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3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5/404

  “我明白,一年之内我会完成任务。”博布科夫点头,向主席要了一年的时间。他也想一夜之间将所有反苏组织铲除,可实际上没人能做到。调查需要时间、部署行动需要时间、掌控目标的行动规律需要时间,埋伏线人同样需要时间。
  卢比杨卡一声令下,谈笑间敌酋飞灰湮灭这种情况不存在,有这个本事还打什么冷战。一国建立共产主义国家都不应该被考虑,应该采用托洛茨基派的主张进行世界革命。
  “一年之后?好吧!”对于一场秘密战争来说,这个时间并不长,谢洛夫只能同意。
  有些行动不可能马上完结,但现在已经初步见效,还有一件事谢洛夫要马上看到效果,而且这件事也不难,那就是这批武装分子是怎么越境的,保加利亚内部是不是有潜伏的反苏势力,他现在就要做出判断。
  保加利亚是东欧最亲苏的国家,从政府到民间都是如此。可同样保加利亚第二大民族是突厥人,是土耳其占领欧洲时候留下的后裔。这两种相反的特质在一个国家当中,很矛盾,但确实是真实存在的。东欧的民族问题要比西欧复杂一些,毕竟东欧又不是老牌帝国主义,东欧的命运很长一段时间是由西欧来决定的。
  保加利亚国家安全委员会也正在准备给苏联一个交代,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马拉科夫从知道这批武装分子是从保加利亚越境之后,立刻就开始对国家展开清查,苏联在东欧给予了保加利亚尊重,保加利亚也明白和苏联这个庞然大物相处并不容易,所以一般情况下都会配合苏联的行动,这是小国的相处之道。
  从校车爆炸案的第二天,马拉科夫就主持了保加利亚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团会议,对这伙人是如何进入本国境内,是不是和保加利亚境内的突厥人有联系。保加利亚也有理由紧张,突厥人在保加利亚占据的人口比例,单独民族和苏联最大的少数民族乌克兰人比例差不多,可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好歹民族传统和语言差不多。
  突厥人和保加利亚的主体民族可完全不是一回事,现代社会保加利亚不能把少数民族怎么样,只能尽可能的斩断这些突厥人和母国的联系,同时推广保加利亚文化。
  当初苏联对土耳其的军事行动,保加利亚是东欧国家最支持的一个,在军事行动中出人出力,那就是希望一次把土耳其打进深渊。现在土耳其人制造了苏联的校车爆炸案,最愤怒的当然是苏联人自己,紧接着第二个就是保加利亚,要知道十分之一的人口是突厥人。
  土耳其人从保加利亚入境苏联,一方面是钻了保加利亚最亲苏的空子,另外一个方面是不是得到了本国境内的突厥民族帮助,这都是保加利亚必须考虑的问题。土耳其人连苏联都敢袭击,那哪一天心血来潮袭击索菲亚也是可以的。
  在苏联将这次袭击定义为恐怖活动,并且明确界定为反恐战争的展开后,保加利亚国家安全委员会也同时肯定了苏联的定义,表示苏联以情报机关的力量而不是军事力量对待这种袭击是非常明智的,并且号召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全体支持苏联的举动。
  就在世界各地土耳其和平教战线的据点被纷纷拔出的时候,在莫斯科,华约和亚洲安全体系的情报部门签订条约协同作战,情报共享、技术共享、同时进行反恐作战。
  “对于苏联首都莫斯科的校车爆炸案,美国是深表同情的,强烈谴责这种针对平民的袭击,更何况还是孩子。”里根也知道现在不是幸灾乐祸的时候,作为一国总统他要是太高兴了影响不好,只能先把兴奋压在心底。
  但是马上里根话锋一转就指出苏联也应该尽量控制力道,不要伤害土耳其的平民,要明白今天土耳其的愤怒,和当年苏联无理由的进攻土耳其有关。退出争议领土才是和平之道。
第914章
死手系统
  “等我在纽约开启辐射剧情的时候,你还能笑得出来。”谢洛夫支手托腮看着这个三流演员兼老年痴呆症的表演,他必须当做不知道这件事有美国的影子。但这是建立在苏联未来更大的报复基础上,不然现在倒霉的就不光是土耳其人了。
  里根当然不知道自己的对头正在电视机中盯着自己,就算是知道他也不在意。里根改革的效果已经出现了,虽然还是有些没达到他满意的效果,可相信自己预期的第二个任期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不论是里根本人的仕途还是美国的国力都在迅速恢复。
  只要等待大选正式开始,里根相信国内梳理差不多的情况下,就可以对苏联进行更大的压迫,力量还是有些不足,但只要把联邦德国和日本的资本抽回来,就绝对没问题。
  “全世界最好的安全专家?还不是被我们耍的团团转。”中央情报局局长凯西相当满意的对里根道,“看着那群愤怒的北极熊追着土耳其人,这种感觉简直是太美妙了。”
  美中不足的就是苏联应该对土耳其进行军事打击的情况没有发生,不然这就是苏联一个出血点,想到这件事里根也是有些遗憾的,北极熊也有精明的时候,太可惜了。
  “谢洛夫没有集合大军进攻土耳其真是令人失望!”像是知道里根所想的一样,中央情报局局长凯西摇头道,“如果真的惹怒了苏联,相信我们面临的压力会很小。”
  本来里根和凯西都认为,苏联扩张的浪潮才刚刚过去,没有一段时间消化无法形成助力,就应该在这个时候强压苏联让苏联吐出这些利益。可现在苏联的抵抗还是非常猛烈。显然不想乖乖回去做人畜无害的老二。
  国家和国家的对抗,首先是一个政治问题、军事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最后才是道德问题,不过道德问题最容易调动国家的积极性。所以不论是苏联和美国,在和本国民众解释为什么攥紧拳头揍人的时候,就从最不重要的道德问题入手,绝口不提前面的这些问题。
  里根明白,谢洛夫也明白,所以不论是抨击对方还是称赞对方,都拿道德来说话,因为归根究底他们说话都是对着本国人民说话,至于对方能不能听进去,爱听不听。
  里根只是对苏联没有大动干戈遗憾,他肯定希望苏联报仇最好力度在大一点,不过能让美国在旁边揭发出来一些战争罪行就更好了。可惜莫斯科的大特务头子没有给他这个机会,里根不得不承认,对手不是猪。老天给他安排的猪对手,早就被大特务头子按在边疆区搞农业了,就算谢洛夫现在挂了,也是利加乔夫最有资格做总书记,可这位三观还算正常的中央书记,在谢洛夫的影响之下,同样认为苏联对美国的优势很大。
  里根的梦想注定实现不了,只能和一个智商正常人范围之内的苏联领导人过招,寻找着机会收拾对方,索性苏联最终还是掉进了星球大战计划,这还让里根感到比较欣慰。
  苏联短时间内是让里根没办法,最让里根接受不了的是,日本竟然不配合美国的战略,真以为自己是一个独立国家,成为美国在经济上的强劲对手。这一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日本竞争力的快速增长是美国工业的最大威胁。在许多产业领域,美国只能采取一些非市场措施来减少日本的威胁。
  此时,由于日本对美国出口在其他领域也不断加大,日本经济飞速增长,美日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从最早的棉织品到后来的钢铁再到汽车。虽然当时美国政府不断要求日本限制自主出口,但根本无法缓解美日两国的贸易问题,日本贸易顺差仍在不断加大。
  日本的经济体系是美国扶持起来的一个子体系,这个子体系是美国用来在关键时刻补充自己用的,可日本不断膨胀的经济实力让日本出现了一种错觉,认为自己真是一个独立国家。竟然想要反过来从美国身上抽血,反过来吞噬美国的经济体系。
  这就让人无法忍受了,近几年美国和日本已经掀起了几轮贸易大战。本的技术出口已超过进口,并且机器人、集成电路、光纤通讯、激光、陶瓷材料等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今年里根刚刚成立知识产权委员会,限制本国技术外流,日美有关知识产权的摩擦不断增多。
  可就算是这样,仍然不能解决日本对美国的威胁,在正常的经济手段无法奏效的时候。里根不得不考虑利用政治和军事让日本屈服,问题是第二个任期到来之前还是之后做这件事,这也是里根给一些财团的承诺,确保自己的第二个任期能够顺利开启。
  从被精神病枪击过一次之后,里根就明白,他不能把所有财团的意志都不当做一回事,不然像是刚上台那样一意孤行,第二个精神病人马上就会出现。美日之间的贸易摩擦让美国很多大公司愤怒,这些大公司都是里根争取的对象。
  “日本股灾好像在美国股灾之后?”谢洛夫拿出自己的小本本确定了这件事,他完全可以在苏联资本撤离后提前引爆这次股灾,来证明资本主义马上就要寿终正寝,但要等待美国股灾首先爆发,可以说美国股灾爆发就是给他提一个醒。
  美国股灾爆发的同时,就是他开启柯达辐射剧情的时候,那个时候里根应该还是总统。收拾日本就更加简单了,谢洛夫清醒自己上辈子没被日吹影响到过,清楚地知道日本和美国的关系,办法太多了,谁见过一个国家安全都受到威胁的国家股市会大涨,谢洛夫想要对付日本,就是一颗巡航导弹的问题。
  误炸后到时候加紧对抗让日本风声鹤唳,资本当然会逃出日本,这个国家就废了。
  如果不是美国的国力比苏联还要强一些,他这么多年的折腾早就让自己的小本本不会发生作用,因为世界早就应该改变了。可苏联强大,遭遇到美国的抵抗也十分强大,在两级格局不可撼动的时候,直到现在他的小本本还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任何事情都有规律,这些规律就可以让谢洛夫在该认怂的时候认怂,该出手的时候弄死对手。
  日本能不能突然硬气一把顶住美国的压力?根本不可能,美国只不过是不愿意用贸易战争来解决问题,真把贸易摩擦升级到贸易战争的程度,跪下的还是日本。是日本对美国有依赖,不是反过来。
  校车爆炸案后,苏联联合了所有华约国家和亚安体系国家的情报部门,在全世界搞风搞雨的同时,国内同样没有闲着,拜科努尔发射场不断的发射卫星。苏联的空间站计划正式提上日程,这个空间站的绝大部分能让人看见的工作都是很正常的工作,但是最后搭建完毕后,所需要的武器系统就会真正的被送上天,成为一个真正的战斗空间站。
  这种反应正中里根的下怀,美国的航天计划、六百搜军舰计划不断从里根嘴里出来,能不能做到不重要,先说出来最佳。
  “很好,当战争一旦到来的时候,我们哪怕先遭到了核武器的打击,也要确保能拉着全世界一起陪葬!”在视察的谢洛夫十分满意,当然身边要是有国防部长陪同就更好了。
  不过就像去年有一段时间苏联没有总书记的状态一样,目前的苏联没有第二书记和国防部长、等视察完毕谢洛夫还要抽时间去医院看望契尔年科和乌斯季诺夫元帅两人,幸亏两人在同一家医院疗养,不用让他跑两次。
  “总书记,说实话我不是很喜欢这个系统,希望它永远都不要发挥作用。”总参谋长奥加尔科夫元帅心情沉重的道,他一直都主张高科技作战,而且也得到了谢洛夫的支持,不过总书记在支持高科技作战的同时,也还在加强苏联的核战能力。
  周界系统,其主要目的就是,苏联在战略导弹部队的所有指挥所和通信线路被完全摧毁的情况下仍有能力确保实施报复性核打击的系统。在后世的中国网络上,苏联首先运行的这套系统,有着更加被人接受的名字,死手系统。
  “高科技作战可以应用到我们欺负小国的时候,美国人不害怕这种用导弹炸帐篷的战争,再者就是我们的军队规模要是全部改成你所希望的部队,全苏联全体去卖血都凑不齐军费!当然改革出来一个集团军作为拳头部队,我是非常赞成的。”谢洛夫一遍宽慰着奥加尔科夫元帅,一边自顾自的道,“美国最怕的还是这个东西,我们苏联的四万颗核弹,不然怎么会有星球大战计划的提出呢?”
  视察完刚刚投入的死手系统后,带着毒苹果的总书记再次去了医院,表现总书记的关心。
第915章
我们有钱
  从表面状态上来讲,乌斯季诺夫元帅的情况要好一点,看上去远远没有契尔年科这么虚弱,可能也是自认为比契尔年科身体好的原因,乌斯季诺夫元帅才断定契尔年科做总书记对自己是无害的,可历史就这么有意思,乌斯季诺夫死在了契尔年科前头。
  谢洛夫当然是过来送终的,他不想咒两个人早死,可也希望别人品爆发又多活几年。他可是已经选好了莫斯科军区的司令,就等乌斯季诺夫元帅病逝就正式签发。
  “看起来没什么问题,马上就能恢复工作。”谢洛夫一边熟练的削平果,一边昧着良心祝愿对方身体健康,不一会苹果削好推到了乌斯季诺夫元帅的面前。
  乌斯季诺夫元帅到不像马上要离世的样子,病情看起来比契尔年科稳定多了。可却连随时去见马克思的契尔年科都没有熬过,如果乌斯季诺夫元帅知道是这种结果,会不会放弃契尔年科转而支持谢尔比茨基或者格里申?
  谢尔比茨基和格里申都曾经在某一段时间特别接近总书记的位置,谢尔比茨基输给了坐镇莫斯科的安德罗波夫,格里申则输给了戈地图。那是安德罗波夫拉进中央主席团的一些新入选干部选择了支持戈地图,造成了后者的失败。
  “希望如此,我感觉不错,过两天可能就会出院。”乌斯季诺夫元帅的表情不似作伪,他自己还真就是这么感觉的,拿着谢洛夫削的苹果胃口大开。
  “那真是太好了。”深深地看了对方一眼,谢洛夫茫然抬头,不知道后世会不会有关于总书记的毒苹果谣言呢?应该没有,他只不过是习惯性的表达关爱,只不过关爱的干部都是离死不远的人,认识这么多年了,总是有点感情的。
  中央医院的设备是苏联最新的,毕竟这里接待的都是苏联地位不低的干部,从勃列日涅夫时代晚期开始,这里就陡然繁忙起来,毕竟苏联干部阶层的整体年龄在上升。
  设备新不代表硬件新,事实上这座医院的年龄真的不小了,有一种苏联建立初期的那种建筑风格,这种建筑风格怎么说呢?把中央医院的牌子拿掉,换成克格勃总部谢洛夫也一样相信,这不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相反布局有一种年代感,倒有种鬼故事的场景。
  光线偏暗,暮气太重!这家医院应该翻新了,站在窗边的谢洛夫重新坐在乌斯季诺夫元帅的面前道,“我刚刚视察完周界系统,相信这是国家的最后一层保障。”
  “有一件事我一直都想问,想问很长时间了,那就是真到了不得不摊牌的那一天,你敢发动核战争么?”乌斯季诺夫元帅很郑重的问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在他的心中埋藏很久了。
  “不会!”会!谢洛夫还是条件反射一般的选择了欺骗,只要核力量的对比继续失衡有明显朝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他还是苏联共产党的总书记,这个选择就永远是必要的。
  换句话说如果美国没有两万颗核弹,而是和法国核武器数量差不多,是几百枚的话,苏联维持现在的核武器规模,那谢洛夫一秒钟都不会等,一定会首先开启核战。
  别说先发制人能不能先把美国摧毁,就算是硬抗五百颗一下的核弹,他也同样会选择开战,而且他也相信苏联的承受力能抗的住。
  目前苏联和美国的对抗处在微妙的平衡当中,美国仍然领导者一群前帝国主义国家,经济上的优势也不小。苏联得益于七十年代的战略进攻,占据着世界中心欧亚大陆的绝对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里根和谢洛夫都认为自己优势很大,里根认为美国领导的集团实力更胜一筹,而苏联的盟国都是穷国。谢洛夫则认为苏联控制了欧亚大陆占据了地理优势,盟国虽然不是很富裕,但胜在国土大人口多,继续拼下去迟早会胜利。
  就算是不提以后,哪怕是近在眼前的对抗他同样认为苏联能赢。因为美国已经走上了邪路,美国的吸血鬼模式不可能对所有国家奏效的。美国手里要是有十个日本攥在手心,苏联当然就直接认输,可它不是没有么。
  “我去看看契尔年科同志,几号出院记得参加国防部会议。”聊了一会儿,谢洛夫告辞走之前没忘了拿走一只苹果,他还要给第二书记灌一点心灵毒鸡汤。
  最终总书记离开了医院,适当的时候他当然要表达一下总书记的关爱,可这不代表他就没有其他的事,肃反工作者还在全世界放烟花,甚至还端掉了两个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机构。
  中央情报局局长凯西对克格勃的误伤,同样保持了最大的克制。他可不想主动出来替土耳其挡子弹,光各国出现的凶杀案在短短一个月就已经超过二百起。强度比当年克格勃和中央情报局的间谍猎杀战不遑多让。
  谁敢惹这群疯狗?当然在过程中,中央情报局也不在乎多给对手上上眼药。于是就出现了中央情报局驻外机构被袭击的事情,帮助土耳其人反击的情报支持戈然而止。现在的克格勃不讲理,我们宝贵的探员怎么能够为土耳其牺牲?我们可是注重人权的。
  事实上不用局长亲自下令,各部门的负责人已经在约束部下,中央情报局的局长没事就换,可下面的探员可不都是新手。就像是你选举一个市长、州长、庞大的数以万计的公务员还是那些人一样,美国和苏联没有本质区别。苏联内部存在的顽固势力,只不过在美国换一个名字而已。
  现在就是换了一个组织承受苏联的怒火,而且克格勃当年对中央情报局秘密战争还比较常规,或者说克制,没这么的有社会帝国主义的范,剥皮、碎骨什么招都上。
  “不要解释了,议员先生,该上路了。”一边指挥手下把用胶带封口的对方绑起来,一个岁数不大的男子撩开了自己的西装,露出了里面强盾利剑的标志道,“没找错,平时我们都在蛰伏,但是该进行肃反工作的时候绝对要表现出来效率,比如现在……”
  寂静的星空下,平静的阿拉伯海中,一艘豪华游轮正在平稳的航行。刚刚收拾这个人的时候,他几个保镖竟然还反抗,这就不得不让他们费了一番手脚,用手表抢的飞针毒死了这几个不太识相的家伙。
  转眼之间铁链被牢牢绑好,这位尊敬的议员马上就要去见安拉了。能看出来这位一直挣扎的大人物并不想死,如果不是嘴巴被封住,求饶、利诱、或者大喊都是有可能的。可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克格勃必须要等到行动之后才进行战后总结,反派死于话多的事情根本不会发生在他们身上。
  轻轻挥手,在沉默中的其他人会意,心中数数,让目标化成了美妙的抛物线,在阿拉伯海无声无息的消失,在下一站他们会下船回到陆地上。唯一可惜的就是,这场公费旅游时间断了一些,目标一点也不警惕,没费劲就被他们抓到了。
  站在刚刚扔人的地点,领头的年轻人用纯正的阿拉伯语念了一段古兰经,算是为死者超度,这种情况引起了其他几个人的侧目,难道他们碰到了一个假同志?
  “我原来是秘密警察总局的,在国内的时候兼职做阿訇。”年轻男子笑了笑,语气中满是人畜无害,“我们总局要和不同宗教的人士打交道,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
  所有人了然,秘密警察总局那些清醒着的精神病,那就一点都不意外了。哪怕在克格勃内部,秘密警察总局也算是一个势力庞大无处不在的机构。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总局的肃反工作者往往都有体面的兼职,这位同志没准还去阿拉伯国家的宗教学校进修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5/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