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校对)第2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1/387

  夏树从清晨开始就在密切关注前方战事,他看了眼面无表情的提尔皮茨。早在很久之前,这位离开德国权力阶层多时的老元帅就提醒过自己,敌人很可能会在战争爆发后将爱尔兰当成杀鸡儆猴的“鸡”,现在看来,他对英式战略思维的揣摩确实有着过人之处。
  “我猜,它们的目标是利默里克。”当夏树说出这句话时,在场的将领们纷纷将目光投向沙盘,明亮的白炽灯为这个处于地面以下的大厅提供了充足的光线,参谋助手们刚刚在报告位置摆放了标志着英国轰炸机群的模型,它需要横穿爱尔兰南部方能抵达利默里克,看起来虽远,其实只有一百五十公里的距离,以速度见长的轻型轰炸机只消十几二十分钟就能抵达。
  佩雷夫虽是土生土长的德国人,1915年才加入爱尔兰国籍,但对这个他为之效力了十数年而且在这里功成名就的国度深有感情。他忙说道:“那赶紧让利默里克周边的防空部队进入战斗状态吧,陛下,否则就来不及了。”
  夏树神情稳重地点了点头:“拉响防空警报,利默里克全员疏散;皇家第1航空联队、第9航空联队立即出动,在利默里克以东集结迎战;皇家第2航空联队、第10航空联队机场待命,随时准备出击;皇家卫戍兵团各防空营进入一级战备,等待开火命令。”
  听到这里,佩雷夫很不放心地问:“陛下,只派两个战斗机联队迎击够么?战争刚刚开始,我们可不能让英国轰炸机出现在利默里克上空。”
  爱尔兰空军的战术编制基本沿袭了德国空军的做法,以中队为基本战术单位,以上依次是大队、联队、航空师、航空兵团以及航空军团。通常每个航空联队编配110-140架飞机,被冠以皇家称号的航空联队规模要较普通联队大百分之二十以上,例如负责保卫首都的爱尔兰皇家第1和第2航空联队就各自编配了166架战斗机,战时还可能获得额外的补充,而分别部署在沃特福德和基尔根尼的第9、第10航空联队,标准编配均为124架。
  除了规模有所不同,精锐的皇家战斗机联队在人员和装备方面也享有优先权。战争爆发时,第1皇家航空联队有3个战斗机中队换装了ME-50,第2皇家航空联队有2个,其余中队也以性能较好的IR-30双翼战斗机为主,第9、第10联队目前还未装备ME-50,有部分战斗机中队仍在使用IR-29。
  夏树示意参谋军官立即传达自己的命令,然后不紧不慢的解释说:“如果英国人抱定主意要轰炸利默里克,就算爱尔兰空军所有的战斗机和防空火炮都调来防守首都,也无法做到伯爵阁下所说的——不让英国轰炸机出现在利默里克上空。战争不免会有损失,死抱着尊严只会自乱阵脚,进而蒙受更多的损失。看着吧,就算受到严密保护的柏林,战争期间也难免受到敌机的袭扰,何况是军事实力还不够强大的爱尔兰呢?我认为这个英国轰炸机群很可能只是英国空军的先遣部队,若是我们一开始就尽遣战力,而下一批英国轰炸机紧随而至,我们的战斗机部队还能保证以齐整的编队迎击么?”
  佩雷夫看样子是被说服了,但联军指挥部的德方首席参谋,老资历的德国陆军步兵上将瓦尔特·冯·伯格曼并不认同爱尔兰国王的论断,他说:“陛下可能有所不知,柏林受到四条空中防线和三条地面防线的拱卫,部署在德国本土的战斗机任何时候都不会少于150个中队,英国轰炸机不可能突破重重防卫袭击柏林。”
  伯格曼将军在陆战方面或是一把好手,但他显然对航空技术的发展欠缺深刻的研究。照顾这位旧同僚的情绪,夏树委婉说道:“我也希望柏林在战争期间不受敌人侵犯,可是机械技术正在颠覆传统的战争模式。就算德国空军能够在阳光下构筑牢不可破的防线,到了晚上呢?多次军事演习的经验表明,夜间防空的成功率远远低于昼间防空。从伦敦到柏林的直线距离是900公里,英国的轰炸机完全能够搭载炸弹在夜间飞行900公里,投下炸弹然后返回基地,一百架飞机里面总会有几架找到正确的目标,它们丢下的几百公斤炸弹未必会对柏林构成很大的威胁,但对精神士气的影响却比这些炸弹本身更具破坏力。”
  冯·伯格曼将军闷声不语,现在可不是争论战略问题的时候。不多会儿,参谋军官回来报告说,皇家第1航空联队和第9航空联队已经接到并执行了战斗命令。按照平日操练的成绩,分驻4个机场的皇家第1航空联队能够在10分钟内出动五分之四的战斗机,分驻3个机场的第9航空联队可以在15分钟内全员出动,尽管数据一流,此次应付意外来袭的英国轰炸机群依然力有未逮,归根结底,爱尔兰离英国实在太近了,这既是进攻的利器,也是防御的短板,而且爱尔兰跟绝大多数岛国一样,严重缺乏战略纵深,如若失去了制空权,再精锐的海陆军部队也难以发挥作用。
  在利默里克以南的立列墨瑞克,爱尔兰皇家第1航空联队第3战斗机大队所属的16架ME-50率先升空。午后的绚烂阳光下,这些单翼战斗机迅速爬升至8000米高度——机械增压器赋予了它们普通双翼机所不具备的升限,使之能够在绝大多数对手面前轻松占据高度优势,而除了战机自身所具备的一系列先进设计,它们还统一装备了体型小巧的Fu-30型无线电收发器,这种装备可供飞行员们20公里内保持紧密联系,并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注意了,公牛中队的诸位先生们,这是我们参加的第一场战斗,有可能成为我们此生最重要的一场战斗……我们的任务是阻击飞往首都利默里克的英国轰炸机,目前得到的情报是有两百多架敌机,它们分成快慢两个机群,机型是我们见过图片和模型的美制波音9、英制汉德利·佩季38还有布伦海姆3,应该不需要我再向你们复述它们的特征特点了。我的计划是,如果我们是最先抵达战场的一批,无论有没有英国战斗机护航,都以鱼鹰掠水战术发动抢攻。速度最快的布伦海姆应该已经到了机群前列,注意这种飞机背部的机枪塔,那是它们最有效的防御火力点,我们俯冲到跟它们相同的高度,从机首上方斜刺下去,到了敌方机群下方,拉起发动第二次攻击,然后脱离接触,继续寻找第三次攻击的机会。这时候我们有可能会受到英国战斗机的纠缠,记住英国轰炸机才是我们的第一目标,尽可能利用速度甩掉英国战斗机,有可能的话,让他们自己人打自己人……”
  耳机里侃侃而谈的声音突然被打断。
  “长官,快看1点方向!我想那肯定不是一群大雁!”
  “嗬,真是好大一群!先生们,看看你们左右两边还有下方,各中队的好手将与我们并肩作战,牢记你们在训练操演中所学到战斗技巧,牢记陛下给我们的训示:沉着勇敢,冷静睿智。历史一定会记住今天这一战,记住每一个为成功保护利默里克做出努力的勇士!为了爱尔兰,为了国王陛下,为了永垂不朽的荣誉,战斗!”
  瞬时之间,精神饱满、斗志昂扬的“战斗”呼声在无线电通讯频道里汇成一片。
第50章
初尝战果
  1933年5月18日午前11时许,在爱尔兰中南部的蒂珀雷里地区,爱尔兰空军第1皇家航空联队所属26架ME-50和52架IR-30战斗机率先跟来袭的英国空军轰炸机部队交上了火。看着爱尔兰鹰群以从容有序、卓尔有效的战法从各个方向发动进攻,人们终于可以理解,为何爱尔兰空军平日里要不厌其烦地演练大编队迎击战术了。
  在英国轰炸机群正前方,时下最为先进的战斗机之一,德国和爱尔兰共同装备的ME-50,每4架组成一个战术编队,如鱼鹰捕猎那般俯冲而下。双方相距千米的时候,英国轰炸机上的射手便迫不及待地开了火,机载勃朗宁和刘易斯机枪的最大射程在两千米以上,然而最大射程与空战中的有效射程完全是两个概念,即便有十几二十架英军轰炸机集中火力截击一架爱尔兰战斗机,只要爱尔兰战鹰灵巧一摆,就能够轻松躲过密密麻麻的弹幕,继续以俯冲姿态逼近目标——在许多英国飞行员的视线中,这些爱尔兰战斗机快得就像是一道闪电!
  五百米、三百米、一百米,27岁的爱尔兰少尉飞行员乌戈纳·马汀在心中默算着目标距离。借助俯冲的势能转换,ME-50的秒速接近140米,双方的相对速度亦已达到了200米每秒,相距数百米的目标转瞬就到了眼前,双方战机的形态、涂装乃至各处细节都清晰展现在对方飞行员的视线中。攻击的绝佳机会稍纵即逝,马汀果断按下飞机操纵杆上的射击钮,位于机翼中部的四挺7点92毫米机枪立即嘶吼起来,有节奏的射击后坐通过机体传递给飞行员的肢体感官,看着曳光弹钻进那架布伦海姆-III的机体,看着它被击中的部位像被电锯切割一样碎末四溅,强压的心绪禁不住澎湃起来,以至于思维运转稍慢了半拍,直到敌方轰炸机的身影完全离开了射击瞄准镜,马汀才想起要松开手指,这一念之间至少造成了百多发子弹的浪费。要知道,ME-50的MG-20型机枪每挺备弹仅为480发,弹药储备可不充裕。
  从英国轰炸机群前端斜刺而过,马汀的前方视野一片开阔,凭着长期训练的本能反应,他轻摆操纵杆,使座机以不规则的线路暂时脱离战斗。就在马汀转头确认战果的时候,几串子弹擦着机翼掠过,把这个实战经验为零的“初哥”惊了一身冷汗,但是看到自己所攻击的那架英国轰炸机冒着烟往下载,顿时心花怒放。
  干得好!干得好!就这样干!
  马汀默默给自己鼓劲,只待片刻,中队通讯频道便热闹的犹如街市,众同僚们纷纷报功。这时再转头回望,英国机群前列因少了十来架轰炸机而缺出一块,那些留在编队中的也未必安然无恙,其中一架的发动机就在往外冒烟,而在这个庞大机群的另外几个方向,中弹的英国轰炸机也如同雪片般飘零坠落……
  “嘿,先生们,现在高兴还有些早!”中队长的大嗓门一插进来,通讯频道当即安静下来,爱尔兰飞行员们虽然对初战告捷感到无比兴奋,倒也没有忘乎所以,战斗还在进行,庞大的英国轰炸机群并未在这小小的打击面前止步不前,以它目前的速度,再有十来分钟就能飞临利默里克空域了。
  “大家随我爬升,从斜下方攻击目标……爱尔兰必胜!”
  转眼之际,这群涂刷三叶草徽标的ME-50纷纷昂起机首。此时双方仍处于相向而行的状态,鸦雀般的黑影不断从战斗机的瞄准镜中闪过,在距离足够近之前是难以精确瞄准的。战争头一天,绝大多数爱尔兰飞行员是缺乏实战经验的,但依靠良好的训练以及外派志愿者的经验分享,他们知道该如何应付空战中的各种情况,并在战术上始终保持步调一致,这是发挥出团队战斗力的重要保障。
  在跟英国机群还有百米左右的高度差时,马汀第二次按下射击按钮,在这之前他已经冷静地将射击调整成为双机炮开火的模式。MG25型13毫米机关炮的射速大约是MG20型7点92毫米机枪的一半,弹丸初速也较后者稍慢,但弹丸重量是后者的三倍,动能和破坏力较后者有倍数计的提高,对付那些采用纺织物或薄铝合金蒙皮的飞机就像手术刀划开肌肤一样轻松。这一次,马汀得以近距离目睹连串机关炮弹撕裂一架布伦海姆III型轰炸机的惊人景象——光洁无瑕的机体仿佛被施以沙化魔法,无数碎屑迸射出去,留下一个黑森森的破洞;椭圆形的机翼采用短而宽的造型,靠近翼根处各有一台置于闭式整流罩保护下的发动机,带有金属光泽的整流罩却被一发机关炮弹给掀开,密集的发动机管线暴露在外,整流罩残片旋即击中螺旋桨,迸发耀眼火星并点燃了从管路泄露出的燃料,转瞬之间,发动机燃成一团火球。
  马汀为这奇异景象所震,差点忘记了思考,所幸大量飞行训练让他养成了良好的操作习惯,在停止射击的同时,他右摆操纵杆,转动控制襟翼的操作轮,使得ME-50迅速由小角度爬升的状态改为侧身急转,用堪比蝙蝠的敏捷动作避开了从英国轰炸机上掉落的碎片以及另外几架英国轰炸机的报复性射击。等到马汀再次转头的时候,他射中的那架布伦海姆III正翻着滚坠向地面。
  打开通讯器,马汀以故作沉稳的腔调说道:“公牛六号射落第二架英国轰炸机,这次行动是不是太轻松了一点?”
  “公牛四号也击落两架,我们继续采用鱼鹰战术如何?”
  “公牛三号射落一架,射伤两架,时间还不到两分钟,以这样的效率,我们半个小时内足以将所有的英国轰炸机消灭掉。”
  飞行员的热烈讨论才开了个头,他们的中队长便无情打断了他们的话:“公牛中队全体爬升!全体爬升!刚刚得到命令,我们对付后面的英国战斗机!”
  轰炸机在前,战斗机在后,这是什么状况?
  这样的疑惑显然不止是马汀所有。寻找答案或许不是眼下最急切的事情,但它关系到战术策略的正确与否,关系到这场大规模空战的走势和结果。
  不多会儿,中队长在通讯频道里下令:“注意,全体爬升至7500米高度,英国战斗机群在1点钟方向,我们先用骑兵冲锋战术打散他们的大编队,然后采用长机诱敌、僚机伏击的策略,大家明白了?”
  众人齐声回答“明白”。
  伴着液冷发动机的响亮轰鸣声,马汀少尉眼前的高度表读数迅速增加。论绝对速度,ME50不是各国现役战斗机中最快的,战斗半径更是ME50的性能短板,但它的转向能力和爬升速率绝对是一流水平,从5500米到7500米所用不过三分多钟,二十余架ME-50和相当数量的IR-30就位之后,黑压压的英国战斗机群正以7000米高度飞来——双翼机占了大多数。
  “注意,先生们,刚刚得到通知,第9航空联队的战斗机在我们后方,他们将跟随我们投入战斗,还会有德国战斗机赶来参战,开火前最好确认一下目标的涂装,飞行时多留心,千万不要跟友军飞机撞在一起了。”
  听到中队长的通报,马汀下意识地朝周围看了看,后方稍低的位置果然有许多四机编队,初略估计有七八十架战斗机用于拦截英军战斗机,如果再有德国战斗机及时加入,那么双方战斗机在数量上大致对等,鉴于同盟国联军的主力战机性能稍占优势,这场战斗的胜负天平无疑会倾向于德爱联军一方。
  “保持队形……俯冲攻击!”
  中队长命令一下,马汀轻压操纵杆,机头小角度下倾,地平线远端的田野、河流、城镇进入视野,但视线焦点已然被成群结队的英国战斗机所吸引。这些从不列颠岛飞来的战机涂装五花八门,有的是铅灰色底草绿色纹块,有的是草绿色底棕黄色纹块,还有些居然是铅灰色的原色,跟爱尔兰空军这边整齐划一的涂装形成了鲜明对比,英国战斗机花花绿绿的涂装看起来不够严肃,却有着迷乱人眼的效果,马汀发现自己很难分辨出哪些是英制“恶魔”、“长手套”、“角斗士”,哪些是英军从美国购入的F9、P-12、霍克IV。它们体型相仿,且按照英国标准采用了圆形的发动机整流罩,性能却存在较大的区别。对战不同机型通常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碰到这种情况,马汀有些心慌,他迫使自己冷静下来,努力回忆各种英军战斗机的外形特征,起落架形状、尾翼构造还有驾驶舱位置……
  面对着高速俯冲而来的爱尔兰战斗机,飞在最前面的英国战斗机拉起机头做好迎击准备,它们以六或八架为一个战术编队,每个编队保持着紧凑的战斗队形,而且编队中的战斗机涂装和机型是完全一致的。
  双方战斗机群的距离迅速缩短,飞行员直视的简易瞄准器里有了清晰的轮廓,电光火石之间,马汀的思维接通了,他认出自己的目标是一架“角斗士”,那是英国空军性能最好的双翼战斗机,也是当前英国空军装备数量最多的一款战斗机。英国人自认为“角斗士”优于IR-29,总体性能跟IR-30处在同一水平线上,而在此之前,日本军队购买装备的“角斗士”曾在中国战场跟爱尔兰志愿者驾驶的IR-29交过手,双方的表现旗鼓相当。
  IR-30固然是一款近乎完美的双翼战斗机,无论高空截击还是低空缠斗都有着强劲的实力,但融合金属材料与下单翼构造优势的ME-50属于一个新的技术时代。在优秀飞行员手中,ME50对IR-30的单挑胜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也就是说,不管“角斗士”是否能够跟IR-30比肩,在ME-50面前都是小菜一碟。
  “来吧,小菜,我来让你见识一下爱尔兰空军的厉害!”马汀在心中默语,双手握着操纵杆轻微右摆,拇指霍然按下射击钮,四挺MG-20型7点92毫米机枪又一次畅快地嘶吼起来,弹雨倾泻而出。霎时间,数十米外的英国战斗机上火星与碎屑飞溅……
第51章
国都卫戍者
  明净的蓝天,绚烂的阳光,温润的微风,这是一个令人惬意的好天气。一身戎装的利默里克卫戍司令莱姆·穆拉伊将军独自站在城东指挥部的天台上,背着手仰望天际,任由轻柔的风拂过脸庞,拨动他那乌黑中藏着丝丝灰白的发梢。
  这座由他镇守的城市,此刻正被呜咽的防空警报声和轰鸣的发动机声所惊醒。一队队灰底色、绿斑块的战斗机正从城区上空飞过奔赴战场,无形的战云下,是无数市民匆匆撤离工作地点或居住场所的身影,他们循着预先安排的路线前往就近的防空掩体,军人和警察的维持使得场面井然有序。可是,穆拉伊的眼里看不到本应有的欣慰。利默里克终究是一座人口过百万的大都市,高楼林立,医院、学校、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遍布城区各处,要将居民安全疏散,区区十几分钟是绝对不够的。若有英国轰炸机突破重重阻截飞临利默里克,往城区投下数以吨计的炸弹,呈现在眼前的将会是怎样一幅心惊肉跳的惨景?
  穆拉伊简直不愿去想,但又不得不想,深深的忧思和焦虑让他的心情前所未有的沉重。
  “德国人岂会珍惜爱尔兰人用心血筑起的城市?”
  在穆拉伊就任利默里克卫戍司令之前,这是爱尔兰民众时常引用的一句话。自从爱尔兰迁都利默里克起,连续四人首都卫戍长官都是德裔将领,他们任内不可谓不尽职尽责,除了闹宗教冲突期间发生过恶性事件,利默里克的治安秩序也一直是欧洲国都里面最好的,但许多人爱尔兰人对此并不买账,他们觉得王室此举是不信任爱尔兰人,是对他们一片赤诚忠心的伤害。
  尽管穆拉伊的上任消除了相当一部分民众的质疑,但他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爱尔兰人,而是各德爱混血儿。他的母亲是土生土长的爱尔兰人,父亲是一位德国医生,而他出生在德国北部的奥尔登堡,从小接受德式教育,而后投身行伍,参加了德国军队。上一场大战中,他作为一名德国陆军准尉参战,并且凭借巴黎会战期间的英勇表现获得了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战争末期跟随部队登陆爱尔兰。当英国军队被彻底逐出爱尔兰时,穆拉伊已晋升德国陆军中尉军衔。《德国爱尔兰神圣联盟条约》签署后,穆拉伊自动获得了爱尔兰国籍,而且得到了自由选择效忠对象的权利。跟许多情况相似的同僚们一样,他选择为爱尔兰效力,从此转入爱尔兰陆军服役。机缘巧合之下,他很快成为爱尔兰皇家卫队的首批成员,然后被任命为卫队指挥官,一干就是7年,由此可见爱尔兰王室对他的信任以及对他指挥才能的肯定。至他卸任时,爱尔兰皇家卫队已从一支单纯保护王室安全的亲卫队蜕变为欧洲最精锐的特战部队,皇家卫队的规模也从最初的22人扩大到了900多人,卫队成员的身影开始出现在海外的各个热点地区。
  卸任爱尔兰皇家卫队长一职之后,穆拉伊先后进入利默里克皇家陆军学院和德国军事学院深造,以优异的表现完成了从中级军官向高级军官的角色转变,而后历任爱尔兰陆军副总参谋长、陆军第1师指挥官等职,1931年春接过了利默里克卫戍部队的指挥权,那时爆发战争的可能正在日益增加,而且爱尔兰为摆脱经济萧条困扰而采取了刺激内需的策略,大幅度扩增军备,首都卫戍部队借此进行了大范围的装备补充和设施建设,防御要塞的数量和规模翻了一番,防空火炮从三百多门增加到九百余门,城区所有的防空掩体和消防设施都得到了妥善的修葺维护,消防人员和车辆设备提高了一倍半。凭借出色的组织能力和敬业的工作态度,穆拉伊将卫戍司令部所涉及的各项事务整理得井井有条,由此获得了王室的嘉奖,成为爱尔兰第90位圣三叶草勋章获得者。
  荣誉好比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林林总总摆了一大桌,一小团污物就足以毁掉人们对菜肴的好评。对于这样简单明了的道理,穆拉伊是心知肚明的,但他最在意的不是个人荣辱,而是千千万万爱尔兰平民的性命,是这座寄托了千千万万爱尔兰人信念和希望的城市……
  听到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穆拉伊心中一阵悸动,他转身相向,只见副官神色匆匆地来到跟前。
  “将军,防空瞭望哨E-1报告,敌方机群正以300公里的时速飞来,预计再有八分钟就将抵达利默里克市区上空。敌方机群的飞行路线经过一号和九号防空区,其飞行高度在5000米以上,超出轻径防空炮的有效射程,在重型防空炮的攻击范围内,但是我们的战斗机正跟敌人混战,若是开火,很可能误伤我们的飞机。”
  穆拉伊皱了皱眉头。眼下利默里克卫戍部队装备的防空火炮接近千门,三分之一是口径超过40毫米的所谓“重型高炮”,主要有77毫米、88毫米以及105毫米三种型号,它们的射高基本覆盖了当前飞行器所能达到了最大升限,采用纯人力装填,最高射速为每分钟12到15发,主要依靠集群火力毁伤空中目标,完全不具备辨别敌我、精确打击的能力,而“轻型高炮”分为37毫米和20毫米两种口径,均为自动机关炮,主要是德国制造的单装37毫米炮和爱尔兰本土生产的双联装20毫米炮,用来对付中低空飞行的目标,理论上能够区分敌我,对正确的目标实施打击,但真刀真枪地打起来,炮手们难免因为紧张亢奋看错目标。也就是说,除非己方战斗机部队及时撤离,不然这里九百多门防空炮都将成为摆设。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0年代末期,利默里克卫戍部队就对防空区域进行了划分,高炮部队分别部署在16个区域内,形成了全方位无死角的防空火力圈,而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扩军中,新装备进来的防空炮多为车载或车辆牵引式,机动作战能力较传统防空炮有了很大的提升。只要战术部署得当,战时灵活调配,九百多门防空炮能够发挥出两千门高炮的作战效果。
  没等穆拉伊开口,另一名参谋军官的身影出现在楼梯口,远远报告道:“将军,陛下打来电话,已经帮您接到这里了。”
  碰上这样的情况,穆拉伊无暇顾及将领仪态,他箭步如飞地冲向楼梯口,那里有一部壁挂式的电话,指挥部的通讯人员已将线路接转过来,使之无需返回办公室就能够接听电话。
  “陛下,莱姆·穆拉伊向您致敬!”
  “莱姆,我们的城市恐怕要遭到英国轰炸机的攻击了。”
  电话那头的声音低沉却不沮丧,穆拉伊的眉头顿时舒展开来,他挺胸道:“陛下,卫戍部队全体将士誓死保卫爱尔兰的国都。”
  “死很容易,要让所有人都好好活着才是最大的挑战。莱姆,这次英国派来了两百多架轰炸机和大约三百架战斗机,我们出动了两个战斗机联队,德国军队出动了六个战斗机大队,总共有近四百架战斗机升空迎战,还有相当数量的战斗机会在英国人返航途中进行拦截,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没时间让你的高炮部队发挥威力。我估计会有几十架英国飞机突破空中防线,它们有可能携带高爆炸弹,也有可能携带专用的燃烧弹,你的任务是维持城区秩序,协助消防部门扑灭火势,救援受困民众,明白吗?”电话那头的声音说。
  穆拉伊迟疑片刻,用沉稳的腔调回答说:“无条件执行您的指令,陛下!”
  “凡事无绝对,你要见机行事。祝好运!”说到这里,那边挂了电话。
  放下听筒,穆拉伊叹了口气,然后重新拿起听筒,转动摇柄,接通了指挥部的通讯中枢。
  “我是穆拉伊,立即给所有防空营指挥部打电话,没有我的命令不许开火,哪怕敌人的飞机从他们头顶飞过也不行;给各卫戍团指挥部打电话,一旦敌方轰炸机空袭城区,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维持秩序、救人还有灭火。”
  “由我们直接传达您的命令?”电话线那头的声音听着有些青涩,应该是一名年轻的通讯员,所以会有这样的疑惑。
  穆拉伊没有耐心教导这名初出茅庐的士兵,他非常利索地吩咐道:“是的,以最快的速度传达下去,再叫安德鲁斯上校到天台来。”
  放下听筒,穆拉伊从口袋里掏出烟盒,抖出一支雪白的卷烟,叼在嘴里,缓步走向刚才的位置。
  他的副官连忙上前给火,并且小心翼翼地询问:“将军,陛下命令防空部队不开火,是有意放英国轰炸机进来?”
  穆拉伊摇摇头,状况还没有上升到国际政治高度,这纯粹属于战术安排。面对手下的疑惑,他如是解释:“我们的战斗机部队正跟来袭的英国空军激烈交战,这是一场有近千架飞机参加的大规模空战,没必要让我们的战斗机退出战斗给防空火炮让出机会,他们能比我们的高炮营干得更好。”
  响亮的轰鸣声中,又有几队灰底绿斑的战斗机从利默里克上空飞过,有双翼单发的IR29/30,也有单翼单发的ME-50,还有一个四机编队的He-25,爱尔兰空军正在积极调集力量,为抵御英国轰炸机侵入利默里克城区构筑最后的防线。
  “可是全城疏散只完成了一半不到,十分钟后,肯定还会有很多人滞留在防空洞外,一颗炸弹就可能造成可怕的伤亡,市民们听不到防空炮声,会不会以为我们疏于防范、反应迟缓,导致英国飞机突入城区进行轰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1/3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