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3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8/404

  两亿?安德罗波夫和乌斯季诺夫两人心里想着这个数字,心中就是一哆嗦。要知道苏联的人口目前也就是这个数字,可苏联的面积是大孟加拉地区的一百倍。这就相当于你家五世同堂,房子只有二十平方米。相信苏联克格勃边防军的同志,在印度孟加拉地区的边界上巡逻的时候,心理压力绝对不比远东的克格勃边防军压力小。
  “可美国还有一个举动,让我比较担心啊,听说里根准备帮助中国提高军队建设,如果中国要是同意了,这就是冲着我们来的。”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忧心忡忡的道,“如果美国以中国人口作为人力,会给我们造成巨大的压力。”
  “任何计划都需要时间来检验效果,再者就算是美国突然历史罕见的良心发现,真心实意的和中国合作一次,也没有关系。美国那种模式的军队,中国根本养不起。”谢洛夫丝毫不担心地说道,“而且现在中国没钱,像是我们五十年代那种无偿援助,美国是绝对做不出来的,至少里根还自认为势均力敌的情况下,美国不会做。”
  以开放市场作为交换的话,这就更不用担心了,那至少要到九十年代中期之后才有基本的效果,何况美国的优势在海空军,陆军水准只能说在正常范围,和苏联绝对没得比。而海空军都是耗资巨大的军种,时间会慢慢冲淡美国的计划。更何况苏联是一个陆权国家,中国的海空军强大,倒霉的肯定不是苏联。
  谢洛夫想了一下,这应该就是和平典范工程的提早实施了。中国在那时候真的弄了不少还不错的东西,克格勃能不能想想办法弄出来一点?
  中国是苏联全部武装出来的,想要把所有苏式武器变成美式武器,这谈何容易。以中国士兵的规模,美国可以先花上三十年时间慢慢规划了。如果美国人不嫌弃的话,可以考虑一下贿赂总政委同志,没准总政委一时心软给你定一个长期计划。
  “八一军演继续!”勃列日涅夫用冷漠的目光看着周围几个重要干部一眼道,“我们已经在欧亚大陆占据了完全的优势,等待印度胜利的消息之后,可以专心的应对美国问题了。”
  “是,总书记!”乌斯季诺夫和谢洛夫同时点头,随后互相对视了一眼,大演习继续。
  八一军演虽然仍然继续,可苏联这些领导层的干部,眼镜仍然盯着南亚的战局。在巴基斯坦三番五次的呼吁中,阿拉伯国家坐不住了,不论是亲美还是亲苏都开始给予巴基斯坦一定的援助,有经济的也有军事的。不过南亚被美国和苏联同时忽略的情况下,这些国家的声音就算没有被完全屏蔽,也基本上没人听得见。
  美国放弃了巴基斯坦,看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实际上谢洛夫觉得美国人在想办法筹划另一种可能,那就是把中国拉近北约。也就是说美国认为自己在中国优势很大,美国A了上去,准备给苏联打出一个GG。
  “你一年渗透一个省,都过去三十年了,再说我又不是死了。咱们有的是时间,慢慢玩吧!”谢洛夫认为自己肯定会赢的,废话美国和苏联现在的形势是五五开,一旦苏联的那些新盟国局势稳定下来了,北约的苦日子就来了。
  另一个方面,阿富汗和印度在苏联的支持下,南北两面对巴基斯坦进行合击。印度唯一的一个元帅,萨姆·马内克肖元帅制定了针对巴基斯坦的全面进攻,七十万印度士兵分成三个方向进攻,兵锋直抵印度河流域。上次的印巴战争,就是萨姆·马内克肖指挥印度军队,让东巴基斯坦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他也因此成为了印度唯一一个元帅。
  比起印度方面的进展,阿富汗军队在控制了杜兰线分割的阿富汗领土之后,便开始进展不大,阿富汗人民军的战斗力还是要稍逊巴基斯坦军队一筹。阿明早先的成功是建立在阿富汗主体民族希望回归的基础上。
  就算是这样,阿明也因为收复了阿富汗的失地获得了巨大的声望。今天的阿富汗终于成为了自己完整的国家,不用再忍受主体民族被分割的屈辱。普什图人对部长会议主席阿明进行了顶礼膜拜,盛赞他是普什图人的雄鹰。
  “阿富汗人就不能换一个词么?怎么哪都是雄鹰?”接到普金电报的谢洛夫不住的吐槽,他当然要吐槽,要知道西方八一演习继续,他还是处在劣势当中。不出意外的话,这次注定要做乌斯季诺夫元帅的背景。
  在演习暂停之后,谢洛夫就在想如何破解乌斯季诺夫元帅的大纵深突击,可惜直到现在他也没有想到办法,大纵深突击这个战术太朴实了,朴实的就像是一个板砖,你明明知道这块板砖会砸你的头,你却只能用自己的脑袋硬接,这种感觉非常无力。
  乌斯季诺夫元帅也一点没有留手,演习重新开始的第一天,苏联空军直接把红方的三个空降师在蓝方背后空降,谢洛夫本来想要用来最后一搏的两个内卫军师、克格勃师和契卡师直接用来对付这些空降军了。
  演习到了这里,整个蓝方已经后路被截断,陷入了包围圈当中。如果这是真正的战争,三十五万蓝军的命运,可能就是四十年前苏联的西南方面军一样成为俘虏。谢洛夫没准要来一出自杀殉国的戏码。
  “就没有办法了?”小瓦莉娅看到主席苦恼的样子宽慰道,“你本身就是个警察,没必要因为演习失败而苦恼啊,乌斯季诺夫那个老头子才是军人。”
  “也不是没有办法,不过不能用。”谢洛夫想了一下,从正常的渠道确实已经没有办法了,可如果从克格勃的角度上来说,他还可以通过暗杀来解决问题。乌斯季诺夫的红方,也有不少克格勃的线人,不过就像他说的,这种办法不能用。用了这次演习他也许会赢,却有可能把自己的命给输了。
  结果不出意外,蓝军在坚持了三天后跪了,这次西方八一演习以乌斯季诺夫元帅的红方胜利宣告结束。拉着一张老脸的总政委再次回到莫斯科,戴着一副生人勿进的表情进入卢比杨卡,走进自己的办公室直接问道,“印巴战争进行到哪里了?快把情报拿上来!”
  喷了一阵吐沫,脸皮像是拿熨斗烫过一遍的谢洛夫不耐烦的接电话,眼睛仍然没有离开印巴最新的战报,“我说尤拉啊,过来喝一杯怎么样?我准备了伏特加。”乌斯季诺夫元帅洪亮的声音从电话里面传来。
  “你考虑一下自己的身体吧,老头子,你都是七十多岁了。”说完话谢洛夫把话筒离自己的耳朵远一点,不出意外的听到了断断续续我身体很好这类的话。关于身体很好这种问题,全苏联就没有比他还有发言权的,目前的世界纪录是九秒九,他本人的记录是八秒三。有一天他要是做够克格勃了,完全可以去奥运会拿金牌。
  两个老头子互相拆台的同时,印度陆军元帅萨姆·马内克肖元帅站在卡拉奇城外,这座城市还有八万巴基斯坦守军,作为巴基斯坦的最大城市,一旦攻克这里,印度的胜利基本就可以确定了,而他的身边有十八万印度士兵,胜利似乎近在眼前。
  “烈火会净化世界的一切罪恶!休息一天,明天进行总攻。”萨姆·马内克肖元帅对着周围的将军们命令道。他虽然是印度唯一的元帅,却是一个少数民族,他的信仰是琐罗亚斯德教。被和平教徒蔑称为拜火教的后裔。
  第二天一早,十五万印军在七百多辆坦克的引导下,对巴第一大城市卡拉奇开始进攻。
第851章
大局已定
  可对于苏联来说,印巴大战还是没有北约的联合大演习重要。在苏联举行了强大的西方-81军事演习后,这个美国前好莱坞二线红星为了不让盟友被苏联的气势所吓倒,也组织了一系列军事演习,其中包括了核演习。
  北约联合大演习在西方八一之后,将北约和华约之间的敌意推到了最为顶点的位置。两场针锋相对的演习之后,苏联和美国之间的缓和时期正式结束。标志着双方的正面对抗完全取代了十年来互相鼓吹的缓和。
  “不论是军事、经济和科技,人力、盟友还是地理位置,任何一点我都不怕美国。美国要和苏联拼命的话,我就拼死美国。让美国的昭昭天命成为一个笑话!”谢洛夫指着世界地图道,“我相信,只要我们的祖国自己不出现问题,早早晚晚美国会坚持不住的。”
  “嗯!”勃列日涅夫神色默然,不仔细看的话就像是睡着了一样,缓缓开口道,“乌斯季诺夫,对外宣布成立印度洋舰队,从各大舰队抽调舰艇,母港就定在巴基斯坦的港口。”
  “是,总书记!”乌斯季诺夫元帅把擦拭完毕的眼镜重新戴上,低声答应道,“我个人是非常期待美国人的反应的,边缘大陆的人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懂得,欧亚大陆是不可战胜的。”
  “我想,还是带着核弹头去比较安全。”谢洛夫的一句话,让这次参加的国防委员会会议的所有委员都笑了起来,这是深沉的笑容,其中的意味难明。
  就在北约联合大演习还在进行的时候,从莫斯科传来一个重磅炸弹,苏联宣布成立第五支主力舰队,命名为印度洋舰队,想到此时正在进行的印巴战争,苏联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白了,但是最令美国人气愤的是,苏联竟然用自己最弱势的红海军对美国进行挑战。
  “我们需要更强更大的海军,来应对苏联的野心,苏联人的野心已经按耐不住了。美国必须做出正面回应。”里根在国会演讲的时候,声嘶力竭地喊道。仿佛美国海军如果再不做好准备,迟早有一天苏联红海军会运载强大的苏联地面武装进攻美国。
  里根试图重振美国海军的举动,也被认为是对苏联印度洋舰队成立的回应。苏联的回应更加简单直接,刚刚入役的基洛夫级战列巡洋舰,伏龙芝号进入东地中海,经过苏伊士运河前往印度洋海域,超过三万吨的排水量,以及携带能发射核弹头和五百颗各式导弹的舰只单枪匹马的出现在了印度洋上,虽然形单影只,但却威风凛凛。
  和动辄整体出动的美国海军相比,该舰在勇敢级大型反潜舰“海军上将斯皮里多诺夫”号、现代级导弹驱逐舰慎密号的伴随下,伏龙芝号算不上人多势众,可谁也不敢小视这只只有三艘舰艇的舰队战斗力,就算美国海军不在乎上面的导弹,也不能不在乎伏龙芝号核动力导弹巡洋舰的核弹头。
  伏龙芝号核动力导弹巡洋舰进入印度洋的消息,马上被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作为鼓动印度军队再接再厉的工具。苏联都已经出手帮印度顶住美国的威胁了。这个时候印度在做不出来一些成绩就说不过去了。
  同时英迪拉甘地总部宣布,苏联和印度的友好关系,是不同国家之间关系的典范。印度愿意开放一处港口,作为苏联红海军印度洋舰队的落脚点。这本来不符合印度一直以来的主张,印度人一直认为印度洋是印度的洋。不过这种理想还是在美国海军的不断迫近之下回归于现实,当今世界能和美国海军正面大眼瞪小眼的只有苏联红海军。
  为了应对美国海军的威胁,印度必须拉上苏联红海军来抵消这种来自于美国的压力。
  别无选择,印度只能这么做,除非印度放弃即将到来的胜利。可这是不可能的,印度连原来占据巴基斯坦六成人口的孟加拉都吞并了,没有理由放弃吞并西巴基斯坦。要知道第一口印度都已经吃下去了,第二口的难度已经降低而且收获更大,印度不能停滞不前。
  这场战争印度一旦胜利,中印边界战争的阴影就会彻底消失。印度彻底甩掉了印巴分治的方案,英迪拉甘地的父亲尼赫鲁总理,当初本来就是不同意这件事的,一直深受父亲影响的英迪拉甘地,同样秉持着相似的观点。
  就在印度军队攻克卡拉奇的同一天,苏联红海军到达了阿拉伯海,停留在了印度的西海岸外海,而美国第七舰队则靠近了孟加拉湾,到达了印度的东海岸外海。世界上最强大的两支海军,隔着印度本土遥遥相对,展开了对峙。
  得益于美国七十年代的经济危机,卡特总统接连拒绝了美国海军增加军费的要求。一九八一年的时候,是苏联红海军和美国海军实力最为接近的时候。如果以总吨位来计算,苏联红海军才是世界最强大的海洋力量。不过账不能这么算,美国海军总吨位中大中型水面舰艇占据了多数,苏联占据了吨位多数的是水下的核潜艇力量。如果在大洋上交锋,苏联红海军仍然不是美国人的对手。
  可如果在陆基力量够得到的地方,苏联红海军完全可以和美国海军一战,苏联海军航空兵就包括了高达数百架的逆火轰炸机,有这种空中力量的支援,苏联红海军自己计算,可以一次同时对付八到十二艘美国重型航空母舰。
  不论是孟加拉湾还是阿拉伯海,都在苏联逆火轰炸机编队的攻击范围之内。更不要提整个东南亚遍布苏联布置的导弹阵地。苏联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元帅适时地开口道,“我们希望美国海军冷静,一旦美国参与到次大陆的战争中,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印度人口可是越南的二十倍,越南战争可还没有十年呢?这么快就忘了自己怎么失败的了?”
  越南战争是美国军方不能提及的痛,和朝鲜战争不同,美国的直接出兵没能像保住韩国那样保住南越,美国撤军之后南越迅速覆灭,这让美国连安慰自己打平手都做不到。
  乌斯季诺夫看似珍视和平的举动,完全是往美国人的心里撒盐。苏联同样出手进行过一次战争,半个月结束任务,一个崭新的库尔德国家建立起来了。近东强国土耳其直接被锁在笼子里,至于库尔德和土耳其边界总出现交火,这有什么问题,死的又不是苏联人。
  同样出兵,苏联和美国的得失高下立判,这也是美国人一想起来和苏联对抗,心里就打鼓的原因,像是里根那样自认为美国自己优势很大的人是少数,大多数人认识世界,第一眼看到的,只是世界地图上那个横跨欧亚,面积大的令人绝望的国家。至于苏联有多少冻土带不适合人类居住,一般人怎么会想得到。很多国家的人连雪都没有见过,自然对寒带没有概念,怎么可能知道这是多么的部便利。
  苏联红海军和美国海军在印度左右两岸的遥遥对峙,英迪拉甘地以一个女性的偏执扛了下来,坚持印度军队继续进攻,一定要占领巴基斯坦。同时故技重施,表示印度没有吞并巴基斯坦的打算,只是要审判巴基斯坦策划大火灾的高层。
  不过这次其他国家是一个字都不信的,谢洛夫终于在中国世界恶名一片之后,把印度的名声拉到了和中国同一水平线上,言而无信的国家已经有两个成员了。
  阿富汗人民军和印度军队,在经过短暂的休整之后,忽然岔开一个向西南一个向东北挺进,阿富汗人民党表示,必须解放俾路支人,同时表示阿富汗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完全可以保障俾路支人的权益,国家的形式完全可以谈谈,和苏联的联邦制也可以,这些都可以谈。阿明当然不愿意这么做,但是为了整个阿富汗的利益,他还是要这么做。
  经过了一个月的南北夹击,印度伤亡已经超过五万,巴基斯坦的士兵伤亡也差不多。但是巴基斯坦吃亏的地方,在于有三十五万士兵成了战俘。北线阿富汗的战争力度小得多,阿富汗伤亡将近一万,收复了全部故土。通过这一战,阿富汗国内的形势一下子平稳了下来,和早先估计的一样,阿富汗暂时通过战争把自己的矛盾转移出去。
  “主席,根据我们估计,巴基斯坦的高层如果选择流亡,有三个去处,美国、中国和沙特,要不要派出人截杀。”总务处处长谢尔瓦诺夫比划了一个割喉的姿势,表示要以绝后患。
  “这关我们什么事情?那些人爱跑哪里就跑到哪里,那是印度人的问题,我们没有帮助印度人解决问题的义务。还是老规矩,我们要巴基斯坦的美式武器,陆海空三军的都要,雷达和一些电子设备都要运回国。”谢洛夫咬着螃蟹腿道,“我估计回去沙特,美国是典型的不可靠,其实中国也一样,只有沙特可能收留巴基斯坦人。”
第852章
必要准备
  关于和平教内部团结的问题,实际上也不算多么高尚。如果沙特和巴基斯坦是邻国,肯定不会收留以千万级的巴基斯坦人的,哪怕对方也是和平教徒。不过收留一批高层又不是什么大负担,还有经济和政治利益,沙特很可能会这么做的。
  跑路的人可能会成为吉祥物,不过一些实权人物可能豁不出去,会选择接受印度的统治,放弃现在有的一切,选择了流亡,这个决心也不是这么好下的。所以现在巴基斯坦的大家族没准仍然不会被削弱,甚至可能和印度结成联盟。出汉奸这事情和是哪个国家没有关系,完全是看利益的选择,和平教徒的脖子同样不比刀结实。
  “这些人现在就要抓,这件事必须有克格勃帮忙。”安德罗波夫这次,是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的身份来卢比杨卡,直接把一些地方干部的贪污证据扔在桌子上。
  谢洛夫默不作声的打眼一看,在安德罗波夫的注视下快速的扫视了一眼道,“是乌兹别克的事情,这件事我知道。他们的胆子不是一般大。”
  “既然你知道,为什么不调查?”安德罗波夫质问道,“你应该明白,这里面涉及到了数十亿卢布的国家拨款,涉及到了俄罗斯和乌兹别克的很多干部。”
  “问题在于上面!”谢洛夫不置可否的指了指上面道,“总书记老了,他希望看到安稳的环境,或者说他认为贪污其实是可以控制的,对这件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所剩不多的精力放在了和美国对抗上,没有力量在过问这件事了。”
  “你牢牢控制着克格勃,就一直漠视着这件事的出现?”安德罗波夫有些不可置信的问道,“你当初是多么令人畏惧,竟然对这件事连查一查都不敢。”
  “你忘记了我已经没有支持者了,谢列平、谢列斯特都已经离开了。如果我单独进行挑战,最后的结果最可能是我被换掉。”谢洛夫无所谓的耸耸肩道,“当地的国家安全局确实没有被地方干部掌控,可结果是一样的,我每派过去一个新的局长,当地干部马上就能完成布置,当地的克格勃只能做到一点,就是不断的调查在调查。请等一下……”
  时间不长就有人搬来了一个箱子,里面密密麻麻全部都是举报信,足足有上千封,证据有的是,“大环境是这样,我能怎么办?你以为抓几个人有用?卡里莫夫、拉希多夫、几个人能做得出来?我能怎么办?我什么也做不了。”
  “政治真是可怕的东西,我以为你从来都无所畏惧,没想到也知道害怕。”安德罗波夫笑了笑,他的笑容绝不是嘲讽,只是觉得自己重新认识了一下克格勃主席。
  “我有理想,但前提是我还在工作岗位,如果我半路被换掉,什么理想都实现不了!”去饮水机边上接了一杯水递给安德罗波夫,双手抱肩的谢洛夫微微摇头道,“我们如果现在就去抓人,总书记是不会反对的,但是撤换十几个领导干部根本无济于事,这种案子不是一小群干部互相一设计就能出来的,而是会牵连一大批人。”
  “你的意思是?”安德罗波夫拿着有些温热的杯子,觉得谢洛夫有些意有所指。
  “整个乌兹别克共产党不说全部有问题,至少也很大一部分人有问题了。说实话,整个苏联除了你和我之外,只有一个人能够解决。”谢洛夫抬着头自顾自的道。
  “是谁?”安德罗波夫心中一动,他自己是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正在和自己对话的是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除了他们两个,还有能解决这个问题的人?不会是勃列日涅夫吧?这个笑话并不好笑,勃列日涅夫现在哪有这种精力?
  “乌克兰共产党第一书记谢尔比茨基,只有他那种果决的处理方式,才能有作用。”谢洛夫叹了一口气道,“到了现在,只能展开清洗了。你和我都没有做过,十年来只有谢尔比茨基在乌克兰成功过!”
  谢尔比茨基在乌克兰把当地的民族主义者赶尽杀绝,同时对乌克兰共产党进行大清洗,难怪历史上被勃列日涅夫看好,成为第聂伯罗黑帮的少帅。可惜他是地方干部,不在莫斯科工作,所以当苏联政局不断变换的时候,他总是无法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清洗?你知道总书记肯定不会同意的,所以宁可当做没看见,也只是调查从来不抓捕?”安德罗波夫心中一惊,因为这个历史上他并没有掌控克格勃,所以对乌兹别克的案件不太了解,不知道其中有多么严重。
  没错,就是清洗!谢洛夫只能等,他又不是谢尔比茨基。谢尔比茨基能做的事情不代表他也能做,他可不是第聂伯罗黑帮的少帅。勃列日涅夫马上就要翘辫子了,万一临死之前觉得不稳,非要和自己两败俱伤,总政委不是亏死了。
  “那我先看看克格勃的调查!”安德罗波夫站起来,脸上闪过一丝痛苦,但马上消失不见,语气也没有异常地说道。他指的是关于乌兹别克案件的证据。
  谢洛夫装作没有发觉,点点头让人把箱子搬下去,这些证据证是中央监察委员会需要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8/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