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3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9/404

  安德罗波夫下班之后把一箱子检举信全部带回家,一封一封的打开看。集体农庄主席阿赫马赞·阿基洛夫,在他的管辖区域成立了一支由暴徒组成的私人军队,私设公堂,拷打农庄庄员和误入其领域的陌生人,甚至将他们杀死。他用烧红的烙铁烫他们,用皮鞭抽打怀孕的妇女,命令老人像尊敬上帝那样向他们鞠躬作揖。捏造罪名,诬陷反对他的人,把他们投入监狱,活活整死。阿基洛夫还用大量的钱财来贿赂政府官员,拉帮结派,扶植其代理人。
  乌兹别克共和国行贿受贿成风。共和国书记拉希多夫、部长会议主席胡代别尔德耶夫等高级官员网罗内务部众多要员和州、市领导人,组成了一个庞大的贪污盗窃集团。其活动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黑手几乎伸到了全共和国的各个角落,所采取的手段是暗杀、恫吓、封锁和告状。
  纳斯里金诺娃滥用职权远不止这些。在她任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的时间里,她先后直接插手了三百个与犯罪集团有关的案件,非法赦免五十九个因重大盗窃罪而被判处长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她从中捞到了不少“好处”。一个酒厂厂长供认,纳斯里金诺娃帮助他们利用超额部分的伏特加酒走私,厂方为表谢意,把价值四万卢布的金首饰等贵重物品装进水果筐里送到她家中。
  “谢洛夫说的没错,不处理个几万人,根本就扭转不过来当地的局势。”安德罗波夫看着这一封封的举报信,倒吸一口凉气。抓几个干部根本无济于事,必须像是谢尔比茨基那样,对整个乌兹别克共产党动手。
  看着举报信的安德罗波夫突然感觉到腹部疼痛难忍,习惯性的拿出了止痛药吃了下去,过了好半天才缓过来,他知道这是自己的老毛病了,只能维持。也没有在意,继续对乌兹别克的案件进行深入了解。
  坐车回家的谢洛夫不断的看着外面的飞逝的景色,脑袋回想着白天安德罗波夫的样子,当时安德罗波夫的痛苦神色持续时间很短,但他还是看到了,他知道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一样,都属于已经重病缠身的人。只不过安德罗波夫从表面上更能装出什么事都没有的样子,实际上他的身体比契尔年科还要差。
  “一群已经二十年没动过地方的干部,不把地方弄成独立王国才怪呢。”这批干部也包括谢洛夫自己,要知道他做克格勃主席也快二十年了。现在的卢比杨卡其实也可以算是独立王国,这都是勃列日涅夫的稳定压倒一切弄出来的。
  同样外交部长葛罗米柯也同样如此,甚至葛罗米柯的外交部长时间比他克格勃主席的时间还要长。到家之后坐在沙发上好半天,谢洛夫拿起了电话道,“明天请一天假,我要让你去一趟基辅,知道了么?”
  第二天晚上,谢洛夫直接拿出了一枚钻戒,看着自己的儿子一甩手,鲍里斯稳稳地接住。
  “如果你真的喜欢谢尔比洛娃,明天就去基辅。如果不是,你同样要去基辅,先给我稳住谢尔比茨基。”谢洛夫冷着脸命令道,勃列日涅夫就剩下一年多的寿命了。他必须做出一些准备,至少要保存住自己的利益。
  “父亲,我确实喜欢她,不过现在是不是太早了。”鲍里斯有些不好意思,他没到年龄。
  “两年后结婚,先把这件事定下来。”两年后勃列日涅夫应该不在了。稳住谢尔比茨基,契尔年科绝不是自己的对手。
第853章
总书记的想法
  “听你父亲的话,不然你绝对会后悔。”叶卡捷琳娜三世杏目一瞪,还被等总政委习惯性下跪,先把后备肃反工作者吓了一哆嗦。
  谢尔比茨基应该是第聂伯罗黑帮最根深蒂固的巨头,哪怕是戈地图那种干部粉碎机,也废了很长时间,利用切尔诺贝利造成的负面影响才换掉了他。预期说谢尔比茨基输给了戈地图,不如说他是输给了时间。从赫鲁晓夫开始,苏联干部的健康就是一个问题。
  好像身体好的干部全部都被打倒了,剩下的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这些人身体都很一般,而且越往后身体越差,反而是卡冈诺维奇、马林科夫、莫洛托夫这些失败者续命有数,对了,还有一直活到叶利钦时代的谢皮洛夫。
  谢尔比茨基在被戈地图换掉之后,几个月内很快去世。说不定谢尔比茨基也知道,对方终究会在时间的掩护下战胜自己。活久见这招真是太厉害了,谢洛夫明白只要活得长,就可以在时间的掩护下战胜对手。
  为了更有把握,谢洛夫决定要分化第聂伯罗黑帮,让那个身体和安德罗波夫有一拼的契尔年科,别用他的玻璃身体拖累苏联,还耽误苏联和美国对抗的时间。第聂伯罗黑帮最为重要的地方干部谢尔比茨基,就有这个分量。这是他最后一次在国内针对性的布局,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时间这个分量一直在他的思考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谁都不会想到总政委会根据寿命的长短做针对性部署,说出去也不会有人相信。
  比起小女儿一脸的笑颜如花,谢尔比茨基就一脸腻歪了,他岁数很大的时候才有这个一个女儿,一直都很宠着,一直以来谢尔比茨基和基里连科一样,认为谢列平一群人是他们这些人的对手,可没想到谢洛夫还没把自己怎么样,他的儿子在自己这里先下一城。
  “真把女儿嫁给他们家?”谢尔比茨基只要想想谢洛夫那张老子天下第一的脸,心里就一阵膈应,不知道在其他人的眼里,他本人一样是这样一个人。
  “女儿都是天生的叛徒啊!”谢尔比茨基念叨了一句,想着女儿那十分不矜持的笑脸道。
  “父亲,我出去一趟。”谢尔比洛娃带着期待的目光和父亲打招呼,想要去哪不言自明。
  “嗯,去吧!”把去哪憋回嘴里,谢尔比茨基叮嘱着女儿早点回来,注意安全等等,等到女儿出门把门关上,才狠狠地咒骂道,“里海虎,这一次你这个混蛋又赢了。”
  要不说总政委怎么是人生赢家呢?此时请忽略从主席办公室传出的切菜声,咚咚咚的切菜声持续了五分钟之后,五十二项人事任免、三百九十七个批捕令,一百二十八个死刑核准都在主席印章之下得到批准。
  截止到今年,谢洛夫终于做到了一件他一直努力了十几年的工作,在苏联的所有人口超过十万的城市建立了全面的监控体系,接通了全部网络,建立了全国无死角的手机信号塔。
  “这才对么,才稍微有一个现代化国家的样子!”感觉手腕酸痛的谢洛夫自顾自的对茨维贡副主席道,“涉及三十五个国家的土地购买计划,就交给你去执行。货币这个东西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个工具。利益不仅仅体现在一张纸上面。我没有别的要求,日本的土地购买一定要谨慎,这点决不能含糊。还有股票……”
  随着日元急速升值,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虽有所下降,但是国内的投机气氛依然热烈。随后,投机活动波及所有产业,当时乐观的观点认为只要对土地的需求高涨,那么经济就不会衰退,而且市场也鼓励人们不断购买股票,声称股票从此不会贬值。当时日本媒体为了给这种经济繁荣状况命名,还希望募集像岩户景气、神武景气类似的名称。也出现了少数反对论点,认为土地价格已经远远超过其实际需求,日本经济将在不久的将来陷入衰退。
  只要广场协议签订,这些事情就必然要发生,谢洛夫要提早几年开始布局,总政委一直都十分贪婪,事到临头在开始布局根本赚不了多少,还容易被美国人发现。至于短时间内得不到收益那没关系,可以先放着。
  有人说日本在苏联解体的时候已经超过苏联,成为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哪个靠卖股票和房子的国家是世界第二?别的不说,日本能养得起五百万军队,十万辆坦克和三百搜核潜艇么?养不起,广场协议之前的日本才是正常的国家,虽说这个正常的领域仅限于经济。
  广场协议之前的日本日元兑美元是一比二百四,之后不到三年就变成了一比一百二,也就是按照美元算,三年内日本的经济规模就翻倍了。实际上日本的经济规模还是那些,结果却在账面上反超了苏联。如果勃列日涅夫把卢布定成换两美元,苏联是不是现在就可以反超美国了?
  对茨维贡讲了几点要求之后,谢洛夫打着哈欠继续看情报。和他这种悠闲生活相比,安德罗波夫现在可忙多了,中央监察委员会正在全力工作,成立工作组前往全国调查。
  “都一个多月了,两个国家南北夹击,竟然还没完事。”谢洛夫口中的鄙视对象是阿富汗和印度,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苏联攻占阿富汗的第一阶段,是一个星期占领阿富汗全国,阿富汗并不比巴基斯坦面积小。
  这两个国家不是苏联,按照苏联的标准有些强人所难了,此时的绝大部分国家已经确定,巴基斯坦将在两个星期之内崩溃,巴基斯坦国内已经有传言称,很多高级官员都在准备出国避难,毫无疑问,这场大火没白放,死了五万印度人,换来了巴基斯坦的覆灭。
  如果把目光仅限于欧亚大陆的话,苏联和美国的胜算是九一开。整个欧亚大陆除了西欧外,剩下的亲美国家全部集中在整块大陆的边边角角,从地图上看就仿佛要随时被赶下海一样苦苦支撑。几乎已经遍布整个大陆的红色,看到就令人绝望。
  “总书记真的准备去塔什干的时候对中国示好么?”谢洛夫支手托腮问道,勃列日涅夫已经决定年底对全国进行视察,安德罗波夫知道,勃列日涅夫准备在塔什干发表重要讲话。
  这个讲话谢洛夫听说过,在后世也算是比较有影响力。不过他认为不到时候,对此也不看好,勃列日涅夫的努力不一定有什么效果。中国完全以务实作为交往的基础,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都应该是九十年代之后。直到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了,帝国主义这套理论才在新闻联播中消失。
  直到苏联解体之前,中国都属于自我感觉比较良好的。因为至少还有不少可以称之为朋友的国家,和苏联的关系不好,但和南斯拉夫、民主德国、罗马尼亚这些国家的关系也都相当不错,直到社会主义阵营一朝崩塌,半个世界变色,加上海湾战争美帝秒天秒地秒空气的一战出现,中国才算是回过神来,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并不是骗人的。
  “怎么?你觉得我们和中国的关系无法转好么?”安德罗波夫摇摇头,如果这个判断证实的话,这可真不是一个好消息。对任何国家,都有正面和负面的看法,苏联看中国也是如此,俄罗斯诗人弗·费·奥多耶夫斯基公爵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创作了《彼得堡信札》的小说巨著,最后一部《4338年》描述未来世界管理地球的是两个最发达的国家俄国和中国,这两个国家结成了联盟,他们齐心协力防止地球和另一个星球的冲突。
  “总书记能让步多少?难道真承认我们错了?如果不能,估计没什么效果。”谢洛夫摇摇头道,“中国骂了我们二十年,就算我们不出声,下面的干部都不出声么?”
  “可总书记已经决定了,他想要在努力一次,这件事真成功是好事。我也想要看看效果。”安德罗波夫还是想要试一试,安德罗波夫知道勃列日涅夫的心思,勃列日涅夫内心非常着急,他要使苏联和中国关系缓和、接近。因为勃列日涅夫的逻辑很简单,既然当时起冲突的双方领导人都已经去世了,就是说,中国整个国家在开始起变化了,当然不是朝最坏的方向变化,试探一下改善中苏关系不会有坏处。
  很实际、很简单的逻辑,这种想法从里到外都充满了实用。这倒是很像勃列日涅夫一贯的风格,不信共产主义、不信资本主义、什么主义都是狗屁,找到机会就要试探一下。
  “提一提我们在中国重返联合国时候的帮助,谈谈传统友谊,我明白!”谢洛夫叹了一口气道,“我们和中国关系的冷淡,我觉得可以编写进政治教材里面,如果不是真实发生的,简直就是在开玩笑。”
第854章
苏联怂了
  确实很像是开玩笑,两国都不是白莲花,以后有什么样的评判标准。还要等待大众的检验,像是两个政府之间的沟通,不一定会有什么结果。
  最不讲理的沟通,就是两个共产党之间的沟通,从好的穿一条裤子到兵戎相见,那就是一瞬间的事情。而且一旦翻脸起来,绝对比原来还要过分。
  “我相信中国不会为了美国当马前卒,一方面中国的独立思维又不是只对着我们,至于另外一个方面,现在这不是二十年前了。”谢洛夫低声道,“那种万众一心的时代过去了,中国的精神力量在减弱,对于我们来讲,这样的中国并不可怕。他们的武器本身就和我们差得很远,团结一致的力量又在慢慢削弱,已经不可能对我们造成威胁了。”
  “不错,我们有十万辆坦克,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地面武装力量,谁都不是我们的对手!”安德罗波夫接口道,他同样对苏联几十年来的建设非常自信。
  谢洛夫默不作声,他说的不是这一点,不论苏联的军队比中国强多少,只要两国交界苏联就会立足于防守,进攻性的防守也是防守。哪怕苏联红军再强大行动再迅速也不行,远东永远没有欧洲意义大。
  还有就是,中国到了现在已经不可能在挑战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的地位了,对于苏联来讲,从现在开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就只剩下一个领导者,那就是苏联。不会再有挑战者出现了,只需要车翻美国,就可以进行斯大林主义的最后一步,一国建立共产主义国家。
  不看好就是不看好,安德罗波夫没有仔细问,谢洛夫也不愿意多说。不过总政委一直都相信活久见的,在时间的掩护之下,很多问题终究会不是问题。
  就在这时,腰间携带的手机骤然响起,谢洛夫接听,刚听到第一句话一下子蹦起来道,“联络潜艇,绝对不能让瑞典人登船,联络斯德哥尔摩驻外站组,让瑞典保持冷静。”
  “怎么了?”安德罗波夫可是很少见到总政委这么激动,迫切想要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我们一艘核潜艇搁浅在瑞典海域,已经被北约发现。”一边带上帽子的谢洛夫一边道。时间不长,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元帅也同样得到了消息。得知红海军一艘核潜艇在瑞典海域搁浅,红旗波罗的海舰队的一艘老式W级S-363号潜艇秘密潜入瑞典执行侦察任务,是一次普通的训练航行,却没有想到意外搁浅。
  “似乎在进入八一年之后,很多因素都在促成我们和美国对抗。”看到谢洛夫匆匆离开的身影,安德罗波夫摇摇头,既然对抗不可避免,那只能迎难而上了。
  出发时,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次航行会制造出什么事端,尽管这艘潜艇带着数枚装有核弹头的鱼雷。当天深夜,潜艇上浮航行。突然,潜艇底部传来巨大的响声,航行速度突然降低,艇体开始震动并发生倾斜,潜艇上部指挥塔内的官兵被这突如其来的颠簸重重摔在了地上。此处距瑞典最大的海军基地卡尔斯克鲁纳只有两公里左右,瑞典海军的主要军舰、潜艇皆在此驻泊。
  因为当地的航道只有不到十米,苏联的W级S-363号潜艇不小心偏离了勉强能通过的航道,造成了这一次的意外搁浅。搁浅一个小时之后,正好赶上退潮时候,苏联潜艇被瑞典海军的巡逻船发现。这里毕竟是瑞典最大的海军基地,很快搁浅的潜艇就被团团包围。
  瑞典军方在获悉苏联潜艇入侵后如临大敌,立即出动了反潜直升机、军舰进行围捕与警戒,并迅即封锁了海湾。瑞典陆军则担任岸上警戒任务,岸上还架设了高射炮并构筑了炮兵阵地,脸上涂着迷彩、表情紧张的瑞典士兵荷枪实弹,手扣扳机,密切监视着苏联潜艇的一举一动;空军战斗机也不时掠过,喷气引擎的轰鸣和撕裂空气时的尖利噪音使现场有着临战时的紧张。
  时间不长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和总政委谢洛夫联觉来到大克里姆林宫,不得不打扰正在休息中的伟大领袖,“第一,我们的核潜艇不能被俘获。第二,我们要把西欧和美国分割开来,对抗是和美国对抗,尽量让西欧置身事外。”
  “那我们通过芬兰和瑞典沟通一下,希望这件事作为淡化处理,争取快速解决。”谢洛夫想了一下决定让芬兰出面,芬兰是一个亲苏国家,目前负责制造一些尖端的设备。这就不提现今世界上最大的手机制造商,它的名字叫做诺基亚。没错,就是那个军火公司。
  “国防部决定派出红旗波罗的海的一支舰队前往事发水域,把我们搁浅的核潜艇带回来!”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也拿出了国防部的预备方案。
  勃列日涅夫听着总政委和国防部长的想法,最后点头道,“就这样吧,最好是和平解决。”从伟大领袖的身上,两人都感受到一种叫做暮气的东西,但两人都没有说话,点点头就离开了总书记的办公室,分别采取应对的政策。
  乌斯季诺夫的授意下,红海军在获知潜艇被扣押的消息后,立即组成了一支特混编队开往瑞典海域,这次行动显然属于事先拟订好的应急预案的一部分。编队由卡辛级与基尔丁级驱逐舰、里加级护卫舰、纳努契卡级大型导弹艇与三艘远洋拖船组成,苏联方面要求瑞典立即释放潜艇。
  同一天,瑞典拒绝了北约表达帮助的愿望,表示这是苏联和瑞典之间的问题。不是华约和北约之间的问题,要知道瑞典是中立国家,不会参与到苏联和美国之间的争端当中。
  谢洛夫亲自发出电报让芬兰帮助苏联和瑞典沟通,表示希望芬兰作为苏联和北欧甚至资本主义沟通的桥梁,希望芬兰能够在这件事上帮助苏联,而苏联也会感激芬兰的帮助。这是一份公开性电报,并没有要求芬兰保密。
  “关于我方红旗波罗的海舰队的潜艇搁浅这件事,只是一个单纯的意外事件。并不是针对瑞典,对于瑞典的中立地位,苏联一直都是十分尊重的,不会蓄意去破坏瑞典的武装中立,在此我必须批评一些煽风点火的媒体,尤其是想要把这种孤立事件扩大为北约和华约的冲突,这种言论非常不负责任。”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在提及核潜艇搁浅的时候,并没有持强临弱,对瑞典的反应也表示能够理解。
  苏联又不是疯狗,看到任何国家都会扑上去啃两口。对于瑞典这种中立国家,苏联要是拿出社会帝国主义的风范,最高兴的是美国人。或者说是里根,里根如果有两只眼睛,一只半都在盯着苏联犯错,没事都要造谣,有事还了得?
  第二天在苏联舰队快要到达地点的时候,谢洛夫以国家安全总政委的身份表态道,“这次意外事件并不是两国想要看到的,苏联欣赏瑞典的克制。这是苏联和瑞典两个国家的事情,并不涉及苏联和帝国主义的对抗。同为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者,苏联对瑞典本来就没有敌意,也从来没有准备要对瑞典产生威胁。”
  说这话的时候谢洛夫恨不得给自己两个嘴巴子,苏联阵营的国家确实没有北欧富裕,可至少他们这些国家不脑残,不像这些第二国际的国家,快把自己国家的人教育成脑残了。
  可此时为了解决这次的事端,谢洛夫必须和第二国际这些白左圣母拉拉关系。虽然他本人绝不想这么做。对于欧洲国家和美国必须分开对待,这是毫无疑问的。
  谢洛夫知道,里根的各种对苏联政策,不论是经济还是军事,全都是七杀拳,也就是历史美国赢了,才把里根吹上天,在另一方面,里根政府的对苏强硬战略对美国自身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给美国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财政赤字剧增,贸易逆差不断;同时,也使美国同西欧盟国的关系不再那么亲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矛盾加剧。
  此时他必须抓住这些第二国际的白痴心里,对着他们的软肉进行跪舔。苏联几天之内连续表达善意,加上苏联阵营当中的人均第一富裕国家芬兰的出面,瑞典开始和苏联驻斯德哥尔摩大使进行谈判。
  稍晚时候,瑞典海陆空三军开放当地海域,苏联派出的红旗波罗的海救援舰队进入搁浅地点,将搁浅在港口的潜艇脱离瑞典海域,到此苏联核潜艇搁浅事件结束。
  两国表达的克制赢得了周围国家的掌声,此时正好是苏联第二次缓和攻势的开始。只不过这次的缓和单独对西欧,和美国苏联绝不会再提缓和两个字。
  “苏联并不可怕,瑞典都能让苏联冷静,没有理由我们美国不行的!”里根在国会把这件事拿出来,核心意思就是一句话,苏联怂了,苏联同样会退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9/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