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校对)第2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9/387

第67章
泥泞中的凯尔特战士(下)
  不到十分钟,从正面防线撤至农舍附近的联军士兵就有四五百人,相当于大半个步兵营。尽管模样十分狼狈,这些训练有素的士兵们并没有像低等级动物那样惊慌失措甚至一哄而散。见有军官就地组织防御,他们纷纷止步,低级军官和士官们主动担负起指挥协调任务。三辆爱尔兰战车的存在也让他们惶惶不安的心绪踏实了不少,而德军精锐战车团即将赶来的消息更让兵士们军心大振。
  与此同时,联军防线虽被英军战车部队攻破,但那里的战斗并未完全停止,不断有英军战车被反战车武器击毁,然而没过多久,骇人的黑潮侵袭而至——不计其数的英军步兵涌入阵地,联军的抵抗在短短几分钟内便宣告结束。防线一旦沉寂下来,只有少数英军战车会逗留不前,余下的或沿联军防线扫荡,或向联军防线后方挺进。
  “西蒙,装填W弹,迈克尔,我会用曳光弹调整射击方向,看准开火时机。我们就这么点弹药了,争取百分百命中。”
  向来沉默寡言的炮手应道:“虽然有点难,我会尽力的。”
  胖车长没有接他话,而是对驾驶员吩咐道:“斯蒂芬,我们一开火,你就发动战车,挂上倒车档……”
  驾驶位置立马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要边打边撤吗?”
  先前那名德军校官是在跟这支爱尔兰战车小队沟通确认之后才决定在此组织防御,仓促撤下阵地的联军士兵不仅缺乏枪械弹药,能够用来对付敌方战车的重武器更是一样都没有,他们必须以三辆爱尔兰战车为脊梁撑起这个脆弱的临时防御阵地。担此重任,胖车长如何能带着部下单独撤退?
  “有位名人曾说过,战车每开一炮移动十米有益于延长战场生命。”被同伴们呼作“胖杰克”的家伙以他一贯的风格回答说。
  没有人笑出声来,但可以肯定的是,战车成员们此时的表情不会太难看。
  啃下硬骨头之后,英军战车不再孤军冒进,五六成群的英军步兵紧随这些幸存下来的“基钦纳”行动,有些胆子大的甚至昂首阔步地走在己方战车之间。
  “沉住气……沉住气……”胖车长低声对自己说。
  田野中,奔着农舍而来的一大股英军有战车约十、步兵过百,他们循着十数联军散兵的身影不紧不慢进行追击,枪弹零零星星,战车偶尔打出一串子弹,这情景不由得让人联想起猫戏弄老鼠的场面。
  “再近一点,近一点!”胖车长腹语道,要确保击穿,就必须把那些皮糙肉厚的“基钦纳”放近到三四百米的位置,而在这样的距离上,英军战车的火炮也有很大的几率将“凯尔特战车”的装甲击穿,所以在射击产生的光焰暴露位置后,迅速转移射击阵位很有必要。
  眼看那些毫无美感的铁疙瘩逐渐接近到了五百米区域,农舍周边的联军士兵尽管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但始终没有人擅自开火,然而就在这时,几个身影匆匆赶上徐徐推进的英军部队。片刻过后,一辆“基钦纳”突然开火了,转瞬过后,一发小型照明弹在农舍以南的半空中绽放。
  紧接着,又有两辆“基钦纳”朝农舍这边投射了照明弹,照明弹点亮的位置稍远,但还是将农舍和医疗用的营帐清楚映照出来。
  胖车长不确定英军战车兵是否注意到了三辆伪装成树丛的爱尔兰战车,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先前那些英军骑兵留有活口,只要他们还算聪明,应该猜得到是遭到联军战车的袭击,正因为他们的提醒,英军战车才会在这个尴尬的位置发射照明弹进行探察。
  “天佑勇者!”胖车长默默在额头和胸前划了个十字,瞄着最前面一辆英军战车踩下同轴机枪的射击踏板,带有曳光弹的机枪子弹顺势扫射过去,弹着点稍稍偏离目标,胖车长左脚轻踏炮塔旋转踏板,使之小幅度的顺时针转动。
  与此同时,射击训练充足的炮手很默契地根据目标距离调整火炮俯仰角。
  曳光弹击中目标,瞬间溅射火星无数。
  “开火!”胖车长呐喊道。
  伴随着克虏伯KwkL/56的给力咆哮,战车猛然一颤。
  月夜的视觉环境下,炮焰轮廓在人们的视网膜上留下了清晰的光斑,光斑尚未消除,炮弹即已射中目标。除了车体正面闪现火星若干,那辆“基钦纳”仿佛什么事也没有,瞬息过后,它突然由内而外地发生了猛烈爆炸,舱口、观察孔甚至炮口都往外迸射出刺眼的火舌,紧接着,整辆战车便被浓浓的黑烟所包裹。
  发动机启动的轰鸣声顿时掩盖住了爱尔兰战车成员们小小的欢呼声。
  “后退十米!”胖车长大叫到,唯恐驾驶员没有听到,还伸长了腿去踢驾驶员座椅靠背。
  驾驶员把油门踩得呜呜直叫,二十余吨的战车就像被一个无形的巨人顶着往后推,眨眼间便向后移动的好几米。
  就在这时,另外两辆爱尔兰战车也接踵开火,依靠同轴机枪的校准射击,它们同样是一击即中,但它们所攻击的两辆“基钦纳”皆未爆炸,其中一辆当即趴了窝,而另一辆停下来之后很快开火,显然是没有遭受致命伤。
  “停车!”胖车长连声叫道,“W弹装填!”
  在装填手开工的同时,胖车长左脚抽搐一般连续轻点炮塔旋转踏板,使得炮塔逆时针转动了两三度,而后同轴机枪开始射击,依葫芦画瓢地校准射角。
  不必车长开口,同轴机枪一停,炮手毫不迟疑地扳动主炮射击手柄。
  又一发钨芯穿甲弹精准命中了大约五百米外的英军战车。
  目标没有爆炸,而是一动不动地停在了原地,久久没有动静。
  “后退!”胖车长急吼吼地叫道,话音刚落,战车猛地一颤,但这种颤动跟主炮射击和前进、后退瞬间有着明显的区别。
  嗅到闻所未闻的焦味弥漫开来,车长的心瞬间沉底:自己的战车被击穿了!
  而且,战车这时没按他的命令倒车。
  焦味越来越浓,胖车长无法保持镇定了,他连呼驾驶员的名字,但那个低沉的声音没再传来。
  机枪手兼通讯兵肖恩也在呼唤驾驶员斯蒂芬的名字,但没有任何反应。片刻之后,肖恩惊叫道:“斯蒂芬中弹了,他已经没有呼吸了,真该死,我的胳膊受了伤,左边身体像是被严重烧伤了……无法坚持战斗!”
  发动机的轰鸣声犹在耳边,这意味着战车的动力系统还在工作。
  胖车长深吸了一口气,命令道:“西蒙,你去接替斯蒂芬,看看我们的战车还能不能动起来;迈克尔,帮肖恩处理伤口。”
  等到炮手和装填手都离开了各自的位置,胖车长肥墩墩的身躯开始在炮塔和车体之间的狭窄空间里钻来钻去,装填炮弹、瞄准、转动炮塔,手脚并用地忙碌着,虽然要比三人协作慢,但完成再次开火的准备工作所花时间竟是以秒计算,而且第三发钨芯穿甲弹依然准确地击中了第三个目标。
  在胖车长近乎疯狂的努力下,那辆“基钦纳”终于顺从地停了下来,但他没有丝毫的喜悦,甚至没来得及松一口气,这辆战车便又咚地挨了一炮。
  车舱里的复杂气味让他无从分辨状况,只好大声问道:“情况怎么样?大家怎么样?”
  “我没事。”装填手最先回话,“斯蒂芬可真沉啊,我还在努力把他从位置上弄开。”
  “我们也没事。”炮手替机枪手一并回答。
  “谢天谢地!”胖车长一边叨咕,一边将最后一发钨芯穿甲弹塞进炮膛。普通穿甲弹虽然能在极近距离击穿“基钦纳”,可是以眼下的战斗形势,敌方战车没必要急匆匆地冲上前来,他们肯定会先想办法干掉这里的每一辆爱尔兰战车。
  透过主炮的光学瞄准装置进行瞄准时,视线中迸射火星无数,同时有子弹敲击车体装甲的脆响声传来,那是敌方战车在用同轴机枪校准射击——只要操作正确,基本上也是一打一个准。
  “快点动起来啊!”胖车长心忧如焚地喊道,就在他操炮射出最后一发钨芯弹时,战车终于动了,但这一动就让他的射击失之毫厘。
  郁闷,亦是庆幸,胖车长连声祈祷,祈祷德国人引以为傲的精锐战车部队能够及时赶来。
  按照以往的传统,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精锐部队通常被冠以皇家近卫称号,而在上一场战争时期或者战后组建、改编的新锐部队,战功积累虽然不及老牌部队,但它们融入了各种现代化元素的新锐部队,战力彪悍,而且受到威廉皇储的重视,因而被授予“大德意志”称号,这样的称号既揭示了德国军事大权逐渐从德皇一人独断专行变成威廉父子唱二人转,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下民族主义盛行的时代背景。
  战前的联合操演,爱尔兰第1战车营曾与大德意志第3战车团协同呼应,德军战车部队的赫赫风采给爱尔兰将士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光从外观印象来看,三十吨级的“条顿骑士”就要比“凯尔特战士”威猛不少,何况这款德军战车天生就是为了冲锋陷阵、摧城拔寨,全身装甲最薄弱的部位也有25毫米,炮塔和车身正面达到50-60毫米,比“基钦纳”差不了多少,无论战斗训练还是投入战场,德军战车兵们习惯于在车身周围堆砌和挂载沙袋,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战车的防护能力。此外,“条顿骑士”装备的火炮对外宣称是50毫米口径的KwkL/56,其实已经陆续换装了威力成倍提升的75毫米KwkL/50新型战车炮。
第68章
不妨一赌
  倚仗覆盖国境东部和南部沿海的雷达预警系统,英军夜间轰炸结束之后,爱尔兰王室人员从地下防御工事回到了“森林宫殿”,所有人都可以在自己熟悉的床铺上度过战争爆发后的第一夜。随着战争的持续进行,小小的爱尔兰是否还能留存这样一份从容与淡定,谁心里也没有底——别看这场战争是以德爱联军对英国的直接进攻拉开序幕的,美国这头可怕的工业巨兽尚未全面发动,加之苏俄立场的不确定性,战争的总体走势很难预料。
  轻柔的月光透过窗台照进房间,夏树用满是怜爱的目光看着沉沉睡去的妻子,无情的岁月终究还是在这张清秀俊美的脸庞上留下了痕迹。清晰的鱼尾纹,圆润的下颚线,就连眉宇间的淡淡忧伤也化成了坚强承受的坦然。
  战后十数年,爱尔兰王国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爱尔兰王室也从夏树孑然一身变得人丁兴旺,三个女儿的相继到来给“森林宫殿”增添了幸福的梦幻色彩。长公主安吉尔14岁,跟母亲一样是个冷气质的美人儿;二公主苏西10岁,是个开朗活泼、长着雀斑的小胖妞儿;小公主莎拉4岁,是个迷人的小天使。
  轻轻将夏洛特藕节般白皙嫩滑的手臂从自己身上移开,蹑手蹑脚地下了床。他们的卧房陈设简洁又不失大方,空气中飘散着百合花的淡雅清香。
  在窗前站了一会儿,和着睡衣走出房间。
  门外,侍卫依旧保持着标枪般的立正姿势。
  王室侍从官的值班室就在走廊拐角,门半掩着,透射出明黄的灯光。
  走廊上铺着产自奥斯曼帝国的羊绒地毯,只要不刻意跺脚,走过的时候基本听不到脚步声,所以直到夏树走到值班室门口轻咳一声,当值的侍从官才赶忙迎上前来。
  “将军们还在呢?”他问道。
  “是的,陛下。除了佩雷夫元帅已经回去了,其余的都还在。一个个情绪饱满,不用喝咖啡就很精神。”
  这名侍从官跟随夏树多年,知道什么时候该严肃,什么时候可以略微轻松一点。
  夏树嘴角抽了抽,这些职业军人什么都好,就是有时候太想着建功立业了,反而影响了应有的大局观。
  听国王这么一说,侍从官以为他是记挂战事,便说:“陛下,您放心休息吧!有特别紧急的情况,我会第一时间向您报告的。”
  夏树耸耸肩:“好像还睡不着,与其睁着眼躺在床上,干脆出来走走。”
  侍从官遂贴心询问:“那您是去联合指挥中心,还是安排车去城里转转?或者通知哪位将军陪您散散步。”
  留在联合指挥中心的将军们现在兴奋得很,要给他们机会,一整夜都有聊不完的话题,而利默里克城区在英军轰炸中的损失并不大,卫戍部队正在连夜抢修受损道路,加固防空掩体,并有计划地疏散市中心区域居住过于密集的民众,这时候去无甚意义。
  “不用了,就去沙龙小酌两杯。”
  夏树交代了自己的去向,便准备去那个用来招待客人、闲谈聊天的小客厅喝点甜酒。这并非他的生活习惯,只有在遇到烦心事或偶尔失眠的时候才会独自夜酌。
  就在这时,值班室的电话响了。铃声很小,但在这个特殊的夜晚显得格外刺耳。
  侍从官连忙接起电话,听对方说了几句,便道“稍等片刻”,用手捂住话筒,抬头向夏树报告说:“是布兰特将军的副官从指挥中心打来的,刚刚接到北威尔士前线战报,科恩半岛的伯格曼防线已被英军攻破,防线上的联军部队正向登陆区域后撤,格尔克将军已下令第3战车团的集结部队投入反击。”
  身为王室侍从官,灵活的头脑和清晰的逻辑是必备条件,这名侍从官的报告便有着非常强的条理性,而且已经将多余的词句给过滤掉了,让人听了能够迅速捕捉到这里面的关键信息。
  夏树点点头表示知晓,但没有做出任何指示。科恩半岛登陆部队的前线总指挥官格尔克是德国陆军中将。马恩岛和科恩半岛的前线部队以德军居多,所以按照德爱两国事先约定,两场战役皆由德军将领出任总指挥官,爱尔兰军官仅担任第三或第四副职。在这种情况下,爱尔兰国王的意志是难以直接改变联军前线部署的,况且他对前方的实际状况也不如一线指挥官那么了解。
  侍从官毕竟不是国王肚子里的蛔虫,知道他此刻所思所想。见其没有吩咐什么,又没有离开的意思,便继续捂着话筒探问:“是否需要通过指挥中心跟前线司令部联络?或者给指挥中心某些指令?”
  夏树思虑片刻,德军一线战车部队通常是将战车和装甲运兵车混合编制。以大德意志第3战车团为例,其战斗车辆的标准编制是中型和重型战车126辆,装甲运兵、战车抢修以及火力支援车132辆,30吨级的重型战车“条顿骑士”和8吨级的半履带装甲车“重装骑兵”是该团最主要的两款装备,搭乘半履带装甲车投入战场的德军步兵既能够跟上战车部队的推进节奏,又不至于被密集的枪弹和弹片所阻,是符合战争潮流的机械化部队,在野战环境下具有较强的独立作战能力。当然了,组建并维持这样的新式机械化部队需要高额的投入,即便是财大气粗的德意志第二帝国,至1933年战争爆发时也只拥有16个战车团,普鲁士王国贡献了其中的12个,半数配属于皇家近卫部队,半数被授予“大德意志”称号,另外4个战车团分别归属于巴伐利亚(2个)、符腾堡以及萨克森,它们均按德军总参谋部的标准进行编制,但选用的战车和装甲车基本上是生产和维护成本较低的型号,巴伐利亚第2战车团装备的便是爱尔兰制造的“凯尔特战士”。
  眼下登陆科恩半岛的联军部队初遇重挫,趁英军反击部队立足未稳打一个反突击,有可能一举奠定今晚的战局,但也有可能碰上硬钉子,要知道大不列颠岛就这么巴掌大的地方,有着极为发达的铁路系统,各地驻军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里调往北威尔士,要想探清敌情再行举动也不现实,反击与否皆是冒险。
  看到夏树摇头,侍从官松开捂着话筒的手:“上尉,您刚刚说的军情我已记下,有新的情况请及时通报,其他没有了。好的,再见!”
  侍从官挂下了电话,夏树才一言不发地离开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9/3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