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校对)第3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7/387

  视线回到马绍尔群岛海战的战场上,20架Ju-17T四架为一小队,从四千多米高度瞄准日军航空母舰俯冲而下。这些与美制舰载机同一批出发但因速度原因拉在大编队后头的Ju-17T,从飞抵战场到发动进攻都保持了相当的突然性。等到日军水兵们惊慌失措地转动防空武器进行射击时,银灰色的大鹏已经获得了极其惊人的俯冲速度,并且在大角度的俯冲中小幅度调整方向。两枚重磅航空穿甲弹接连命中了“凤翔”号,“隼鹰”号也被一枚重磅航空穿甲弹命中,它直接穿透三层甲板落到了最底层,直接炸断了该船的龙骨,导致它随之发生严重断裂,一转眼的功夫就从浩瀚的海面上消失了……
  第五波空袭结束之时,米内光政率领的日本联合舰队主力战队已是摇摇欲坠,将士们的心理再难承受更多的损失,而在这个时候,“骏河”号终于对外发出了一封极其简短的密语电报:虎!虎!虎!
  接到代理旗舰的密语指令之时,由海军中将山本五十六指挥的日本联合舰队航空战队已前出至瑙鲁岛东北方的攻击阵位。在一艘艘艘航空母舰宽大的飞行甲板上,勤务人员迅速将一架架战机从升降机位置推到起飞区域,并将它们折拢的机翼一一展开,不多会儿,满载燃料和弹药的战鹰就在令人愉悦的轰鸣声中发动起来,只待勤务人员挥舞着信号小旗,它们就将勇猛地扑向敌人。
  “皇国兴废在此一战,各员一同奋励努力!”山本五十六以东乡平八郎在对马海战前的号令鼓舞麾下将士们。航空战队出击的信号旗高高升起,舰载机一架接着一架飞离母舰甲板。俯冲轰炸机率先在舰队上空集结成52架规模的大编队,34架鱼雷机随后起飞并编队向西北方飞去,最后从航母上起飞的是46架挂载副油箱的九五式舰载战斗机——除了为攻击机群提供全程的空中掩护,在攻击发起时,它们还将尽量干扰敌人舰队的防空火力,为己方的轰炸机争取到尽可能好的攻击时机。
  目送这百多架舰载机以三个层次分明的空中编队朝着近500公里外的美国舰队主力飞去,日军官兵们无不满怀期待,若是能够赢得这一场胜利,一举而重挫美国海军主力,那么太平洋战事将不再是压在每一个日本人心头并让他们深感恐慌的巨石。
  大约一个小时后,坐镇旗舰“俄亥俄”号指挥作战的亚内尔正淡定地等着航空部队从前方传来好消息,却突然从参谋军官那里得到了一个让他感到十分吃惊的报告——一架担负警戒任务的侦察机在东南方约150公里处发现大群日机。
  “调派能够出动的战斗机前去拦截,传令各分队,做好应对敌机空袭的准备。”
  亚内尔的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命令迅速传达下去了,几艘航空母舰重新转向逆风的方位,晴朗的天空为航空部队的出击提供了最佳的条件,海面上很快响起了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半小时之内,从美国航母编队起飞了三个中队的“鹰隼”和一个中队的ME-50T,近50架舰载战斗机编组成为四个横队,义无反顾地冲向了浩浩荡荡飞来的日军机群。
  为避免在敌人空袭时对航母本身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所有美军航空母舰上已经挂载炸弹的舰载轰炸机迅即起飞,待到日本舰载机临舰队上空,百分之九十的飞机都离开了甲板,仅“贝露森林”号和“卡波特”号还有最后几架用于护航的战斗机仍在等待升空。战列舰、巡洋舰和驱逐舰的防空炮狂怒地嘶吼着,密密麻麻的炮弹在空中飞窜,然而这样一张防空火力网还远远达不到“疏而不漏”的程度,趁着美军战机与己方舰战激烈缠斗而无法分身,两队九四舰爆和一队九二舰攻各自寻找防空火力薄弱处发起攻击。
  这一次,经历过多场海战的“普林斯顿”号没能继续自己的幸运之旅,它从一开始就被十数架日军轰炸机盯上了,为了施放最后几架舰载机,它虽然已经加快了航速,却并没有大幅度机动转向规模攻击,在护航舰艇勉强干扰前几架日军飞机投弹之后,接连两枚250公斤的航空炸弹不偏不倚地命中了它宽大的甲板,舰桥瞬间遭受严重损毁,飞行甲板中部发生爆炸留下的巨大弹坑使得还没起飞的舰载机再也无法离开甲板……
  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里,中型航母“科本思”号、轻型航母“巴丹”号也接连遭到了日军舰载机的攻击。在全速机动的情况下,前者只吃到了两枚近失弹,后者号则被三枚航弹炸得狼烟滚滚……
第254章
华丽的反击(上)
  临近正午,明媚的阳光透过弥散的硝烟照耀着海面,那些悬挂着星条旗的战舰,不论舰体完好还是满目狼藉,都在积极地收拢编队,重新整备,以待敌人的下一波攻击到来。
  这支美军航母战斗编队的指挥舰由“贝露森林”号担当,它是一艘约克城级改进型航母,排水量达到34000吨,在旧约克城级的基础上增强了甲板防护,简化了舰艏,加长了甲板,改善了动力系统布局,最大载机量仍为96架。此次发动马绍尔群岛海战,资历深厚的詹姆斯·里查森海军中将以美国海军第4特混舰队司令官身份兼任了航母战斗编队指挥官职务,在遭到日本舰载机群突然而猛烈的袭击后,他没有仓皇失措,而是迅速组织起一波强有力的反击。
  日军舰载机群离开后不到二十分钟,四艘美国主力航母的甲板起飞区便已摆满了投入反击的舰载机。在与“贝露森林”号同级的“卡波特”号上,编号K-307的战鹰率先飞离甲板,稍有见识的人都知道,这是一架威震不列颠、叱咤大西洋的Ju-17T型俯冲轰炸机,但没有几个人晓得,驾驶这架“雷霆之锤”的是怎样彪悍的人物——乔瑟夫·施彻拉姆中校,德国海军退役飞行员,一级铁十字勋章、三等红鹰勋章以及金质战功勋章获得者,出色的海军轰炸机飞行员和战术指挥官,个人战绩在所有的德国飞行员当中排名第14,被他击沉的战舰能够编组一支海上战斗分队。这位德国海军王牌之所以投身太平洋战场,为的绝不仅仅是美国海军开出的每周1200马克的高额薪金和额外的出勤奖金。往大了说,是发扬国际主义精神,帮助白人国家对抗过度膨胀的邪恶帝国,往小了说,是体现个人价值,奋勇攀登职业生涯新高峰。
  像施彻拉姆中校一样提前退役并以雇佣兵身份加入美国海军航空兵的德国飞行员已有四百多人,跟爱尔兰的志愿参战者不相上下,但是跟爱尔兰飞行员相比,德国人在语言沟通和文化交流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一旦在战场上被俘,他们也较容易被日本人辨认身份,因此美军指挥官们约定俗成地将德国飞行员列为终极预备队,不到万不得已通常不会将他们派遣上阵。如今派上施彻拉姆中校和以德国飞行员为主的第222舰载俯冲轰炸机中队,足见这场战斗的重要程度!
  升空之后,施彻拉姆中校驾驶他的Ju-17T在美国舰队外围盘桓数圈,中队所属的11架“雷霆之锤”陆续来齐。它们排成齐整的V字形编队,然后以220公里每小时的巡航速度向南飞去——这个速度不但逊色于美制SB2U“守护者”的常规巡航速度,甚至比美英联合研制生产的“旗鱼”鱼雷轰炸机还要慢,而这也是航空指挥官安排Ju-17T编队率先出发的关键原因。
  空载状态下的Ju-17T飞得并不慢,如果完全不考虑航程,它们能够以接近400公里的时速翱翔于高空,但是从美军航母上起飞的这些“雷霆之锤”挂载着最致命的杀器——1000磅也即450公斤的重磅航空穿甲弹,而且携带了额外的200升副油箱,为的就是将作战半径增大至日军航母战队所在海域。
  约克城级、约克城级改进型还有从爱尔兰秘密租借来的同盟者级均配置三台升降机,它们能够以非常快的速度起飞舰载机。前后间隔不到45分钟,投入反击的42架俯冲轰炸机、34架鱼雷机以及58架战斗机便全部升空。
  这个时候,在瑙鲁岛东北方海域,日本航空战队所属的六艘航空母舰——“祥鹤”、“瑞鹤”、“大凤”、“祥凤”、“瑞凤”、“龙凤”,分为两列纵队,在轻舰艇的严密护卫下向北徐进。中高级军官们已从出击航空部队发回的无线电报中得知了第一波空袭大获成功的消息,在将第二波攻击机群派出之后,所有人都在满怀欣喜地等待着先锋功臣们的凯旋,殊不知部署在瑙鲁岛海域的美国潜艇正循着它们的踪迹猎杀而来……
  最先发出反潜警报的是在日军航母战队右翼担任警戒的护航驱逐舰,舰上的嘹望员目睹四枚鱼雷在海面下疾驰,连忙通知舰桥紧急规避。这艘日本驱逐舰凭借灵巧的机动性能躲过了这组暗箭,可是危机并没有就此解除,四条鱼雷继续以大约40节的速度向前疾行,而在它们航线的前方,日本联合舰队最宝贵的航母无一例外的展露出它们长墙似的舰舷——从那艘已经避过鱼雷的日本驱逐舰上看去,航空母舰编队中的二十多艘舰艇组成了一个巨大的“截面”,只要那四枚鱼雷继续保持现有航速和航向,击中一艘舰艇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情急之下,驱逐舰上的官兵们连忙用他们的舰炮阻击鱼雷,远远看去,这情景景象是驱逐舰在攻击本方的航母编队,然而大大小小的水柱密密麻麻,却没有一个能够引爆鱼雷。
  为了紧急联络航母编队规避鱼雷,这时候那艘日本驱逐舰也顾不上无线电静默不静默了,指挥官用明码频道直接向其他护航舰只通报了鱼雷动向。毕竟,这种鱼雷的百米速度还不到5秒,越过1000码的距离只需要3分钟,时间已经容不得通讯人员再啪啦啪啦的打信号灯了!
  受到地理、舰艇设计理念以及由建造背景等原因的影响,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普遍具有航速快、机动性好的特点,其中瑞鹤级的设计航速达到34节,“大凤”号为33节。与其它日本海军航空母舰不同的是,三万吨级的“大凤”号从设计阶段就被赋予了航母指挥舰的角色,通讯指挥能力和防护抗沉性能优于载机量以及绝对航速,因为采用了防雷壁、防雷隔舱,双重舰底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建成服役之后被冠以“不死大凤”的名号,号称“被普通鱼雷击中也能够坚持不沉”。
  “鱼雷从右舷方向袭来!转避!紧急转避!”
  “快左满舵!左满舵!”
  “不死大凤”的舰桥上,舰长山口多闻拼命撕扯着嗓子,舵盘在大副手中飞速的转动着,战舰的急速转向也令甲板开始微微倾斜。舰上的炮声疏散的响起,飞射出去地炮弹很快在附近海面上激起或大或小的水柱,可是仓促之下轻重火炮的弹着点距离水中的鱼雷还有好一段距离,炮弹掀起的浪花也无助于改变它们的航迹。即便如此,水兵们最担心的事情却并未发生,也许是舰长及时下达了转向命令的关系,也许是对方所发射地鱼雷原本就不是冲着自己而来,那些鱼雷锵锵从舰首前方穿过。看着由气泡形成的白色航迹如此之近,舰桥上那些神经脆弱的人几乎惊得瘫倒过去。
  在军官们的叫喊声中,操控舰炮的水兵迅即将炮火锁定在一道道飞速向前“划动”的白色水痕上,整个舰队这时已经是警报声响成一片,枪炮声一阵紧过一阵。鱼雷所向之处,随处可见拼命转向的战舰,不论是驱逐舰、巡洋舰还是更大一些的战舰,没有那艘愿意平白承受鱼雷攻击所带来的巨大破坏力。经过官兵们地努力,最终被发现的四枚鱼雷中有两枚为舰上的炮火所引爆,另外两枚则穿过整个舰群扬长而去。
  危机解除了,接下来,航空战队中的相当一部分驱逐舰被派去搜寻袭击者,剩下的战舰虽躲过一劫,却不得不担心友舰之间的误撞,这种事情在近代海军史上发生得实在太多。
  不多会儿,远处响起了沉闷的轰响声,那是日本驱逐舰投下了一串又一串的深水炸弹。这些炸弹爆炸后激起的水花像是长在海面上地白色蘑,声势看似不及大口径舰炮,但对那些在水底航行的潜艇来说却有着致命的威胁,不过这一次日本人似乎并未准确的找到目标,在接连投下数十颗深水炸弹后,海面上却并未泛起一星半点地油末。几艘日本驱逐舰又在附近海面上搜索了好一会儿,实在没有发现什么有价值的目标,这才掉头追赶大部队去了。
  经过乱糟糟的重新编队之后,日军航空战队战舰群终于重新上路,但经过刚才的“惊魂”,他们哪里还敢继续大摇大摆的直线前进,旗舰很快发出了走“Z”字反潜航线的命令,但是这样一来,舰队的机动力以及应对空袭的效率就相应降低了。
  摆脱敌方潜艇冷射鱼雷所造成的危机后不久,北方天际出现了成群结队的黑点,那是日军航空战队出动的第一波空袭机群,各艘航母旋即在轻舰艇的护卫下调整航向,迎接舰载机的归来,这个时候无疑是官兵们最容易放松警惕的,但作为一名公认的航空战专家,山口多闻却没有疏忽大意,他令瞭望台上的瞭望人员以及舰桥上的军官们做好防空警戒,并与僚属们一道点算、辨别那些从北方飞来的战机,正是这种谨慎冷静的态度让他成为日本海军在这场海战中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
第255章
华丽的反击(下)
  不等美军舰载机群杀到己方舰队上空,以九五舰战为主力的日军拦截机群毫不示弱地迎了上去。精彩的空中翻滚和俯冲随处可见,或长或短地嘶鸣声与机枪射击声交杂在一起,双发战斗机已经顾不上队形,最原始的捉对厮杀成了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式。每隔那么几十秒,便会有一架或两架战机拖着浓烟坠入大海。
  “各小组注意,以敌方航母为优先攻击目标,准备进行常规俯冲轰炸,各小组僚机务必紧跟长机!重复,以敌方航母为优先目标,准备展开常规俯冲轰炸!”
  进入攻击状态之前,施彻拉姆中校长时间地观察海面,然后习惯性地抬头看了一眼天。湛蓝的天穹只有几片云朵,这对俯冲轰炸机来说正是杀人放火的大好时机。
  为了掩护己方4个中队的俯冲轰炸机和3个中队的鱼雷轰炸机突入日本联合舰队航空战队的防空圈,随行的美国舰载战斗机拼尽了全力。正是得益于他们的优异表现,施彻拉姆中队在抵达攻击位置前没有损失哪怕一架战机,但接下来的战斗依然艰苦——机翼下方的海面上,一艘艘日本战舰高昂着炮口,将几公斤乃至十几公斤重的炮弹射入空中,此时日本人的防空火力依旧集中在2000米到4000米的高度,一团团黑色地礼花热烈绽放着,砰砰嘣嘣的声音像是为庆典而燃放的礼炮……
  尽管Ju-17T的飞行座舱有一层薄装甲保护,面对高炮弹、机炮弹以及大口径机枪弹,它随时可能像薄纸片一样被撕碎。
  “好了,伙计们,发现目标!两点钟方向,排头的日军航空母舰!第1、第2小组准备跟我下去,第3、第4小组60秒后俯冲,第5、第6小组暂且待命,两分钟内没有新的指令,可以自行裁决。祝大家好运!”
  施彻拉姆中校深吸一口气,将座机的襟翼放到巡航位置,调整好升降舵和方向舵,松开减速板,紧接着机头一沉,湛蓝的大海和目标——那艘日本航母一道出现在他视线的正前方。
  海面上,日军的航母正在多艘轻舰艇的簇拥下转头向东,排头那艘身形稍大一号,后面那艘看样子只算是轻型航母。
  高空中,四架挂载重磅炸弹的战鹰就像发现食物的水鸟般冲向海面。70度的俯冲角虽说不是顶级的厉害,相对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平却是较为理想的,而且拥有上千个飞行小时的老鸟们能够将机腹下那枚450公斤的航空穿甲弹投掷到距离目标不超过20米的地方,加上机翼下那两枚50公斤的炸弹,一位优秀的飞行员和他的Ju-17在攻击一艘主力舰时命中率能够达到百分之七十。当然,前提是俯冲轰炸过程中不被敌机击落。
  风与黑色的硝烟扑面而来,那些防空炮弹爆炸的地方不再遥远,砰砰的爆炸声仿佛就在耳边响起,飞机因为气流而震动着,这种气流的变化一小部分来自于大自然,剩下的则是敌方炮火所造成。穿过由高射炮弹爆炸后形成的烟幕之后,施彻拉姆眼前顿时多了一串串的闪光点,那不是萤火虫或者天使,而是添加了曳光剂的机关炮弹和机枪子弹,许多俯冲轰炸机就是在进行俯冲的时候被这些看似美丽的亮点给击落的。在施彻拉姆的眼睛里,那艘日本航母轮廓愈发的清晰起来,200多米长、30米宽的飞行甲板上停着寥寥数架舰载机。
  施彻拉姆不断用眼角余光瞟着仪表板上地读数,他的座机正以70度的俯冲角和超过500公里的速度向下俯冲,他双手紧紧握着操纵杆,升降舵此时已经变得极为沉重。
  当那艘日本航空母舰上和周围几艘护航舰只上的炮手们发现情况不对而匆匆组织火力拦截这几架敌机时,呼啸而来的俯冲轰炸机已经降低到了接近1000米的高度。赶在日本人的炮火击中自己之前,施彻拉姆中校率先将3枚炸弹投下,而在短短数秒之内,其余3架俯冲轰炸机也将各自的炸弹齐齐抛下。
  这些周身漆黑而且圆滚滚的炸弹几乎悄无声息的从空中落下,在一头砸在航母甲板上的那一刻,舰上的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
  半秒之后,轰然一声巨响从甲板下面传来,接下来,炸弹的爆炸声像是点燃了捻线的一串鞭炮接连响起,声音是如此的密集以至于防空火炮的声音都被起完全掩盖住了,虽然有一大半的炸弹落在这艘航母周围,但是命中它的穿甲炸弹却好好的给它来了一个破膛开肚,滚滚浓烟和烈焰拼命从甲板的破口涌出。
  “绝妙的一天,绝妙的一击!”施彻拉姆透过通讯器向僚属们咆哮道,“我们击中目标了,一个大家伙。第3、第4小组,现在看你们的了,争取将它送入海底!第5、第6小组,继续待命。”
  片刻过后,通讯器中传来一名飞行员的喊叫声:“见鬼,见鬼,那是我们的飞机,它被击落了,上帝保佑……”
  施彻拉姆转过头,恰好看到了那个令人震惊的场面:一队俯冲轰炸机勇敢的冲向一艘崭新的日本航空母舰,从外观特征上看,那像是苍龙级中型航母,但尺寸明显更大。面对空袭,战舰上大大小小的枪炮不断喷吐着炽烈的火舌,密集的弹雨击中了一架正在俯冲的Ju-17T,它没来得及投下的航空炸弹就随着飞机化为一团火球。
  施彻拉姆的方向感非常强,他以太阳的方位为参照迅速判定目标位置,然后通过通讯器联络自己的两个攻击小组:“第5、第6小组,攻击3点钟方向的日军航母。当心,它还有很强的防空火力!重复,第5、第6小组攻击3点钟方向的敌军航母!”
  “遵命!长官!我们已确定目标方位,即刻发起攻击!”通讯器里传来回应。
  与此同时,在那艘日军航母右舷的四联装机枪旁,戴着钢盔的军官指着那几架正在急速俯冲的美军飞机大声叫嚷着什么,坐在炮位上的水兵迅速转动着水平旋转手柄,整个身体以每秒10次地频率震动着,而每一秒都有40个黄澄澄的子弹壳从机枪抛壳口抛出。甲板上已经堆积了厚厚一堆弹壳,两旁的水兵们手里都搬着用铁皮盒子装好的子弹,只待枪声一停就迅速替这作四联装机枪换上新的子弹盒。
  好歹将最前面那架美军飞机套入机枪瞄准器的时候,负责射击的日本水兵却“啊”的惊叫一声,只见3颗黑乎乎的炸弹已经离开了那架飞机,转瞬间已经到了头顶的正上方……
  看着漫天狂舞的敌机和雨点般砸落下来的炸弹,日本海军大佐山口多闻哑然无语,敌人是如此凶猛,日本海军却迟迟没有得到最给力的防空武器——他们的战舰迄今还在使用最原始的雷达甚至是纯粹的目视方式,至于说早已装备德国和爱尔兰舰艇的近炸引信,对他们来说简直是谜一般的存在。
  马绍尔群岛海战结束后三个星期,夏威夷,珍珠港。
  和煦的阳光下,成千上万的平民和军人在码头上翘首以盼,而最终驶抵这座重要军港的,是一支由5艘战列舰、6艘大小航空母舰及四十余艘轻型舰艇、辅助舰船组成的庞大舰队。这些舰艇数量之多,列队驶过航道竟花费了两个小时。看着它们威武强悍的舰体和武备,看着它们桅杆上高高飘扬的星条旗,为美国海军在前期所遭受的沉重损失而感到失望和悲观的人们,此时心中又重新燃起了胜利的希望。此前每每有载运伤员的船只或是受损舰艇返航,美丽的珍珠港总要弥漫在一种压抑的萧瑟气氛当中,屋顶上的星条旗也一次次降下旗杆以向阵亡者致哀。从1933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到1936年秋这三年时间里,算上在东南亚以及澳洲阵亡、被俘的陆军官兵,美军的损失多达50万人,毫不夸张地说,美国人在太平洋已经流够了血。
  叱咤太平洋的日本海军航空兵依然凶悍,马绍尔群岛一役,美国海军损失了“卡波特”号和“巴丹”号两艘战斗航母,主力航母“贝露森林”号也蒙受重伤,此外还有多达19艘轻型舰艇及辅助舰船被日本舰载机炸沉,但得到欧洲志愿者支援的美国海军航空兵这次干得也不赖,他们同样击沉、重创了日军三艘战斗航母,携手水面舰艇击落了140多架日军舰载机,迫使日本联合舰队撤离马绍尔群岛海域。
  入港之后,这支特混舰队依照舰型分别前往不通的码头停靠,加上原本就停泊在港内的两艘战列舰,7艘强大的重量级战舰排在一起,换做是巨舰大炮的鼎盛时期,这样的武力在世界范围内也具有惊人的威慑力。然而时代变迁,不管人们是否接受,事实就是海军航空兵已然成为海战的决定力量——交战各方的指挥官们权衡一场海战的胜负几率时,战列舰的砝码作用大为削减,航空母舰和有效作战距离内的陆基航空兵才是至关重要的。
  血色的夕阳下,喧闹的港湾渐渐平静下来。唯一的轰鸣声来自于周边军用机场上例行起降执行警戒侦察任务的陆基飞机,和在阿留申群岛、夏威夷群岛的部署所不同,这里的机场上除了相当数量的战斗机之外,还停放着数量可观的双发、四发轰炸机,全新的B-17重型轰炸机和从欧洲购入的He-77高空远程侦察机正逐步取代旧的马丁B-10和格鲁曼J系列,而它们的到来也悄然改变着太平洋战场上的战略态势。
第256章
听风者
  凌晨时分,威克岛,美军无线电监听站。
  身材高大、脸部轮廓棱角分明的海军少尉罗恩·威尔逊走进了一间被各种奇怪设备和有如蛛网般繁密电线充斥的大房间,此刻好些穿着制服的人正全神贯注的对着各自面前的类似于电台的机器。在一张并不宽敞的椅子后面,坐着一位个头稍矮的海军上士,一支细长的铅笔正杂技般在他指尖来回转动着,而他的另一只手则将一副耳机紧紧按在自己左边耳朵上。
  威尔逊将自己的帽子挂上衣架,然后以非常友善的口吻对自己的伙伴问候道:“嗨,古德温,今天晚好吗?”
  上士摇摇头,“嗯,不好!很不好!日本人今晚很忙,所以我也很忙!”
  “日本人最近不是一直很忙吗?”体形魁梧的威尔逊顺手从旁边拉过一张椅子,坐下来后话锋一转:“那今晚有没有截获重要情报?”
  上士还是摇头:“有几份已经送到艾尔巴上尉那里去了,但看起来暂时还没有结果!”
  “噢!”威尔逊左右看看,其他人看样子都很忙,他接着又看了看自己的手表,“古德温,你去休息吧,这里由我来盯着,你1点钟再过来接我的班,怎么样?”
  上士倒也毫不推脱,他把铅笔往桌子上一搁,然后将耳机递给威尔逊:“成交!我先去洗澡,然后回房间打个盹,5点过来接班。早餐想吃什么?”
  威尔逊笑道:“随便,只要能吃就行!”
  上士一脸疲倦的笑了笑,随即转身去取自己的帽子。就在这个时候,旁边一张桌子上戴着耳机地士官皱着眉头喊道:“4号A波段有情况!”
  整个房间的注意力顿时都集中过来,只过了片刻,另一张桌上的士官也以相似的嗓音喊道:“5号A波段也截收到信号!”
  海军上士疲倦的脸上突然来了精神,他一把从威尔逊那里抢来还没有抓热的耳机,右手以极其微小的动作调整着面前那台类似于发报机的设备上的旋钮,紧坐在他旁边的威尔逊甚至能听到那耳机中时断时续地沙沙声。
  “3号A波段也有情况,这里面总有一个是日本人真正的通讯电码吧!”海军上士抓起桌上的铅笔在草稿纸上飞快的记录着,一连串的字符在他笔下延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7/3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