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404

  谢洛夫从美国驻军治外法权、中情局和联邦调查局的权利分析和莱茵大营等问题进行了回答,随后举手制止了这个女记者道,“作为竞争对手,苏联比你这个初出茅庐的小记者更加了解你的祖国,最了解你的人其实就是你们的敌人!苏联正在进行的工作和美国是一样的,两者没有明显的区别,自然也提不上谁更加高尚一些!每个人都知道十几年前那场战争苏联和德国的血海深仇,德国杀了我们苏联几百万战俘,我们同样没有客气的回敬了,那是战争时期失去理智的报复!你们美国没有资格对此进行批判,如果你对我说的话有怀疑,那么你可以拿着铁锹挖开莱茵大营的地面,我本人也非常好奇里面躺着多少德国人!”
  “我已经说了这么长时间的废话,现在这位美国记者小姐可以坐下了么?反正我说的你也一个字都发表不出去,美国政府肯定会表示当时这件事情的合理性,要么证明莱茵大营根本没死多少人,反正就是不会承认自由世界的灯塔竟然和苏联做过一样的事情!至于里面埋下了多少德国战俘的尸骨,挖开就知道了!”谢洛夫哼哼一声开始回答别的问题,今天这位美国小姐的问答谢洛夫倒是可以全部回答,但就像他说的一样,他回答了报纸也不会发表。甚至在场的所有记者都不会发表。
  言论自由这种东西听听就好了,可千万不要信以为真。让一个小记者永远不在被报社录用简直太简单了,苏联可以通过国家的命令做到,美国也可以通过资本的运作做到。
  谢洛夫说的涉及到了很多美国政府至少几十年绝对不能改变的东西,既然不能改变,自然就容不得议论,反对意见怎么会在报纸上出现呢?
  反过来也一样,如果哪个王八羔子敢在苏联敢动公有制,身为一个克格勃他就必须马上体现自己的价值,先让卫生保健总局联络当地的医院开出精神诊断证明,视情况严重程度就地羁押还是直接送到喀山集中管理。每个国家都有不能妥协的地方,你要时刻保证自己处在和绝大多数人一致的状态,标新立异强出头只会头破血流。
  “谢洛夫将军,对于西柏林被柏林墙所封锁,苏联的态度是什么样的!”比较靠后一排的女记者起身问道。
  “你是南德意志日报的记者?好吧,毕竟涉及到了德意志民族,我可以回答你这个问题,其实本来这个问题和今天的见面无关!”谢洛夫双手十指交叉思考了一下,对着话筒说道,“苏联在这件事情是不持立场的,但会支持民主德国做出的任何决定!柏林墙既然是民主德国决意要修建,现在已经建成苏联就会给予支持,这是我们苏联必须履行的国际义务,我们自然要站在兄弟国家的一边!”
  “可这样很多民众已经被隔离了,没有人想要考虑过他们的感受么?”
  “我个人可以给予你解答,请记住是我个人,我这些话并不代表苏联!”谢洛夫收起了所有的傲慢,对待不同的国家要有不同的态度,每次务必保证自己只面对一个敌人,让其他人处在观望的状态,这还是谢洛夫从二战中的德国学到的,虽然最后德国玩脱了。
  “联邦德国经济处在优势,这本来依赖于人民的勤劳和美国的援助,光明正大没有什么可说的,但有一个不道德的地方就是,利用西柏林作为跳板从民主德国吸血,十几年来民主德国一直人口都在负增长,根本谈不上经济发展,人都没了怎么发展!如果不阻止人口的流逝,三十年后民主德国的人口就会消失干净!现在民主德国已经比十四年前少了两百多万人,如果我们苏联自私一点,就应该放任这种情况继续发展,到时候成为无人区之后可以视为无主地并入苏联!”谢洛夫说到这里的时候呵呵一笑道,“事实上我们没有,对民主德国修建柏林墙的支持,恰恰证明了苏联对民主德国的领土没有野心,想要和众多兄弟国家一样,把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好……”
  “说得好!”谢洛夫的话刚刚落下,就引起了一阵激烈的掌声,仔细一看大部分都是波兰、匈牙利、南斯拉夫这类的国家,这些记者对谢洛夫的发言进行鼓掌叫好。
  这些记者处在社会主义阵营,非常认可谢洛夫刚刚的发言,这让坐在上面的谢洛夫心头一阵恍惚,这个时代全世界的话语权还有一部分不是在西方世界的手中,对比后世几个孤零零的社会主义国家已经好上太多了。
  生长在中国那一代人虽然接受的仍然是社会主义教育,可每次看到世界地图都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全世界和自己一样的国家只有五个?实际上只有一个,剩下的四个国家只要美国利用规则动动手指就能让他们变得和卢旺达一样。
  其实曾经有很多和中国一样的国家存在,和后世中国像个异类面对全世界相比,现在的苏联的处境已经好了太多,至少说话的时候有人听,而不是让你闭嘴。当几十年后中国走到了和苏联一样的地位、处在个苏联一样的位置上茫然四顾,除了自己还是自己。不知道那个时候的中国想没想到过,几十年前的苏联老大哥同样站在他的位置上,但身后至少还有一些国家追随,不想它要一个国家面对整个世界。
  至少现在,谢洛夫觉得这条注定非常难走的社会主义道路,他还并不孤独。
第57章
公知的去向
  老大哥并不可爱,苏联在某些方面一直都缺少变化,经过了二十年的对抗之后苏联终于明白需要中国站在自己这边,两国的关系有了解冻的趋势,却首先倒在了和平演变之下。苏联的骤然崩溃让腾出手的美国对中国态度大变,也让沉迷在糖衣炮弹中的中国惊醒,什么叫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
  苏联解体的时候谢洛夫才刚刚出生,在模糊的记忆中,他听说过长辈说苏联现在怎么样、俄罗斯现在怎么样,小时候的他曾经以为苏联和俄罗斯是两个国家,毕竟让几岁的小孩理解什么叫苏联解体太过强人所难。渐渐长大的他知道这个曾经存在的国家,也知道了曾经存在的社会主义阵营。明白了自己的国家并不孤独,至少曾经有很多朋友、他们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德意志民共和国、波兰人民共和国、匈牙利人民共和国、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这些曾经存在的国家诉说着,曾经有一段时间、有那么一群人、为了那么一个理想、进行过那么一次实践、让横行世界的列强们头一次感受到了那种深入骨髓的惧怕,这些国家最终倒下去并不代表社会主义输了,仍然有一个国家在坚持继续在这条并不好走的路上走下去。
  “就不能想那些太感性的事情,容易心软!”在回驻地的路上谢洛夫不断的自语道。他一个特工头子,没事想这么伟大的事情干什么。在路过柏林墙的一段路上让司机停车,面无表情的谢洛夫矗立在柏林墙下良久,不知道围墙里面有没有人和他做着同样的事情呢?不过就算是有,那也是敌人。
  “局长,你怎么了?”伊塞莫特妮下车关心的问道,从记者招待会离开之后谢洛夫的心情明显就处在恍恍惚惚的状态,这让伊塞莫特妮十分的关心。
  “我在看着自己的成果!”谢洛夫走到墙边摸着冰冷的墙体,转过头用一种前所未有的目光怔怔的看着伊塞莫特妮,“这对西柏林的一百二十万人不公平,其实我也想求一个公平。为什么?资本主义如果认为自己足够战胜社会主义,为什么要逼迫一个阵亡三千万、伤亡六千万的国家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和他们打冷战?为什么他们拉联邦德国进入北约压制我们就是正确的?我们成立华约自卫就是错误的?他们这么正义为什么不给我们时间恢复过来,我不相信在同一个起跑点会比他们差……”
  过了好半天谢洛夫重新让自己的心情恢复正常呐呐道,“这个世界不公平,我想求一个公平!”一直以来挺拔的腰杆在这个时候略有弯曲,对于谢洛夫来讲今天的这种脆弱状态是非常少见的。
  “局长,你不是说过么?这条路非常难走,但我们要走下去!”伊塞莫特妮也不知道怎么安慰人,但她不愿意见到这样的谢洛夫。
  “说得对,给我一分钟时间冷静一下!”谢洛夫点燃一根烟对着柏林墙,从他的后面看过去,还以为这位苏联最年轻的中将正在对着柏林墙嘘嘘,实际上不是这样,谢洛夫就是对着柏林墙在思考问题,“天天面对这堵墙,里面的人会想什么?”
  “一个正常人被限定在一个生活范围,面对着这种高墙,第一个想法就是出来看看!”伊塞莫特妮毫不犹豫的接口道。
  “我大概还能在柏林带上一个月!”谢洛夫仰着头看着天空良久,忽然低头走回了轿车中吩咐道,“通知亚戈搭心理医生从国内赶来,我要策划一个行动为柏林这次的行程收尾!”
  一天后由亚戈搭医生带领的足足一百多人的队伍在柏林火车站下车,随后进入到了近卫65坦克团的驻地中,奥列格上校专门画出来一个营房安排这些苏联的人文研究者,谢洛夫进入里面和这些学者通宵达旦的商议,直到第二天才出来。
  “我必须要提醒一次,你绝对不能把个人情感加进来,如果柏林墙里面的一百多万人都是俄罗斯人,我也一定不会心软!因为那是白俄,我是苏联人!”斯塔西总部中谢洛夫坐在桌子上的一角,把整个谋划递给了马库斯·沃尔夫道,“斯塔西在西柏林两千多个线人,弄出来点动静并不难!但你们是一个民族,如果里面的人通过过境通道想要冲出来,内务部队必须阻止,西柏林可以进但绝对不能出,我要封死他们……”
  “好的交给我们?散播消息的渠道并不难,但怎么阻止呢?如果里面的人一定要冲出来的话?”马库斯·沃尔夫有些难办地说道,“这可不是一个两个人,如果骚乱真的起来,那可是以万来计算的!”
  谢洛夫揉了揉已经发红的眼睛道,“开枪射击,那是联邦德国的人。”马库斯·沃尔夫一怔,闭上眼睛狠狠地点点头。
  这份集结了一百多个人类行为和心里专家研究出来的计划,就是谢洛夫柏林之行的最后扫尾工作,虽然河道改道工作还需要时间,但一样可以利用这个工程先实行计划。
  五月二十九日,民主德国政府下令打开柏林墙的过境通道,同时释放监狱中的反社会主义者、心怀不满的人和一直以来向往联邦德国的公共知识分子。释放这些人的同时已经提前告知过联邦德国,这些人将会被内务部队护送到过境通道中,当然必须承认的是这里面还有一百多个斯塔西的特工,他们将很长时间潜伏在西柏林,这些人的身份甚至连他们的妻子孩子都不知道。
  同一天,没有经过政府的宣布,但是河道改道的运河已经开凿,这也不是秘密的举动,东柏林有很多人看见了施工队沿着柏林墙外围挖掘,目前被蒙在骨子里面的只有西柏林的民众。
  “你看看那群公共知识分子的嘴脸,我真希望他们到了联邦德国还能笑得出来!”在过境通道不远的一辆轿车里面,谢洛夫看着笑着像是捡到金子一样的德国公共知识分子,一点不客气的嘲讽道。
  “他们都是不错的文学家,算是有名的社会活动者!”平心而论马库斯·沃尔夫不知道谢洛夫的想法。
  “哼,这群除了动嘴什么用都没有的人,除了写点文章无病呻吟一下还能做什么?”谢洛夫自负地说道,“他们唯一刷存在感的地方就是在民主德国,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吸引到一些西方国家的关注体现自己的价值,一旦他们离开了民主德国,凭借这些人的专业能干什么?指望联邦德国把自己的宣传人员解雇了雇佣他们?这些傻子不明白,只有在民主德国他们才有利用价值,一旦离开了这里!他们根本竞争不过人家专门的宣传人员,对了,这些人可都要记录在案,绝对不能让他们再回来了……”
第58章
他们都是
  “这些人加上家属足足有五六千人,我们民主德国的人口本来就流失的很严重了!”马库斯·沃尔夫的意思很明白,其实他很想要把这些人留下来。对于现在的民主德国来说,每一个人都是宝贵的,如果可能的话他自然希望让这些人改变,留在民主德国做贡献。
  “他们留下的意义就是接着扰乱民主德国的建设,博得外国势力的喝彩!某些公共知识份子天生就有一种高人一等的思想,喜欢对这个国家指手画脚,但却没有实践的能力!里面没有一个科学家,都是一群只能靠欺骗民众才能活下去的所谓社会活动家!”谢洛夫忽然拍了拍这位德国同行的肩膀道,“你就知足吧,如果苏联有这么一个窗口,我早就把目前社会不稳定的高加索和中亚人赶到里面去了!”
  马库斯·沃尔夫这个斯塔西的对外情报局局长,在后世号称隐面人,关于他的传说层出不穷,由马库斯·沃尔夫指挥的对外情报局也有众多的传说。不过谢洛夫现在看来,这位后世留下了自己传说的人物,现在还没有成长到究极体。
  谢洛夫想下车登上瞭望塔看看柏林墙里面的情况,直接被马库斯·沃尔夫拉住了,不得不说这个想法没有过脑子,完全是一是冲动,“如果你上去被狙击手干掉了,西方集群可不会为你报仇的,西柏林里面有的是说辞可以搪塞过去!”
  马库斯·沃尔夫说的没错,万一谢洛夫被暗杀了,苏联最多也就是谴责一下,因为根本无法确定到底是谁在远处扣动了扳机,这可和一个月前谢洛夫光明正大站在坦克上不同。那个时候谢洛夫要是被谢尔曼干掉,苏联是可以冲进西柏林的。但要是现在被暗杀,死了也是白死。
  “如果你想看戏的话,我已经安排好了地方!”马库斯·沃尔夫透过车窗指了指右上方的一个十层大楼,这是市区内靠近柏林墙的一个办公大楼,从视角上看居高临下,只需要倍数不高的望远镜就能将柏林墙的所有情况一览无余,并不比站在瞭望塔上模糊。
  这只五六千人的队伍通过六个过境通道,在内务部队真枪实弹的注视之下排队通过柏林墙,他们将会交出在民主德国政府的身份证明进入到西柏林,到达这些人心中魂牵梦绕的自由之地,同时这些人也将会在斯塔西的档案处挂名,不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再回到民主德国。
  “专制政府的走狗,毫无人性的秘密警察!”一个穿着长身风衣带着眼镜的金发男子领着自己的孩子,对着旁边执勤的内务部队战士叫骂道。不过显然这个脸色有些苍白的男人心情是颇为不错的,按照他心里的想法,终于可以离开这个空气中都弥漫着压抑感的地方了。
  顶着斗笠形状钢盔的内务部队战士翻翻白眼,只是民主德国标志性的大钢盔挡住了他的视线,但这名士兵嘴角微微翘起还是表明了自己的不屑一顾,心中巴不得这个喋喋不休的话唠赶紧滚。
  “到你了!”穿着笔挺军服的上尉解除了战士心中的厌恶,招呼这位准备奔向自由的家伙过来登记,一点不停顿的在证件上盖章,标志着有一个人从民主德国的公民名单中消失。
  “爸爸,我们以后还能回家么?”直到男人大腿的小男孩使劲仰着头问道。
  “孩子,我们以后会有更大的房子,更加舒适的环境!”男人蹲下来捧着自己孩子的脸说道。
  “下一个!”站在登记岗位前面的上尉忽然开口道,虽然是让下一个人来登记,但目光却一直落在男人的身上,目光就像看见一坨令人厌恶的狗屎。
  自从铁丝网刚建立的时候出现了人民军战士叛逃事件之后,柏林墙周围的防卫部队就换成了一批人,像是现在负责甄别人员的这些在场的战士,都是铁石心肠的家伙。
  距离不远处的谢洛夫同样知道出现过这么一件事情,但却没有放在心上,从整个事件的发展上来看,那名叛逃的士兵早已经被西柏林策反,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完成了奔向自由的一跃、早已经安排好的记者拍下了那张颇为著名的照片、然后直接进入了早已经等候他的西柏林警车中,完成了这一幕宣传大戏。
  这点经过基本的调查就能推演出来端倪,就连马库斯·沃尔夫都已经通过西柏林的斯塔西线人查出来,谢洛夫比所有人都知道的多一点,那就是历史上这名人民军叛逃者,在两德统一之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被所有朋友和家乡的人视为背叛者、人民的奸细、帝国主义的走狗,最后在二十一世纪来临之前在家中举枪自杀,要知道那个时候德国已经统一了将近十年了。
  前方的大铁门缓缓地被内务部队的战士推开,经过几米的隔离带,这个抱着孩子的就会正式离开民主德国、成为自由世界的一员,以后安心的骂东德而不用担心被警察找上门来。
  这时候距离他几十米的地方,一辆轿车停下来上面被押解下来一个棕色头发的男人,被两个内务警察驾着的男人还在不断的挣扎,脸色十分悲切的道,“放我下来,我是民主德国的公民,你们不能这样!我是人民,政府不能这么对待人民……”
  这种情况让一百多名等候排队的人都非常侧目,就连已经准备走的金发男子也停了下来,眼中充满了迷茫,因为这个男人他认识,两人在里面是狱友。
  很快这个人就被两个内务警察架过来,对着上尉说道,“先给这个人登记……”
  “不,我是德国人、我是人民的一员!我要留在祖国!”棕发男子不断的挣扎,后面一个内务警察从车上取来了一个行李,从里面拿出了他的证件,棕发男子却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一把把警察扑倒在地上叫道,“我袭警了,应该在内务部关押一个月,快抓我……”
  “舒曼你疯了,这不是我们一直想要的机会么?”金发男子不可思议的看着地上的舒曼说道。
  “阿希姆?你怎么在这里?你住在市内不知道,郊区已经开始开凿了一条运河,施普雷河和哈维尔河一定会被截断,进西柏林会被困死的!”舒曼紧紧抱住内务警察的大腿道。
  “啊!”短暂的沉默之后秩序井然的长队瞬间骚动起来,没有多少人知道具体的情况,但每个人把自己知道的信息都说出来,也能得出差不多的结果。
  “嗯?”谢洛夫也注意到了骚动,感觉到旁边的马库斯·沃尔夫很平静,于是侧过头问道,“你安排的?两人哪个是你们斯塔西的特工……”
  “都是!”马库斯·沃尔夫颇为淡定的回答道。
第59章
西柏林骚乱
  这个回答略装逼啊,算不算一种冷幽默?而在过境通道中,得知了这个消息的人们瞬间躁动起来,什么奔向自由之地,都不过是借口而已。如果知道去的地方马上就会被民主德国切断电网和饮水,谁会愿意去西柏林?那还不如在民主德国呆着。当即有人表示不愿意移开民主德国,不过么……
  晚了!想要离开这里的人被守卫的内务部队战士阻止,戴着斗笠形钢盔手持stg44突击步枪的内务部队战士,用整齐的枪栓声制止了乌合之众的脚步。
  “我们不想离开这里,你们逼我们进入西柏林是流放,人民的政府是不会这么做的!”舒曼在挣扎的时候被狠狠地揍了几拳,直接被拖到登记站清除了自己在民主德国的痕迹。
  “什么都是相互存在,你不喜欢做祖国的人民,祖国自然不会把你当做人!”上尉说完之后看了一眼长长的队伍催促道,“快一点,把这些叛徒送走我们就清净了……”
  在各个过境通道中,几乎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这些人有的是马库斯·沃尔夫安排的,有人则是真的得知了要切断西柏林水源的消息,还有一部分则是这些反对民主德国知识分子中真正的聪明人。
  最后这种人深知他们这批人的价值在哪里?深深明白他们的身份呆在哪里才能更容易的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成为国家的良心又同时能不断的被媒体报导。去西柏林或者联邦德国有什么好?他们这批人能做的骂政府,人家联邦德国的记者更容易做,而且可以骂的更加彻底,不用担心被民主德国的内务警察找上门来。
  这批对自己的价值有清楚认识的公共知识分子,是最不愿意离开民主德国的,因为他们知道自己除了动嘴骂政府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可以让人记住的地方。
  这批人的心态早就被谢洛夫所了解,这次的行动主要就是针对的他们,眼见骚动被民主德国的内务部队真枪实弹的震慑下去,长长的队伍越来越短。谢洛夫发出一声长笑,一点流血牺牲的准备都没有,怎么做国家的良心?这倒让他想起一个一水有文化有水平、不是留美就是留日的政党,在这个政党的治理下,国家年年大饥荒照样黄金十年、全世界都在准备对轴心国的强大攻势下,只有它们能豫湘桂大捷。八年抗战二十二次会战全败,唯一一次全歼对方部队生擒敌方军长的茂林大捷,让更多的人记住是这次大捷的另外一个名字皖南事变。
  “走吧,在离开柏林之前让我看看斯塔西的能力!”谢洛夫的心情相当不错,像是勤奋的工人、高尚的教师、勤恳的科学家,这种人再有多少一个国家都不会嫌多。但要是一群除了动笔骂政府,除此之外不能制造价值的人还是赶紧让他们滚到国外去比较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