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校对)第3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4/387

  “嘿,罗宾,有没有听说谁报名了?比如……那些王牌飞行员?”金发飞行员满怀好奇,其实就个人战绩而言,他也算是个准王牌了,但距离真正的一流王牌还有相当远的距离。
  少尉答道:“那倒没有听说,毕竟这次是属于秘密招募!等等看吧,也许过几天通知就下来了!反正要是有机会,我一定去!”
  这时,旁座的另一名飞行员讪笑道:“嘿,罗宾,你以为日本人就好对付?听说他们的战斗机飞行员训练极为严格,最新服役的主力战斗机性能非常出色,在夏威夷战役中可是让美国佬吃尽苦头的!”
  少尉军官满不在乎:“他们的新战机就是低空机动性能好,若是跟我们的Me-50碰上了,吃苦头的肯定是它们!”
  “哎,罗宾,志愿飞行员去那边使用什么装备?是我们自己的战斗机,还是要驾驶美国佬的?”金发飞行员好奇问道。
  少尉挠了挠头:“具体不太清楚,就我个人猜想……应该是使用美国佬的吧!若是使用我们的,那也做得太明显了!”
  “鹰隼么?虽说比不上我们的Me-50‘闪电’,作战性能也还凑合,但千万不要是快退役的格鲁曼‘飞行桶’,那种飞机只有美国飞行员愿意开。”金发飞行员嘟囔道。
  “话说回来,这种志愿者也不是报名就能够参加吧!若是报名的人多了,是不是还要通过模拟交战来择优选取?”旁座飞行员这话的用意倒也明显:若是以资历和战绩来选取志愿者,像他这种较晚服役的飞行员可就没什么机会了。
  少尉有些于心不忍,但还是如实告诉同伴:“打仗不是游戏,出国打仗更要慎重,我想……这次选志愿者应该还是会以有丰富战斗经验的飞行员为主吧!”
  旁座飞行员显得有些失望,对于许多年轻人而言,经验这道坎在大部分时候都是无法用才能和勇气弥补的。
  当这些身处和平环境下的爱尔兰飞行员热烈讨论着作为志愿者奔赴前线的可能性以及前景时,两个多月之前登上跨洋航班的第一批志愿者早已在澳大利亚协助澳洲起义军抗击日军封锁和扫荡了。
  “伙计们,加把劲啊!”
  在澳大利亚中南部沙漠地带的一处简易机场,爱尔兰王国一级金三叶草勋章和同盟国金十字勋章的获得者——来自海港城市科克的菲尼·威尔逊中尉双手叉腰,用他那带有浓烈爱尔兰腔的粗糙英语费劲地招呼着一群身穿平民服装、身背步枪的白人男子,他们将一架英制“猎迷”战斗轰炸机推向简易跑道的一端。
  站在威尔逊中尉身旁的是同样来自爱尔兰的航空机械师亨德里克,他不但精通航空机械,而且对美英阵营的战机颇为了解。看着自己的“杰作”展翅待飞,一头卷发的亨德里克不禁感慨道:“上帝啊,我们居然真的让一架已经停产快两年的家伙重新运转起来了,真是个奇迹!”
  威尔逊中尉咧嘴道:“是啊,我们甚至还弄到了几枚可能根本不会响的航空炸弹,因为这里是澳大利亚,一个遍地袋鼠和考拉的神奇国度!”
  亨德里克无奈地摊开手:“要不你多带几块石头上去,若是炸弹不响,就用它们狠狠砸日本人的脑袋!”
  “那样我和挨砸的日本人都会疯掉的!”威尔逊中尉调侃说。
  不多时,一个身穿卡其色制服的男子骑着摩托车来到这座位于沙漠深处的机场,他留着稀疏的络腮胡子,年龄看起来约莫有四十岁,身材略显瘦弱。
  “伙计们,刚刚得到情报,日军的一支骑兵联队已经推进到了艾尔湖北岸,离我们的艾尔3号秘密营地还有一天路程。”
  “我们的飞机应该能飞到艾尔湖北岸吧?”威尔逊中尉当即征询机械师的意见。
  亨德里克瞧了瞧那架外形完好,实际上是由两架近乎废弃的“猎迷”拼凑而成的双翼机,说道:“从地图上看,往返航程约400公里,而它的设计航程大约是500公里,问题是沙漠中非常容易迷路,所以……能不能安全回来,主要看你的驾驶技术!”
  “这么危险?”摩托车骑手很是担心地问,“要不还是等着性能可靠的飞机运来再说吧!”
  威尔逊和亨德里克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接着,前者坦然走向飞机,后者双手抱在胸前,默默看着他爬进机舱。
  “真的没问题吗?”骑手仍不放心。
  “什么都担心,那就什么也别做!没听过这句哲言?”亨德里克反问。
  两分钟后,仍保留着英联邦徽标的“猎迷”在一阵沉重轰鸣声中起飞了,机腹下挂载了四枚黑乎乎的炸弹——尽管绝对威力并不大,只要扔得足够精准,或是运气足够好,至少可以砸得日本人眼冒金星。
  ……
  “哟西,哟西,再来一桶水!”
  用木板搭建的半露天淋浴房里,一个又矮又旁、满脑袋肥皂泡的秃头男子正用毛巾搓着后背。这一声令下,守候在淋浴房旁的年轻士官连忙招呼士兵供水。从水井到淋浴房也就六、七米的距离,但在炽烈阳光的照射下,光膀上阵的士兵们一个个汗流浃背。最后,一个酷似屠夫的光头高高举起水桶,将水倒入淋浴房上面的水盆——这水盆底部扎了若干小孔,能够产生近似于大花洒的效果。
  随着透彻的清水沥沥地洒下,秃头男子终于露出了惬意的表情,不知不觉哼起了小曲。
  过了大约一刻钟,沐浴方才结束。年轻士官适时送上熨烫平整的军服,秃头男子穿上之后,又不慌不忙地佩戴起菊花纹状的耀眼勋章。
  趁着长官擦脸的功夫,年轻士官凑近了报告说:“联队长,晚餐已经准备好了,有您喜欢的袋鼠肉和澳洲啤酒。”
  “哟西,那真是太好了!”秃头男子高兴地说,“传令,今晚全体加餐,除哨兵外都可以适量饮酒,我们明天开拔,加速向下一个目的地挺进!”
  “好,我这就吩咐下去!”年轻士官谦卑地恭维道,“联队长,在您的英明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顺利完成此次扫荡任务!”
  秃头不屑地说:“哼,那些白种人还自以为比黄种人优越,全世界迟早会认识到这个错误是多么的致命!”
  “那是当然!”年轻士官还未离开,天空中便传来一阵轻微的嗡鸣声。自从日军占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来,澳洲上空再没有敌对阵营的飞机出现,所以日军官兵们在防空方面非常松懈,甚至没有人拿起望远镜去辨认一下那架飞机属于什么型号。
  等到那架飞机以较低的高度从头顶上掠过,仰头瞟了那么一眼的年轻士官终于察觉到了一点异样之处。
  “联队长,那……那好像不是我们的飞机!”
  秃头刚刚戴起军帽,听到这话,亦是相当惊讶地望着那架距此不超过500米的飞机:“那……好像是一架英国飞机?”
  太平洋战争初期,日军以绝对优势横扫东南亚,而后登陆澳大利亚,把退守此地的美英军队揍得鸡飞狗跳,一路上缴获战利品无数,包括数以百计的作战飞机,所以它们的轮廓对日军官兵而言并不陌生。
  黄绿涂装的双翼机呼啸着飞过,顺势丢下了几个黑乎乎的东西,伴随着隆隆爆炸声,沙漠中腾起了一团团硝烟,紧接着一声巨响,地面传来强烈震感……
  目睹此情此景,在场的日军官兵们一个个呆若木鸡:那铁定是他们的弹药车发生了殉爆!
  早在1914-1915年,基于战场上的经验教训,大多数欧洲国家就不再保留大建制的骑兵部队,1933-1935年间,无论是在不列颠、亚速尔还是巴哈马,交战各方所投入的少量骑兵仅仅用于担负巡逻、警戒之类的次要任务,但在波斯、阿拉伯半岛乃至太平洋战场,骑兵依然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现代化建设相对落后的日本陆军便保留着旅团规格的独立骑兵部队和师属骑兵联队。从南澳大利亚港口奥古斯塔港扫荡至此的这支日军骑兵联队隶属于南方派遣军,是骑兵第6旅团下属的骑兵第44联队,这支部队采用传统的纯畜力运输,一旦失去运载军粮和弹药的马车,持续作战能力将会受到极大的削弱。
  “快!快通知弹药车分散隐蔽!”
  秃头一边抓着军帽往尚且湿漉漉的脑袋上扣,一边忙不迭地找马,然而他还没来得及跨上战马,只见那架飞机在空中转了个圈,朝着腾起黑烟的地方俯冲而下,13毫米的大口径机枪不断喷吐着致命的火舌。
  “噢!该死!”秃头整个人完全愣在了原地,在他眼中,敌机的轮廓越来越清晰,甚至隐约可见座舱里有个凶残的家伙准备按下射击按钮……
第248章
欧洲骑士团(中)
  作为首批前往太平洋战区的志愿者,尼尔·卡斯利上尉在1936年的情人节那天办理了所谓的退役手续,虽然两到三年之后就能够以相匹配的军衔重返爱尔兰国防军,但至少在那之前,他不能够再以现役军人的姿态出现在公众面前。现如今,这位身份特殊的军官正以一身标准的美国海军潜艇军官装束置身于一艘美国制造的P级潜艇上,站在造型陌生的指挥台上,用高倍望远镜一遍遍扫视这开阔而空荡的海面。
  作为一个原本意义上的局外人,卡斯利上尉不远万里来到这里,显然不只是为了炫耀一下自己的作战才能——在1933年至1935年间,他先后指挥两种不同型号的潜艇,分别击沉了英联邦舰船4艘、美国舰船3艘。
  站在卡斯利上尉身旁的美国军官是这艘潜艇的正牌艇长布林少校,他同时也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第11潜艇分队指挥官。眼下这支拥有5艘作战潜艇的分队正埋伏菲律宾与马里亚纳群岛间的航线附近。
  “好在今晚会有月光和星星,不然黑漆漆一片,想要观察到几海里之外熄灯航行的船只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卡斯利上尉说着一口尚算流利的英式英语,跟美国人沟通起来还是比较方便的,这也是他能够从诸多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成为第一批志愿者的一个重要原因。
  布林少校低头看着海图,上面用红点标注了5艘美国潜艇的预定潜伏位置,它们彼此之间相隔大约十海里,按照卡斯利上尉的建议,它们呈扇形摆开,而非人们惯性思维中的一字直线。看起来差别不到,却是在实战中总结出来的有效经验之一,要知道同盟国潜艇指挥官用来搜索美英船队时,最常使用的正是这样的队形——搜索效率虽然远不及飞机,却能够将常规潜艇的探测范围发挥到最大限度。
  凭借严密的海上封锁,同盟国海军在战争前期就以数量有限的潜艇部队重创了对手的大西洋航运线,否则的话,大量美制装备的运抵将大大提升英军守卫本土的能力,甚至有可能因量变产生质变,帮助英国赢得那场决定战争走向的抗登陆战役!
  布林少校对此似乎并不感兴趣,他计算到:“我们假使日本运输船队全程以巡航航速行驶,那也要到明天的这个时候才可能出现在这里!今晚我们可以好好睡一觉,养精蓄锐!”
  “战争可不能这样计算,日本人完全有可能通过各方面的情报进行预判,然后相应调整船队的行程。”卡斯利上尉笑道,正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曾经一度擦枪走火的两个国家成了亲密的战略合作者,他们在一艘潜艇上并肩作战也算是一个“奇景”了。
  对于卡斯利上尉的语气,布林少校显得有些反感,也许从最一开始他就不太喜欢这个风格迥异的爱尔兰军官,又或许在他的权力范围内,不容许任何人指手画脚。
  “如果上尉先生这样坚持的话,那么今晚值夜的重任就交托给您了!”
  卡斯利上尉似乎并没有察觉到对方语气中的暗讽与挑衅,他一如往常地挺直了腰板,顺口答道:“乐意为之!”
  布林少校轻哼了一声,收起他的海图,沿着舷梯下到舱内,这一去竟再没有上来——直到晚餐的时候,卡斯利上尉才得知这位美军潜艇指挥官早早吃过了晚餐,直接回艇长室睡大觉去了。
  出于海上设伏的需要,分队各潜艇之间非必要情况不会打破无线电沉默,因而彼此之间是没有联络的。若无其事地吃过晚餐,卡斯利上尉在防水服里添了一件外套,抓上两包烟就上了甲板。
  入夜之后,中太平洋上的海风依然是轻柔温和的,吹着令人昏昏欲睡。点了一根烟,卡斯利上尉在甲板上来回走动,算是餐后散步。接着又和美军艇员们聊了些欧战经历,而且每隔十分钟就爬上潜艇最高的指挥台用望远镜环视一圈。在尚未安装艇载雷达的情况下,肉眼和声纳是潜艇搜寻目标的两大工具,因此卡斯利还特意要求艇上的美军声纳员轮流值班,确保整夜都至少有一人坚守在岗位上。
  夜渐渐深了,尽管甲板上空气清新,但除了轮值的艇员,其他人都回到艇内睡觉去了。从一早上开始就没合过眼,卡斯利上尉同样是困倦的,但作为一名曾经的爱尔兰潜艇艇长,一位出色的海底猎手,耐心与冷静是他克敌制胜的两大法宝。从午夜开始,他几乎望远镜不离手、香烟不离口,即便嘴唇被海风吹得发干,也没有离开岗位下去喝水。有道是“天道勤酬”,当时针指向两点的时候,他忽然发现视线中的海面有些斑驳,闭眼调整了几秒再看,基本可以确定这并非自己眼花。
  由于距离尚远,鲁登道夫少校也还不能确定那就是情报显示的日本运输船队,还是日本海军的巡逻舰队。于是,他让甲板上的值班艇员下去提醒声纳员密切关注北方海域的动静,但不一会儿,布林少校就一脸铁青地爬了上来。
  “我没让他去叫醒您,因为现在还不能确定那是目标船队还是敌人的巡逻舰队!”
  对于这样的解释,布林少校根本不愿接受,他嘟囔道:“难道在你们的舰队,有这样重要的情况可以自行判断而不报告直接指挥官?”
  思想和习惯上的差异,使得卡斯利上尉仍然没有注意到这位美国军官的不满情绪,他一板一眼地回答说:“在战场上,军官确实应该有自己的判断!”
  若不是注意力集中在望远镜里,布林少校大概会给这家伙一个白眼。
  “我觉得那应该是目标船队,他们的行程提前了,该死,或许情报根本就不准确!”
  很是惊讶地嘟囔了几句,布林少校看起来已经做出了决定,他对着传音筒喊道:“全体注意,全体注意,立即进入战斗状态!通讯兵,准备发电报!”
  “现在发报未免打草惊蛇!”卡斯利上尉温吞地提醒说。
  虽然心有不满,但即将到来的毕竟是一场难以预料结果的战斗,布林少校飞快地问道:“那您有何高见?”
  “好猎人需要多一点耐心!”卡斯利上尉故意把话说得慢条斯理,差点没把旁边这位雷厉风行的美国艇长急昏过去,他反问说:
  “难道我们要坐在这里再耐心地观察几分钟?”
  卡斯利上尉很不给面子地说:“这应该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布林少校以低沉的嗓音嘟囔道:“我真是不能理解你们欧洲人的思维方式。”
  “若是现在发报,日本军舰很容易探察到,而且不难判断出电波来自近处,他们会立即提高警戒,甚至采取反潜航线避开我们的攻击,这并不会耽误他们太久的时间!”卡斯利上尉以专业的口吻认真分析道:“既然是慢速护航船队,晚一些通知其他潜艇也来得及。”
  布林少校很想继续反驳,但他张着嘴没有说话,有些道理其实并不难理解,关键在于思考时的心态和思考的方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4/3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