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2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5/404

  “现在环境变了,第一书记已经退休了,再者我不知道当初出现了什么事请,因为当时我只是阿塞拜疆的一个内务部部长,没有这么高的地位可以看见。但有一件事我不需要看见,那就是你是一个空战英雄,你击落过德国人的飞机,你在一线战场中战斗过,你没有投降,在那个年代你作为总书记的儿子,亲自上了前线,在卫国战争中没有总书记的儿子,只有空战英雄瓦西里斯大林。”谢洛夫很认真地说道,“米高扬的儿子战死在前线,铁木辛格元帅的儿子战死在前线,你既然平安的回到了祖国,就不应该死在监狱当中。”
  瓦西里斯大林怔怔的呆立在原地,忍住了有些涌出的泪水,简短的道,“谢谢……”
  “不客气,但我希望你能忘掉监狱生活,毕竟很多事情会给国家造成负面影响,好吧,就当我是在求你……”谢洛夫不想对斯大林的儿子太过分,当然如果他要像自己的妹妹学习,哪怕他是斯大林的儿子也不行。
  随后谢洛夫宣读了对瓦西里斯大林的释放命令,这种命令其实谢洛夫自己就可以签署,但为了更加具有权威性,他还是找了勃列日涅夫和苏斯洛夫、谢列平签上自己的名字。从法律上来讲,瓦西里斯大林早已经过了羁押的刑期,多出来的这几年完全是谢洛夫把他关起来的,严格算起来这几年的刑期已经算超期羁押了。
  来的时候是自己一个人来,回到莫斯科的时候,谢洛夫则是带着瓦西里斯大林一起回来的,“想要做什么,可以直接提出来,不过我建议你不要在喝酒了。希望你听我的,对了还有一点事情,那就是鉴于你的身份,肯定有安全人员在你身边,希望你不要介意,这也是我们的工作,原则上就是这样的。”
  瓦西里斯大林就算是出来了,身边也肯定有克格勃派出人监控一举一动,从这点上来说,他的待遇和赫鲁晓夫没什么不同,只不过赫鲁晓夫身边的安全干部更加听话一点,本质上一样,没有区别。
  “莫斯科的变化可真大啊!”瓦西里对莫斯科的印象都是十年以前的,现在已经是一九六八年,整个莫斯科的变化已经太大了。大到他这个以前成长在这里的人已经认不出来了。
  把瓦西里安顿好,谢洛夫也算是完成了自己几年前的承诺,让斯大林的儿子平安从喀山监狱里面出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也算是一个言而有信的人,只不过一般人不可能在这里收到这种待遇。
  “我可以断定瓦西里出来之后不会有什么麻烦,而且我已经说明白了,希望他放下这件事,以后的生活方面也不会受到限制,目前来看效果还算不错。一些其他的事情比如监视情况,我已经安排好了。”连赫鲁晓夫都退休了,现在谁在认为瓦西里斯大林可以对现在的领导人造成麻烦,估计连勃列日涅夫自己都不信。连苏斯洛夫都还在着手修复斯大林的形象。
  把这件事报告给了克里姆林宫,谢洛夫回到了卢比杨卡,第二天则前往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他要在那里等待自己的客人。
第620章
目标伊拉克
  库尔德领导人穆斯塔法巴尔扎尼,以及伊拉克共产党中央委员阿卜杜拉拉赫曼。虽然离开这里很多年,但谢洛夫清楚的记得,自己在这里醒来的那一天,甚至那一面苏联国旗在什么位置,在那个时候他就对着那面镰刀锤子旗发誓,一定要让红旗插遍全世界。
  一晃时间已经过去了十五年,他也从阿塞拜疆共青团第一书记,变成了今天的中央主席团委员、国家安全总政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但谢洛夫知道,自己的目标仍然没有变,打败美国,红旗插遍全世界,这是他生存的价值。
  人总是要有点理想的,在生存都受到威胁的时候,把目标定义在吃饱饭这没什么。但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甚至生活问题已经都解决了,那总该有点追求。今天定下目标,明天就完成了,那不叫理想,理想总该有点难度。
  阿塞拜疆第一书记科切马索夫迎接了谢洛夫到来,两人谈笑风生的进入了巴库的党委大楼,这座大楼谢洛夫很熟悉,其中一部分就是他当初的办公地点,共青团和内务部,现在他都能记起自己当初在巴库的房子在什么地方,还有瓦莉娅的宿舍,当初自己第一次喝多了偷看瓦莉娅洗澡,这些记忆都记忆犹新。
  “回到这里的感觉怎么样,是不是有些激动?”科切马索夫可不知道谢洛夫正在想这些事情,还以为回到了自己的发迹地正在感叹,他想的其实也没错,谢洛夫其实在感叹,自己当初第一次看到瓦莉娅洗澡的时候,仔细一想那种硬邦邦的感觉似乎又回来了。
  “怎么说我都是在这里出生的,这是难免的。”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加上被巴格拉米杨元帅抚养过几年,才让米高扬出现了错误的判断。
  首先当然是要先吃饭,里海的鱼子酱,自己那个时候很喜欢吃,苏联的鱼子酱产量也不多,大概就是全世界的百分之九十左右,产地就是里海。里海虽然还有伊朗,但在里海分舰队的威赫下,伊朗人几乎只有洗澡的权利。想和苏联抢夺水产,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在这种场合下,谢洛夫就像是以前一样进入了公众食堂吃饭,很正常的举动,既然以前可以这么做,没有理由现在成了中央主席团委员就不能这么做了,又不是不安全。
  在吃饭的时候,谢洛夫一直都是非常认真的,认真到把周围的环境都屏蔽,无视了周围有些安静的气氛,和科切马索夫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很轻松的问着这里的情况。
  晚上谢洛夫才说出了自己来到巴库的目的,科切马索夫点点头道,“这个人当初流亡在这里的时候我见过,甚至安排他去了莫斯科的党校学习,不过我感觉他没有学到什么东西。我会帮你安排隐蔽的见面地点。”
  谢洛夫点点头道,“这也是很正常的,对于他这种一个民族的领导人来说,所有的理想都赶不上领导本民族独立重要,不论是我们还是美国,都只是他利用的对象,但分裂伊拉克的举动我们不能做,这是非常危险的,等到他来了,我会着重说明这个问题。至于保卫工作,就交给阿利耶夫主席吧。”
  事实上库尔德人和伊拉克军政府的战斗已经持续了好几年,巴尔扎尼成功击败了亲政府武装,巩固了其作为库尔德人领导人的地位。就此,穆斯塔法巴尔扎尼令其军队占领了所有的库尔德地区并驱逐了那里的政府官员。而为了恢复政府对该地区的控制,卡西姆开始准备对北部的军事进攻。随后库尔德人对卡西姆发出一份详细的最后通牒,说明了库尔德人的不满,并要求卡西姆进行整改。
  卡西姆无视了库尔德的要求并继续其计划的战争。一伙库尔德人埋伏了一支伊拉克军队,库尔德叛乱正式爆发。作为此次袭击的回应,卡西姆命令伊拉克空军轰炸库尔德村庄,按巴尔扎尼的标准,此次空袭基本上覆盖了整个库尔德人口。由于卡西姆对伊拉克军队的不信任,他并没有很好地武装参战部队,所以卡西姆政府根本无法镇压这次叛乱。这种僵持激怒了军队中的强力派系,最终导致自己的死亡。
  此时的伊拉克军政府,其实没有一个独裁者,并没有出现智利的皮诺切克那种军事强人,其实倒是有些阿根廷军政府的影子,那就是一群将军组成一个机构,来对付北方的库尔德、和周围的什叶派、逊尼派、复兴党武装。当然有时候也敲打敲打装死的伊拉克共产党,看看伊拉克共产党是不是再装死。
  伊拉克共产党当然是在装死,至于是不是真死了,一年内那些巴格达的将军们肯定会知道,谢洛夫要联络北部的库尔德人和巴士拉的伊拉克共产党,双管齐下一举奠定伊拉克的基础,这次在巴库就是这个目的。
  穆斯塔法来了,对于苏联他其实没什么好印象,在他看来苏联就是一个库尔德独立的潜在支持者,就像是谢洛夫说的那样,如果苏联不支持他就去找美国。在他的眼中,没有什么是比库尔德独立更加重要的事情。
  他在苏联流亡了很长时间,但对苏联就是没有好感,这主要是因为总书记斯大林,要知道斯大林对任何民族,在手段上都是比较狠的。不管是俄罗斯人、乌克兰人还是哈萨克人,只要出现了脱离框架的趋势,总书记就会让你知道什么叫钢铁的手段。在这种情况下流亡在苏联境内的库尔德人自然也没什么好果子吃。
  谢洛夫之所以能联络到他,主要还是赫鲁晓夫的工作,赫鲁晓夫执政之后把他的支持者重新聚集了起来,然后送回到了伊拉克,不然的话,穆斯塔法可能认为谢洛夫会干掉他都说不定。
  “你好,穆斯塔法将军,对于你在伊拉克北部取得的伟大胜利,是非常令人敬佩的。”见到这位早期的库尔德领袖,谢洛夫很高兴的给予拥抱。
  “那是库尔德的地方,库尔德斯坦的一部分。”穆斯塔法将军不慌不忙的纠正道。
  “没错,但是他现在确实是伊拉克的一部分,以现在的国际局势,似乎很难改变。你能取得自治的权利已经是一个伟大的胜利了。”谢洛夫不为所动的提醒着对方,请注意这里是什么地方,同时没有把话说死,“伊拉克不是苏联的敌人,但有一个国家确实是我们的世仇,同样也是你们库尔德人的世仇。”
  土耳其?穆斯塔法将军眼前一亮,他忽然觉得,自己和苏联人似乎一下子有了共同语言。
  “要知道库尔德斯坦,实际上大部分都在土耳其,让我们苏联敌对好几个国家,这个风险太大,但如果仅仅是给土耳其找麻烦,那就没什么大不了的了。”谢洛夫自语了一番然后道,“穆斯塔法将军,现在我们可以谈一谈了么?”
  “当然可以,我一直跟我的族人说,苏联人是我们的朋友。”穆斯塔法将军一副了然的样子,说的就像是真的一样。
  广义的库尔德斯坦在西亚北部,其范围大体从幼发拉底、底格里斯和阿拉斯等河上游起到伊朗的哈马丹为止,包括土耳其东南部、伊拉克北部和伊朗西部若干地区,以及叙利亚和亚美尼亚的一小部分。面积约四十万平方公里,库尔德人分布在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和叙利亚等国。这四十万平方公里,实际上有三十万都在土耳其境内。
  谢洛夫和穆斯塔法都是在利用对方,虽然都是各怀鬼胎,但他们两个是有共同的目的,谢洛夫保证新的伊拉克政府会给库尔德人自治权,但同时也说了,库尔德必须成立共产党,在政治上是不能分裂的,但保证库尔德人受到平等的对待。
  又过了两天,伊拉克共产党中央委员阿卜杜拉拉赫曼也秘密来到了巴库,谢洛夫和两人同时见了面,“伊拉克的混乱局势令人担忧,同时我们对伊拉克共产党和库尔德人十分同情,因此我们决定,是时候让伊拉克恢复平静了。我希望伊拉克共产党和库尔德人能够团结在一起,推翻目前的军事政府,给伊拉克人平静的生活。”
  “一旦开始行动,苏联会给与全力的支持,但我希望双方可以团结,并且可以在这里,阿塞拜疆的首都巴库签订一个协议,成为联合声明,并且保证联合作战。”谢洛夫看着穆斯塔法将军和阿卜杜拉拉赫曼。
  “我需要和国内的委员们商量一下!”阿卜杜拉拉赫曼经过了谢洛夫的同意,使用电台和国内取得了联系,经过了几天的时间双方最终达成了联合的条款。谢洛夫如释重负,开始着手联系乌斯季诺夫提供军备、还有阿尔巴尼亚的谢胡,提供无神论干部,等等的准备工作,从现在就要开始。
第621章
勃列日涅夫谋划
  “从我们的角度上,只有支持你们,也只能支持你们。这也是很长时间内,我们要求你们不要和其他任何势力走太近,而必须在自己影响的地区争取民众信任的原因,希望伊拉克的同志们明白,除了自己的同志之外任何人都是不能信任的,这点我相信不用我自己多说,你随便找一个国家,包括苏联和中国,都能得出这个结论。”在一个单独的场合,谢洛夫和阿卜杜拉拉赫曼进行了一次深入谈话,“把希望寄托在其他人的身上,最终只能招致背叛的下场,最近的例子就是印尼,也就是印尼成功的挫败了政变,不然印尼共产党现在已经成了历史……”
  翻遍伊拉克共产党的历史,和世界的普遍情况一样,那就是成立开始就不断遭到镇压,被不断打击直到最后销声匿迹的历史,伊拉克共产党最早支持了卡塞姆的自由军官组织政变,组织第一共和国,结果被反过来解散了好几个外围组织。卡塞姆战死后,又跟复兴党的同伙阿里夫苟且。结果第二次政变,阿里夫又扑街。接下来又在七十年代与复兴党合作,终于在七九年被彻底清洗。
  因为直到是这个结果,谢洛夫早在很多年前,就在帮助伊拉克共产党成员进行特工训练,让这个中东最有实力的共产党组织进行地下党化,希望可以保存实力,有朝一日能够用得到,目前看来从保护伊拉克共产党的生存上,是成功了。
  要不是现在军政府在对付各种反叛势力,伊拉克共产党的命运肯定是和历史一样,被杀的人头滚滚落,“希望你们还记得总书记法赫德同志是怎么死的,如果拉赫曼同志觉得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伊拉克,那么希望你能听我一句话,那就是一定要做到铁血政策,要么你们准备永远做一支被不断打击的力量,要么在刚刚开始就要拿出全部实力,干掉所有反对者,这包括任何人,不管是军官、还是复兴党、抑或是宗教组织,只要你们能做到,苏联会全力给你们支持。”
  “最后代我向第一书记侯赛因·阿尔拉迪同志问好,希望伊拉克共产党和他本人,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希望你们从现在就开始准备隐蔽,不论是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必须提防反动派的狗急跳墙!”谢洛夫最后和阿卜杜拉拉赫曼握手,很认真的提醒着对方,要小心叛徒的出现,最后早早的准备好隐蔽的地点。
  这是谢洛夫第二次和这位伊拉克共产党的中央委员见面,和第一次一样,两人在巴库呆了几天,然后去了阿塞拜疆的一些其他城市,看看阿塞拜疆其他地方是什么样子。
  随后阿卜杜拉拉赫曼离开了巴库,他还需要秘密回到伊拉克。详细的说明自己在苏联的情况,以及谢洛夫的态度,一旦决定了武装夺权,那就必须要做好相关的准备。
  “在下个月召开的全国安全大会上,邀请阿尔巴尼亚内务部参加。”回到莫斯科之后,谢洛夫拿到了齐涅夫和茨维贡的计划报告,没有多看直接找来安德罗波夫,两人一起把计划送到中央主席团审批,其实进行战略进攻在高层已经定了,这些计划肯定会通过。
  以经济利诱,辅以军事力量的扶持,在关键的国家必须坚决的站住脚,哪怕是战争。
  “他们几个去克里姆林宫了?”拿着红色加密电话的谢洛夫指的是第聂伯罗黑帮的几个安全干部,齐涅夫、茨维贡和谢洛科夫。
  “是的,应该是找第一书记了。我想应该你下发的文件,让他们觉得不妥!”电话里面的声音传来道,“不过似乎和最近一段时间,勃列日涅夫和柯西金说的缓和论调不符!要知道联邦德国已经有所回应了。”
  在苏联发出缓和言论之后,联邦德国首先给予了回应,谢洛夫记得这就是后来的东方政策,联邦德国在独立发展的基础上,摆脱美国的控制,谋求独立的外交,提高国际地位的倾向。东西方关系的缓和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它实质上以联邦德国的地位和利益为出发点,以实现德国统一为目标,它是联邦德国凭借其经济实力向东欧和苏联推行自己战略的具体表现。新东方政策虽然立足于西方,但却自主地发展了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这是联邦德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重新发挥重要作用的开端和标志。
  “不会有作用的,勃列日涅夫知道这件事。但是这些人还是一直在我们的视线中比较好,在我们眼皮子底下就不会出事,还有就是调查一下,这几个人是不是在组建对我们的监视小组,以我们第一书记这么小心的个性,这是很可能发生的。”谢洛夫说完便挂了电话。
  缓和战略要以实力为基础,但在赫鲁晓夫时期,苏美力量对比并没有发生变化,世界范围内力量配置也没有发生变化,国际关系的格局仍维持原来的样子。赫鲁晓夫的缓和受到了时代的制约,苏联是落花有意,而西方则是流水无情,谈不到什么战略的含义。西方占据了绝对优势,自然不会被苏联所欺骗。但现在不同了,美国的自身实力和控制力都在下降,西欧的独立性却在上升,西欧国家当然不是很愿意在前线做炮灰,尤其是身处炮灰第一线的联邦德国。
  缓和能够欺骗成功,助长了西欧对苏联的绥靖思想,促进了西欧与美国的分歧。西欧与美国在对苏做法上的明显不同,部分地反映了西欧作为世界一极力量所特有的个性。
  “你们说谢洛夫主席的文件,明显不符合中央的缓和论调?”勃列日涅夫看着自己的老朋友,不慌不忙地说道,“他要怎么做,你们配合就行了,由你们几个在克格勃,相信不会出现什么问题,我们苏联也需要一个比较强硬的人发声,这点你们都有些不明白。”
  “可是,在得到联邦德国的回应之前,这些文件,确实有一种咄咄逼人的味道。”内务部部长谢洛科夫很震惊地说道,“会不会让人感觉到我们有霸权主义色彩?”
  “以谢洛夫的地位,当然是会的,不过他只是中央主席团其中的一员,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是却不能代表整个国家的态度,同时我也想看看干部阶层心中到底在想什么。”勃列日涅夫态度不变的看着自己的朋友们道,“配合他,他毕竟是你们的主席。”
  等到几个人走了,勃列日涅夫轻吐了一口气道,“安德烈,在全国安全大会之后,我决定推选谢列平为最高苏维埃主席,同时明确稳定干部阶层的方针,你觉得怎么样?”
  “干部阶层稳定我当然是欢迎的,这也用助于你巩固地位,但是推选最高苏维埃主席,竟然是谢列平,这会不会让谢列平更加难以对付?”基里连科马上表示反对,如果不是勃列日涅夫一直以来都深思熟虑,他都怀疑自己的老大是不是有些糊涂了。
  “做了最高苏维埃主席,就是名义上我们国家的元首,你觉得谢列平的权威这么重,别人都会满意?至少柯西金是不满意的,我很了解他。”勃列日涅夫不紧不慢的说出了自己的目的道,“最高苏维埃主席兼任第二书记,就算我同意,柯西金也不会同意的。再者第二书记理论上是我的接班人,我不觉得自己的身体有什么问题,现在就需要接班人……”
  “你到时候会制造风声,让别人提议解除第二书记的组织权利?这样看来还不知道得失,虽然作为接班人的威胁解除了,但是谢列平却成了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到底是赚了还是赔了,现在还没有办法判断。”基里连科想了半天,还是觉得一脑袋浆糊。
  “走一步算一步吧,对方毕竟这么多年来的经营。”勃列日涅夫安慰着自己的老朋友。他不可能在把谢列平推到最高苏维埃主席的位置上,马上就解除第二书记的职务。因为这样交易色彩太明显了,切香肠战术第一次是不能切太多的,等到谢列平身兼最高苏维埃主席、第二书记、党和国家监察委员会主席、中央主席团委员、部长会议副主席这些职务引起了一些干部阶层的警惕,有了舆论勃列日涅夫就可以顺应呼声,解除掉第二书记的位置。
  这几天谢洛夫一直在准备全国安全大会,今年的全国安全大会比往年要早一个月,在十一月举行,下发了通知文件之后,谢洛夫还要和乌斯季诺夫商量军事援助的问题。
  以伊拉克此时的情况,几百辆T54坦克应该足够摆平一切问题了,至于路线可以从叙利亚运送到伊拉克,但现在就要开始准备,首先交给叙利亚的军队,别人也会认为这是苏联对叙利亚的扶持,不会引起怀疑。
第622章
有限主权论
  “嗯,送给叙利亚军队,确实是最能避免麻烦的办法。”乌斯季诺夫点点头说道。叙利亚和伊拉克是接壤的,接壤地区广大的范围十分容易让苏联的军备投入到伊拉克当中。再者苏联在叙利亚有基地,从各种条件上考量,都能让人放心。
  至于几百辆坦克会不会让苏联有负担,那当然是不会的,苏联的产能远远没有发挥出来,根本不能说是军备竞赛的标准,但就是这样,五百辆坦克也只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就能出厂,这点根本不在乌斯季诺夫的考虑范围之内。
  乌斯季诺夫虽然现在是书记处中央书记,但实际上苏联的整个军备的发展,一直都在他的手中,他参与制定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各个领域中的路线,积极贯彻苏联党和政府制定的建设共产主义社会、巩固社会主义国防和苏联武装力量建设的纲领,并且极为重视加强各社会主义国家军队间的战斗团结,苏联的一线指挥官很多,但是像是乌斯季诺夫这样把所有军事方面问题都统筹的,没有几个。
  乌斯季诺夫和安德罗波夫、安德烈·葛罗米柯一样,属于各自领域的实力派,不是谢列平、柯西金还有原来波德戈尔内,甚至苏斯洛夫的马仔。在历史上三个人完全代替了波德戈尔内、谢列平和柯西金的位置,成了苏联的实力派。
  正是因为知道这段历史,谢洛夫才不想和勃列日涅夫拼命,如果第聂伯罗黑帮能搞定一切,那趁着现在谢列平集团实力仍存,当然是马上集中支持者和勃列日涅夫决一死战。正式因为勃列日涅夫不能搞定一切,还需要一些不属于自己团体的帮助,谢洛夫才不想拼命,毕竟政变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是有害的。
  内心深处谢洛夫也知道,谢列平和他的朋友们年龄都很低,如果得势了几乎可以执政到二十一世纪,万一真的战胜勃列日涅夫,心态变化了可没准。那还不如现在互相制衡着,保持一个平衡的姿态。
  如果可能的话,谢洛夫会帮助乌斯季诺夫、安德烈·葛罗米柯有更大话语权,这样可以充实苏联一些真正部门的权利,更能够让勃列日涅夫觉得安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5/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