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1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0/404

  苏联归还那个小岛,就算谢洛夫从中努力,也必须等到七十年代之后,那个时候的中国才处在冷静的状态中。而且要不引起苏联国内的反弹,还需要转嫁矛盾到土耳其身上。
  “我记得一九六三年年初,土耳其驱逐出了国内最后一批希腊语人口,一共一万八千人,希望你们按时作死!”听着其他同志讨论的谢洛夫,心里面希望土耳其赶紧脑袋发热。
  这次机会苏联是利用不上的,因为美国还没有把导弹撤走,而且苏联还需要时间建设陆军,幸亏土耳其作死不是一次,七十年代还有第二次。用第一次做舆论准备,等待第二次机会,苏联到时候就可以打通前往地中海的通道了。
  苏联的地理位置是优势也是劣势,劣势体现在气候寒冷,农业在怎么折腾也没多大的潜力,不适应工业化等等的问题上。但优势在于,苏联距离任何关键地区的位置都比较近,可以用地理上的优势抵消美国的战略投送力量。当然还是要发展本身的实力,没实力距离在近也不行,相反会因为距离太近而受到威胁。
  还有第八总局电子局长舍瓦廖夫的问题,首先他通报了自己在柏林进行的计算机组网问题,六十年代的计算机功能性还不强,不强到了人脑完全可以击败电脑的地步。但舍瓦廖夫在柏林组网成功仍然意义重大,这个意义在于国家安全方面。
  看着有些不感冒的同事们,谢洛夫则非常兴奋地说道,“知道么,同志们,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收集,是我们未来的工作重点,可不是是个人就可以从小培养成心算高手的,不论在任何时候,这个世界都是普通人占大多数。普通人需要各种的方便,我们安全干部要给予这种方便,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提供的便利下,进行我们的工作。”
  “首先要在所有华约国家的首都进行组网,布格拉、华沙、布达佩斯、都要这么做。在技术条件可以支撑的时候,则进行第二步覆盖这些国家中小城市的网络!”谢洛夫伸出手指强调道,“有些人在公众场合进行伪装,而在私下中则是另外一个样子。我们要用网络制造出来这么一个平台,让这些人有安全的错觉中说出真话。这又涉及到了数据收集,所以说计算机的大规模普及越广,对我们的工作其实是有助力的,凡是都有两面性,同志们要抓住好的那面……”
  在适当的时候,谢洛夫会把这种监控泄露出去,这必须是苏联已经完成这方面的工作之后,而美国还没有完成的时候,这样也许可以缓解一下美国这方面工作的步伐,这个前提必须是苏联的动作要比美国要快。
  “谢洛夫同志的建议是非常有道理的,舍瓦廖夫同志的工作是一个新兴事物,所以现在我们就要开始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和我们合作的各大院校现在就应该培养这方面的人才。”谢米恰斯内总结道,“拿出一个决议,让各大院校调整一下招生专业,配合我们的工作!”
  这次回来参加国家安全大会,本身就要讨论关于国家安全的若干问题,包括社会治安和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克格勃的工作本身就是要把这些对苏联造成威胁的问题解决掉。不但要解决,还需要快速解决。
  比如在明斯克的一个事件,谢尔久科局长说了半天,谢洛夫过了一会儿才明白是什么意思,医闹?苏联竟然出现了这个东西?“有没有法医鉴定书?查了没有,医院方面有没有事故责任?如果是无理取闹,让明斯克内务总局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要知道很多处理办法上,一旦开了一个先例,整个苏联的执法人员就会为这种先例付出代价,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做出妥协,本身就是对国家的伤害。”
第394章
谢列平要高升
  “我不希望伤害国家的行为,是出自我们本身的执法标准上,明白么?同志们!”谢洛夫脸色十分凝重地说道,“有理就是有理,没理就是没理,标准一旦制定就不能更改。”
  克格勃这道大闸一旦开始松懈,整个苏联就不知道变成什么样子。苏联从巅峰到谷底不过才刚刚十年时间,从八十年代开始到解体,几乎令旁观者反应不过来。谁敢说看到一九八零年的苏联,会想到十年后苏联会解体?
  是外力因素么?应该有这一部分的原因,毕竟苏联承受着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外力,一水的帝国主义列强集合在一起的力量和苏联对抗,而苏联则选择正面对抗。但这还是不足以让苏联最后解体,而是国内的原因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在强大的国家,面对叛徒都是无力的,克格勃可以在各个层面上清除叛徒,但控制不了中央委员以上的干部,换句话说,克格勃面对中央主席团的成员非常无力。
  除非克格勃主席本身就是中央主席团的委员之一,换句话说克格勃不仅要像现在一样在实权方面恢复到贝利亚时期,还需要一个代表克格勃的巨头,活跃在中央主席团的舞台上。
  但克格勃现在没有巨头,谢列平是中央主席团的候补委员,谢米恰斯内是中央委员,而谢洛夫什么都不是,安全干部的政治地位已经被剥离的一点不剩。而贝利亚自己本身就是苏联的实权人物,也有那个地位。
  克格勃再次有了地位很高的领导人已经是安德罗波夫时期了,但在此之前勃列日涅夫已经在谢米恰斯内手中重新把内务部拆来出来,不说安德罗波夫的第一副主席都是勃列日涅夫安排的人,就算安德罗波夫完全掌控克格勃,也不过是贝利亚时期的一部分力量。
  什么时间段的安全干部是最强大的,这点所有人都知道,那就是捷尔任斯基领导契卡的时期,那个时候的契卡可以说除了红军之外,什么都管。再往后是大清洗的阶段,随后开始越来越弱,到了戈地图的时候根本就是一般部门,吓唬吓唬小干部和普通老百姓还可以,连安德罗波夫时期都不如。
  谢列平和谢米恰斯内领导安全机关的时候,主要问题在于克格勃有实权没地位,再加上两人本身不是多么专业的领导,在两个人领导期间克格勃总是出现叛徒,这点到了安德罗波夫开始工作的时候才开始改观。但到了安德罗波夫的时候,克格勃因为重新被拆分,又变成了有地位没实权,对社会的调控力度转移到了分出来的内务部身上。
  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谢洛夫在克格勃已经迂回作战了好几年,就在等待时机干一票大的,大的暂时是需要等待时机,先杀两支鱼崽子助助兴也好。
  最后一个问题,则是交通总局局长基班诺夫中将的问题,就是苏联的农业问题,又是农业问题,总是农业问题。看起来农业问题和基班诺夫中将没是什么关系,实际上并不是如此,这涉及到了物流的通畅问题,苏联有粮食压力,自然和畜牧业有很大的关系,除了养一直是吃草之外,牛和猪都是要吃饲料的。进口肉制品和进口饲料粮总要选一个,苏联为了保证肉类供应和人口需要的粮食在自己手中,就必须在粮食产量不足的年份进口玉米这种东西。
  而国内的粮食问题就涉及到了交通问题,苏联不是没有过丰收年,但苏联能阻挡第三帝国的道路此时限制了苏联本身的运力,在运力不够的时候会出现粮食拦在地里面的情况。
  谢米恰斯内主要讨论了这个问题,办法也就是那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翻新铁路建设公路,就是这些东西。同时向机械工业部建议,生产大型载重汽车来解决这类的问题,苏联无法把铁路修到所有地方,重型卡车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还有就是管理方面的问题了,在收获粮食的时间段,我们应该保证优先给予运粮的汽车和火车进入绿色通道,让这方面的工作不受到任何干扰,这点交通总局和内务总局配合应该不能办到!”谢洛夫补充道,“最终还是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在乌克兰和中亚地区建设高速公路网络的建议,送到柯西金同志那里,我们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经过了一天的时间,谢洛夫算是初步了解了最近的情况,其中包括第一总局收集到的一些情报,当然在谈论这个问题的时候,知道的人数就没这么多了。只有谢米恰斯内、谢洛夫和伊特瓦索夫、萨哈托夫斯基四个人。
  美国联邦调查局正在进行内部调查?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谢洛夫几乎是按耐不住自己的喜色,毕竟美国连核弹头数量都被知道了,没有点动作也说不过去。
  “似乎有证据表明,胡佛想在好莱坞也想展开一场清查行动!”萨哈托夫斯基中将说道。
  这个行动肯定和玛丽莲梦露神不知鬼不觉的到了欧洲有关系,这个女人现在在意大利、当然有时候也在法国出现,西欧也很大,这个女人很疯。谢洛夫万分的希望美国出动杀手把这个女人杀掉,所以没有派人去保护。
  可是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罗伯特肯尼迪没有派人过来杀了她,这难道有什么隐情么?担心克格勃背地里面耍阴谋?谢洛夫真想找到肯尼迪兄弟澄清这个误会,他绝对没有耍阴谋,这个女人真的很麻烦,还是死了好。
  “好事啊,扒掉名义叫做欺骗的皮,更容易让人看清楚美国的真面目,我就不明白,这个世界上的人,为什么总是有种美国电影高人一等的印象呢?”伊特瓦索夫有些疑惑的问道。
  “因为那些国家在引进的时候,挑的都是最好的电影,而我引进的时候是按照比例来的,非常符合烂片和好片的比例,现在我们国内播放的美国电影,想要找到其中真正好看的电影,一定要先看一定数量的烂片才找得到。”谢洛夫很是自得地说道,“等我们在印度的士兵撤退的时候,我会引进一批印度电影,说实话,其实也挺不错的……”
  引进美国电影太多害怕培养出来美分,但谢洛夫并不害怕培养出来卢比,印度的条件就是那样,想通过电影培养卢比出来,困难的程度有点高啊……
  “尤里总是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嗅觉,那我们要不要推波助澜一下?”谢米恰斯内笑了笑说道,“这样美国的文化输出基地可能会削弱不少。”
  “用一些资本的力量吧,用我们本部门的力量可能不容易进去,这方面不要着急!”谢洛夫建议道,“资本家占不到我们便宜会发疯的,所以我们要通过一个媒介做这件事!”
  美国的精英阶层比任何人都知道苏联的危险性,他们怕的是苏联的武装力量?至少他们最害怕的不是这一点,他们害怕的就是苏联的思想,一旦所有人都认为人人平等那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想想帝俄时期被消灭的贵族和资本家尸体,那些精英阶层就睡不着觉。再加上苏联确实有段时间手不干净,为了发展重工业在政策上出现问题,给了那些人口实,于是就出现了美国随时随地都在进行反苏的举动。
  当然美国在这方面比苏联要聪明不少,资本家在植入广告这方面玩的很嗨,比苏联明目张胆的播放广告更加容易被接受。而玩植入广告的大本营就是好莱坞,苏联没发学习好莱坞的模式,就只能想办法把他削弱了,现在则是一个机会。
  “尤拉,舒里克听说你刚回来了,晚上请我们去做客。”碰头会结束之后,谢米恰斯内拦住了准备回家的谢洛夫邀请道,“有些事情我们需要商量一下。”
  “好,待会下班一起去!”谢洛夫爽快的接受了邀请,还真不知道谢列平有什么事情。
  好事,绝对是好事。这是从叶戈雷切夫口中说出来的,有消息称赫鲁晓夫找谢列平谈话,准备在明年年初的会议上,任命谢列平为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这么说来谢列平身兼中央书记和部长会议副主席,已经算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了。而今年谢列平四十四岁,是同级别干部当中最年轻的一个人。
  “唔!头,你准备参与到政府工作中了么?这可是一件大好事啊!”谢洛夫举起酒杯祝愿道,“你是全体苏联年轻干部的榜样,不知道有多少年轻人以你为目标!干杯……”
  “还没有正式确定下来!不过,干杯!”谢列平虽然表面上比较平静,但眉宇之间还是有些喜色,以谢列平这么自视甚高的人,当然希望自己到达更高的岗位发挥能力。担任部长会议副主席算是其中重要的一步,表明谢列平可以在政府层面施加影响了。
第395章
球迷谢洛夫
  中央书记、中央主席团候补委员、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这些名头在一个人身上,谢列平虽然还不是中央主席团的正式委员,但从实权上来看,已经是苏联最前列的几个人之一。
  此时的谢列平升职速度,几乎比卫国战争时期还要快,对于谢列平这种地位的人来讲,在中央委员的级别上仍然保持这么快的升职速度,绝对是非常罕见的。在不知不觉当中,谢列平以及他的朋友们,已经到了不低的位置。似乎所有人都处在一片坦途当中。
  “政府部门的工作是重要的,我也想要和柯西金同志学习一下!”谢列平少见的一口干了伏特加面带潮红地说道,不是谢列平不能喝酒,恰恰相反他的酒量相当不错。只不过平时在有意的控制自己不要贪杯,但今天例外,谢列平也认为是应该庆祝一下。
  事情在向好的方向进展,现在整个苏联在谢列平前面只有寥寥无几的几个人,还都是一群老头子,自己的年龄具有显著的优势,就像是谢洛夫说的那样,给自己的团体时间,苏联迟早会被他们这些人掌控。
  “尤拉,明天去一趟克里姆林宫吧,也许是好消息!”谢列平摇晃着手中的酒杯笑意盈盈地说道,显然他听过一点消息,但在这个时候却没有说出来。
  “好消息,我保证,哈哈!”叶戈雷切夫装模作样的拍着自己的胸口说道。
  叶戈雷切夫是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在苏联是非常重要的两个城市,一个是首都一个是经济中心,在苏联的政治版图当中,虽说列宁格勒和乌克兰更加容易出现小圈子,但谁也不会否认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的重要性,作为首都的直接领导者,叶戈雷切夫有着自己的消息渠道。
  “不谈谈你的印度之行么?这次玩火玩的一如既往的大,在印度东北部地区出现的排印浪潮,是你栽赃给中国的吧?”石油工业部第一副部长季库诺夫用一种很肯定的口气说道,“以你尤里的性格,到一个地方要是专心解决问题而不放火,那才奇怪呢!”
  在谢列平几个在强力机关工作的朋友中,季库诺夫才是在安全部门呆时间最长的人,谢米恰斯内和谢洛夫还窝在阿塞拜疆做共青团工作的时候,季库诺夫就已经是莫斯科内务总局的局长,那种肃反工作者的手段,季库诺夫比谢洛夫还要熟悉,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次风波有人在挑动,考虑到正在新德里执行任务的是谢洛夫,这还用猜么?
  “是啊,这么做没什么不对!没准能让印度人知耻而后勇,多买点武器武装自己!这对苏联也是好事,制造这么多武器总要有个地方试验一下。”谢洛夫干脆的承认道,挑了一个味道不错的黄金蟹,毫无自觉地说道,“在冬季来临的时候,这些水产更容易保存,以后我们要利用天气因素在冬季把这些海产运送到内地,不然我们投入巨大的远洋渔船队不是白白工作了么?”
  “你觉得印度还会和中国开战?”叶戈雷切夫身体前倾饶有兴趣的询问道。
  “也许吧,但可能性不大,西里古里走廊太窄了,尤其锡金王国还横在中间,大规模战争不容易爆发,未来谁说的准呢!”谢洛夫一边往嘴里面塞着蟹肉,一边回答道,“更大的可能性是用在巴基斯坦身上,现在我觉得巴基斯坦这个国家挺讨厌的,堵住了我们南下的路线,有机会应该让印度合并这个国家!”
  “我还真是期待你的设想,不过让印度灭掉巴基斯坦是不是有些可能性不大?”谢列平出口插言道,“在地区稳定的情况下,我们还是采取安抚工作比较好。”
  “可能性不大,但不是毫无可能性,只要巴基斯坦做出超出底线的事情就行了,我已经和安德罗波夫同志谈过这个问题,做点应急准备有备无患!”谢洛夫意犹未尽的把蟹壳扔回桌子上,似乎他本人之外,这几位大佬对海产都不感兴趣。
  这可不是好事,食物的多样性好处巨大,尤其是苏联这种需要缓解肉类供应困难的条件下,去年出了梁赞州那个事,影响需要时间来弥补,畜牧业的家畜不会一年就长大,苏联今年的肉类供应仍然不是很乐观,于是今年苏联大力发展的远洋渔船队就派上用场了,年捕捞量五百七十万吨,虽然还没有到七十年代一千一百万吨的巅峰,但也能解决一部分问题。毕竟苏联的渔业霸权不是说说的,而是有着沉重的人民需求压力。
  今年苏联的捕捞量能让每一个苏联人吃到四十公斤左右的海产,和苏联去年人均肉类消费差不多,当然在运输过程中肯定会出现浪费现象,再者海产并不能完全代替肉类的作用,很多人并不愿意吃海鲜。
  有时候谢洛夫都想扯着苏联人的耳朵大喊,“在你们享受着便宜的物价同时,中国人只能吃粗粮,印度人都在吃垃圾,埃及连大饼都成问题了,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但谢洛夫不敢,他只能利用克格勃出去在全球抢劫,在抢劫对方海产的同时,还要保护自己的海域不被捕捞,时不时还要击沉一艘日本渔船什么的,让这些国家距离苏联的渔场远一点。
  现在他更有这么做的理由了,谢列平准备担任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他总要让谢列平做出一副成绩出来吧,谢洛夫瞬间就感觉自己抢劫的任务似乎又多了不少。每天早上一起睁眼睛,左眼就写着粮食,右眼写着肉类。这明明是政府干部的问题,但他这个安全干部却必须参与进来。
  拧开房门的瞬间,就看见瓦莉娅站在门口用火辣辣的目光看着自己,这个场面把谢洛夫吓了一跳,金色的发丝、蔚蓝的眼睛,高耸的前胸,谢洛夫不争气的咽了一口吐沫,反手把房门锁上,用一种很没出息的声音说道,“我的维纳斯,你这么看着我,我有些害怕啊……”
  “肃反工作者还有害怕的东西?你一出去就几个月,还会害怕我!?”瓦莉娅双手抱肩,胸前的规模似乎因为这个动作变得更大了一点。
  谢洛夫堆起笑容拉近了双方的距离,在瓦莉娅的耳畔低声道,“我的维纳斯,知道么?你的声音中充满了一种叫做想要的情绪!”说话的同时一把把女人拦腰抱起来。
  “叶连娜在屋里,她见不到你不回柏林!”穿着米黄色睡衣的瓦莉娅用一种挑衅的目光看着自己丈夫道,“你想要赢家通吃嘛?是不是有些过分?”
  是有些过分,至少谢洛夫在窗户旁边吹冷风的时候是这么想的,回头看着两个在床上带着笑容大睡的女人,他必须要考虑自己睡在什么地方了,冬天是不能睡阳台的,以这个月份苏联的气候来讲,他敢这么做绝对会死,阳台上没有供暖设备。楼下沙发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就这么定了。
  完成赢家通吃的谢洛夫,伸了一个懒腰决定在沙发上对付一宿,其实这样也不错。
  “晚上给你做好吃的,这么长时间才回来,以你的口味,印度那边的食物肯定不适应,这次是不是要多呆两天?”从自选商店的瓦莉娅拽着丈夫的手臂,像是融化的糖块一样粘着谢洛夫,谢洛夫说的一点没错,瓦莉娅的空虚只能由他来填补,昨天晚上的填补工作做的就很不错,不过似乎还不够。
  “好,等着我回家!”谢洛夫干脆的答应道,仔细想一下,这个女人的欲望似乎涨了不少,明白了,三十三岁了,到了狼的年纪。不过,还是这么漂亮。
  卢比杨卡广场十一号,克格勃总部第一副主席的办公室当中,谢洛夫盯着自己面前的箱子,思考里面有什么东西,抬头瞄了一眼门德列夫,这个杀手头子不会送过来什么不太寻常的东西吧?在意大利的时候谢洛夫曾经用手段让这个家伙去了一趟跳楼现场,今天会不会报应来了?这可不得不防……
  “嗯,里面是什么东西?”谢洛夫最终还是决定不打开,这个家伙被自己安排到行动执行部之后性格都变了,谁知道会不会在里面塞一点恶心的东西。
  “一只手和一颗人头,是第一副主席让我办的事情?”门德列夫面无表情的回答之后温东爱,“头,没想到你还是国家足球队的球迷!”
  暗道一声我就知道,谢洛夫没有纠正门德列夫的错误,他并不算个球迷,就算是球迷,也只是瓦莉娅一个人的球迷,还是资深的。他对人工制造的足球不感兴趣,更加喜欢天然的球,足球显然不具备这个特点。
  “先收起来,进行白骨化处理,这份礼物等我们去瑞士的时候会用的上。”谢洛夫挥手让门德列夫把箱子拿下去,检查就不必了,这只是个小任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0/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