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1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1/404

  这句话只是随便说说,有什么不光彩的,鉴于苏联和美国在六十年代的实力差距,他更加希望美国多一些蠢货,要是这次中央情报局没有发现端倪,只能说明对方愚蠢。克格勃会笑眯眯的收下这份大礼,然后讥笑对方是傻叉……
  “主席,斯塔西方面已经做好准备了!”谢尔瓦诺夫给予了肯定的答复。
  “好!”谢洛夫狠狠地拍手,好像松了一口气喊道,“有他们出手就不同了,某些方面来讲,斯塔西个人素质甚至比我们还要强,这次是斯塔西首次离开欧洲和我们合作,我对最终的结果充满了期待。”
  未来的日子里,谢洛夫的想法是让所有盟国的情报部门能和克格勃并肩作战,这些克格勃在战后一手建立的情报部门,如果仅仅是在本国发挥作用实在是浪费,最好是和克格勃一样活跃在全球的秘密战线上。
  这样还可以让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联系更加紧密,互相联合在一起,其中的好处还很多。
  首都喀土穆处在一个非常诡异的气愤,其实事情从开始到现在也不过才三天的时间,对一个政变来讲,只是这点时间应该是很短的,除非是直接的军事政变。一般的政变从抗议到发酵,再到最后的博弈至少要一个月的时间。而这次的抗议几乎在短短时间内就取得了效果,一方面是因为阿布德将军长久以来的战争没有效果,另一方面也少不了很多人早就等着这一天了,就连苏丹军事委员会内部也有很多人不愿意在动用军队保卫阿布德。
  事情已经非常明显,不少军事委员会的将领已经和阿布德将军明说,下台之后可以去外国居住,埃及、沙特都行,一家人的安全是可以保证的。这个条件也算是丰厚,要知道几年前阿布德将军在同样的情况下,可是干脆的把苏丹总理的全家民主了。
  “将军,示威人数高达十万人,很多人都是士兵的亲人,我们无法反抗这股意志,希望你能体面的下台,这样我们军方还能保存自己的利益。”同为军事委员会委员的一个少将对阿布德将军展开了劝说,镇压是行不通的,既然行不通,那你就伟大一下,牺牲一下自己保全我们军方,这样对大家都好。
  此时的阿布德将军在总理府如同软禁,在这种情况下不知道他想起来没有,几年前他就是在这里干掉了苏丹总理一家,风水轮流转,今天轮到自己面临了同样的局面。
  不,事情还没有到最糟糕的地步,从军事委员会其他人的口中,至少他下台之后不用付出生命的代价,阿布德将军仿佛失去了一身的力气,短短三天时间事情已经不可避免,“我愿意下台,让抗议的代表进来,我要在总理府前面宣布这个消息。”
  消息马上传开,所有人都欢欣鼓舞,这是民主的胜利,军方下台的蛋糕如何划分,已经在很多人的脑海中徘徊,总理府门洞大开,所有士兵散开表示克制,在十万民众作为后盾的情况下,一些领头的家伙云集在总理府前方,已经到了分蛋糕的时候,这个时候可不能露怯,不然马上到来的大蛋糕可就和自己没有关系了。
  “德意志,德意志,高于一切,高于世间所有万物!”一个古铜色肌肤带着草帽哼唱着德国的传统国歌,他的面色坦然和喀土穆的焦躁气氛格格不入,就好像一个旁观者在观察者,不是好像,他本来就是。他来到苏丹已经一年,作为援建的电力工人来到这里。只是没人知道他还是一个卓越的狙击手,他的技术完全可以杀了肯尼迪那个精神病人相提并论。
  现在,精神病人里德尔神色轻松的越过不断朝着总理府赶去的人群,嘴角挂着嘲讽之色慢慢的朝着相反的地方走去,终于到了一个钟楼,抬腿漫步发出哒哒的声音在石质的楼梯上,直到再也消失不见。
  面色镇定的他从口袋里面拿出一颗氰化钾放在自己的后槽牙上,整个钟楼只有他自己,这座钟楼是一个绝佳的位置,拥有良好的视界把总理府前面的空地尽收眼底,这也是当年的英国殖民者在这里和总理府同时修建的。
  不慌不忙的组装好了一把英制狙击枪,里德尔不自觉的吹了口哨。这是他喜欢的感觉,他已经做好了死的准备,但不会主动的找死,撤退路线和接应都已经准备好,现在只等着总理府里面的阿布德将军露头。
  十几分钟之后,在总理府的阿布德将军出来站在了这些抗议人群的前面,最前面是几百个领头人,在总理府外面的街道上还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看热闹,阿布德将军的前面已经竖起了一个麦克风,深吸了一口气之后,他不得不面对这个艰难的时刻,“我是军事委员会主席阿布德,易卜拉欣,今天……”
  就听见一声不易察觉的枪声,准备对着人群发表讲话的阿布德一下子仰面栽倒,一些眼睛一直盯着阿布德的人,看见阿布德将军的头上爆出血雾。钟楼上的里德尔直接扔掉步枪,以飞快的速度跑下钟楼。
  此时的总理府面前在短暂的失声之后,陷入了一阵轩然大波,人们不知所措的大叫着,纷纷往总理府外面涌去,有些不明所以在总理府外面的士兵被撞倒,随后第一声枪响,引爆了火药桶,人挤人当中所有人都不知道现在的情况是什么样,都在凭借本能清除自己的威胁。
  塞拉姆少校通过通讯员马上知道了总理府的情况,马上把自己的意思转达给同学们,“成功了,苏丹未来就在我们手中,剩下的就靠我们自己了。”
  “这是帝国主义早有预谋的暗杀,阿布德将军已经死亡,我们要维护国家的秩序。”
  “这肯定是受到了帝国主义的挑拨,我们必须为阿布德将军报仇,不然马上就轮到我们了,那些人的目的是整个军人阶层,铲除他们,让国家恢复到平静之中。”
  这种言论几乎瞬间在首都的士兵中传开,塞拉姆少校、拉希姆少校以及他们的同学几乎瞬间做出了同一个举动,利用军方首脑被暗杀的恐惧感,驱使着士兵为阿布德将军报仇。
  他们集合了自己手中的所有兵力开始分别行动,在总理府周围的士兵几乎马上把整个苏丹军事委员会的委员控制起来,很快控制陆航大队的塞拉姆少校乘坐直升机在总理府降落。
  “我们要为阿布德将军报仇,现在我们必须找出凶手,需要你们下命令让我们的士兵自由行动。”下了直升机的塞拉姆少校二话不说直接进入了正题。
  “不行,你们这是政变!”话还没有说完,不同意这个举动的将军直接被塞拉姆少校开枪射杀,恶狠狠的说道“这是全体士兵的意志,你们作为将军必须保护军人,军方的领导人可以被随意射杀,一旦交出权力我们这些军人不是被随意处置。”
  当然这只是个借口,就连塞拉姆少校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话,他不过是找个由头给自己的行为做出解释,不一会一个接一个的中层军官来到了总理府,仔细看着他们,会发现他们有些人身上带着一丝血迹。
  “都弄好了,只剩下我们这些指挥官了,其他指挥官已经被帝国主义的人杀了。”拉希姆少校明里暗里的告诉塞拉姆少校,不愿意和他们一起行动的指挥官都已经被干掉。
  “将军们,现在你们也看到了,如果我们后退一步,所有人都会死!”塞拉姆少校心照不宣的配合着自己的同学演戏,其实他们完全可以把这些将军全杀了。只不过在他们掌控局势之后,希望一些阿布德将军时期的重要人物出来背书。
  最终在他们这些卢蒙巴学生的逼迫下,已经没办法显示权威的将军们点头,总理府的阿布德将军家属已经被保护起来,这些人不会死,相反将作为遗孤成为卢蒙巴学生军官的一个法理支持者。
  “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之下,阿布德将军被刺身亡,我们不能让敌人破坏我们的国家,现在我命令用一切手段往手段恢复平静。”塞拉姆少校对着眼前不到二十人的指挥官布置任务。
  恢复国家秩序,从总理府传来的命令让所有士兵上街评定骚乱,抓捕可疑的人,如果遭遇到反抗可以当场击毙。属于军方的浪潮席卷整个喀土穆。在非洲军方就是天,当这些士兵真的想要平定局势,他们就可以做到。当喀土穆恢复平静之后,新的掌权者已经出现。
第478章
社会主义苏丹
  苏丹政变的消息马上传到莫斯科,很快一份更加详细的电报被送到了卢比杨卡,这场政变自然以那群卢蒙巴学生大获全胜而告终。这不是苏联和美国的较量,只不过是克格勃和苏丹的较量,目前来看克格勃想要收拾一个第三世界国家倒不是多么困难,结果是非常可喜的。
  “不愧是我专门洗脑的学生,下手还是够狠的!”浓重的血腥味道似乎能通过电报传出来,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风波肯定会从首都扩散到苏丹全国,至少是整个阿拉伯人的地区。
  此时苏丹的整肃还在继续,但谢洛夫相信不会改变大局了,胜利就是胜利,也许过程会曲折一点,但改变不了最后的结果。就在这个时候谢尔瓦诺夫进来,谢洛夫直接说道,“让苏丹大使馆提供和英美势力有关系的名单,干活就要漂漂亮亮的,不能留下一点威胁,先把资产家给我干掉,随后几年他们可以慢慢收拾掉其他势力。”
  “明白,主席,我马上会安排这件事,不过克里姆林宫让你过去一趟。”谢尔瓦诺夫说道,“总务部部长马林同志说,安德罗波夫同志也会去。”
  “哦,苏丹的事情吧?知道了!”对于谢洛夫来讲,这就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克里姆林宫也明白苏丹的价值,叫安德罗波夫就更容易理解了,谢洛夫和他算是半个同行。
  四月初的莫斯科除了早晚气温低之外,在一天的大部分时间已经没有那种寒风刺骨。进入克里姆林宫的时候,门口的执勤人员敬了一个军礼,只不过仔细看的时候会发现其中的细微差别,左边的卫兵在敬礼之前动作有细微的不同,这表明克里姆林宫没有危险,如果是右边的士兵这么做,就表明事情不简单。
  谢洛夫点点头带着坦然之色走了进去,他必须保持自己的安全,为了防止贝利亚那种被斩首的情况出现在自己身上,经过仔细研究整个事情的经过,他已经做好了准备。不但在这里是这样,以卢比杨卡广场十一号为中心,谢洛夫安排了很多克格勃特工安家,这些克格勃人员房子的距离用肉眼就看得到,这样做是防止自己在某些路段被伏击。
  “第一书记同志,勃列日涅夫同志,谢列平同志,柯西金同志、苏斯洛夫同志!”进入会议室的谢洛夫分别对着在场的中央主席团委员问好,一个都没有拉下。除了自己之外,还有外交部部长安德烈·葛罗米柯,中央联络部部长安德罗波夫,不过一般也在这里的国防部长都是没有列席,显然赫鲁晓夫不认为这件事需要把国防部找过来。
  把帽子挂在一架上,摘下手套的谢洛夫屁股还没有做热,赫鲁晓夫直接发问道,“尤里,苏丹对于我们国家非常重要,你对苏丹那边刚刚发生的政变怎么看?”
  “没什么,从驻苏丹大使馆的消息来看,那些中层军官上台是一件好事。”谢洛夫不慌不忙的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他们的上台对我们苏联只有好处,看来我们和苏丹的蜜月期就要来了,苏丹会成为我们最亲密的盟友,仅次于东欧国家……”
  波德戈尔内眉头微微一皱发问道,“为什么会这么说?”波德戈尔内其实不知道这场政变是克格勃策划的,实际上中央主席团只有勃列日涅夫和谢列平知道,他并不知情。
  “因为大部分现在的政变指挥官,其实算是我的学生。”谢洛夫话一出口令大部分委员都大吃一惊,“他们是卢蒙巴大学的学生,里面有几个人我曾经还给他们带过课……”
  赫鲁晓夫沉默一阵,用探寻的目光盯着谢洛夫问道,“苏丹政变是不是你策划的?”
  “是,阿布德的军政府有中立的态势,我必须维护苏联的国家利益,从去年年底到现在,不到半年的时间我开始准备,现在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谢洛夫没有犹豫的实话实说,这次的政变本来就是他策划的,隐瞒根本毫无意义。
  在中央主席团面前说谎,还不如直接实话实说,用谎言暂时过关未来必然是用更大的谎言圆,他可没有这个经历未来不断的说谎,那还不如这次直接承认,反正这只是克格勃工作的一部分,只不过因为苏联的粮食问题一直存在,所以风险好像大了一点。可成功就是成功,结果是好的,那就谁都说不出来毛病。
  “太冒险了,万一失败我们的粮食基地就会失去,幸亏结果是好的!”赫鲁晓夫沉默了良久决定在这个问题上不予追究,克格勃的对外工作确实有这方面的职能,没有问题。
  “我就是知道不能失去苏丹,才会冒险调动力量发起政变的,这样这个有潜力成为农牧业强国的非洲国家,才会真正的进入到我们的供应链之中。”谢洛夫的话让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柯西金频频点头,苏丹如果能够为苏联提供一些原材料,那对苏联经济的好处当然是显而易见。
  苏联和美国的竞争,不能光看两个国家的实力,美国虽然比苏联强,但没有压倒性的优势,但如果把双方各自阵营的盟友加起来就不一样了,美国绝对会获得碾压苏联的实力。
  东西方阵营的界线也就基本清楚了。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差不多涵盖了世界工业生产力的三分之二,这样的实力一旦被有效的组织起来,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在总体实力居于劣势的情形下,苏联要继续和资本主义阵营保持均势,那么积累和消费的比例、重工业和轻工业的比例以及工业和农业的比例就都无法保持平衡,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程度和国家经济增长就无法成正比。
  苏联在八十年代之后会出现经济问题,就是因为美国已经开始整合自己旗下的人口和工业,苏联这边要想维持对峙的均势,就必须加大对军事工业的投入,苏联的封闭经济体系里,发行的货币和生产的产品是对应的,刨除这一块,只对比和老百姓生活相关的消费品的话,卢布的发行就是过量的。因为对一般消费品的购买力不足,于是导致卢布对西方货币的官方汇率和实际汇率能差出很多。
  想要这个问题解决,就不能让美国把自己阵营的力量调动起来,六十年代的苏联完全有这个时间,到时候就算是美国发现自己一个国家战胜不了苏联,开始调动盟友力量的时候,他就会发现除了西欧和日本,他不会有多少调动的力量。说不定连西欧都不会有……
  “那苏丹会不会走社会主义路线呢?”苏斯洛夫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后来的历史上苏斯洛夫开始对输出革命感兴趣,不过他和安德罗波夫选择的地点都比较一般,苏斯洛夫选择了南也门,安德罗波夫选择了阿富汗。
  “如果太着急会暴漏我们的目的,先以军事委员会的壳子慢慢清除掉苏丹的落后势力,等到时候到了,我们可以把苏丹变成一个理想中的状态。”谢洛夫给出的建议是不要着急,苏丹可不像是当初的苏联情况这么危险,苏丹除了埃及有潜在敌人的意思,没有明显的敌人,这种情况下苏丹不用像是苏联那样,帝国主义明天就会过来灭了我,所以必须马上发展工业、生活、农业都给我靠边站。完全可以利用几年的时间慢慢改造,更何况苏丹本身也没有足够的计划经济专家。玩不起计划经济。
  “也就是说表面不变,实际上苏丹已经成了社会主义苏丹。”勃列日涅夫了然的点点头,和旁边的赫鲁晓夫交换了一下意见然后道,“那我们首先让葛罗米柯同志阐述一下我们的立场,对苏丹的变局我们不采取立场,愿意和新政府继续友好的交往……”
  赫鲁晓夫点点头,显然对勃列日涅夫的意见也很认可,然后把目光放在了谢洛夫和安德罗波夫身上,“谢洛夫同志和安德罗波夫则是采取另外的态度,安德罗波夫同志本身就负责中央联络部,而那些苏丹现在的军事指挥官则是谢洛夫同志的学生,你们两个秘密去苏丹,和苏丹的新政府建立友谊,当然相关的援助计划和技术储备,希望柯西金同志做一下方面的工作!”最后赫鲁晓夫把目光放在了柯西金的身上。
  “知道了,第一书记!”谢洛夫和安德罗波夫都点点头,表示自己接受这次的任务。
  回到卢比杨卡的谢洛夫开始做秘密出国的准备,刚移交完工作,石油工业部部长季库诺夫就找上门来,他还不是一个人来的,畜牧业和饲料生产机械部部长、矿肥生产部、农用拖拉机制造部、地质部、有色金属工业部、等等一大票的部长。
  “你们的消息是真快啊,能不能注意一下吃相?”谢洛夫一脑门子汗地说道,“怎么人都到我这里来了!”其实他很想说的是凑不要脸……
  “也有一部分人去了安德罗波夫同志那边,放心,他那里也很热闹!”不把自己当外人的季库诺夫,从谢洛夫的柜子里拿出咖啡,给自己这帮人一人冲了一杯。
第479章
埃及的枷锁
  克格勃主席办公室可以说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这里是卢比杨卡,苏联乃至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情报中心,直接为卢比杨卡服务的安全人员高达百万之重。单独从部门来讲,克格勃的人员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位高权重,下属各大总局分工不同几乎涉及所有重要部门。
  对于其他部门的干部来讲,一般都不愿意和卢比杨卡扯上关系,除了有事情需要克格勃配合的时候有单独的部门干部来呆一会之外,这里还是头一次迎来其他部门的头头。
  “季库诺夫同志,差不多就行了,喝这么多咖啡你不怕晚上睡不着觉么!”谢洛夫本想当做没有看见季库诺夫的动作,但这个家伙稍微过分了一点,苏联咖啡的来源地不多,生产好咖啡的地方除了古巴,大多数都要通过走私渠道进来。关键古巴不能只供应苏联,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甚至包括中国都有份额,苏联国内咖啡的供应也比较紧张。
  “谢洛夫不要这么激动,谁不知道你们克格勃的经费是财政部都不能过问,再说你们还有在全世界的情报网络渠道,比我们更加容易。”季库诺夫对着其他部门的部长,迎来一片赞同之声,样子就像苏联刚刚立国的时候抄了贵族的家一样。
  季库诺夫原来在内务部的时候也不这样啊?怎么现在一副这德行?堕落了?至于对方说的话他完全可以当做是放屁,克格勃的财政当然是没问题的,但也要分和哪个部门比较,石油工业部的油老虎来自己的总部哭穷,也真是好意思!
  “好了,直接说出你们的目的吧!为了苏丹的事情来的?不过我要提醒同志们,作为无产阶级的革命者,国际主义战士,我们要注意吃相,哈哈……”刚开始脸色无比严肃的谢洛夫,说到最后自己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整个主席办公室都被笑声填满,这种笑容本来就有一点心照不宣的意思,本来么,没有价值的地方怎么值得克格勃费劲策划政变呢,换做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谁理它?嘴巴里喊得都是主义,心里想的都是生意。
  这些部门的部长来卢比杨卡肯定不是闲着祝贺他,而是涉及到了自己本部门的利益,需要准备去苏丹的谢洛夫着重调查有什么资源是他们需要的,这个问题要是谢洛夫说的话,苏丹首先应该成为一个农牧业的大国,补充苏联因为气候问题农牧业短板。以苏联的纬度,想要在人均上拉平美国的粮食和肉类供应几乎不可能。平心而论苏联有哈萨克、有蒙古作为补充,条件上不能算太差,换做任何一个对手都能碾压,哪怕是南美的巴西也不可能比苏联做得更好,可问题是美国气候和领土比苏联更好。
  就像是苏联有贝加尔湖,美国有五大连湖,苏联有乌克兰大平原、哈萨克草原、蒙古草原、美国有密西西比大平原、对手任何条件都比苏联要更好一点,苏联什么比美国多呢,苏联的冻土带比美国多……
  “石油不比多说,稀有金属也是我们需要的,还有就是苏丹北部的棉花产地,暂时我就想到这么多,如果同志们有需要的话,可以交给我一份报告,到了喀土穆我着重调查一下。”谢洛夫知道这些部门的利益,没什么,这也是整个苏联的利益,一点都不冲突。
  在这些部门的老大离开之后,谢洛夫这里已经多了十几本计划书,都是各个部门需要的东西,这些人真是早有准备,就等着他点头,一点没有犹豫的把早就准备好的计划书留下。相信安德罗波夫那边应该也是一样,这是不能被拒绝的,名义上这都是为了苏联的利益。
  当两人一起登机之后拿出包中一叠后后的计划书后,心照不宣的一笑,把这些计划书当做是旅途中的调味剂,还可以从里面了解一下其他部门的情况和问题。
  “现在的情况已经好多了,我第一次来苏丹的时候,是从埃及从陆路到了边界,然后顺着水路逆流而上到了喀土穆,那时候苏丹就剩下一个简易的机场,根本不行让大客机降落。”翻看着计划书的谢洛夫意味深长地说道。
  “你第一次去苏丹?那时候应该是阿布德政变的时候吧?”安德罗波夫不着边际地说道,“上次的苏丹政变应该就是你策划的,至少你表达了支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1/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