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校对)第2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3/387

  驶向预定作战海域途中,金始终没有收到有关坎宁安舰队的任何讯息,而这绝非坏事——没有消息意味着没有发生重大变故,接下来的关键就看拥有强大护航力量的同盟国船队是否如金预计的那样登场了。
第211章
代号“皇室荣耀”
  带着隆隆轰鸣声,一架由亨克尔飞机工厂设计生产的He-25舰载战斗机翱翔于千米高空,它有着简明的流线型轮廓,水滴形的封闭驾驶舱视野良好,前部机轮折叠收起,机身下方只有副油箱和后机轮这两件突兀物件,飞机整体采用灰白块状迷彩,机身中部的醒目位置喷涂着它的战术编号。此时在它军刀般的铁翼下方,是一支正在向西航行的庞大舰船队,近百艘舰船排成一列列整齐的纵队,或浓或淡的黑色烟气从那些高高的烟囱中排出,在低空形成了一道道烟云。
  前夜下过了雨,纵然混杂了燃烟的气味,海上的空气依然让人觉得神清气爽。乌云逐渐散开,缕缕阳光从云隙洒下,天气的转好利于船舶航行,但在这支大型船队的指挥舰上,气氛却格外凝重,只不过这种风雨欲来的分为并非寻常人等能够察觉……
  这支从欧陆开往亚速尔群岛的同盟国护航船队由稳重谨慎的冯·达尔维格海军上将担任护航船队指挥官,而德皇威廉二世的第三个儿子、49岁的阿达尔伯特王子此次以德国海军监察长官的身份跟随船队前往亚速尔群岛,并将代表德国皇室探望和慰问前线将士们——护航船队因此被赋予了“皇室荣耀”这样一个颇为大气的代号。
  “皇室荣耀”的终极阵容包括35艘战斗舰船和54艘非战斗船只,护航舰艇所占比例之高、实力之强,让人觉得航行途中充满艰难险阻。实际上,同盟国军队在大西洋的战略处境已从“腓特烈·凯撒”船团开赴亚速尔群岛时的“岌岌可危”,转变到了目前的“胜利在望”。这支护航船队之所以如此牛掰,系因“德意志”号、“西里西亚”、“维切尔斯巴赫”、“阿方索十三世”这四艘重要舰艇完成大修重返前线,补充舰队和护航船队行程接近,便干脆结伴同行。
  作为一名传统的海军指挥官,冯·达尔维格上将选择“德意志”号作为指挥舰,他将舰上条件最好的司令官住舱让给阿达尔伯特王子使用,自己委身高级军官住舱,以充沛的精力和稳重的作风投入这份高职低配的工作当中。在他的严格要求下,护航船队自集结启程以来,每艘舰船都不折不扣地执行着通讯静默命令,对外只接收无线电讯号,对内使用旗语或信号灯进行联络。
  除两艘战列舰和两艘航母之外,冯·达尔维格所指挥的护航舰艇还包括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2艘、驱逐舰14艘、扫雷舰4艘、大型猎潜舰8艘,自战争爆发以来,从欧洲驶往亚速尔群岛的同盟国护航船队当中,还没有哪一支拥有如此强大的护航兵力,而且这里的大多数护航舰艇都经受过真正的战场洗礼,那些久经战阵的官兵已然成为了各自战斗团队的骨干力量,正因如此,全体官兵斗志昂扬、信心十足,随行船员们也对此行的前景感到乐观。
  54艘非战斗船只当中,运送燃料的油轮有8艘,搭载了大量的舰用重油、航空汽油以及车用汽油;征用邮轮改装的大型运兵船7艘,兼做运兵用途的医疗船4艘,载有德军26个营、爱尔兰军4个营、意大利军2个营、奥军2个营;远洋拖船6艘、大中型货船29艘,搭载了海陆空军作战用的装备弹药、食品药品等各种物资。一副扑克牌的数量正好54张,冯·达尔维格索性将它们按扑克牌的花色牌面进行编号,以便于联络和管理。
  离开欧洲海域当晚,冯·达尔维格就接到同盟国舰队司令发来的密码电报,电报以暗语“未来几日或有大量降雨”提醒护航船队此行可能遭遇强敌。行事稳重的冯·达尔维格立即提高了护航船队的警戒等级,一面采取昼间提高航速、夜间降低航速的策略,相应增加敌方潜艇跟踪船队、伺机偷袭的难度,一面增大航母舰载机的空中巡逻警戒强度,严密防范美英舰艇的水面和水下袭击。
  整整一天过去了,护航船队周边未发现任何敌情,到了第三天,警戒巡逻的舰载机在海上发现了敌方潜艇的踪迹,舰队的无线电开始接收到高信号强度的无线电波,随着各方情报汇集而来,冯·达尔维格渐渐意识到自己需要提放的袭击者可能不是一群潜艇或几艘袭击舰,而是一支实力不逊于己方护航舰艇的美英舰队。为保万全,他可向德军总参谋部提出战术性撤退的建议,让护航舰队避开敌人有预谋的截击,然后另择时机重新启程或是将这支护航船队化整为零,但是在与阿达尔伯特王子进行了一番私下交流后,冯·达尔维格果断放弃了这种可能对他个人声誉带来恶劣影响的选择,继续指挥护航船队驶向亚速尔群岛。
  集结启程的第4天,护航船队逐渐接近航程中段。上午10时许,“维切尔斯巴赫”号派出的一架He-25在船队前方120海里处发现敌方大型巡洋舰一艘,大约20分钟后,这架舰载机又发现两艘敌方轻舰艇,未及辨认舰型就遭遇了敌方舰载战斗机的攻击,德国飞行员凭借精湛的驾驶技巧脱险返航,这时冯·达尔维格上将已令整个船队拉响战斗警报,并作出了积极防御的作战部署——以护航舰艇搭载的水上飞机16架、“维切尔斯巴赫”号搭载的He-25战斗机8架、“阿方索十三世”号搭载的Me-50T战斗机8架,分两个波次展开前向180度扇形侦察,两艘航母以防守为先,让余下的战斗机全部进入待起飞状态,一旦发现敌机下来,便全力予以拦截,尽可能保护己方船只不受攻击。
  有些出人意料的是,两个波次三十多架飞机的大范围侦察,除发现敌方大型巡洋舰一艘正高速向北撤退外,居然没有任何的斩获,曾经出现过的地方轻舰艇和舰载战斗机就像是躲进了海里,就算同盟国舰载机飞到了活动半径的极限位置,所见依旧是空无一物的茫茫大海。
  职责所在,亦是性格所致,冯·达尔维格从上午到黄昏总共对外拍发了14封电报,不断向德国海军参谋部、同盟国舰队作战指挥部、同盟国主力舰队旗舰报告护航船队的位置和境况——且不说对手能否破译这些电报的内容,只要针对固定波段进行监测,以基本的无线电测向技术就能够确定目标的大致方位。
  从军四十载,参加过日德兰大战等一系列海战的冯·达尔维格当然不会忽视这个细节,接连两波侦察机都无功而返,他一边调派航母舰载机对后向180度范围进行中等范围的警戒巡逻,一边调遣装备舰载雷达的轻重巡洋舰至舰队外围建立游动式的海面警戒哨。到了下午4时许,敌人依然不见踪迹,心情愈发忐忑的冯·达尔维格收到了同盟国主力舰队旗舰“汉诺威”号发来的密电,在更换备用密码本后,旗舰这次没有再使用暗语,而是直言敌新近增援前线的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海军上将级战巡、约克城级航母、光辉级航母各一艘,连同适合远洋作战的巡洋舰、驱逐舰十数艘所组成的战斗舰队失踪已有三日,务必小心戒备敌人袭击,尤其谨防敌人的夜间偷袭。
  看到电报内容,冯·达尔维格顿时头皮发麻。在不列颠战场上,为轰炸机护航的德军战斗机时常被实力明显弱于自己的对手揍得灰头土脸,德国空军尝试了多种战术也没能改变这种现象,直至战役后期,英国本土军队的作战飞机消耗殆尽,性能优越的福克G-51才真正成为不列颠上空的主宰者。这一规律在海上作战中同样存在,同盟国海军以两艘舰龄接近20年的德弗林格级战列巡洋舰痛击美英护航船队便是一个经典战例。如今的局面正好颠倒过来,实力强大而且航速极其占优的美英舰队如同凶恶的狼群潜伏某处,只等夜幕降临就会朝这支同盟国护航船队猛扑上来。
  启程之前,冯·达尔维格跟他的参谋们对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进行了兵棋推演,他非常清楚,要是“汉诺威”号电报所指的那支美英舰队真是冲自己而来,仅凭自己的力量保护船队恐怕凶多吉少,经过了反复思量,他不但没有惊慌失措,反而淡定下来:既然那位战无不胜的天才统帅三天前就向自己发出了警告,这三天时间岂会无动于衷?这支护航舰队的安危虽没有直接关系到亚速尔战役的最终成败,却是与前线形势休戚相关,于公于私,他都没理由对这支护航船队弃之不顾。回想起此人一贯的作战方式,冯·达尔维格有理由相信,这里所有的一切早已处在他的布局当中,身为棋子,只要不突发奇想地做出什么怪异举动来,就能够分享到胜利的果实,而只要最终的结果是胜利,过程中的疏忽或误判都可以被忽略,所以当奥古斯特·冯·奥尔登堡回到德国时,人们都在赞颂他无畏对抗强敌的英勇,至于“提尔皮茨伯爵”号以及那些随舰殉难的海军将士们,随着最高军事委员会作出指挥官无过失的裁定,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有价值的牺牲,成了战争中再寻常不过的一次损失。
  理清了思路,冯·达尔维格上将不再彷徨,他令四艘载有雷达的德军舰艇分别据守船队四角,两艘航母退至船队后列偏左位置,两艘战列舰行至前队靠右位置,抽调出6艘驱逐舰组成两个机动分队,分别部署在船队左右两翼,蓄势应对敌人箭已上弦的袭击企图。
第212章
争夺先手
  距离夜幕降临尚有两个多小时,两艘三万吨级的重型航母——美国海军的“约克城”号和英国海军的“光辉”号,飞行甲板上摆满了展翅欲飞的舰载机。目标已经现形,且处在舰载机的最大攻击范围以内,但是这些整装待发的美英舰载机并没有着急出击,而是耐心等待着舰队指挥官的战斗指令。
  “约克城”号的作战指挥室里摆放着早已准备好的微缩沙盘,其东西边缘分别是欧洲和美洲海岸,居中偏东位置点缀着亚速尔群岛的九座岛屿,在这些岛屿与欧洲西岸之间,空旷的海面上分布着若干舰艇。每当有新的情报送达,参谋军官们便会在演算后相应移动这些舰船的位置。金、萨默维尔、乔森等高级军官们时而凝视沙盘,时而相互交谈,自从午餐过后,除了吸烟和如厕,他们就没再离开过这个地方。
  当参谋军官再次移动代表同盟国护航船队的舰船模型位置后,乔森上校挑眉道:“假设说敌人现在解散船队,命令所有运输船只全速返航,而以战斗舰艇殿后掩护,这次我们能有多少收获?”
  对于乔森上校的假设性问题,英国人萨默维尔没有做声,而经历了前期的一系列失利,一贯乐观的美国军官们也都失去了以往的锐气。就在乔森上校因为众人的沉默而觉得尴尬时,金开口道:“如果你的假设成立,那么我们至少可以击沉敌方运输船只的百分之七十,至于说敌人的护航舰队,那要看战斗的具体情况,以他们以往的表现来看,我们很难占到大便宜。总的来说,我们应该会以较小的代价赢得这场重要的胜利。”
  待金讲罢,萨默维尔用不冷不热的语气说道:“如果情报属实,敌方护航船队的指挥官是德国海军上将冯·达尔维格,那么解散船队、各自撤离的情况只可能出现在最极端的形势下,即——我们正面击败了他们的护航舰队,而这不但需要足够好的运气,还得所有人重拾大无畏精神。”
  能打顺风仗的军队比比皆是,逆势作战仍能保持较强战力的军队才难能可贵,自崛起以来,英国海军既赢得了一场场应胜之战,也拿下了不少难赢的仗,每一代海军官兵皆以英雄无畏的品格为荣,然而从日德兰到弗兰德斯,从泰晤士河口到法罗群岛,这种历经三百多年的传统荣誉因为失败的摧残而逐渐崩塌,亚速尔战役期间,美英海军未能借势取胜,反而被对手实现了惊天逆转,不但是战术策略出了问题,斗志和韧劲不足导致战力下降亦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萨默维尔的提醒一针见血,包括金在内,所有在场军官都或多或少地流露出无奈与失落,但到目前为止,此次作战行动的前景还不至于让人感到悲观。此次携手出击、遥相呼应的金舰队和坎宁安舰队,约85%的舰艇都装备了雷达,有些虽然是应急型号的拍频式雷达,探测效果较同盟国阵营的洛伦兹或MB系列脉冲式雷达逊色不少,至少让装备它们的舰艇具备了在夜间或雾天探测飞机和船只的能力,而在意大利和奥匈帝国参战后,同盟国部署在大西洋的战斗舰艇雷达装备率仅为65%。此消彼长,前期制约美英海军战场发挥的技术因素已大致得到抹平。
  增援舰队开赴亚速尔群岛期间,金安排舰载机部队进行了多次夜间的飞行和轰炸训练,实施夜袭的意图非常明确。事实上,早在1922-1923年,夜间作战就已成为美英海军航空兵日常训练科目的一项,延续至今已有十年。尽管航空炸弹和航空鱼雷的夜间命中率较昼间作战低得多,此次攻击的目标毕竟是那些没有防护能力的运输船只,哪怕只有十分之一、二十分之一的命中率,也足以取得较大的战果。
  沉默良久,金抬手看了看表,转头向副官吩咐道:“差不多是时候了,给斯普鲁恩斯上校发信号,让他们按计划出击。”
  雷蒙德·斯普鲁恩斯是“佐治亚”号新任舰长,此次作战兼任突击分队指挥官,率“佐治亚”、“安森”连同轻舰艇六艘对敌方护航船队发动正面攻击,两艘航母及所余轻舰艇在后跟进,使用舰载机进行远程攻击。
  接到出击命令,斯普鲁恩斯分队迅即增速至26节,如目标船队继续保持10节航速西行,不出5个小时就会发生战斗接触,若出现乔森上校之前所说的情况,斯普鲁恩斯分队也能够在下半夜进入攻击位置,这便是此次作战行动在战术安排方面的精妙之处。
  然而没等斯普鲁恩斯分队离开视线,坐镇“约克城”号指挥战斗的金收到了一个坏消息:左翼哨舰在西北方海面发现敌方水上飞机!
  单单一架同盟国水上飞机的出现并不能指明什么,但经过参谋军官们的分析计算,金意识到这场战斗的形势很可能比自己预想的艰险百倍。他迅速调整作战部署,令两艘航空母舰各派4架战斗机对西北方向进行90度角范围的远程侦察。
  不多时,哨舰发现的敌方水上侦察机出现在了“约克城”号的雷达屏幕上,距离金舰队仅有90海里——正如技术军官们担心的那样,匆匆上阵的所谓新式雷达,探测效果远未达到理论值。
  即便明确目标舰队的方向,经过近200公里的飞行,正好发现目标舰队的几率也比较低,但是没过多久,“约克城”号就探测到了第二架敌方飞机,然后是第三架。从它们的飞行轨迹来看,应当是在进行扇形的侦察飞行,这一情况基本应证了金的担心——对手从亚速尔群岛调派作战舰艇前来,且不管他们的初衷是策应己方护航船队还是另有所谋,如今已然将意图袭击同盟国船队的美英舰队置于了腹背受敌的境地。
  取消还是继续,金再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
  派去侦察的8架舰载战斗机很快同敌人的水上飞机发生接触,不消一刻钟时间,三架敌方水上侦察机全数被击落,可金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即便这些同盟国飞机都没来得及报告敌情,对手何其狡黠,应该很快就能从己方多架侦察机失联的异常状况中圈定出美英航母的大致范围,进而实施深度侦察或是直接派出攻击机群。
  思来想去,金决定在天黑前冒一次险,赌自己的战斗机能够发现目标踪迹,他下令待命起飞的轰炸机卸下高爆炸弹,换装半穿甲炸弹,航空鱼雷的定速由30节调整为36节,半小时后起飞第一波攻击机群。
  为了节省时间,“约克城”号和“光辉”号的勤务人员直接在飞行甲板上更换炸弹、调整鱼雷设定。这两艘主力航母虽在前期作战行动中负伤,损失了不少有经验的飞行员和技术、勤务人员,好在此次出战之前及时补充了战沉舰艇上的幸存人员,整体运转效率接近理想状态,“约克城”号只用了25分钟,“光辉”号用了29分钟完成换弹,30分钟时限一到,两艘航母以迎风状态接连起飞战机,预定投入第一波空袭的16架战斗机和22架轰炸机很快在舰队上空完成编队。
  这时候,前去侦察的战斗机还未发现敌方舰队的踪迹,金既已决心冒险,索性命令机群先向西偏北60度方向飞行,途中再行调整,同时命令两艘航母将装弹完毕的第二波攻击机从机库提升至飞行甲板。
  下午5时43分,离8架实施侦察的舰载战斗机起飞已经过去了70多分钟,第一波攻击机群出动也有20多分钟,金终于等来了有关敌舰队行踪的第一份侦察报告:西偏北43度、距离己方航母约450公里位置发现敌方驱逐舰一艘。
  驱逐舰通常不会在茫茫大洋上单独行动,这想必是在敌方舰队外围担任警戒巡逻任务的哨舰,遇到这种情况,飞行员会以它为中心进行一定半径的环形飞行,运气好的话很快就能发现敌方舰队。这次金只等了7分钟便得以锁定敌方舰队的准确方位,但随之而来的是个很不好的消息:敌人至少有三艘航母,而且已有大群战机出动!
  不久之前,斯普鲁恩斯分队曾有机会在圣米格尔岛困住同盟国海军的三艘航母,无奈敌方战巡很是勇猛,斯普鲁恩斯担心因小失大,主动脱离了战斗接触,若是奇袭得手,从亚速尔驶来的敌方舰队顶多只有一艘航母,金舰队的航空部队还能占据优势。
  有道是狭路相逢勇者胜,事到如今,金也没有别的更好办法,他令通讯官引导第一波攻击机群调整至正确航向,并让第二波攻击机群即刻出发,之后除保留少数防空战斗机外,所有的舰载机都投入到第三波攻击。
  不到一杯茶的功夫,第二波攻击机群的39架战机披着鲜红的晚霞飞向遥远的目标区域,两艘航母的飞行甲板再度清空,勤务人员忙着把机库里装好弹药的舰载机提升至飞行甲板。此时交战双方的航空母舰皆奉行“全甲板攻击”战术,即进入战区后航母甲板上随时停放着带弹的一个攻击波次舰载机,以便在发现敌方航母的时候立刻起飞攻击,同时在即将交战时另一攻击波次舰载机在机库装弹,第一波次起飞后酌情迅速提升到飞行甲板放飞,争取靠这两次攻击先发制人彻底击垮对手,第三波攻击通常视情况而定,有时仍需拼尽全力,有时只需要轻松补刀。
第213章
秋风扫荡落叶
  “各战斗机中队注意!各战斗机中队注意!施瓦本中队和埃马努埃莱中队实施冲锋式进攻,瓦解敌方战斗机;约阿希姆中队跟进突击,猎杀敌方轰炸机;加里波第中队进行防御式拦截,阻挡敌机靠近舰队。记住,舰队周边三公里是无差别防御区,各中队应尽量避开这个半球形区域!”
  在德国航母“施瓦本”号舰的桥上,负责指挥航空作战的军官使用无线电设备向投入战斗的飞行员们发出作战指令。无线电通话技术诞生于1906年,二十多年来,在军事和民用领域的运用日益成熟,如今每个大洲都已出现了商业广播,收音机也逐渐进入普通家庭,而制约其取代电码通讯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远距离通讯的稳定性欠佳,二是通讯内容无法有效加密。
  战场上的无线电实时通话很容易遭到敌人窃听,即便如此,对坐镇航母且能够通过雷达设备清楚观察战场形势的指挥人员来说,这种通讯方式利大于弊,特别是在组织防御作战的时候,其优点被放大、缺点被缩小,所以,任何一个有眼界的指挥官都不会忽略这种通讯技术的巨大作战效用。
  面对来袭的第一波敌机,夏树亲御的同盟国主力舰队起飞了22架He-25和9架IR-30T投入空中防御。接到战斗指令,身经百战的德国飞行员们如同一群凶狠的猛禽扑向敌机,意大利飞行员虽在亚速尔群岛北方海域经历了实战,但跟敌人的舰载机交手还是头一遭。他们驾驶的IR-30T固然是一代名机,在这时候已经较为落伍了,很难正面抗衡美英海军最先进的舰载战斗机。在来自三艘德国航母的舰载战斗机呼啸着杀出之后,9架意大利海军舰载机排成好看却不实用的V型编队,呆板地等着敌机送上门来。
  飞近同盟国舰队的这群美英舰载机大致分为三个空中梯队,另有数架落单。面对数量占优的德军战斗机,掩护轰炸机前来的“海鹰”和“鹰隼”毫不畏惧地上前迎击。交火开始后,精彩的空中翻滚和俯冲随处可见,或长或短地嘶鸣声与机枪射击声交杂在一起,双方战斗机已经顾不上队形,最原始的捉对厮杀成了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式。每隔几十秒便有一架战机拖着浓烟坠入大海,而在快速飞行中不断改变方向的战机也令海面上的观战者看得眼花缭乱。
  双方战斗机激烈争斗之时,十数架挂载航空炸弹的美制“守护者”试图避开那些在中高空候命的IR-30T攻击海面上的同盟国舰队。自近代以来,意大利军队的战绩便是败多胜少,其拙劣表现时常沦为世人笑柄,但这并意味着所有的意大利军人都是不合格的战士。发现那些敌方舰载轰炸机没有战斗机护航,9架意大利海军战斗机在长机的带领下一窝蜂杀了过去。沃特SB2U“守护者”或许是这个时代性能最为优越的舰载轰炸机,很多方面都超过了德国人引以为豪的Ju-17T,它们载弹飞行时的速度居于各国现役轰炸机之首,可还是无法跟轻装上阵的IR-30T比拼机动力,而且意大利人正确地利用了战场形势,从“守护者”编队难以防御的侧上方发动进攻。
  一轮交手过后,意大利飞行员得到了参战来的首个击落记录,此前的紧张与忐忑统统被抛到了脑后,随着长机飞行员一声令下,各机立即投入自由袭猎,但猎物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样不堪,经验老到的美英飞行员稳住编队,利用机鼻和后座机枪极力抵御敌机,而后有两架“海鹰”挣脱了德国战斗机的纠缠赶来解围,不一会儿便将意大利战机追得鸡飞狗跳。
  长途奔袭而来的美英舰载机群,海鹰/鹰隼式战斗机和守护者式轰炸机占了多数,鱼雷轰炸机只有区区7架,并且全部是美制的TBD“毁灭者”,这种单翼鱼雷机的构造和特点都跟德军现役的Ai-33舰载鱼雷机相仿,尽管动力和气动性能都较早期的双翼鱼雷机有了较大的提升,挂载鱼雷作战时,它们的飞行时速仍在300公里上下,爬升缓慢、转向笨拙,对任意一款现役战斗机而言,这绝对是非常理想的战场标靶。正因如此,交战双方的鱼雷轰炸机飞行员都有着共同的战场作风,那就是低调隐忍在前、大胆疯狂在后。趁着好斗的德国战斗机飞行员将注意力放在难缠的鱼鹰/鹰隼身上,初入战场的意大利飞行员与“守护者”难解难分,7架“毁灭者”悄然降低飞行高度,从空战区域下方飞过,然后进入到了同盟国舰队的“三公里禁区”。
  空中的战斗激烈难分,海面上,所有的同盟国舰艇始终处于全力戒备状态。这支强大的混编舰队以战列舰2艘、战列巡洋舰1艘、航空母舰4艘为主力,也就是说,驻守亚速尔群岛的同盟国海军竟是倾巢出动。有过多次应对敌方空袭的战斗经验,同盟国舰员们没给鬼祟的敌方鱼雷机任何机会。目标刚一进入舰炮射程,轻舰艇主炮、大型舰艇的中口径副炮便猛烈开火,瞬时编织出一张骇人的火力网,待到敌机更进一步,各舰的37毫米高炮和20毫米机关炮开始倾泻弹雨……在同盟国舰艇大中小口径防空火炮的联合打击下,突防的美英轰炸机有两架被当场打爆,另外一架则在发动机受损后匆匆在水面迫降,不一会儿便被德国驱逐舰的炮火炸成碎片。
  同盟国舰队的强大防空力量令美英海军的轰炸机飞行员看的心惊胆战,尽管如此,他们仍不顾一切地投入进攻,在鱼雷机被击退后,突破空中阻击的几架“守护者”飞临同盟国舰队上空,向同盟国的航空母舰投掷炸弹。三万吨级航母“施瓦本”号受到的攻击最为集中,距离最近的一枚航空炸弹竟在右舷不足二十米处,爆炸激起的水浪轻而易举的溅落到飞行甲板上,弹片还造成了舰舷位置一座防空炮战位炮手损伤,但值得庆幸的是,“施瓦本”号虽不是有史以来防御最强的航母,却能够凭借厚实的装甲和严密的舱室结构抵御来自近失弹的攻击。
  论及战术意义和战略价值,四艘航母当前的分量俨然超过了三艘主力战舰,所以大半支舰队的防空炮火都集中起来对付那些攻击己方航母的美英轰炸机,趁着这个机会,先前未能觅得战机的鱼雷机穿过炮火硝烟,偷偷摸摸地袭向了两艘同盟国战列舰,并在1000至1500米距离投下了4条鱼雷,而在僚舰的警戒护卫下,“汉诺威”号和“巴登”号迅速转向,有惊无险地避过了这些鱼雷。
  全面落于下风的美英舰载机群轰炸无果,单机性能稍占优势的战斗机也没有占到任何便宜,抵达战场的15架海鹰和鹰隼有7架被击落,6架不同程度受创,只有2架得以全身而退,对手虽然相应损失了8架He-25和3架IR-30T,却只有4名飞行员阵亡,其余皆成功跳伞并被救回。
  美英舰载机发起的头一波空袭结束之时,同盟国的首波舰载机群已在侦察机的引导下找准了美英舰队的方位。因为航母数量是对手的两倍,同盟国舰队一口气派出的舰载机自然多了不少——31架He-25领着18架Ju-17T、10架Ar-33以及6架IK-22T型鱼雷机掩杀过来。仗着人多势众,同盟国舰载机的进攻方式也是简单粗暴:战斗机群集中兵力碾压了美英战机的警戒防御,成群结队的俯冲轰炸机呼啸着从高空发起进攻,面对敌人的密集火力,德国海军飞行员们依然义无反顾的进行大角度的俯冲攻击,将机腹下的航空穿甲弹和机翼下的高爆弹准确投向敌人的战舰;趁着Ju-17T俯冲时给对方造成的连续压力,德国和意大利的鱼雷轰炸机分成两组,分别对两艘美英航母发起鱼雷攻击,多数鱼雷的投掷距离都在600至800米位置。
  发现鱼雷来袭,“约克城”号和“光辉”号匆忙转向,舰员们火速将一部分枪炮转向水面,试图拦截那些致命的鱼雷。英国航母动力稍强,机动更好,且指挥员对时机拿捏较好,因而险险避开了危险,“约克城”号航空母舰就没那么好运了。随着一条鱼雷击中舰艏,偌大的战舰猛然一抖,几架停放在飞行甲板边缘的舰载机竟被甩了出去。转瞬过后,大团浓烟从裂口出喷涌而出,舰上的大火如同小规模的井喷一发不可收拾,许多惊慌失措的水兵们开始往水里跳,扑腾扑腾像是一锅落水的饺子。
  “光辉”号还来不及为同伴哀叹,自己便被德国俯冲轰炸机投下的一枚穿甲弹击中,具备强大动能的穿甲弹贯穿飞行甲板和上层机库,在下层机库发生猛烈爆炸,扫荡整个下层机库不说,还击穿了飞行燃料库,导致这艘英国航母尾部燃起熊熊大火。
  短短十分钟不到,两艘美英航母便已基本丧失了战斗能力。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欧内斯特·金和他的僚属军官们目瞪口呆。
第214章
优者胜,败者残
  己方舰载机群的第一波空袭即告得手,同盟国舰队代理旗舰“汉诺威”号的舰桥里自是一片欣喜欢呼,全程神情平和的夏树也流露出了胜利者的笑容,此时他最应感谢的其实是贝恩克和施彻米特这两位德国海军上将,前者率领同盟国主力舰队熬过了亚速尔战役最黑暗的时期,以惊人的胆识和魄力守住了反败为胜的希望,后者自战争伊始便小心翼翼地指挥着同盟国的航母编队,以尽可能小的损失赢得了尽可能大的战果,而且为同盟国阵营磨练出了一批高素质的精英飞行员。
  “无需调整第二波攻击机群的作战任务,若能确保击沉敌人的两艘航空母舰,我们离亚速尔战役的最终胜利就又迈进了一大步。”对前来请示的参谋军官,夏树如是回应。
  继65架舰载机组成的第一波空袭机群之后,同盟国舰队很快派出了46架舰载机组成的第二波空袭机群,之所以规模较前一波大幅缩减,是因为雷达探测到敌方机群正快速接近,施彻米特上将当机立断,将后续起飞的战斗机调去阻击敌机,而在随后的战斗中,这一调整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来袭的第一波美英舰载机群大多被同盟国舰队的空中防线所阻,突防的少数战机无力冲破同盟国舰队卓有成效的海空防御,战斗全程付出了19架被击落、7架被击伤的沉重代价,换来的仅仅是两艘同盟国舰艇轻微伤,这一波空袭可谓是惨遭完爆。
  两艘美英航母受到重创之时,金派出的第二波空袭机群已至半途,虽然意识到了敌强我弱的战场态势,他已经无法调整此前的作战部署了——这一波机群由8架战斗机、17架俯冲轰炸机以及14架鱼雷轰炸机构成,典型的重攻轻守,一旦遭到敌方大批战斗机的拦截,突防能力明显不足。
  就算没有夏树的提醒,稳重的施彻米特上将也足以打好这场顺风仗。利用舰载雷达的远程预警,他在敌方第二波机群来袭的方向投入14架He-25、6架Me-50以及5架IR-30,对护航战斗机匮乏的美英舰载机群而言,这无疑是一堵难以逾越的铜墙铁壁,唯一的变数在于美英飞行员望见齐整列阵的敌方战斗机群时,所有人都已经得到了己方航母受创的噩耗,在这茫茫大洋深处,除了那两艘航母,他们再无落脚之地,胆怯者陷入绝望、无心恋战,勇敢者则抱定了必死的决心——与其冒险迫降,不如轰轰烈烈地搏杀一场。于是,亚速尔战役期间最为惨烈、悲壮的一幕在此上演,数架“守护者”在突破同盟国战机拦截后,向海面上敌方航母发动了自杀式的攻击。同盟国将士没有料到对手竟会如此疯狂,他们在战斗中依然以常规思维推断敌机航线,从而测定射击提前量,直到那些亡命之徒冲到了眼前,许多人才发现情况不妙,密集的近程火力或凌空打爆敌机,或令敌机失控坠海,但最终还是有两架美制俯冲轰炸机穿过火力网成功撞击敌舰。
  这群发动自杀式攻击的舰载机是由美国飞行员驾驶还是由英国飞行员操纵,亦或两者兼而有之,夏树和他的僚属军官们尚不得而知,望着接连腾起烟焰的“施瓦本”号和“约阿希姆一世”号,很多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经过近二十分钟的战斗,美英海军航空兵的第二波空袭结束了,从雷达探测情况看,只有6架敌机得以返航,其余尽数坠落。激烈的枪炮声平息了,除了漂浮海面的战机残骸,两艘起火燃烧的同盟国航母仍诉说着这场战斗的残酷。皮糙肉厚的“施瓦本”号没过多久便控制住了舰上的火势,经过舰员的抢修,飞行甲板恢复了起降功能,但右舷和中部升降机无法使用,降落下来的舰载机只能通过左舷升降机进入机库,而由于弹药库紧急注水,数百吨防空枪炮弹药报废,另有大量作战设备和生活设施损毁,这些对它后续行动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以爱尔兰国王之名命名的德国航母“约阿希姆一世”号属于同盟者级,吨位只有齐柏林级的三分之二,防护硬件较弱,而且遭敌机带弹撞击的部位靠近水线,熊熊烈火吞噬了两层机库,而且严重制约了舰员的损管,再好的损管设计碰到这种情况也无济于事。在随行轻舰艇的帮助下,“约阿希姆一世”号的火势直到夜幕降临后才逐渐熄灭,但这时舰底进水已超过了警戒值,舰体倾斜接近30度。在夏树的直接指令下,舰上官兵无奈弃舰,所幸撤离工作井然有序,除在战斗中阵亡的39名舰员外,其余人员均安全转移到了护航舰艇上。
  美英舰载机的第二波攻击对同盟国舰队造成了航母一沉一伤的沉重打击,同盟国舰载机的第二波攻击也不含糊,当它们逼近美英舰队时,只有区区5架战机前来拦截。轻松扫清空中障碍后,同盟国飞行员很快发现了两艘蹒跚而行的美英航母,舰艏中雷的“约克城”号舰体倾斜近10度,飞行甲板已无法使用,“光辉”号的火势初步得到了控制,飞行甲板上收容了几架战斗机,勤务人员露天作业,看样子正用备用燃料桶给它们加注燃油。
  美英舰队几乎所有的轻舰艇都紧紧簇拥在这两艘航母周围,试图用密集的防空火力阻拦同盟国舰载机的攻击,然而这并没有卵用,同盟国飞行员们照例祭出先锤再刺、刺了再锤的战术套路,即以俯冲轰炸机率先展开俯冲轰炸,吸引敌方舰艇防空火力,用硝烟和水浪干扰敌人炮手的视线,鱼雷轰炸机趁机从各个方向逼近,在中近距离投射鱼雷,迫使敌方舰艇通过海上机动进行规避,海面的防空阵型一散,留在高空待机的俯冲轰炸机紧接着发动第二轮轰炸,这时一般能够取得斩获,受损的敌方舰艇自然成为鱼雷轰炸机第二轮攻击的理想标靶,只要攻击投入的轰炸机数量充足、指挥有序,完全可以用三轮、四轮攻击来摧残对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3/3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