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404

  这一切都被在场记者手中的照相机记录了下来,不出意外将会成为这次报纸版面的最佳镜头,“谢洛夫先生,可是这样整个西柏林就相当于处在封锁之中,难道苏联就不能让步么?”
  “你为什么不让美国让步呢?”谢洛夫面色平静的指着提问的记者说道,“我们希望德国成为一个中立国,美国希望德国加入北约,谁的提议更合理一些呢?如果你智商能达到六十,相信你自己可以得出正确的判断,不过鉴于你已经提出了问题,我对你的智商现在持保留态度,如果你肯听从我的建议,我希望你可以去测试一下……”
  “其实我完全没有必要和你们说这些,如果美英法苏四国都撤军离开德国,我相信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非常容易就能解决现在的问题,但是从五年前贝利亚的提议到现在赫鲁晓夫总书记的善意,美英法三国统统视而不见!只会一而再的让苏联后退后退在后退,现在已经没有谈判的必要了,因为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了我的能力!以后的事情,不要在来找我了,我这个谈判代表团的团长,没有起不到作用了!”谢洛夫说到最后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摆出了一副我很累的样子,似乎将这方面的问题交给民主德国,就是摆脱一个大麻烦一样。
  “从今天开始,柏林的问题是由我们负责!”旁边的马库斯·沃尔夫开口将所有人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徐徐说道,“民主德国、联邦德国、都是德国人!挑起世界大战的沉重包袱仍然让现在的德国背负着,目前德国境内的所有问题都是起源在那个时候。现在我非常不愿意的承认,重新成为一个国家短时间内可能无法实现,命运不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停顿了马库斯·沃尔夫好像下定了很大的决心一样,艰难地说道,“民主德国身为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一份子,无法在现在的世界环境中置身于世外,我并不愿意提起太沉重的话题,但又不能不说,联邦德国境内的同胞们,我们分属两个阵营已经成为定局!想不要谈以后了,像个男人一样战斗!虽然是同一个民族,但我们从此各为其主……”
  “马库斯·沃尔夫将军,你的意思我们已经是敌人了么?”一个带着哽咽的女声响起,这名女记者说的是德语,应该是联邦德国的一名记者。此时她最不愿意听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马库斯·沃尔夫的意思无疑是宣布,目前的情况已经无以挽回。
  “我们不是敌人,但既然已经在这种环境中,就要全力去应对,以后的对抗中,民主德国这边是不会留手的,这样是对联邦德国的不尊重,我们没有错,是这个大环境错了!”马库斯·沃尔夫连续咳嗽了好几声,才把整句话说出来。
  所有人都看得出来,这是一幅令人心酸的画面,一时间没有记者再提问,人们都为了一个民族间好像决裂一般的表态所心酸。
  这段讲话也是谢洛夫起草的,其实有时候光明正大的讲出来比模糊政策要好。要突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那种感觉,还要摆明自己的立场和全力以赴的态度。这种表态已经算是最完美的了,如果再重写一篇发言,谢洛夫也无法保证比现在更好。
  就像一九五三年他在苏联醒来的时刻一样,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切入点,太晚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崩溃就无从拯救,因为他还需要时间自己发展。太早了也不行,他连自己都拯救不了,而一九五三年刚刚好。
  这时候从旁边走上来一个克格勃中校,在谢洛夫的耳边耳语了一番,让平静的神态为之一变,让马库斯·沃尔夫留在这里,谢洛夫急急忙忙的离开了市政府。
  “有美国士兵在封锁线的市内大街搞事?”上了轿车的谢洛夫十指交叉,坐在后排笑眯眯地说道,“真是一个好有胆量的动作,西柏林美国驻军一个旅、英国一个旅、法国两个不满装的团、人数充其量不过一万出头、坦克百十辆、竟然还敢过来跟我们示威?”
  十几分钟之后,轿车停在对峙地点,一道铁丝网的两边美英士兵正在和民主德国内务部队的战士对峙,距离双方对峙的不远处,还能看见一些柏林民众。
  “将军,美英士兵在破坏铁丝网,被我们的士兵发现!”谢洛夫刚刚下车就被告知这里的情况,“知道了,有喇叭么?”谢洛夫不为所动的来到了前沿,看着一道铁丝网之隔的对峙现场,拿着喇叭说道,“停止你们愚蠢的举动,如果你们再进一步,所造成的后果可能自己承担不起!”
  穿着中将军服的谢洛夫到场,让双方的对峙气息就是一滞,民主德国这边气势一下子就充足了很多,可就在这时候,一种让谢洛夫非常熟悉的声音在对面的大街响起,这是履带的声音,果然,两辆谢尔曼坦克从街尾缓缓驶来,这让谢洛夫眼睛一眯露出了危险的目光,但随后就是一笑道,“看看我见到了什么,两只美国原产的大型号打火机!”
  两辆谢尔曼坦克的出现,让这里的气氛更加的紧张,双方的战士都紧紧地握住手中的枪,“去市政府把记者都叫过来!”谢洛夫把旁边的助手叫过来耳语一番道,“把近卫65坦克团叫过来,今天一定要在这里打消西柏林破坏封锁线的念头、不然事情就没完了……”
第43章
近卫65坦克团
  驻德国西方集群部队是苏联最为精锐的部队,其中的任何一支部队都是在二战当中立下过赫赫功勋的明星部队,其实苏联在柏林周围的驻军并不多,这是因为柏林毕竟是民主德国的首都,苏联红军要做出不干涉内政的态度,所以西方集群的驻军都在民主德国的其他城市,甚至连司令部也准备搬离柏林,而且已经开始准备。大柏林市周围只有一只苏联红军部队,就是近卫65坦克团。
  咔啦啦……坦克的履带声由远及近,履带伴随着路面水泥的摩擦声,用一种颇为壮观的方式表现着现代战争机器的独特美感,这是谢尔曼坦克,就是它在二战之中支撑了美国陆军在各条战线上从一个胜利走到另一个胜利。
  和民主德国内务部队对峙的美英士兵也听到了熟悉的履带声,纷纷回头看了一眼,随后爆发出来巨大的欢呼声,两辆坦克的助力让他们被谢洛夫打压的气势又一次凝聚起来。
  缓缓行驶插着美国国旗的谢尔曼坦克,在柏林市区这种闹市中心,带起一种别样的震撼力,坦克的出现让周围看热闹的柏林居民不由得后退两步,一些人带着紧张的神色看着对峙的美苏双方,少数想多了的人想起了关于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种种可能。
  最终两辆谢尔曼坦克停留在了距离铁丝网五米处的地方,这让谢洛夫放下了心。谢尔曼坦克的确是美国陆军一个时代的象征,它功勋卓著、身经百战!但只有一个问题,太老了!
  让民主德国内务部队疏散这里东柏林的围观群众,谢洛夫对着冲着自己的炮管视而不见,用一种阴阳怪气的口吻大声嘲讽道,“看看我见到了什么?两辆带着岁月气息的谢尔曼坦克,别具一格的负重轮设计、秃脑壳一样的炮塔、牙签一样的主炮。这种老爷爷级别的坦克竟然还在西柏林驻军的服役行列中,对此我表达强烈的抗议,因为我无法找到苏联T34坦克赶过来对峙,这是不公平的……”
  谢洛夫的话随着大喇叭传到了美英士兵那里,这让剑拔弩张的美英士兵神色一僵,有两辆谢尔曼坦克带来的喜悦也消失的无影无踪,这不是明摆着说他们装备落后么?美国大兵什么时候被别的国家说装备落后过?各大洋中巡弋的航空母舰可以证明……
  好吧,那是海军!想了半天,对峙的美英士兵不得不承认,在陆军装备上他们好像是落后了一点,“怎么没有丘吉尔坦克呢?这种展示古董的场合,少了一个主角是不是不太好?如果你们能在找两辆丘吉尔坦克出来,我肯定去废旧武器仓库弄两辆T34出来……”谢洛夫令人讨厌的苏氏英语无时无刻在摧残美英士兵的心理防线,民主德国这边倒没什么,因为根本不知道谢洛夫在说什么。
  “是谁教的那个苏联人英语!”厚重的钢板阻挡不了谢洛夫源源不断的对美国坦克的嘲讽,这让在坦克里面的装甲兵恨不得开炮,干掉这个喋喋不休的苏联将军,这种心态最重的就是在坦克里面的史蒂文森,他本来想要体现出来自己的强硬态度,谁知道谢洛夫对谢尔曼坦克的威胁视而不见。
  终于史蒂文森忍不住了,霍的一下推开了头顶的顶盖,半个身子伸出舱外,指着谢洛夫骂道,“对面的秘密警察头子,不要以为一道铁丝网封锁线就能把自由束缚住……”
  “嗯?那你试试?敢撞倒铁丝网,我敢保证你一定是被当场击毙的下场!”看到史蒂文森的出现谢洛夫愣了一下,这时候才算是完全打消了谢尔曼坦克冲过来的担心,嘴巴更加的恶毒,“谢尔曼坦克外号战场打火机,作为美国谈判代表的你,就算是我们本身是敌人,我也更担心你的性命,史蒂文森同志,珍爱生命,远离谢尔曼……”
  “闭嘴,苏联人!”史蒂文森忽然又钻进了顶盖,两秒钟后由重新出现手上不知道从哪里找到的大喇叭,也许本来就放在坦克里面,“你没有资格侮辱美国制造的质量……”
  一阵急刹车,从车队中冲出来的记者们刚刚下车,手中的照相机不断的闪烁,将隔着铁丝网对峙的双方拍下来,尤其是在坦克上的史蒂文森和被士兵包围在中间的谢洛夫,更是记者们重点照顾的对象。一些诸如美苏对峙、大战一触即发的标题已经闪耀在脑海里面。
  有铁丝网、有坦克、有全副武装的军人、所有的新闻爆点都已经齐备了。一些记者拿出了手中的纸笔,准备将两人的对话记下来作为记录。
  “史蒂文森,不要在这里展示你帝国主义的威仪,这是柏林!”谢洛夫身姿挺拔好似一根标枪扎在地上,大声道,“你们三国守卫西柏林的部队不过一万多人,还包括一小半的特务机关,还不够民主德国人民军塞牙缝的,到底是哪来的勇气做出这种挑衅举动?一群炮灰,双方开战的话,两个小时你们就都在战俘营了,演够了就快回去吃饭,我没空陪着你们在这里玩泥巴……”
  铁丝网的对面,又有一辆车停下来从车上的国旗来看,是法国代表的座驾。果然,法国代表旁若无人的走到中间,用一种中立的态度说道,“我们法国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欧洲大陆不应该在承受战火的摧残,对于美国和苏联这种不负责任的对抗行为,法国对此持保留态度……”
  这里的场面越来越热闹了,法国代表刚刚出现就站在道德制高点给谢洛夫和史蒂文森一顿猛喷,成功的又为自己的新闻增加了一份素材。
  美苏在对立,法国场中斡旋,但是谁都没有后退一步的架势,双方围绕着一道铁丝网僵持起来,谁都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就在这个时候,轰隆隆的声音再次响起,这次履带声音密集的让人头皮发麻,所有人都四下观察,但都没有找到声音的来源,只有谢洛夫眼睛一亮,这种密集的履带声音,只有装甲部队集体出动才能做到,苏联西方集群近卫65坦克团。
  一直在观察着对面情况的史蒂文森脸色大变,还没有看见对手,但那种武装行军的气势已经通过履带声传到了他的耳朵,街角出现了第一辆坦克、随后是第二辆、从三条大街高速行驶的T54坦克像是三道洪流一样,汇聚在了对峙地点。
  “谁敢破坏封锁带,当场击毙,所有责任我自己负责!”谢洛夫用尽了所有力量大吼道。
  “乌拉……”苏联红军的士兵整齐的拉动了枪栓,在这里摆开了战斗队形。
第44章
滚回西柏林
  近卫65坦克团的红军战士纷纷干净利落的从T54坦克上跳下来,这个动作如此令人熟悉,不同的时间却是一样的场景,尤其是西柏林正对着苏联红军的德国居民,见到这种场景不由得后退两步。
  “爸爸,你怎么了?”一个穿着红色上衣的小女孩紧紧拽着父亲的衣角,在小女孩心中最为可靠的父亲,一直都是最能保护自己的人。而今天竟然非常紧张,似乎想起了非常可怕的事情,在看周围很多中年人都是这种表情。
  “没什么,宝贝!”中年男子强自镇定的安慰着自己的孩子,眼睛目不转睛的看着铁丝网的对面,一个又一个苏联红军战士从坦克上跳下来,这种情况他见过,十四年前就是同样的部队冲进了柏林,就连坐在坦克上面的战士姿势都差不多,当他还是少年的时候,曾经亲眼看见数不清的红军战士直接坐在坦克上面冲进柏林。现在场景重现,只不过T34变成了T54,苏联红军战士的军服也比当时更加体面了一点。
  这种情况是因为当时的苏联红军缺少装甲运兵车,为了机动性所以很多士兵直接坐在坦克上面一起行动,这次近卫65坦克团之所以让场景重现,是因为谢洛夫这边的突发状况,所以才马上集结坦克部队赶来。谢洛夫并不知道这种场景给很多德国人造成了心理阴影,但有一点他知道,再来几次这种事件,柏林的水泥地面就该翻修了……
  近卫65坦克团编制中九十四辆T54坦克,四十六辆装甲运兵车,当然装甲运兵车并没有在这里出现,但在这里出现的九十四辆T54坦克显然比装甲运兵车更加具有威胁力。尤其是对比铁丝网对面随时处在淘汰边缘的谢尔曼大爷,T54坦克更加显示出来全方位的优势。
  “你们要干什么?西柏林由三国占领军管理,这是苏联承认的,难道你想要推翻现状?不怕引起来世界大战么?”平心而论三四月份的柏林温度并不高,但史蒂文森的白色衬衫却像是刚从水里面捞出来一般,两辆谢尔曼没有威胁到谢洛夫,但他却明确的感受到了T54坦克主炮的威胁。
  “我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好像是你们先动用谢尔曼坦克的!就算是引起世界大战责任越是美国的,更何况……你们根本就赢不了……”谢洛夫轻飘飘的话语顺着大喇叭传过来,“为什么一定要在你们不擅长的领域和苏联作对呢?”和从坦克上面跳下来的苏联红军战士不同,谢洛夫直接爬上了坦克站在上面面对着不远处的史蒂文森。
  无视铁丝网的对面,谢洛夫转身背对着史蒂文森站在T54坦克的顶盖上面,看着周围的苏联红军战士,这些年轻的苏联士兵可能并没有经历过战火,但其中蕴含的精神和斗志并不比前辈逊色,这点谢洛夫可以清楚的感受出来。
  四十多年前这只部队攻克冬宫、十四年前他们攻克了柏林、年代变了、红军的使命并没有变。保家卫国、守护人民!这是人民的军队、有些背叛信仰的人无时无刻的在诋毁他们,直到摧毁了红军心中的守护,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肢解掉这个国家。
  “如果我给你们两个小时的时间,你们能不能把西柏林攻克?”谢洛夫一句话出口,就让所有懂得俄语的人脸色大变,被包围在场中的记者们尤其如此,但在这种钢铁洪流的包围中,所有人都噤若寒蝉不敢说话。
  “我们当然可以做到!”从谢洛夫不远处一辆坦克中,一个带着装甲兵帽子的上校推开顶盖走了下来,大声的回应着。这个人身材不高但却非常健壮,身材有着和身高不太协调的健硕程度,身上的军服就像是小了一号。这个人就是近卫65坦克团团长奥列格,奥列格走到谢洛夫距离五米左右敬了一个军礼,自我介绍道,“近卫65坦克团团长、奥列格上校……”
  “奥列格同志,感谢你的快速反应!”谢洛夫先道谢,大声的喝问道,“你们是共产主义战士么?你们愿意为了心中的理想光荣的战死嘛?”
  “誓死忠于苏维埃祖国、人民和政府。作为一名苏联武装力量军人,我时刻准备着保卫我的祖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奥列格上校用了入伍誓词作为回答。
  “我时刻准备着保卫我的祖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在场的所有红军士兵整齐划一的大喝道。
  “谢洛夫将军,如果造成双方的冲突,你就是世界和平的罪人!”史蒂文森听着旁边翻译的对话,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感笼罩了全身,这时候他想起了老顾问的话,谢洛夫这个人从来不知道什么叫被威胁,指望谢洛夫后退,还不如指望苏联国内调他回去。
  谢洛夫慢慢的转身看着史蒂文森,脸上的表情就好像是看着一只上蹿下跳的小丑,蔑视地说道,“作为自由世界的捍卫者,史蒂文森先生,你为什么不试试命令谢尔曼坦克撞倒铁丝网呢?也许我不敢下令攻击呢?”
  说话的时候谢洛夫的右手高高举起,就像是一个指挥官下达攻击命令的前奏,随着谢洛夫的手势是缓缓转动的T54主战坦克主炮、以及苏联坦克后方步兵的标准射击动作。
  只要谢洛夫一声令下,下一刻两辆和T34同时代的谢尔曼老大爷,一定会成为璀璨的烟火,不负自己大号打火机的威名。
  史蒂文森就像是一只被逼到墙角的野狗一样,心中做着激烈的斗争,有种想要殊死一搏却又首先被吓尿,紧紧攥住的拳头表明他真的不服气,有这么一瞬间他真的很想下令谢尔曼坦克撞倒那道看起来不太结实的铁丝网。
  “史蒂文森,对面是一个不理智的人,这个人是个秘密警察头子,不是个外交官!你不一样,你不能承受冲突的后果!”旁边的翻译人员高声的提醒道,害怕他脑袋一热真的去撞倒铁丝网,谢洛夫已经说过了,绝对会把他们当场击毙。
  “谢洛夫先生,这其中有误会,我们可以谈谈!”史蒂文森脸色难看的开口道,他必须要摆脱这种骑虎难下的局面,体面的给自己找一条退路。
  “没有误会,现在这种局面体现了我们最真实的关系!至于谈判根本没有必要,除非你能把近卫65坦克这次出动的油料费报销,如果不能?”谢洛夫本来平静的脸上瞬间脸色大变怒喝道,“那就滚回西柏林,不要自不量力的挑战苏联红军,驻军西柏林的占领军,好好做人质才是你们的归宿……”
第45章
自我检讨
  “滚回去!”一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但几千名苏联红军的暴喝足以让敌人未战先怯。
  “谢洛夫,你让美国和苏联的敌意更加浓厚,你是世界和平的罪人!”史蒂文森咬牙切齿地说道,“你这种行为非常不负责任,你是一个自私的人……”
  “你太高看自己了!”谢洛夫的双目前所未有的明亮,“你不过是资本主义政府的一条狗,像你这样的狗遍地都是,就算我现在杀了你,你也有千万人在后面顶替你,你的主人能为你做的不过是在报纸上摇旗呐喊一下,也就仅此而已。难道你还真以为美国会因为你开战么?就算是开战,你们也赢不了……”
  “本质上我们是一样的,我们的不同点在于,我知道自己是人民中的一员,而你自认为高人一等!而实际上你从来都没有进入资本主义的顶层,自以为自己是其中的一份子,却不知道在真正掌权者的眼中,你是可以被随时抛弃的!”谢洛夫眯着眼睛微微额首,面色平静的对着西方的太阳说道,“回去吧,不要再做出自不量力的举动,如果想要了解我,多和史密斯老先生聊一聊,再见……”
  “封锁带由民主德国管理,所有苏联武装力量不得干涉!但一旦发现西柏林的人不经过检查偷渡出来,苏联武装力量有权报告给民主德国政府!”马库斯·沃尔夫对着在场的全体民主德国内务部队士兵命令道。
  “近卫65坦克团原地待命,西柏林武装力量不撤退,红军部队就一直留在原地!”谢洛夫转身从排成一线的T54坦克面前走过,毫不迟疑的命令道。
  谢洛夫毫不迟疑的钻进了一辆轿车,时间不长就消失在了对峙现场。在场的记者们忽然之间从静止的状态中解放了,不断的交头接耳交流自己的想法,从他们的职业看来,今天发生的事情简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绝对会占据各国报纸的头条。
  几个小时之后,各种耸人听闻的标题从全球各大报纸的版面中涌现出来,《泰晤士报》以“距离世界大战只剩下一枪”作为标题,分析了柏林市区中的美苏对峙,其中说道,“战争一旦开始,不论胜利者是谁,地球都将毁灭……”
  《每日电讯》则说道,“美国和苏联因为柏林问题的敌意随着时间的流逝与日俱增,没有人知道当第二天起床的时候,会不会听到双方兵戎相见的消息!”报道中呼吁美苏双方尽快采取有诚意的谈判。
  《纽约时报》严重的抨击了苏联方面对事态发展的不闻不问,并且对目前在柏林坐镇的谢洛夫进行了一番评论,“此人在克格勃内部被评价为十年来最杰出的年轻干部,做事手段残酷,以冷血的作风闻名克格勃内部,有着里海虎的称号。苏联派出这个人在柏林坐镇,毫无解决问题的诚意……”
  只有《南德意志报》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对峙上面,注重说明了在东柏林市政府发生的事情,马库斯·沃尔夫对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之间的关系上面,上面的报道也非常的中立,“马库斯·沃尔夫中将的发言和当时的情绪中,我们心酸的发现,分成了两个国家的我们,不得不成为两个对立阵营中的重要一员,本来是一个民族的我们却要坚守心中的立场进行对抗,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美苏对抗上面,但我们德国人自己必须记住,我们是一个国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