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校对)第1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8/387

  一战时期,英国的驱逐舰与德国的大型鱼雷艇基本可视为同一类型的作战舰艇,它们既可以单独作战,又能用作护航,历史上,它们最大的区别在于英国驱逐舰侧重炮战,德国大型鱼雷艇看重雷击,而且早期建造的德国大型鱼雷艇吨位要比英国驱逐舰小,所以双方的历次正面交锋,英国海军胜多负少。
  肖特上校乘坐的这艘驱逐舰名为“牛头犬”号,属于英国海军的G级驱逐舰,满载排水量940吨,装备1门102毫米炮、3门76毫米炮以及2具533毫米口径鱼雷发射管,最高航速27节,在一对一的情况下,对付德国海军1911年级以及之前的大型鱼雷艇均能占据优势,但眼前这些偏偏是德国海军最先进的现役大型鱼雷艇。
  光凭战斗技巧看起来很难逆转形势,肖特上校只希望能够多拖延一些时间,撑到自己的鱼雷艇群赶来,或是来自英国方向的、实力更加强大的己方舰队。
  加入战斗之后,肖特上校的“牛头犬”迅速与刚刚还在狼狈逃窜的己方鱼雷艇联起手来,它们相互策应,默契配合,对那艘独自行动的德国大型鱼雷艇形成了火力压制。
  白色的水柱不断在德舰周围升腾,甲板上不断有人倒下,几分钟之后,一发炮弹命中了它的前甲板,顿时前部炮位上德国炮手造成了大量杀伤,两门前后叠置的105毫米舰炮顿时哑了火。
  德国人见状不妙,连忙转向朝友舰逃去,这时候,另外两艘德国大型鱼雷艇已经收拾掉了落单的英国鱼雷艇,见同伴受到对方的欺凌,它们立即全速冲来,老远就在射击。
  肖特上校指挥“牛头犬”一路穷追猛打,很快又有两发炮弹命中德舰,但对方毕竟拥有明显的航速优势,双方的距离不断拉大,炮火的威胁也在随之降低。担任僚舰的鱼雷艇,航速虽能匹敌,但它已经一次性用光了鱼雷。肖特上校遂令手下发出旗语信号,让僚舰紧密协同,共同迎战另外两艘基本无损的德国大型鱼雷艇。
  这场战斗才是真正的考验。
  经历了日德兰的惨败,英国皇家海军的赫赫声威一夜之间跌落低谷,但有赖于英国政府和军方的积极造势,大多数英国海军官兵不仅没有患上“恐德症”,反而期待着用胜利来洗刷前耻。迎面冲向两艘德国大型鱼雷艇时,肖特上校注意到自己身边的舰员个个沉稳坚定,毫无惧色,这让他深感欣慰。
  高速航行状态下,对战双方四艘舰艇的炮火准头都乏善可陈,直到进入了数百米的交战距离,弹着点才开始给对方造成真正的威胁,而当双方相距四五百米的时候,德舰相继发射鱼雷。
  看到鱼雷窜出发射管的烟气,肖特上校轻蔑地翘起嘴角,下令道:“半舵右转一个罗经点!”
  舵手准确地执行了命令,处在僚属位置的中型鱼雷艇反应稍慢,但也非常轻松地避过了两艘德国舰艇相继射出的鱼雷。
  转向之后,肖特上校的两艘舰艇侧身对敌,这虽然增加了它们的受弹面积,但同时也让舯部和后部的火炮获得了射击角度。
  随着相互距离的迅速拉近,炮手们不断压低火炮的炮口,直至它们处在水平状态,但由于舰艇的颠簸,在这几乎面对面的开炮的情况下,也只有不超过四分之一的炮弹能够命中对方。
  双方都在咬牙承受对方的打击。
  望远镜中,肖特上校看到对方舰桥上站着几名军官,为首的那人也在用望远镜看着自己。
  “攻击敌舰舰桥!”肖特上校喊道。
  话音刚落,敌舰射出的炮弹尖叫着从近旁擦过,肖特上校面色沉着,背后却泛起一阵凉意。
  命令迅即传到了炮位上,老练的士官亲自操炮,大炮发出轰响之后,对面的战舰上顿时闪现爆炸的焰烟,但命中位置却在舰桥后方的第二根烟囱附近。
  转瞬之间,敌舰另一门大炮发射的炮弹飞射而至,击中了“牛头犬”的舰艏。
  尽管弹片纷飞,肖特上校却纹丝不动。
  望远镜中,对面舰桥上的军官亦是如此。
  由于双方都无意用野蛮的碰撞来分出高下,四艘舰艇相错而过。距离最近的时候,彼此能够看清对方的衣装身形,彼此都试图趁这个机会用机关炮给对方最大的杀伤。
  接下来,两艘德舰猛然左转,试图利用航速从后方攻击英舰。肖特上校料到了这种情况,他果断下令两舰左转,但不是跟对方兜圈子,而是奔着先前那艘仓惶败走的德国大型鱼雷艇而去——这家伙没有撤出战场,而是与两艘友舰会合一处,只不过短时间内还未调整到一致的步调,稍稍落后了几百米的距离,而这个空当早就被肖特上校看在眼里。
  炮手们正在劲头上,他们飞快地转动炮口,将全部火力倾泻到这个冒失鬼身上。
  几轮炮火之后,那艘德国大型鱼雷艇前部甲板突然蹦起一团炽烈的火球,爆炸声瞬间响彻海际。
  硝烟散去,一座半封闭的舰炮已扭曲得不成样子,炮手死伤枕籍,舰桥上的人也都横七竖八。
  不到两百米的距离,肖特上校突然下令右舷发射鱼雷。
  传令耽误了几秒,鱼雷兵稍有迟疑,射出的鱼雷竟擦着敌舰的尾部窜过。
  目睹者扼腕不已,唯独肖特上校毫不为之所动。
  一转眼的功夫,两艘德国大型鱼雷艇从后面追近了许多,炮火汹汹袭来,担任僚舰的中型鱼雷艇连续挨了两炮,航速顿时慢了下来。
  就在这时,“牛头犬”的嘹望人员报告说北方海面发现一小支舰队。
  那可能是前来增援的英国舰队,也可能是德国人的舰艇。
  肖特上校令通讯兵爬上桅杆,向对方发出旗语信号,同时令驱逐舰满舵左转,集中火力猛击两艘追舰距离较近的那艘——对方果断将砸向“牛头犬”僚舰的炮火调转过来,但另一艘德国大型鱼雷艇的火力足以将一艘中型鱼雷艇置于死地。它先用舰炮将英国鱼雷艇上的最后一门火炮扫去,然后连续轰击它动力舱室所在的部位,等到这艘鱼雷艇失去了大半航速,再不慌不忙地侧转过身,从左舷发射两枚鱼雷。
  一通猛烈的爆炸过后,中型鱼雷艇连同全体艇员从海面上消失了。
  肖特上校目光如刀,面色如铁。在他的指挥下,“牛头犬”一连转了16个罗经点,也即一百八十度的大掉头,然后舰艏对敌,全速猛冲过去。德舰见状连忙避让,舰上的单装火炮和机关炮拼命开火,而“牛头犬”接连中弹,前甲板的战斗人员死伤一片。
  眼看离对方只有两百米了,肖特上校连续下达了两道指令:满舵左转5度,右舷鱼雷伺机发射。
  在该级驱逐舰上,两具鱼雷发射管皆在水下,且分置左右两舷,攻击时无需调整角度。
  片刻之后,鱼雷的白色轨迹出现在了海面上,它延伸的方向直指那艘德国大型鱼雷艇,但直到爆炸掀起的海浪出现在目标舷侧,肖特上校眼中才闪过一丝精光。
  击沉敌舰的喜悦却被不容乐观的战斗形势压了下去。余下两艘德国大型鱼雷艇已经会合一处,尽管其中一艘受创较重,但依然具备不可小觑的战斗力,而且动力基本未受影响。
  更让英国舰员们感到绝望的是,出现在北方的舰艇对本舰发出的旗语信号完全无动于衷,军官们也从望远镜中显现出的影迹做出初步判断:来舰一大二小,大的是中等吨位的战斗巡洋舰,小的是驱逐舰或者大型鱼雷艇一级的轻舰艇。
  很不幸,它们的轮廓显然属于敌对一方。
第117章
格劳登兹
  随着灰色硝烟团团升起,海面上传来了春晓破雷般的轰响声。
  顷刻之间,几根高大的水柱在离英国驱逐舰“牛头犬”号不远的水面轰然腾起。
  肖特上校顿时皱起了眉头。
  望远镜中,他看到了颇为熟悉的军舰轮廓。倒不是因为他跟德国人打了很多次交道,而是德国舰艇的外观造型实在太过一致。它们中规中矩,缺乏变化,让人觉得德国海军的工程师是一群缺乏艺术细胞和生活激情的普鲁士军人,但外观的平凡并不意味着内在的平庸,甚至在战争爆发前,被誉为“无畏舰之父”的费希尔爵士就曾对自己的同僚们发出警告:德国战舰不好对付!
  日德兰之战,费希尔的担心成为了现实,英国海军耗费巨资打造的新式战舰在与德国主力舰队的正面对抗中一败涂地。
  这下,没有人再敢轻视德国海军,而有关德国舰艇的资料也在一夜之间变得炙手可热。
  这方面的工作,英国海军情报部门可是遥遥领先于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按照英国海军部的要求,印发给军官们使用的德国海军舰艇手册从简版升级到了完整版,不仅是舰艇规格、性能、参数以及线图,就连舰长的姓名、简历、风格都登载其中。尽管这些情报资料不能够保证绝对的准确,甚至可能会有南辕北辙的错误,这些图册迅速成为英国海军各级指挥、参谋机构以及每艘舰艇上的必读物。
  作为前哨分舰队的指挥官,肖特上校知道自己必定会碰上德国战舰,所以他手中的德国海军舰艇图册已经翻破了边角。
  从德累斯顿级开始,德国海军相继建造了五个级别的轻巡洋舰,它们的吨位不断增大,而主要武器始终是四座6英寸口径的双联装主炮,烟囱也是雷打不动的三座,所以不论正面还是侧面的轮廓,看上去并没有明显的差别。也就是说,肖特上校只能确定这是一艘1904年以后设计建造的德国轻巡洋舰,而不能确定它究竟是德累斯顿、科尔堡、马格德堡、卡尔斯鲁厄还是格劳登兹。
  不过,视线中的那艘德国巡洋舰,油漆崭新而均匀,甲板建筑格外齐整。肖特上校隐隐有种感觉:自己很可能碰到了一艘新服役不久的德国巡洋舰。
  按照德国海军的惯例,新服役舰艇通常会深入波罗的海展开全方位的操练,直到完全形成战斗力再编入公海舰队。如今正值战争时期,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造成舰艇的损失,德国人绝不会让一艘新巡洋舰独自带着几艘大型鱼雷艇来到这片离英国只有百来海里而距德国有三百海里的海域游荡。
  也就是说,如果这确实是一艘新式巡洋舰,那么它身后必定是德国公海舰队主力!
  在获得确凿证据之前,这一切只是肖特上校的推测。饶是如此,在拍发给海军参谋部的电报中,他还是用了“遭到疑是德国公海舰队前哨舰的巡洋舰攻击”、“初步判断为德国最新式的6000吨级巡洋舰”这样带有明显主观色彩的语句。
  正如肖特上校的直观判断,出现在“牛头犬”前方的巡洋舰正是德国海军最新服役的“格劳登兹”号。它属于格劳登兹级,是德国海军按照1911年计划作为卡尔斯鲁厄改进型而建造的新式巡洋舰,共设计建造两艘,其尺寸、排水量、武器装备等主要参数与卡尔斯鲁厄级无异,而得益于动力技术的发展,在减少两台锅炉和部分额定燃料的情况下,格劳登兹级的设计航速仍为28节,续航力增加了10%,而节省出的重量用在了加强水下防御上——舰体防水隔舱设计得到了强化,双重舰底的范围也相应扩大了。
  战争爆发时,“格劳登兹”号已经完工,而且配齐舰员,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服役前的各项训练。
  此次出征是它首次参加实战。因此,在英国海军部印制的德国海军舰艇手册中,格劳登兹级巡洋舰的资料非常少,休说是指挥官的情况,就连尺寸、吨位以及主要参数都是估计值,所配线图也完全照着前一级巡洋舰来。
  给“格劳登兹”号担任僚舰的是两艘1906年级大型鱼雷艇。该级舰艇总共建造服役了59艘,除了那些动辄一两百艘的高速鱼雷艇,它们是德国海军目前规模最大的鱼雷艇群。作为轻舰艇部队的“战马”,它们被广泛用于警戒、巡逻、护航等各个领域,北海和波罗的海都经常可以见到它们的身影。
  面对不期而至的强敌,肖特上校极力保持着冷静的头脑。只要还有一线希望,他便不会放弃先前救下的那艘英国潜艇。因为在他看来,同为使用鱼雷的战斗舰艇,潜艇的作战潜力要明显强于普通鱼雷艇。
  视线中,原本停在那艘德国巡洋舰尾部甲板上的水上飞机突然“消失”了。片刻之后,肖特上校看到它越过巡洋舰向这边飞来。英国海军虽然也装备了一些水上飞机,却没有一架是以巡洋舰为母舰的,也没有这种看起来极为便捷的弹射技术。尽管这些机械技术的原理并不复杂,而且可以到美国人那里捡现成的,但要完全掌握并形成战斗力可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做到的。
  听闻德国舰载机既会扔炸弹又能用机枪扫射,肖特上校这会儿心里已经在暗叫不好了,但从德国巡洋舰上起飞的这架水上飞机最终从自己的驱逐舰上方呼啸飞过,既没有投弹也没有扫射,而且径直飞向远处,看起来并不是要进行攻击或者弹着点校射,而是让巡洋舰在接下来的炮战中无后顾之忧。
  战场形势的发展果然应证了肖特上校的猜测,那艘德国巡洋舰带着两艘僚舰径直冲了过来,前向的4门主炮猛烈开火,炮弹落点越来越近。
  为了避开敌方的炮火,肖特上校令驱逐舰进行了两次机动性的转向,并试图摆脱被敌方舰艇前后夹击的糟糕处境,然而没过多久,他突然发现原本跟在后面的那两艘1913年级大型鱼雷艇居然停止追击,调头朝南驶去。
  肖特上校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他心想,C-22号潜艇的自沉命运看来是无可挽回了。
  拼航速肯定追不上那两艘德国大型鱼雷艇,肖特上校让“牛头犬”号向南疾驰,只想着尽速跟自己的鱼雷艇群会合。
  迎面而来的德国巡洋舰变成了在身后追逐,但让英国舰员们感到吃惊的是,那家伙居然越追越近了!
  按照嘹望员的简略估测,这艘德国巡洋舰的航速接近30节。
  要知道,英国海军最新的查塔姆级和伯明翰级轻巡洋舰,主机强行过载时的最高航速也不过26节。在建的威尔斯人级据说设计航速达到了29节,但它们的服役至少是一年后的事情,实际性能如何还不得而知。
  早闻德国的卡尔斯鲁厄级巡洋舰在试航中达到了29节的惊人航速,肖特上校半信半疑,如今亲眼所见,他对德国人的机械技术是彻底折服了。以往的海军舰艇,防御出色的往往都牺牲了航速,例如铁甲舰。可是日德兰一战,德国海军舰艇同时展现出了出色的防护和机动能力,就连舰炮火力也不缺凶悍。
  舰艇设计必定遵循的定律,仿佛被德国人用某种巧夺天工的方式给避开了。
  感叹之余,肖特上校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强大的敌人步步逼近,照这样下去,自己的驱逐舰迟早会被干掉。
  与其坐等失败,不如放手一搏。
  于是,肖特上校要求鱼雷室用最快的速度重新装好鱼雷。
  不同于一具鱼雷发射管只配载一条鱼雷的中型鱼雷艇,“牛头犬”号共载有6枚备用鱼雷。事实上,以驱逐舰的吨位和容量,若不是担心战斗中发生弹药殉爆,完全可以搭载更多的鱼雷。
  鱼雷装填不同于炮弹装填,需要经过定深、吊装、充气(注水)等多道程序,而且全凭手工操作,费时费力不说,稍有差池不但不能保证命中率,甚至可能对自身造成致命威胁。
  除去之前的时间,肖特上校自己在心里估定了5分钟的时限。只要在这5分钟的时间里,“牛头犬”号不受敌舰炮火的重创,便可猛然调头,用鱼雷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8/3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