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校对)第1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7/387


第103章
海战之王(下)
  若将德国舰载机攻击英国舰队视为法罗群岛海战的序幕,那么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已经持续了近二十个小时,而如果把英德舰队进入彼此视线后的第一轮炮火当成这场海战的真正开场,这场处在蒸汽机向内燃机转变的划时代之战才打了两个多小时。
  激战中,英国舰队先后损失了战列舰两艘、战列巡洋舰一艘、轻巡洋舰及驱逐舰七艘,伤亡官兵已达数千人,德国舰队仅失去了四艘轻舰艇,他们的十艘无畏舰和三艘战列巡洋舰损伤情况要比英国人轻得多。到这时为止,德国人不仅是战术上的赢家,在战略层面也牢牢掌握着主动权,而随着胜负的天平不断倾斜,摧枯拉朽的时刻终于到来……
  上午10时32分,英国舰队遭受这场海战中最沉重的打击。英勇的“铁公爵”号没能摆脱它的悲惨宿命,它的战斗舰桥被德国旗舰从六千米外射来的炮弹击穿,爆炸瞬间摧毁了英国旗舰的指挥中枢,包括杰克逊爵士、马登中将以及爱德华将军在内的多名高级军官当场阵亡。
  这些人所承受的痛苦戛然而止,但英国舰队的抗争还在继续。“乔治五世”、“征服者”、“雷电”仍遵照杰克逊生前的战斗指令,集中火力攻击敌方旗舰“国王”号,可是“乔治五世”被打得只剩下三门主炮还能使用,射控指挥系统也失去了作用,“征服者”和“雷电”各自还有四门主炮,它们打出的炮弹一次又一次命中德国旗舰,但让英国舰员深感绝望的是,他们怎么也打不沉这艘德国无畏舰,而它所挨的炮弹数量恐怕已经创下了新的战史纪录,那千疮百孔、遍体鳞伤的不沉舰体真是匪夷所思的存在!
  就在“铁公爵”号的战斗舰桥失陷后不久,德国旗舰用它仅存的两门主炮打出了致命一击,两发穿甲弹齐齐击穿“铁公爵”号的右舷主装甲带,重创了这艘英国超无畏舰的动力系统。随着右侧轮机组停止,“铁公爵”号航速锐减,并且不受控制地小角度右转,照此下去,它将在这片海面上周而复始地打转,直到被德国人击沉为止。
  意识到“铁公爵”号已经失去了作为旗舰指挥战斗的能力,坐镇“乔治五世”号的瓦伦德爵士决定以第二战列舰分队指挥官的身份接管舰队指挥权,但代理司令旗刚刚在出现在“乔治五世”的信号索上,通讯兵还在用信号灯给友舰发出指令,厄运突降,敌舰的新一轮齐射打出了接近满分的成绩——六发炮弹竟有两发近失、三发命中。一门主炮损坏、一门主炮可用的三号主炮塔再次被穿甲弹击穿,炮室内存放的一发备用穿甲弹和几包发射药发生低强度殉爆,替补上来的炮手们无一幸免。舰上战力仅存的五号主炮塔虽然幸免于难,可是打穿舰体的炮弹切断了通往这座炮塔的最后一条供电线路,炮手们接下来只能以人力操作的方式驱使炮塔和炮管移动,效率可想而知。与此同时,右舷的一处煤舱因炮弹爆炸而被再次引燃,火势不仅威胁到了动力舱室,因此产生的烟尘严重影响了五号炮塔的观瞄。
  这样一来,“乔治五世”号已形如废舰。
  对英国舰队而言,取胜的希望成了风中的烛火,随时可能熄灭。
  临危受命的贝蒂分队,此时的处境其实并不比主力战列舰队乐观。在两艘毛奇级战列巡洋舰的联袂打击下,被寄予厚望的“虎”号早已面目全非、雄风不再,它的四只利爪——四座三联装主炮,在敌舰猛烈炮火的轰击下一只接着一只被打废,而当双方的距离缩小到三千米时,它的四具水下鱼雷发射管竟也获得了施展威力的机会,其中一条鱼雷居然击中了“戈本”号,差点就把这艘不走运的德国战巡送入海底,但厚实的装甲带以及防雷隔舱最大限度地吸收了鱼雷的爆炸威力,加上舰内细分隔舱和纵向隔板的设计,最终挽救了这艘德国大型战舰。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句谚语并非铁律,却时常在现实中得到应验。被鱼雷击中之后,“戈本”号的航速从之前的21节减到了11节,但它没有立即退出战斗行列,而是继续对“虎”号实施攻击。在较慢的航速下,德国舰员们的瞄准精度和射击效率终于在这场战斗中有了突破性的提高,两分钟三轮的全速齐射使得英国战巡焰光频闪、硝烟翻腾,不到一支烟的功夫,“虎”号所有的主炮都已沉寂下来,俨然成了一只束以待毙的病猫。
  见此情形,与“虎”为伴的“皇家公主”连忙抛下奄奄一息的“布吕歇尔”号,将炮口转向杀气腾腾的“毛奇”号——在姊妹舰受到鱼雷重创之后,这艘德国战巡稍慢航速、微调航向,它的航迹变成了以“虎”号为圆心的一段弧线,威风凛凛的三联装主炮悉数对准了“虎”号后部的炮塔和舰体,密集的齐射释放出了非常可怕的摧毁力。若是任由这两艘毛奇级战巡这样打下去,要不了几分钟,“虎”号就会被这两艘火炮口径小了两个档次的德国战舰给收拾掉。
  “皇家公主”号审时度势地调整了攻击目标,坐镇“毛奇”号指挥战斗的勒伯雷特·马斯少将同样注意到了战场形势的变化,在“虎”号彻底哑火之后,“毛奇”号上能够投入战斗的9门主炮以及右舷副炮纷纷转向“皇家公主”,而在这个时候,施佩伯爵指挥的两艘装甲巡洋舰——“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刚好避过了两艘英国轻巡发射的鱼雷,以迅猛的炮火打出了一轮干脆利落的反击,双方之间的跨级交战早早失去了悬念,施佩伯爵遂令他的两艘装巡以半数主炮火力支援己方战巡,孤独的“皇家公主”号旋即陷入四艘德国战舰的围攻,大大小小的炮弹很快把它的上层建筑变成了蜂窝状,后甲板唯一一座双联装主炮成了“毛奇”号的重点攻击目标,9英寸厚的维克斯硬化装甲到底没能挡住对手接二连三的攻击,这座雄浑硕壮的主炮塔先是被穿甲弹击伤,暂时失去了战斗能力,紧接着又遭贯穿,爆炸引燃了炮室内的备用弹药,炮塔瞬间变成了一座埋葬了数十名舰员的钢铁坟墓。
  连遭重击的“皇家公主”很快就只剩下一座主炮塔和少数几门副炮还在坚持战斗,并不足够坚厚的舰体装甲被多发11英寸甚至8英寸穿甲弹击穿,水线以下的破损情况愈发严重,进而导致部分锅炉舱进水熄火,这艘拥有七万马力强劲动力、最高航速达到27节的狮级战巡如同深陷泥沼的猛兽,空有气力却使不出来,只能任由绝对实力并不比自己强大的对手宰割……
  1914年11月24日上午10时51分,轰轰烈烈的法罗群岛海战唱响了最后的高潮。在相距大约三十海里的两处主要战场上,德国公海舰队对英国本土舰队展开屠戮,这是强者对弱者的凌虐,是胜者对败者的无情,是物竞天择的自然规律。
  这一刻,日德兰及两次弗兰德斯海战一场不落的“雷电”号终于用尽了它的好运气。由于遭到两艘德国凯4撒级无畏舰的猛烈打击,它的舰体俨然变成了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失控的火势蔓延全舰,部分装载重油的燃料舱因被击穿而发生泄露,舰员们为保弹药库周全而向舰内注水,但右舷的副炮弹药库还是发生了爆炸,导致右侧舰体的漏损情况骤然恶化,涌入舰舱的海水很快突破了设计的极限值,舰体倾斜超过最大安全值,最终造成“雷电”号向右倾覆。
  在“雷电”号行将翻沉之时,“凯撒”号和“路易波特摄政王”号就已经将炮口转向了它同级舰“征服者”号。在英德海军于日德兰海域展开的首场交锋中,德国的凯撒级和英国的猎户座级就曾进行过激烈的交锋,“腓特烈大帝”号和“猎户座”号的惊世一碰尤其成为了永载史册的一幕。若是公平单挑,双方各有赢面,然而在今天这场德国人酝酿已久的大决战中,“征服者”号长时间与一艘国王级无畏舰对抗,未尝占到任何便宜,在两艘凯撒级加入战局之后,战斗立即变成了一边倒的形势。
  10时57分,当“征服者”号还在苦苦挣扎之时,英国本土舰队的精神旗帜——勇气、智谋、毅力、韧劲的象征——“铁公爵”号,在德国战舰、鱼雷艇以及舰载机的立体进攻中轰然倒下了。99年之前,被称为“铁公爵”的威灵顿在滑铁卢击败了军事领域的绝世天才拿破仑,这场胜利最终决定了历史的走向,巩固了大英帝国在世界范围内的霸权利益,使之在接下来的属十年里逐步迈入光辉无比的鼎盛时期,但“铁公爵”的威名没能帮助英国海军在法罗群岛赢得一场滑铁卢式的翻身仗,而是带着杰克逊以下近千名舰员沉入冰冷海底,留给英国人的只有深深的哀伤和遗憾……
  11时10分,饱受炮火摧残的“皇家公主”号已经挂出了因伤退战的信号旗,但它没能避开两艘沙恩霍斯特级装甲巡洋舰所发射的鱼雷,庞大的战舰在一连串的猛烈爆炸中迅速倾覆。贝蒂和他的“虎”号战巡独木难支,在得知主力舰队溃败的情况下,他断然下令释放烟幕撤离战场。
第104章
新的危机,新的契机
  1914年11月24日下午19时许,一辆黑色的劳斯莱斯轿车飞快地驶入白金汉宫,当它在宏伟的城堡式宫殿前停下来时,坐在车里的人不等前排的副官下来替自己开门,便自行打开车门跨了出来。他身材魁梧,穿着一套卡其色的英国陆军元帅制服,两撇格外浓密的髭须给人以稳重而又威严的感觉。只见他以十分矫健的动作迅速上了台阶,在一名皇家侍从官的带领下走进了这座富丽堂皇的皇家宫殿。
  几分钟后,英王乔治五世在自己的办公室接见了匆匆前来的基钦纳元帅。未经内阁同意就招募大批志愿兵,在战争爆发前向美国军火商下了两百万支步枪的订单,诸如此类的举动让基钦纳屡受内阁同僚以及议会议员们的抨击,但随着战局的发展,他这些独断专横的决策都显现出了明智之处,甚至对这个国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皇家海军连遭败绩的情况下,基钦纳的表现几乎是阿斯奎斯内阁唯一的亮点,而就在几个小时之前,英王乔治五世批准了首相阿斯奎斯的辞职申请,使这可怜人终于能够离开那个令他备受煎熬的位置。在这形势岌岌可危的时刻,乔治五世决定让基钦纳出任新的战时内阁,尽一切努力将这个国家从目前的困境中拯救出来。
  这个重要的消息还未正式对外公布,伦敦就收到了德军登陆法罗群岛这个犹如晴天霹雳的情报。尽管初步的报告显示,德军仅以三四百名陆战队员在法罗群岛西端的沃格岛上岸,目前斯特莱默岛、东岛、博罗伊岛还未出现德军士兵的身影,但这足以说明德国人对法罗群岛的野心。
  德国海军想要从北海进入大西洋,法罗群岛是绝佳的战略踏板。从德国启航的舰船可在此稍作休整,补充燃料,躲避恶劣天气,而部署在这里的德国战斗舰艇能够控制英国北部海域,保护己方船只进入北大西洋。如此一来,英国从海上封锁德国的北海牢笼便被打破,只要两国仍处于交战状态,英国的海上生命线还将反过来受到对方的强力扼制,英国王室和政府继续这场战争的意志将无法立足!
  “这是侵略!赤裸裸的侵略!对中立国不宣而战,可耻!”乔治五世怒道。
  国王心中熊熊燃烧的怒火,其实只有很少一部分是源于德国人悍然侵略了丹麦的法罗群岛,更多是因为英国主力舰队刚在法罗群岛海战中被老对手揍了个全身瘫痪,昂首出征的主力战舰仅“虎”和“科林伍德”得以逃脱,英国海军最后的家底几乎在这一个上午输了个光。不用想也知道,德皇威廉二世和他的支持者们正在肆意庆祝,无奈吞下失利苦果的乔治五世怎能不恼羞成怒?
  一贯暴脾气的陆军元帅基钦纳这时候却显得非常冷静,他建议说:“陛下,我们应该立即向全世界公布这个消息,让德国人在道义上彻底处于孤立境地,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劝说美国政府与我们携手对抗德奥同盟。”
  乔治五世虽然恼火,却没有失去理智,他想了想,谨慎地吩咐道:“首先,我们要确认消息的真实性,错误的情报只会让我们自己陷入困境。其次,尽快照会丹麦大使,并让我们驻哥本哈根的外交官去拜会丹麦首相,看看丹麦人所知的情况以及他们的官方立场。”
  “这份情报非常可靠,而且德国人也完全有这个条件向法罗群岛派遣陆战士兵。不过……”基钦纳顿了顿,“在来之前,我接到丘吉尔爵士的电话,他说我们的一艘轻巡洋舰在沃格岛附近搁浅,海上风大浪高,幸存舰员为求避难,很可能已经登上了沃格岛。”
  乔治五世沉默片刻,反问道:“这么说来,德国人可能为他们的登陆行动找到辩解的理由咯?”
  基钦纳很干脆的回答:“只要我们宣称这些舰员系弃舰逃生,登岸时已经按照海牙公约解除了武装,德国人就没理由派遣武装士兵登岸,更没有理由从丹麦人手里强索被扣押的英国海军人员。”
  乔治五世临窗而立的背影,颇有些落寞的意味。
  “这是丘吉尔爵士给你的建议?”
  “是的,来之前我们确实通了电话。”基钦纳回答说,“而且我已经委派格莱斯顿爵士去丹麦使馆探听情况了。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全盘掌握德国人在法罗群岛的行动规模以及战术意图。”
  基钦纳的“先见之明”并没有得到乔治五世的赞赏,国王静静注视着宫殿前的圆形花坛。时值初冬,精致的景观植物难掩萧瑟之貌。
  “有没有借口其实并不重要,在彻底击败我们的主力舰队之后,德国人对法罗群岛应该是势在必得吧!”
  “是的,陛下,只要德国人没有被胜利的狂妄冲昏头脑……占领法罗群岛对他们有着巨大的战略意义。”基钦纳很不情愿地回答到。
  乔治五世侧过头说:“既然如此,在将道义责任推给德国人的同时,我们是否应当做好强行夺取法罗群岛的准备?”
  “因为时间仓促,我和丘吉尔爵士还没谈过这个问题。”基钦纳回答,“以我们的地理之便,短时间内运送几千名士兵登陆法罗群岛不难,难的是我们的舰队已经基本失去了战斗力,德国海军控制着法罗群岛周边海域,我们的军队很难在法罗群岛长期立足。”
  “这么说来,我们只能放弃咯?”乔治五世很是失望地继续望着窗外。
  基钦纳想了想,语气一转:“那也未必。德国船只从他们的港口出发到法罗群岛有一千多公里的航程,若是我们跟德国人在法罗群岛展开拉锯战,德国海军至少要派一部分主力舰长期部署在北方海域,而且要维持漫长的海上补给线,我们可以在德国战舰经常活动的海域部署水雷和潜艇,并伺机派遣轻舰艇袭击德国人的运输船,由此不断消耗德国海军的实力。当然了,陛下,这还只是我个人的初步设想,像这样一场关系到数千士兵生命的作战行动,必须经过慎重的谋划和演算才能确定方案。鉴于战争形势对我们非常不利,我将亲自协调陆军和海军这两个部门展开通力合作,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拿出评估方案进行最终定夺。”
  乔治五世没有多说什么,基钦纳随即告退。刚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长期从事外交工作并曾担任英国外交大臣的格莱斯顿爵士从丹麦使馆直接驱车赶来,而希望在新战时内阁中继续担任海军大臣的丘吉尔以及英国海军的元老级人物费舍尔爵士也不请自来。
  虽然还未获得正式任命,基钦纳俨然已经进入了战时首相的角色,他直接将格莱斯顿、丘吉尔、费舍尔召集到一起,连夜探讨眼下这场攸关国家存亡的危机。
  从丹麦驻英大使口中,格莱斯顿爵士打探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消息。就在这个下午,德国政府向丹麦政府递交了一份照会,声明丹麦的中立已经受到了英国的破坏,鉴于英国军队登陆法罗群岛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德国的切身利益,德国决定向法罗群岛派遣军队,并允诺在战争结束后撤走全部士兵,向丹麦政府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
  实力弱小的丹麦不敢开罪德国,而且英国舰员在法罗群岛登岸已成事实,丹麦政府遂向驻英使馆拍发密电,要求驻英大使打探英国政府的态度,希望通过谈判协商的方式使法罗群岛免于战火摧残。正因如此,丹麦驻英大使向格莱斯顿爵士透露了这些重要的信息,并希望尽快从英国政府得到明确的答复。
  积极好战的丘吉尔显然没有因为英国舰队的接连惨败而变得畏首畏尾,他态度鲜明地说道:“以海军部目前掌握的情况,登上沃格岛的英国舰员约有200多人,他们绝大多数来自于搁浅的轻巡洋舰布里斯班号,只携带了一些轻武器,而登岛的德国陆战队随时可以得到舰炮支援,所以我很赞同元帅阁下在陛下面前所提的建议——让我们的舰员丢弃武器,接受丹麦当局的扣押。按照海牙公约,那些登陆沃格岛的德国士兵要么也接受扣押,要么被视为侵略者,他们肯定会选择后者,而让我们占据道义上的制高点。与此同时,我们秘密组织兵员舰船,做好进攻法罗群岛的准备,利用这个战场引诱德国海军的作战舰艇和运输船只前来,伺机消耗他们的有生力量。”
  基钦纳很关心地问:“要是德国主力舰队在不列颠与法罗群岛之间部署海上封锁线,我们有办法给登陆部队提供作战补给吗?”
  丘吉尔回答说:“他们只能够在白天阻止我们向法罗群岛运送补给,到了夜晚,我们可以利用驱逐舰和潜水艇穿过他们的封锁线。正常情况下,每天五十吨的作战物资完全可以得到保证。”
  “差不多一个师的战斗供给?”基钦纳的语气很平,听不出是嫌少还是担心实际达不到这个数字。
  “考虑到德国人控制着制海权,我们有必要对托尔斯港展开一次突袭,若能顺利破坏港口设施,德国海军向岛上输送物资的速度并不会比我们快多少,他们所能维系的部队最多两个师。”说这话的时候,丘吉尔将目光投向一旁的费舍尔。公平而论,费舍尔是一位极具天赋的海军理论家、管理者和称职的战略家,他求战心切而不问对手是谁,战前就曾咆哮德国舰队应该被“哥本哈根”掉,然而英国海军在这场战争中的糟糕表现辜负了他的期望。得知在自己主导下建造的无畏舰和战列巡洋舰一艘接着一艘沉入海底,他像失去了孩子的父亲一样伤透了心。
  “只要我们把潜艇有效集中起来,再加上法国舰队的协助,确有可能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打一场翻身仗,使得这场海上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等到我们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和海军上将级战列巡洋舰服役了,德国人别想再用卑劣的战术占到我们的便宜!”费舍尔咬牙切齿地说。
第105章
强权时代
  黄昏时分,沃格岛北端的海岸线上,随处可见头戴海军圆帽、身穿深蓝色制服的德军官兵,他们的人数远不止英国人估测的三四百人,包括已向内陆推进的先遣战斗分队,登岸官兵已有八九百人。这些德国武装人员,有些是大中型战舰上配备的陆战兵,有些是战沉舰艇上的幸存舰员,还有些是从各舰抽调来的普通舰员。他们军服的配饰稍有区别,容貌、表情也各不相同,却有着显而易见的共同点——每个人都是自信饱满、精神抖擞,俨然是胜利之后追击敌方败兵的优势心理。至于说他们脚下的土地本该是不受侵犯的中立国度,此时根本没有人在意这点。
  如若没有上级的明确指令,一贯强调服从性和纪律性的德国军人岂会擅作主张地干出这等大事?
  登岸之后,德国海军官兵可没有一窝蜂地前去追缴先期上岸的英国舰员,只有半数人循着对手的足迹往内陆方向去了,其余人或在岸边卸运物资,或在开阔地带搭建营帐,或占据附近的制高点进行警戒瞭望。离岸不远处,数艘德国巡洋舰和大型鱼雷艇炮口高昂,虎视眈眈地注视着这处登陆场。
  从空中俯瞰,沃格岛丘陵起伏,一片荒芜,仅岛屿的西南端和南端各有一处滨海小镇,简陋的港口只供渔船停泊。从德军登陆地点前往两座滨海小镇的路程约有10公里,纵使没有开辟道路,徒步行走也只需半天时间。不过,率先登陆的德军先遣战斗分队到这时为止仍在离登陆地点四五公里的位置,水兵们端着毛瑟步枪,小心翼翼地翻越山梁,穿过谷地,阻碍他们的可不止是被大雨浇得泥泞不堪的地面,几乎从他们登上沃格岛开始,更早登岸的英国海军人员就在不遗余力地袭扰、阻击他们。
  先于德国人登陆沃格岛的英国海军人员,实际也要比伦敦所知的要多,包括伤员在内,他们共有五百多人,近半数来自受创搁浅的轻巡洋舰“布里斯班”号,余下的大都是因驱逐舰“十字军”号战沉而落难,但这些人很多都不是“十字军”号的原编舰员,而是在海战中陆续被这艘驱逐舰打捞救起的幸存者——随着英国主力舰队的主力战舰相继倾覆沉没,法罗群岛西北海域到处是救生艇和落水者,恶风骇浪加上天寒地冻,体格再强壮的人泡在海里也坚持不了几个小时。
  法罗群岛从14世纪起就是丹麦的占领地,几经变迁,如今这里是丹麦王国的海外郡,享有一定的自治权,但主权及军事外交权仍归由丹麦政府节制。鉴于丹麦王国目前的中立地位,根据1907年签署的《关于1906年7月6日日内瓦公约原则适用于海战的公约》(海牙第10公约)之条款,英军官兵可作为遇船难者、伤者或病者接受丹麦当局的看管,直到战争结束再予遣返,在此期间将不再受到德国军队的攻击。尽管如此,英军官兵登岸之后并不觉得自己到了避难所,他们迅速离开岸边,并在丘陵高处部署了警戒瞭望人员,因而第一时间发现了德国人的登陆举动,并利用从“布里斯班”号上拆卸下来的无线电发报机将这个重要情况通报给了英国海军部。
  除了无线电发报机,“布里斯班”号的英国舰员们还携带了八十多支步枪和两挺维克斯机关炮,弹药虽少,也够与登岸的德国军队周旋。不过,德国战舰的射程足覆盖整座岛屿,慑于这致命的威胁,英军官兵只好带着伤员和装备不断转移,仅以少数殿后人员牵制德军的先遣小队。零落的枪声无疑是对中立国的刺络欺辱——早在战争爆发后不久,当法罗群岛周边海域被英德双方宣布为交战区域时,丹麦政府就曾提出抗议,要求双方战斗舰艇遵守战争公约,不得以任何理由侵入丹麦领海,但这个抗议如同石沉大海,根本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夜幕降临之后,沃格岛上的英军部队突然停止了对德军武装人员的袭击,并加速向岛上仅有的两处聚居地撤退。不久,第一批英军抵达沃格岛西南端的瑟沃格港。
  看到呼呼啦啦的一大群英军士兵大摇大摆地围上前来,瑟沃格港仅有的几名当地警察惊呆了,而在搞清楚对方是希望以1907年海牙第10公约之条款,接受丹麦当局对他们的扣留时,这些警察顿时迷茫了,因为他们压根连海牙公约的内容都不甚了解,更不敢自行做主。他们很快与法罗群岛首府托尔斯港的官员取得联系,可是,那里的官员表示自己同样无权作出决定,一切需要提交哥本哈根定夺。就这样一来一往,时间悄然流逝,而德国武装人员已从北面逼进瑟沃格港。
  港外的海面上也赫然出现了多艘德国战舰!
  与此同时,在哥本哈根的丹麦王宫,国王克里斯蒂安十世和他的大臣们刚刚做出了一个艰难而又重要的决定——履行作为海牙公约签字国的义务,于午夜之前扣留因战船沉没而在法罗群岛登岸的全部英国海军人员。相应的,丹麦将对德国政府之前的照会给予答复:丹麦将按海牙公约扣留上岸的英军官兵直到战争结束,并要求德国政府在相同的时限之前从沃格岛撤出武装人员。
  这样一来,两边都不开罪,德国政府似乎也失去了强行占领法罗群岛的借口。
  丹麦人自以为在这场危机中找到了出路,可是他们的答复还没送到德国人手里,德国驻哥本哈根大使就给他们送来了德国政府的最后通牒。在这份通牒中,德国政府措辞严厉地——甚至是横蛮地指责丹麦政府在战争期间默许英国舰队使用法罗群岛中部水道的行为有违中立法,鉴于英国人事实上已经在法罗群岛部署了作战人员,甚至建立了秘密的军事营地,德国政府决定出兵占领法罗群岛。如若丹麦政府予以配合,德国政府仍将视为丹麦王国为善意中立国,保证在战争结束后归还法罗群岛并赔偿占领期间的相应损失,否则的话,德国政府将把丹麦政府列为敌对国家,两国就此进入战争状态……
  时年44岁的克里斯蒂安十世继位虽才两年,担任王储时就积极参与政务,对国家事务有着自己的独立主见,并且有着北欧人果敢正直的品质。丹麦政府的现任首脑,政务会总裁卡尔·特奥多·扎赫,同样是个勇敢刚毅、追求真理的人。在这场因奥匈帝国皇储遇刺而爆发——矛盾根源是英法俄与德奥两大阵营利益冲突的战争中,许多国家伺机而动,意图从中获益。丹麦在1864年被普鲁士和奥地利击败,由此失去了石勒苏益格一荷尔斯泰因和罗恩堡,但丹麦国王和政府首脑深知自己的国家实力弱小,并没有因为协约国方面的拉拢利诱冒然参战。在克里斯蒂安十世的努力下,丹麦以及与之关系密切的挪威、瑞典均在这场席卷世界的战争中选择了中立,做此决策的最大目的显然是让王国和它的国民免于战火屠戮,可是事与愿违,战争仅仅持续了三个多月,丹麦的中立就面临着空前的挑衅。德国政府这份不留余地的通牒把克里斯蒂安十世和他的大臣们惊得呆住了,丹麦军队根本不可能抵挡德国人的进攻,以如今的战争形势,丹麦也无法从协约国那边得到任何具有实质意义的军事援助。若选择顽抗,这个国家可能沦为焦土,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若选择妥协,国家的主权和尊严将受到极大的侵害……
  丹麦人本想拒绝德国人的横蛮要求,哪怕卷入战争,也要坚持公理和正义,可是想起比利时人的遭遇,环顾整个欧洲的战争形势,他们意识到这种抵抗是无用的。既然一定要在法罗群岛和本土之间做出选择,如今也只有痛苦地放弃法罗群岛——放弃他们可怜的国家尊严,才能让280万丹麦人免受战火煎熬……
  丹麦政府的妥协让柏林政要欣喜若狂。从最初递交照会到迫使丹麦政府接受通牒,德国政府只用了十几个小时就把对法罗群岛的军事侵略变成了“合法的占领”,这恐怕是德国外交官员二十年来唯一值得称道的一场胜利。
  11月25日清晨7时,德国公海舰队旗舰收到了海军部发来的有关丹麦政府接受通牒条款的消息以及确定在法罗群岛展开全面登陆行动的指令。随着莱因哈特·舍尔的一声令下,两千多名武装舰员分乘多艘大型鱼雷艇在斯特莱默岛、东岛以及博罗伊岛登陆。“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森瑙”这两艘强大的装甲巡洋舰直接开抵法罗群岛首府托尔斯港,在黑洞洞的炮口威慑下,丹麦人未作任何抵抗就交出了岛上的军事防御及通讯设施。
  在法罗群岛海战中遭到覆灭性打击的英国本土舰队,自然无法阻止德国海军在法罗群岛的全面登陆行动,但他们的鱼雷艇和潜水艇还是对德国人造成了一些威胁,轻巡洋舰“科尔堡”号便在掩护水兵登陆的时候挨了一条鱼雷,眼看战舰倾覆在即,德国舰员们只好将它搁浅在东岛南端的近岸处。事后经过勘察,舰体受到结构性的损坏,即便拖回港口也无法修复,德国人遂将舰上的武器弹药转移上岸,就地修建了一座新的海防要塞。
第106章
战区指挥官
  没有平坦的海滩,也没有柔软的细沙,法罗群岛几个主要岛屿的大部分海岸线都犹如城堡的外墙,峭壁高耸,礁石嶙峋,但这并未阻止英德海军人员相继登岸——英军官兵是身不由己的流落到了沃格岛,他们乘坐救生艇和舢板靠岸,像山羊爬壁一样艰难上岛,到头来还是进了德国人的战俘营;德军陆战兵和舰员前期虽然也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他们的登陆行动却是在有条不紊的节奏下展开,登陆人员搭乘轻舰艇靠近海岸,再换乘小艇和舢板前往地势平缓、无需攀爬的岸滩,到了后期,德国海军战斗人员更是直接乘船进入港口,大摇大摆地接管这里的城镇港口。至1914年11月25日午后,除了几个规模较小的岛屿之外,斯特莱默岛、沃格岛、东岛、博罗伊岛、桑岛、苏德岛均已落入德军控制。
  黄昏到来之前,以德意志帝国皇室成员和公海舰队参谋长身份示人的夏树带着自己的副官和警卫们在法罗群岛首府托尔斯港登岸,而在这个时候,莱因哈特·舍尔已率领公海舰队主力踏上了归国的航程。在刚刚结束的法罗群岛海战中,德国舰队终于在英国海军身上取得了歼灭式的辉煌胜利,参战的英国舰艇当中,仅两艘现役主力舰、四艘老式战列舰以及十余艘轻舰艇得以逃脱,包括舰队旗舰“铁公爵”号在内,有近四十艘战舰被击沉或遗弃。经此一战,英国海军至少在短期内已经不具备同德国海军正面较量的实力了,而部署在比斯开湾的法国主力舰队进入北方海区作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德国海军可以放心大胆地将受损的主力舰艇调回本土维修。毕竟为了这场意义巨大的胜利,德国舰队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旗舰“国王”号险些战沉;“拿骚”和“莱茵兰”被打得形同废舰;“大选帝侯”和“边境总督”挨了不少大口径炮弹,战斗力削减了一大半;“凯撒”和“赫尔戈兰”各有两座主炮塔被彻底击毁,舰体出现中度漏损,暂时失去了高速航行能力;战巡“戈本”和“布吕歇尔”在对抗贝蒂分队的战斗中相继遭到重创,急需返回港口大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7/3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