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3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2/404

  圣诞节这个西方世界最大从节日刚过,从庆祝气氛中散去的人们继续工作,奥芬堡在德国只是一座小城,人口只有六万多人,西南二十公里就是法国边界,这里是连同法国和联邦德国的一个中转站。不过不是什么战略要害城市,能够代替奥芬堡的城市有很多。
  这几天,一些重型卡车从奥芬堡经过,不过却没有引起小城人们的注意。处在边城的人们,对来来往往的大卡车已经见怪不怪。认为只是最近和法国的边贸是不是有点多?
  甚至这些卡车的司机都不知道自己运输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卡车司机这个行业,不过是物资流动的一个工具,赚的就是跑腿的钱。很多司机对这次尤为丰厚的报酬非常满意,更加不会去深究自己的车上运输的到底是什么。
  一般国家对运输危险品这种事非常精神,肯定会使用军车作为工具。可对于联邦德国、日本这种国家,一句勉为其难可以让解释两个国家的现状。联邦德国的情况还算是好的,日本重建常备军的最大敌人,恰恰是美国。
  化学武器又十分重要,德国人知道自己国家的处境,绝对不能让苏联人得到消息。所以十分小心的进行转移,十几年来的转移都是由几个大汽车公司完成的,绝对不让军队直接参与,防止被东边那个庞然大物发觉。
  把化学武器库放在一个地方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在圣诞节过去之后,转移又开始了。其中之一的目的地,就是奥芬堡西北的一处仓库当中,这里是联邦德国的一处储备仓库。
  忙碌的一天很快过去,小城的街道重新安静下来,战后四十年,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联邦德国的生活节奏越发的缓慢,作为一个边陲小城,奥芬堡在黑夜降临的时候已经进入到安静当中。
  几公里之外,卸下的集装箱已经全部锁在仓库当中,负责运输的汽车公司已经离开。
  遵守纪律的联邦德国国防军士兵正在结束了一天的忙碌,三三两两的准备休息。
  “汉斯,你知道我们看管的到底是什么东西么?”一个看起来很年轻的新兵问着旁边已经在这里服役一年以上的大哥,声音中充满了好奇。
  “我也不知道,我一年来的工作就是看着这片仓库建立起来!”叫汉斯的士兵耸耸肩,表示自己对这里以及今天到来仓库的集装箱,也是一无所知。
  “这样啊,说不定是什么不得了的东西。”刚刚询问的士兵开着玩笑,战后的这一代德国人,身上的那种刻板已经减轻了不少,连民主德国保留的传统都比联邦德国要多。
  联邦德国的气候在欧洲来讲并不算寒冷,但是太阳下山后的气温仍然很低,很快士兵们就回到宿舍区休息,时间正在一点一点的过去。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午夜两点是一个人睡眠最安慰的时候,这个时间就算是出现什么突然状况,所有人都不知道,这片仓库区当中,就有一个非常危险的弹头被一起装在一个仓库当中,两公里之外,一辆越野车已经挺好,车中一个青年面色平静但是心中十分紧张,这可以从他不断看着时间的小动作当中看出来。
  午夜两点一到,这个青年按下了引爆器,这是极限范围,随后熟练的启动汽车马不停蹄的冲着德国和法国边界冲去,车上已经准备好了法国护照,他也精通法语,十分钟的反应时间绝对够他逃离安全区域。
  德国时间午夜两点十分,奥芬堡附近的军事仓库非常平静,突然间,其中一座仓库突然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伴随着巨大的爆炸声,质量非常不错的仓库瞬间被摧毁,冲天的火光将所有士兵从睡梦中清醒,迷迷糊糊的士兵在震惊中,但马上强打着精神准备救火……
  “快去救火!”在一些士官和老兵的吆喝中,精神不济的士兵们按照命令冲着仓库跑去。
  “里面是什么东西,这大火的颜色好像不太一样?”一个跟随者众人的士兵疑惑道。
  而且这个烟雾比一般的火灾要浓的多,心中心思还没有出口,刺鼻的气味顺着鼻子进入肺部,几乎所有士兵都出现了剧烈的咳嗽,眼睛也同时出现了强烈的灼热感。
  咳咳!所有人倒在地上猛烈的咳嗽,一些人反应过来虚弱地喊道,“这是化学武器……”
  仓库区的指挥官被巨大的爆炸声惊醒,根本不用值班军官过来提醒自己,非常慌张的命令道,“撤退,不要去救火,我们没有这个能力!”连军服都没有穿的指挥官直接冲出去大喊阻止其他士兵去救火,但是很乖有毒气体开始扩散,不断从刚刚出来的士兵倒地身亡。
  这个时候指挥官才反应过来,必须要马上逃离这个地方,报告上司快点处理,这种想法刚刚出现,刺鼻的气味钻进鼻腔,晚了,德国常年存在的西南季风加大了毒气的扩散速度。有毒气体直奔着奥芬堡而去。
第998章
给苏联一个交代
  爆炸在几公里之外,对于小城的居民来说,就像是雷雨天的雷声,能惊醒一部分人,可效果也就仅此而已了,只有寥寥几个人从房间中带着迷糊的精神状态走出来,但马上就会回去继续睡觉,却不知道危险正在朝着自己袭来。
  德国虽然是第一个大规模使用毒气的国家,可二战中因为希特勒早年在战场受到毒气攻击的缘故,所以哪怕储备了世界第一的化学武器,也仅仅只用在了消灭犹太人身上,并没有投入到战场当中,德国人对化学武器的认识早已经远去,更何况现在已经八十年代,当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的老兵都没有几个,就算有,这里也没有。
  何况奥芬堡的居民不是军人,他们怎么可能对毒气有防备?今天晚上主动会有一桩惨案发生。但是并不是所有有毒物质都能称为毒剂,它必须能在战场上大规模使用,必须是有很强的毒性化学、物质,而且最好能大量生产,因此条件很苛刻。而正在飘过来的毒雾,符合化学武器的所有适用条件,这本来是迎来对付苏联红军的。
  两人多高的烟云如幽灵般铺天盖地滚滚而来,顷刻间就将奥芬堡吞噬了。无孔不入,就连掩体、掩蔽部和各种工事内的人员也难以幸免,何况只是普通小城的奥芬堡。
  大地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人们还沉浸在美好的梦乡里。没有任何警告,没有任何征兆,一片雾气在奥芬堡上空蔓延,人们睡梦中惊醒并开始咳嗽,呼吸困难,眼睛被灼伤。被呛醒的居民首先想到的是,推开大门冲出去,也不知道房间之外同样距离死亡更近……
  人们仓皇的逃命,不管自己是奔向天堂还是走向地狱,黑夜中,空气中蔓延着恐惧的气温,就如同地狱来临一般,每一秒钟都有人倒下,而且永远不会再站起来。所有人口牲畜在这种毒雾面前都是一样的,只有几头猪发挥了生存本能,用鼻子拱地。
  不过没用,这些牲口没有七十年多年前的同类幸运,防御面具的出现,是毒气战现场出现了一头没有死亡的猪,人们通过地上的沟壑,想到了通过过滤避免毒气的危害,发明了防毒面具。
  七十年过去了,化学武器早已经更新换代,更何况这是在世界化学的权威德国。学习祖先本能没有让这些牲口存活下来。人类和牲畜的尸体在大街上东倒西歪,所有奥芬堡的住房全部打开,逃命的主人没有时间上锁,这些张开大嘴的房子,增加了小城的恐怖。
  没有任何一种化学武器能把一座城市的人消灭的一人不剩,在毒雾覆盖小城开始,奥芬堡警察局的报警电话都不断,很多死前手中还持有电话,奥芬堡警察局的电话几乎已经被打爆,警察局没有能力救下整个小城的居民,但是却可以将情况报告给上级。
  经过层层上报,最终将联邦德国总理科尔从睡梦中叫了起来,这是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化学武器库爆炸,这个消息把科尔的脑袋震得嗡嗡作响。
  “完了……”好半天这位执掌联邦德国的大人物,口中才失魂落魄的喃喃道。
  就像是谢洛夫说的,联邦德国不具备捂住这种事件的能力,就算是执政党想要捂住,还有反对党古来拆台,苏联行动的地方选择在了德国和法国边界的小城,可以说就算是毒雾飘到法国的时候已经没有这么大的威力,也一样会被法国发觉。
  法国是没有帮助联邦德国隐瞒义务的,相反法国虽然一直拉拢德国,主张欧洲团结。可一样有底线不能突破,那就是德国这个国家必须是无害的。德国在崛起的过程中,就是不断的在干法国,算上普法战争已经干了法国三次,打了俄罗斯两次。法国对德国的警惕埋在心里,对英国的仇恨挂在嘴上。
  因为德国和英国的存在,法国总是以苏联作为外援,压制这个两个和自己不对付的邻国。这次化学武器库爆炸,法国一旦知道,绝对会捅出来。
  科尔已经知道,自己成为联邦德国总理之后最大的挑战已经来了,而且几乎没有人能救。重新生产化学武器和科尔没有关系,前几任的总理都知道,可他不幸的地方在于,前几任总理的任期都没有出事,可他的任期出事了,人们只会指责他……
  奥芬堡化学武器库爆炸,这条消息的出现犹如平地起惊雷,在联邦德国还算平静的氛围中骤然出现,然后马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风暴。科尔猜得没错,从他下达救人的那一刻开始,这件事已经无法隐瞒了,德国秘密制造化学武器的事实将被所有国家知晓。
  联邦德国社会党党魁勃兰特,立刻站出来抨击科尔的政策,同时表示必须马上将伤者送完医院治疗,同时奥芬堡的惨状照片也出现在报纸上,大街小巷中倒毙的尸体,仿佛死城一样的奥芬堡,这些照片在德国像是重磅炸弹一样爆炸……
  多年以来联邦德国政府都是在各种媒体中表示一副认罪的态度,虽然政府中很多第三帝国时期的高管都没有事,并且对二战的认识有自己的看法,没有放弃心中的一些理念。可对待民众的教育上,还是不遗余力的宣传反战思想,把德国人往圣母的路上带。
  而这一次,被政府教育一直以来要认罪、悔过的德国人,却发现政府仍然在研制化学武器,这种被愚弄、欺骗的感觉,比任何事情都要来的更加重大。
  就像是美国股灾击破了美国民众对华尔街的信心一样,奥芬堡化学武器库爆炸事件,同样击破了德国民众对政府的信任,一个国家的民众开始不信任政府,这才是真正要命的地方。
  就算是越战失败严重的让美国人怀疑自己的力量,从而造成了苏联大举进攻的优势局面。信心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决定很多事情。这远远不是死伤两万多人的数字可以比拟的,谢洛夫就是要打击敌人的信心。
  法国总统密特朗十分强硬的表态,“联邦德国必须要这件事做出解释,德国政府欠包括苏联在内的所有国家一个交代!如何解释这批化学武器的出现,别告诉我是农药!”
  密特朗在巴黎对着本国媒体表态的时候脸色铁青,心中的愤怒已经到了掩饰不住的地步,联邦德国秘密研制0化学武器,说明这个国家仍然非常危险。这让密特朗心中一阵后怕,联想起来了德国崛起连续对法国发起战争的历史。
  愤怒的不仅仅是法国一个人,法国共产党的表态更加激烈,话语口径几乎和苏联当初的宣传一模一样,指责联邦德国政府内,有很多对二战发起附有责任的人没有被审判,德国人也一直都没有放弃复仇的野心,只不过和一战之后不同的是,这次联邦德国忍耐的时间比较长,却也更加危险……
  紧接着英国也加入到了攻击的行列中,撒切尔夫人迅速和科尔进行切割,同样公开宣布要立刻联合美国对联邦德国进行调查,彻底查清联邦德国是不是在暗处发展了大规模杀伤性物器“调查必须立刻展开,我们绝对不能容忍这种欺骗,这是对整个欧洲的欺骗。”
  英国对联邦德国重新储备化学武器的事情知道一点,只是没有美国知道的这么详细。可默认秘密储备是一回事,赞成是另外一回事。
  更何况因为这次爆炸,全世界都知道了德国重启化学武器储备,这个时候英国就不能站在德国一边,如果站在德国一边,就会牵扯到二战的责任问题,撒切尔夫人的表态,更加让欧洲各国抨击联邦德国的火力更猛……
  可以说,此时的联邦德国总理科尔已经被牺牲了,可能美国总统里根能帮他稳住阵脚,大概有这么百分之一的可能,科尔的政治生涯已经到了终点……
  “杀人者人恒杀之!”接到报告的谢洛夫,端坐在克里姆林宫之中,这件惨案的发生是他亲手下达的命令,心理负担有一些,却不算太大。又不是没有制造过惨案,德国在国内储备化学武器就是用来对付苏联红军的,他难道会因为本来用杀苏联士兵的武器爆炸弄伤了敌人而心软?更笨不可能……
  很快一个令人心悸的消息从莫斯科传来,克里姆林宫表示,苏联北方集群的撤军要暂停,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谢洛夫,第一次对这件事表态,“必须要有人给苏联一个交代,不仅仅是联邦德国,我一直都在等着美国的表态,如果里根不愿意这样做,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包括战争!”
  战争威胁又一次来临了,也许从来都没有远去,巨大的窒息感让所有西欧国家都喘不过气来,而联邦德国本来是第一道屏障,可现在的联邦德国处在双重打击当中。可其他国家,不关心德国人的想法,关心的是另外一个问题。
第999章
联合国决议
  奥芬堡化学武器库爆炸案,对联邦德国的打击几乎是致命的。战后四十年的悔过表现毁于一旦,对德国民众造成的心理创伤同样十分严重。当一个政府教育人民要悔过已经四十年,却忽然爆发出来一直在进行着战争准备,委实不能让人接受。
  联邦德国经过这次的打击,比美国股灾对美国人的心里影响还要大,化学武器库爆炸,炸掉的不仅仅是奥芬堡小城的两万多条人命,还有用四十年才建立起来的国民认同。
  然而就算是这样,苏联或者说是谢洛夫,还是不能放过德国一马。苏联、民主德国、芬兰、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加上希腊,一共十一国共同发布联合公报,要求联邦德国和北约做出解释。
  “一个广泛的调查团,对联邦德国进行彻底的清查是必须的,我们十一国不是在征询联邦德国或者某个涉及国家的意见,而是联邦德国必须照做。这件事没有商量的余地!”苏联共青团真理报的社论中满满的都是威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几个重要战场,但谁都不怀疑欧洲战场的决定性作用,准确的说,欧洲战场中的东线战场胜败,决定着世界大战的走向。作为主战场的东欧,遭受的破坏是最严重的,现在东欧国家全体对这件事表态,几乎让所有国家响起惨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十一个国家,是苏联集团中最核心的力量,除了芬兰之外,全部都加入到了华沙条约,同时表态的联合公报一出现,让整个世界的舆论为之一惊。
  苏联的矛头不仅仅是对着联邦德国一个国家,同时还在质疑美国到底有没有负起监管的力度,武装联邦德国的目的,是不是想要重新挑起大战。
  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质疑,里根也必须表态,涉及到美国在二战中的角色问题,哪怕里根非常想要拉联邦德国总理一把,却也不得不给予苏联正面回应,“关于联邦德国的化学武器储备,美国并不知情,这完全是德国自己秘密进行的储备。”
  里根的发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给科尔的政治生命补了一枪,从现在开始,这位国际民主同盟的重要成员,政治生命已经到了尾声。
  纽约联合国总部,这座战后秩序的象征,苏联驻联合国大使提议召开联合国大会,专门讨论联邦德国的问题,生硬的宣称道,“这次大会,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谢洛夫,会过来参加,并且对奥芬堡化学武器库爆炸事件的性质进行阐述。”
  “这是联邦德国内部的事情,联合国大会讨论似乎有些不合适。”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反驳道,“联邦德国的惨剧如果成为其他国家的谈资,对受到伤痛的人是不公平的。”
  “现在已经成为谈资了,如果美国人耳朵不聋的话!”苏联驻联合国大使面色冰冷的道,“我只是传达谢洛夫总书记的意见,如果美国反对的话,我可以待转总书记的一句话,撤销宪章第53条、第77条和第107条的规定,我们可以自己解决问题。”
  宪章第53条、第77条和第107条的规定就是传统意义上敌国条款,其中第107条规定:“不取消或禁止负行动责任之政府对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本宪章任何签字国之敌国因该次战争而采取或受权执行之行动。”战时敌国主要是指德、意、日为首的法西斯轴心国家。
  这句话一出口,美国驻联合国大使闭口不言,和身边的美国工作人员交流。然后互相无奈的摇摇头,这件事几乎已经阻止不了了,美国强行阻止,只会让其他国家认为美国在包庇联邦德国,世界是一体的,只不过被分成了两个阵营。目前美国花费精力大力交好中国,如果包庇联邦德国,同样会让一直警惕日本的中国多想。
  “这次我们要把德国翻一个底朝天,当然我们还有其他的目的,这要等下一个阶段才能实行,现在不过是打基础。”坐在前往纽约的飞机上,谢洛夫十分惬意。当然以他的性格一般不会做飞机冒险,防止别人暗杀自己。
  可有时候只要有足够的护航力量,这种风险也是可以值得试一次的。在总书记转机的两边,带着核弹头的两架图160海盗旗,以白天鹅一般的美丽身姿,随着总书记的转机在慢慢靠近美国,至于更外层,谢洛夫还享受到了美国空军的全程保护……
  进入美国本土的警戒线后,两架图160海盗旗战略轰炸机开始返航,这让美国本土的地面雷达指挥中心松了一口气,从得知苏联的总书记护航飞机是两架白天鹅,他们这些人就一直睡不着觉,这个苏联的掌权者做事风格,简直像是恐怖分子一样。
  没办法,苏联的其他战斗机航程不够,苏联和美国还隔了一个大西洋,盟国的空军也够不到,只能让腿长的白天鹅担任护航工作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肯尼迪国际机场,谢洛夫乘坐的安218客机缓缓降落,整体造型非常优美,而且采用了超临界机翼设计,机长约六十米,翼展约五十米,航程约12000KM,载客四百人。在今天之前,所有国家的人都没有见过这一款宽体客机,因为这款客机没有进入批量建造的阶段,只有这一架通过了验收,直接被总书记征用飞来美国。
  刚刚走下飞机,谢洛夫就进入苏联驻美国大使馆准备的汽车中,他不是过来访问美国的,而是要在联合国大会上进行表态。通过对联邦德国进行清查的决议。
  “我为什么要和里根沟通?绝大部分国家会支持谁,这还用说?我为什么要在一个占尽优势的决议上让步?美国有可以和我们交换的条件?”谢洛夫直接拒绝了由苏联大使馆转达里根要和他商量处理联邦德国的提议,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两个多月前的美国股灾,里根还威胁过苏联,那个老年痴呆健忘,他可没有这种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2/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