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3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3/404

  关于乌兹别克的棉花案,谢洛夫本来是想要自己去的,可是因为安德罗波夫的关系,他不能离开。很简单,安德罗波夫在他的影响下,并没有当过克格勃主席。同时谢洛夫身边还是第聂伯罗黑帮那些人,这就有一个隐患,万一自己离开莫斯科的权利漩涡之后,克格勃的第聂伯罗黑帮成员,在别人的授意下对付安德罗波夫怎么办。
  没有克格勃保护的安德罗波夫,其实也没有多大的抵抗力。当然同时,安德罗波夫也不容易利用克格勃对付别人。处于这种考虑,本来想要远离权力争夺的谢洛夫,觉得自己还是做一个近距离的旁观者比较好,这样更安全。
  在清查案件的同时,谢洛夫仍然继续参加会议,勃列日涅夫一般情况下只是露面,象征性的坐几分钟,然后就回到办公室休息,通常情况下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主持会议。同样,他又见证了安德罗波夫逐渐取得话语权的过程。
  在能力上,一直听从勃列日涅夫指导的契尔年科,一旦单独面对安德罗波夫就会十分吃力,所有委员又不是傻子,当然能看出来这一点。这不是想要争夺就可以争夺的了的。
  “利加乔夫同志,你在组织上的才能,令人感到认可,安德罗波夫同志你对很看好。”总政委一般不在克里姆林宫出现,可不耽误这里也有他一个办公室。只是远远没有卢比杨卡的办公室令人习惯。
  “谢谢书记!”利加乔夫在赫鲁晓夫时代就在组织部工作,后来勃列日涅夫上台将一些不太喜欢的干部打发到地方任职,严格意义上来说,二十多年前的时候利加乔夫在级别上要比谢洛夫高,而且高很多。也算是一个青年才俊。
  利加乔夫比谢洛夫大七岁,早年在西伯利亚市契卡洛夫航空工厂任工艺师。后从事共青团工作,任共青团新西伯利亚州区委书记、州委第二书记、第一书记。战后起从事党和苏维埃工作,任市委部长、州苏维埃执委会副主席、区委第一书记、州委书记。六十年代年任苏共俄罗斯局副部长。赫鲁晓夫后任苏共托木斯克州委第一书记。后来为苏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委员。
  这个人很有经验,从中央到地方都任职过,如果不是当初在中央任职的时候,被勃列日涅夫赶到地方工作,说不定他会更早被安德罗波夫赏识。这样就没戈地图什么事了。
  “没事了,好好工作。”谢洛夫宽慰道,现在利加乔夫代替了戈地图的位置,只要勃列日涅夫去世,估计安德罗波夫就会把利加乔夫弄进书记处。这很好,至少利加乔夫对苏联还充满信心,不会一碰到星球大战就尿裤子。
  很快这件办公室又迎来了一个干部,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阿利耶夫。这个人谢洛夫就更加熟悉了,他就是出生在阿塞拜疆的,很早之前阿利耶夫就是他的部下,阿利耶夫后来成为阿塞拜疆克格勃主席,还是他从卢比杨卡任命的。
  出任阿塞拜疆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中央局委员。此后到现在,他一直掌握着这个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大权。后来,他进入中央,并任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
  对阿利耶夫他一定的了解,自己虽然提拔了他,但是对于勃列日涅夫的理论,或者说是想法,阿利耶夫很认可。历史上也因为这点反对戈地图的改革,被戈地图解职。不过戈地图在苏联解体之后再也蹦跶不了,阿利耶夫却重新在阿塞拜疆混乱的时候出山,重新在独立后的阿塞拜疆做总统。白痴和正常人的差别就是这么大。
  谢洛夫不想在这里,他一直都认为卢比杨卡更适合自己,哪怕以后躲不过了,也希望那个时候晚来一些,可他必须帮助安德罗波夫巩固权威,提前和各部门的干部接触。因为他能看出来,安德罗波夫装作没事,实际上和勃列日涅夫、契尔年科一样、都是离死不远的人。
  今天总政委就在接见一些第二书记认为不错的干部,阿利耶夫除外。在阿利耶夫之后,他就见到了沃罗特尼科夫。安德罗波夫说过,希望沃罗特尼科夫以后能解体俄罗斯联邦部长会议主席职务,意味着要重点培养沃罗特尼科夫。俄罗斯联邦部长会议主席从来都是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的重要候选人。
  现在的俄罗斯联邦部长会议主席索洛缅采夫已经六十九岁,不宜成为未来的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显然安德罗波夫是想要找到一个专业的技术干部,就像是赫鲁晓夫时代的柯西金那样,能够长期领导苏联政府工作。
  沃罗特尼科夫比谢洛夫大一岁,出生于沃罗涅日市的一个工人家庭。在沃罗涅日市古比雪夫航空工厂参加工作,他从一名普通工人干起,历任车间副主任、主任,五十年代在古比雪夫航空学院毕业后,于第二年当上这家工厂的党委书记,时年当时二十九岁,属于年轻有为的拥有专业技术背景的党务干部。
  随后沃罗特尼科夫任苏共古比雪夫州委工业交通部部长、州委国防工业部部长。苏共古比雪夫州委书记。共古比雪夫州委第二书记。古比雪夫州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主席。苏共沃罗涅日州委第一书记。
  沃罗特尼科夫从事了航空工业、交通工业、国防工业等多个行业的管理工作,即领导过州苏维埃的工作,又在州党委工作过,是一个工作经历和干部履历比较全面的同志。两年前,沃罗特尼科夫担任俄罗斯联邦共和国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增加了相对宏观的全局经济工作经历。同年年被派往古巴任苏联大使。
  在大使上干得不错的沃罗特尼科夫这次回来受到了安德罗波夫的接见,谢洛夫也要和沃罗特尼科夫见一面,只不过按照历史,好像是雷日科夫成了部长会议主席,这其中是怎么回事?少见的克里姆林宫呆了一天,有些疲惫的总政委离开的时候看了这座意义非凡的宫殿,自语道,“怎么感觉,我才是第二书记。”
  今天的经历让总政委有了一种错觉,好像现在苏联的接班人是他,并不是安德罗波夫。
第863章
最后一年
  “契尔年科和安德罗波夫相比,还是差了一点。好了,下去吧。”听着中央办公厅巴甫洛夫主任的报告,勃列日涅夫有些无力的回应道。他本人当然倾向于自己的战友一点,可不行就是不行,哪怕他是总书记,也没有强行扶持下一个总书记的能力。
  中央主席团的分界如此明显,安德罗波夫得到了直属三大部门的支持。这种倾向太明显了,谢洛夫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乌斯季诺夫的国防部、葛罗米柯的外交部。因为冷战的再度激烈,三大部门话语权越来越重。
  叹了一口气看向窗外,自从苏斯洛夫死后,勃列日涅夫时常陷入回忆当中。这不是一个好倾向,可他就是想这么做。回忆自己参加工作,回忆伟大的卫国战争,回忆、科兹洛夫、谢列平、波德戈尔内、柯西金所有人。
  办公室的门被推开,总书记的专业护理人员妮娜款款走入,为勃列日涅夫检查身体。而苏联全国人民伟大的领袖,面色木讷的像一个木偶,任由女护理摆弄。全无伟大领袖的风范,更像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
  “妮娜,你已经在我这里四年了。”检查结束之后,勃列日涅夫用无神的目光看着这位漂亮的女医师,四年来,他见到这个贴身护理的时间,远远比见到其他人要多。比自己的妻子勃列日涅娃多,比中央主席团委员多。
  “是的,总书记!”妮娜挂着温和的笑容,这不是例行公事的笑容。而是有一定的情感意味在内,她是亲眼看到伟大领袖一点一点变成今天这样,虽说克格勃不应该有个人情感,可对着这位总书记,她心中还是有些同情的。
  唔!勃列日涅夫不置可否,沉默了一下道,“今天我想和你说说话,你可以做一个听众么?你不是干部,你只是一个普通人,我现在很想跟一个普通人说说话。”
  妮娜没有回答,而是直接坐在了勃列日涅夫的对面,带着期待的目光看着总书记。
  “如果以现在的角度回忆我的一生,我心中最快乐的日子,就是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做州委书记的时候。那个时候我能亲眼看到自己为人民做到的事情,而现在,我只能听过一些部门的嘴巴,听到人民是怎么看我的,我已经是总书记,却看不到人民了。”勃列日涅夫自顾自的回忆。
  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留下了他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上任后的勃列日涅夫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完成粮食收购计划。天灾改变不了,那就避免人祸吧。由于各地的重建工作绝大多数以工业为主,无法集中足够的车辆和机械来进行农产品运输和加工,导致粮食烂在地里。针对这个问题,勃列日涅夫拿出了他后来闻名于世的商量式领导方式下达命令。
  “我知道舒里克曾经说我的能力,只能做一个很好的州委书记。他错了,也没有错。他输给了我!”勃列日涅夫对着妮娜有些温和地笑道,“一个公认有能力有手腕,有众多支持者的第二书记,最终也不是我的对手。当舒里克离开的时候,我的心里很复杂,很多事情他的看法不是不对,如果他愿意和谢洛夫一样,专注于安全工作,也许他不会走。”
  苏联没有名义上的第二书记,那是对话语权最终的中央书记的调侃。一般情况下有负责两个工作的中央书记权威最重,一个是思想领域比如苏斯洛夫、一个是人事组织的中央书记、赫鲁晓夫时代的科兹洛夫、还有他刚上台时候的谢列平。就连勃列日涅夫的老战友基里连科,也不是第二书记,虽然基里连科总是自己这么认为。可在别人的眼中,苏斯洛夫还在。
  “最让我无力面对的人,是已经病逝的科兹洛夫同志,舒里克如果说是支持者众多,那科兹洛夫就是众望所归,甚至就连我自己,也认为自己无法和科兹洛夫对抗。可一场疾病瞬间就击倒了他,命运就是这么奇妙。”勃列日涅夫说到这里的时候指了指自己道,“现在的我,已经明白那种被疾病缠身的感觉了,妮娜,你能明白这种感觉么?”
  “总书记,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妮娜推了一下琼鼻上的眼镜,温和的安慰道。
  “希望如此,现在的中央主席团当中,其实我最看好的谢尔比茨基,如果可能的话,比如我还有两三年的时间,我觉得谢尔比茨基可以领导我们的国家。”勃列日涅夫低语道,“其他人不是太老,就是身体不好。当然,我没有忘记卢比杨卡的主人,国际局面让我不得不把对外政策交给他,可出身在克格勃,总是令人担心。所以我只能用安德罗波夫压住他,从资历尚来讲,苏斯洛夫去世之后,也只有安德罗波夫有这个资格了。”
  勃列日涅夫一直就在犹豫,要不要把谢列平最后的部下赶走。可一方面谢洛夫和乌斯季诺夫、安德罗波夫、葛罗米柯关系都很好。再者勃列日涅夫对运行还不错的模式,一直都认为还是维持现状最好,再者里根来势汹汹,眼看更加激烈的对抗就要来了,他必须为国家考虑,继续倚重这个操盘对外政策的克格勃主席。
  “人老了,就是容易多愁善感。我差点忘记了,勃列日涅夫本来就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谢洛夫挂了电话,把烟头按灭。苏联一直存在着三个从不会被削弱的权力中心。
  第一个就是苏联中央主席团,这是苏联真正的核心。直接的领导人就是苏联共产党总书记,第二个则是书记处,大部分时期,都是由中央主席团负责制定路线方针,书记处负责监督党的政策执行,处理日常工作。主持中央、书记处工作的中央书记通常被调侃成苏共的第二书记――党内二把手和接班人。
  从名义上只有第二书记才能对总书记进行制衡,可苏联还存在第三个权力中心。第三个权利中心没有人认可,中央一直在试图消除掉,可是因为激烈的冷战一直在持续,第三个卢比杨卡总是能在被削弱之后重新发展壮大。
  和很多勃列日涅夫时代的干部一样,谢洛夫也是稳定干部的受益者,除了外交部长葛罗米柯,就属谢洛夫本人在单独部门担任领导人时间最长。
  至于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和最高苏维埃主席,可以从谢列平和柯西金的遭遇中看到,都是不会能和总书记对抗的机构,要知道早期两个人的威望甚至都比勃列日涅夫强。
  二十年来,卢比杨卡比中央主席团和书记处都要稳定的多,一旦卢比杨卡长时间没有削弱,实力自然就会越来越强,只要有机会,卢比杨卡的每一任主人,都是苏联共产党总书记的强力候选人。克格勃比国防部的好处就是,克格勃代表警察,虽然也令人不舒服。但比国防部那群纯粹的军人杀伤力还是小了一些。苏联国防部部长根本不可能成为总书记。
  作为和美国对抗的一级,苏联至少还要脸,不会让现役军人领导国家,否则类似于军政府的结构,党、政、军、特,相反最后面的特务组织克格勃,更容易问鼎。
  “原来我已经装死这么长时间了,我都差点忘记了,现在已经是一九八二年了。”在迎接越南劳动党总书记黎笋的时候,勃列日涅夫时隔两个月再次露面。率领苏联中央主席团的全体委员,和黎笋进行会谈。同样,黎笋授予他一级胡志明勋章和越南劳动英雄称号。
  似乎今年勃列日涅夫接受的勋章,好像比往年都多了一点。总政委忘记了,几个月前,是他自己提议要授予勃列日涅夫第五枚苏联英雄勋章的。
  刚刚结束的一九八一年,因为里根的改革正在摸索阶段,苏联的工农业生产总值,历史性的达到了美国的百分之八十八,当然在宣布的时候,变成了美国的百分之九十,这种小事被统计部门略过了。
  虽然统计部门没有节操的造假了百分之二的数据,可一般民众是绝对发现不了的,哪怕就是精通数学的教授,也不可能是统计委员会当中那群数学怪物的对手。
  “这已经是可以尝试把美国拉下马的数据了!”在看到统计数据当天,谢洛夫曾经和安德罗波夫说过这句话,苏联的干部就算是在贪婪,也不可能比美国的巨富阶层占据的财富更大,如果是一国对一国的单独对抗,苏联的承受力绝对比美国强。
  勃列日涅夫在迎接黎笋之后,又是两个月不露面。直到九月份出席了迎接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的欢迎会上。此时的印度非常需要苏联的支持,因为巴基斯坦地区的治安非常恶劣,反抗印度的行为此起彼伏,相反阿富汗社会主义联盟就安静的多,同样出兵的两国遭到了不同的命运,这是因为阿明在反抗行动之前就已经开始动手。
第864章
胜利之匙
  “看来不同信仰的人非要扯在一起,确实是一个问题。”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歪着头和谢洛夫说话,言语之中也不乏调侃。有声有色的大国,这次算是体会到了六十年代中国的待遇,被几十个国家轮番抨击,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已经成了笑话。
  “谁让印度教是那种少见比和平教还要落后的宗教呢?几千年不变的国家,也是真有意思!”谢洛夫懒洋洋的回答道,“可能有历史的国家,总是有心理包袱吧。”不是只有印度遇到了这个问题,中国、伊朗、埃及都遇到过这种问题,只是好像印度这方面的问题尤其严重,不知道是不是缺乏中央权威的土壤。
  和印度教相比,和平教都能显示出来先进性的一面,这让巴基斯坦人如何服气?如果谢洛夫面对这种情况,可能也没办法。这种社会氛围,除了一场大革命根本没有别的办法。而且大革命成功不成功,也是一点把握都没有。
  “反正印度人最多了,他们自己都不在意,我们何必在意呢?他们又不是我们的邻国,该头疼的是阿富汗、尼泊尔、缅甸、中国。”谢洛夫打着哈欠道,不是他想这么做,可其他中央主席团委员都一副疲倦的样子,总政委不能不合群对不对?都装了几十年,何必在谢幕之前非要给自己找事呢?
  英迪拉甘地又是来苏联要援助的,印度的在西方的融资渠道已经全部被截断,原因就是不顾很多国家的反对吞并巴基斯坦,不过根据克格勃的情报,作为前宗主国,英国虽然喊得声音比较大,但还是利用一些渠道继续和英国保持联系。
  晚上的中央主席团会议上,谢洛夫心不在焉的反对道,“我不同意给印度贷款,除非印度拿一些矿山做抵押,他们已经欠了我们近百亿的贷款,现在还来?里根对我们的敌意这么强烈,当前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对付美国,不是把我们的资金送给别的国家。”
  “我不是反对援助,但是必须要有足够的产业作为抵押。我们才刚刚从安哥拉抽身,和中国的谈判一直没有进展,每年还要援助越南不少物资,实在是不能再大方下去了。”谢洛夫最后补充道,这个理由很合适,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援助呢?我们就只给军事援助,和印度签订互助条约,弥补我们的农业,还在现在提供的小麦上增加产量。”部长会议主席吉洪诺夫慢吞吞的继续道,这是政府部门的意见。
  苏联的农业是老大难的问题,这点吉洪诺夫深有体会。而且对比对象是美国,苏联就更加需要其他国家补齐苏联的短板。东南亚的橡胶、热带水果和粮食。保证了苏联工业的继续发展,谁嫌粮食多呢?所以每每这种问题出现的时候,吉洪诺夫还是要粮食。
  “安德罗波夫同志怎么看?”勃列日涅夫强打着精神,他已经感到很疲惫了,但是印度作为世界上有数的大国,他还是要亲自对待。
  除了中苏美英法五国,也找不出来能稳压住印度一头的国家了。日德只能说和印度各有千秋,对了,还有南美天然的领袖,永远在未来等着你的巴西。
  印度的发展虽然不是一帆风顺,可国土面积和人口在那里摆着,就自然会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人口素质虽然垃圾了一点,可人多啊。如果拿中国和印度作对比,这次印度吞并巴基斯坦,中国不敢明面干涉,不就是被孟加拉地区的两亿难民吓到了么。
  “吉洪诺夫同志和谢洛夫、乌斯季诺夫同志的意见都很有道理,印度目前除了找我们帮忙之外,已经别无选择,在美国的压力下,西方国家都不敢出手相助。中东国家更不用说,他们只能有求于我们。这是一个好机会,单纯从印度局部地区来看,这个国家还是很有价值的!”安德罗波夫推了一下眼镜道,“不过就像是谢洛夫同志说的,我们需要印度抵押一些矿产权,以及开放一些产业让我们的工业品进去。”
  “连同东欧国家一起提出条件,罗马尼亚最近的状况不是很好,还有一只就没好过的波兰!”勃列日涅夫短暂的沉默之后拿出了决断,他是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领袖,不能把所有的好处都让苏联全部占尽了,东欧的兄弟国家也要照顾。
  “还有一件事!”在印度的问题过后,谢洛夫提及了另外一个问题道,“根据我们对里根改革的分析,可以确定里根的改革会侧重于富人阶层,美国有一个东西在苏联不存在,那就是股市,相信美国股市会因为里根的政策出现不正常的增长。”
  “继续说,谢洛夫同志!”部长会议主席吉洪诺夫对这件事很感兴趣,因为这是他的领域,吉洪诺夫固然没有柯西金这么令人信服,可毕竟做了柯西金几年的副手,仍然有两把刷子,哪怕经济体制不同,也能看到一些东西。
  “股市的增长必须依赖于很多方面的基础,这不是政策就能全部搞定的。比如石油、比如稀有矿产,以及等等的东西。”谢洛夫沉声道,“我想要尝试一些抽离一些支撑的基础,比如世界稀有矿产的心脏刚果金,在刚果金的邻国当中,刚果布、安哥拉和苏丹都是我们的盟国,我希望三国同时发力,扶持刚果金的亲苏武装控制局势。”
  “还有就是,扶持黑人反抗力量,扰乱南非,这个工作我们已经就在做,不过这次投入要更大,两国加上智利,三国对世界矿产市场有巨大的影响。从个人角度上,我认为完全可以试试!”谢洛夫详细叙述着当中的意义,也许里根经济学在短时间内仍然可以奏效,但是少了部分基础,会更加的不稳定。
  八十年代对苏联和美国都意义非凡,两国经过了几十年的消耗,都已经进入到了疲惫期。苏联因为战略进攻夺得的地方还没有完全消化。美国刚刚止住越南战争的颓势,但国民信心仍然在低潮当中。正常情况下,这场博弈还有的玩。可美国里根上台,大打鸡血的同时,苏联的领导层正在接连不断的进行葬礼。
  就拿今年来说,今年年初苏斯洛夫去世,年末应该就是勃列日涅夫熬不下去的时间。可今年却是里根经济学的关键年份。今年起,股价走势更是持续上扬,交易量也迅速增加,股市异常繁荣,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实际经济的增长速度,金融交易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世界贸易的发展速度。
  现在的美国工业,可不是二战后世界一片废墟,老子一枝独秀的时候了。苏联的工业产品可能在高新技术上没有美国、日本强,可也占据了不少第三世界国家的市场。美国的工业撑不起来这么繁荣的股市,这么繁荣的股市本来就不正常。
  “这么看来,里根用了不正常的手段,想要逼迫我们?”勃列日涅夫沉默了,这是他头一次这么清晰的认识这方面的问题。但转头心中就是一阵黯然,可惜了,如果他还有十年时间多好,胜利的希望已经出现了。
  “是的,顶过里根这一次的进攻,让我们静待结果吧!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工人需要劳动才能创造出来产值,农民需要工作来获得食物。玩金融游戏增加经济力量这种手段,是非常危险的!”谢洛夫面色淡然的回答道,“数字游戏不可能永久的继续下去。”
  “尤拉,去做吧!按照你的想法去做,未来几年是决定性的时间,我希望看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因为身体的原因,勃列日涅夫需要很长时间思考。
  美国在今年之前的数十年里,收入分布相对稳定,甚至最高收入群体的收入还曾出现下滑,而从今年开始,收入最高的百分之一的人群其收入在美国整体收入中的比重开始增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3/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