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2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6/404

  他口中的黑匣子,是克格勃在西欧各国隐藏的爆炸装置,这些爆炸装置必须有克格勃的专业人员通过说明书按步骤引爆,不然就是一个普通的装饰。这些爆炸装置被安装的时候,克格勃都没有成立,那个时候安装这些装置的人是贝利亚的内务部,目的则是有朝一日苏联西进的时候,用来炸毁重要的通讯设施和兵力集结点。
  “希望不需要那种东西,这是为了我们西方集群准备的,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派人在游行的时候把炸弹埋在警察和游行人员冲突的位置,然后引爆造成双方大量伤亡。”萨哈托夫斯基想了一下对谢洛夫的想法提出了修补。
  “嗯,也好,命令第一总局第五司局,做好相关准备工作。”谢洛夫最终下达了对法国的渗透命令,第五司的职责工作范围是包括法国、卢森堡、意大利和西班牙除了日耳曼人国家的西欧,十四年前配合谢洛夫在意大利工作的部门,就是第五司。
  晚上回到家,谢洛夫掏出一张纸给瓦莉娅,上面密密麻麻都是数字,多的足以令人眼花缭乱,“这是什么?”瓦莉娅接过来,莹白的俏脸上透出不解的问道。
  “账户和密码,克格勃的秘密基金。”谢洛夫低着头无可奈何地说道,“我现在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相信别人,变得越来越多疑了,只能相信你。这些账户加起来一共一百五十亿美元,好好保存。”
  与此同时,法国的中心巴黎,一个白天的焦躁气氛似乎随着黑暗的将领散去,总理蓬皮杜正在总统府对戴高乐进行汇报,面对着身材高大的戴高乐,蓬皮杜一五一十的把最新的情况叙述出来“卢森堡广场的街垒已经被清除,参加游行的学生被抓捕了五百多人,经过我们的审讯,已经有二十七人被批捕。我们有八名警察受伤……”
  “那帮学生就知道添乱,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好好学习。”戴高乐刻板的神色一点都没有改变,他不认为这些学生会闹出多大的风波。
  “我们什么时候释放这些被大步的学生呢?”蓬皮杜看着戴高乐的背影问道。
  “送到法庭,把涉及到刑法界限的学生判刑。”戴高乐回头说了一句就离开了办公室。最近他正在准备出访罗马尼亚,不过他不知道有人正在布置一张大网等着他……
  第二天法国巴黎的法庭审理了涉案的学生,在经过了一整天的声讯之后,宣布其中的二十七名学生有罪,这些学生将遭受到刑事处罚。
第596章
苏联都没干过
  对于见过大风大浪的戴高乐将军来讲,这些学生的举动确实不值得挂心。比起这些现在还不大的抗议,他显然更加关注即将到来的罗马尼亚之行。从六十年代开始,法国积极的运用外交手段,和一系列出人预料的国家进行接触,在国际上刷出别开生面的存在感。
  罗马尼亚的齐奥塞斯库从上台开始,明显有戴高乐主义的影子,被成为东欧的法国。只不过这个国家处在苏联影响力的圈子,对于戴高乐来讲,访问一个同样处在尴尬地位的东欧国家,显然是一个非常有看点的访问。一如四年前法国和中国建交引起的地震一样,这次的东欧之行,也必将短时间内被世界各国讨论。
  独立自主是戴高乐领导法国的基础,为了这种印象,他可以做任何事情。和即将出访罗马尼亚的行程相比,显然这个由学生群体组织的抗议,还不值得戴高乐将军更加关注。
  在上万名法国大学生的抗议之下,法国法院对参加游行的学生进行了审判,与此同时,法国宪兵和安保部队开始对拉丁区进行巡逻和警戒,防止学生再次搞出什么事端。拉丁区不算是一个正式的大区,实际上是法国各大大学最为集中的地方。这里云集着法国最为出名的大学,算是一个学生的集中地。
  此时拉丁区的街道上遍布法国政府的警察,这些警察警惕的在街道上巡逻,防止突发情况发生,每个警察都随着携带者警棍,在他们的后面防爆宪兵则随时准备出动,警车和催泪瓦斯已经准备完毕,随时给不老实的学生们迎头痛击。
  看起来局势已经得到了控制,同时法国总理蓬皮杜按照戴高乐的意思,代表政府下令禁止学生团体参加游行,然后蓬皮杜则按照既定的行程出访,似乎局势已经平静下来。
  至少现在在法国,如果要做一个哲学家,你必须是马克思主义者,或存在主义者,或结构主义者,左派思潮的活跃让学生们有勇气和依据质疑权威和秩序,而对个性解放日益强烈的追求让他们越来越不满法国大学中的陈规戒律,世界各地蓬勃兴起的民族解放运动,和反对越南战争的浪潮令他们激动不已。
  “回来了?你的学生没有事情吧,听说你们学校的学生和警察有冲突。”一座公寓外面,一个风姿妖娆的法国女人看见了自己的丈夫归来,颇为关心的询问道。
  “没事,但一些学生受伤了,政府一点都没有注意到学生们的不满。”一脸正气的男人似乎颇为忧虑的对自己的妻子说道,“希望双方的对抗不要持续下去。”
  一个刚刚参加完学生会议的教师行色匆匆的回到了自己的住处,在房门关闭的一刹那,他脸上那种焦虑转眼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则是深入骨髓的默然。似乎从来都不被目前一触即发的形势所影响。完全像是一个局外人一样冷漠的观察着局势的发展。
  这是当然的,他是一个苏联人,只不过在法国生活了超过二十年,是法语比俄语更加熟练的苏联人,至于他身份的原主人,早在二战时期就已经死了。他被内务部安排到了法国生活,有法国妻子,领着法国的工资,完美的融入到了自己的角色当中。
  已经在法国生活了二十年的他,可以说生活很顺利,比绝大多数的人都好。娶的法国女人和自己感情深厚,就算是有朝一日暴漏了,他相信妻子也会和十二月党人一样,放弃优越的生活也要陪伴着自己。
  十二月党人身为贵族,却为废除自身的贵族特权,为社会的进步而斗争,彻底地背叛了他们所出身的那个阶级,背叛了他们曾经捍卫的那个制度,自觉地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历史的趋势联结在一起,献出了自己的幸福甚至生命,这是令人十分钦佩的。然而,更令人钦佩的,是十二月党人妻子们的崇高行为,出身优越的贵族小姐们,放弃了优越的生活,不远万里前往丈夫们的流放地,和自己的男人一起忍受着西伯利亚的严寒。
  就在几个小时之前,他刚刚作为教师的代表,参加了学生的会议,面对着很多是自己教出来的学生们,一脸狂热的宣读那种集合了各种思想的革命宣言,他一语不发,默然的注视着学生们的战斗宣言。
  吃完饭之后,避开了妻子的注意,这位已经潜伏在巴黎超过二十年的间谍,开始发出了今年第一封发往总部的电报,“虽然这些学生们的理念如此的幼稚,甚至连基本的革命概念都没有,但表现出来的战斗精神令人毫不怀疑,我十分相信他们坚持到底的决心。”
  冲突在骤然间爆发,拉丁区的各大高校学生,无视了禁止游行的禁令,在对领头学生被宣判之后,纷纷冲出了校园,对政府判决学生表达着自己的不满。
  从各个校区走出的学生,汇聚成了一个洪流,随着时间的流逝这股洪流越来越大。参加抗议的学生手挽着手,成了一股坚不可摧的力量,超过两万名学生昂首挺胸、漫步向前,口中高唱着国际歌,“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了真理而斗争!”
  行进的学生,高举着旗帜、还有各种革命运动领导人的画像,对巴黎在街头巡逻的警察们进行抗议,下午时间,巴黎警察署下令驱散学生,超过一千六百名法国警察手持警棍,用大喇叭对游行的学生喊话让他们回到学校,否则后果自负。
  随后手持警棍的警察们举着盾牌,迎面撞上了游行的学生群体,面色冷淡的警察们手持警棍把学生们纷纷打倒在地,像是一个高速运行的机器,告诉这些还没有进入社会的学生,他们所谓的坚持是多么的可笑。在警察们的身后,催泪瓦斯弹在不断的释放,整个街头弥漫着那股难闻的味道。被警察抓到的示威学生,纷纷倒在地上,警察们则熟练的拿出手铐逮捕他们。这次游行超过五百人被逮捕,近千人受伤。
  法国全国学生联合会和全国中等和高等学校教师工会号召总罢课和罢教;萨特等一批名人发表声明,号召“所有劳动者和知识分子在物质和道义上支持学生和教师们发起的斗争”,拉丁区爆发更大规模示威抗议,而警方则封锁塞纳河上桥梁,双方展开激烈冲突,导致数百人的受伤、被捕,冲突一直持续到次日黎明。
  与此同时,一个莫斯科传来的消息让学生团体陷入到了愤怒中,在接受法国记者的采访中,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谢洛夫,很是羡慕地说道,“十分欣赏法国警察的执行力,敢对这么大的抗议进行镇压,他这个刽子手都没干过……”
  “你们看看,克格勃都没干过。”学生们对法国警察的口号中有多了一条。
第597章
阿尔及尔
  “如果条件允许,我是随时可以干的,为什么要曲解我的意思呢。”谢洛夫听到了这句不知道是赞扬还是贬低的口号,哭笑不得的评价道。
  作为邪恶的化身,强权的象征,谢洛夫只要一旦出现,仇恨值绝对是满满的。不管他的名字出现在什么场合都是如此,现在他都有些习惯了。处在一种不被拉出来花式躺枪就浑身难受的状态,这次被被动的拉出来和法国警察做对比。一时间竟然判断不出来是黑还是粉,也许是高级黑说不定。
  正是知道这点,所以对齐奥塞斯库邀请戴高乐访问罗马尼亚这件事,就不用苏联外交部进行抗议了,谢洛夫以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名义表达了忧虑,于是成功的招致了法国和罗马尼亚的双双反弹,纷纷表示这次的访问一定会如期进行,不会屈从于某大国的压力。不过谢洛夫的目的也是如此。
  “这要是个传奇世界,我的名字应该红的吧?而且是知名的大红名!”又拉了一波仇恨的谢洛夫差点笑出声,看来以后的事情会很好办,自己要希望达成什么目的,只要在事情还没开始之前先发表一番相反的言论就行了。
  敌国的动乱,也可以给自己学习的机会。谢洛夫要求克格勃各大机构对法国的游行进行跟进,目的当然是防止苏联出现此类的事情,“这种事情要在萌芽中消灭,不要说到了现在这个阶段,我希望的是如果苏联出现这种事情,连学校的大门都不要出就直接扼杀掉。”谢洛夫对着自己的部下们一字一顿的强调道,“当然,现在事情出现在法国,我们和法国警察同为执法者,现在的目的,是带入到法国警察部门的角色当中,想出来他们可能的策略,然后提前进行破解,明白么?”
  “警察是国家秩序的化身,主席,手无寸铁的学生怎么可能是警察的对手呢?”说起这个话题,内务部部长谢洛科夫上将是最有话语权的,他不认为被执法者可以和执法者对抗。
  “其实当然是可以的,人是社会动物,一旦集合起来庞大的同类,会出现什么事情就很难说了,在群体中的人会有一种法不责众的意识存在,对了,你上次拿走的书里面我写过这个问题。对不起,跑题了,我们继续!”说到后来的谢洛夫继续道,“同样,执法者只是国家赋予警察的使命和权威,这种权威在通常情况下都很有用。但在群体事件中是基本没用的,不论是警察还是抗议者,实际上都处在一个水平线上。只不过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而已。”
  “那么,主席你的意思是?”谢洛科夫心中一动好像想到了什么,这是不敢确定。
  “法国警察之所以抗议驱散示威人群,是因为他们也是集合在一起的,但实际上警察一旦落单,和普通的个人没什么两样,不要以为警棍可以保护他们,所以我们可以找落单的警察下手,不要多,一个就够了。对于警察部门来讲,哪怕是死一个人,都能瞬间传遍自己的部门,这之后双方的对抗情绪就会加重。”谢洛夫很轻松的对着谢洛科夫道,“我们苏联呢,就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因为通常情况下我们的内务警察住在一个小区当中。”
  相信这次事件之后,法国警察没准会对谢洛夫推进的社会监控体系有态度转变,不过这不太可能,毕竟他这个刽子手的名声比较臭,凡是自己推进的东西,别人一般都不会认可。
  “对了,阿尔及利亚的相关情报已经发过来了,主席请看一下。”刚刚赶来的第一总局局长兼第一副主席萨哈托夫斯基拿出了最新的阿尔及利亚消息。
  “拿来看看,说不定是好消息。”谢洛夫直接接过了第一总局最新传回来的电报。此时的法国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讲,应该分成两个部分。法国本土和海外省,也就是阿尔及利亚。在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之后,作为妥协戴高乐给了所有阿尔及利亚生活的人法国公民的权利,不给也不行,美国和苏联都在盯着这件事。
  法国在海外的领土的特点是:与英国和美国的相比,面积较大、人口较多,如新喀里多尼亚、留尼旺、瓜德罗普、马提尼克,一般面积都比较大,大的如新喀里多尼亚有一万多平方公里;人口都在数十万以上。不像英国的海外岛屿都大多只有几百、几千人,上万的都很少,面积也都是几十或者仅几平方公里而已的小岛礁。其次海域较大,如法属波利尼西亚、法属南方和南极领地,所属的专属经济区都非常之广,英国仅存的海外袖珍小岛们是难以与其项背的。
  可见法国虽然迫于形势放弃了绝大部分的殖民地,但只要有机会,还是尽可能的保持足够多的领土,后世法国专属海域的面积世界第二,远远超过陆地面积极大的俄罗斯、中国、巴西、印度,面积有一千多万平方公里。就和保持了这么多的海外领土有关。
  但此时的法国,最大的海外省还是阿尔及利亚。事实上在相当一部分法国人眼中,阿尔及利亚本身就是法国的一部分,不是殖民地,就是一个海外省。在成功的结束了战争之后,法国开始尝试弥合战争的创伤,开始对阿尔及利亚的建设,希望平复阿尔及利亚人的反法情绪,目前看来好像不太管用。
  “看来法国本土的抗议浪潮,已经蔓延到了阿尔及利亚,我就说嘛,阿尔及利亚的人民想普遍偏左,怎么可能一点动静都没有,现在看来只是刚刚扩散到那里。”谢洛夫放下文件嘴角挂上了笑容。
  从刚开始的时候,谢洛夫只是想把这个地方买一个好价钱。当时克格勃的经费比较紧张,用这块地方找法国人要钱,没想到当时比较简单的想法,今天竟然出现了意外收获,在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之后,这个法国最大的海外省中,当地居民普遍对苏联集团的国家充满了好感,知道阿尔及利亚当地的最大政党叫什么名字么?阿尔及利亚劳动党。第二大党派,阿尔及利亚社会主义联盟。阿尔及利亚当地的政党都是社会主义政党。
  法国在平定了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之后,面对的就是这么蛋疼的场面。戴高乐不是没有想过镇压,但一方面法国共产党在国内,另外一个方面法国当时的环境也不允许继续打下去了,打下去的结果就是阿尔及利亚人会越来越亲苏。就算最乐观的结果,阿尔及利亚的社会主义党派全部被禁止,只会让这些合法存在的党派变成武装斗争,这是刚刚结束的法国不能接受的。
  受迫于经济下行压力,今年的法国度过了经济快速回复期,人均财富增长率创新低,加上婴儿潮诞生的婴儿纷纷大学毕业,青年失业率飙升。虽然法国整体依旧处于增长态势,但国民难以分到蛋糕。期征求的国家利益难以兑现成国民生活水平,而且国内教育系统亟待改革,更是激怒了高等教育急速增长中的爆发式群体大学生。难免法国人将手指伸向法国执政十年的戴高乐将军。
  这些分析都是放屁,谢洛夫只明白一件事就行,那就是如果加上阿尔及利亚的社会主义党派,通过这次的抗议之后,戴高乐就算是开启选举,很可能也选不过社会主义党派。法国议会社会主义力量绝对会膨胀。
  “在法国本土,资产阶级力量是强大的,这点我也不会否认。但在阿尔及利亚嘛,我相信一千二百万阿尔及利亚人,绝大部分都是倾向于我们的,法国移民不过两三百万,可以说社会主义力量在阿尔及利亚占据绝对优势,这点不同于法国本土,所以法属非洲司,这次的工作一点都不比第五司局的工作量小,明白么?”谢洛夫看着萨哈托夫斯基强调道。
  “在戴高乐访问罗马尼亚的时候,想办法干掉一个警察,让对抗更加激烈。到时候卢比杨卡的工作就交给你们了,我会在戴高乐访问罗马尼亚的同时,去南方集群进行视察。”安排完了工作,谢洛夫说出了随后的行程。
  作为一个人形仇恨散布器,谢洛夫去驻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的南方集群视察,本身就是给齐奥塞斯库施加压力,一方面表明苏联对法国和罗马尼亚的接触表示忧虑,同时也有威胁的意思在内,以齐奥塞斯库和戴高乐的性格,这只能起到反效果,那就是戴高乐会坚定的来到罗马尼亚给齐奥塞斯库撑腰。
  法国巴黎,警察成功驱散了抗议学生后,第二天学生的抗议浪潮卷土重来,双方再次出现激烈的对抗,整个拉丁区遍地都是街垒,凯旋门附近学生对前来镇压的警察投掷了石块,随后被法国警察用警棍教做人。巴黎学生的抗议此时已经传遍全国,甚至影响已经波及到了阿尔及利亚的各大学。阿尔及尔街头已经出现了抗议的学生,声援巴黎学生的抗议。
第598章
同时访问
  “街垒?脚手架?水泥?栅栏?法国学生是抗洪么?这都只是前奏,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规模,中央主席团是不会对我们进行支持的。其实我一种都有一种怀疑,我闻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把集合了照片和文字叙述的情报放下,谢洛夫脸上闪过一丝阴沉的神色道,“考虑到法国刚刚对美元发起攻击,这让我很难不产生一点联想。”
  “熟悉的味道?我们的美国同行么?可他们不知道这是在玩火么?”萨哈托夫斯基眉头紧皱,分析道,“从立场上美国人应该这么做,但控制不好这只会给自己心脏一刀,这是一柄危险的双刃剑,美国人应该能看出来这一点。”
  “我没什么证据,只是觉得时间上比较巧合,也许刚开始美国人只是想给戴高乐添乱,而不管有没有中央情报局的因素在内,我们都不能放过这个机会。就算中央情报局确实参与到了其中,我也不怕他们。”就算真的有中央情报局参与在其中,这件事克格勃也必须要做,骑虎难下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就算知道是陷阱,谢洛夫也要闭着眼睛跳进去。
  到目前为止,其实五月风暴还不算完全开始,虽然已经不少国家看到了法国内部的游行,并且通过电台和报纸给于声援,但实际上现在只能算是开胃小菜。学生群体什么时候算是一个决定性力量了?找遍历史就没有成功过。
  对于西欧来说,现在法国的抗议已经是战后欧洲之最。但好戏还在后头,真正国家的重要组成力量,比如工人和农民还没有表明自己的立场。法国共产党、法国社会党这些拥有影响力的政党还没有正式表态。
  “事实上我已经命令第五司局寻找原因,但目前没有找到,这就像是一个忽然出现的风潮。”关于这次风潮的分析,萨哈托夫斯基是不相信的,虽然他也会看看。
  “因为没见过战争的那群孩子长大了。他们觉得见识了战争残酷的那代人思想守旧。而自己则是无所畏惧。”边收拾东西的谢洛夫边回答道,“加上现在的国际环境正在激烈碰撞,出现这种事情就不奇怪了,美国国内不是也在天天抗议么?”
  他准备下班了,谢洛夫没有那种高尚情操吃住都在克格勃,以保尔柯察金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过他倒是很希望自己的部下们都是保尔柯察金。原来是因为妻子在乌克兰工作,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能这么做,现在老婆都回莫斯科了,自然没有必要。
  叮叮叮……在这个时候,办公桌上的电话不合时宜的响起,把已经准备锁门的谢洛夫心不甘情不愿的拉回来,“喂,我是谢洛夫,什么事情。”马上随着对面的声音,谢洛夫压抑着自己的怒气,脑子里面想着对策道,“这样,按照文化部流程走,拖上一段时间,这个过程不要给与任何压力,我有办法对付他。”
  放下电话谢洛夫神色严肃,拎上公文包回家。这件事情如果放过,将会苏联的形象造成天大的打击。苏联和美国的对抗,是国家当中的对抗。但从没有一个人可以给苏联造成这么大的伤害,这个人还是苏联人,索尔仁尼琴,他一个人把苏联的国家形象打破产,可以说他一个人的功绩,比冷战当中美国为苏联设计的种种套路都管用。
  “我曾经想要比较正常的让他离开这个世界,但可能是这个人的命比较硬。我一直没有找到机会,加上我们的环境上有空间,所以才让他一直活到现在。如果当年我能想起来这个人,在古拉格的时候就应该把他干掉。”拿着锉刀把妻子的脚趾甲磨平,轻轻吹了一口气,谢洛夫漏出了很满意的神色,谈论的却是一个不相干的问题。
  “一个作家,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么?竟然让你都坐立不安?”瓦莉娅把在丈夫手中的脚丫抽回来,很是好奇的问道,“索尔仁尼琴的杂志社,不是一直在你们的监管当中么?”
  “问题在于他写的东西,从没有一个人敢详细的写古拉格的种种事情,他是第一个,这明明就是冲着我们克格勃来的,所有人都知道,克格勃是当初内务部的化身。这本书一旦出版,对于克格勃和苏联形象会造成毁灭性的影响。我不能让这个东西流传在世界上。”谢洛夫坐在小板凳上面,悠悠地叹道,“那个国家没有出现过错误呢?我们无法像是英法那种殖民帝国慢慢剥削世界,也没有美国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保护自己,甚至连发展的时间都没有,不剥削自己又能剥削谁呢?”
  “那怎么办,我可以去找福尔采娃去说这件事,但只能拖几个月的时间,你还是要想办法和问题的源头解决,实在不行你可以杀了他。”瓦莉娅有些担忧地说道,“拖时间总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你要知道还有几个月,第一书记就退休了,到时候环境会变,所以拖上几个月的时间,才有解决问题的基础,不过首先我会派人调查,防止他的手稿藏在别的地方。”谢洛夫淡然的说着自己的解决步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6/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