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校对)第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387

  想到人在彼岸的夏洛特,夏树不免有些烦躁。确定伤势的第二天,他就在给夏洛特的信里提及自己受伤的事情,但期盼的回信迟迟没有到来,拍往伦敦的电报也如同石沉大海。因为类似的情况曾经出现过一次,两人之间的误解差点让这段感情走到尽头,由此夏树格外留意夏洛特的信函间隔。就行事风格来说,夏洛特属于麻利果断的那种,她回信通常不会超过收信的第三天,而英德之间的邮件传递速度也很给力,最快的时候,两人五天就能完整通信一次。
  在这个连有线电话都还未普及的年代,想要实时联络一个人是何等困难的事情。夏树命人去伊丽莎白女子学院打探消息,几番周折,了解的情况却是夏洛特·希尔已经因故休学。夏树大为吃惊,恨不得即刻动身前往英国,却受制于腿伤以及维多利亚皇后的“眼线”——苏菲公主,无奈之下,只能寄希望于那些为弗里德里希船厂工作的商业情报员们能够这项完成跨领域的任务。
  私事一时半会难以了结,公事也同样困扰着并没有一颗天才之心的“霍亨索伦天才”。接受德国海军造舰总监的任命之后,夏树随之肩负起了相应的职责,审定造舰预算方案便是其中一项。德国海军第三级无畏舰——凯撒级的技术方案确定之后,造舰工作随即进入实施阶段。和轻型舰艇的竞标建造不同,由于德国海军不准备将战略意义重大的无畏舰交予外国造船厂建造,而国内各造船厂能够用于建造两万吨级战舰的船坞屈指可数,德国海军办公厅是按这些大型船坞的建造能力来确定建造任务。为了确保五艘凯撒级战列舰同期开工建造,德国海军已提前安排基尔日耳曼尼亚船厂、威廉皇家船厂等造船厂对相应船坞进行扩建升级——对于这种战略性的扩建升级工程,国家财政负担了大部分费用。
  这些接到造舰指令的德国造船厂,无论它们是否属于国家控股,企业的经营模式并未改变。因此,各船厂很快根据海军造舰方案提交了各自的预算案。由于武器、装甲、动力、电气等主要原料设备均在德国国内采购,各船厂最终的预算总额相差无多。当经过先期调整的方案送到夏树这里审定时,凯撒级的造价预算已基本确定为马克,折合约万英镑,基本与在建的赫尔戈兰级战列舰持平。纵向比较,四艘拿骚级的实际造价为平均每艘万马克,考虑到它们的排水量为万吨,使用的是技术成熟且产量较大的克虏伯英寸倍径舰炮,而凯撒级的设计排水量为。万吨,使用克虏伯专门研发的英寸倍径舰炮,造价提升五分之一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可是横向比较,英国人从帕勒洛丰级、圣文森特级到最新的巨人级,吨位和火力逐级提升,造价却没有大幅度的提升。
  在任何一个时期,海军舰艇的建造成本都是堪比技术性能的重要机密,夏树之所以能够对两国主力舰的造价进行清楚对比,一方面源于他前生的军模爱好者身份,另一方面,弗里德里希船厂派驻英国的商业情报员们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了一些信息。综合这些信息,夏树得出了一个令自己非常纠结的推论:凭借造船业的规模化和技术化优势,同等吨位的英国战列舰成本较德国战列舰低%,也就是说,以德国人建造四艘无畏舰的资金,英国人可以建造出五艘同级别的无畏舰!
  不仅如此,为了符合建造和使用无畏舰的需要,德国政府还需要额外投入大量资金对运河、港口、船坞等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的改建。相比之下,造船业和航运业极其发达的英国在这方面的花费要小一些,但问题同样存在——随着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越造越大、越造越长,即使船台能空出来,其他条件不过关也是无济于事的。例如:年,当反击号战列巡洋舰由战列舰变更施工时,主要原因就是原帕尔摩斯船厂作为原建造商,无法提供为米长的军舰的舾装泊位,所以不得不变动到约翰·布朗船厂,而早前建造了伊丽莎白女王级超无畏舰的朴茨茅斯海军船厂之所以无法建造狮级战列巡洋舰,也是因为船台长度不够。到了年,英国泰恩河与克莱德河流域已经没有船厂能够建造超无畏舰。据统计,年时,英国有家船厂可以建造无畏舰,但是年就只剩下家可以建造最新的超无畏舰了,而扩建船厂和船台,疏浚河道以及拓宽下水空间的费用远远大于一条无畏舰的成本。
  进入世纪以来,德国的经济和工业增速虽高于英国,但经济总量却不如殖民地遍布世界、海外贸易极为繁荣的大英帝国,造舰竞赛让英国政府承受了巨大的财政压力,德国政府的赤字更为严重,只能依靠增发国债来维系提尔皮茨的海军补充法案,再加上造舰成本节节攀升,无论英德何时开战,德国海军都不可能在舰队实力上反超对手,而如果造舰竞赛拖上年甚至十年,德国的政府财政将趋于崩溃,届时德国海军势必因为经费短缺而退出竞赛——这便是夏树对提尔皮茨说德国海军三年内或年后都无法击败英国海军的缘故。
  深究德国无畏舰造价高昂的缘故,夏树觉得这不应是德国造船企业虚报成本、谋取暴利的结果,它一方面要归咎于德国造船工业的先天劣势,另一方面则是德国武器制造的通病:过分追求性能指标而忽视性价比!
  从历史上的日德兰海战来看,德国舰队饱受对手超猛火力的轰击,最终却只损失了一艘前无畏舰和若干轻型舰艇,且损失的前无畏舰还是为鱼雷所击沉,这显然得益于它们的重装甲防御和精密的内部构造,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以更高的成本使其获得更好的生存能力,生存能力的提高又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训练有素的军官和水兵。不过,由于多艘主力舰几乎被打成废铁,德国人不得不在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调用大量钢材对它们进行修复,在那之后,在建舰艇的建造速度大为减缓,巴伐利亚级后两艘以及全部的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直到战争结束都未能完工,它们却霍然出现在协约国的赔偿引渡清单上——对手还以为它们早就完工服役了!
  除了高昂的造价,德国战列舰的建造周期也是同步存在的问题。英国的帕勒洛丰级从开工到服役平均只需要个月,德国的拿骚级平均建造工期为个月;英国的圣文森特级从敷设龙骨到舰体下水只需要个月,德国的赫尔戈兰级基本上要花到个月;此次凯撒级,拥有无畏舰建造经验的五大德国造船厂预定了至个月的建造工期,比英国海军的猎户座级多了到个月。
第87章
联合建造
  20世纪初,盛夏的酷热未及百年后那般让人难以忍受,一块甘甜爽口的冰镇西瓜就足以盖过窗外煞白阳光和鼓噪蝉鸣带来的燥热感。
  带着一条打着石膏的腿,夏树坐在轮椅上静静看着会议桌旁的绅士们享用西瓜。这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吃相很文雅,且多数人将第一块吃干净之后没再拿第二块。
  等所有人都停下来了,夏树不慌不忙地开口道:“一直以来,商业竞争给人们的印象都是激烈而残酷的,但有的时候,市场就像是桌上的西瓜,供应大于需求,无论我们是否继续保持商业竞争的习惯心态,事实都摆在这里——它们足够让每个人尽情享用。”
  桌旁正装革履的绅士共有十位,他们两人一组,代表着获得凯撒级战列舰建造订单的五家造船厂——基尔·日耳曼尼亚、威廉·皇家、汉堡·伏尔铿、基尔·霍尔瓦德、但泽·硕效。
  按照夏树的要求,每家船厂都派来了首席运营官或与之地位相当的高级管理者,以及负责新战舰建造工作的总工程师。
  夏树扫了一眼,力图通过众人的表情神态捕捉他们的内心活动。
  “就说我们现在的造舰工作,在座诸位,我们哪家船厂的船坞不是排满建造任务的?”
  绅士们对此毫无异议。
  “开门见山地说,我这里有一份绝密情报,因为关系到我们间谍人员的安危以及我们日后能否拿到更多极具价值的情报,希望大家能够权衡轻重,除向本船厂最高管理者及董事会议汇报外,不得向任何人泄露。”
  夏树神情严峻地展开一张纸,抬眼扫了一圈,缓慢而沉稳地说道:“英国无畏号战列舰,预算造价160万英镑,完工实际造价为178.5万英镑,建造周期26个月;帕勒洛丰级战列舰,单艘预算造价180万英镑,完工实际造价平均约为每艘178.6万英镑,建造周期27个月;圣文森特级战列舰,单艘预算造价178万英镑,舰体已基本完工,建造成本暂未超出预算,建造周期预计为25个月;猎户座级战列舰,单艘预算造价178万英镑,现已陆续铺设龙骨,预计建造周期28个月。”
  待夏树说完这些,十位绅士只是相互看了看,各自思量着这些数字背后的意味。
  片刻,夏树道:“我们这边的情况大家应该比较清楚吧!已全部完工的拿骚级战列舰,吨位较帕勒洛丰级多500吨,12门克虏伯11英寸炮对英国人的10门12英寸炮,实际造价折合191万英镑,比英国人多12万英镑,建造周期比英国人长3个月;建造中的赫尔戈兰级战列舰,吨位较圣文森特级多900吨,12门克虏伯11英寸炮对英国人的10门12英寸炮,预算造价折合225万英镑,实际成本很可能还有增加,比英国人多出至少47万英镑,建造周期长4个月;即将开工的凯撒级预算造价与赫尔戈兰级持平,吨位较猎户座级多800吨,造价比英国人多将近五十万英镑,32到35个月的预计建造工期。”
  绅士们依然只是相互瞅了瞅,一个个沉默无语。看得出来,他们对夏树能够掌握这些数据感到吃惊,但英德造船业存在的种种差距由来已久,他们对此绝非茫然无知。
  夏树一边以用手驱动轮椅绕会议桌移动,一边以平缓语气叙道:“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使命,造船厂经营者的使命是让船厂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造船厂工程师的使命是设计建造出尽可能完美的舰船,这两种使命有共同点也有相互矛盾之处,而在一个运转良好的造船厂,这两种使命——乃至更多角色的不同使命,必然找到了一个现实的平衡点,具体我在这里也不用多说!现在,诸位,让我们把视角提高一些,我们一方面有各自的职业角色,一方面又都是德意志帝国的臣民,是这个伟大国度光荣的一份子。德国与英国的造舰竞赛已是无需回避的事实,暂且不说两国建造的新型战舰性能相差多少,也不提英国政府可用财力上有两倍于我们的优势,且无需负担高昂的陆军费用,单讲舰艇建造费用,我们造四艘主力舰的资金,他们可以建造五艘同等级的战舰,而且他们建造这些战舰的速度比我们快得多。长此以往,这场竞赛我们毫无胜利希望。”
  在夏树经过处,一名老绅士侧过头看着他说:“可是尊敬的约阿希姆王子殿下,就我所知道的情况,同等级别的新型战舰,我们构造要比英国海军的更加精密,装甲也更厚,这势必要相应提高造舰成本,增加造舰周期。”
  “对,您说的没错,我们的战舰生存能力要比英国战舰好很多,这是我们在数量无法反超对方的情况下所作出的明智选择。事实上,我从未想过要将德国战舰的建造成本压缩到与英国人持平甚至更低的程度,更没想过要压缩造船厂的利润空间。”
  最后一句话说完,夏树注意到视线中的几位老绅士都微微松了一口气。
  到了会议桌的转角处,夏树稍停片刻,道:“诸位都是德国造船行业最有名望的资深者,今天我想请教一下,在同时保证舰艇质量和船厂利润率的前提下,我们的造舰费用是否还有缩减的可能?我们的造舰周期是否还有缩短的可能?”
  很快,远处的一位老绅士回答说:“各种造舰原料的价格只随市场行情浮动,人为影响的可能性很低,真正要想办法只能从人工费用上,比如在一些非技术环节使用免费劳役,再或者是适当降低工人工资。至于造舰周期,那很简单,适当增加工人班次即可。”
  夏树看了看,其他人并没有对这个答案做出明确表示。
  “还有其他建议么?”
  须臾,一个不那么苍老的声音传来:“要想最大限度地压缩造舰成本,不妨分析一下英国人在这方面的优势:原材料,英国殖民地遍布世界,他们的工厂可以用最低廉的价格获得工业矿产,造舰钢材等重要用料可以在国内竞标采购,这是我们短期内不可能具备的条件;人工效率,英国以造船业为国家的生存根本,他们的造船厂普遍拥有超过百年的历史,许多船工世代从事此业,各等级院校大都开设了与造船工程相关的课程,所以他们的人工效率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企及的;再就是舰艇内部结构,就我所知,同级别的战舰,英国人的内部隔舱比我们大,水密系统更为简单,一些防护措施也是相对简易的配置,因而建造成本更低,建造速度更快。”
  夏树手控轮椅转向,说话之人距他只有四五米,是个其貌不扬的中年人。说话的时候,他摘下圆框眼镜放在手里擦拭,看似黯淡的眼眸却有种充满智慧的深邃。
  “分析的不错!”夏树赞道。
  这人戴起眼镜,从容不迫地朝夏树点了点头。
  夏树对他做了一个“请继续说”的手势。
  “造舰原料乍看起来没什么调控空间,其实不然。例如造舰原料中比重最大的装甲钢材,只要采购价格降低百分之一,战舰的总成本就能下降百分之零点五,至于是让现有钢材制造企业降低供应价格或是提高国内钢材市场的自由度,造船行业说了不算,非得约阿希姆王子殿下这样级别的人物才有可能施加影响。”说罢,中年人看了夏树一眼,见夏树表情未有变化,他接着说:
  “限于劳动法案和工会组织的作用,谋求廉价劳动力这条路难以走通,我个人的想法是尽可能提高人工效率,在这方面,但泽的弗里德里希皇家船舶造修厂在国内是独树一帜的,约阿希姆王子殿下应该比我们在座的任何一位都更有发言权。”
  就给工人的士气、效率和稳定度而言,弗里德里希船厂确实是目前德国造船行业做得最好的,它的原理很简单,那就是采用合理的奖励机制,但在这个资本至上的年代,这种模式推广开来却几无可能。除此之外,弗里德里希船厂能够在短短数年内迅速成为德国轻型舰艇建造领域的佼佼者,还有一件夏树引以为傲的法宝,那就是仿照美国造船业采用的标准化流水线作业,这其中又以大规模预制部件效果最为显著。
  “雷电”和“雷霆”型高速鱼雷艇投产之初,弗里德里希造船厂和多数德国造船企业一样采用以人工为主、内部配套的传统作坊式生产,经过第一次扩建升级,船厂的现代化和机械化程度大幅提高,高速鱼雷艇的建造速度也较早先提高了一倍有余。尝到了规模化生产的甜头,至1908年,夏树又筹资对船厂进行了第二次扩建升级,从美国订购了较为成熟的造船设施,流水线生产模式在750吨级的1906年级大型鱼雷艇上获得成功,由弗里德里希船厂承建的这19艘大型鱼雷艇提前10个月完成,质量和效率都明显优于两家承建船厂。接下来,夏树还准备在吨位更大的战舰上推行标准化预制部件法,这一点已经初步获得了海军高层的认可。
  “说到船厂的经营运作,弗里德里希船厂这几年虽然表现不错,相比诸位所在的造船厂仍有所不及,这就是时间积淀、历史传承的宝贵之处。话说回来,我们的新战舰开建在即,以我们目前的建造标准和建造方式,各船厂提交的预算是公正而客观的,所以我一直在想,是否真的没有办法改变这种不利局面,任由我们和英国人的差距一直继续下去?”
  一边说着,夏树一边移回到了会议桌的正位,也就是属于他的位置。
  “造舰原料方面,我已经提请海军办公厅与克虏伯、西门子公司协谈总体采购事宜了,相信能够在原有价格的基础上取得一定的降幅。至于说人工效率,我有一些设想,或说是建议:目前各船厂采用统一的尺寸和工序标准,又拥有各自的建造工艺,考虑到我一开始提到的‘西瓜原理’,我们不妨在这些新型主力舰的建造上实行全面标准化工艺,并采用分段建造、部件预制和流动团队的方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提出两个新概念之后,夏树不出意外地收到了众人好奇而惊讶的目光,他微微一笑,解释道:“坦白说,一个船厂的建造工艺好比一个国家的军队机密,是它在市场上立足的根本,与竞争对手共享简直像是自杀,但我们每个人又都站在同一面旗帜下,肉体和灵魂都属于同一个民族。还是我刚刚提到的‘西瓜原理’,它保证了大家的既有利益,在这个大前提下,相对的技术共享应是可以接受的。就说这分段建造和部件预制,举个例子,日耳曼尼亚船厂和威廉皇家船厂拥有目前德国最好的气焊技术,他们在炮塔和炮座工序上拥有优势,如果五艘新战舰的20座主炮塔全部交由它们负责,便能够产生一定的规模化效用,这对改善造舰成本、周期和质量都有益处。为了省去运输的麻烦和困难,这20座炮塔并不完全在两家船厂内建造,可以由船厂抽调出经验丰富的炮塔技术人员和船工。当一艘战舰进入炮塔施工阶段时,他们便前往该船厂工作,直到炮塔部分完工为止。为了保证战舰的整体质量,各船厂的主要工程人员将组成联合技术指导组,全程负责五艘战舰的建造施工。”
  为免主观偏袒之嫌,夏树紧接着又点了另外三家造船厂,它们在动力装配、铆接技术和水密施工等方面各有所长,让它们进行分组合作虽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麻烦,可从规模化的角度看,这相当于把它们合并成为一个超大型军工船厂,以接近流水线的方式进行批量建造,从而用先进的工业手段弥补德国造船业在原料成本和人工效率的先天不足。
  经过初步讨论之后,仅有威廉港的皇家造船厂明确对夏树的建议表示赞同,其余船厂各有各的顾虑,但也没有表现出坚决反对或强烈抵制的态度。
  为了说服众人,夏树祭出了“杀手锏”,也即足以让各船厂心动的利益诱惑:
  “经过我的反复测算,如果大家能够无所保留地进行联合建造,五艘新战舰的总造价应能下降4%-5%,建造周期至少可以缩短两到三个月。我已与皇帝陛下及提尔皮茨伯爵初步商议过了,只要能够保证战舰建造质量和建造时间,无论造价下降多少,其中一半都将作为额外奖励补贴给各船厂。同时,为了保证大家的切身利益,我提议五家船厂组成造舰联盟,造舰期间的合作技术仅在联盟内共享,不得以任何形式对外输出。”
  在会议达成初步意向之后,夏树趁热打铁,他逐一拜访了五家船厂最具影响力的经营者或董事股东,说服他们参与自己的联合建造计划。在“一切为了德意志”的荣誉号召和现实利益的驱使下,五家船厂最终全部同意加入。不久,在一次更为正式的会议上,五家船厂的经营者或全权代表在造舰联盟宣言上签字,而作为各船厂同意组建造舰联盟、实施联合建造的先决条件,身为皇室成员和海军造舰总监的夏树接受了五大船厂的推选,担当该造舰联盟主席,以双重身份协调凯撒级战列舰的建造事务。
第88章
负重前行
  炎炎夏日,夏树坐着轮椅来到位于威廉港的皇家造船厂。按照德国海军办公厅的造舰规划和各造船厂的船坞安排情况,五艘凯撒级战列舰的第一艘率先在这座实力雄厚的军事造船厂开工建造。
  依据惯例,舰船在敷设第一块龙骨前会举行一个相对简单的内部开工仪式。因为造舰联盟的关系,除海军部官员和皇家造船厂工作人员外,参与凯撒级战列舰建造的其余四家造船厂也各派代表前来——这些代表的到场可不是礼节的一种表达形式。在汉堡伏尔铿船厂开工建造第二艘同级舰之前,他们已各自抽调的技术人员和熟练船工至此参与船体施工。乍看起来,各造船厂需要额外负担这些人的外派津贴,但只要分组施工能够如夏树预期的那样降低造舰成本、缩短造舰周期,这便是物超所值的投入。
  参加完开工仪式,汉堡伏尔铿等四家造船厂派来的八十多名技工和船工旋即同皇家造船厂安排的工人一道投入紧张有序的施工当中。在德国造船业界,这可是前所未有的新奇场面。负责协调和监督造舰事务的海军官员们看到了它积极向上的一面,因而对约阿希姆王子组建造舰联盟的做法大为称赞,夏树却对这种赞誉感到不甚自在。担任造舰总监之后,为免公私事务纠缠不清,他宣布弗里德里希船厂二十年内不会进入大中型舰艇的建造领域,而是专注于轻巡洋舰及以下级别的舰艇建造,他本人则只负责大中型舰艇的造舰监督工作,轻型舰艇则由海军办公厅另派人选负责。此次为了促成五家大型造船厂展开合作,他应邀担任造船联盟主席,虽然得到了德皇和海军首脑的同意,行事却徒增许多顾虑,无法再像从前那般随心所欲。另一方面,造船联盟和分组施工在理论上应能发挥积极作用,但在现实利益面前是否会受到曲解乃至出现漏洞,夏树心里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在皇家造船厂的贵宾室里,该船厂技术总工程师的阿尔弗雷德。赫特梅耶细心地读到了夏树眼中的忧郁。近旁无人时,他对夏树说:“任何尝试或多或少都要冒些风险,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我们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各造船厂绝不会为了眼前的利益而自毁名誉。”
  夏树抬头看了看这个早在造舰联盟会谈期间就给自己留下了很好印象的中年人,点头道:“认真严谨的态度和精致无暇的质量是德国造船业最引以为傲的地方,这点我并不担心。可如果我们的努力未获收效或距离预期太远,那么我们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英国人拉开和我们的距离了!”
  “我完全理解您的用心,王子殿下。”这位气质儒雅、语态宽和的舰船工程师说,“两支海军的竞争是两国造船业的较量,更是两个国家之间的比赛。英国人的海上优势已经保持了好几百年,属于我们的篇章才刚刚开启。我们完全可以放宽心态,不必那么急于求成。以我们国家目前的发展势头,就算我们在舰队数量上一时落后,长此以往终究还是能够赶上并反超他们的。”
  “你说的没错。”夏树答道,“我们本该以更加平和的心态面对国家间的竞争,可惜我们未必有那么多的时间。”
  赫特梅耶没有反过来问为什么,他举目望向窗外,从这里可以看到威廉港内停泊的舰船,其中有不少都是由皇家造船厂建造的。
  “我从小喜欢军舰,喜欢看它们雄壮的身影行驶在大海上,它们是工业文明的集萃,是造船者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一个国家实力和信心的代表,所以我义无反顾地投身造船行业。看到一艘艘战船滑下船台,我好像看到自己的孩子出生,看到它们完成舾装满载起航,我的内心总是充满喜悦和幸福。虽然打仗是它们与生俱来的使命之一,但我不希望看到它们带着满身伤痕地回到港口,更不希望听到它们英勇战沉的消息。如果战争是可以避免的,我宁可它们最终成为系泊港口的博物馆,或者一点点拆解,重新回炉用于建造新的舰船,完成生命的轮回之旅。”
  一个舰船工程师的理想与忧思,夏树能够感同身受,但皇室成员的抱负和愁情,赫特梅耶是难以体会的。
  “你相信生命有轮回么?”夏树问。
  “我想,这是自然界的一种规律吧!”赫特梅耶微笑着回答道:“万物皆有规律,我们要做的不是自己创造规律,而是找到规律、顺应规律,就像是钓鱼、狩猎,用对了方法和工具,自然能够达成目的。”
  “嗯哼,确实如此。”夏树若有所思地望向窗外,造船工人们的勤奋态度不逊于蚁穴中的工蚁,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已经发挥出了百分百的工作效率。问题的症结不是个体能力差异或意识高低,而在于资本体制与工业模式。其实工业世界的质与量,历史早已从辩证角度做出了诠释,无论是德国人的“质为上”还是俄国人的“量至上”,都不及美国人那种压倒一切的“质量并行”。大分工、大流水、大配套,这种标准化作业赋予了美国工业极其强大的生产能力。以造船业为例,美国船厂不负责全部的制造环节,而是以组装为主,大部分的零部件都是可互换的标准零部件,铸件也采取预制件。这些零部件在各工厂内统一以流水线生产,然后运输到各船台进行组装,既保证了产品质量、促进了工艺改进,还大大提高了批量生产的速度。
  美国的工业模式虽好,却不是谁都能拿来即用的,所谓国有国情、行有行规,列强国家的工业革命起始点有高有低,进程节奏有快有慢,演进方式也各有特点,最终成型的工业模式也带有各自的深刻烙印。即便是有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注入,哪怕是工业实力仅次于美国的德国和英国,依然无法复制美国人的大流水线生产,阻力来自各方各面,绝非单单几个人的力量就能够轻易克服的。
  一边是循序渐进、来日方长的理性思维,一边是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主观意识,夏树为这难以调和的矛盾所困扰,加之海峡对岸的复杂状况,他渐渐感受到一种似曾相识的烦扰。腿伤初愈之前,他在威廉港、基尔港和柏林之间奔波往来,恰逢齐柏林飞艇的发明者费迪南·冯·齐柏林伯爵开办德意志飞艇运输公司,以飞艇运载货物、邮件和旅客。为了谋求便捷,夏树成为飞艇商业航线的第一批顾客,不经意间为这种新颖的运输工具做了宣传广告。
  见皇室成员多次搭乘飞艇,从贵族富人到中产阶级、小市民阶层,许多人只为尝鲜而踊跃购票,齐柏林的商业航线数量很快从两条增加到了六条,在此期间,上天格外眷顾这些勇敢的冒险者,没有一艘飞艇因为天气或机械原因遇险,飞艇技术性能的提高也让德国军界高层跃跃欲试——继德国陆军增购飞艇以组建更多航空中队之后,德国海军也准备扩大现有的航空侦察部队规模,而相比于那些极为昂贵的战列舰,齐柏林飞艇的造价就显得非常低廉了。一艘与无畏舰同等体积的硬式飞艇只需要180万马克,仅与一艘1906年级大型鱼雷艇相当。
  从出现雏形到日趋成熟,齐柏林飞艇在军事操演、商业运行中的表现十分抢眼,但这种飞行器作为战争武器却存在巨大的局限性,适当投入有益无害,过度耗费就纯属浪费了。仅以造舰总监之职,夏树无权对海军航空部队扩编方案提出质疑,但他驾轻就熟地运用着自己的皇室身份,以上层路线发挥着事半功倍的影响功效。因为自己的坠机事故已经让德皇先入为主地认为飞机不是一件可靠的飞行器,夏树遂出资在但泽举办了一场国内规格的航空展览会,共有三十余架飞机进行了百多场次的飞行表演,期间未有一人一机的伤亡损毁,固定翼飞行器的可靠性得到了事实的验证,包括德皇在内的帝国高层也受邀参加展览会,欣赏到了多机编队飞行的精彩表演,加上夏树恰到好处的解说,德皇对齐柏林飞艇的热情有相当一部分转移到了同高速鱼雷艇一样小巧灵活的飞机上。
  至于提尔皮茨,这位牢牢掌握着德国海军大权的战略组织者,也对各种新兵器保持着充足的好奇心。在夏树的分析下,他意识到飞艇虽然华丽,却难以同舰队形成紧密协同,飞机固然简陋,却能够成为一种高效率的舰队辅助工具。于是,海军飞艇部队的扩编计划只保留了三分之一,节省下来的资金远不足以追加一艘无畏舰,所以经过多番协调,这笔钱最终还是用在了增强海军航空部队实力上——经过公开竞标,德国海军决定从胡伯特航空公司购入24架陆基飞机和36架水上飞机,用于近程侦察、警戒和联络,60架飞机分三年交货。
第89章
亲情客串(上)
  潮起潮落,日出日没,随着时光的流动,在威廉皇家造船厂的1号船台上,新战舰的钢铁骨骼正以肉眼可辨的速度扩展延伸,它最终将形成一副完整的舰船骨架。按照工程师们的说法,如此进度已是前所未有的迅速,照此下去,降低成本、缩短周期的目标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造舰工程师们满怀信心憧憬,夏树则不得不忍受躯体和心理的双重磨砺。与轮椅为伴的日子还在延续,而夏洛特那边虽有新的消息,情况看起来却不太乐观:她离开伊丽莎白女子学院可不是身体抱恙或者产生了厌学情绪,而是受到了家族意志的限制,甚至整个夏天都呆在塞特福德的希尔庄园里,寸步没有离开。
  心若是失去了自由,再宁静美丽的风景也如同牢狱。夏树多希望自己可以立刻出现在夏洛特身旁,只要她一个眼神肯定,便不顾一切地带着她私奔而去。
  即便是在童话故事里,美好的愿望也要几经曲折才能实现,而现实世界没有好心的仙女和精灵,再大的困难都只能由自己努力克服。鉴于自己的商业情报员多是胆大心细、头脑灵活的平民,几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间谍训练,能够搜集到这些有关夏洛特的信息就很不错了,要实现下一步的谋划,夏树决定借助专业机构的力量——在腓特烈大帝及其继任者的重视下,情报机构已成为德国军事决策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不仅建立了电报和书刊检查制度,为铺天海选情报开启先河,还在国外建立秘密情报站,使国外情报的猎取范围进一步扩大而且固定化、细致化,更设立了反情报和伪情报部门,职责分工得到了充分细化。20世纪初,除大英帝国遍布世界的情报网络是德国人无法比拟的,在欧洲,德国情报部门的手段和效率应胜过于其他列强国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3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