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3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4/404

  原因一个是税收。今年,美国最高边际税率由百分之七十下降至一半。第二个原因是金融业发展。金融业开始放松管制,《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与此同时,华尔街推出的可替代投资品和金融产品创新开始增多。银行之间的竞争加剧,导致货币泛滥,信贷增加,这都是里根留给美国的遗产,只不过里根活着的时候,都被苏联解体遗留下来的巨大市场所掩盖了。
  散会之后,谢洛夫就离开克里姆林宫,回到卢比杨卡做部署。他没有碰美国股市,很早之前他就已经布局了,再者日本股市涨的更迅速,监管措施比美国差一点。
  “总书记,你的身体需要疗养,两个月后的十月革命节就不要庆祝这么长时间了。”勃列日涅夫的办公室当中,契尔年科颇为关心的提议道。
  “我是苏联的总书记,人民必须知道领袖还在!”勃列日涅夫口气中带着威严道,“领袖会带着他们取得最后的胜利,契尔年科同志!”
第865章
马岛前奏
  领袖还在,这比任何事情都重要。虽然勃列日涅夫在心中确实已经考虑自己以后的问题,可此时此刻,他仍然不准备主动让出总书记的位置。他想要苏联人民知道,这个国家仍然在自己的领导之下,而且已经达到了历史的巅峰。
  俄罗斯的历史上,就从来这么强大的时期,从来都没有。伟大的国家和伟大的领袖,是一体的,这就是勃列日涅夫的想法,不管是苏联的朋友还是苏联的敌人,他要所有人知道,自己还在这里,不要把主意打到苏联身上。
  “可是,十月革命节的气温会很寒冷!”契尔年科的意思很明显,勃列日涅夫不年轻了。
  “我是总书记,这是我的责任。”勃列日涅夫面色不变,没有把契尔年科的生硬听进去。
  “我看到了很多问题,可这不是非要解体不可的理由。”到了一九八二年,谢洛夫觉得,他怎么也应该看到苏联这个国家的问题有多严重了。苏联的外部环境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和历史上已经有了很大不同,可内部的环境还是那样。同样的老人掌控局面,掌权的还是那些人,怎么说一些问题都应该出现了。
  可总政委看到的问题,不是苏联必须解体的理由,那顶多是战胜不了美国的理由。如果标准仅仅在一九八二年,今年的苏联和美国没有明显的高下,苏联的中央主席团已经老态龙钟,可里根那个早期老年痴呆症患者同样是美国少见的高龄总统。
  任何改革都不可能马上见效,这是规律,里根也不能违反这个规律。就像是谢洛夫也不可能一声令下,所有苏联人都共产主义光环附体,一下让苏联的各种指标都碾压美国一样。
  但有一件事,谢洛夫现在就要调整,他可以现在就从卢比杨卡进行调整。克格勃的世界战略,一个国家的情报部门制定战略计划,听起来似乎有些吹牛,可苏联就是这样的,克格勃的战略就是为苏联进行服务。
  “根据中央精神,各级安全以及内务干部都应该明白一点,不论是我们自己还是我们的敌人,都在进行一轮调整。嘴上不说但都在准备下一轮的对抗,所以一些对外政策以及计划,作为我们部门,这个时刻和美国交锋的部门,应该随时随地的根据事实变化灵活应对!”摘下自己的蓝色大檐帽,谢洛夫一字一顿的强调道,“情报工作不能仅仅有防御性,更重要的是进攻性,哪怕是防御,也是进攻性防御。”
  克格勃的进攻战略包括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不管对方的思想和政治结构,没有例外。操纵控制、武装颠覆,中央情报局的工作克格勃都在做,中央情报局职权之外的事情,克格勃也要做,因为克格勃是综合性情报部门。
  “给我竖起耳朵听着,我就简单的说几个问题。英国远征军的事情我可以随后表述,现在先谈谈大框架!”马岛战争的准备时间比历史上晚来的一些,可能是苏联阵营实力大增的缘故,美国也不想英国在这个时候万里迢迢的去拉丁美洲开战,不过似乎里根的斡旋失败了,虽然晚了几个月,英国还是开始了战争准备。
  英国的战争准备正在进行,谢洛夫会在最后谈论这个问题,此时他说的是自己的战略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我们的首要目标,对于我们的情报调整,三个重要城市都要进行调整!”他口中的三个重要城市是维也纳、柏林和罗马。
  克格勃对西欧的情报工作,占据大头的是工业情报,当然一般情况下克格勃不会用苏联本国人,因为这样目标太大,用日耳曼人和捷克人显然更容易些。柏林和维也纳,在克格勃眼中就相当于一个发射架,没有发射架导弹就不能起飞。
  整个联邦德国有克格勃和斯塔西的两万多名线人,法国有一万多人,意大利也有一万人,当然这些人绝大部分不知道自己是间谍,还有就是因为苏联的男女比例问题。所以出现了不少跨国婚姻,积极招募在海外苏联配偶为苏联服务也是一个常规手段。
  再者就是详细的掌控整个西欧的地形和水文资料,沿途进行勘察,为了苏联大军西进做准备,一旦华约大军启动,一条最为快捷成功率最高的路线,一直都是克格勃工作的重点区域。西欧各大港口的水文资料和吞吐量也是苏联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华约最为弱势的海军,陆军上对北约有绝对优势,如何阻止美国的跨洋协助,是战争时期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亚洲方面,长期以来我们以东京、曼谷和雅加达作为活动的主要地点,唯一比较困难的地方就是英国的殖民地,因为当地和我们没有外交关系,所以无法就近得到第一手的情报,可现在时代已经变了,英国的明珠重要意义已经消失,我们可以直接进入中国国内。”谢洛夫沉默了一下道,“从地理上我们应该进入北方,但实际上从工作的难易度比较,其实最合算的应该是沿海城市,这是我圈定的几个城市。”
  “马上准备和新加坡人成立合资公司,批准所有、新加坡大使馆的资金申请,以及三百五十人的规模,这个国家虽然很讨厌,但对我们有巨大的作用。”
  苏联的所有驻外大使馆人数都很多,过百人根本就是正常标准。驻所有东南亚国家的大使馆规模都在三四百人的规模,不管这个国家是亲苏还是亲美,面积大还是面积小,人口多还是人口少,苏联都是一视同仁。
  这种情况不是仅仅存在于东南亚,对于任何国家,只要和苏联有外交关系,通常苏联都在这个国家有规模最大的大使馆,而且绝对不雇佣本地人,连同厨师后勤人员全部从莫斯科雇佣,苏联驻泰国大使馆就是由二十五个外交官,带着将近三百人的标准配置。连玻利维亚的苏联大使馆人数都超过五百人。
  也因为这个原因,苏联外交部的地位才能和克格勃、国防部一样,成为直接对总书记负责的三大部门,外交部长葛罗米柯也同样成为了苏联中央主席团的委员。
  “最后我提一下拉丁美洲的问题,拉丁美洲是美国的后院,美国人这么认为,拉丁美洲的人也知道这个现实,谁最不希望那里出现一个大国,当然是美国人。美国人知道未来拉丁美洲有自己的大国,就是对美国的一个直接威胁。美国人明白,我们也明白。拉丁美洲长期以来都是革命的火山地带,这是一个动乱中的大陆,它有巨大的资源,但是两亿人口却又四分之三的人过着极其悲惨带的生活,赶着农奴一样的劳动,七千万人没有哪怕一个月薪水的存款,一亿人不识字,一亿人没有药物、一亿五千万人营养不足,处在饿死的边缘,所以哪怕我们并没有在拉丁美洲用很大的力量,那里的社会主义运动仍然在蓬勃发展。”谢洛夫终于还是说到了拉丁美洲,伸出手指道,“我把这个问题和英国组建远征军的问题一起讲,拉丁美洲存在阶段的革命性。”
  “那些嚼着古柯叶、以老鼠为食的秘鲁农民,在矿道中爬行的乌拉圭旷工,那些赤贫的巴西农民,还有被巴拉圭军政府处决的学生。长久以来拉丁美洲的经济都在美国人的手中,这种状况已经存在了半个世纪以上。”
  “英国正在组织远征军,这是一个激发拉丁美洲团结的好机会,我们应该支持阿根廷人废除这种不平等条约。给阿根廷人对抗英国的勇气。”谢洛夫眯着眼睛道,“正好我们在智利以前曾经储备过一些有意思的东西,这次送给英国人了。算是给撒切尔夫人打一个招呼。”
  “切布里科夫同志,南美的事情就交给你了,保持通畅的情报,我们看看英国人到底有多大的本事。”谢洛夫意味深长的点点头,他很期待这次的马岛战争。
  阿根廷通货膨胀率高达百分之六百,国内生产总值下降百分之十,制造业产量下降为四分之一;国内得到越来越多支持者的工联决定发动长期性大罢工,军政府受到人民的唾弃与憎恶。加尔铁里在面对严重的国内的经济问题和人权问题上,选择经由通过自认为一场干净利落的马岛战役,以其胜利的结果来转移公众的焦点。
  军政府吗,总是想要通过战争树立自己的权威活得拥护,十年前希腊军政府不也正在打这方面的主意么,那次要不是谢洛夫早就等着机会打通去地中海的出海口,希腊的命运一定会非常悲惨,这次加尔铁里不过和各国军政府一样,转移危机。反正马岛距离英国本土极为遥远,也没发现其中有什么值得争夺的价值,英国人可能不会动手。
第866章
马岛战争
  可问题是目前撒切尔夫人的改革,和美国总统里根的改革一样,正处在负面作用已经出现,但收益还是暂时没看到的阶段。换句话说,和加尔铁里将军一样,撒切尔夫人的日子一样非常不好过,撒切尔夫人严格的自由市场经济措施让她在英国得罪了许多人。战争前,她在民间调查中的支持率非常低。
  这次战争如果英国打赢,同样会挽救撒切尔夫人的政治生命。女人一旦做了政治家,往往比男人更加豁得出去。阿根廷占领马岛的举动,只要撒切尔夫人迎战。打赢后获得的收益同样非常巨大。
  苏联能不能帮助阿根廷战胜英国?答案是不能!苏联红海军的实力当然远远超过英国皇家海军,可苏联红海军不能对英国皇家海军进行攻击,英国也是北约成员国。如果苏联这么做了,这就是华约和北约的全球性战争。不在是阿根廷和英国之间的局部战争。
  就算是可以,苏联也不能这么做!最基本的原因,苏联凭什么付出这么大的风险,认为战争之后一个军政府会改变外交政策,以后变成亲苏国家?难道指望加尔铁里将军的节操么?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智利和阿根廷有领土争议,七十年代的时候加尔铁里将军曾经把冒险的主意放在智利身上过,那也是苏联红海军能够在智利获得港口的一个重要理由。
  为了一个加尔铁里将军,苏联就和阿连德政府疏远了?至于同时和阿根廷以及智利保持亲密无间的盟友关系,谢洛夫从来不准备和希望放在天上掉馅饼上面。
  能让智利站在大局上和大多数的南美国家站在一起,支持阿根廷已经谢天谢地,要知道历史上的马岛战争,智利因为领土争议,可是站在英国那边的。阿根廷的所有的军事部署,都被智利毫不保留的告诉了英国人。
  同英国一样,智利同阿根廷也存在领土争端。自从上个世纪,对于比格尔海峡以南的岛屿皮克顿岛、伦诺克斯岛和努埃瓦岛归属问题,智利和阿根廷一直争执不下。两国差点爆发一场全面战争。尽管阿根廷同意暂停入侵计划,但却一直没有放弃用武力夺取阿智争议岛屿的念头。
  马岛战争中,在公开场合,智利宣称严守中立,这主要出于维持美洲国家的团结考虑。但在马岛战争期间,阿智两国都在边境部署重兵,阿海军大批舰只也被用于盯住智利,因此智利牵制了大量阿军,使其无法投入马岛战场。
  在事关着急政治生命的时候,撒切尔夫人想到了阿根廷的敌国智利。这个时候阿连德总统在撒切尔夫人的眼中,绝不是那个恶魔一般的社会主义分子。而是天使,她忘接了智利和古巴一样,是苏联在拉丁美洲的盟国。阿连德总统也一直反对各种帝国主义。
  显然英国认为,智利因为和阿根廷有领土争议,一旦和英国站在一起,将大大提高英国在这场战争的获胜几率。
  克格勃要是在一个亲苏国家连这种消息都打探不出来,就可以去死了。于是看看大英帝国成色的机会到了,没准损失过大,对苏联态度好一点的工党上台也不说定。就算秘密支持阿根廷苏联也不怕,反正不可能比现在更糟糕。
  谢洛夫觉得,阿根廷打赢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虽然他也知道阿根廷的空军很不错,那帮藏在阿根廷的纳粹余孽调教的很好,可空军单独取胜那是美国打南斯拉夫,不是阿根廷打英国,老牌帝国主义再弱小,也不是阿根廷可以挑战的。想要阿根廷打赢英国,除非古巴亲自上阵,而且有苏联空军的战略运输帮助。
  可这种待遇,苏联是绝对不会给军政府的,亲美的军政府通常都有一个必备条件,镇压过本国的亲苏党派,阿根廷军政府也干过这种事。当初要不是看在希腊和苏联历史文化传统的面子上,希腊国防军早就被谢洛夫洗八百遍了。
  但是让阿根廷死的更有价值,更加悲壮,更加英雄主义,激起拉丁美洲一定程度上的自信心,应该是难度小得多的问题。那是美国的后院,又不是苏联的势力范围,总政委就不害怕在敌人的身边引爆火药桶。
  阿根廷并不是苏联的军工销售市场,阿根廷与美国关系密切,且不是苏联的盟友。其次,苏联与阿根廷的对手英国关系不好不坏,苏联真正的对手是美国,所以苏联没必要大动干戈。另外,此役是小规模战争,谁胜谁负不会有决定性影响,苏联更没有必要去直接掺和。
  而且从历史上,谢洛夫知道加尔铁里将军在战争快要失败的时候,曾经想要办法引进苏联的力量介入,短短几天内就低价卖给了苏联大批粮食,同时签订进口苏联核工业、和双方贸易、渔业的协定。这种赌博的压宝,让里根从倾向于英国,变成了支持英国进行战争,迅速击败阿根廷,防止被苏联牵制在南大西洋。
  “主席,我们介入的力度是多少?”切布里科夫大将想了一下问出了这个问题,他想要知道苏联在这件事的底线,不然做事的时候总是瞻前顾后。
  “只要阿根廷求助,可以给与卫星和情报的支持,我们在智利的红海军基地,储存了一批花岗岩反舰导弹,还有六架逆火轰炸机。逆火轰炸机绝对不能动用,那是用来保护智利的,不过只要阿根廷求助,花岗岩导弹可以卖给阿根廷。”谢洛夫想了一下,定下了苏联对这次战争的介入力度。
  “告诉阿根廷人,英国虽然是一个传统上的海洋国家,海军是三军当中最强大的军种,但英国陆军绝对不弱小,只是规模不够大,英国最弱小的是空军。战斗机不弱小,而是经验不足!”最后吩咐了一句话,谢洛夫就不再吱声了。
  如果没有对于空中攻击的早期预警,空防能力并不强的英国海军将需要时刻保持极其昂贵的战斗机巡逻,以准备拦截任何空中攻击。英国的早期预警是谁提供的呢?是智利提供的,所以说现在的英国介入战争的难度已经提高了。
  几个小时之后,最近一直被英国外交官拉拢的智利总统阿连德,接到了来自苏联的电报。点报上没有直接指挥智利总统应该怎么做,因为这是干涉内政。而是将英国和阿根廷双方的力量进行可行性分析。看到这封情报的阿连德,自然会会做出最有利的选择。
  首先苏联确定英国一定会用战争手段解决问题,而且阿根廷难以战胜英国。除非智利和古巴出动军队帮助阿根廷,但苏联不建议在战争爆发时候这么做。经过这些立场中立的情报,阿连德总统自然会明白,适当的帮助阿根廷是有好处的。不过对于英国的善意还是要照单全收,这要看英国出得起什么价钱。
  几天之后,英国远征军组建完毕,英国报纸开始大篇幅的报道舰队的组成,以及首相撒切尔夫人对战争必胜的决心。
  舰队最高统帅为海军上将约翰·费德豪斯指挥。航空母舰为特遣舰队317.8的核心武力,由海军少将伍华德指挥。包含了两艘航空母舰竞技神号和新服役的无敌级航空母舰无敌号,其上20余架海鹞式垂直升降战机是整个特遣舰队能用来对抗阿根廷军队的空中武力。这支特混舰队享有自主权,能够把兵力投射到福克兰群岛的沿海地区。
  军准将麦可克拉普所指挥的另一支海军特遣舰队317.0,两栖部队为其主要力量。其搭载的特遣部队317.1,由皇家海军陆战队第三突击旅组成(包含英国陆军伞兵团和皇家装甲团)。这个特遣部队由陆军准将朱利安汤姆生所领导。
  第三个特遣群由潜艇所组成,拥有三至四艘潜艇,由潜艇将官指挥。行动开始前,英国宣称以福克兰二百海里的范围为禁航区,不许外国船只进入。
  “大英帝国好大的口气,不允许外国船只进入?”谢洛夫带着讥诮的表情看着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元帅道,“如果红海军去看看热闹,英国人敢不敢对我们进行攻击?”
  乌斯季诺夫元帅脸上闪过一丝笑容,没有回答总政委的话,施施然的拿起来电话命令道,“巴库号重型载机巡洋舰、加里宁号重型巡洋舰、还有刚刚入役的两艘万吨级巡洋舰,带上六艘核潜艇,还有拖船准备去南大西洋试航,让我们去看看拥有丰富经验的海军强国到底是怎么作战的。”
  万吨级的巡洋舰,刚刚下水三艘,被北约称之为光荣级。事实上乌斯季诺夫这支看热闹的舰队,已经比英国组建完毕的特遣舰队战斗力要强了。谢洛夫压低着声音笑道,“我感觉,这次老牌帝国主义,没准要丢人了。”
  在红海军进行调整的同时,英国皇家特遣舰队已经逼近马岛海域,战争随时可能开始。
第867章
陆军马鹿
  “不会吧,怎么说都是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这次的阵仗这么大。阿根廷绝对承受不住的。”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还是不相信英国衰落到连阿根廷都收拾不了的地步。最乐观的估计,就是看英国皇家海军还有多少底蕴。
  “我也就是随便说说,看看英国皇家海军的防空标准怎么样了。”谢洛夫笑笑没有答话。
  马岛海战英国的海军防空标准,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筛子,连面对阿根廷的空军都是这个德行,那面对苏联红海军的逆火轰炸机群,就是苏联海军航空兵出动,英国皇家海军全灭的下场,根本不会有第二个结果。
  这一战的结果,就是让法国飞鱼名声鹊起,顺便让全世界知道了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原来已经变成了现在这样。造成了一个比较严重的后果就是,把苏联给欺骗了。苏联用北约老二的水平一对比,觉得帝国主义不过如此。原来北约没有表面上这么强大,事实上英国已经衰落到了极点,可用英国去比较美国,觉得美国也就是这样,绝对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原则上,苏联以及整个社会主义阵营都是作壁上观,以中立的姿态坐看老牌帝国主义远征,毕竟现在英国有多大的作战能力,只能通过真正的战争的来检测。
  不过在绝大部分的预测中,很多人还是认为英国不会费多少的劲就能把阿根廷按在地上摩擦,毕竟老牌帝国主义的名号还是有些唬人。只要英国能保证补给线到达马岛,阿根廷无论如何都是赢不了的。
  对于北约的老二,不论是苏联还是其他社会主义阵营国家都高看一眼,至少比看荷兰、比利时高出很多,普遍认为英国到达战场之后,会觉得自己优势很大,然后压了上去。没人认为英国会被打出GG。
  “就英国皇家海军现在的规模,只要有一艘轻型航空母舰沉没,就等于是战败了。几年之内,根本别想和美国配合找我们麻烦。”谢洛夫在国防委员会的会议上叫道,“就算是迅速通过舰艇更新计划,一艘航母从在船台到下水也需要时间。”
  “不知道如果我们代替英国作战,用几天时间能占领马岛?”总参谋长奥加尔科夫元帅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总是提出一些很有趣的设想。
  “如果从智利出发、以古巴、安哥拉作为空军基地,那我们根本不用打海战。”谢洛夫把指骨捏的劈啪作响,懒洋洋的道,“我们看由我们代替阿根廷,用多少时间能把英国远征军送入海底,这个设想会更加有意思一些。”
  “总政委,你说的不错!”总参谋长奥加尔科夫元帅想了一下,脸上浮起了笑容。这个设想比他提出的想法更加值得讨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4/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