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校对)第3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1/387

  意大利记者稍一迟疑便失去了连续发问的机会,来自瑞士的记者抢问道:“此前各国犹太人大规模移民巴勒斯坦,新联合王国是以相对宽和的态度应对。因此,有众多拥有新联合王国国籍的犹太人移居到了巴勒斯坦地区,而据外界报道,这些犹太人大多保留了贵国国籍,而且在前往巴勒斯坦之前,贵国军方对他们进行了军事训练,这是否说明贵国实质上已经介入了巴勒斯坦武装冲突?”
  国防部发言人不急不缓地回应说:“不错,此次犹太移民潮,本国有超过十万犹太裔居民义无反顾地迁居巴勒斯坦,我本人对他们追求信仰的勇气深感钦佩。依据本国宪法,经政府批准迁移外国的公民,可自愿保留本国国籍,而迁出本国的犹太人,大部分确实选择了保留本国国籍。对于保留国籍者,国防部依据本国兵役法进行了基础军事训练,使他们能够在极端情况下具备最基本的自保能力。于法于规、于情于理,此举并无不妥。”
  瑞士记者续言道:“可是,十万受过军事训练的犹太人出现在巴勒斯坦,势必使那里的冲突局势加剧,甚至促使巴勒斯坦犹太人强行脱离阿拉伯王国。假若不久的将来,贵国应国联号召派兵维和,有此关系,也势必偏向犹太一方。”
  国防部发言人坦然一笑:“此乃阁下个人的推测而已,事实上,本国从未介入阿拉伯王国内政事务的想法,也无介入阿拉伯王国内政事务的实质。”
  瑞士记者似乎满意于这样的答案,接下来,美国、法国以及奥匈帝国的记者连珠炮般发问,新联合王国的国防部发言人滴水不漏地一一应下。
  如今的国际舞台,却不似这新闻发布会现场容易掌控局面。在巴勒斯坦武装冲突的问题上,单极霸主德意志介入的意愿不高,只要能够维护本国在中东地区的石油利益不受损害,无论犹太人是独立建国还是惨遭屠戮都不在意。这样一来,巴勒斯坦成了各国明争暗斗、你争我逐的拳台,掺和进来既有事事都要插一脚的“搅屎棍”意大利,也有惯于跟风附和的“应声虫”西班牙,还有热衷于斡旋调停的“和事佬”卢森堡,以及没有固定立场、见好处给支持票的“售票员”奥匈帝国,就连身受西方同盟国挟制,言不由衷且软绵无力的“高卢瘟鸡”法兰西也屡屡大放厥词。
  真实的战场上,交战各方讲究计谋策略,而在外交的战场上,尔虞我诈、斗智斗勇的手段同样司空见惯。就在新联合王国的国防部发言人言之凿凿地公告本国无意介入中东乱局时,以第1舰队主力舰艇为骨干力量编成的新联合王国海军地中海特遣舰队已悄然驶过直布罗陀海峡,不日便将抵达巴勒斯坦海域。放眼欧洲,这支双航母战斗群的实力并无太过霸道之处,且不说坐拥23艘战斗航母的德意志,即便是意大利和奥匈帝国,也都拥有3-5艘现代化的航空母舰。可是对于位处欧亚交界地带的中东各国而言,这般规模的舰队能够轻易控制他们的领海,侵袭他们的海岸,甚至推翻他们的政权。
  诚然,担当特遣编队旗舰的“芬尼亚”号是当前欧洲第一流的战斗航母,一个联队的IR-44T舰载战斗机足以从阿拉伯王国空军手里夺取巴勒斯坦地区的制空权,但也确如国防部公告的那样,新联合王国无意推翻阿拉伯王国的统治阶层,进而培植新的政权或是直接取而代之,他们派遣舰队进入地中海,乃至于抵近巴勒斯坦战区,无非是履行他们与犹太人之间的合作约定。除非受到直接威胁,“芬尼亚”号搭载的舰载机才有可能卷入战斗,否则它们只会作壁上观。特遣舰队中的另一艘航母“圣帕特里克”号情况则有所不同,它装载了20架陆基型号的IR-39战斗机和8架IK-40轰炸机,还有36名负责驾驶这些陆基战机的犹太飞行员——他们均是蒂珀雷里飞行训练营的优秀毕业生,并在新联合王国海军接受了驾机从航母甲板起飞的突击训练。按照计划,他们将在舰队靠近巴勒斯坦海岸时,驾驶这些陆基飞机飞往特拉维夫的战地机场,而后投身到抗击阿拉伯王国军队的战斗中去。
  与此同时,由王储本·阿卜杜勒亲自带队的阿拉伯王国访问团正在罗马积极游说意大利军政高层,试图让他们遏制那些幕后支持巴勒斯坦犹太人的国际势力,特别是新联合王国和美国。他们的贵重礼物使得意大利军政要员们一个个对犹太人分裂阿拉伯王国的意图义愤填膺,而他们的大宗军事物资采购计划也让工业巨头们两眼放光。尽管犹太复国主义者在意大利的分支组织想方设法阻挠意大利政府做出不利于巴勒斯坦犹太人独立建国的决定,可是在意大利军界、政界、工业界的共同影响下,意大利政府出兵干涉几成定局,意大利海军部甚至已经秘密下达了备战指令,要求驻扎于塔兰托和那不勒斯两地的海军舰艇做好战斗出航的准备。
  意大利作为欧洲传统列强,海军作战兵力曾高居世界第三,近年来随着美国海军的复兴,才又回到了老四的位置,但在欧洲依然稳坐第二把交椅,其主力舰艇总吨位是新联合王国海军的两倍,单独面对新联合王国的一支特遣舰队毫无压力,然而意大利海军秘密动员舰艇的消息很快走漏风声,长期视意大利为头号假想敌的奥匈帝国迅速作出反应,而有关奥匈帝国高层受到犹太人贿赂的传闻又让意大利人立刻谨慎起来。
第133章
边缘任务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航行于地中海东部海域的新联合王国海军航母“圣帕特里克”号上,地勤人员穿着厚实的、具有落水防护功能的标识背心,戴着不同颜色的尼龙帽,只见他们在飞行甲板上穿梭往来,忙碌不已。
  清晨,地中海的海面一如往常的风平浪静,蔚蓝的天空中漂浮着少许白云,预示着接下来的一天都是不错的好天气。在一众轻巡洋舰、驱逐舰以及猎潜舰的拱卫下,“圣帕特里克”号调转航向,舰艏迎风,加速前行。靠近舰尾的起飞区整齐停放着8架IR-39,伴随着悦耳的轰鸣声,这些白色战机的螺旋桨飞速转动起来,此时在它们的驾驶座舱里,神情庄重的犹太飞行员们正等待着起飞的指令。
  舰桥观测台上,埃泽尔·魏茨曼一脸严肃地注视着这群展翅欲飞的战鹰。在德国空军服役数年,飞过多种型号的陆基战机,埃泽尔的飞行技术和军事素养较这些仅在蒂珀雷里飞行训练学校接受了数月训练的犹太青年要好得多。若是由他亲自驾驶领机,这群战机顺利抵达特拉维夫北部机场的概率应该能够提高不少,但哈姆伊·魏茨曼的嘱咐让他放弃了这种逞英雄的念头。相比于担当飞行领队,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还有可能为犹太人梦想千年的复国大业发挥成百上千倍的作用……
  终于,信号员手中的小旗霍然挥下,排头第一架IR-39缓缓离开“起跑线”。它装备的弗林斯V-1200液冷发动机系皇家弗林斯发动机工厂研发制造的早期型号,其性能虽不及后来的V-1600和V-1750,但跟低版本的IR-39堪称绝配——这款战斗机在空战格斗尤其是中低空域的表现十分抢眼,是二战初期能够跟福克G-51乃至ME-50抗衡的存在!
  看到第一架IR-39在离飞行甲板尽头还有七八米的位置腾空,埃泽尔的紧张心绪顿时放松了不少。要知道陆基战机与舰载机的设计各有侧重,IR-39作为一款轻量级的截击机,起飞距离仍较普通舰载机多出了四五十米。此次为了确保犹太飞行员顺利驾机起飞,所有的IR-39都只加了半箱燃料,携带半数弹药。即便如此,新联合王国的海军军官们还是不放心,他们要求犹太人把所有的飞机分成三批,一次只放飞一批,从而尽可能增大它们在航母上的起飞距离。
  鉴于这些飞机不具备在航母降落的条件,而犹太飞行员也没有接受这方面的训练,这些飞机一旦起飞,无论发生多么糟糕的状况,都无法再返回这艘航母了。
  当“圣帕特里克”号编队专注于放飞战机之时,以“芬尼亚”号为核心的海上编队于后方十数公里的海面担负海空警戒任务。新联合王国最新锐的主力航母此次搭载了足足64架IR-44T,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爱尔兰人能够在半个小时内起飞所有的舰载战斗机。放眼世界,也只有德国人最新服役的航母能够在这方面与之媲美。
  “芬尼亚”号的雷达室里,值班军官和雷达操作员正密切关注着雷达探测范围内的一切变化。透过屏幕映射的雷达回波,他们可以清楚看到那些从“圣帕特里克”号起飞的飞行器在空中盘旋等待友机。等到最先起飞的绕着母舰转了4圈,8架飞机才全部起飞完毕,它们自行编组成为一个极不规整的编队,不紧不慢地朝着巴勒斯坦海岸方向飞去。
  见此情形,值班军官从舱壁的挂式电话上摘下话筒:“接舰桥……您好,长官,这里是雷达室,雁群已经启程了……是,继续保持监视!”
  放下话筒,这名眉宇清秀的值班军官重新走回雷达操作员身后,两眼盯着这泛着莹莹绿光的圆形屏幕。此刻在特遣舰队周边空域,除了那8架犹太人驾驶的战机以外,还有另外两支飞行编队以及一架单独飞行的飞机。不多会儿,其中一支四机编队改变原先的飞行轨迹,跟着犹太机群朝巴勒斯坦海岸飞去。
  视线从海面提高到3000米空域,只见4架标准蓝灰涂装的IR-44T型舰载机以标准战斗队形自西向东飞行。它们是爱尔兰航空工业的得意之作,飞行性能接近活塞战斗机的极限,而造价只有喷气式舰载战斗机的50%-60%,机械可靠性以及维修成本皆优于刚刚步入历史舞台的喷气式飞机,因而受到了多个国家的青睐,迄今为止已生产了2300多架,除装备本国军队外,还广泛服役于美国、西班牙、瑞典、法国等多个国家的海空军。
  加密通讯频道中,领队长机向僚机飞行员们布置任务:“灰隼小队全体注意,蜂巢发来指令,要求我们保护那些菜鸟前往他们的临时机场,等他们平安降落再行返航。大家都知道,目前犹太武装正与阿拉伯王国政府军交战,我们有可能在飞行途中遭遇双方战机。在我们尚未参战的情况下,大家都放机灵点,随机应变!”
  “灰隼2号明白!”
  “灰隼3号明白!”
  “灰隼4号明白!”
  僚机飞行员一个不少地做出了应答。
  紧接着,领队长机在通讯频道继续发声:“灰隼小队呼叫哨兵1号!灰隼小队呼叫哨兵1号!”
  片刻,通讯频道里传出另一个声音:“灰隼小队,灰隼小队,这里是哨兵1号,我们正在你们上方。现在除了我们自己人还有那些菜鸟,警戒范围内未发现其他飞行器,一切尽在掌控当中。通讯完毕!”
  承载这段音频的加密无线电讯号来自于6000多米的高空,讯号源是一架单翼双发、机背驮着大椭圆盘的飞机,它如同兀鹫般孤傲、安静、平稳地翱翔着,同时以不见形色的脉冲电波探视着方圆220公里内的一切物体。这便是美日菲律宾海战中大放异彩的IA-40的后续型号,绰号“神目”的IA-48舰载预警机。它搭载的是新联合王国与美国联合研制的AN-75型雷达,不但有效探测范围较以往的机载雷达有了很大的提升,滤除杂波的能力也大为增强,当然了,其造价和维护成本也较IA-40提高了不少。即便是这个时代的单极霸主,德国,也只列装了80架同等效用的舰载预警机,若不是执行高强度作战任务,一艘主力航母通常只搭载2架出航。
  确认与雷达预警机通讯正常,领队长机回应道:“明白!继续保持联络!通讯完毕!”
  “明白!通讯完毕!”
  驾机飞往特拉维夫的犹太飞行员们并不在这个通讯频道当中,也无从知晓新联合王国的海军舰载机将会为他们提供何种程度的策应掩护。黄褐色的海岸线出现在视野尽头,他们心潮澎湃却又忐忑不已——无论他们此前接受了多么严格的训练,参加过多少次作战演习,进行过多少次实弹操练,都无法弥补他们未尝参与实战的缺憾。真正的战斗随时可能到来,自己或将面对如狼似虎的强手,也许能够与之周旋,也许一个照面就被击落,又或许能够顺顺利利地降落在特拉维夫,亲吻他们阔别已久的故土,接受亲人们的拥抱……
  5分钟过后,处于值班状态的雷达预警机例行向母舰发出报告:“蜂巢,蜂巢,这里是哨兵1号!雁群已飞过海岸线,警戒范围内未发现其他身份的飞行器!重复,雁群已飞过海岸线,警戒范围内未发现其他身份的飞行器!通讯完毕!”
  “芬尼亚”号舰桥指挥室里,作战参谋官手持话筒回应道:“哨兵1号,哨兵1号,这里是蜂巢,收到报告,请继续保持警戒姿态!重复,收到报告,请继续保持警戒!通讯完毕!”
  但没等这名作战参谋官搁下话筒,便听得预警机飞行员以异样的语气报告说:“蜂巢,蜂巢,这里是哨兵1号!我们探测到正东偏北15度方向出现不明身份飞行器,距离150公里,数量4-6架!”
  “哨兵1号,这里是蜂巢,尽快确认目标动向,随时报告!”作战参谋官毫不迟疑地吩咐道。
  须臾,预警机飞行员做出了确认性的报告:不明身份的飞行器出现在东北方140多公里处,雷达探测到的飞行高度为600米,它们的位置距离特拉维夫已不足80公里。
  “通知雷达室,预警机在正东偏北15度方向探察到飞行器,让他们密切关注!”作战参谋官一面向僚属吩咐,一面将这个新情况转报给舰长伊恩·弗林上校。
  伊恩·弗林上校是土生土长的爱尔兰人,他摸了摸下巴:“只有4-6架么?那就先让犹太人跟他们的对手过几招吧!命令灰隼小队爬升到5000米高度,与犹太机群保持监视距,只要犹太人不是一边倒的失利,我们不必卷入他们跟阿拉伯人的战斗。”
  作战参谋官遂将指令传达下去,然后转回到上校跟前,讪讪地笑着说:“虽说这是犹太人跟阿拉伯人之间的战斗,可驾驶阿拉伯战机的十之八九都是欧洲国家的退役飞行员,其中以意大利飞行员居多。让几个月前连飞机操纵杆都没摸过的犹太人跟至少有四五年服役经历的意大利飞行员较量,胜算恐怕不大吧!”
  上校思量道:“如果是最精锐的意大利飞行员,驾驶他们性能最好的战斗机,即便是我们的飞行员也必须要全力以赴,但据我所知,最好的意大利飞行员退役后大多受聘于那几家规模最大的航空公司,他们所能够拿到的薪酬待遇并不比阿拉伯人开出的条件差。只有那种水平一般,得不到大航空公司青睐的,才会千里迢迢前往中东住帐篷、吹风沙。再者,这是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的战争,我们跟外籍兵团不同,参与这样的战争并不会让我们证明自我价值,也很难让我们获得真正的荣誉,一旦卷入其中,免不了又有成百上千的家庭陷入到失去亲人的痛苦当中。所以,我们还是能避则避,尽量不要掺和进去。”
第134章
送上门来的契机
  早晨8时许,停靠在意大利塔兰托海军基地内港码头旁的重巡洋舰“戈里奇亚”号即将启航。登舰舷梯口,身穿白色大袍和羊毛披风、头戴黑箍包头巾的阿拉伯王国王储本·阿卜杜拉,与身穿深蓝色元帅军服、头戴筒形军帽的意大利王储翁贝托相对而立。告别之时,两人如兄弟般紧紧相拥。在本·阿卜杜拉率阿拉伯王国代表团访问意大利之前,两人虽有过交集,却从未如此深入地接触、交流。经过一个多星期的相处,两人兴趣相投,无所不谈,缔结了跨越国界、种族、年龄的深刻友情。
  事实上,在阿拉伯人竭尽所能、无所不用的攻关面前,意大利军政两界从上到下都对阿拉伯王国怀有好感,再加上阿拉伯人主动在意大利人垂涎已久的石油资源领域敞开怀抱,双方以惊人的效率达成了有关意大利向阿拉伯王国提供军事援助、阿拉伯王国向意大利完全开放石油勘探和商业开采的一揽子协议。
  表面上看,意大利和阿拉伯王国的合作两情相愿,实则有悖于西方同盟国家在1940年签署的有关中东势力范围划分的备忘录,间接侵害了德国和奥匈帝国的既得利益。因此,意大利和阿拉伯王国最终是以密约的形式使这一揽子协议签字落地……
  长长的汽笛声响起,本·阿卜杜拉王储及阿拉伯王国代表团成员67人登上“戈里奇亚”号,站在舷侧甲板朝前来送别的意大利人挥手告别。在这个时代,洲际间的航空运输已较为发达,但阿拉伯人既不喜欢也不信任航空飞行器,他们此番造访意大利,来程乘坐的是阿拉伯王国海军旗舰、排水量9700吨的老式巡洋舰“利雅得”号。此舰系美国海军于本世纪初订造的圣路易斯级防护巡洋舰“查尔斯顿”号,1940年退役并转售给阿拉伯王国海军。尽管在交付使用之前,该舰进入纽约造船厂接受了为期8个月的现代化改造,但这并不能改变它完全落后于时代的状况——完成改造后,其空载的最高航速仅有24节,满载情况下最多只能跑出22节,而且舰体构造落伍,装甲防护薄弱,多数152毫米主炮依旧置于舷侧炮廓内,改装后的76毫米高平两用炮和新加装的40毫米机关炮虽然数量不少,但布局较差,不利于防空作战。
  由于阿拉伯王国海军的维护能力拙劣,“利雅得”号在从吉达港开往意大利的一千多海里航程中居然两度抛锚,不得不在抵达意大利后入坞大修。这艘老舰本就状况不佳,生性浪漫的意大利人工作效率又是一贯的拖沓,两者结合在一起,等到本·阿卜杜拉王储带着访问团准备踏上归程时,“利雅得”号维修计划的完成度还不到40%。在担任摄政的意大利王储翁贝托的直接干预下,意大利海军决定派舰护送阿拉伯王国代表团归国,最初的设想是动用一艘现役战列舰,但风闻意大利与阿拉伯王国缔结密约,奥匈帝国正以外交协商和军事施压双管齐下的方式对阿拉伯王国施压,面对奥匈海军的异动,意大利海军不得不集结主力舰队进行应对,护送任务只好交由暂时还能抽身的重巡洋舰实施。
  “戈里奇亚”号属意大利海军的扎拉级重巡洋舰,其设计建造虽未完全遵守默里克国际海军条约的限定,但还是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无论武备还是动力都中规中矩,不似后来开建的特伦托级,主炮口径直接跃升至280毫米。在这个时空,意大利海军的头号假想敌依然是奥匈海军而非法国海军,而扎拉级被定位为“侦察舰队核心舰”,要求具备在战列舰不在场的情况下承担主力作战任务的能力。由于各项性能较为均衡,主要设备技术成熟,扎拉级各舰服役后得到了意大利海军官兵的高度评价,在几次西方同盟国的联合演习中也表现出了较强的战术价值。
  从塔兰托到吉达港,直线航程1600多海里,只需保持16节巡航速度,四天四夜即可抵达。虽说巴勒斯坦地区战火纷飞,但那对地中海的航运线基本没有影响,意大利与奥匈帝国针锋相对的举动也是司空见惯,真正大打出手的可能性极低,所以意大利海军此次安排“戈里奇亚”号单舰出航,并未配备僚舰进行掩护,而且为了给阿拉伯人腾出充裕的居住空间,这艘编员780人的意大利重巡洋舰给20%的军官和舰员放了假,只保留战舰正常运转所需的基础岗位,弹药、药品等作战物资仅按战时需求的三分之一进行配备,以便确保食物和淡水的充足供应……
  当意大利重巡洋舰“戈里奇亚”号缓缓驶离塔兰托之时,犹太复国武装与阿拉伯王国政府军之间爆发的最大规模的空中遭遇战已经落下了帷幕。犹太人以8架爱制IR-39对阵阿拉伯人的4架意制C-200战斗机和2架美制P-40,结果双方各损失了3架。乍看起来,双方平分秋色,但被击落的3架犹太战机飞行员全部幸存,阿拉伯人则损失了3名飞行员——1人当场阵亡,2人被犹太复国武装俘获。经过对2名被俘者的讯问,得知被击落战机上的飞行员均为意大利籍,且都有过在意大利空军服役的经历,目前是以自由身份受聘于阿拉伯王国空军,帮助他们训练飞行员。据2人供述,多数阿拉伯籍飞行员尚不具备升空作战的能力,阿拉伯军方为了让他们驾机参战而开出了优厚条件,受雇于阿拉伯王国空军的外籍飞行员除了少数人不愿接受外,其余都同意为阿拉伯人出战。
  这份重要情报很快经由新联合王国派驻特拉维夫的特别联络部门传回利默里克,并且通报给了抵达地中海东部海域的本国特遣舰队。按照被俘的意大利飞行员所说,目前效力于阿拉伯王国空军的外籍飞行员有近百人之多,加上阿拉伯籍飞行员中的佼佼者,阿拉伯王国空军有7-8个中队是具备战斗力的,要是这些航空部队被悉数派往战区,犹太复国武装想要保存航空力量都很难,更别说从对方手里夺取制空权了。
  在国王约阿希姆一世的授意下,新联合王国外交大臣赫尔·特雷西火速召见意大利派驻新联合王国的外交大使,以意大利籍飞行员的生命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为由,建议意大利政府召回受阿拉伯王国空军雇佣的意大利人。只要意大利政府做出保证,新联合王国将通过非官方的方式帮助其援救2名被俘飞行员。
  对于赫尔·特雷西提出的这些所谓建议,意大利大使显得不以为然,他表示自己将如实转报给本国政府,但鉴于那些意大利飞行员是以个人身份接受阿拉伯王国空军雇佣,意大利政府在非战时状态下,很难采取强制措施让他们返回意大利。这位大使同时提醒说,当前有比意大利人多得多的爱尔兰人在巴勒斯坦逗留,相当一部分人跟犹太复国武装存在某种形式的雇佣关系,这些人的生命安全同样得不到保障。出于同盟国家情谊以及国际人道主义考虑,意大利愿意无偿协助新联合王国撤离在巴勒斯坦的本国公民。至于以非官方身份前往巴勒斯坦作战的爱尔兰外籍兵团,意大利大使表示,他本人觉得这种现象的存在有悖于海牙国际公约,认为新联合王国应该修改法律条款,杜绝本国人员非法参战的法律漏洞。
  既然双方各执己见,分歧明显,此次会面结果自然是不欢而散。在试探了意大利人的口风之后,新联合王国旋即通过外交渠道联络奥匈帝国,表达了联手挟制意大利的意愿。奥皇卡尔一世和他的帝国参谋部正愁着如何在海空军实力逊于意大利的情况下反制对手,他们早知新联合王国与犹太复国主义组织存在密切合作关系,可此前维也纳几次向利默里克示好均未得到明确的回复。现在实力强悍的新联合王国终于表态,他们当然求之不得。
  存续时间超越了历史的奥匈帝国,综合国力非但没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反而自三十年代以来一直呈下滑趋势,无论经济外贸还是军事工业均被意大利人甩在身后,正面对抗难有胜算,而由爱尔兰和威尔士合并而来的新联合王国,领土面积达到10.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近1300万,1948年的国民总收入超过360亿马克,当年钢产量844万吨、发电量289亿度、粮食产量322万吨,全球工业份额占比达到了6.9%,黄金外汇储备值首次突破50亿马克,达到了51.6亿马克……就这些数据而言,约阿希姆一世治下的新联合王国无愧于旧联合王国衣钵继承者的称号,再加上它是当前仅有的三个核武器拥有国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已然超过了奥匈帝国、日本、意大利、西班牙等传统列强,成为世人公认的一流强国。纵使新联合王国只能在南欧和地中海投入部分军力,以其在海空领域高超的军事技术水平,足以弥补奥匈帝国在实力上的差距。
第135章
意队入场
  “3比3,首次参战的飞行员能有这样的表现算是不错了!”
  “圣帕特里克”号的第四任舰长马克·莫洛伊是个兼有德国和爱尔兰血统的混血儿,10岁以前生活在德意志帝国的梅克伦堡·什未林大公国。1917年,莫洛伊一家从什未林移居利默里克,在那个尚武风气渐盛的年代,商贩家庭的出身并没有阻碍马克·莫洛伊开启自己的军旅生涯。1923年秋,刚满16周岁的他考入了利默里克海军士官学院,2年后顺利成为爱尔兰皇家海军的一员。此后14年,他两度获得深造机会,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舰艇指挥官。
  莫洛伊舰长说话的对象是以犹太复国主义组织特别联络官身份登舰随行的埃泽尔·魏茨曼,这个曾在德国空军服役的年轻人很清楚,对方的话一多半是客套。1914年一战爆发时,绝大多数德国飞行员都是初上战阵的菜鸟,而在1932年二战爆发时,大部分爱尔兰飞行员也是头一次参战,但他们硬是在敌人身上成就了自己的荣耀。放眼当下,阿拉伯王国空军可是一支不折不扣的弱旅,装备基本靠“淘”,人员基本靠“请”,跟叙利亚的几次冲突都被揍得灰头土脸。此番在战机性能相差无几的情况下,犹太飞行员以8对6,且较对方先有准备,最终打成平手,似乎表现尚可,综合犹太复国武装当前的处境来看,这样的表现还远无法让人满意。
  “我们在特拉维夫只有一座规模很小的机场,防空武器的数量太少,不足以保护机场,所以飞机都要分散隐蔽,利用街道路面或公园草坪伺机出动。”埃泽尔不无忧虑地说,“形势对我们非常不利,也许我们的航空部队能够在战斗中壮大起来,也许不出一个星期就被敌人消灭殆尽——前一种情况的发生概率无疑较大。”
  莫洛伊舰长笑道:“战争胜负可不是靠概率算出来的!”
  埃泽尔应道:“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当然会竭尽全力,但如果我们全军覆没了,你们忍心看着外籍兵团的兄弟们被敌人的飞机轰炸扫射?”
  莫洛伊舰长双手背在身后:“准确来说,阿拉伯王国不是我们的敌人,我们的外籍兵团只是以雇佣军的身份帮助你们对抗阿拉伯王国政府军。就现状而言,除非我们接到上级的参战命令,或是遭到阿拉伯王国的攻击,才会直接对其动用武力。”
  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这一点埃泽尔再清楚不过了,他转过身看着舰尾的起飞区,8架IR-39被这艘航母上的地勤人员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了那里,犹太飞行员们已经坐进了驾驶舱,现在只等起飞指令下达了——这并不取决于风向或是海况,也不取决于莫洛伊舰长的心情,而是要看特拉维夫的战局变化行事。此前从“圣帕特里克”号起飞的犹太战机跟阿拉伯王国政府军展开了双方规模最大的一次空战,犹太飞行员驾驶的8架IR-39被击落3架,余下5架均安全降落在了特拉维夫北部机场,而后特拉维夫犹太民兵指挥部发来电报,那5架战机有2架受损需要维修,另外3架已加足燃料弹药,随时可以起飞。现在的问题在于犹太复国武装不确定阿拉伯王国空军部队会以怎样的效率发动何等规模的报复性攻击,也不确定他们是该全力应战还是暂避锋芒。若是阿拉伯人即将发动一次迅速而猛烈的空袭,第二和第三波派往特拉维夫的作战飞机就应推迟出发,如果阿拉伯人的空中反击绵软无力,那么这些籍由“圣帕特里克”号运载的犹太战机就应尽速赶往特拉维夫……
  经过两个多小时令人焦躁不安的等待,特拉维夫民兵指挥部那边终于有了新的消息:从情报人员对阿拉伯王国政府军在巴勒斯坦南部和北部的两处空军基地进行探察的结果来看,阿拉伯人似乎没有立即针对特拉维夫空战发动报复性攻击的打算——北部靠近耶路撒冷的空军基地早前遭到叙利亚战机轰炸,航空设施尚未完全修复,可还是驻扎了三四十架战机,其中侦察机、轰炸机、运输机约占半数,战斗机有二十来架,近期对犹太复国武装发动空袭的阿拉伯战机主要是从这个基地起飞,当天参加特拉维夫空战的阿拉伯战斗机也都来自于此。在幸存战机返航后,阿拉伯人加强了机场戒备,并不间断地派出战斗机进行巡逻警戒,但没有大规模出动战机的迹象;南部靠近埃及的基地规模较小,航空设施和补给供应似乎都有问题,所以只部署了十数架战机,近期战机出勤率较低,当天除有一架侦察机起飞外,整个基地如同被废弃一般死气沉沉。
  获悉情报之后,埃泽尔·魏茨曼当机立断,让正在待命的第二波战机飞往特拉维夫,并以电报联络特拉维夫民兵指挥部,让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加强机场的防空力量,同时从弹药库提取一部分适用于IR-39挂载的50公斤航空炸弹。
  犹太人既已作出决定,莫洛伊舰长毫不迟疑地下令航母调整航向,以便飞行甲板上的8架战斗机顺利起飞。虽然“圣帕特里克”号只是一艘传统布局的航空母舰,舰载机起飞效率仅有“芬尼亚”号的60%左右,但是在全体舰员默契无误的配合下,从舰长下令到最后一架IR-39升空,前后只用了不到十分钟时间。在这之后,航空地勤人员迅速将最后4架IR-39和4架IK-40从上层机库提升至飞行甲板。
  第二波犹太战机起飞后不久,在距离海平面6000米的高空,“芬尼亚”号的舰载雷达预警机缓慢而优雅地调整了飞行方向。待它恢复平飞状态不久,机载雷达操作员便在面前的屏幕上发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初步确认之后,他向母舰报告:“蜂巢,蜂巢,哨兵1号报告!西偏北23度、距离60公里位置出现异常回波,调整工作波段后,回波依然存在,有可能是一艘刚刚上浮的潜艇!”
  在通讯畅通的情况下,“芬尼亚”号迅速给出了“保持监视、随时报告”的回复。此时无论是舰载机飞行员还是航空母舰上的参谋军官既没有太过紧张,也没有放松警惕,而是保持着冷静而谨慎的心态。
  发现疑似潜艇目标的报告很快到了伊恩·弗林上校手里,在向担任特遣舰队指挥官的加文·拜尼尔将军请示之后,他令通讯官向随行僚舰“北蒂珀雷里”号发出了“向指定方位执行战斗侦察”的信号指令。
  “北蒂珀雷里”号是新联合王国海军地中海特遣舰队当中吨位最小的一艘战舰,它属于爱尔兰海军时期定型建造的芒斯特级猎潜舰,标准排水量只有755吨,装备两门单装127毫米舰炮、两座双联装40毫米机关炮、两套四联装火箭深弹发射器以及一套筒式深弹发射滑轨,可搭载192枚火箭深弹和24枚筒式深弹。受限于吨位和活动半径,该级猎潜舰通常用于近海反潜和基地警戒,此次编入特遣舰队远航地中海,驶过直布罗陀海峡之后多是风平浪静的海况,适航能力较弱的缺点也就不足为虑了。
  没等“北蒂珀雷里”号以28节的最高航速冲上前去一探究竟,两架为“芬尼亚”号担当空中警戒的IR-44T型舰载战斗机已火速抵达现场,飞行员们在海面上找到了一艘悬挂着意大利海军旗的潜艇,它的前甲板载有中等口径的甲板炮,指挥舱后部装有两挺机枪,未见艇载雷达天线——从轮廓造型推断,应该是一艘建造于30年代的千吨级潜艇。
  通过这艘潜艇所悬挂的旗帜判断出它的身份后,新联合王国海军飞行员毫不迟疑地向母舰报告了情况。在得到母舰的回复之前,两架IR-44T并未过分靠近意大利潜艇,而那些在艇舱外透气的意大利艇员们也显得漫不经心。不多会儿,两架新联合王国海军舰载机开始有目的地向意大利艇员展示自身优异的操控性能,而它们轮番俯冲下来低空掠过的时候,意大利艇员们紧张兮兮地跑去操控枪炮,等到他们看清了对方机翼下的三叶草徽标,则又一个个挥舞起了拳头。多年以来,意大利跟爱尔兰以及后来的新联合王国虽处同一军事阵营,但彼此并不和睦,在贸易、军事等领域的竞争多过于合作,且在外交上存有芥蒂。现如今,新联合王国支持巴勒斯坦犹太人搞复国运动,意大利王国支持阿拉伯王国镇压犹太人,两个欧洲国家在这场争端中实际上处在对立的位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1/3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