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3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8/404

  后来人不会考虑三十年代苏联的危险情况,不会理解独自存在在世界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什么处境,不会理解各地还存在对抗苏维埃权威的群体。不会理解任何一点大清洗的必要性,他们唯一能看到的就是,内务部杀人太多了。
  沉默片刻,切布里科夫大将道,“相信这次运动过后,阿富汗国内将不会存在任何分裂势力了,各地的宗教领袖、武装团体和部落酋长,都已经被铲除的一干二净。”
  “一干二净?希望吧!人民民主党真的做成了,那绝对是阿富汗民众的天大幸运,沙特也就是仗着两个臭钱儿,没有石油,那个国家和地狱没有区别。”谢洛夫哼哼一笑穿戴完毕,准备下班出去转转。
  阿富汗的幸运之处在于,目前的阿富汗国际环境很安全,换句话说就是有大哥罩着阿富汗,西边是伊朗、东边是中国、北边是苏联。阿明可以毫无顾忌的铲除国内山头林立的情况,周围几个国家都对阿富汗没有敌意。相反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三十年代的苏联只有老哥哥们一个,在全世界来讲,苏联面对的敌人只是威胁程度不同,轴心国集团咄咄逼人,美国是长远存在的敌人。
  阿明虽然主要精力都在清除国内的分离势力和整顿党内,却也没有忘记配合苏联的战略。打着镇压国内叛乱的幌子,十个月来阿富汗不断的接收苏联军事援助,实际上早已经是打击叛乱需要的十倍以上,这批军事物资覆盖陆海空三军,近程导弹、三代主战坦克、武装直升机和战斗机,什么都有,很多武器都是直接从苏联武装力量直接退下来就送到了阿富汗。
  而苏联近一年来主要是撤除驻波兰的北方集群回国,目前已经撤回了十万人,完成了一半的工作,一年来里根故态复萌,苏联和美国的关系还是非常紧张,不过这种紧张没有阻挡苏联撤军的步伐,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里根最近越来越嚣张了。
  中程导弹的销毁工作也在推进当中,远远比历史上要快的多。苏联和美国都分别派出团队,监督对方销毁中程导弹的过程,防止对方和自己耍猫腻。这种互相派出监督团队的事情,苏联仍然是吃亏的,因为不少中程导弹苏联都部署在国内,接受美国人的检查比较不公平。
  北方集群的撤军,和中程导弹销毁的实行,这两件事让将近一年都在试探苏联的里根终于确定一件事,苏联确实在收缩,不管是不是国内出现了什么状况没有让美国知道,但肯定是苏联已经进入颓势。只是谢洛夫还在咬牙坚持不投降,才还在中美洲和美国找麻烦。
  苏联外交部三天两头的抗议,让里根出现了更进一步苏联就会认怂的错觉。各项投入还在继续加大,在苏联和美国这种激烈的争吵中,日本的制造业彻底放弃了抵抗,被全世界云集到日本股市的资金冲垮。
  美国和苏联这场争斗,终于让从制造业对美国产生威胁的日本跪下了。这就像是加多宝和王老吉打仗,最后和其正跪了。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对抗,干掉了非常可乐一样。
  坐火车准备出去视察的谢洛夫,身上的手机响起,“我是谢洛夫,直接说话……”
  “你不在克里姆林宫,没事到处跑什么,你现在还以为是克格勃的主席?天天没事到处跑?”谢尔比茨基独有的那种非常不客气的声音传来,嗓门很大,一点都不想快要挂了。
  “你的声音还是一如既往的讨厌,我还兼任克格勃主席,有些地方属于自己部门的东西,当然要去看看!”谢洛夫眼皮一耷拉,对着手机狂喷,毫无总书记的威严。
  “哦,秘密对吧?那我没事了!”谢尔比茨基呵呵一笑直接挂了电话,留下了一头雾水的谢洛夫低声道,“这个老家伙,苏联还有一个人敢和我顶嘴,也就是你了。”
  一天后,已经站在加茨拿特务城的谢洛夫,怀中抱着一个熟睡的婴儿,房间中的床上,有些疲惫的小瓦莉娅看着来到这里的男人,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
  就在这时候手机再次不实施事宜的响起来,谢洛夫以不合年龄的速度拿着手机走了出去,没有打扰到这对母子,懒洋洋的问道,“什么事情?”
  “父亲,你要当爷爷了。”大儿子的声音从里面传来,老流氓心中一阵看着身后房间中的那对母子,像是做了亏心事一样尴尬道,“爸爸非常高兴……”
  挂了电话,谢洛夫吹着口哨想到,既然里根不出招,该自己了把?
第989章
伊朗求援
  老来得子的尴尬只是维持了一会儿,大特务现在早就不要脸了。子孙同岁能怎么样,世界上这么多人,肯定不可能只有他这么一个例子。
  回到了房间中,小瓦莉娅询问刚刚的电话后,似笑非笑道,“难道你心里就没有愧疚么?”
  “一点都没有!再者是你推的我。”谢洛夫的语气那叫一个理直气壮,充分说明了什么叫提起裤子就不认人,惹的小姑娘一阵翻白眼。就算这是事实,现在都发展到这样了,作为一个男人就不能说一些软话哄哄自己么?
  搂着婴儿的小瓦莉娅脸色一垮,亲了一下婴儿的脸蛋儿喃喃道,“以后母亲只能靠你了!”
  见到这种场景,谢洛夫又脑袋疼了,放缓声音道,“我不一直都是这个样子么,你也知道,我并不是一个在嘴巴上服软的人。有时候嘴上并不一定能说明心中所想……”
  刚开始确实是没有感情,不过就是对方年轻漂亮,老流氓在这方面想来都没有什么抵抗力,最大的抵抗往往是嘴上,嘴上说不要,心里一直都是非常想要的。这么长时间过去,谁的心都是肉长的,自然会发展出来感情。
  “你在想什么?”小瓦莉娅见到这个男人的脸色不断变换,以为这个人生气了,在心里小姑娘对老流浪还是有一些惧怕的,身份摆在那里,不怕也不行。
  “哦,以后我要把助手全部换成男人!”谢洛夫回过神来回答道,今年他已经六十岁,苏维埃炮王的生涯应该结束了,不然就算他身体一直不错,也不一定能看到最小的孩子成人,一不留神挂了,这对母子就不会有人保护了。和其他女人相比,小瓦莉娅的年龄差距太小了,从来都没有进入过一个圈子,和其他女人不一样。
  “我会好好培养他,目前好像只有内务部了。”谢洛夫看着这个才出生没多久的婴儿,在看这还非常年轻的小瓦莉娅,幽幽的道,“希望我还有足够的时间。”
  小瓦莉娅郑重的点头,她还是非常相信这个老男人的,总会有解决的办法。当然有,瓦莉娅知道这个小秘书的存在,两个女人的经历差不多,只不过时间隔了三十年。
  几天后,良知已经完全消失的老流氓,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到达了基辅,看望自己刚刚出生的小孙子,顺便过来刺激刺激谢尔比茨基,那天的电话谢尔比茨基肯定是想要告诉他这个消息,后来因为对话不愉快,谢尔比茨基选择了隐瞒。
  “你都老成这个样子了,还没事给我找麻烦,明年我在见到你的时候,没准你都拄拐棍了,还有精力和我对抗。”谢洛夫一副我差点笑出声的样子,看着自己的亲家道,“怎么?还对第聂伯罗黑帮最后的落败后悔么?”
  “如果你要是来乌克兰做客的呢?我欢迎,如果是来过来找事的,我不想理你。”谢尔比茨基一点都不客气,他都这个岁数了,还在乎能工作多长时间么?就算现在退休也没什么,所以一点都不怕谢洛夫。
  “当年要不是你们打压我们,现在我用得着找不到干部接班么?谁都知道按照年龄,我们那批人应该完成正常的干部轮替。”见到谢尔比茨基这幅样子,他就气不打一处来。
  “可惜出了一个漏网之鱼,一时没有考虑周全,不然你怎么会在这里?”谢尔比茨基面色平静,但还是刻意的压低着声音,不想让看孩子的女儿女婿听见。
  “知足吧,除非你永远不会死,不然那一天早晚会来,不是我说不定情况更糟。”谢洛夫想到苏联末期谢尔比茨基和戈尔巴乔夫的那场斗法,可在苏联干部阶层造成了巨大的负面作用,在怎么样,他自认为还是比戈尔巴乔夫要强的。
  见到对方还有话说,谢洛夫打了一个停的手势道,“说别的都没用,现在没有谢尔比洛娃了,只有我儿子的妻子,谢洛娃,你已经输了。”
  结婚之后改夫姓是苏联的传统,谢洛夫是因为中国人已经没有这个习惯,所以没有这个思维,连给女儿起名字都是乱起的。他的几个儿子都是完全的苏联人,可没有谢洛夫这种思维,站在胜利者的角度上,谢洛夫毫不留情的吊打这个第聂伯罗黑帮的巨头,心里那叫一个畅快,“看到没,我总算熬到这一天了……”
  这句话让谢尔比茨基这个腻歪,这是当年勃列日涅夫收拾掉所有对手之后说的,非常不巧的是,当勃列日涅夫说这句话的时候,他正好在场,现在谢洛夫重复这句话,还给了他……
  谢洛夫也不可能在基辅呆太长时间,哪怕在这里还要到处去视察,苏联时期乌克兰在无线电、雷达、电子等领域极具实力。苏联军事工业在乌克兰的投资、资源分配都很大,乌克兰是苏联军事工业的重要基地。乌克兰军事工业占原苏联国防潜力的三分之一。乌克兰许多企业和科研机构与国防工业有关,主要集中在机器制造业、冶金、燃料动力业及高技术部门,火箭装置、宇航装置、军用舰船、飞机和导弹等军工产品。多家著名的飞机设计局,其中著名的安东诺夫设计局位于乌克兰。
  很多产业布局都是在勃列日涅夫时代完成的,所以在这种先手优势下,不要说谢尔比茨基现在是谢洛夫的亲家,就算完全是对头关系,在外有里根的情况下,他也不会对谢尔比茨基怎么样。苏联海洋军工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三分之一的造船厂集中在乌克兰城市中,担负了苏联四分之一的军舰生产任务,几乎所有的大型水面舰艇都在乌克兰的船厂完成。
  乌克兰的装甲车辆的生产能力占整个苏联的三分之一,乌克兰装甲战车工业已经成为苏联机器制造业最为重要的领域之一。整个乌克兰就是苏联的战争机器,四千家军工厂在运转,军工制造人口将近四百万,超过乌克兰总人口的十分之一。
  总书记视察的过程中,谢洛夫身边一直都有谢尔比茨基的陪伴,在各大机械厂的视察中,两人互相的体谅,简直堪称无产阶级兄弟的表率。亲和的态度,同志般的纯洁友谊,把工厂的工人都糊弄的一愣一愣的。
  “只要我们的军工运转正常,就一直有和美国叫板的实力。”连续视察完毕的谢洛夫抽空对着谢尔比茨基道,“来一次乌克兰,我的欣欣忽然增加了不少。”
  “哦!”在没有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谢尔比茨基也没有兴趣继续演下去了,“你有什么想法?难道准备摊牌么?”
  “不会,中程导弹还没有撤完呢。不过撤完了我准备撩拨里根一下,到时候你就知道了!现在条件还不成熟!”谢洛夫没有多说,只是对军工产业的满意。
  最着急的不是他,有人比他着急的多,伊朗人民党总书记贾拉里马上就要来莫斯科访问。
  去年年底石油价格在沙特的全力开工下,一度掉到十美元一桶,后来短暂的上升维持在十四美元一桶的价格上。这种价格其实也超越了苏联的开采成本,不过苏联的工业毕竟十分强大,而且石油出口到西欧的总量并不大。出口配额的七成都是帮助东欧稳定住能源不被世界能源价格波及到。
  不过是石油危机而已,对苏联真正致命的是粮食问题。只要粮食没问题,那苏联就不会出现根本性问题。真正着急的是伊拉克、伊朗这种国家。现在石油价格还没有起色,两国的外汇储备一致处在消耗当中,这次伊朗人民党肯定是因为这件事。
  苏联去年的经济增长率其实并不高,只有百分之四,和美国的增长大致持平。这是苏联计划经济委员会修改之后的结果,这样做一方面是在迷惑美国。另外一方面则是在还债,在勃列日涅夫去世之前的一年,为了庆祝伟大领袖的功绩,当时的苏联在经济上虚拟了一些指标,表明苏联超越美国近在眼前。
  去年年底对工农业生产总值的修订,只不过是回归到了真正的数据上。这件事对苏联国内当然有一定的影响,各级干部也专门解释过这些问题。谢洛夫也说过这个问题,经济体大到了一定的程度,出现下降是非常正常的。
  不过现在看来,最主要的影响应该在里根身上,增加了对方认为苏联不行了的信心。
  一九八七年九月底,伊朗人民党总书记贾拉里来到了莫斯科,谢洛夫在克里姆林宫接见了这位盟国兼兄弟党派的领导人,顺便听着对方倒苦水。
  “谢洛夫总书记,我认为沙特现在跟着帝国主义走的行为,需要惩戒!”伊朗人民党总书记贾拉里非常直接地说道,“沙特这种行为,也是对苏联的挑衅,削弱苏联的领导力。”
第990章
第一步
  这点不用对方提醒,谢洛夫也知道,但是苏联是没有理由自己出兵的,能用别人的手,大特务从来不自己动手,所以贾拉里这种想从苏联借力的行为,根本不可能成功。
  “这件事,还要伊朗自己解决,勒紧裤腰带,暂时通过政策的调整独自解决。”谢洛夫绝对不会答应的,北方集群的撤回和中导条约的履行还有一年的时间,这段时间苏联不能有多余的动作,只有两件事完全完成,才能挣脱枷锁大干一场。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当然非常有道理,历史上步子迈大扯到蛋的事情还少么?苏联当然也会支持伊朗和伊拉克动手,这符合苏联的利益。但必须等到这件事完成了再说,销毁中程导弹需要时间,撤回北方集群给两伊做后盾仍然需要时间。
  而这点,作为伊朗人民党总书记的贾拉里不是很理解,他是伊朗的总书记,不是苏联共产党的总书记,只能站在伊朗的角度上考虑。事实就是伊朗石油开采的成本,比邻国伊拉克还要高,沙特全力开采的情况下,连伊拉克都出现了问题,更何况伊朗。
  “真要我说的这么明白么?”谢洛夫无奈的叹了一口气道,“发动战争不需要准备时间么?不需要铺垫舆论?现在战争你不想让伊朗人民知道为何而战?”
  现代战争发动战争考虑的是方方面面,一声令下就开战,那是中世纪的领主战争。要不就和谢洛夫一样,为了隐瞒真是目的,先偷偷摸摸的准备十年再说。
  “那么谢洛夫总书记,我们应该等待多长时间。”贾拉里沉默了片刻问道,“真的到了必须要用战争解决问题的那一天,苏联会不会毫无保留的对伊朗进行支持?”
  国际社会上,大国忽悠小弟冲锋,然后撒手不管的事情太多了。几乎年年都在发生,贾拉里也想知道,苏联到底有没有决心帮助伊朗,还是只是看到自己到来端了一碗心灵鸡汤。
  谢洛夫仔细的回忆了一下,这几年似乎苏联好像没有做过卖队友的事情吧?连尼加拉瓜都没有放弃,还在不远万里的和美国死磕。当然大部分损失都是古巴的,苏联就是废了油钱。至少在盟国的信用程度上还算很坚挺的。
  他又不是戈尔巴乔夫那个专门卖队友的总书记,贾拉里是从哪来这种担心的?
  “你放心,只要我把这件事弄完,就会支持你们,甚至就连发动战争需要的武器,我都已经替你们准备好了!”谢洛夫从旁边把蓝色大檐帽拿过来,指着上面的五角星道,“我以它的名义保证,不论是伊拉克还是伊朗,废除不平等条约,苏联都会支持。”
  这个老式五角星的意义,比帽徽还要重得多。后者独属于苏联,前者属于共产主义。五角星具有胜利的含义。被很多国家的军队作为军官的军衔标志使用。也常常运用在旗帜上。他用五角星作为比喻,也是为了表达必胜的信心。
  到了现在,贾拉里才算是真正的相信苏联并没有抛弃伊朗、当然这也是一些苏联盟国的担心,毕竟从中程导弹销毁到苏联从东欧撤军,欧美国家尤其是部分美国媒体都在宣称这是新保守主义的伟大胜利,共产主义浪潮的蔓延已经被击退等等……
  苏联确实是在后退,这种情况也让苏联的盟国出现一些异动,其中嘴不稳的地方,就是中东的苏联盟国,这些国家往往只是把宗教压制住,毕竟不是人人都是阿明那种领导,阿萨德、穆巴拉克都算是铁腕人物,却也只是把矛头对准了最极端的宗教势力,不敢全面开战。
  “处理完我们自己的事情还需要一年的时间,这一年的时间当中,伊朗和伊拉克,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以温和的态度对待沙特,但是要以适当的力度对本国的民众表明,现今国家出现的困难,根源在于海湾那些酋长国和美国之间的勾结,达成对石油垄断的目的。”邪路否贴近对方的耳朵面授机宜,迟早要打,现在就要做出舆论。
  不过煽动舆论又不能太过火,沙特对这两个苏联盟国也是很警觉的。所以在外交上仍然要温和的沟通,而在国内激发怒气的过程中,政府不但不要参与在内,还要进行适当的打压。
  适当的打压会提升民众的耻辱感,渐渐积累之后在适当的机会引导冲着那些酋长国发泄不满,到时候就可以顺势开战了。什么叫民心可用,这就是……
  不过除非已经下定决心,不然不要总是撩拨民众去发泄怒火,不然人民很容易生出本国政府很怂的感觉,到时候一批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公共知识分子就会出现。
  贾拉里点点头,在怎么控制民众的这个领域当中,这位克格勃出身的总书记就算不是世界上最专业的一个人,也是最专业的那批人。多听听绝对没坏处……
  至于潜移默化的教育,就不用谢洛夫去说了,不论是伊朗还是伊拉克,他们的历史教科书当中,科威特和巴林都是两国从古至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是被万恶的帝国主义夺走了,科威特是被英帝国主义夺走,巴林是被美帝国主义夺走。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件事谢洛夫恰好知道,两国的历史教科书都是瓦莉娅做教育部部长时候亲自过问编写的,淡化苏联和两国的矛盾。
  “到时候,苏联红海军会在沙特外海进行演习,挑起对抗为伊朗创造条件。你们可以放手的收拾巴林,只要从陆地上占据优势,就没有问题。”这个时候谢洛夫反而不在乎了,抓住伊朗人民党的总书记进行洗脑,灌输美帝国主义陆地力量不堪一击,只要第五舰队被苏联红海军引走,伊朗就放心大胆的开始进攻就行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8/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