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2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3/404

  这番理论一出,在一小部分的干部震惊当中,大礼堂的所有苏联安全干部全体起立鼓掌,巨大的欢呼声几乎把顶棚鼓开,这是安全干部喜欢的言论,克格勃主席的话说到了他们心里。
  “世界上存在着社会主义的共同规律,离开了这些共同规律就是离开了社会主义本身,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苏联将不会袖手旁观。”谢洛夫继续咄咄逼人的拿着演讲稿念道,“必须在外交上同苏联保持高度的一致,密切配合苏联的对外方针。”
  “苏联以及目前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当今的世界负有国际责任,而我们苏联则必须履行这种国际责任,一方面是解放现存的殖民地,这是思想上的解放,也是身体上的解放,另一个方面则是履行我们伟大祖国的历史使命,建设一个理想的社会。”谢洛夫说到这里的时候,全体安全干部已经全体起立,站起来直视着同样站着宣读演讲的主席。
  “历史让我们生活在这个变革的年代,我们不会拜拜辜负祖国对我们的期望,为了完成祖国的理想,肃反工作者决不能畏惧牺牲,这是我们的使命。”念道最后一句话,把稿子扔到桌子上,谢洛夫大喝道,“契卡,身为苏维埃出鞘的利剑……”
  “唯有嗅出并铲除叛徒……”三千安全干部的呼应同样热烈,让旁听的中央书记安德罗波夫也是一阵惊愕,随后微微摇头,这就是最有气氛的全体会议。
  “以核武器为后盾,充分利用常规地面部队优势和地理上的有利条件,以欧洲为主战场,准备同北约打一场以使用常规武器为主的大规模地面闪击战;把亚太地区作为辅助方向,牵制和分散美国的兵力,袭扰和破坏西方的海上交通线,阻止美军增援,以确保欧洲决战的胜利。”中央主席团的会议上,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叙述着苏联军方最新的战略思维。
  “嗯!很好。”勃列日涅夫戴上了眼镜,仔细的看了一遍国防部的计划,随后慢吞吞的道,“经济力量和国防力量的加强,使苏联胜利地在国际舞台上展开积极的攻势,在制定对外政策的时候,也许地球上没有哪一个角落的情况不以某种方式加以考虑。”
  “同志们,在西方世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衰退时候,苏联应该作为一个崭新的力量,驱逐这些帝国主义国家!这是我们的国际责任。”勃列日涅夫说到这里,看了一下没有发言的谢洛夫问道,“是不是这样,尤拉……”
  “我们是世界无产者唯一的祖国,一个国际主义者不能够无条件的捍卫苏联,他就不是一个国际主义者,我们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为了这个世界更加美好。”谢洛夫非常冷淡地说道,“我们制定的计划,一定要得到不打折扣的推行。”
  “我们宁可在经济上有所牺牲,也要和美国对抗到底,任何代价都是值得的,更不要提我们的经济根本没有受到一点影响,相信柯西金同志比我更加有发言权。”中央书记乌斯季诺夫站在了谢洛夫的一边说出了心中所想。
  “我们发展了这么多年,国内的经济和军事力量,让我们必须要明确的告诉美国人,苏联必须发出自己的声音,如果美国并不愿意这么做,那我们只能让美国人闭嘴。这个世界终究还是信奉实力的!”最高苏维埃主席谢列平总结道,“美国人尤其看中军事力量!”
  “嗯,很好,同志们的团结,让我很高兴。不过这些计划我只有一个计划要暂时停止,那就是土耳其的问题!”勃列日涅夫阻止了谢洛夫开口道,“土耳其是北约的成员国,我们不能贸然的开战,虽说我比谁都更加讨厌这个国家。”
  “当然,如果计划中的前提成立,既希腊和土耳其出现北约内战,那计划就实行,可以考虑为期不超过一个月的军事行动!”勃列日涅夫也没有把话说死。
  “谢谢!”谢洛夫的嘴角挂上一丝笑容,土耳其在今年之后就不会成为问题了,勃列日涅夫的表态已经足够,这是任何人都想不到的。
  在谢洛夫因为有限主权论,被西欧媒体抨击的同时,苏联对非洲国家展开了外交攻势,安德烈·葛罗米柯先后访问苏丹、刚果布和埃塞俄比亚,和三个国家签订了带有军事同盟的条约,然后去了坦桑、尼亚、肯尼亚签署了经济合作条约,开始为苏联在非洲进行布局。
  安德烈·葛罗米柯在访问的同时一样没有闲着,每到一个国家就抨击殖民主义对非洲造成的损害,同时指责目前非洲仍然有殖民主义阴魂不散,在各方面对新生的非洲国家实施影响,矛头直指不放弃殖民地的葡萄牙。
  “我们看到殖民主义者的贪婪,我再次奉劝一句,殖民主义已经过时,某个国家应该放弃这种古老的剥削,学习一下先例。”安德烈·葛罗米柯在喀土穆的讲话,被认为是苏联对葡萄牙的一次警告,众所周知安哥拉的反对者是苏联支持的。
  卢比杨卡克格勃总部,谢洛夫刚刚送走了从哈瓦那返回的特使,古巴已经同意遵照两国条约的条款,在苏联的战略进攻给予帮助,同时答应出兵的还有南也门,古巴一万五千名伞兵,南也门的准备了三千名步兵。
  在从非洲溜达一圈之后,安德烈·葛罗米柯飞往了阿富汗,和已经成为阿富汗总统的达乌德进行了会谈,苏联和阿富汗签订了友好条约,同时在阿富汗设立军事基地,完成了这从的出访,通过这次出访,苏联已经完成了战略布局。
  在访问中双方谈了普什图尼斯坦的问题,安德烈·葛罗米柯给了达乌德明确的支持,在必要的情况下,阿富汗和印度的共同需求将被苏联着重考虑。当然这需要等待一个时机,在此之前阿富汗应该建立一只能够令人放心的军队,这支军队最好有卓越的作战能力。
  在安德烈·葛罗米柯的努力下,达乌德同意苏联派出军事顾问团训练阿富汗的军队,并且在阿富汗建立军事基地,卢比杨卡立刻闻风而动,在军事顾问团当中派遣了情报干部在内。
  “对巴基斯坦的南北夹击已经成行了!”谢洛夫感叹道,同时还有腰斩非洲的计划,东南亚的革命计划,土耳其的军事行动计划。
  这些计划几乎是同时进行的,一旦开始会在两三年内全部开始,就像是勃列日涅夫说的那样,这是全面出击的计划,在任何领域对美国发动战略进攻。
  对于越南来讲,今年仍然是血腥的一年。军事袭击依旧在进行,北越重新控制了南越的大部分农村。只有几个大城市还在南越的手中,人数足足有对方两倍的南越军队竟然处在防守当中,固守着南越的几个重要城市,谢洛夫知道南越失败只是早晚的问题。北越已经从复活节攻势中恢复,接受着到达河内的苏联武器,马上就会展开进攻了。
第694章
东南亚战斗
  这次进攻会更加的大,甚至比历史上力度更加猛烈,这不是他单独能够负责的。甚至超过了克格勃这个部门的能力之外,经过了讨论,勃列日涅夫、谢列平、柯西金、苏斯洛夫四个人,讨论出来了冲锋陷阵的名单,安德罗波夫、乌斯季诺夫、谢洛夫、葛罗米柯和格列奇科元帅五个人,将采取分工与合作的模式,进行对外干涉。
  “至少十年内,美国都会被越南战争的赤字所影响,他们虚了,这个时候不动刀子,对不起苏维埃,同志们,这次进攻涉及亚非十几个国家,我理想中当然是全部收获囊中,不过鉴于基础不同,要投入肯定是有轻有重的,还要有个先后顺序。”一副老子快挂了样子的谢洛夫,像是没睡醒一般歪着脑袋,标准的霍金躺道,“谁先谁后这是个问题……”
  “十年足够我们做很多事情了,如果谢洛夫同志的分析有道理,全面进攻当然是好的,东南亚方面基础好一些,还有某大国的帮助,我们首先启动但投入的力量要小一点,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主攻非洲,把欧美的矿产基地毁掉。”乌斯季诺夫不忙不忙地说道,让周围的人频频点头,他们其实都是这个态度。
  “时间肯定是有的,但行动也要快。”谢洛夫表示时间充裕和马上行动不矛盾。不能小看美国的这个国家,这个国家虽然爱踩坑底子毕竟得天独厚,给他们时间肯定会缓过来的。美国比苏联的底子好,这是再有自信的苏联干部都不会否认的。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都明白这一点。
  里根或者类似于里根的人上台的时候,美国看见苏联势力扩大肯定会不满。到时候美国就会反攻,这是大势所趋谁都改变不了。不过里根这个人,谢洛夫是不害怕的。里根的功绩全部是建立在戈地图的身上。让美国不出现里根很难,让苏联的戈地图扶不上来,简直不要太简单,别说戈地图,连他的黄金搭档契丹人同志,都不可能在升职。
  叶利钦在年轻时候在没有得到介绍信的情况下,私自离开家乡,这件事不幸被谢洛夫差了出来,于是这个人的安全档案一样和戈地图获得了一样的待遇,被列为要谨慎提拔的干部。
  戈地图同志现在还是担心自己吧,前一段时间谢洛夫带着儿子造访内务部,指责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的社会治安问题爆发,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州委书记不是别人,正是戈地图,在克格勃主席团会议上,谢洛夫已经让当地国家安全局接收了内务总局的工作,派出调查组清查当地问题,戈地图正在被莫斯科的调查组按在地上摩擦,固然不可能因为治安问题对一个州委书记怎么样,可要想折磨折磨他轻而易举。
  把客人都送走,翘着二郎腿的谢洛夫思考的不是现在的进攻计划,进攻计划没什么可考虑的,美国在虚脱的情况下明面上不会和苏联作对。最多就是出钱用雇佣军作战,非洲的南非、津巴布韦、东南亚的马来西亚、东亚的日韩,在这几个地方他都能找到更多的支持者。
  重要问题美国反攻的时候苏联能不能顶住,苏联的运气比较背,正好接连死亡总书记。还是那句话,里根他是不怕的,里根那种杀鸡取卵的对抗,只有戈地图才会吃。他如果没有记错,里根上台从推行了里根经济学,甚至还没到任期结束,就爆发了八七年经济危机,所以说有什么好怕的。
  “撒切尔那边有泰勒,里根那边有赫本。如果你们真的能上来,等着我给你们国家收尸吧。”看了一眼时间,谢洛夫走到窗边把窗户打开,把房子里的烟味吹散,女皇陛下快回来了,在叶卡捷琳娜三世的面前,总政委还是要小心一点比较好。
  “今年将是决定性的一年,文进勇同志,我期待北越完成统一祖国的重任,让被帝国主义干涉的越南人民,乃至整个东南亚的人民获得解放,希望将军明白,越南对此也是富有责任的,你们和印尼的同志对解放东南亚富有国际义务。”茨维贡最近频频出现在河内的重要场合,既然美国国防军已经撤出了南越,那和平协议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再者苏联国内环境变了,支持越南统一就成了必然选择。
  在一个星期之前,河内召开了一次不同寻常的会议,茨维贡也参加了,他作为苏联的代表,之所以说是不同寻常,是因为这不是越南本国共产党的会议。参加的人从泰国、菲律宾、缅甸、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而来。这完全是苏联为越南搭了一个戏台。
  会议上茨维贡友情为越南站街,强调了东南亚解放战争的意义,为越南画了一个巨大的饼,表示某些已经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对邻国的兄弟政党富有责任,应该帮助他们推翻现政府,建立起来兄弟国家。实际上他就是把谢洛夫在全国安全大会上的有限主权论叙述了一遍。
  有人吃这套么?有,越南共产党总书记黎笋就认为苏联的这套理论很有价值,历史上越南仿照勃列日涅夫主义,加紧对老挝和柬埔寨的控制。于是,曾经由胡志明为了联合抗美救国需要而提出的三国联邦的设想竟成了黎笋对外扩张的理论依据。
  谢洛夫就知道黎笋很吃这套,不过他认为越南的设想还是小了一些,完全可以把饼画的更大一些,包括泰国也是没关系的,缅甸也行,反正越南根本不可能成功。它有苏联对东欧的压倒性优势么?没有,越南连印尼没准都搞不清,既然不会成功,就没有担心的必要。但苏联需要越南冲锋陷阵,所以还是要给越南鼓劲可以成功,茨维贡最近在河内给越南人猛灌心灵鸡汤,就是希望越南克服困难,成为苏联手中的利剑。
  越南已经提早一年准备灭掉南越了,这是毫无疑问的。苏联国内的军工生产已经到了战后历史峰值,四大坦克制造厂加班加点的生产,因为苏联的盟国已经比历史上更多,在一九七四年的第一个月,苏联四大坦克制造厂出厂了四百六十辆坦克,按照这个速度下去,今年的年产坦克会达到五千辆。
  出厂的坦克四分之一被运送到了越南,帮助越南人民军更快的恢复实力。对于北越想要进攻的姿态,苏联也不在阻止,而是采取默认的态度,这也正是越南人希望的。
  “茨维贡说再有一个月,北越就会开始再次进攻?很好不要浪费我们的坦克和导弹,还有就是,到时候联络各国的共产党同时起义,我希望能够引起连锁反应。”谢洛夫拿着笔比比划划道,苏联的所有准备都已经完成了,唯一还有所不足的就是土耳其的问题,不知道库尔德共产党到时候能不能发挥应该有的力量,还有就是塞浦路斯问题会不会如其爆发。
  这些都要考虑,最近不但他很忙,安德罗波夫也是如此,他在寻找支持的党派,中央联络部虽然资金充裕,可也不能做冤大头,涉及十几个国家的进攻计划,不能有一点怠慢。
  二月份的东南亚,远远不像是寒冷的莫斯科,在春节之后似乎和往年没什么不同,几年前的春季攻势已经在人们的记忆中淡忘,农民像是往常一样下地干活。一年前的1973年1月27日巴黎会议四方(越南民主共和国、美国、南越反政府武装(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越南共和国)在法国首都巴黎正式签署了《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巴黎和平条约)。随后两个月内,美国国防军全部撤出越南。
  整整一年双方都没有爆发大规模的冲突,小规模的摩擦虽然存在,但很多人都觉得战争似乎远去了一些,一个老农民带着孩子下地,他的儿子和儿媳已经在战争中死亡了,剩下一个孙子则是他最后的希望,两人在田边干着农活,就在这个时候,天上一派飞机由远及近。
  “是北方的战斗机,战争又要开始了么?”老农仰头看着天空,自语了一句忽然低头非常紧张的拉着孩子的手回家,种地当然很重要,但没有他的孙子重要。
  在这一天北越联合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开启了正式的进攻,南越的广大农村中,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的游击队迅速整合开始围困各大城市,同时北越派出十六万军人南下,在四百辆坦克的帮助,对西贡的门户春禄进行围攻。
  在坦克和火炮的掩护下,北越从四面八方进攻春禄进行围攻,时任南越政府首脑的阮文绍迅速向春禄增援了一个伞兵旅、两个海军陆战旅、一个别动团、八个炮兵营和两个装甲坦克团。南北双手围绕着春禄展开了殊死争夺。双方的战争让美国立刻质疑北方违反了停战协定,希望苏联和中国施加压力。
第695章
胜利在望
  “尤拉,你说得对,中国有时候不是麻烦。”葛罗米柯刚刚批驳了美国的抗议,顺便让美国和中国是商量商量,把皮球踢了回去。因为谢洛夫一直在封锁中国的消息,同时让东欧也这么做,造成了信息上苏联集团内部对中国的隔断,中国在苏联眼中完全就是空气,已经被无视了很多年。
  手段虽然卑鄙了一点,但效果是很好的,被当做空气的中国,苏联一直没有采取打压态度,各种挑衅完全当做没看见,事实上除了中央主席团委员之外,苏联人根本不知道中国在闹事,后果就是苏联没有大兵压境的情况下,中国一直自我感觉良好。认为社会主义阵营是双巨头,除了苏联就是自己。
  这种情况下中国一直都跳得很高,这次在美国对北越进攻南越的抗议中,葛罗米柯也很不客气把责任推到了中国身上,表示东南亚苏联的影响力有限,你们应该找另一个国家抗议。
  “不管什么事情,都存在双刃剑的脸面,手指只向别人的时候,另外四个手指对准的是自己,中国的声音一直都很大,我们没有出声,美国人自然不会找我们的麻烦。”谢洛夫哼哼一笑道,“谁让我们的中国同志嗓门一直很高呢,给我们的麻烦不少,但有时候确实会给我们很大的帮助。”
  中国为何会倒向美国,这个问题当然和赫鲁晓夫有关系,但没多大关系。虽然在赫鲁晓夫时期苏联被骂个狗血淋头,但事情还是能控制的,赫鲁晓夫热衷于辩论,没有拿军事武装威胁中国,到了勃列日涅夫时代,不愿意磨嘴皮子的勃列日涅夫,干脆来了一点省事的,调集了一些二线部队去中苏边界,同时组织有限主权论。
  就是这个时空谢洛夫捡的理论,加上苏联的一些二线部队,直接把中国吓尿了。这才是中国和美国走近的原动力,中国也不傻,在苏联没反应的时候过过嘴瘾,真看到苏联开始整军,加上有限主权论的散播,瞬间觉得自己不安全了。
  谢洛夫相信,就算是中苏决裂,中国也是不希望苏联解体的,这可以从苏联解体前后两年的报道上看出来,中国希望苏联别这么强大,但肯定不希望前面一个档抢子的都没有。
  苏联其实也没对中国怎么样,远东不过是二三线部队,扩军已经是阿富汗战争开始后的事情了,把中国吓坏了的原因,和苏联在远东的军队多强没关系,是中国太弱了,连克格勃边防军都对付不了。
  现在中苏边界苏联武装力量大概七十万左右,大概是苏联武装力量的五分之一,去年苏联刚刚在钢铁产量上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石油产量世界第一,合成橡胶产量世界第一,棉花产量世界第一,丝织品世界第三,肉牛数量世界第二,牛奶制品世界第一。
  在很多单项的工农业产品统计当中,苏联都已经到了和美国并驾齐驱的地步,至于鱼子酱这种苏联产量占世界百分之九十的东西,比较也没有意义。
  很多在七十年代后期才达到的水平,在分出去了一些配套产业给盟国之后,苏联的人力可以集中起来,加上远远比历史上更多的盟友支持,和这些盟友人口经济对苏联的帮助,给了苏联强大的支援,去年的苏联经济增长又是百分之十。
  要是总按照这个增长率,赫鲁晓夫说的让美国再也追不上苏联一点也不是空话。比苏联增长更快的是苏联军工产业,因为战争很多嘛,苏联要提供给盟国的武器就更多。同时因为苏联经济强大了,扩军也有需求,就连基洛夫级战略巡洋舰的规划也多了几艘,预计将建造八艘,和苏联的航空母舰搭配使用。
  北越方面这次在休整一年之后的进攻,明显在开始阶段占据了巨大的优势,哪怕是南越利用美国空军运输了增援部队,仍然无法击退春禄周围的北越军。
  南线的北越军全面进攻下,南越部队渐渐已经顶不住了,更加重要的是,由于来回不断的进攻,一直有美国补充军事物资的南越军方第一次感觉到了弹药的不足,开玩笑,世界第一大国美国待遇的补充速度,竟然陷入了弹药不足的境地,说出去都没人相信,但是这确实事实。
  南越现在的阵亡人数已经统计到了八千人,加上伤员,可以说拼掉了春禄武装力量一半的人数,要知道就算是现代战争,一旦战斗减员超过百分之三十,都是十分危险的事情,何况是损失了一半的实力。
  最终战斗仍然由北越军队首先打响,北越除了继续在正面攻击之外,他们还派出了部队从侧面绕了过去,很明显,他们准备发动新的攻击。在南越军队的侧后。通向西贡的公里附近。这就是一条通向西贡的最方便的捷径。而南越只要守住这里。那么他们就能够保护住这个解围的桥头堡。反之,城内仍然在防守城市的南越军人就危险了。
  “近一段,在近一点……”手中的反坦克火箭几乎要被拧出水来,带着紧张又激动的心情,这名士兵不断的祈祷,一、二、三……心中喊到三的时候,这名年轻的士兵马上从坦克的右侧跳出,同时稳定的扣动了手中的扳机,手中的反坦克火箭带着炙热的尾炎冲向了T54坦克的侧装甲,同时,这名士兵马上扔掉了火箭筒,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轰轰……巨大的爆炸声响起,坦克马上开始起火燃烧。
  坦克冒出一股股火焰。它就象给绊住了似的,马达声静下来了。看上去,那股大火焰好象一块橡皮糖一样牢牢的粘在装甲钢板上,又像一个火焰制成的绳索一样。紧紧困住坦克,把整个坦克都吞没了。过了几秒钟,原本严严实实盖着的舱口盖哐啷一声打了开来,最先伸出的是一股冒出火苗的浓烟,然后从里面跳出了几个士兵。这些人无助的嚎叫着,他们拼命的挥动自己已经着火的手臂,还有的人在地上打滚,想扑灭连衫裤坦克服上的烈火。一股乌云似的烟尘慢慢地降落下来。然后是一片沉寂。战场上双方面的枪炮声都停了下来。
  “炮兵部队准备,进行延伸打击!”在遇到了抵抗之后,北越的炮兵开始发威,朝着南越军队防守的阵地上倾泻了数不清的炮弹。
  这是战场上的一个插曲,但更多的情况则是北越方面坦克的横冲直撞,在加上南越的广大乡村早已经被共产党控制,负责扼守春禄南线公路的这一支部队,其实也是孤军,被孤立在这片阵地当中,随着战斗的持续,附近的树丛早已经被炸光,暴露在北越军队面前的他们,处境会越来越危险。
  外边的阵地上,一阵又一阵的统一祖国的口号也让他们心烦意乱,南越士兵又都是城市人口,土地对他们也是非常重要的,北方的土地改革也吸引着很多普通人。
  两天之后,春禄南线公路的南越部队举起了白旗,春禄已经被完全包围了。没有一场战役的补给能完全依靠空军,上一个敢夸下这种海口的是第三帝国的戈林,埋在民主德国的保卢斯元帅肯定不同意这种观点。
  在这种情况下,阮文绍下令放弃春禄,收缩兵力,将军队主力集中于西贡,力保南越政府首都的防守。请求美国空军帮助在春禄的南越部队撤离,然而遭到了美国的拒绝。因为春禄已经没有能降落的机场了,美国空军的飞行员不能冒着炮火进行撤离,春禄的南越部队命运已经注定。
  春禄战役刚刚结束,北越休整几天之后再次开始作战,实施战略性进攻战役。其企图是歼灭驻南越中部西原地区之敌,切断南越北部各省与西贡地区和南部各省之间的联系。越军计划首先切断19、14和21号公路,尔后以主力消灭驻邦美蜀、德立、达松等地敌军,最后围歼波来古-昆嵩地区之敌并占领西原地区,开启西原战役。
  在同时,另外一支北越部队在文进勇的指挥下,开启顺化—岘港战役,战役发起后,越军首先切断1号公路,封锁顺安、思贤等海口,击溃西贡军队两个师,形成对顺化的封锁,越军攻克富禄,切断顺化守军往岘港的逃路。
  “看来越南战争会比历史上提早结束一年,这样争取出来的时间内,能不能帮助泰国共产党呢?毕竟有了更多是时间。”拿着情报的谢洛夫思考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3/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