轻云淡的表情,鲍里斯很自然的往后看了一眼还在挖掘的军人们,然后转过来平淡的道,“你面前的是来自苏联十一国的军人,哪怕我们身上没有武器,你也不能对我们怎么样。你明白你行动的意义会有什么后果么?华约的坦克是北约三点四倍,士兵数量是北约的一点八倍,数量质量都在我们一方。”
  “至于让我们停止行动,这是不可能的。你如果有点历史应该知道,苏联军人十绝对不能投降的,我们的国家不接受任何条件下的投降,从斯大林总书记那个时候就已经开始了。”鲍里斯对眼前真枪实弹的美军熟视无睹,毫不退让的道,“如果你们不想让西方集群的铁拳砸到头上,最好做一个看客。”
  屈辱!这种屈辱的感觉,是美军士兵很长时间都没有感受到的。可是这些美军士兵不能擅自行动,都把目光放在自己的指挥官身上。可是这位上校同样没有决定权,惹我一个杀你全家这种想法只是说说而已。哪怕就是美国,也不能随时的想打谁就打谁,尤其面对的还是苏联,不然美国对外干涉的军事行动不应该是八十次,八百次都不够。
  联邦德国首都波恩,已经成为政治僵尸的科尔,发挥自己最后的余热,在总理府找见苏联驻联邦德国大使,让苏联停止对联邦德国主权的侵犯。
  原来美属德国还有主权?苏联大使费奥多罗维奇看着这位已经成了政治僵尸的联邦德国总理,觉得还没有总理府的装潢有意思,耐着性子听着科尔义正辞严,或者色厉内荏的指责,过了一会儿才说道,“科尔先生,你肯定会下台的。何必管这种事情呢?而且现在封锁消息已经没有意义,我来之前已经看到了,抗议人群被宪兵用警棍驱散。”
  费奥多罗维奇站起来,打量着总理府的陈设,用熟练的德语说道,“你还以为能够捂得住,消息早已经扩散了。你如果还尝试封锁消息,可能下台之后一个卖国贼,美国走狗的名声是跑不了了,不如和德国人民坦白这一切。”
  “这是你们苏联策划的?或者说没准化武武器库爆炸,也是你们那个克格勃总书记策弄出来的!”科尔紧紧地握住双拳,压着自己的怒火道。
  “作为一国总理,没有证据的事情不要乱说。”费奥多罗维奇停顿了一下回答道,“这件事我不知道,不过有一件事作为德国人的朋友,我从私人角度上可以告诉你,这件事我恰好知道,我希望你阻止美军或者说北约武装力量对联合调查团的不友好举动。因为其中一个成员,是谢洛夫总书记的儿子,如果他死在德国。嗯,你也知道我们的总书记是一个肃反工作者,暗杀这种事情做得太多了。”
  科尔连续进行深呼吸,不然害怕自己按耐不住自己的愤怒给对方一拳,却因为最后一句话不得不冷静下来,他对费奥多罗维奇也有一定道理了解,对方不是满嘴胡说的人,既然透漏出来这个消息,那就一定是真的。
  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和莫斯科方面沟通,看看哪位克里姆林宫的主人到底有什么目的。做任何事情都是有目的的,谢洛夫肯定也有。
  “儿子也不让人省心啊!”谢洛夫叹了一口气,听完了切布里科夫的报告。也必须承认,有的时候真的有青出于蓝这种事,当初柏林墙还没有修建的时候,自己也曾经以坦克团作为后盾,发出战争威胁。
  可那次苏联是占据优势的,而这次不同,联合调查团身上没有武器,一旦起了冲突就是半个小时被歼灭的下场,鲍里斯还敢硬顶着驻德美军干,要知道一个走火命就没了。
  “刚刚联邦德国希望我们下令联合调查团暂时停止挖掘,我们两国商量一下在看看。”谢洛夫同样刚接见联邦德国驻苏联大使,目前消息传开才刚刚一天。虽然很有爆炸性,也确保德国全国都已经知道这件事,可还需要时间的沉淀。
  联邦德国的意思是苏联怎么才能收手,联邦德国可以从经济层面给苏联支援作为条件。可这次科尔失算了,做任何事情都有目的,这次谢洛夫对联邦德国真的一点目的都没有,目的都是冲着美国去的,所以绝不会放手。
  “一个劳改营的经历,快出一千本书骂我们了。德国给我们造成了这么大的损失,死点战俘骂了我们四十年。现在我们只是要点公平对待。”谢洛夫漫无目的的道,“这件事就要捅出来,谁都不能阻止。不服就把我儿子崩了吧,我还缺一个宣战的借口。”
  “总书记,事情还没有这么严重,德国人不敢。”切布里科夫觉得自己的总书记太狠了,关键时刻把儿子推出去顶雷,如果还有一个原型的话,斯大林当年也这么做过。
  “我只是表明一个态度,又不是只有一个儿子。”谢洛夫还在打着嘴炮,谁儿子谁心疼谁知道,可这次的顶雷必须要让鲍里斯去,不然真的被缴械了,丢人的就是苏联武装力量。缴械真的发生,真的西方集群挥军西进么?苏联还没有准备好。
  先让联邦德国自我混乱一段时间,这样西线安稳的情况下,中东方面苏联才能全力应对。事实上现在已经控制住了,十一国联合调查团挖掘莱茵大营的事情,已经登上了各国媒体,甚至包括联邦德国自己的媒体,这件尘封的历史被打开。
  没人关注苏联揭开盖子的目的,人们的关注点是这件事是不是真的。最近的消息也不断扩散,美军封锁莱茵大营附近,包围联合调查团种种消息。一件又一件事冲击着人们的眼球,美国媒体对这件事的反驳无助于事件的平息,相反把这件事越吵越大,最终形成了滔天的龙卷风,震荡着联邦德国和美国的关系。
  捏住这件事的谢洛夫暂时先不考虑儿子是不是安全,反正事情越大越安全。多党制国家总是不缺乏挑战者的,联邦德国社会党再次要求美国对莱茵大营做出解释,如果继续遮遮掩掩的话,可能会影响两国的关系。
  德国社会党的指责,是德国党派层面第一次对美国表达不满。美国不是不想解释,问题是里根还没有想好怎么解释?说是苏联栽赃?这个理由只能对付什么都查不出来的非洲人。
  美国是科技强国,苏联的科技也不弱,只要想要检验的话,完全能查出来。而且莱茵大营才刚刚被挖出来一个角落,只要苏联坚持继续挖掘,就会真相大白。
  如果不是确认自己不是在做梦,里根甚至以为自己上台后的五六年顺风顺水是一个错觉。对内经济改革成功,对外重新树立美国的影响力。国际上风头一时无两那个人真的是自己么?怎么从股灾开始,形势就急转直下了,接连被苏联打脸?
  最终里根还是要面对莱茵大营的问题,这是历史问题,责任完全和他本人没有关系。只会影响到美国的国际名声,可就算如此,对里根心中的信念打击仍然是沉重的。美国似乎应对苏联的攻击越来越吃力了。
  神色憔悴、带着一丝尴尬之色里根出现在了白宫,对着不断响起的闪光灯语气沉重的道,“因为当初战争时期的一些失误决策,加上以前的条件不好,莱茵大营确实存在。我们也希望德国人可以谅解,不影响德国和美国传统的盟友关系。”
  里根的表态引起一片哗然,迅速登上了全世界报纸的头条,关于莱茵大营的种种传言已经被证实,让美国的国际威望和形象一下子变得虚假起来,美国已经隐瞒这件事四十多年。
  “我一定会反击!”里根压抑着自己的怒火,决定公布一项苏联不为人知的黑资料。
第1006章
都是美国污蔑
  当全世界关注着莱茵大营事件会不会影响德国和美国关系的时候,另外一件爆炸性的消息从华盛顿传出,五十多年前的卡廷惨案是苏联做的,美国当初就获得了证据。但是却因为利用苏联的军事力量打垮德国选择了隐瞒。
  没错,美国当初就知道卡廷惨案是苏联做的,只不过因为当初苏联和美国还要联合对付德国,以及后来不让苏联和美国成为无法转圜的仇人,才一直隐忍不发。
  二战结束后不久,美国国会不成立调查卡廷事件的特别委员会。在五二年发布的最终报告中,该委员会宣布苏联的罪行确凿无误,并称这次大屠杀为“世界历史上最野蛮的犯罪”。委员会认为罗斯福政权可能向公众隐瞒了大屠杀之事,但指出这是由于军事需要。报告还建议美国政府针对苏联的行为向国际法庭提起诉讼,但美国政府并未照办。虽然特别委员会得出了有力的结论。
  这次谢洛夫挖出来了莱茵大营,首先引爆了美国在战争中的罪行。一时之间德国民众对美国的仇恨加剧,整个联邦德国举国上下对美国充满了怀疑。失去了德国人支持的美军当然不害怕德国人敢反对驻军,可七十五万德国国防军貌合神离,会让本来就失衡的北约和华约的实力对比更加悬殊。
  可以说,随着莱茵大营被挖出,北约除了美国最强大的一支力量,七十五万德国国防军在战争开始之后可能不战而逃。这个损失对于本身地面力量就不如华约的北约是致命的。失去了德国国防军的北约,连安慰西欧人都做不到。
  几十年来,美军在联邦德国的基础从来没有这么脆弱。甚至很多驻德美军的营地周围,美军士兵已经能感受到,德国人压抑在内心的抵触,这种软暴力让所有美军士兵都不舒服。
  更大的打击在于士气方面,谢洛夫虽说嘲笑过美国军队不过是用金钱武装的雇佣军,可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都有自己的精神支柱,换句话说参军之后的士兵要先接手洗脑。苏联全方位的用人民、共产主义、集体这种思想保证苏联武装力量的战斗力。美军虽说没有这样把价值观灌输到全军的方方面面,可也一样有类似的爱国教育。
  加上强大的军队待遇,美军精神层面虽然没有苏联军队宁可战死不能投降这么强,却也保持了对抗的信心。两国对军队的思想上还有一定的不同,苏联强调集体性,个人的安危被有意无意的忽略,同样也会原谅一些战争中的罪行。只不过克格勃总是会秋后算账,收拾红军平息民愤。
  美国军队从思想上就不认为美国曾经做过这种故意大规模虐待战俘的事情,莱茵大营美国人能接受发生在苏联人身上,可却一点都没有思想准备发生在本国军队身上。
  美国把人权的调子起的太高,现在连普通的美军士兵都相信。而苏联还存在着一直不相信这套的内务部队。里根公开承认莱茵大营的存在,让驻德美军的士兵同样非常苦恼。
  这种苦恼没有持续多长时间,仅仅过了一天,美国中央情报局公布了五十年代对卡廷惨案的调查报告,宣称苏联制造了卡廷惨案。卡廷惨案被重提,直接让莱茵大营这部电影进入了下半部分。美国有影响力的报纸纷纷转载,声势浩大的媒体战开始。
  波兰首都华沙,高达十万人的抗议者云集街头,希望雅鲁泽尔斯基总书记让苏联公布卡廷惨案的详细细节,到底是不是苏联做的,是美国人的污蔑还是确有其事。
  巨大的抗议浪潮让波兰首都进入了弹簧状态,同样也让波兰统一工人党的总书记雅鲁泽尔斯基十分苦恼,波兰总是出现状况已经让整个社会主义阵营认为波兰是问题儿童。可卡廷惨案这件事确实十分重大,他还要考虑到苏联的态度。
  莱茵大营案和卡廷惨案交织在一起,变成了美国和苏联相互指责的工具。里根在挨了一记闷棍之后,同样不忘了还给谢洛夫一下。
  “总书记,波兰首都华沙出现了抗议浪潮,我们是不是对雅鲁泽尔斯基施压,让他快速让波兰恢复秩序?”切布里科夫大将忧心忡忡地说道。
  “不能这么做,这不是承认了苏联心虚么?”谢洛夫同样被里根这一击闷棍打的有些蒙圈,但马上反应过来道,“马上让共青团真理报反驳,指责美国造假。如果这种证据存在的话,为什么几十年来从来不公布?明明就是对莱茵大营案转移焦点。”
  “我知道了,利加乔夫同志已经注意到了这件事。”切布里科夫也觉得镇压会适得其反。
  “切布里科夫,其实我们已经赢了。美国现在是和我们互相抹黑,美国已经不在乎自己人权的主张,这已经是个胜利。”完全冷静下来的谢洛夫淡然的道,“美国以为拿出证据指责我们制造卡廷惨案就能冲淡莱茵大营的热度?我告诉你,我早有准备。”
  和苏联互相抹黑的美国并不可怕,何况卡廷惨案这件事,谢洛夫很多年前就已经注意到,当初不但烧掉了所有档案,同时伪造了一份详细的档案放在斯塔西。最后派出杀手前往美国,将五十年代调查卡婷惨案的美国知情者处理掉。如果里根真的关心卡廷惨案的话,就会发现美国这份调查报告上的所谓证人,早就在六七十年代因为各种疾病和意外全部死亡。
  苏联的卡廷惨案档案,除了已经死去的勃列日涅夫、赫鲁晓夫、目前在世的人当中只有两个人知道,除了谢洛夫自己,还有就是当初建议赫鲁晓夫销毁档案的谢列平。
  美国攻击苏联制造了卡廷惨案的报道,同样让人们开启了一段尘封的记忆。和莱茵大营一样,卡廷惨案也是二战的悬案。各国纷纷站队,或是在美国或是在苏联一边,指责对方身上的黑点,可就像是这样,这场舆论战的长远损失还是美国最大。
  作为一个一点损失都不愿意付的大特务,谢洛夫连这点黑锅都不想背,卡廷惨案苏联绝对不能承认,那点良心宁可去喂狗,何况杀掉一批阶级敌人从无产阶级角度来讲,一点错都没有,至于波兰和苏联有仇,虐待红军战俘的事情,都可以先往后稍一稍。
  共青团真理报刊登了专题,指出了美国此时公布所谓卡廷惨案真相的种种疑点,指出美国因为隐瞒莱茵大营处在风口浪尖,所以抹黑苏联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5/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