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1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3/404

  这么多年克格勃档案库中的计划多到可以用卡车拉,不是所有计划最后都会实行,但这次就算肯尼迪亲自来,也不能阻止克格勃的行动。
  捷尔任斯基师驻地,谢洛夫和边防总局局长边防军司令泽里亚诺夫一起出现在演习场上,他们的前方一个连队的T62坦克正在进行战术操演。一百一十五毫米的滑膛炮发出震耳欲聋的怒吼,和泽里亚诺夫上将津津有味的点评对比,谢洛夫就两眼一抹黑,除了感觉不明觉厉之外,连半点专业性的点评都没有,也真亏了他是内卫军的司令,捷尔任斯基师名义上的长官。
  “国防部那群老头,最终只给我这种坦克,新式坦克一点都不松口!”放下望远镜的谢洛夫看着自己身边的边防军司令道,“新式坦克已经定型,T62这种过渡性产品被打发给我们国内部队了,边防军的缺口有多少?”
  “如果要全部把部队配备成二级准备,暂时需要三千辆左右!”泽里亚诺夫上将收回目光想了一下道,“毕竟中亚和远东是我们的次要方向,边防军的战备不能和欧洲四大集群相比,三千辆加上原来的T54坦克,勉强够用了。”
  “加上T54坦克的话,整个边防军系统的坦克在四千辆左右。其中中亚和远东方向有三千辆坦克,加上国内军区的配备,坦克不到七千辆。”谢洛夫快速的说出了一组数字,转过来摇头道,“国防部那群老头,明显是用T62坦克糊弄我们,这玩意和T54有什么不同?如果真是好东西,为什么四大集群和欧洲军区都不配备,非要给我们?”
  “这就没办法了,谁让人家四大集群是主要攻击集群呢?我们不过就是守卫边界对付一下越界的家伙,充其量有一些武装匪徒!”泽里亚诺夫上将笑笑,他也知道这种坦克是国防部评价不高,不然的话西方集群首先就会配备,也轮不到他们边防军了。
  “嗯,用四千辆坦克对付武装匪徒,很有想法!中国有没有四千辆坦克都没准,你们边防军人数还不到三十万!”谢洛夫叹了一口气,和国防部沟通之后,他还是答应接收T62坦克配备克格勃的武装力量,这次叫泽里亚诺夫上将来也是这件事,所有配额内的坦克都移交给边防军区,内卫军还用T54坦克作为标准配备。
  其实T-62坦克没有谢洛夫说的这么差,T-62坦克采用传统布局,发动机传动室在尾部,指挥室在前部,战斗室在中部,乘员由驾驶员、车长、装填手、炮长4人组成。T-62使用轧钢和均质装甲板双重防弹装甲,主要武器是115毫米滑膛炮、7.62和12.7毫米机枪。最大速度50公里/小时,公路行程约500公里,越野行程400公里,越野性能达到了研制时期的最高标准,能够跨越宽2.85米、深0.8米的堑壕,以及水深1.4米的浅滩。
  从数据上来看,这玩意十年内都不会落后,但不能这么比,国防部都准备接收T64了,然后把等于是T54的改进型坦克让克格勃接收,这个动作总让谢洛夫有种捡破烂的感觉。
  “把坦克集中在中亚和西伯利亚军区,滨海边疆区方向还用T54坦克,别把我们的邻居吓到了,那群大爷现在和越南和美国对抗,我们可惹不起他们。再者那边还在进行开荒,弄出来点事情把开荒耽误了就不好了。对了,边界那边有没有什么动静?”两人边走边聊已经走到了坦克编队列队的地方,摸着履带的谢洛夫想起了这个问题,T-62坦克好像在和中国的边界冲突上被俘虏过,这种情况还是避免比较好。
  T-62坦克如果作为技术援助的话给中国,谢洛夫是没什么问题的,就算是最差的可能中国也必须领情,但如果在边界冲突上被俘虏那就不一样了,这相当于没抓到狐狸还惹一身骚,多赔账的买卖。
  “没什么动静,谈判不是一直都在继续么?虽然没有成果但我们这边也没什么不对的地方,我也参加过两次。”泽里亚诺夫上将简单的说了几句,不把T62放在远东他也没什么意见,至少从他的观察上来看,局势也很平稳。边贸口岸虽然没有五十年代的繁忙景象,但也一直在进行,想到这泽里亚诺夫上将想到了一个问题开口道,“不过有一个问题现在比较难办,开垦采伐的木材堆积了很多,需要想想办法!”
  “哦?有多少?”谢洛夫眼皮一耷拉,这个问题他竟然忘了,也真亏是在林业地区长大的。
  “八百万立方米,开垦还没有结束,如果继续的话,数量还会翻几倍!”泽里亚诺夫上将苦笑道,“滨海边疆区不是中亚,那边是草原,滨海边疆区是森林。开垦之后采伐的木材怎么办?”
  “不能出口给中国么?换一批轻工业品也行!”谢洛夫想了一下说出了这个建议,但看见泽里亚诺夫上将就知道这个提议不行,五六十年代中国也不缺森林资源,滨海边疆区靠着东北,东北这么多林业局一年的采伐量比这个数字都要高几倍。
第456章
有良心的主席
  “那有什么消息没有?这批木材放着损失太大了!”这可真是个问题,不要以为木材可以放很长时间,根据树种的不同,很多不同的树木储存时间长了,会分别出现开裂、发霉、出油等一系列的问题,谢洛夫虽然没有专门接触过具体的工作,但从小到大也见得多了。
  因为滨海边疆区开垦的缘故,被铲平的地方堆积了海量的木材,各种树木都有,农场旁边建立起来了一个个高耸的贮木场,原木都堆了几十米高,形成了一个个巨大的木刻楞。
  如果这些木头今年不处理,明年经过一年的风吹雨淋暴晒还有多少成材率谁都说不好。
  “有日本商人过来询问过滨海边疆区的地方党委,表示要买一批木材。不过!”说到这里的时候泽里亚诺夫上将有些面带难色的欲言又止。
  “不过经过计算发现,日本人把价格压的很低,比往年的价格都要低,对不对?正常,日本商人在算计这种小账的时候从来不会出现错误,不过他们不会算大账!”离开了T62坦克车组,两人一路上相顾无言。虽说两人不是专业的会计,但克格勃什么人才都不缺乏,有的是人能算明白这笔账,卖给日本人无益于让对方捡了一个大便宜。日本人是敌人,按照谢洛夫在克格勃开会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一个叫日本的国家,只有一个叫美属日本的地方。
  “日本人的消息真灵通,今年我们开垦远东土地,马上闻着味就找过来了!想要占我们的便宜……”谢洛夫咬着后槽牙,日本商会在苏联的远东地区有办事处,得到苏联开垦消息并不意外,就和他说的一样,日本人在计算成本的时候从来不会失误,但往往在格局上出现错误判断,更何况日本本来就被美国控制,“建设集体农庄需要多少木材?”
  谢洛夫已经打定主意,任何人都别想占自己的便宜。这批木材他要想尽办法吃进去。
  “集体农庄肯定吃不下这么多木材,远东根本就没有多少人!”泽里亚诺夫上将说的是实话,谢洛夫知道五六十年代中国的木材生产还在苏联之上,因为中国人多有这个需求,苏联在亚洲的领土没这么多人,所以没这么大的采伐量。而这个年代东北森林还很丰厚,所以也中国没有进口的需求,这可不是二十一世纪。
  “滨海边疆区不缺湖泊吧!”谢洛夫猛然记起家乡的气候,在人口暴增之前包括东北的远东地区有很多湿地和湖泊,中国况且如此,苏联这边人少更应该保持原始面貌。
  “当然不缺,除了和中国共管的兴凯湖,我们还有很多湖泊和水库!”泽里亚诺夫上将对滨海边疆区非常了解,那里的平原集中在和中国交界的地区,和中国共管的兴凯湖是最大的湖泊,除此之外当地还有很多湖泊,风景算是相当不错。
  “给当地国家安全局和内务总局下令,距离湖泊水域路程一百公里以内的贮木场全部清空,所有木材沉入湖水当中。”谢洛夫斩钉截铁道,“剩下的贮木场储量我来解决。”
  木材在露天储存无疑是非常浪费的行为,但也不是没有办法,这个办法就是水,绝大部分的木材都不怕浸泡,木材在露天风吹雨淋一年就会变质,但在水下十年八年都不成问题。前世的家乡在二十一世纪从湖泊中捞起了大批七十年代采伐的原木,除了涨一些绿毛、或者树皮被泡掉之外,没什么问题。储存方法是一定要让整个原木都在水中,一半在水面一半在水中木头就会烂掉。
  宁可泡湖水下面也不给日本人,这不是谢洛夫多么具有爱国情操,而是他不能忍受日本人那种明明是占便宜还一副你才是占便宜的样子。这种行为其实和当年宁可把牛奶沉到密西西比河也绝不降价的资本家一样,我沉湖里也不让你压价,不行就是不行。
  “好,我会去办,不过随着开垦的继续,木材还在源源不断的运下山。”泽里亚诺夫上将告诫谢洛夫,不要太小看了开垦运动弄出来的木材数量,这只是刚刚开始。
  “我心里有数!”谢洛夫摆摆手,两人在捷尔任斯基师驻地的门口分别乘车,回到自己的总部。回到卢比杨卡广场十一号,谢洛夫立刻让谢尔瓦诺夫给所有的武器研究所发电询问,他记得苏联的爆炸反应装甲应该就是这个年代面世的。
  爆炸反应装甲的概念最早是在1949年由莫斯科普鲁米梯学院的拉夫列杰夫教授提出的,并且苏联钢铁科学研究院在随后的十年中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试验,从技术和安全因素考虑,苏联设计界和军方对发展爆炸反应装甲这种“旁门左道”一直存在争议。苏联爆炸反应装甲“晚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复合装甲在T系列坦克上的大量运用。
  T64坦克目前没有进入生产阶段,只是出现了不多的样车在进行实验,但除了造价之外,T64坦克完全就是属于这个时代的怪物,甚至比苏联大规模装备的T72坦克数据还好。但克格勃这方面就不同了,克格勃武装力量接收的是T62坦克,这玩意谢洛夫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明明就是T54的改进版,属于苏联主战坦克青黄不接时候的代替品,一旦T64坦克进入量产阶段,T62坦克的地位就非常尴尬了。
  和T64坦克相比,T62坦克不说是破烂也差不多,接受了一批残次品的谢洛夫,不得不在旁门左道上下功夫,比如说苏联的爆炸反应装甲。人家T64坦克防御力高不需要。自己这边的T62坦克可没有装逼的本钱,只能在外挂的爆炸反应装甲上想想办法。
  “钢铁科学研究院那边的消息表明,研究院确实有方面的议题,不过国防部方面对爆炸反应装甲的议题没什么热情,所以出现了经费困难导致目前研究处在停滞阶段!”谢尔瓦诺夫很快回来报告道,“研究院的相关试验已经停止!”
  “停止了?缺经费?经费我们出,让钢铁科学研究院继续进行研究,我希望相关的成果可以首先应用在边防军的坦克上面!”谢洛夫此时相当大包大揽,硬件本身就比不过国防部,在不想想办法这日子还能过么?
  可惜对于爆炸反应装甲,谢洛夫的了解仅限于这个名字,除了这个名字他什么都不知道,什么原理现学现卖也不赶趟。有时候他真希望自己是全知全能的尤里,弄出来点天启坦克、恐怖机器人这些东西,就不相信美国人还敢瞧不起苏联的军事力量。可他不是,这就非常尴尬了,有力使不上……
  “但我也不是什么都不能做,爆炸反应装甲我不会,盖房子我还不会么?”谢洛夫带着粉粉的表情等待着自己的客人,建筑研究院的几个建筑学者。这些人都是设计工程的学者,被谢洛夫请过来盖小区完全是大材小用,但总不能让学者闲着对不对?
  与此同时克格勃第一总局假情报部散播了一个虚假情报,因为滨海边疆区的开垦工程出现木材积压的问题,导致日本商人压低价格,让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谢洛夫十分愤怒,在卢比杨卡自己的主席办公室内发火。
  而实际上谢洛夫正在彻夜的和建筑研究院的学者谈论克格勃宿舍的扩建问题,“楼道中应该考虑一下各种电路的隐蔽问题,集中管理最好,电线在明处安全隐患太大,而且容易被破坏,一个小孩子升起恶作剧的心思,后果都不堪设想!”
  “谢洛夫主席,明线设置其实更加容易检修,一旦在墙体内部电线损坏,检修是一个大麻烦!”建筑研究院的学者表示出不同的意见,完全出于实用性的考虑。
  “安德列耶夫同志,电线在墙体之中受到墙体和水泥的保护,一般是不会出现问题的,我们留给检修的空间,当然确实不比明线电路容易发现问题,但其实仔细算算还是暗线更加安全,而且还节省空间。这点电力专家的意见我们已经征求过了,不会出现问题!”谢洛夫摊开一张图纸,也不是他自己画的,从公共住房部借过来放大一下,只不过比现在的小区要大,小户八十多平方米,大户型一百平米左右,比这个年代的苏联住房要大上三分之一。
  是时候做一个良心主席了,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内务人民委员会上百万成员的住房问题,谢洛夫准备在今年开始着手解决,滨海边疆区积压的木材全部会变成口料、地板、座椅、家具,日本人想要压价,谢洛夫就把采伐量全吃了,看谁着急。
  谢洛夫因为木材积压暴怒的消息流传了几天之后,在克格勃主席团的会议上,一脸冷漠之色的谢洛夫,最后到了会议室怀中抱着一堆图纸,直接说道,“我的今天只有一个议题,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内务人民委员会所有进入系统半年以上的同志,全部要住新房子……”
第457章
找主席沟通
  随后关于新宿舍小区的设计图摊在所有克格勃主席团委员的面前,谢洛夫一副面无表情的样子自顾自的说着自己的计划,涉及到了小区的健身器材、水池、大楼之间的间距等等问题,还有配属的自选商店、邮箱设置和安全系统、所有克格勃主席团的委员面面相视。
  “主席,这涉及到很多部门的协作,水泥量、钢铁调配、还有木材!”伊特瓦索夫开口道,“我不是反对这个提议,我们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好事,但成本是巨大的,我们要慢慢来!”
  “木材?就算我们克格勃的规模在扩大一倍,木材方面也不需要担心。我已经给滨海边疆区州委书记和国家安全局局长、内务总局局长打电话了,今年开垦采伐的木材全部交给我们,我一根就不给卖给日本人,不管他出多少钱,不卖,就不卖!”谢洛夫气哼哼的道,“相关部门我去沟通,今年的财政拨款中专门拨出来一笔钱盖房子!”
  伊特瓦索夫上将摇头苦笑,看来这几天流传的言论是真的,自己这位主席因为日本方面的压价彻底怒了,结果开始推进克格勃的住房建设,硬是把所有积压的木材全部吃掉。
  “给全国安全系统机构发电报,从现在开始,所有夫妻两人同时在克格勃以及内务部工作的人,不准离婚。马上开始统计相关人数和所需的建筑面积,我的议题已经结束了!”谢洛夫虽然是这么说,其实并没有把桌面上的图纸拿下去。
  这种姿态自然是表明这个问题还要谈一谈,于是克格勃主席团的其他委员顺水推舟继续谈这个问题,以这些人的级别自然是不会为住房问题发愁,但他们也有朋友、亲属和一些部下,那些人又不是总局局长以上级别的干部,所以这个住房问题其实他们是很拥护的,收益的是全体克格勃百万成员,加上内务部受益的人群遍及整个苏联。
  刚开始伊特瓦索夫的表态,其实就是随便说说而已,他很了解谢洛夫的性格,知道自己的反对基本不会起作用,而且连图纸都拿出来了说定肯定没问题,刚刚只是象征性的提醒一下一把手不要脑袋发热,在心中他也是很支持的。
  “日本人不太了解我们谢洛夫主席的性格,在某些场合下威胁我们主席,通常的结果是主席宁可消化不良也要让对方也不好过,这次的住房计划就是谢洛夫主席要扫干净积压木材的动作!”散会之后军事管理总局局长罗曼和交通管理总局局长基班诺夫中将闲聊道。
  “不过这是好事的,你没看见主席拿出来的房子面积很大,比现在一般的小区住房面积大了三分之一,消息要传开其他部门估计会议论一段时间!”基班诺夫中将哈哈笑道,“不知道等着进口木材的日本人现在会是什么表情!”
  六十年代的日本还处在血汗工厂的阶段,国内高污染的工厂比比皆是,远不是后世的样子,日本的造纸行业相当强大,王子制纸排在世界造纸行业的前十,因为地利的关系一直从苏联进口木材,这次准备压低木材价格也是王子制纸驻远东办事处见到苏联开垦后决定的。
  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团会议结束之后,通过决议由谢洛夫下达主席令发送所有安全机关,“下面的肃反工作者不要耍花招,有人在看着你们。立刻上报当地住房缺口……”
  消息传来,克格勃成了莫斯科各大部门议论的对象,不过和平时议论的调侃居多不同,这次很多是带着羡慕之色的讨论,就连克格勃和内务部的工作人员下班之后也在讨论这件事。
  “伊万,你们夫妻都是内务部的吧,听说你们主席下令给全体本部门同志更换住房,这次你们的运气真不错!”在一个公寓门口,伊万的邻居看到两夫妇下班之后打招呼说道。
  “是啊,我们主席是下达了主席令让全体人员填报报表,要不是内务部和克格勃合并了,这次可能我们沾不上这个光,美中不足的时候我和妻子只能领一套房子。”伊万笑呵呵的回答邻居的问题,冷不防被自己的妻子掐了一下。
  “那你们可以离婚,领两套房子在复婚啊,这样不是多了一套房子么!”伊万的邻居眼珠一转出主意道,“这样也可以为以后做打算。”
  “我们主席早就想过这个问题了,希望其他地方的同志不要以为主席够不到他们,我们的主席可不好骗,被发现了有的后悔。”伊万的妻子拿起来钥匙准备开门道,“等到我们搬走这座房子会腾出来让别的部门同志入住,住时间长了还有些舍不得……”
  这些流言蜚语只是在一些部门的普通工作人员中传播,比起这些言论,其他部门的干部对克格勃主席因为日本人压价的反应倒是很好奇,真不知道日本人到底做了什么事情让苏联这个最不能惹的部长直接脑子发热。
  “哎,听说了么?滨海边疆区那边的国家安全局让各大林业局把多余的木材全部沉到湖里面,听说是克格勃的谢洛夫主席下令,一根原木也不卖给日本人。”说话的声音充满了幸灾乐祸,“克格勃主席团决议把开垦出来的所有原木都用于建筑材料!”
  “听说了,好像是因为日本在滨海边疆区的办事处发现当地在开垦于是压价,当地干部报告给了卢比杨卡,他们也不看看卢比杨卡的主人是谁,什么时候吃过亏?”
  “这些话私下场合聊,工作时间还是不要谈论别的部门事情!”契尔年科推门进来扫视了秘书处一圈,身为勃列日涅夫的大管家,契尔年科在最高苏维埃中也是说一不二的角色。
  检查了一下工作契尔年科就离开了,把今天的报告送到勃列日涅夫的最高苏维埃主席办公室中,今天的勃列日涅夫正好没有在书记处那边,而是好像等待着什么一样稳坐钓鱼台,看见契尔年科也没有作声,伸手示意让契尔年科把报告放在桌子上。
  “主席,今天没有去书记处那边么?”契尔年科有些奇怪的问道,勃列日涅夫自从重新成为中央书记之后,一般在这个时间都在书记处那边,下午才会回最高苏维埃这边。
  “哦,我在等一个客人?来了你就知道了!”看到契尔年科疑惑的目光,勃列日涅夫温和的补充道,契尔年科身为最高苏维埃的大管家,如果有人来的话他绝对会知晓的。而竟然有人来他不知道,所以才会奇怪。
  勃列日涅夫暗自摇摇头,不一定所有客人都会首先备案,契尔年科只能从报告上面的安排进行工作,这可不是一件好事。应该知道自己的工作中别人需要什么,以及谁会在这个时候主动找上门来,这方面的预估契尔年科还要加强。
  就在这个时候勃列日涅夫办公桌上的电话响起,拿起来答应了两声,露出不出所料的神色,勃列日涅夫放下了电话道,“尤拉过来了,直接让秘书处的人领到我的办公室当中,契尔年科你先去安排一下!”
  “安德罗波夫同志么?”契尔年科带着疑惑的神色下去,勃列日涅夫工作风格温和,喜欢用昵称称呼别人,嘴里面的尤拉有两个人,一个是安德罗波夫一个是谢洛夫。
  谢洛夫刚刚进入勃列日涅夫的办公室,就见到勃列日涅夫一副淡然的样子,两人寒暄了一会,勃列日涅夫明知故问地说道,“尤拉,来到我们最高苏维埃肯定有事,看看我有什么可以帮你的地方!”
  “是这样的,我需要住房公共事业委员会、建筑材料工业委员会的帮助,相关的手续和条文,所以来到最高苏维埃希望主席帮我们解决一下!”住房公共事业委员会是最高苏维埃的下属部门,不归柯西金管。
  “这件事啊,克格勃正在扩建住房的准备对吧!听到了一些消息!”勃列日涅夫一副自己才刚刚得知这个消息的样子,转而温和地说道,“这件事我会和两个部门的同志说一下,你让克格勃方面不要着急,会很快的!听说克格勃邀请了建筑研究院的教授一起规划了住房图纸,等到时候建好了,我会亲自出席见证安全部门的同志进入新家……”
  “这真是个好消息,我代表克格勃的全体同志谢谢主席!”表面上兴高采烈的谢洛夫叹了一口气,你的地位都已经这么高了,还在随时随地的拉拢人心到底累不累?
  符拉迪沃斯托克滨海边疆区地方党委大楼,一个身材憔悴的黄种人落寞的从里面走出来,经过了好几天的请求他终于见到了滨海边疆区的党委书记、询问今年木材的出口问题,往年这件事都非常顺利,但刚刚听到的消息却让人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藤田先生,这件事我无法作出决定,所有原木都被扣下了,是莫斯科方面克格勃主席谢洛夫的命令,如果你不辛苦的话,可以去卢比杨卡和谢洛夫主席沟通一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3/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