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校对)第3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6/387

  相较于三十几岁的胡安亲王,年近七旬的埃蒙·迪·华理拉确实显得苍老而憔悴。究其原因,并不是新联合王国的政务有多难打理,事实上,除了一些影响不大的改变,这个国家基本沿循了爱尔兰王国的运转模式,人口、经济乃至军事地位均处于绝对劣势的威尔士人渐渐习惯了新的身份和角色,也心安理得地享受着跟爱尔兰合并后的各种社会福利,反倒是胡安亲王要为西班牙国内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交通医疗教育事业欠发达、阶级革命思潮此起彼伏等等问题绞尽脑汁。
  于是,爱尔兰政治家从容不迫地笑了笑:“感谢亲王殿下关心,在下只不过最近几天有点感冒而以,无足挂齿,无足挂齿!”
  胡安亲王一脸和善地请来访者落座,然后探问道:“一早听说你们的海军昨天接连取得了两场至关重要的胜利,狠狠教训了狂妄自大的意大利人,真是可喜可贺!”
  新联合王国首相心平气和地回应说:“军事领域的东西,我研究甚少,怎样的胜利能够称之为‘至关重要’,我并没有清晰的概念。事实上,战争非我所愿,只不过国家意志至上,一旦开战,便要责无旁贷地支持军队。”
  胡安亲王初一愣,而后笑道:“政府与军队平日各司其职,战时齐心协力,如此默契,岂有不胜之理?”
  “相信此言是亲王殿下的真心话,既然如此,我等就不必绕弯子了。”华理拉顿了顿,“此前两国军方已如约启动战时协定,西班牙方面将为本国海空军在地中海的作战行动提供极大的便利,此举必然受到意大利方面的抨击和反制。基于各方考虑,我们诚挚邀请西班牙王国加入战营,共同对意作战!如此一来,西班牙既能够名正言顺地分享胜利果实,又可以一举洗脱半个世纪以来国力衰弱、军事疲软的恶名,还能够获得我们提供的参战援助,实乃是一笔不容错过的投资!”
  “投资?”胡安亲王爽朗地笑了两声,“爱尔兰人不愧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最会做生意的族群,人人视战争为灾难,唯有你们视战争为投资。好吧!诚如阁下所言,西班牙确实需要一个重新正名的契机,我个人倾向于跟你们携手参战,军方不少将领也在摩拳擦掌,但是,我需要强而有力的证据来证明——我们,会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我们,能够从意大利人身上获得丰厚的回报。如此,我们才能说服那些固执的国会议员们,让他们在开战议案上投赞成票。”
  华理拉不急于回应,见此情形,坐在一旁的军人掷地有声地开口道:“一天之内,我们让意大利海空军元气大伤!一天之内,我们改变了地中海的战略格局!现如今,我们能够轻而易举地封锁意大利的贸易航线,而意大利人却很难对我们的海上航线构成威胁!”
  胡安亲王正眼看了看这位说话抑扬顿挫、感觉充满自信的军人,他穿了身蓝灰色的军款便装,没有军衔佩饰,在左胸佩戴了一枚金三叶草勋章。
  身为首相,胡安亲王在西班牙乃至国际领域的影响力几乎不逊于王储阿方索,但出于国家稳定的需要,他一直有意识地跟军方人士保持距离,很少在重要的军事场合露面,而跟本国的重要盟友——新联合王国,也同样是只谈政务、不言军事,跟对方的军队高层联系甚少,能叫出名字的只有前后几任国防部长和军队总参谋长。对于眼前这名高鼻梁、深眼窝的军人,胡安亲王还是通过会面伊始的相互介绍得到少许信息——此人名为肖恩·麦考恩,陆军上将军阶,职务是新联合王国军队副总参谋长兼国防动员委员会秘书长。殊不知这位瘦瘦高高的将领是参加过爱尔兰独立战争的元老级人物,自爱尔兰独立以来一直投身军队建设,先后在参谋部门、后勤部门、军事学院乃至国防部任职,直至1943年,年届五旬的他晋升上将军阶,出任军队副总参谋长兼国防动员委员会秘书长,正式迈入了军方高层行列。此次新联合王国投身对意战争,他既是作战谋略的重要策划者,又是动员计划的主要执行者,确有足够的权威在西班牙首相面前对战局“评头论足”。
  自古以来,拥有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精锐军队是每位君王梦寐以求的事情。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爱尔兰人追随德国参加了二战及二战前后的历次武装干涉行动,以间接参战的方式参加了苏俄对日、美国对日的战争行动,由此锻造出了一支为战争而生的现代化军队,而且跟西班牙这种历史悠久、体制陈旧的国家不同,以爱尔兰为基石的新联合王国有着高度完备的军事动员体系——按照新联合王国的国防动员时刻表,海陆空军完成充分动员的时间分别是9天、7天、7天,也就是说,他们征召预备役人员和编整预备役部队最多只需要一个多星期,而实现工业体系的战时转轨也只需要六周,这样的效率,就连德国人也望尘莫及!
  胡安亲王略作思量:“我们在这里不讨论具体的军事部署和作战方案,那是军人的职责,也是军人的使命,作为国王陛下任命的内阁首相,我关心的是这场战争将会持续多久,耗费多大,将会以何种形式结束。”
  华理拉很快回应道:“这同样是我最为关心的事情,而我得到的答案是:这场战争很有可能在一个月内结束,最长不应超过三个月,我们的战争目标是让意大利人不再成为我们在航空、汽车、造船、航运领域的竞争对手,而奥匈帝国的战争目标是夺回富庶的威尼斯,将版图扩张到希腊北部,从意大利手中索取某个北非港口的控制权。如果西班牙参战,除了获取战争赔款以及在贸易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之外——我们认为——还可以向意大利索取某些资源丰富的海外领土。”
  肖恩·麦考恩将军紧跟着补充说:“这场战争,海上和空战作战主要由我们实施,陆上作战主要由奥匈帝国实施,如果西班牙参战,军事上只需要采取守势,而且能够从我们这里获得大量的军事补给,所以耗费方面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压力。”
  胡安亲王道:“近些年来,西班牙的经济状况虽有一定的好转,但历史欠账太多,工业基础太过薄弱,极端革命者又一直威胁要推翻政府,基于这些考虑,国王陛下和王储殿下的一致意见是西班牙能不参战则不参战,如果一定要参战,所有的耗费必须由贵国和奥匈帝国负担,而且,我们希望看到德国做出保持中立的承诺。”
  在华理拉的示意下,麦考恩不急不忙地说:“通过跟某个东方国家进行秘密合作,意大利人的核武器计划进展很快——有可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阶段,而德国高层坚定地认为,意大利拥有核武器是对欧洲乃至世界稳定的极大威胁,他们希望借助一场战争来中止意大利的核武器计划,所以……我们事实上已经拿到了德国保持善意中立的保证。退一步说,若是战局恶化,德国有可能直接介入,但这样的话,意大利有可能遭到无情的肢解。”
  胡安亲王稍作停顿,以便消化对方这番话语,而后语气沉缓道:“对我们来说,一个分裂的意大利未必是好事。局势的动荡很可能使它成为革命的摇篮,而一个爆发革命的邻国,有可能给我们带来一场可怕的灾难!如果可能的话,我们希望这是一场短促的、惩罚性的战争,战争结束之后,意大利王室仍维持着他们的统治地位。”
  “西班牙的灾难,也即是我们的灾难。”华理拉很聪明地回应说,“我们将充分考虑各方因素,尽我们所能让这场战争处于可控的范围内,但……您也知道,战争就像是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有很多东西是凡人的智慧无法预料和谋算的,所以,我们总是一面投身工作,一面虔诚祷告。”
  胡安亲王长吁了一口气:“好吧,我这就去觐见国王陛下和王储殿下,西班牙的命运将走向何方,终究取决于他们的意志。”
第148章
奋起吧,斗牛士(中)
  从首相官邸前往王宫,驱车不过十来分钟,对自小生活在这座伟大城市的胡安亲王来说,沿路的每一条街道、每一栋建筑甚至每一个商店橱窗,都是再熟悉不过了。如今的马德里,繁华、热闹而又秩序井然,但在这种祥和的表象背后,是潜伏在社会各个角落、不难被察觉却被上流社会刻意无视的种种暗流。自波旁王朝统治西班牙以来的200多年间,这个有着悠久历史且经历过无上巅峰的国家持续衰弱,在美西战争中的惨败一度让它走到了崩溃边缘。近半个世纪以来,它的经济和社会虽然有过强势的复苏迹象,但始终只是迹象,并没有迎来爱尔兰那种万象更新、万马奔腾的崛起,劳动人民没能成为工业和贸易快速增长的真正受益者,正因如此,共和党、长枪党、工人社会党、劳动者同盟等各种以为民争利谋福为口号的党派组织日渐兴盛,各个党派为在大选中获得尽可能多的席位不择手段,大大小小的罢工、游行层出不穷,械斗、暗杀屡见不鲜,社会安定度的下降又对金融、旅游等行业造成了持续深远的负面影响……
  恍惚间,汽车已经驶入了马德里王宫。这座落成于1764年的王室宫殿以其规格之宏大、内饰之奢华、藏宝之繁多而与柏林城市宫、巴黎凡尔赛宫、维也纳美泉宫并称为“欧洲四大王宫”。自卡洛斯三世之后,历代西班牙君主均住于此,现任国王阿方索十三世也不例外。不过,阿方索十三世此时并不在王宫,而是在距离马德里不远的圣伊尔德封斯宫“狩猎”——自30年代推行改革失败以来,这位原本雄心勃勃的国王便心灰意冷地过起了太上皇的生活,每年大部分时间都在马德里之外度过,只有在重要节日或庆典才会回到纷争不断的首都。
  如今坐守马德里王宫的,是摄政十年有余的王储阿方索以及他那位出身德国符腾堡的王妃。两人结婚多年,迄今仍无子女,而阿方索十三世的第二个儿子——安茹和塞戈维亚公爵——由于贵庶通婚,使得后代失去了王位继承权,所以按照西班牙的王位继承法,在王储阿方索之后,胡安亲王的长子胡安·卡洛斯是下一代当中王位继承顺位最靠前的。即便如此,每当行走于这座华丽宫殿当中的时候,胡安亲王总是保持着恭谦、谨慎的姿态,目不斜视地跟在侍从官身后,去往任何一个由王储阿方索指定的地方——有时是他的办公室,有时是后花园,有时是画廊、镜厅、餐室或是某个普普通通的角落。
  这一次,胡安亲王在后花园的花圃里见到了他那位总是让人捉摸不透的兄长。
  马德里刚下过雨,花圃里到处是湿漉漉的泥土,穿着华贵衣饰的阿方索王储却一点也不在乎。他俯下身,仔细观察某朵娇艳欲滴的红玫瑰,但似乎是受玫瑰的香味刺激,他猛地打了个喷嚏,匆匆忙忙掏出手帕,然后瞥了眼在旁边默默站了一小会儿的胡安亲王,道:“约阿希姆一世发了封电报来,邀我对意作战,你怎么看?”
  “只要不出什么大的意外,这应该是一场稳操胜券的战争。”胡安亲王一边回答,一边不动声色地观察兄长的反应,见没有任何异样,便继续道:“无论国力还是军力,新联合王国都远胜意大利,加上奥匈帝国这个庞大的陆上机器,只要德国不横加干涉,他们应该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击败意大利,然后向意大利索取战争赔偿。如果我们参战,理应能够从意大利人身上得到一定的好处,可我担心的是,一旦意大利政府在战争失利的重压下崩溃,意大利有可能爆发革命,这必定会影响到周边国家的稳定。”
  “意大利人闹革命跟我们有什么关系?”王储阿方索不以为然地反问道,“我们跟意大利隔着一个法国,要是意大利爆发革命,也该德国皇室、奥地利皇室还有法国政府担惊受怕。估计在意大利革命波及西班牙之前,德奥法联军就已经涌入意大利半岛,强行帮助意大利人维持秩序了吧!”
  胡安亲王迟疑了一下,以委婉的方式提醒道:“欧洲诸国,唯瑞士、荷兰、瑞典等中立小国民众质朴、无心革命,其余各国不分强弱皆存此患。那些革命者不似军队,可混迹于民众当中,甚难辨认,军队海关无从阻其入境,而经航空、陆路、海路来往我国的意大利人每年有数十万之多,亦有革命者持多国护照。事实上,革命一旦爆发于意大利,整个欧洲都难免受其影响!”
  王储阿方索一脸自信地笑道:“西班牙不参战,意大利亦难逃一败,届时政府崩溃、革命爆发,西班牙只能作壁上观。相反,如若西班牙参战,则在处置意大利问题上有更多发言权,或有办法使意大利政府免于垮台、萨伏依王朝得以延续。”
  胡安亲王不假思索地低下头,恭恭敬敬地称赞道:“您的眼光总是那样长远,考虑的总是那样周全,让我自惭形秽!”
  对于这样的恭维,王储阿方索并没有流露出多少喜悦的神情,反而皱起了眉头,一副郁郁寡欢的模样:“可惜啊,我们对这场战争的到来缺乏预见,军事准备近乎于零,这很不利于我们参战后谋取话语权,唯一的补救机会便是现在……我们该向新联合王国和奥匈帝国提什么样的参战条件,才能获得利益的最大化?”
  胡安亲王不紧不慢地说道:“相较于意大利在非洲的殖民地,我个人觉得意大利本土的资金和造船业设施更利于我们振兴西班牙经济,但我们的这一要求或许不会得到两个盟友的全力支持,毕竟他们也对意大利的造船工业虎视眈眈。在于新联合王国首相的交谈中,我感觉到他们倾向于借助我们的力量在北非建立一个战略桥头堡,比如突尼斯、的黎波里、班加西——我们索要这些港口中的一个或两个,转租给新联合王国建成现代化的海军基地,供他们的海军在地中海活动之用,然后从他们那里得到我们需要的资金和设备。”
  “是的,辽阔但贫瘠的非洲领土对我们来说几乎毫无意义!”王储阿方索肯定道,“我们当前缺乏的是资金、设备、技术以及凝聚民心的荣誉感,而这些恰恰是爱尔兰快速崛起的关键因素。如果我们能够从霍亨索伦王朝的主宰者们手里获得足以重振东部造船业和制造业的资金,以及重振军事、改良军队所需的武器装备。另外,让我们的海军会同新联合王国舰队前去作战,应该能够以较小的损失重新获得战胜强国的信心吧!”
  胡安亲王恭谦道:“只要我们拿出足够的耐心来,相信他们会满足我们的一切合理要求,至于您最后所说,以我在军事方面少得可怜的认知和见识,恐怕无法给出任何让您满意的意见。”
  王储阿方索却啧啧道:“作为西班牙帝国的首相以及王位的第三顺位继承人,只精通政治和外交还远远不够,军务方面要加倍用心,要让军官们从内心佩服你、认同你!明白吗?”
  胡安亲王只得苦笑:“不是我不用心,而是自小就没有军事方面的天赋,如您所言,我会尽量多去向军校里的教官们求教军务,但愿能够有所斩获。”
  这样的太极拳,两人之间不知已经切磋了多少次。对于这类话题,王储阿方索依旧点到即止,而后跳回正题:“既然我们已达成共识,那么接下来由我负责说服父王,你负责与新联合王国以及奥匈帝国的外交协商,最大限度的争取有利于我们的参战条件。如何?”
  作为首相,胡安亲王对此责无旁贷,只见他毕恭毕敬地欠身道:“我定当竭尽所能,不辱使命!”
  王储阿方索伸出双手扶着胞弟的肩膀:“我将尽快启程前去谒见父王,在父王同意参战之前,今日谈话之内容绝不能对外透露,军队不能以任何方式进行动员。如若新联合王国舰队抵达我国领海,则按事先约定之条款执行,不得逾越!”
  对于兄长的吩咐,胡安亲王无有不从。
  攸关国家命运的大事,两人在花圃里谈了不到半个小时便已基本敲定。时间尚早,王储阿方索没留胡安亲王共进午餐,也没将他送到王宫门口,而是站在原地目送他离开。待胡安亲王走远之后,这位年过不惑的帝国储君转头回到花圃,满目垂爱地端详着这里的鲜花,心里想着如果自己膝下有儿有女,绝不会轻而易举地让西班牙冒险卷入大国之间的战争,因为他很清楚,如今的西班牙跟二十年前的奥斯曼帝国一样腐朽而脆弱,以它目前的状态投身战争,无异于让一个旧病缠身的老者出席盛宴,即便吃下山珍海味、喝到琼浆玉液,那也只是一时的畅快,不但不能起到返老还童、重获青春之效果,还有可能乐极生悲、突然暴毙。要知道,西班牙政治、军事、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病痛”由来已久,非得一场地震式的变革或推倒重来的革命才有可能根治,而这种变革或是革命往往会造成政权更换、朝代更迭的巨大副作用。在欧洲历史上,因变革失败或爆发革命丢掉王位、黯然流亡甚至丢掉性命的君主比比皆是,远的不说,沙皇尼古拉二世、奥斯曼苏丹默罕默德七世的惨淡下场还清晰地印刻在人们的脑海中,而相较于末代沙皇和奥斯曼苏丹,王储阿方索的“优势”在于不必担心自己的后代无处容身……
第149章
奋起吧,斗牛士(下)
  “瞧C区那边,他们的士兵人手一支突击步枪,背心式防弹衣,还有防空战车,多阔气的武器配置……啧啧,真是令人羡慕!”
  “嚯,这不过是他们的标准配备!想想那些昂贵的单兵夜视器材,先进的喷气式飞机,战斗力一流的重型航母,那才真的让人羡慕呢!”
  “没办法,谁让他们有个伟大的国王呢?”
  “嘘……这种话可千万别乱说,要是被宪兵听到了,没准审你个叛国罪!”
  “嗯,知道,这不随口一说么!”
  “祸从口出,万事小心!要出了什么岔子,没人会为我们这种小兵说情!”
  “唉,事事谨慎,时时小心,就跟西班牙在国际上的处境一样,越是谨慎小心,越是被人欺负!看看人家爱尔兰,这几十年来大小战争一场不拉,结果越打越强,连意大利这样的老牌强国都能轻松干趴下!”
  “嗨,莫论国事,莫论国事……”
  说话的这两名哨兵,穿戴着西班牙海军陆战兵的制式服装,各自背负一支7.92毫米口径的M1916式步枪,他们值守在西班牙东南部卡塔赫纳海军基地的一处哨塔上。在这个足以俯瞰海港的位置,包括“C区”在内,整个海军基地尽收眼底。
  视线中,那个处于高度戒备状态的“C区”乍看起来跟周围的环境没什么不同,若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个区域用铁丝网墙跟周边分隔开来,里面的士兵虽然穿着西班牙海军制服,无论单兵装备还是战斗车辆都不属于西班牙的列装体系。
  这个奇怪的“C区”之所以存在于卡塔赫纳海军基地,还要追溯到30年代初期西班牙与爱尔兰签订的秘密军事协定。根据这项密约,西班牙在爱尔兰本土的科克、什利格,爱尔兰在西班牙本土的拉克鲁尼亚、卡塔赫纳,各设立一处“港中港”式的秘密据点。任何一方卷入战争,另一方都有义务保证“港中港”在战争期间的安全和畅通。也就是说,只要两个国家不在某一场战争中身处对立阵营,都将为对方的海上作战行动提供一份特别的保障。
  基于这项未雨绸缪的军事约定,新联合王国和奥匈帝国联合对意大利开战之时,卡塔赫纳俨然成了新联合王国海军在地中海的战略支点。这里不仅驻扎有数百名训练有素的海军陆战队员,还储备了大量的燃料、弹药以及供舰艇、飞机使用的维修配件,码头旁的装卸设施和维修器械也是一应俱全。开战消息传来,卡塔赫纳海军基地“C区”全面提升戒备,铁丝网墙之内随处可见荷枪实弹的哨兵,而在各处建筑顶部和开阔地带,平日用防水帆布包裹的防空枪炮都露出了狰狞的面目……
  午后,在卡塔赫纳海军基地司令部的走廊上,一名上尉军阶的西班牙军官压低声音对他的同伴们说道:“哎,最新消息证实,联军昨天一天干沉了包括两艘重型航母在内的四十多艘意大利舰艇,而且,绝大部分战绩是新联合王国海军舰队取得的!”
  另一名年轻的中尉军官嬉笑道:“这么说来,你跟巴列霍上尉的赌局赢面很大啊!哎,赌注是多少来着?2000比塞塔?”
  这名方脸的上尉军官摇摇头,伸出五个手指头。
  在这个由德国主导世界经济的时空,西班牙的整体经济状况一直是稳中有升,比塞塔对马克的汇率也长期稳定在2.4比1的水平上。1949年时,一名西班牙海军上尉的月薪水平约1500-2000比塞塔,5000比塞塔相当于两三个月的薪金,也算是一笔不小的赌注了。不过,看到上尉军官的五个手指头,旁边几名军官并未流露出惊讶之色。从他们平日吃穿住行的种种花销来看,显然都不是指着军人薪金过生活的主。
  在这几个年龄相仿的军官当中,军阶最高的是个蓄着唇胡、身材瘦高的海军少校,他的发式、胡形乃至容貌都跟年轻时候的阿方索十三世颇为相似,所以同僚们私底下都戏称他是国王的私生子。事实上,这位少校出生在北方一个有资格出入王室活动场合的贵族家庭,跟王室成员存在某种瓜葛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在方脸上尉显摆了他的赌注之后,少校似有所指地说:“这场战争会不会拖上一个月或是更长时间,现在还很难讲,倒是我们参战与否的悬念,应该很快就会揭晓了。”
  先前那名中尉瞪眼道:“悬念?新联合王国海空军实力何其之强,意大利海空军战力何其之弱,我们参战必定是稳赚不赔啊!”
  少校瞟了中尉一眼,然后不紧不慢地分析道:“考虑到德国跟新联合王国的紧密关系,即便德国不直接参战,也不会坐视意大利人翻盘,所以从短期利益来看,我们参战确实稳赚不赔,可是你们不要忘了,我们跟意大利人隔海相望,而新联合王国跟意大利人隔着欧洲大陆。我们此时若是参战,对意大利人来说无异于趁火打劫,他们今后一定会想方设法进行报复。”
  方脸上尉却笑道:“谁知道此战之后意大利是否还能以一个国家的形式继续存在呢?”
  少校辩驳道:“如果意大利这样一个大国就此消亡,那国联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了!”
  方脸上尉瞧了瞧另外几个人,遂提议道:“既然意见对立,何不赌上一局?”
  少校正欲应下,却见走廊里匆匆过来一名参谋官,他走到近旁,朝军官们挤眉弄眼道:“他们马上就到!”
  他口中的“他们”,是指即将前来协调军务、部署作战的新联合王国海军参谋人员。一行数人上午从利默里克飞抵马德里,前往西班牙总参谋部和海军司令部对接各项事宜,再从马德里直飞卡塔赫纳。
  不出意外的话,这个参谋团队将会在卡塔赫纳逗留至战争结束。
  听闻那些特殊的客人即将抵达,刚刚一直没有吭声的另一名西班牙海军上尉发话道:“好了,先生们,也许我们的争论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参战与否,想必马德里王宫已有定论,我们还是早做准备吧!”
  军官们就此散了,不多会儿,他们又一同跟随卡塔赫纳海军基地司令塞巴洛斯少将在司令部门口迎接远方来客。这些新联合王国海军军官穿着卸去了军队标识的深蓝色军服,举手投足间尽显军人的刚硬姿态。看得出来,地中海特遣战斗舰队前一天的出色表现让这群军官对战争前景充满了自信,或许在他们看来,接下来的行动如同一场行军跋涉,抵达胜利的终点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此次带队来到西班牙的,是新联合王国海军参谋部的作战部长威廉·沃特斯中将,44岁的他在59岁的塞巴洛斯少将面前显得精神抖擞,气度不凡,而塞巴洛斯少将可说是西班牙军队将领的一个缩影——年迈、臃肿、沉稳、迟钝。
  在会议室落座之后,有着四分之三德国血统的沃特斯中将开门见山地告诉塞巴洛斯少将,西班牙总参谋部和海军司令部已签署了特别授权书,允许他在战争期间征调卡塔赫纳的一切物资和人力。现在,他需要基地司令部征用尽可能多的驳船、修理船以及浮船坞,以备不时之需。
  “恕我不能理解!”塞巴洛斯少将不温不火地回应说,“据我所知,你们的舰队昨天不但把意大利人打得落花流水,自身还没有什么损失,大量征募驳船、修理船、浮船坞用意何在?”
  沃特斯中将回答道:“战争是由各种可预料和不可预料的因素构成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好尽可能充分的准备。”
  塞巴洛斯少将没有质疑对方的要求,而是询问说:“若是我们征募来的民船塞满了港口,贵国后续舰队抵达之后该如何安置?”
  “这不是问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6/3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