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1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7/404

  “卡斯特罗同志,你向第一书记提出的采取先发制人对美国核打击并没有必要。不要说现在还有缓和的可能,就是美国登陆了,以他们的陆军水平短时间内也休想够得到我们的发射基地,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在陆地上和苏联红军对抗,我这么说你明白么?”谢洛夫强忍着极速的心跳,对这位古巴的领导人进行安抚。
  卡斯特罗在美国发出一级战备之后,发电报向赫鲁晓夫请求首先对美国进行核打击,这种动作让谢洛夫很不爽。就算是历史上古巴导弹危机的结果,古巴仍然是大赚的,更何况现在以苏联的投入和先期准备,完全可以把关塔那摩拿回来,永久解除古巴面对的威胁。可以说这次古巴导弹危机除了中国,最赚的就是古巴。这样卡斯特罗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谢洛夫同志,你必须保证绝不出卖古巴!”卡斯特罗目光灼灼的看着谢洛夫。
  “绝对不会,古巴集群将近八万名官兵不是过来旅游的,我们一定要帮助你们对抗美国人的军事入侵。”谢洛夫义正词严的保证道,今天他已经被连续不断的爆炸性消息吓的一跳了,“我这次去美国,绝对尽力让美国人知道,战争是没有胜利者的,让美国保证绝不入侵古巴!”
  这本来就是美国准备妥协的条件之一,谢洛夫完全有把握先把这个条件告诉卡斯特罗。
  随着图114客机加速,谢洛夫再次带着一堆肉票上路,在美国战斗机群的护航下飞往美国,比较不爽的是,离开前军乐队奏乐的时候竟然选了斯拉夫进行曲,如果他没有记错,这首曲子在帝俄时期的另外一个名字叫向毛妹、向斯拉夫女人告别,这太不吉利了。
第360章
联合国辩论
  在谢洛夫离开古巴的同时,古巴集群司令部下令修筑战争攻势,卡斯特罗则同时宣布古巴组建人民自卫军,动员人民加入,应付即将可能出现的入侵。这种动作也在向美国政府的一级战备命令表态,卡斯特罗用这种动作表示古巴并不惧怕美国的入侵,为谢洛夫即将到达的美国之行平添了几分火药味。
  “谢洛夫同志,欢迎你来到美国,这里的气氛似乎不太友好。”多勃雷宁作为这次和谢洛夫配合的驻美国大使,握手之后有些自嘲的介绍道。
  “看得出来,气候还有些热!”现在已经接近十一月份,谢洛夫考虑到美国的天气也许不像哈瓦那那么热,于是在下飞机的时候又把自己那一身灰色毛呢军大衣穿出来了。下飞机的时候这身苏联将军的打扮,在这座军用机场平添了几分肃杀的气氛。至少距离不远的一些美军士兵就纷纷对它怒目而视。
  从下飞机开始,多勃雷宁一路上都在和谢洛夫沟通,整个过程中交换彼此对这次古巴导弹危机的看法,因为这件事情从刚开始就是瞒着外交部的,谢洛夫掌控的消息明显比多勃雷宁要多的多,更何况谢洛夫刚刚从古巴过来,对那边的情况是更加了解。
  “对于驻美国外交人员的隐瞒,我个人表达歉意,但这也没有办法,保密工作一直是克格勃所追求的,等到这次的事件解决了,我可以让克格勃发出书面文件向外交部道歉。”同坐在一辆车上的谢洛夫对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歉意地说道。
  道歉的事情完全可以以后再说,摆在眼前的还是古巴导弹危机的事情,多勃雷宁不知道古巴岛上有多少核导弹,所以才在谈判中出现拿不准的情况,但谢洛夫没有这个问题,古巴的核导弹每一个发射架都是他建立的,他亲眼见过核导弹上船运到古巴。对于自己手中有多少可以交换的东西,谢洛夫一清二楚。
  “克格勃方面怎么看,关于我早先对罗伯特肯尼迪提出的建议,就是用土耳其导弹撤离换取古巴导弹的撤离,但美国人似乎对我的建议不太感兴趣,他们不准备公开撤离土耳其的导弹,而是说会在半年内秘密撤离。”到了纽约领事馆后,多勃雷宁询问道。
  多勃雷宁因为最近在参加联合国会议,还要和美国政府交涉,一直在纽约和华盛顿两头跑,幸亏两个城市并不遥远。多勃雷宁可以做飞机勉强做到兼顾。
  秘密撤离?那不是和历史上一样么?苏联搞出这么大阵仗就是来吃哑巴亏的?这根本不在谢洛夫的考虑范围之内,现在全世界都知道苏联拿关塔那摩说事,结果苏联连个屁都不放就接受,这不是在呼自己的脸么。
  “我们在古巴摆下了上百颗导弹,就是因为了让美国秘密撤离土耳其的导弹么?土耳其的导弹就算是没有全部被发现,加上可能隐藏的也绝对不会超过五十颗,这种交易就算是公开撤离都不是平等的,更何况美国人还想要秘密撤离!”谢洛夫不屑一顾的点了一根烟,老神在在的道,“关塔那摩基地必须还给古巴,这涉及到了苏联的信用问题。如果我们一声不响都把导弹撤走,我们的盟国还怎么信任我们?”
  信用是一个大问题,美国人害怕公开撤走土耳其导弹会让北约盟国对美国的信用产生疑问,苏联难道就没有这个问题了么?如果像是历史上那样,倒是不会出现这个问题。但现在苏联帮助古巴把关塔那摩收回来的口号喊得震天响,结果决不能虎头蛇尾。
  从以反殖民口号介入到古巴之后,交换条件就不仅仅局限在土耳其了。一群华约盟国帮着苏联对抗,不就是因为反殖民这个理由占据了道德制高点么。如果没有这句口号,哪有这么团结一致的口吻?
  “那我们把关塔那摩基地的议题加入到谈判当中,我这就回到华盛顿去找罗伯特肯尼迪,还有国务卿迪安·腊斯克!”多勃雷宁并不是个迂腐的人,很快就用从谢洛夫口中得到的消息,给出了自己谈判的筹码。
  “我到了美国,已经给美国人放出了和解信号,如果美国人稍微懂一点礼貌,就不应该让我们去主动找他们了。”谢洛夫看着多勃雷宁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你是苏联驻美国的大使,可能还要在这里工作很长时间,一个良好的形象是必要的。所以强硬态度并不适合你,我只是一个克格勃的主管,在美国人的眼中,就是一个狂妄自大的秘密警察头子,这种事情还是交给我吧!”
  有人要发出威胁,有人要做好人。以谢洛夫职业天生就应该做恶人,美国人对苏联克格勃的印象已经固定了,尤其是自认为道德感很高的家伙。一直鼓吹苏联是一个秘密警察控制的国家,说实话谢洛夫倒真希望克格勃有他们口中这么神通广大控制全苏联,但实际上克格勃还没有到那个地步。贝利亚时期倒是勉强够格美国人的标准……
  联合国总部大楼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区的东侧,其西侧边界为第一大道,南侧为东42街,北侧为东48街,东侧可以俯瞰东河。在上百根旗杆的下面,谢洛夫正坐汽车在联合国总部大楼前面停下,下车之后对着苏联国旗敬了一个军礼,随后在联合国苏联工作人员的引领下进入联合国总部大楼,他仍然穿着一身毛呢军大衣。
  在上百名各色人种代表的注视中,谢洛夫就这么穿着军服走了进来,对着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微微点头,然后对下方的各国代表示意一下,谢洛夫站在讲台前面开始发言,“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要威胁美国,让美国人面对我们的导弹三思而后行,从而达到防止他们入侵古巴的目的。我们无意发动一场战争,古巴离我们万里迢迢,只有笨蛋才会想到我们会从古巴入侵美洲大陆。我们的目的是要制止美国发动战争,因为我们充分意识到,一场在古巴爆发的战争必将很快扩展成一场世界大战。”
  “谢洛夫将军身着军装进入联合国,不就是最好的表示么?”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史蒂文森推了一下眼镜,不甘示弱的反驳道,“你是以军人的身份来到这里,向全体爱好和平的国家宣战么?”
  “第一,我并不是军人,我是一个安全官员。第二,武官不能进入联合国工作么?好像没有这条规定,第三,我们最好不要把我们两个国家的事情牵扯到别的国家。”谢洛夫一只手按在讲台上逐条反驳道,随后展开了自己的攻击,“最令我惊讶的是,美国竟然无视自己猪湾登陆的前科,来指责苏联发动战争?以美国推翻古巴的前科,我们苏联采取一些手段威赫美国,似乎没有什么不对!”
  “苏联的应对就是往古巴运动核导弹么?这是对西半球安全的严重威胁,是整个美洲人民所不愿意看到的,美洲国家组织已经认可了我们美国的态度。”史蒂文森的话音刚刚落下,立刻引起一片赞扬之声,全部都是拉美国家。
  谢洛夫脸色一变,带着非常好笑的表情声音不大却非常冷漠地说道,“我们驻联合国的大使并不知道这次行动,但是我知道,每一颗核导弹运输过程中都经过了我的批准,我还亲眼见证了两批核导弹出港千万古巴,现在史蒂文森先生明白了?我们的联合国大使不知情,真正的知情人是我,而且你刚才所说威胁西半球的和平,我相信自己没有理解错,这个意思是美洲人的美洲。但我认为这个概括并不是真相,其实你想说的是,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对不对?”
  “史蒂文森先生把猪湾登陆略过,却对苏联保护古巴的举动采取攻击态度。帝国主义的双重标准玩的很数量,不愧是人类的希望、世界的救星。”谢洛夫一边拍着桌子一边反驳道,“如果我们走了,古巴会不会立刻被美国入侵呢?史蒂文森,你能保证么?你保证不了,因为你只是一个联合国大使,今天我来到美国,不是来主动求饶的,我虽然带着善意而来,却没有打算下跪,我来是表明态度,身为古巴集群副司令,我要对古巴代表说,苏维埃和你们站在一起,苏联存在一天,谁都不能入侵古巴,古巴不是一个国家,苏联和你们在一起,中国和你们在一起,整个社会主义阵营都和你们在一起……”
  “谢洛夫将军,请不要代表中国!”就在这个时候一串流利的英语顺着话筒传出,明显是黄种人的代表在反驳谢洛夫的讲话,这种情况让自认为身经百战的谢洛夫都有些发愣,盯着前方的青天白日旗,过了好半天才把注意力拉回来,用普通话说道,“你不会汉语么?”
第361章
我不是来求饶的
  哪怕是一个民族,也不能保证每个团体都为了本民族的利益着想。亦如苏联被赶出国白俄群体,中国被打败的炮党。不是说这些人都是目光短浅把自己团体的利益放在民族之上的家伙,但也差不多是这样。看着眼前的所谓驻联合国大使,其实也不过是被打的如同丧家之犬里面其中一个而已。
  炮党以暗杀起家,从来没形成过所谓的政治主张,所谓的领袖也不过是从美国归国抢夺领导权的萝莉控,第一代领导人都是这样,更何况往后那些酒囊饭袋?中国真落入这些人手中,下场说不定比印度还惨。这个党派前生就敌视工业化,信奉着造不如买的理念。按照后世的定义,就是一群买办阶级。
  你不会说汉语么?让站出来指责的民国驻联合国大使脸上一阵青一阵白。谢洛夫的汉语非常标准,标准到了比他口音还少。但除了他自己和周围的几个工作人员之外,整个大会的人都面面相视,因为没人能听得懂,是啊,联合国规定的官方语言汉语和书写文字中文,能听得懂的人不过区区一个,它已经离开联合国大会太久了。
  “没有听明白?还是我的发音有问题?”谢洛夫脸上漏出思索之色,难道自己在苏联呆的太久了,说汉语有了错误?应该不会出现这个问题吧?“你听不懂我的说的话,我在问你,你不会说汉语么?”微微低头把嘴巴靠近麦克近一点,不耐烦的大喊道。
  “用英语是符合联合国的程序!”周书楷愣了一下,用软绵绵的汉语说道。
  切!谢洛夫不削一顾的表情简直就是刻在脸上,转头看着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史蒂文森,手指却指着周书楷冷漠的道,“这就是你们所谓的盟友,一群已经习惯跪在地上说话,不,是根本没有骨头的家伙,可见你们美国人的眼光一如既往的很瞎,难怪总是在战场失败!”
  “在历史上的特定时间中,野蛮是可以战胜文明的,比如匈人战胜罗马、日耳曼人灭亡罗马,这说明不了什么。”史蒂文森不慌不忙的打着太极,没有回应谢洛夫的话。
  亦如美国冷战战胜苏联一样,谢洛夫在心里补充一句,然后似笑非笑的对史蒂文森这个老头子说道,“你不正面回答我已经证明你心虚了,没关系,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以后你们美国会发现,你所谓的自由世界正在一步步缩小,史蒂文森先生,鉴于你的年龄,我劝你好好活着,活的久一点一定会看到那天的……”
  炮党的德行,谢洛夫可是太知道了,一只毫无战斗力的政党,喜欢认爹,曾经在不同的时间段,把希望寄托在日本、苏联和美国上。之所以能从一个省为基地北伐成功,当初绝对离不开苏联的大力支持,凯申物流的董事长同志,还是共产国际的名誉常委。是共产国际中地位最高的中国人,远远比其他人地位高多了。以苏联对中国两个势力的支持力度来看,炮党简直就是苏联的亲儿子,苏联援华的军事物资足够装备几十个师,援华航空队阵亡人数和功劳都在美国飞虎队之上。然而炮党在两个军事强国的援助之下,在日本投降的一个月还在丢失城市。
  小时候,谢洛夫曾经有一段时间怀疑政府对正面战场上的炮党不公平,直到长大了才知道这种不公平的掩饰是存在的,政府没好意思提炮党在抗日战争中炮党的种种丢人行为。这些丢大人的行为还要在剑桥民国史才能看到。正是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才造就了后世名为果粉的奇葩团体产生,这件事情给谢洛夫留下的积极意义是,一定要紧盯着苏联国内那群吃饱了没事干的公共知识分子,谁敢给白俄翻案,谢洛夫就让他进精神病院。
  “坐下吧,这是美国和苏联的事情,不是你们能够搀和的,更何况你们的否决权,现在已经被美国人代理了吧?这项权利都不在你们手中,你的发言有什么意义呢?”谢洛夫斜眼看见周书楷还在站在那里,用有些可怜的语气说道。
  周书楷没有想到,一个苏联人竟然会汉语,甚至你自己的还要标准。不甘心地说道,“谢洛夫先生,苏联的秘密警察大名鼎鼎,今天在联合国大会上我已经见到了。”
  “是啊,会几种外语没什么坏处,但用的时间长了把自己的母语忘了,就很说不过去了!你们倒是很能给联合国节省开支!”谢洛夫用汉语回答完毕之后,转头看向意大利的方向用意大利语说道,“来自于欧洲文明之母国家的先生,是不是这样?”
  “谢洛夫将军,你的语言天赋十分令人惊讶。”意大利大使心领神会的回应着谢洛夫,还不忘了鼓掌,表达自己的支持。意大利执政的是共产党,虽说帕里米罗托里亚蒂不好意思明面上支持苏联,但从层面表达一个态度也轻而易举。
  谢洛夫微微仰头接受了意大利大使的恭维,用意大利语回答道,“在罗马一年多的经历,是我一辈子最宝贵的经验,直到今天我总是想起意大利的经历。”
  “谢谢,如果我们能让和平的曙光到来,未来有的是时间可以在地中海划船。”意大利大使和谢洛夫一唱一和,抓住时机把话题重新引到古巴导弹危机上面,毕竟这是近在眼前的事情,美国和苏联两个国家的剑拔弩张,让在苏联坦克集团军阴影下的欧洲国家提心吊胆,这也包括了意大利,比其他国家而言,意大利的人民更加矛盾。因为普通人有些莫不清楚自己应该站那边。
  这就是两面派的为难之处,意大利是北约的一员,但目前确是共产党执政。共产党执政的影响力已经通过这八年表现出来,意大利民众更加倾向于在苏联和美国之间不选边站。但这次古巴导弹危机的爆发,对于整个意大利都是一个考验。国内共产党和天主教民主党已经炒成了一锅粥,各种报纸纷纷指责对方的政策。意大利共产党还是以反殖民的大旗,在道德制高点上显然天主教民主党闭嘴。
  “我还是那句话,整个世界上除了智障之外,根本没人相信古巴有攻击美国的实力。今天美国人的反应这么大,更像是一种恼羞成怒的表现。”这个时候对着所有的联合国代表的谢洛夫又随意切换成了英语,吐字清晰缓缓说道,“美国如此大动干戈是为了什么?先生们,是不是因为无法入侵古巴了呢?”
  “美国从来没有准备入侵古巴!”史蒂文森大声的辩解道,“如果美国想要这么做,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任何国家可以阻止的了,苏联也不行!”
  “美国可以现在就进攻古巴,看看苏联古巴集群二十万作战部队能不能阻止的了!”谢洛夫同样大喊道,还拍着桌子提高自己的音量。
  二十万作战部队?谢洛夫的话一出口,整个联合国大会会场都寂静了。这是首个苏联人公开承认苏联在古巴军事力量的数量,二十万作战部队?这是什么概念,这是半个西方集群的数目,西方集群是苏联驻民主德国的精锐部队,负责一旦开战就要打穿欧洲的任务。
  “史蒂文森先生,谢洛夫将军,我们应该冷静一点在仔细思考一下的,这不是你们两个国家的事情,而是全世界的事情,美国和苏联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不应该只考虑到自己的利益!现在我建议休会半个小时。”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和周围的几个人商量之后这么说道。
  吴丹去年刚刚上任联合国秘书长,他在美国接受的教育,但也深知自己的祖国也才刚刚摆脱独立不久,从民族大义上他更加赞同苏联这次的决然。但这里是美国,他也知道美国和苏联打起来,整个世界都会毁灭,于是休会给双方冷静的时间。
  半个小时之后,回来的谢洛夫继续和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史蒂文森进行辩论,最后当着全体联合国代表的面说道,“今天我在这里,不是来求饶的,而是告诉史蒂文森先生,不要把霸权主义那套东西用在联合国大会上。在座的全世界各地的代表,你们的国家大多数都刚刚独立没有多久,非洲的国家、阿拉伯世界、亚洲的兄弟们,你们应该最明白自己的财产被非法霸占的滋味,这段历史还不远,所以你们更应该明白古巴人民的心情,伟大的列宁同志拿起钢笔,让我们努力学习。伟大的斯大林同志教会我们,只有拿起枪才能保护自己。伟大的赫鲁晓夫同志,让我们穿上鞋走的更远,不要以为今天苏联人穿上鞋,就忘记了如何拔枪,就算战争从现在开始,美国人一样赢不了……”
  话音刚落,整个华约和不结盟国家的代表全部站起来鼓掌,为谢洛夫话喝彩。
第362章
谢洛夫和胡佛
  “还有二十四小时,我还要继续争取时间。”出了联合国总部之后,站在镰刀锤子旗之下的谢洛夫抬起手腕,估算着潜艇部队的到达时间。就算是有个别潜艇被咬住了,谢洛夫也相信红海军的指战员有办法,只要有一半的力量赶到预定海域就可以。
  美国联邦调查局总部,局长办公室之内,胡佛正在对着电视观看今天在联合国大会上的录像带,他身边的则是肯尼迪总统的弟弟,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胡佛的面容令人看一眼就不寒而栗,此时严肃起来,更加令人不敢正视。就连罗伯特肯尼迪也是这种感觉。
  时间不长,胡佛把电视关掉坐在椅子上不做声,似乎在思考着谢洛夫话中的含义。
  “胡佛局长,这个秘密警察头子说的话是真的么?古巴岛上真有二十万苏军么?”罗伯特肯尼迪等了一会,按耐不住心中的紧张开口问道。
  “没有理由,根据我的估计不应该是这么多?”胡佛也很疑惑,难道谢洛夫在联合国大会上说谎?这倒不是不可能,苏联的驻联合国大使前两天不久一直不承认古巴上面有导弹么。谢洛夫不会反着来对美国进行恫吓?
  “囚犯?那批囚犯有问题?”胡佛忽然想起来中央情报局曾经提过苏联往古巴运送囚犯做劳动改造,看起来从那个时候开始,苏联就在进行这方面的准备。
  该死,胡佛是联邦调查局的局长,对外情报不是他的工作范畴之内,他只是听说过这么一件事情,后来中央情报局没有追查,他也就没有多问。现在胡佛则咬着牙道,“那批囚犯会不会是苏联的伪装,很早就登岛的囚犯会不会是军人伪装的。”
  “把十万苏军当做囚犯来劳动改造?”罗伯特肯尼迪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道,“不应该吧!”
  “我只是说也许,在谢洛夫没有说谎的情况下,有这么一种可能。但我不是中央情报局局长!”胡佛整个过程中连坐姿都没有换一下,心中对中央情报局的无能评价更上一层楼,杜勒斯在胡佛眼中就是一个无能者,新上来的麦科恩看来还不如杜勒斯……
  尤其是最近几天,苏联和美国互相之间交换了无数的信件,大多数的信件都是火药味十足,互相恫吓互相威胁。肯尼迪甚至都怀疑,美国情报机关断定苏联核武器数量不如美国是不是判断错误,怎么苏联的底气这么足?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会议上,胡佛到场之后听了一会老生常谈毫无营养的讨论之后,转而把最近肯尼迪和赫鲁晓夫的信件拿过来翻看。和肯尼迪说的一样,大多数的信件都很强硬,只有一部分的信件比较正常。
  直到气氛安静下来,胡佛一抬眼皮看见所有人都把目光放在自己身上,美国财政部长克拉伦斯·道格拉斯·狄龙询问道,“胡佛局长,发现什么事情了么?”
  “如果以书信的先后顺序来看,少数的几封正常的书信后面一封,肯定是非常严厉对我们的指责,这样可以断定,赫鲁晓夫并不是准备和我们打核大战,而是想要和我们谈谈,但态度马上改变则肯定是受到了压力,能给赫鲁晓夫压力的人,整个苏联没有几个,肯定是苏联中央主席团的成员,可以确定除了赫鲁晓夫之外,整个苏联中央主席团都认为必须对抗。”胡佛把这些信放回到桌子上,仰起头想了一下说道,“谈判的空间是有的,但可能会很艰难,赫鲁晓夫虽说权力最大,但一意孤行可能还比较困难,也许我们应该释放出来一定的空间。”
  “这件事情我们必须尽快解决,不能再拖下去了。”肯尼迪斩钉截铁的决断道,“我们的态度绝对不能变,苏联距离古巴万里,古巴就在我们眼皮子底下,必须让苏联知道对抗下去没有好结果。”
  胡佛万古不化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对肯尼迪的话既没有赞同也没有反对。他知道肯尼迪如此急切的原因,马上要到来的国会选举,现在时间只剩下半个月了。肯尼迪这种为了选举有些歇斯底里的表现,让胡佛有些暗暗皱眉。把个人荣辱和前程放在国家安全之上的表现,让身为联邦调查局局长的胡佛心中有些不满。
  这种感觉怎么说呢,太自私了一点。为了国会选举摆出来这么一副姿态,是在玩火,肯尼迪是在玩火、他的弟弟司法部长以及很多民主党的官员都是如此。
  “我准备把多勃雷宁叫来,问一问苏联人到底想要干什么?”自己哥哥表态之后,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则提出的相反的意见。胡佛不置可否继续听着,兄弟两个意见不同?只是肯尼迪身为总统故意摆出的姿态,而让自己的弟弟出来说缓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7/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