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校对)第3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1/387

  约莫半个小时之后,依然隐蔽在圣彼得岛与圣安蒂奥科岛之间的比昂凯利舰队旗舰“埃马努埃莱二世”号收到海军司令部的电报,询问其动向——犹豫再三,比昂凯利如实报告了情况:他的舰队已经前出至撒丁岛西南海域,并派出四艘轻巡洋舰去执行诱敌深入的任务,但敌舰结束炮击后迅速撤走,所以,他准备召回四艘轻巡洋舰,并就地等待“天鹰座”号前来会合。
  好不容易搞清楚了己方精锐舰队的动向,达扎拉元帅连忙给意军总参谋长格拉齐亚尼元帅打去电话,向其报告说“一艘被我方潜艇击伤的爱尔兰巡洋舰正在僚舰保护下仓促逃往巴利阿里群岛海域,‘埃马努埃莱二世’号和‘翁贝托一世’号组成的战斗编队距其仅有几个小时航程”,并请示其海军是否不惜代价展开追击。
  刚从睡梦中醒过来的格拉齐亚尼元帅迟疑了一会儿,答复说“鉴于西班牙人仍对参战持观望情绪,意大利海军在西地中海的活动因避免引发同西班牙的外交纠纷——在此前提下,应当把握住战机,力争取得一场振奋军心的胜利”。
  尽管格拉齐亚尼元帅的答复有些模棱两可,把“攻坚克难之决心”和“果断行事之魄力”作为座右铭的达扎拉元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诠释了总参谋长的答复,随即向比昂凯利舰队发去了“追击在逃敌舰”的命令。
  接到海军司令部的作战命令,比昂凯利中将却犯起了愁。目标是敌方两艘巡洋舰,纵使它们航速减缓,以两艘意大利主力战列舰的航速和位置,追上去至少需要16个小时,那时候目标已基本离开了意大利海空军航空部队的覆盖范围,而处在本方舰载机的有效保护之下,所以,要追也只能调派马锡纳上校指挥的四艘轻巡洋舰前去——他们若是兼程赶路,6-8个小时即可追上目标,而且在此期间,部署在撒丁岛的意大利海空军战机还可以通过空袭使两艘敌舰伤势加重,撤退脚步放缓,从而使己方四艘轻巡提早将对手拖进战斗射程。
  于是,“埃马努埃莱二世”号很快将“全速追击敌舰”的指令发给了“阿布鲁奇公爵”号。马锡纳上校复电表示自己将义无反顾地执行命令,同时提醒比昂凯利,一矣天亮,他代为指挥的这四艘轻巡洋舰就会暴露在敌方舰载机的视线之中,进而遭受主力舰队都难以招架的猛烈空袭。如果派驻撒丁岛和西西里岛的意军战机不能提供及时有效的掩护,那么,他们的追击任务恐将无疾而终。
  接到马锡纳上校的电报,比昂凯利毫不迟疑地命令通讯员给海军司令部发报,强调他的舰队将在天明之后受到来自敌方海军航空兵的巨大威胁,并且郑重申明,“若我方战斗机无法为舰队提供周全的掩护,‘埃马努埃莱二世’号和‘翁贝托一世’号或许再也没有机会返回到塔兰托基地”。
  就在这个早晨,意大利海军司令达扎拉元帅驱车来到意军总参谋长格拉齐亚尼元帅府邸,两位老资历的军方高官用一顿早餐的功夫进行商讨和协谈,最后,格拉齐亚尼元帅答应以总参谋部的名义向派驻撒丁岛和西西里岛的意大利空军部队发去作战训令,要求他们克服当前面临的种种困难,不惜代价保护前出至撒丁岛以西海域实施作战行动的海军舰艇,海军航空兵——包括驻扎在撒丁岛的陆基飞机、水上飞机以及“天鹰座”号航空母舰搭载的舰载机,战斗结束前将无条件听从比昂凯利中将的调动。
第161章
被吊打的“四骑士”(上)
  自凌晨4时14分接到旗舰命令全速追击“在逃之敌”,马锡纳上校便指挥着由四艘意大利轻巡洋舰组成的战斗编队在西地中海的海面上狂飙疾进。两个多小时后,日出东方,晨暮消散,海面上的视野恢复如常。没过多久,“奥斯塔公爵”号搭载的对空探测雷达就探测到多架飞行器从撒丁岛方向飞来,这让心情忐忑的马锡纳上校稍感踏实:昼间作战,若是不能得到己方航空部队的鼎力支持,想要以四艘轻巡击败敌方装备最精锐的重巡,难度实在不敢想象。
  上午8时15分,马锡纳上校收到了意大利皇家空军驻撒丁岛作战指挥部直接发来的密码电报,通报了空军侦察机在撒丁岛以西170多公里海域发现敌方两艘巡洋舰的情况。拿着这份电报,马锡纳上校忽然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可谓是罕见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要知道傲慢的意大利皇家空军很少主动联络和协助海军部队,而且在天明后的短短两个小时里,驻扎在撒丁岛的意大利皇家空军居然罕见地出动了三十多个架次,对撒丁岛以西海域进行了大范围、多层次的侦察,这充分说明了他们搜寻敌舰并予以攻击的决心。
  心态转变之后,马锡纳上校重新思量起双方舰艇的对战形势。排除外力介入的因素,四艘意大利轻巡洋舰的总吨位略胜对手,它们拥有36门高射程、高射速的152毫米主炮,火力密度优于敌人,而且可以利用数量和航速的优势对敌舰展开中远距离的鱼雷攻击。胜算,似乎不像之前设想的那样不堪……
  9时整,马锡纳上校接到了旗舰拍发来的一封长电报,除转来空军方面的种种侦察情报,还通报了舰队已与“天鹰座”号顺利会合的好消息。比昂凯利中将在电报中暗示,他将亲率舰队在后跟进,以便为四艘轻巡洋舰组成的战斗编队提供必要的支援。
  稍作思量,马锡纳上校以编队指挥官的名义向随行三舰发出慷慨激昂的指令:王国荣辱,海军命运,皆系于此战,诸君当以勇往直前之决心,舍生取义之精神,报效国家,慷慨赴死!
  经过了十来分钟的迟疑,三艘轻巡洋舰终于回复了旗语信号,其内容令马锡纳上校信心百倍:全体官兵誓为此前阵亡的数千袍泽报仇雪恨!
  9时25分,一支由五十多架战机组成的飞行编队从马锡纳编队上方飞过。看到舰员们纷纷向这些涂有意大利皇家空军徽标的战鹰挥帽欢呼,马锡纳上校不由得昂起头,挺直胸,豪情满怀的他甚至有种美妙的憧憬:己方空军轮番展开攻击,炸得两艘敌方巡洋舰遍体鳞伤,自己指挥的作战编队恰逢其时地追上敌人,用一通猛烈的炮火揍得敌人奄奄一息,再潇洒地甩出一波鱼雷,让那两艘造价高昂的新联合王国海军巡洋舰双双沉入地中海的海底,然后凯旋而归……
  可惜的是,仅仅过了十几分钟,从己方旗舰发来的电报便给马锡纳上校浇了盆冷水,让他发热的脑袋迅速冷静下来——据另一艘意大利潜艇报告,西班牙所属的巴利阿里群岛海域出现了一支航母编队,如果情报属实,那么新联合王国的海军舰载机已能够为那两艘狼狈撤退的巡洋舰提供掩护。
  胜算骤降!
  好在本方空军的攻击能够一探虚实,自己还有充足的回旋余地。带着这样的盘算,马锡纳上校下令各舰进行“战前的最后整备”,为此将航速降低了4节,并抓紧时间对舰艇的动力系统进行必要的检修维护。紧接着,马锡纳上校又下令各舰各弹射一架水上侦察机,用以确认敌舰动向和实际损伤情况。为了顺利弹射水上侦察机,各舰进一步将航速降低至22节,直到所有侦察机起飞之后,才逐渐将航速提高到了25节。
  在四架性能平平的水上侦察机传回有价值的报告之前,意大利皇家空军第一波空袭的战报经由“埃马努埃莱二世”号转来:五十多架空军飞机不但没能解决掉那艘瘸腿的敌方巡洋舰,反而被干掉了十好几架。当然了,光是敌方两艘巡洋舰还没有这般能耐,那些从撒丁岛起飞的意大利战机,果然在对敌方巡洋舰发动攻击时遭到敌方舰载战斗机的拦截!
  读了这份战报,马锡纳上校又重新陷入到了摇摆当中:敌舰既已进入了航空兵的保护范围,继续以四艘轻巡洋舰轻骑突进已无太大的意义,不如趁己方舰艇未遭损失改变策略,伺机再战。
  这个建议刚以密电形式拍发出去,马锡纳上校坐镇的“奥斯塔公爵”号又收到了意大利皇家空军驻撒丁岛作战指挥部的密码电报,言其接到总参谋部的指令,已派出最精锐的战斗机部队为这支海上作战编队提供全程空中掩护。没过多久,果然有一群MC.202型战斗机从撒丁岛飞来,它们飞抵舰队上空便不再西行,而是不厌其烦地转着圈,直到燃料消耗得差不多了才调头飞回撒丁岛,其后又有三五成群的MC.202或G.55陆续飞来,它们提供的空中掩护确实没有一秒钟的空缺,但这样的保护伞能否持续整个白昼?能否抵挡得住敌方海军航空兵的突袭?答案可不好说。不过,既然这支海上作战编队的行动已经受到了总参谋部的关注,马锡纳上校知道,自己绝不能表现出哪怕一丝一毫的怯意。如果比昂凯利中将无法说服总参谋部改变作战策略,那么自己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前进了。
  自此往后,马锡纳上校几乎每一分钟都在煎熬中度过,可是让他恼火而又无奈的是,比昂凯利中将那边迟迟没有任何消息传来。挨到四架水上侦察机陆续返航,他理所当然地命令四艘轻巡洋舰降低航速,以便于收回降落在海面的侦察机,空军方面倒是没有对他们的这种做法提出任何疑义,而是继续不间断地为他们提供空中保护。
  11时04分,马锡纳上校终于等来了旗舰“埃马努埃莱二世”号的电报,但这份电报并没有准许他提前结束这场前途未卜的追击战,比昂凯利中将的措辞十分含糊,似乎是将临阵决断的权力交给了马锡纳上校,可又暗示临阵退缩对其前途百害而无一利,而他本人正亲率舰队赶来,鉴于意大利海军这边只有一艘航母参战,此时不宜跟对手进行正面对决,需要有人勇敢地站出来牵制敌人的注意力,如此云云……
  马锡纳上校捧着电报夹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末了,摇头,叹气,摇头,谈起,而后下令编队全速西行。
  11时35分,“奥斯塔公爵”号的对海探测雷达首次捕捉到了两艘敌舰的踪迹,可这丝毫没有让马锡纳上校感到兴奋。仅仅几分钟过后,这艘意大利轻巡洋舰的对空探测雷达发现一群战机正从西北方扑来,马锡纳上校忙不迭地下令拉响防空警报,并令通讯官向意大利皇家空军驻撒丁岛作战指挥部和旗舰“埃马努埃莱二世”号拍发电报:尽管敌人非常强大,形势非常艰难,意大利海军“四骑士”将英勇无惧地为意大利王国和意大利国王的荣誉而战!
  意大利海军和空军所属作战指挥机构还没来得及回复电报,马锡纳上校一直担心的战斗便已拉开了序幕。攻击一方是12架新联合王国海军战机——并非战斗机与攻击机混合编队,而是清一色的IR-44T,防御一方是四艘意大利轻巡洋舰以及正为它们提供空中保护的6架意制MC.202战斗机。这场看似势均力敌、悬念丛生的战斗,由于意大利战斗机飞行员的怂态而呈现一边倒的场面,他们只招架了一个回合便四散逃命去了,动作之敏捷,表现之果断,让目睹此景的意大利海军官兵们瞠口结舌。意大利皇家空军驻撒丁岛作战指挥部此前信誓旦旦的允诺,此刻俨然成了一个低劣的笑话。
  在意大利军界摸爬滚打多年的马锡纳上校,终究没有把希望寄托在意大利空军身上,他早早令官兵们将带有近炸引信的炮弹运送至各炮位——跟声导鱼雷一样,无线电近炸引信于40年代中后期成为意大利海军的制式装备,而且性能不逊于几个一流军事强国的同型号产品,只是受限于复杂的工艺和昂贵的造价,非战争时期进行了严格的限量配备,“奥斯塔公爵”号这样的一线轻巡洋舰仅配发120发带有近炸引信的152毫米炮弹,每门主炮分到15发,而100毫米高射炮的配发量是200发,每门高射炮分到25发,只够进行两三次训练或是一次低强度的实弹演习。此次临时接到战斗任务,“奥斯塔公爵”号、“尤金尼奥”号、“阿布鲁奇公爵”号、“朱塞佩·加里波第”号出航前仓接受了一次战备补给,获得的带近炸引信的炮弹还是远不足以应付战斗需要……
第162章
被吊打的“四骑士”(中)
  “一群懦夫!”
  座机驾驶舱里,来自爱尔兰首都区的海军少尉飞行员威廉·凯尼很是不屑地嘀咕了一声。稍一转眼,那些意大利战斗机便已逃得无影无踪,让人不由得质疑他们真是两千多年前横行地中海、叱咤欧罗巴的古罗马人的后裔?
  少顷,飞行耳机里传出中队指挥官的声音:“全体注意!全体注意!接下来由第1小队负责空中警戒,第2、第3小队攻击敌舰编队。绿十字22,你低空从北面接近敌舰编队,绿十字23,你中空从南面接近敌舰编队,你们的任务试探敌人的防空火力。明白?”
  “绿十字22”是威廉·凯尼的座机编号,他微微皱了皱眉头:“绿十字22号明白!”
  无线电通讯频道里旋即传出另一个熟悉的声音:“绿十字23号明白!”
  只待中队长道了声“开始行动”,凯尼便轻推飞行操纵杆,微调后缘襟翼,使得这架线条优美的舰载战斗机如猎鹰扑食一般速降至海平面。视线中,四艘意大利轻巡洋舰排成等距的一字纵队,与浪花泛白的海面构成了一幅近乎完美的画卷。
  凯尼选定排头的敌舰,在距离目标十数公里的位置调整好航向,前推油门,收起襟翼,在引擎的嘹亮轰鸣声中,驾驶座机如离弦之箭般朝目标直冲过去。经过充分的加速,这架IR-44T每分钟的飞行距离超过了11公里,这意味着它飞越十几公里的航程只需要一分钟略多。
  不等这架蓝灰色涂装的新联合王国海军战机靠近,四艘意大利轻巡洋舰纷纷朝右舷方向猛烈开火,转瞬过后,密集弹雨在海面上激起连串成片的水柱,凯尼和他的战机很快进入了一座白色的“迷踪森林”——这里的“树木”一面疯狂生长,一面消失无踪,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撞上某一棵……
  凯尼面前的射击瞄准镜里,有一排弧线骤降的绿色准星和一排弧线缓降的红色准星,分别用于枪炮瞄准和火箭弹瞄准。当敌舰的轮廓出现在红色准星的第一格时,他以左手熟练地操纵仪表盘上的火箭弹待发状态以及战斗模式操控钮:上排4个红色扳钮分别对应机翼挂架下的四组火箭弹,之前逐退意军战斗机时用掉了两组,所以已经有2个红色扳钮是朝下的,此时再将第3个扳下,便使第3组火箭弹处于待击发状态;中排4个蓝色扳钮对应的是各组火箭弹的战斗模式,分为无线制导操控模式和自导模式,前者是由飞行员通过左手位置的四向操控杆手动控制火箭弹的飞行轨迹,后者是由机载雷达自动引导火箭弹追踪并攻击敌机;下排4个黑色按钮比对应的是各组火箭弹的触发模式,其默认状态是启用无线电近炸引信,只有在较为特殊的情况下,飞行员们才会调整这些黑色按钮,使得火箭弹启用延时式触发引信。
  飞了27个月的IR-44T,凯尼简直闭着眼睛都能自如操控这架舰载战斗机,他飞快地调好红蓝扳钮,而后打开飞行操纵杆上的火箭弹射击保险盖。
  这个时候,爆炸生产的气流不断涌来,战机时而左右摇晃,时而上下颤动,纵然如此,凯尼依然沉稳自若地操控着战机。到了距离目标大约6000米的位置,他的双眼突然眯成一条缝,捕捉到敌舰轮廓与红色准星倒数一格影像重合的刹那,右手拇指果断按下了火箭弹的击发钮。一阵尖锐而短促的、犹如特殊哨子发出的啸声随之响起,两枚弹径127毫米的IM-483型制导式空空火箭弹以自导/无线近炸模式朝敌舰飞去!
  火箭弹一经发射,凯尼当即手脚并用,操控战机连续进行水平急转,三下两下就摆脱了来自敌舰防空炮火的密集覆盖区,而后一边向上爬升,一边扭头观察火箭弹攻击敌舰的情况。
  机载雷达引导火箭弹自动搜寻并攻击目标,这听起来是种很超前、很牛叉的战斗方式,但在这个电子计算机如同恐龙般庞大的年代,所谓的自动化还都是机械传导模式,其效率和精度可想而知。就技术测试、实弹操练以及为数不多的实战情况来看,自导式火箭弹在一两公里以内能够发挥出最佳效果,若是发射距离较远,敌方战机通过大范围机动就能够轻易摆脱攻击,而相较于战机,舰艇的速度慢、体形大,所以在五六公里之外投射的自导式火箭弹通常能达到较高的命中率——这是爱尔兰人通过大量实弹检测得出的结论。在美日菲律宾之战中,美军战机也确实使用自导式火箭弹击伤过日军舰船。不过,无论是早期弹径80毫米的IM-475“凯伊之箭”,还是如今弹径127毫米的IM-483“鲁格之矛”,其攻击方式和爆破威力还不足以干掉千吨级以上的战斗舰艇,加之造价昂贵,用来对付敌方舰艇并不划算。
  视线中,两枚掠海而过的火箭弹拉出了两道平行的白烟尾迹,这两条醒目烟迹的正前方,便是领头的意大利轻巡洋舰。在距离目标还有大约二十米的地方,两枚火箭弹当空爆炸。这个爆炸位置固然不能对意大利战舰的主体结构造成破坏,但它们绝不是给意大利人当烟花的——“鲁格之矛”采用的是破片式高爆战斗部,预制破片是穿透能力很强的钨珠破片,杀伤范围相当可观,用来对付敌方战机的密集编队甚是畅快,攻击无防护或受到轻装甲保护的地面目标也很是在行。处于防空战斗状态下的意大利轻巡洋舰,两舷皆有相当数量的军官和舰员在露天位置活动,而测距仪、天线、探照灯等外置设备也极易受到损伤……
  看到火箭弹的爆炸位置足以对意大利战舰构成软杀伤,凯尼少尉立即将视线转回正面,接连改变飞行轨迹,以彻底摆脱意大利舰艇的防空炮火,而后用无线电报告说:“绿十字22号顺利完成一次双弹攻击,接近到5000米以前,敌舰炮火威胁不大。”
  “收到。”中队长答道,“干得非常漂亮,绿十字22号!”
  凯尼客气道:“乐意效劳!”
  稍后,通讯频道里传来另一架IR-44T飞行员的声音:“绿十字23号完成攻击,我的情况不太妙,右侧机翼被弹片打了几个孔,尾翼也有点问题,请求退出战斗,直接返航。”
  “收到!”中队长回答说,“我看到你了,绿十字23号。准许你退出战斗,返回母舰。”
  “好的,长官!”那个声音稍显沮丧,“意大利舰队的中低空防御火力很强,射击准头不错,大家小心点。”
  “既然如此,我们接下来的攻击就采用超低空突防战术,大家自由攻击……绿十字22号,由你保护绿十字23号返航,如何?”
  凯尼迟疑了一下:“我还有两枚载弹,是否再进行一次攻击?”
  中队长也迟疑了一下,而后道:“绿十字23号,你先行撤离,我们很快就跟上来。绿十字22号,速战速决,不必刻意追求精准度。”
  “明白!”凯尼一边应声,一边操控踏板,驾驭座机水平转向。待他调头转回来,四艘意大利轻巡洋舰依然排着整齐的单纵队,从海面上那条长长的白色水痕来看,它们没有因为遭到敌机空袭而改变航向。
  “让我瞧瞧看,你们是不是真的比意大利空军更加勇敢?”凯尼兀自嘀咕道。
  遵照中队长的战斗部署,第2和第3小队余下的6架IR-44T各从不同角度施展超低空突防的招式。贴海飞行并不能躲开敌舰的防空炮火,而是利用了雷达波直线传播和易受干扰的特性。即便是新联合王国海军的作战舰艇,在单纯使用舰载火控雷达的情况下,对付超低空飞行的作战飞机和体形小巧的雷击舰艇,效率较常规作战要低不少,意大利的雷达技术本就起步较晚、水平较低,在这方面就更是吃力了。
  面对多架敌机的超低空突防,四艘意大利轻巡洋舰不得不分散他们的防空火力。这个时候进行攻击,受到的阻力自然要较之前小得多。不一会儿,6架IR-44T相继投射火箭弹,有的两弹齐射,有的四弹齐发。这一枚枚火箭弹拖着明亮的尾焰和长长的烟迹,穿过升腾的水柱和纷扬的水沫,在意大利人惊恐的目光中疾速逼近……此后几乎每一声爆裂的轰响声都会给意大利海军带来伤亡和损失,而当爆炸的烟尘渐渐消散,几乎每一艘意大利轻巡洋舰都有一处或若干处部位显现千疮百孔的惨淡景象,后备炮手的补位使得这些意大利战舰保持着防空火力输出,可在现场指挥射击的军官和士官们一旦阵亡或重伤退场便很难找到合格的递补,观瞄和射控指挥设备一旦损坏,短时间内难以得到修复。
  大好时机摆在眼前,凯尼并没有把中队长“速战速决”的嘱咐抛之脑后,他盯住处于队列末尾的意大利巡洋舰,以超低空突防的方式推进至距敌舰五公里处,熟练地投射出最后两枚火箭弹,然后转向、爬升,循着受伤的友机飞快地离开战场,留下一群意大利人呜呼哀哉……
第163章
被吊打的“四骑士”(下)
  “长官,各舰损伤情况报已经上来了,具体是:‘尤金尼奥’号,阵亡14人、受伤39人,无线电通讯系统和射控指挥系统损伤,A、B主炮塔测距仪损坏,3座探照灯和1座防空机枪损坏;‘阿布鲁奇公爵’号,阵亡25人、受伤41人,C主炮塔测距仪损坏,2座探照灯、1座防空机枪和1座防空炮损坏;‘朱塞佩·加里波第’号,阵亡9人、受伤23人,通讯系统和射控系统损伤,主测距仪损坏,2座探照灯和2座防空机枪损坏。”
  听了副官的汇报,马锡纳上校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敌机空袭过后,四艘意大利轻巡洋舰没有任何一艘掉队,也没有任何一艘遭遇沉没之忧,但敌人前所未见的“软杀伤”招式让他感觉不到一丝一毫的庆幸。加上“奥斯塔公爵”号此前统计的伤亡,四舰编队的伤亡人数已超过了200,而整个战斗编队的总人数不过2755,人员伤亡率接近7.5%,且伤亡人员集中在指挥、通讯、射控、防空系统,即便有后备人员补位,各舰战斗力皆有下降,军心士气受到的影响则难以用数字来计算。
  更要命的是,这仅仅是敌方海军航空兵一轮小试牛刀的攻击行动,若是再来两三个波次同等规模和形式的空袭,然后祭出舰载轰炸机,这四艘意大利轻巡洋舰能否逃脱被击沉的命运还很难说!
  思虑良久,马锡纳上校对副官吩咐:“给旗舰发报,向比昂凯利将军报告,我们遭到敌军战机的猛烈空袭,各舰皆有损伤,空军护航战机虽顽强抵抗,怎奈敌方势大,往后恐更难保我等周全。是进是退,请作决断。”
  在将电报草稿交给通讯官拍发后,副官转回到马锡纳上校跟前,忧心匆匆地说道:“长官,要是比昂凯利将军迟迟不予决断,我们就这样继续追击敌舰么?”
  马锡纳上校苦笑道:“不然怎么办?”
  副官压低声音道:“要是‘奥斯塔公爵’号突发机械故障,其余三舰理应留守此处,以便提供策应……”
  这种一举多得的招数,马锡纳上校不是没有想过,只不过碍于脸面,不便于对僚属道出。待副官提议,他沉吟道:“若为外人所知,我等恐将声名扫地,前途尽毁。”
  副官听懂了马锡纳上校的言外之意,他小声道:“我亲自去办,绝不会让第三个人知悉。”
  马锡纳上校一言不发,以示默许。
  副官此次离开之后,约莫过了十分钟,“奥斯塔公爵”号突然减速,轮机舱随即报告说一号主机发生机械故障,故障原因不详,轮机人员正在进行排查。马锡纳上校顺理成章地下令给另外三艘战舰发信号,通报本舰故障失速,令它们放慢航速,在近旁海域策应掩护。
  收到指挥舰发出的旗语指令,“尤金尼奥”号、“阿布鲁奇公爵”号、“朱塞佩·加里波第”号纷纷回复表示遵命。在接下来的半个多小时里,“奥斯塔公爵”号以不到10节缓慢西行,余下三艘意大利轻巡洋舰绕着临时指挥舰一遍遍兜圈子,直到第二波新联合王国海军舰载机出现在视线中——由于敌机是以超低空飞行的方式接近,意大利舰艇的对空探测雷达即便还能正常运转,也没有提前发现来袭敌机并发出告警,致使意大利舰员们惊慌失措,四艘轻巡无法结阵,只得各自为战。
  这一次,新联合王国海军一口气出动了24架舰载机,最先抵达战场的12架均为IR-44T,它们的机翼下方各自挂载了8枚弹径127毫米、装备破片式高爆战斗部的空空火箭弹。飞行员们显然早已知悉战斗区域没有敌军战机的情报,他们继续掠海飞行,直至距离意大利轻巡洋舰三四公里的位置才不慌不忙地投射火箭弹,爆炸产生的弹幕很快将这些轮廓颇具现代化气息的意大利战舰笼罩起来。待己方战机发射的空空火箭弹发挥出特殊的对敌压制效果,12架IK-43T同样以超低空飞行的精湛技艺闯入战场,这些因机腹弹仓而显得“大腹便便”的舰载轰炸机在距意大利战舰大约15公里位置开始向上爬升,然后在离目标约6-8公里时投射安吉尔-III型制导式反舰炸弹。
  跟舰载战斗机投射的空空火箭弹相比,这些性能成熟的反舰炸弹可不再是给意大利轻巡洋舰“隔靴搔痒”了,它们每一枚都有重创大型舰艇的可观威力,若爆炸位置恰当,完全可能产生“一发毙命”的效果。
  就海军官兵的日常训练而言,意大利虽不如德国和新联合王国那样严苛,但至少能够满足现代化战争的基本需要。一看到敌方舰载轰炸机出现在视线中,意军战舰上的嘹望员们纷纷发出最高等级的警报,仍在运转的防空炮手迅速将炮口转向这些致命威胁,并将所剩不多的无线电近炸引信弹药投射出去,在低空区域形成了一道道极尽严密的火力阻拦网,无线电部门的技术人员当即启用无线电讯号侦测·跟踪·干扰系统,以无线电波段阻塞的方式干扰敌方无线电制导武器的正常运转。这种技术手段对付初代的无线制导武器有很好的效果,可对手在制导武器领域的发展脚步已始终领先意大利人一步:安吉尔-III采用了无线电跳频技术,操控端和接收端的通讯一旦发生中断,便会自动跳至另一频率,如此往复。此外,因为融合了火箭动力技术,安吉尔-III型制导式反舰炸弹的运行方式较上一代的安吉尔-II系列先进了许多,即便是在中低空投射,其有效作战半径仍能达到10公里左右,末端雷达自导和无线电近炸引信技术亦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它们的攻击效率。
  12枚安吉尔-III型反舰炸弹,除有3枚是因技术故障或意军炮火干扰未能抵近目标之外,其余9枚悉数奔着各自的目标飞来。眼看这些黑色死神呼啸而至,意大利人顿觉不妙。那些头脑灵活反应快的,立刻拼了命往战舰另一侧跑,而那些头脑不够灵光的,或是胆识太小的,要么愣愣地呆在原地,要么慌不择路地舰舱里面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1/3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