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2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4/404

  “我们已经通过河内联络到了泰国共产党,原则上他们对我们的支援没有异议,预计从今年开始我们要在东南亚方向多投入四千万卢布左右的资金,用于扶持泰国共产党的武装力量!”茨维贡一本正经的把东南亚方向的攻势报告给自己的顶头上司。
  嗯!背着杠铃的谢洛夫微微点头,没有过多的言语缓缓起身,把身后大的有些夸张的杠铃放在架子上,发出一阵钢铁触碰的声音。这个动作完成之后,卢卡妮马上打着白毛巾为他擦干汗水,谢洛夫靠在红色的二十五公斤杠铃片旁边,休息了一会儿道,“东南亚是最容易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地方,有很好的环境,这将是一个很好的战场。好了,我没有死……”无奈的阻止了卢卡妮接下来的动作道。
  “卢卡妮中校,你和瓦莉娅夫人的关系似乎很好啊。”茨维贡有些意味深长的问道。
  “没错,从我毕业之后就跟在夫人的身边。”卢卡妮很淡然的回答道,“主席很忙,身边也需要人看着,这是夫人给我们的任务,茨维贡副主席。”
  “好了,茨维贡副主席没别的意思。”呆了一会的谢洛夫休息过来,接过了女人递过来的衣服,穿上完毕之后仔细的看着东南亚的报告,“美国之行回来,立刻实施。下一个行程是什么了的?”
  “下午儿童合唱团有演出,格里申同志会去观看。”卢卡妮不失时机的提醒道。
  “哦,对了,马上过去。”谢洛夫一拍脑袋想起了这件事,让卢卡妮召司机送自己过去。
  “主席,怎么今天这么有时间去看演出呢?”茨维贡十分好奇的问道,尤其是格里申也在,让他产生了一些联想,谢洛夫是不是要和莫斯科新任的市委第一书记拉关系。
  “你去嘛?合唱团里面有我女儿,一起去看看吧。”谢洛夫好像能看穿茨维贡的心里一样,自顾自地说道,“似乎不少人都觉得自己很聪明,你说我们肃反工作者是不是很喜欢这种自作聪明的人?茨维贡同志?”
  克格勃招收成员的标准之一,就是不能招收太聪明的人进来,这种人往往自视甚高不听话,谢洛夫用这种话提醒着茨维贡,试探是可以的,但不要太过分,尤其是在他心情一般的时候,最好不要这么做。
  苏联最不缺乏的就是这种工人俱乐部、大礼堂可以做舞台表演的地方。谢洛夫小时候,林业局也经常组织这种活动,看在上面各个学校的代表队在上面表演,和格里申坐在一起的谢洛夫,心中满满都是回忆。曾经自己也站在上面过,在一个集体当中,立志于做共产主义接班人,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看看他们多么有朝气,多么年轻。”谢洛夫歪着头对着旁边的茨维贡和格里申聊天,和这两个老头子相比,他完全可以说是小伙子,可也是四五十岁的人了。台上的孩子还处在梦想的阶段,等到他们步入社会,才会体会到无处不在的竞争,这些孩子这么大的时候,在想起今天的表演,是欣慰的回忆,还是嘲笑自己太天真呢?
  最后一个莫斯科儿童合唱团出场,里面就有谢洛夫的女儿,这个合唱团全部都是女生,清一色的优质小毛妹,这个年龄段的斯拉夫女孩简直就是天使,谢洛夫相信很多人和自己是一个看法,主持人介绍了现场的来宾,以及重要干部之后,他明显看到了自己的女儿有一种惊讶之色,随即小眼珠乱转在寻找自己。
  但马上随着音乐的响起,取而代之的是庄重,这个旋律开头很像是战斗的号角声。密集的鼓点能不知不觉之间调动人心中那种激情。这首歌曲由苏联著名作曲家阿列克桑德拉·尼柯莱耶夫娜·巴赫慕托娃同志创作。旋律昂扬,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歌曲歌颂了苏联人民与一代代共产主义者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鼓舞人心。
  清晨的天空升起旗帜,仿佛生命迈出重要的第一步你听:这个国家上空掠过的是猛烈进攻的狂风,(战斗又重新开始,胸怀忧虑的心情,仿佛年轻的列宁),让每个乡村都听到,父亲们,请你们信任我们还将有新的胜利,新的战士奋起冲锋,不要等待上帝发慈悲,生活对正义没有怜悯,孩子们,我们在生命中只选择与正义同行,世界上有炎热也有冰雪,世界上有穷人也有富人,全星球的青年人与我们在一起,我们是世界的工程兵。
  “战斗仍将继续!”在合唱完毕之后,整个俱乐部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这首经典的歌曲才刚刚谱写完毕,其中的战斗精神让所有人都感同身受。谢洛夫、格里申和茨维贡纷纷站起来热烈鼓掌,把掌声献给上面卖力演唱的孩子们。
  “战斗仍将继续。”坐车回家的谢洛夫脑子里面都是这首歌的旋律,他几乎一种被洗脑的感觉,这首歌很符合他现在的心情,不论是面对勃列日涅夫,还是面对美国。
  上帝不会发慈悲,正义不能靠怜悯,苏联要击败美国,不能总是把希望放在美国的错误上,进攻,一定要主动进攻。访问美国的有文化部福尔采娃、外交部葛罗米柯,剩下的几个人是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国家安全总政委谢洛夫、还有就是契尔年科。
第671章
铁腕舒里克
  这个访问的团体,包括了总书记在内的两个中央主席团成员,三个部门的领导人,以及一大群随行团体,可见勃列日涅夫对访问美国也是十分重视的。
  “尼克松深陷水门事件,为了扭转目前的环境,所以他肯定迫切需要做出一些成绩,我认为主动权在我们这边。”飞机上外交部长葛罗米柯说着最新的情况,民主党占优势的国会,决定成立一个特别调查委员会,对总统竞选活动进行彻底调查。三月份,麦科德在法庭上将白宫法律顾问迪安暴露了出来。尼克松决定弃车保帅,让迪安当替罪羊。
  “这不是能扭转的问题,尼克松肯定会因为水门事件下台,美国是两党制,还有另外一个强大的民主党,区别只是能坚持多长时间而已。看看能不能逼迫美国做出更多的让步。”谢洛夫懒洋洋的道,“他绝对做不完这个任期,看看我能不能帮上什么忙吧。”
  “爸爸,喝水。”一个穿着肃反工作者制服,看起来二十岁左右的小伙子走过来,为这里的苏联高级干部每人拿了一杯水,小伙子长得很帅气,带着混血儿的脸庞微微一笑,然后礼貌的退了出去。
  “哦,谢谢,你们也休息一下。”谢洛夫微微点头,温和的回答道。他说到哪了?
  “尤拉,这些安全保卫人员,为什么都叫你爸爸?我还以为你背着瓦莉娅干出什么了呢!”文化部长福尔采娃问出了心中埋藏已久的问题,从登上飞机之后她就觉得这个称呼很奇怪,契尔年科和外交部长葛罗米柯也同时点头,勃列日涅夫没有表示,但也比较好奇。
  干出什么事?事自然是干了,但肯定不会让你们知道,谢洛夫把水喝干,抿着嘴唇道,“这些孩子们,都是克格勃从各国带回来的,他们的父亲都是各国的驻地美军,在这些美国大兵归国之后,这些孩子以及他们的母亲都陷入了困境,要知道,基本上所有国家,对这种孩子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歧视,东亚和中东地区尤其严重,欧洲地区也有一些,如果我放任不管的话,他们的成长环境会很糟糕,正好我们也需要一些这样的人。”
  气氛似乎一下子多愁善感起来,勃列日涅夫默然的点点头道,“回到莫斯科之后,我觉得应该拨款把这些可怜的孩子教育好。”
  “这些孩子真是太可怜了,美国那些士兵真是不负责任。”福尔采娃有些低落的谴责道。
  嗯?这个言论听听就算了,苏联这方面不比美国强,甚至更过分。只不过苏联有人看着,弄出来大事会把涉事的士兵枪毙,而美国通常都不会对士兵处罚。
  克格勃收留的美国私生子从几岁到二十几岁,人数高达四万多人。伊塞莫特妮的教导之下,这些美国私生子都叫他爸爸,他这个克格勃主席,瞬间就接了四万多个盘。
  “休息一下吧,到了美国还需要认真对待。”勃列日涅夫说了一句,就开始闭目养神。
  几个小时之后,勃列口涅夫乘坐的飞机在美国安德鲁斯空军基地降落,开始了他对美国为期八天的访问。这是勃列日涅夫首次游问美国,陪同人员有外交部长、文化部长。到机场迎接的是美国国务卿罗杰斯。在此之前,苏联曾经支持召开一次没有美国参与的全欧安全会议,因为苏联相信这样的一次会议能够在西方社会内部造成分歧,同时能够促成北约的解体,这是苏联的一项长期目标。
  “把人从佛罗里达弄过来,为了给我们找不自在,美国人也真是煞费苦心,很抱歉,同志们,这些人是冲着我来的,也许我不应该参加访问的行程。”对道路上的抗议声充耳不闻,谢洛夫对着勃列日涅夫进行道歉,“不过在来之前,我曾经设想过这种想法,到时候看我的!”
  “我很期待你的谋划,美国的小动作确实比较讨厌,但这不耽误我们的大局。”勃列日涅夫侧头看着稀稀拉拉的抗议声,其实大部分美国人还是平静的,现在美国本身就一堆问题,越南战争的抗议,国内的经济下滑,黑人的问题等等。克格勃送来的美国情报,绝大部分都是负面消息。
  勃列日涅夫除了想要谈美国和苏联的问题,还想谈谈中国、以及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的关系,上次战争之后,以色列和阿拉伯仍然敌意满满,双方处在互相不服的状态。理论上以色列还占据着埃及、叙利亚和约旦的领土,加起来也没有多少,五分之一个戈兰高地、整个约旦河西岸、还有两千平方公里的西奈半岛。平心而论这已经比历史上好太多了,但这让阿拉伯几个国家还是不能接受,双方的备战态势比以前更强。
  要说是有些不同,那就是以色列不会出现被偷袭的情况,因为双方本身就处在军备竞赛当中,这对以色列是极端不利的,因为中东的历史已经和原本不一样,伊拉克共产党夺权成功之后,迫切的需要化解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微词,战争准备比谁都积极。勃列日涅夫希望尼克松能够让以色列让步,吐出这些占领的地区,换取中东的和平。
  这和历史上苏联、美国的定位完全不同,那时候勃列日涅夫的提议,尼克松置之不理,而这次虽然也是勃列日涅夫主动提出,但战略上苏联是处在明显优势的。
  “又是这,我还记得上次在这里的情景,一晃这么多年了。艾森豪威尔都死了多年了。”在戴维营的草坪上,嘴巴一向都很大的谢洛夫一点不顾及的说话,幸亏周围没有美国人。此时正是晚上,苏联的代表团又被安排在了戴维营休息,正式会谈在第二天开始。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中央书记苏斯洛夫、最高苏维埃主席谢列平、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还有不怎么经常参加会议的乌克兰第一书记谢列斯特都参加了,这次会议由中央书记苏斯洛夫主持,刚刚开始最高苏维埃主席谢列平就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措手不及的提议。
  很多人都发现,谢列平一改往日的沉默,似乎身上出现了一种不同的气质,会议虽然是苏斯洛夫在主持,但首先提议的则是谢列平,“在可以遇见的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可以确定,祖国将和美国进行激烈的争夺,所以对于我们最高的权力机构中,一些重要部门的重要性应该得到正视,否则就是对祖国不负责任。”
  这个时候的谢列平就像是一切尽在掌控之中的感觉,这种态度和腔调,让其他人有些熟悉又陌生,两年来很多人都忘记了,这个人是共青团的老大,有着共青团之鹰称号的人。
  这个提案既让别人没有准备,又有些措手不及。苏斯洛夫面不改色,像是没有听到一样,只是询问别人的意见,扶了一下自己的眼镜道,“大家谈谈看法吧,我们是集体领导,大家尽可以畅所欲言!”
  “阿列克谢,谢列平趁着勃列日涅夫不在,想要干什么?”波利杨斯基低声耳语道,柯西金无意是政府的主心骨,他和马祖洛夫都信任自己头的判断。
  “舒里克要趁着这个机会,强调集体领导的重要性,同时提高国防部和外交部的话语权,争取支持,我们看看就知道了。”柯西金简单说了两句,面不改色的顺着谢列平的思路道,“原则上我是不反对的,但这件事,还是要等待勃列日涅夫同志回来拍板。”
  “等等,伊里奇同志不在,关于增加中央主席团委员人数这个问题,我们是不是考虑一下,这并不符合组织的原则。”主管重工业的中央书记基里连科赶忙站起来反对道,“总书记不在,我们应该等他回来在讨论。”
  “怎么?总书记不在,我连讨论的资格都没有了么?”谢列平同样豁然站起来道,“我最高苏维埃主席,是不是连发言的权利都没有。”
  谢列平的强硬态度,让很多人一下子都不太适应,人们恍然想起,这个岁数很小的中央主席团委员,当初也是令人畏惧的共青团之鹰,有着铁腕舒里克的称号。不但是最高苏维埃主席,还是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
  “我不是这个意思!”基里连科和谢列平对视了片刻之后,目光转移开来没有和对方起正面冲突,勃列日涅夫不在国内,他还是不太敢和谢列平正面交锋。
  “这样就好,当然我们只是讨论一下关于各部门如何才能更高的为国家服务。”谢列平也没有乘胜追击,态度一缓道,“最终到底是不是要通过,自然还是等待总书记回来做决定。”
  “好了,同志们还是要注意团结,那我们就谈谈这件事。”苏斯洛夫适时地阻止冲突的扩大,开始对谢列平的提案进行讨论。自始至终早有准备的谢列平,控制着会议的节奏,还有乌克兰第一书记谢列斯特进行帮腔,让基里连科不知道如何是好。
  “等总书记回来吧,没想到谢列斯特去了莫斯科,真是意外。”谢尔比茨基对着电话道,“现在不合适和对方起冲突,谢列平对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事情肯定是不满的。”
第672章
似乎风平浪静
  让谢尔比茨基意外的是,谢列斯特竟然去莫斯科参加了中央主席团会议,这是不是说明在波德戈尔内倒台之后,谢列斯特又开始和谢列平那群人联络在一起了呢?如果真的是这样,这件事真的有些不好办了。
  在赫鲁晓夫和米高扬那群老头子还在的情况下,勃列日涅夫也不好意思和柯西金、谢列平这些人起明显的冲突,那些老头子或是主动退休,或是主动半退休,这让勃列日涅夫必须顾忌一下党内的舆论,不喜欢老头子归不喜欢,但不能不在乎。
  今天的会议,显而易见基里连科肯定是被谢列平搞得灰头土脸,面对着最高苏维埃主席,基里连科终究还是底气不足,苏联只有一个人能压住对方,此时正在美国访问。
  在接连把莫斯科和列宁格勒收入囊中之后,显然谢列平选择在这个时候发难,是有一定的示威意思,表明自己这边不是软柿子。竟然联合谢列斯特这个乌克兰的一把手一起发难,这让谢尔比茨基也很意外。
  因为谢列平那些人,对乌克兰的认识其实和谢尔比茨基是一致的。都是认为乌克兰不应该有太多的本土思维,在早先和睦的时间中,谢尔比茨基受到了勃列日涅夫和谢列平双方的支持,但现在看来这个和睦是结束了。
  这对谢尔比茨基其实不是一个好消息,谢列平固然没有勃列日涅夫更有威信,可也不是软柿子,名义上是苏联元首,还兼任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谢洛夫还是国家安全总政委和克格勃主席,自保绰绰有余,最重要的是,谢列斯特比自己更有权势,对方才是一把手。
  “不好办啊,难道被谢列斯特在压制几年?”谢尔比茨基拿着电话发愣了良久,心中的不甘是肯定的,整个乌克兰都知道自己和谢列斯特不和,真要斗起来,还不知道多长时间才能把对方挤走。
  因为勃列日涅夫正在访美,这个时候国内的情况显然不适合让勃列日涅夫知道,基里连科和谢尔比茨基也是这么认为的,于是在各方的妥协之下,这次会议就被当做是普通的一次例行会议放了过去,但一些消息还是走漏出去,在机关中还是传播。
  在莫斯科另外一个地点,阿厉克赛很淡然的看着眼前被倒吊的小伙子,轻轻地罩着对方的脸上拍了两个巴掌,很是感怀的道,“多么前途无量的小伙子,为什么要做出这种举动呢?你们的谢洛夫主席知道的话,猜猜你会有什么下场?一个中校就敢监控中央委员,你好像忘了谢米恰斯内曾经也是克格勃主席。”
  阿厉克赛的每一句话,都让这个被吊起来的小伙子面若死灰,他是对谢米恰斯内监控小组的负责人,似乎觉得自己死期将至,马上喊道,“将军,我可以坦白。”
  “晚了!”背对着对方的阿厉克赛点燃了一根烟,向后摆摆手,示意把对方用水闷死,听着挣扎的水花声,微微摇头,“政治多危险啊,不要随便搀和进来,尤其是跟着齐涅夫、茨维贡那两个小年轻。”
  “局长,已经死了!”过了几分钟,试探了对方鼻息的格鲁乌对自己的老大报告道。
  “意外真是无时无刻在发生,一个多好的小伙子,竟然在河里游泳淹死了,这是情报领域的一个损失。”把烟头踩灭阿厉克赛边往外走边说道,“两个小时后报案……”
  远在戴维营的勃列日涅夫正在休息,自然不知道这时候莫斯科发生的事情。第二天休息了一天的勃列日涅夫带领苏联的访问团队前往白宫,在白宫的南草坪尼克松为勃列日涅夫举行了欢迎仪式,对着众多的记者道,“现在全世界的人们,都在把希望放在我们的会谈上。”
  “我作为一个普通工人成长起来的总书记,会努力工作,使会谈不辜负两国人民的期望,并有益于全人类的和平前途”勃列日涅夫慢条斯理地说道,保持了自己一贯的谨慎风格。
  两个人并排站立的照片,将成为今天美国全国报纸的头条,这代表着当今世界最强大的两个国家,头一次站在一起,他们的会谈结果,将代表世界格局到底往什么方向发展。
  “真是有欺骗性的一幕,是不是基辛格先生,你看看尼克松强装淡然的样子,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水门事件根本没有发生呢。”在距离两人不远,没有被记者关注的地方。谢洛夫一只手插在军大衣胸前的两颗扣子中间,这个手势引起了基辛格的关注。
  “我不是共济会的人,我是共产党!”谢洛夫压低着声音威胁道,“你可别把我当做同类,我可是要埋葬你们的人,对敌人的定位还是清楚一点比较好。”
  “这不符合缓和两国的缓和,谢洛夫将军,你这是违背两国愿望的。”基辛格很想把谢洛夫对他做出的举动复制一遍,可惜尼克松是不会让他这么做的。基辛格没有办法像是谢洛夫在克里姆林宫那么肆无忌惮。
  “不要拿名声吓唬我,我的名声早就臭不可闻了,尤其是在美国。而且你没有证据,附近有没有监控,我这个情报头子一清二楚,而且我刚才和你说话用手遮住了自己的口型!”说到这的时候,尼克松和勃列日涅夫的欢迎仪式已经结束了。谢洛夫施施然的拍了拍基辛格的肩膀,以一个长辈的口气道,“你照胡佛那个老特务比,还是太年轻了。他都不是我的对手,更何况你……”
  作为一个令人厌恶的特务头子,这次又是他陪着另一个总书记访问美国。在一些记者还往前挤,想要多问勃列日涅夫一些问题,谢洛夫一挥手让安全人员把人群隔开,勃列日涅夫本身不善言辞,他不是赫鲁晓夫喜欢辩论,一点都不适合这种环境。
  “总书记和尼克松总统,有重要的事情要谈,其他同志也是如此。希望美国的记者要谅解!”谢洛夫张开双手让这些记者适可而止一点。
  “你是谁?”一个被安全人员阻拦的记者扯着脖子问道,这个问题让其他记者一下子不知道说什么好,太丢人了。
  谢洛夫微微一笑,紧了紧自己的领子,好笑的问道,“你连我都不认识,刚做记者没多久?我是苏联国家安全总政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尤里叶菲莫维奇谢洛夫大将……你们口中那个在苏联实行恐怖统治的秘密警察头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4/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