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3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1/404

  这对美国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里根终于不用保持沉默了,这个机会里根十分珍惜,很快宣布要加大对航天的投资,同样十分自信的反驳道,“苏联能做到的,美国也能做到!”
第973章
杀氢弹之父
  这是里根喜欢的节奏,苏联和平号空间站的搭设完成,从侧面上也算是救了深陷利比亚人质危机的里根。近几个月来,里根专注于国内的事情,甚至攻击苏联的言论都少了很多。都是在利比亚被苏联牵制住的后果。
  这次苏联传来和平号空间站升空的消息,让里根暂时摆脱了泥潭。也让美国的媒体暂时转移了注意力,一些列的公关马上开始。比起以前对苏联的言论,里根已经收敛了很多。但是仍然强调美国一定要以实力谋求和平,才能让世界处在和平的状态中。
  实力谋求和平,从里根改革发挥作用,第二个任期开始之后,已经很少从里根嘴里说出来了。在利比亚人质危机还在的情况下,这位一直反苏的美国总统也克制了不少。
  不过在花钱这方面,里根从来都没有克制。大笔一挥批准了三十五亿美元的研究经费,作为太空探索的费用,制造出来的声势非常大,美国NASA当然对此十分欢迎,其实这些研究机构,巴不得苏联多有一点动作。
  NASA是美国联邦政府的一个行政性科研机构,负责制定、实施美国的民用太空计划与开展航空科学暨太空科学的研究。后世世界上最权威的航天部门,为什么说后世呢?因为苏联还在,世界上的大部分记录都和美国无关。
  可以说除了登月,基本上任何项目苏联都走在美国人的前面,也包括空间站项目。
  里根总统的回应,立刻引起一阵议论纷纷,从美国颁布星球大战计划,世界上其他国家就认为第二轮太空竞赛已经开始了,经过了七十年代的平静期,蛰伏了十年的美苏两国利用这段时间进行技术储备,这次的太空竞赛必然会更加激烈。
  苏联和平号空间站的首先完成,至少苏联方面是这么说的,别的国家不知道第二阶段的和平号空间站会开始军用化。
  和五十年代太空竞赛开始的时候一样,仍然是苏联首先出招,和平号空间站的完成,虽然没有加加林升空给全世界的震撼这么大,但是现实的意义一点也不小。美国人非常关心的是,美国会如何接招。
  就连美国的漫画界也加入进来,开始动笔画出苏联人作者太空战舰进攻美国的漫画。
  这倒是一件非常有意思你的事情,谢洛夫也看到了几幅,确实很有脑洞。心中也不得不感叹,美国世界第一的领域真的不少。漫画领域和动画领域只不过是其中一个,没错,美国在这两个领域也是世界霸权,美国的文化产业输出,激烈成度一点也不在苏联之下。
  美国的动画制作从来都是世界第一,一直维持到谢洛夫知道的未来。日本不过是在美国指定的标准之下创作,动画片发源于美国,最早是在电影院放映的。电影每秒二十四格,所以,动画也是按照这个制式来的,每秒二十四帧。这就要求制作者要根据时长,每一秒动画就画出二十四幅画来。这个标准基本一致延续至今。就是后世的日本和美国在动画技术上还是有差距,更不要提现在。
  漫画从业人数和出现大制作的几率,也远远超过日本。很多漫画都会变成好莱坞电影。
  “年初挑战者号刚刚凌空爆炸,现在又开始奋起直追了么?迟早拖死他们!”谢洛夫感受不到和平号升空给大洋彼岸美国人的震动,此时完全是站在胜利者的立场冷嘲热讽。
  如果后世有人嘲笑美国的航天实力,那绝对是狂妄的没边,美国是毫无疑问的最强航天国,可现在谢洛夫就是在嘲笑美国,因为苏联还是苏联,苏联没有解体成俄罗斯联邦。世界上绝大部分航天记录都是苏联的。
  太空竞赛一直都是苏联出招,美国接招,至少到目前局势还是这样。苏联航天部门的最大敌人,不是美国NASA,而是苏联本身的国力比美国差一些。后劲乏力的苏联,让苏联这批航天科学家无法完成全部设想。
  五六十年代的太空竞赛,苏联科学家在苏联国力差距比美国还非常明显的时候,除了在登月上输给了美国,所有领域几部全胜。现在在收到差不多支持的时候,更加没有理由会输。
  “里根真是能花钱,研究费用就拨出了这么多。”哈萨克党委第一书记库纳耶夫也不由得瞠目结舌,苏联的全年福利开支也不过九百亿。应对着苏联全国两亿八千万的人口。哈萨克不要看地方这么大,可人口也并不多,三十五亿足够哈萨克全国的福利开支。
  “美国特色,不需要大惊小怪。”谢洛夫歪着脑袋样子非常开心,看到美国加大开支,他是非常高兴的。里根上台之前的美国,其实和一般的国家没有不同,大萧条时期的那代人到了现在五六十岁,绝不是二十一世纪那批美国月光族。
  美国人和其他国家的人没有区别,储蓄率也是绝对不低的。当然也没有高到哪里去,从一九八零年开始,美国的储蓄率就开始低于百分之二十,到了二十一世纪已经是个位数的百分比。这也是里根敢展开里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刺激的美国人的消费。后世美国人为何变成那副样子,这个问题谢洛夫不知道,没有经过调查,暂时没有把锅甩到里根身上,但估计也差不多。
  里根时期富豪财富开始暴增,储蓄率下降,同时开始对全世界吸血,这绝对不是偶然的。当然结果也非常美满,这种孤注一掷的豪赌,最终把苏联一波流带走。
  和库纳耶夫聊了一会,小瓦莉娅进来拿出一份电报,谢洛夫看了之后沉默片刻道,“回去的时候我们去看看他,这么多年了,要不是看在对国家有功,他以为他能活这么长时间,我们克格勃想要一个人自然死亡,真是不要太简单。”
  苏联公知的精神领袖,苏联热核武器之父,安德烈·德米特里耶维奇·萨哈罗夫。就是谢洛夫口中那个对国家有功,现在不断给政府找麻烦的问题根源。他与瓦列里·查里兹和安德烈·特韦尔多赫列博夫共同创立莫斯科人权委员会,并因而面对当局更大的压力。
  七十年代,萨哈罗夫与同为人权行动主义者的叶连娜·邦纳结婚。萨哈罗夫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翌年他获得了奇诺·德尔杜卡世界奖,随后他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但他被苏联禁止离境领奖,他的妻子叶连娜在颁奖典礼上代他宣读演讲辞。
  苏联政府将萨哈罗夫夫妇软禁在高尔基市,这次谢洛夫回到莫斯科之前,就来到了这里。
  “我不明白,国家有什么对不起你的地方?如果不是你对国家有功,换成其他人,还能留下这里不断地写信抗议?还托人送到国外,抹黑国家?”谢洛夫对于这个人权运动到了领袖已经忍耐到了极限,两个人早就认识,萨哈罗夫在这里就是谢洛夫亲自批准的。
  “明明很多事情,美国人说的对,我们为什么不能妥协呢?谢洛夫主席,哦,应该是总书记同志,我的祖国竟然非常不幸的落在了你的领导下。”萨哈罗夫在面对谢洛夫的时候毫无惧色,两人已经见过几次面了。
  的确,谢洛夫和萨哈罗夫见面已经不少,从早期的警告,到后来的劝解,最终软禁,要不是勃列日涅夫这个人比较温和,拒绝了谢洛夫干掉这个人的意见,这位人权领袖早就死了。
  就算是现在,萨哈罗夫这句祖国非常不幸的被谢洛夫领导说出口,仍然让谢洛夫脸色一变,而这次,没有第二个勃列日涅夫再能阻止他了。
  “我告诉你,我很明白人权的意义。而你只是一个科学家,你从年轻的时候就受到国家的重视,人民的尊敬。所以一直以高高在上的目光,提起那些社会党国际的混蛋逻辑。你想知道为什么苏联不能同意美国的很多主张?因为美国没有退让,因为那是美国人提出来的。”谢洛夫深吸了好几口气,才用平稳的声音说道。
  “就是这个原因,那我们让步一些又怎么样呢?和平相处不是很好。”萨哈罗夫还是坚持己见,在他认为只要苏联让步,事情就解决了。
  那为什么不是美国让步呢?再说就算是苏联让步,美国不会提出更多么?幸亏萨哈罗夫没有亲眼看到苏联解体,真到了那天哭都哭不出来。
  谢洛夫不知道一个受人尊敬的科学家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这和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有什么区别?沉默了片刻面无表情的道,“我和里根准备在第三国会谈裁撤中程导弹的问题,从今天开始你的软禁解除,但是还不能出国,就这样。”
  “总书记,我们放了他?”等候在外的小瓦莉娅很不解,在他看来这个人是政府的麻烦。
  “立场不同,知识越多越反动。释放一个月之内干掉他。”谢洛夫简单的回答道。
第974章
互相较劲
  谢洛夫已经给了这个人很多机会,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不想对这个对苏联有大功劳的科学家痛下杀手,不然也不会软禁到现在。可现在耐心已经消耗完了,他不愿意留着这个隐患,这个人威望太高,留着会让苏联政府非常难堪。
  “可他的妻子也是一个麻烦!”小瓦莉娅压低着声音提醒道,意思在明显不过了。一旦萨哈罗夫死后,这个遗孀乱说话,败坏苏联的名誉怎么办。要知道丈夫刚刚去世,未亡人的身份很能得到同情心,如果下手慢了,没准会让这个女人成事。
  谢洛夫面上的思索之色一闪即逝,一个是杀,两个也是杀。确实应该斩草除根,“萨哈罗夫同志病逝,妻子伤心过度,以后应该合葬在一起,表彰两人对国家的贡献……”
  “这样就没有问题了。”小瓦莉娅紧绷着的小脸蛋儿,终于挂上了笑容。这种反差令人非常不适应,谁能想到这么漂亮的小姑娘,竟然张口就要斩草除根。
  上了车厢后,老流氓对着这个红润的小嘴一顿啃,才不轻不重地说道,“小小年纪心肠怎么这么狠,竟然还要绝后患?这也是学校教的?”
  “这么大的年纪,还逼迫女孩儿和你睡觉,这也是强国的伟大领袖?革命导师?”小瓦莉娅愣了一下同样不甘示弱的白了一眼,然后走到门边锁上了车厢的门,然后朝着谢洛夫一边走一边脱衣服,直到一丝不挂的站在老流浪的面前,干净的一根杂草都没有……
  “同志,请你注意场合。”谢洛夫非常不舍得撇开了脑袋,低声嘟哝道,“车厢不隔音!”
  谢洛夫在这方面一直都比较胡来,但也十分小心,绝不是不分场合完全听欲望的摆弄。就这辆列车的密封程度,他是非常怀疑的。
  “你在拒绝一个美女,我自认为哪里都不差,还这么年轻。”小瓦莉娅一点都不相信老流氓在这上面的节操,这方面这个男人和他的岁数完全是一个反差,喃喃道,“怕什么?我不叫不就行了……”
  “行么?你现在安全么?”谢洛夫继续口是心非的拒绝,口气上那是一点底气都没有。
  “安全,尽管弄里面。”小瓦莉娅真是受够了这个虚伪的家伙,自己安全不安全,这个老流氓比谁都清楚,要不是珍惜名誉害怕出现丑闻,她肯定自己一天都逃不了,迟早会生下这个老头子的私生子。
  现在还要怎么样?难道让她自己坐上去?小瓦莉娅愤愤不平,自己都这样了,还主动?就在胡思乱想的时候,从手上传来一阵巨力,整个人都被带进了老流氓的怀中……
  完事后,面若桃花的小瓦莉娅有气无力的低声道,“差点就忍不住了,还要配合你,还要忍住不出声,这不是难为人么?”
  等到卫兵进来的通知莫斯科已经快到了的时候,车厢早已经风平浪静,进来报告的卫兵,看着拿着推子给伟大领袖理发的小瓦莉娅,敬了一个礼报告道,“一个小时时候到莫斯科。”
  正准备换刮刀刮胡子的小瓦莉娅,侧着身回答道,“知道了,我不用太长时间。”
  “明白!”卫兵看了一眼摸了一下巴泡沫的总书记,思考自己是不是应该留在这里,防止意外发生,这个意外自然是指小瓦莉娅,总书记自己留在这里终归是不安全。
  “忙去吧,不会出事的。”谢洛夫满脸无奈的吩咐道,张嘴一股肥皂味,不知道这个小姑娘是不是故意报复,把泡沫抹的整下巴都是,一张嘴全进嘴里。
  “忠诚的契卡卫士,看来他是害怕我刺杀总书记。”小瓦莉娅咯咯直笑,把虎牙都露出来了。这个时候看起来到是有点小恶魔的形象,难怪会提出杀全家的建议。
  很快,共青团真理报刊登了总书记遇刺,不对,是萨哈罗夫夫妇认识到了错误,公开道歉的报道,着重报道了认清帝国主义的一面,这是政府层面的宣传。
  而在暗处,坐镇卢比杨卡的切布里科夫大将,按照总书记的命令,密切注视回到莫斯科的萨哈罗夫夫妇的一举一动,尤其确保来看望萨哈罗夫夫妇的人,他们的社会关系,家庭背景,这些监视会记录在档案当中,用来下一次的行动。
  在此期间,谢洛夫还合并了几个苏联部长会议主席之下的几个部门,比如石油工业部和天然气工业部的合并,电子工业部和电机工业部,食品工业部和蔬菜水果工业部。这些相关联的部门都在合并之列,这只是第一批。
  这种事情可以慢慢调整,就像是一年换几个师长,换几个州委书记,几年之后就能把所有想要达成的目的达成,时间有的是,完全不需要放卫星来提升紧迫感。
  同时关于谢洛夫和里根有可能在冰岛会晤的消息,也开始在全世界包括苏联国内流传,谢洛夫和里根两人对这件事其实没有多大的热情,除了他们两个,全世界都热切的盼望两人能够见面一次,缓和苏联和美国已经持续五六年的紧张关系。
  从里根上台之后,美国和苏联的关系就急转直下,这让七十年代缓和时期放松的欧洲人紧张感再次提高,苏联和美国一旦对抗起来,欧洲往往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战场。欧洲人比谁都更加希望缓和,明明现在的日子过得不错,为何要去死呢?当然移民如果老实一点就更好了……
  而谢洛夫坐上苏联共产党总书记的宝座之后,苏联和美国就像是一条铁轨上的列车,朝着地狱之门不断加速,本来一个里根已经够头疼了,谢洛夫上台更加让双方的火药味十足。直到利比亚人质危机爆发后,两个国家才稍稍弄出来了一点温情。
  趁着这个机会,法国和联邦德国、东欧的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纷纷希望双方能够坐下来谈一谈。经过长时间的酝酿,现在看来是要出现成果了,全世界的媒体都在造势,把这次的见面描述的无比重要。这种造势也是其他国家的一个招数,把两个国家的领袖架起来架到高处,这样两人见面之后怎么都要有一点成果的,至少不会会面之后很快又撕破脸。
  所以哪怕是不愿意,面对这种舆论,苏联和美国也必须要表态,还要做出我们是爱好和平的,有敌意的是对方,和平之门从来都没有关闭等等……
  表态是这么表态,实际上该做什么做什么,还在互相对着对手进行相关的准备。
  比如现在的总书记,正在聆听克格勃第十五总局,也就是重大工程建设局局长的汇报。第十五局从事的工作是设计、建造并按需要的制度管理某些目标,这些目标是为特殊时期,为一旦爆发军事行动和发生其他意外情况时准备的。
  在莫斯科及其郊区和苏联的某些其他地方,建有绝对秘密商定的、供特别时期使用的目标。它们包括统帅国家和武装力量的预备指挥所、不可或缺的储备库、政府通讯枢纽,以及其他在紧急状态中支撑国家生活、保证国家或多或少地正常行使职能的设施。
  谢洛夫去过的极地乌拉尔基地,就是这个总局建造出来的。现在总书记在验收一个新的战争指挥部,和两个城市的地铁,这两条地铁和莫斯科地铁一样,全部在地下百米。
  这种百米地铁从谢洛夫做克格勃主席开始,就已经成了苏联的标配,不够深不给过安全审核,方便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可以用来保护大量民众在核战争中生存下来。
  “特大城市的地铁,和一般城市的地下保护所,都要配备足够的粮食和水。这些都是标配,组好打核战争的准备,我们才能避免核战争。一定要记住,就算是核战争,我们也要赢。”谢洛夫翻阅了几遍报告道,“我相信你们的质量,等到我从冰岛回来,会亲自去看一次。”
  苏联的地铁深度,也有一定的自然考虑,苏联的冻土带太多,俄罗斯百分之六十五的土地都有冻土层,大多数都是厚度超过三十米的永久冻土,不过就算是在不利的条件也有好处。比如冻土层本身抗压能力就很强,对地下很深的保护设施是一种天然保护。
  如果让全世界的人知道,他们大唱和平赞歌的时候,谢洛夫还在做准备确保苏联在核战争中获胜,不知道是什么心情。在敌意上谢洛夫是不孤独的,里根批准美国海军集合四艘航空母舰在阿拉伯外海进行军事演习。世界让欧洲人炸窝,纷纷指责美国对和平没有诚意。
  “不过就是显示力量么?”谢洛夫并不在意,一声令下,苏联武装力量集合三个集团军,在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地区同样展开一场演习。哪怕就是谈判,两人也要先建立心里优势,互相较劲的过程还在继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1/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