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2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5/404

  “这不是你们应该关心的事情。至于独立发展?”谢洛夫听出了一些画外音,对方是不是在说自己亏心事做多了所以身体不好,可惜啊,他不知道自己是装的,都已经装成习惯了。
  沉吟了一下看着这位英国人,谢洛夫觉得自己可以过来撒点盐了,开口道,“我作为政客不能乱说话,但是我想问华莱士先生一个问题。”
  “请说……”爱德华华莱士好似整暇,一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样子道。
  “北爱尔兰时不时的出现爆炸,英国人为什么不把北爱尔兰还给爱尔兰,让他们独立呢?据我所知苏格兰也不是完全的平静,我想如果你认为苏联应该让一些地区独立自由发展,是不是应该首先给我们做出一个榜样。”这个问题就反客为主了,当然他绝口不提这种思潮是克格勃支持的。
  “这个,就像是你说的,各国的情况是不同的。”爱德华华莱士摇了摇头,他无法回答这个问题,现在活跃的爱尔兰共和军两个主要部分,一个自称马列主义,一个更加激进,英国能看着自己的邻国变成社会主义国家?根本不可能。
  “原来你也知道国情是不同的?”谢洛夫看到对方的样子笑了,这双重标准是不是有些太明显了。随后双方的谈话火药味渐渐平息,谈话也变得正常一点了。这次谈话创造了近年来的英国广播电视台的收视纪录,英国有近千万或是听到了收音机,或是看到了电视直播。成为了街头巷尾的热议话题,热议的焦点除了双方的对话之外,就是吐槽美国的主持人把气氛都搞乱了,不然这个节目会更加的成功。
  谢洛夫表现的就像是一个强硬派,却不得不顾全大局来搞缓和一样,同时也在争锋相对的气氛中,保全了苏联的威严,让人觉得苏联其实完全有底气不搞缓和,完全是第一书记勃列日涅夫爱好和平才弄出来这么个政策。
  伦敦西区皇家歌剧院,今天在这里有一场苏联亚历山大红旗歌舞团的演出,亚历山大红旗歌舞团这次随着苏联文化部对伦敦的访问,将会在伦敦进行一个星期的巡回演出,在这里为伦敦人表演不一样的音乐。
  有着浓重苏联风格军乐,在时隔十四年之后再次从伦敦唱响,全场五千名伦敦人屏住呼吸,听着台上气势如虹的合唱,声音仿佛雷鸣一般响亮,又好像大地一般厚重。在军乐中苏联红旗歌舞团已经到达了世界的最高峰。
  草原呀草原呀,辽阔草原一望无边!英雄们骑马飞过草原,哎嘿,红军战士飞奔向前。姑娘,请观看呀,我们前面大路平坦,看,这条大路多么遥远,哎嘿,一路之上歌声不断。走过的路上呀,我们四周田野宽广,这都是我们集体农庄,哎嘿,到处一片新的景象。
  “高高的天空中,飞行员在驱散乌云,看,潜水艇在海底航行,哎嘿,伏罗希洛夫率领我们。”谢洛夫像是一个普通观众一样,随着乐队的节拍拍手,跟着上面的大合唱,似乎要融入到这种气氛当中。
  “爸爸,这个合唱好有气势。”一个小男孩在自己父亲的怀抱中听着合唱,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有气势的合唱,上面的那群军人是哪来的?
  “是啊,就好像真正看到了一个钢铁军团从我们面前走过一样!”男人抱着自己的儿子呵呵笑道,十四年前他就听过这只歌舞团的演唱,所以这次听到演出消息之后马上就过来了,这些苏联人还是这么有气势,不,好像比当初的气势更强了。
第648章
黎笋访苏
  当然是更强了,上一次红旗歌舞团来到伦敦是一九五六年的事情了,那个时候英国的殖民地老本还没有吃完,类似于苏联刚刚解体之后两三年的俄罗斯,衰落也要有个过程。英国那时候算是一个除了美苏之外的准一流国家,比刚刚抚平伤痛的法德强太多了。英国的彻底衰落是在古巴导弹危机前后,殖民地老本已经吃完,彻底和美苏无法争锋。
  可以说现在的西欧第一大国并不是英国,而是法国,不管阿尔及利亚在不在法国版图之内都是如此,今天法国在法属非洲仍然是非洲警察,十几个国家的货币控制在法国人的手里,六十年前列宁说法国是高利贷帝国主义,今天这个局面仍然没有改变,人家仍然是响当当的高利贷帝国主义,比英伦三岛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本时空的苏联在一九七零年,已经有了全面战略进攻的实力,比历史上整整提早了五年,如果不是担心后劲不足,无法一次把美国人拍死,谢洛夫肯定会想办法搅黄勃列日涅夫的缓和政策,现在则需要一个契机,那就是苏联虽然一直在猛烈追赶,但目前为止西方没有爆发大规模的经济危机,也就是内部条件虽然已经具备了,但外部环境还差了一点。
  布雷斯顿森林体系捆绑住了美国人的手脚,没有后世的石油美元这么吸血快,同样也起到了一个稳定作用,美元危机虽然频频出现,但这种规模的经济危机对北约集团没有伤筋动骨的作用,所以苏联还需要等待几年,就拿现在的石油价格来说,一桶二点五美元,这就是北约为了经济发展人为压低的价格,世界的石油价格在七大石油公司的手里。
  这种比水贵不了多少的价格,中东国家当然是不能接受的,但他们没有办法反对。这需要一个契机让他们发泄怒火,只要下一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国家肯定会抓住这个机会,这甚至不用苏联去挑拨,这些国家早就等着这一天了。
  “我们的敌人只有一个,这个岛国已经不在我们的视线中了,它再也追不上上来了。”谢洛夫看着自己旁边的茨维贡笑道,“有时间的话,多和文化部接触一下,这个部门的知识分子啊,总是不令人放心。”
  “我明白,这里面的事情我很清楚。”茨维贡的态度很鲜明,表示作家群体的事情自己是内行,谢洛夫才想起来这位克格勃副主席,比起他在安全领域的能力,写小说的能力其实更胜一筹,苏联很多的反特电影他其实是顾问。
  亚历山大红旗歌舞团的出访演出不仅仅是在英国,这次文化部的沟通是整个西欧的大国,英法德都在其中,不过随后的事情就是茨维贡说的算了,谢洛夫和福尔采娃在英国之行之后都会回莫斯科,两人都是部门的一把手,不可能在外面飘太长时间。
  演出结束之后谢洛夫站起来离开了剧院,红旗歌舞团的合唱气势如虹,每次听了都有一种想要开战的感觉,那种血液沸腾的感觉,不亲身经历是不会明白的。
  “战斗的红色歌曲才算是红色歌曲,早晚有一天苏联的士兵会高唱红歌,染红这个世界。”在离开的谢洛夫不小心的撞到了一个抱着小孩的男人,歉意的笑笑然后上了车。
  “谁能想到,英国这个横跨多个行业的泰勒集团,竟然是我们的泰勒少将领导的情报机关呢?到了今天你应该在英美两国有了庞大的产业,合法的不合法的你都做了。”站在泰勒大厦顶楼的谢洛夫,在窗边俯视整个伦敦城,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越来越喜欢站在高处看风景了,这种装逼的感觉真不错。
  “这也好感谢你的支持,没有你,我就是一个小小的演员,哪有今天的成绩?任何一个大导演都可以把我随意调遣,现在他们算什么?”伊丽莎白泰勒面色冷漠,美丽的俏脸布满寒霜的站在谢洛夫身边,和十几年前双方第一次见面相比,这个女人的变化太多了。
  “还是你有潜力,至少我当时没看出来你有价值。”谢洛夫离开了窗边,有些疲惫的揉了揉眼睛笑了一下,“这次这么痛快就把我们的公款还回来了,简直让我一时不能接受。”
  “我也要为自己的部门考虑嘛,你也很难,你就不能干掉勃列日涅夫么?”伊丽莎白泰勒一开口差点吓得谢洛夫一哆嗦,刚夸了这个女人两句,事实证明人不禁夸。
  “你以为克格勃是你们口中那个无处不在的部门?我发现你们这些外国人,比苏联人对我们还有自信,有这个本事我早去干尼克松了。”谢洛夫摇摇头话锋一转道,“有空的话来苏联旅游,把孩子带上。”
  “带几个?”伊丽莎白泰勒的紫眸眼波流转,带着一丝笑意道,“要不要让赫本也把孩子带上?他的孩子还没见过爸爸呢!”看到男人惊讶的神色继续道,“你在约旦的时候又不做保护措施,让我们两个女人怎么办?那可是整整一个月……”
  “我以为你们会自己处理!你们这些演员各个都能下的了狠心。”谢洛夫摸着下巴,自己好像又一次的估计错误,为什么说又呢?因为这不是第一次了。
  “我们演员怎么了?我们难道不考虑收益么?一个超级大国的领导人,我们有他的孩子,这就是最大的收益。”伊丽莎白泰勒拿起来电话,对着电话说了几句话,等了一会赫本的汽车就到了泰勒大厦,看来今天是难忘的一天。英国之行也不是这么枯燥嘛。
  一个星期之后,好像身体被掏空的谢洛夫回到莫斯科,最近的克格勃没出什么大事。各大总局上报的事情都是常规情况,比如在日本海又击沉了不明国籍的渔船,警告了几个可疑分子,中苏边界的情况也总体平稳,没出现什么石破天惊的状况。边防军毕竟是自己的部下,他们的安全会得到卢比杨卡的额外关注。
  一九七零年的苏联除了内务军外,全部武装力量为三百五十万人,和历史上一样。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自从赫鲁晓夫裁军之后,这种规模的武装力量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变过了。
  就算是出了边界冲突,苏联也没有扩军,所谓的中苏边界云集数百万大军这种说法没错,只不过绝大部分都是中国的,苏联所做的只是把一些其他方向的部队调到了边界,整个过程中只是把这件事当做是普通纠纷。百万大军时刻南下是不可能的,至于原子弹,南斯拉夫都没有挨,中国自然更加不可能。
  “第一书记对美国的航空情报非常重视,我们正在尝试建立一个太空的中转站,以一个载人生活舱为主体,有不同用途的舱段,如工作实验舱、科学仪器舱等。空间站外部必须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和对接舱口,以保证站内电能供应和实现与其他航天器的对接。相关的准备工作已经启动了,因为这件事是绝密的,你们克格勃必须做好防护工作。”乌斯季诺夫来了之后首先谈到了这个消息。
  “我会让第六总局做好保卫工作!”谢洛夫愣了一下,然后明白了乌斯季诺夫口中的东西,应该是空间站,问道,“计划的代号是?”
  礼炮号!乌斯季诺夫的回答正视了谢洛夫的猜测,礼炮号空间站本身就带着浓厚的军事用途,他是和平号空间站的前任计划,也是胎死腹中战斗空间站的鼻祖。这个看来勃列日涅夫对美国的航空情报非常重视,重视到了现在就开始准备的地步。如果不是苏联骤然解体,和平号的后续系列战斗空间站会不会出现,谁都不知道。
  谢洛夫很重视,他想知道苏联继续存在,到底会不会出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直接打电话给了第六总局局长瓦连京,说明了第一书记对这件事的重视。
  “还有就是越南的领导人黎笋准备对莫斯科访问,他似乎是来寻求支持的。”乌斯季诺夫走之前说了这个消息,谢洛夫点点头表示知道。
  “他是准备正式采取亲苏政策了。”谢洛夫想了一下,分析出了对方前来的目的。黎笋为了获得更大的支持统一越南,建议建立一个由中国领头,孤立美国,削弱美日同盟,动摇东南亚资产阶级,进而击破美国全球战略的世界联合阵线,但这一设想因有悖于中国的外交战略构想遭到中国婉言拒绝。
  中国拒绝的原因,相信也是知道这不太可能成功,越南的立场就更好理解了。统一祖国嘛,现在黎笋准备来莫斯科寻求支持了,世界联合阵线是扯淡的,想要统一祖国绝对是真的。
  对于黎笋的到来,苏联中央主席团给予了盛大的欢迎,毕竟越南战争对苏联的好处是所有人都看得见的,黎笋此时的价值绝对当得起苏联的礼遇。
第649章
赫鲁晓夫的情况
  “我们不怕任何人。因为我们站在真理一边,所以我们不害怕。即使是我们的老大哥,我们也不怕。我们也不怕我们的朋友。即使是我们的敌人,我们也不害怕。我们已经打败了他。我是一个人;我不怕任何人。我是独立的,全世界都知道我们是独立的。”
  “如果我们在东南亚的斗争中获胜,动摇了东南亚的资产阶级,讲把这一块广袤的地方,变成无产阶级的乐园,这将彻底改变全世界的政治版图。”黎笋刚到克里姆林宫就阐述自己的想法,先给苏联领导层画了一个大饼。
  “这不就是把对中国的那套说辞对我们又说了一遍么?中国不好忽悠,结果跑到我们这里来获得支持了!”谢洛夫歪着脑袋自己旁边的安德罗波夫低声道,“不过我们的第一书记,似乎已经动心了!”从谢洛夫的角度上看,勃列日涅夫的面孔出现了一丝微小的变化,再多就没有了,他本身就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不说话谁都不知道想什么。
  不得不说黎笋的言论,虽然不适合中国来讲不切实际,但对苏联来讲却未必如此。中国是没有这个能力组织世界联合阵线的,苏联却可以,不过最后勃列日涅夫应该也不会理这个建议,这么讲究实际利益的第一书记,拿无产阶级忽悠他是根本不可能的,不知道苏联正在实行缓和策略么,谢洛夫回国之后都很少在表现自己的强硬态度。
  果然,勃列日涅夫高度评价了黎笋的讲话,但是没有提世界联合阵线的事情。勃列日涅夫的战略进攻性计划,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欺软怕硬。相当实际的计划,面对一时之间不能动手的西欧采取缓和策略,在其他方向上进攻,因为西欧特别重要,美国不会妥协,那在美国可以妥协的地方动刀。这么实际的计划,这么没觉悟的苏联领导人,根本不会为了世界联合阵线和美国真刀真枪的血拼。
  “黎笋同志,我们对于越南的正义举动是支持的,相关的援助也一直在进行,但我们不能否认敌人仍然是强大的,现在并不是世界革命的时机。”作为勃列日涅夫的战友,中央书记基里连科在合适的时候,说出了勃列日涅夫想说又不能说的话。
  世界革命的时机完全看苏联的需要,苏联现在要用缓和欺骗西欧,那自然是社会主义运动处在低潮期,如果苏联觉得自己的力量可以进行下一轮的扩张了,那世界自然是处在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的时期,发展所有的社会主义政党都在那里,支持不支持还不是苏联一句话的事情么,目前苏联的态度就是世界革命的时机不成熟。
  “黎笋同志,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于一次就战胜所有的敌人,建立我们理想的世界需要时间,而且要一步一步的来。”这个时候谢洛夫说话了,他不能看着这个越南人为了统一祖国忽悠苏联,“世界总体的形势有了一些变化,我们也看到了这种变化,但这种变化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在其他的方向还没有出现明显的改观,所以我们需要研究一下。”
  “谢洛夫同志是我们的战略专家,他的意见我们不得不重视。”勃列日涅夫暗道我等这句话好久了,他就等着谢洛夫出声呢,谁让这个克格勃主席一直以安全专家的面目出现呢,在现在的苏联国内,这个安全专家的帽子简直快闭上苏斯洛夫那个思想家的名号了,两者稳固的程度差不多。
  顺势把苏联不能这么做的理由推到谢洛夫的身上,勃列日涅夫阐述了一下苏联现在的政策,但是同时保证对越南此时的战争还是绝对支持的。答应了包括石油、武器、粮食和布匹的援助,帮助正在战争中的越南解决一定的燃眉之急。
  接待黎笋之后,勃列日涅夫把谢洛夫和安德罗波夫留下,双手伏在办公桌上面片刻道,“你们觉得黎笋这个人怎么样,是不是我们需要的人?”
  “黎笋的话里面有很强的骄傲情绪,一个骄傲的民族主义者。”安德罗波夫想了一下道。
  “还有一种偏执的国际主义,认为越南是得到了全世界的支持,但安德罗波夫同志说的也对,这两种态度出现在一个人的身上,很奇特。”谢洛夫随后补充道。
  这倒也不是不能理解,七十年代嘛,两个阵营的差距正在迅速接近,很多人已经习惯于成功并且仍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信仰满怀激情:社会主义代表比资本主义先进的人类发展阶段。看起来超越资本主义阵营就近在眼前,换做谁也不可能认为自己这一边竟然是失败者。
  “可以确定这个人除了自己的国家,对任何国家都谈不上尊重,这也包括我们苏联,不过黎笋身上这种偏执的国际主义,用好了,完全可以成为东南亚的关键,几十万拥有丰富战斗经验的越南军队,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很多事情。甚至我们可以把他们召集起来去别的大洲作战。”谢洛夫提出了另外一种想象,其实单单从战斗力上讲,任何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都不弱,但苏联之所以选择古巴,主要还是包括东欧在内的国家不能抽调力量,朝鲜还有些出工不出力的意思,这种情况下其实越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哦!”勃列日涅夫又变成了那副荣辱不惊的样子,但其实正在思考这个人对苏联的利弊,最终道,“他需要的所有支持我们都答应,安德罗波夫同志来做这件事。至于谢洛夫,越南的军事顾问团的工作,则是转变这个国家军队的思想,就像你说的,多培养一些国际主义精神在里面,等我们敲定所有和西欧的合同,在两三年之后,就不像现在这样小打小闹了,一个国家两个国家的变色不足以让我们高兴,我们要全面进攻。”
  “我一直都在等待着那一天,几个关键国家的军力建设,将成为我们进攻的基地。”谢洛夫带着微笑接口道。
  “这就好让我们等待着那一天。”勃列日涅夫温和的笑笑,这不但是苏联的进攻,同时也是他个人的进攻,至于进攻的方向,除了国外还有国内。他觉得自己应该解决一些问题了。
  在苏共二十四大之前,勃列日涅夫和谢列平、柯西金贯彻了集体领导。三人的团结一致之下,整个赫鲁晓夫退休的三年时间里,苏联的经济增长保持在百分之十以上。
  三年的时间一晃而过,在克里姆林宫大会堂,苏共第二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了,出席大会的有将近五千名有表决权和二百三十三名有发言权的代表,共代表一千四百万名党员和六十五万名预备党员。出席大会的还有九十一个国家的一百零二个共产党、左翼社会党和民族民主政党的代表团。
  中央书记基里连科发言道,“鉴于集中领导力和尊重传统的考虑,我们决定将苏联共产党第一书记改为总书记,这样可以集中领导权,发挥出来我们国家的效率优势。”这个提议的出现,引起了一阵议论,最后还是得到了一致通过,只是一个名号而已。
  随后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叶戈雷切夫提议,把党和国家监察委员会改为中央监察委员会,这个提议同样得到了通过,谢列平身兼最高苏维埃主席和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随后勃列日涅夫的中央委员、会的总结报告、谢列平的中央监察委员会的总结报告、柯西金的关于一九七一年苏联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的指示的报告。
  在这之后,勃列日涅夫进行发言首次抛出了发达社会主义的概念,“社会主义作为完整的社会制度各方面已经成熟,并全面协调的发展,生产力高水平的发展,生产关系已无非社会主义的成分,社会主义的各种制度、规律和优越性全面充分地发挥作用。现在我们可以说,苏联已经达到了这种概念。”
  勃列日涅夫的讲话标志着他作为苏联总书记,正式提出了自己的思想理念。随后会议选举出来了二百四十名中央委员、和一百五十五名后补中央委员。
  会议结束十天之后,礼炮1号空间站发射升空,苏联开始首先开始尝试在太空长久的工作,在五一游行结束之后,齐涅夫走到谢洛夫是身边道,“主席,似乎赫鲁晓夫同志的身体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在那边的安全干部发回来的消息。”
  “去看看!”谢洛夫深吸了一口气道,赫鲁晓夫自从退休之后就住在安排的别墅当中。算一算时间今年正是赫鲁晓夫去世的时间,有这种考虑,所以他必须去看看。不管怎么样,自己在赫鲁晓夫的执政中可以说升值最快,这个老头子虽然脾气暴躁,但没有一点对不起他的地方。他甚至希望赫鲁晓夫多活几年,至少可以让勃列日涅夫有所顾忌。
第650章
需要一个叛徒
  一辆海鸥轿车停靠在赫鲁晓夫别墅的门口,穿着军靴的谢洛夫迈步下来,负责保卫赫鲁晓夫的安全干部迅速过来,向自己的顶头上司叙述情况。自从赫鲁晓夫退休之后,这里的生活就处在比较平静之中,每年的五一游行、胜利日阅兵和十月革命纪念日之外,平时的生活中赫鲁晓夫就是去郊外一些地方散步。
  “赫鲁晓夫同志自从参加完五一游行之后,回来之后精神就比较萎靡,这几天的状态都不太好。”负责赫鲁晓夫的安全干部岁数不大,毕竟这是一个比较枯燥的岗位。让一个年富力强的干部来做,又把对方发配的嫌疑。于是这里的守卫普遍都是新兵,领头的也是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干部。
  “岁数大了,有些不适应也正常。进去看看!”谢洛夫叹了一口气道,询问了一下齐涅夫要不要一起,两人就进去了这座环境十分不错的院子。从这位第一书记退休之后,很多退休的干部会来看看他,还在领导岗位上经常来的是米高扬,谢洛夫其次,勃列日涅夫和谢列平、柯西金会每年来一次,至于苏斯洛夫,他从来没有来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5/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