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雄心(校对)第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8/262

  “我们今年刚刚列装了I/40型伞,它比之前的萨尔瓦多(D/37型伞)更大更安全,降落时冲击力小,而且我们目前使用的萨沃亚-马切蒂75型运输机已经经过了特殊改装,也比之前的81型更加安全便捷!”托尼尼自豪地说到。
  作为一名曾经的跳伞爱好者,罗根早就有了对德国伞兵的RZ1快速伞进行升级改造的想法,只是到目前为止,两款新伞还在施腾达尔的空军测试中心进行检测,任何一款武器从试验到列装都是需要时间的,可是,时间偏偏又是不等人的!
第3章
意大利式的战争
  1940年的10月25日很快就到来了,在不列颠,天气已经重新放晴。挫败了英军于16日和22日发起的两次反击之后,30余万德军登陆部队稳稳地建立起了从南安普顿到布里斯托的锯齿状防线,从而彻底隔断了英格兰东西两侧的英军部队。
  根据德军参谋部估计,滞留在英格兰西南部的英国正规军规模约有5万余人,此外还有大约20万装备并不齐整的二线民兵。按照计划,由布施将军统辖的2个装甲师和7个步兵师在德国空军的支援下开始向西推进,一旦扩大了登陆区的纵深,德军将建立起一系列的战地机场,针对英格兰北部、威尔士和苏格兰的大规模轰炸也将陆续开展。
  德军的钢铁攻势依然所向披靡,德国将领们的指挥才华也令人敬佩,然而我们的罗根,却只能在西西里观摩意大利人的表演。
  在这11天时间里,意大利伞兵按照德军的作战经验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实弹演习和若干次地面战术演练,军官和士兵们的表现基本让人满意。只是单纯的伞降最大的缺点就是火力不足,而意大利空降部队目前既没有适合机降的滑翔机,又没有进行过相应的训练,短时间内进行机降也是不现实的。罗根所能提出的建议,就是从德国紧急抽调两到三个机降连——毕竟新组建的第1伞兵师仍在国内进行训练,通过铁路运输人员和装备到西西里岛,两天之内应该就能抵达。
  然而不论是萨皮恩兹将军还是罗马的统帅部,对于罗根的这个建议都轻易地否决掉了。他们认为光靠意大利军队完全能够赢得马耳他之战的胜利,用不着德国盟友派遣作战部队,而且就算伞兵不行,他们的陆军在登陆后也能够独自解决战斗。
  意大利人独霸地中海的野心可谓路人皆知,就罗根了解的情况,小胡子元首也只计划经由西班牙(不管他们参战与否)攻取直布罗陀,他认为意大利盟友完全有能力在1940年底占领苏伊士运河。只要扼守住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这一东一西两个大门,地中海就将彻底向英国关闭!
  25日这天,地中海上的风力达到了7级,经过意大利指挥官们的紧急商议,旨在攻取马耳他岛的空降和登陆行动被迫推迟。不过,意大利空军这一天仍继续出动飞机对岛上的三座机场和其他军事目标进行了轰炸,由战列舰“杜伊利奥”号领衔的意大利舰队也将从卡塔尼亚港启航,准备炮击英军重兵囤积的瓦莱塔。
  受意大利海军中将西蒙·托纳托雷的盛意邀请,罗根随空军中将弗朗西斯·伯卡奇奥、陆军少将萨皮恩兹等意军将领登上“杜伊利奥”号,准备实地观察意军的防御情况。
  “罗根将军,你们的空军真是让人羡慕,凭借一己之力就为海军打开了海上的通道。听说吕特晏斯将军的舰队,最近在大西洋上进行非常愉快的狩猎啊!”托纳托雷将军个高脸长,与罗根所熟知的前意大利正印中锋托尼有些相似,而且出生地也是佛罗伦萨。
  这话显然是意有所指,罗根瞟了眼穿着长风衣站在舰桥上眺望大海的伯卡奇奥,目前驻扎在西西里岛的第4和第36联队均归由这位现年49岁的将领指挥。至于这两位意大利海空军将领之前有什么恩怨纠葛,他这个局外人就不得而知了。
  尽管有些晕船,大腹便便的萨皮恩兹还是赶紧出来圆场道:“诸位,让我们猜猜看,英国守军会不会迫于我们的轰炸和炮击不战而降呢?”
  “那也是归功于海军的强大威慑呀!”伯卡奇奥果然没好气地说。
  托纳托雷并不正面与之冲突,而是继续用德语对罗根说:“嘿,当我们在亚历山大港外与英国主力鏖战的时候,英国空军的轰炸机可是漫天飞舞呢!现在也该让他们品尝那样的滋味了!”
  罗根无意卷入这种相互指责,也极为厌倦兵种之间的纠葛,便主动转移了话题:“呃,将军,我一直很好奇,你们的305毫米口径主炮镗为320毫米口径,设备和炮弹也要相应更换吗?”
  “哈哈哈,这对于空军来说确实是一件很难想象的事情!”托纳托雷还是不忘抓住任何一个话题讽刺一把,而这“杜伊利奥”号属于安德烈亚·多里亚级战列舰,1912年开工、1916年服役,当时装备的是主流的12英寸舰炮,4座主炮塔的配置较为特殊:两座双联装、两座三联装。经过1937年开始的大规模改装,主炮口径从原来的12英寸上升到了12.6英寸,但加大口径的方式也比较特殊:利用原来的炮管直接镗大——意大利人总是不缺乏想象力。
  在来意大利之前,罗根也曾对照历史上的地中海和北非战事考虑过这个时空德国的地中海战略,但由于英国海军的提前衰弱,意大利海军取得了优势,眼前的马耳他就是一个突显的节点,那么接下来呢?意大利能够独力打败希腊、赶走英国人,并最终兵临苏伊士运河么?
  “各位,请回到指挥塔吧!我们马上要开始炮击了,这10门主炮的齐射,可是相当震撼的!”托纳托雷笑着让副官给大家拿来了棉质耳塞。
  虽然没在战列舰上呆过,但罗根听过舰炮轰击可不少。巨大的轰响声中,“杜伊利奥”号以每分钟一发的频率从距离海岸大约1.5万米的海面上开始了对马耳他的炮击,海面上雷声滚滚,视线中,要塞化的瓦莱塔腾起了一根根灰黑色的烟柱,大片的城区很快笼罩在火光和硝烟当中,靠近海岸的炮台中,几门英军火炮试图驱走意大利舰队,但它们射来的炮弹明显射程不够——这时候,托纳托雷脸上的笑容更是灿烂了。
  20分钟后,炮击结束,但舰队并没有立即返航,而是由随行巡洋舰弹射了一架水上飞机,它在瓦莱塔附近盘旋几周之后,用无线电发回了观测报告,于是托纳托雷又让他的战列舰对瓦莱塔东部进行了补充性炮击。如此观测与炮击往复,加上午餐又中断了一个半小时,等到意大利舰队完成最后一轮炮击的时候,整个瓦莱塔看上去已经堕入了火与烟的地狱了。
  “诸位,愉快的炮击已经结束了,接下来我们就该……”托纳托雷正得意洋洋地说着,水兵们在海面上发现了白色的鱼雷航迹,于是惊慌失措的尖叫声顿时让陆空军将领们大为惶恐。
  托纳托雷一把抓起望远镜,视线中并没有英军的鱼雷艇或者驱逐舰,他忙不迭地大声喊道:“右转,全速右转!”
  尽管“杜伊利奥”号的现代化改装,增设了“普列塞”式水下防御结构,用于吸收鱼雷爆炸造成的冲击和破坏,但这终究是一艘排水量不满3万吨、舰龄达到24年的老舰,其水线装甲最厚处不过9.8英寸,要硬扛一枚大口径鱼雷的攻击还是有些勉强。所幸的是,意大利海军官兵们手忙脚乱地让这艘战舰避开了来袭的两枚鱼雷,随行的意大利驱逐舰循着鱼雷出现的方位急驰而去,一枚枚深水炸弹在海面上轰起蘑菇状的水柱,里面还夹杂着黑色的海底淤泥!
  虽然意大利人不说,但罗根也知道声纳是他们的一处软肋,托纳托雷随即下达了返航命令,看似强悍的舰队头也不回地朝着西西里岛方向驶去……
  在这一天的行动中,不仅是意大利舰队高调出场、黯然收尾,意大利空军的情况也不太好:空战中,英军出动了战斗机,以损失5架飓风和3架角斗士为代价成功击落意军战斗机14架、轰炸机9架。在英国战斗机和强烈海风的干扰下,意大利空军并未完成摧毁三座机场及重要防空设施的预定目标,他们还轰炸了马耳他岛上的多座港口,击沉击伤英国船只3艘,迫使其余舰船提前撤离。
  在当晚的作战会议上,罗根针对意大利空军提供的航拍照片提出了新的建议:“鉴于英军加强了机场防守,我强烈建议你们在距离机场5到10公里的区域实施伞降,否则降落过程中会有不少运输机被英军的炮火击落,伞兵们落地之前的损失也不小!”
  “罗根将军,我知道你们在怀特岛空降初期遭受了较大的损失,但那里毕竟是靠近英国本土的岛屿,马耳他的情况就很不一样了!经过我们连续一个星期的空袭,那里很多高射炮弹药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而且……我认为这些照片上的火炮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英国人虚张声势弄出来的假目标!我们今天损失的飞机只有2架是被英军地面炮火击落的,这就是最好的证明!”意大利空军中将弗朗西斯·伯卡奇奥理直气壮地说。
  “是啊,罗根将军,我们的轰炸机会在伞兵空降前2个小时对英军机场实施一次密集轰炸!只要伞兵们能够在那里站住脚跟,我们的战斗机和轰炸机会全力掩护运输机降落,及时把后续人员和装备运送上岛!”第36联队指挥官安东尼·帕西诺也力挺自己的顶头上司。
  跟意大利人打了十几天交道,罗根也稍稍有些经验了,他知道自己再坚持下去也会遭到这些自视甚高的意军将领一致反驳,所以只是冷冷地说:“我只是站在技术顾问的角度提出这个建议,至于仗怎么打,我本来就没有发言权!不过我还是好意提醒各位,占领机场的最终目的是将更多的部队空运到战场,可是你们既没有滑翔机,运输机的数量也严重不足!如果是要摧毁英军防空力量的话,直接摧毁机场的作战飞机就行了!”
  这时候,性格还算耿直的托尼尼中校站出来说道:“将军们,情况或许没有罗根将军担心的那么严重,不过德军伞兵部队参加实战的经验比我们多得多。我觉得我们应该尽量减弱英军地面炮火对我方运输机和伞兵的威胁。因此,我建议空降发起前4个小时,空军提供两次相同规模的轰炸压制!如果可能的话,海军也提前进行一次炮击!”
  “4个小时进行两次轰炸?中校!你不觉得这样的频率就连德国空军也没办法实现吗?”伯卡奇奥将军立即反驳道。
  “中校,关于你的这个建议,我们会向海军司令部如实报告,如果获得批准的话,我们肯定会让英国人吃到苦头,但……万一我们的重炮把机场跑道全部摧毁了,那岂不是耽误了你们的空降?”意大利海军中将、舰队副司令西蒙·托纳托雷轻车熟路地打着官腔。
  “可是……”
  托尼尼中校还在据理力争,但他的声音听起来那样虚弱。罗根再也坐不下去了,他独自走出会议室,点了一根烟,慢慢踱到了指挥部后门,这里有一座漂亮的小花园,种植了玫瑰、茉莉和一小片郁金香,不过现在都不是开花的季节,视线中一片绿褐色。
  没有鲜花,但空气很清新,罗根心情沉闷地走在园中的沙土小路上,从前他以为赫尔曼·戈林是这个世界上最狂妄自大和愚蠢的人,但现在看来,意大利的将军们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上行下效,这样的一支军队,难怪连阿尔巴尼亚的土著都打不过!
  花园中摆着几张木质长椅,罗根突然意识到最里面那张坐着人,月光下,恍然看到一对情侣亲密地抱在一起,而且男的穿着军服。
  论环境,论气氛,这确实是谈情说爱的好地方,可这里是西西里岛的意军联合作战指挥部,天气允许的话,再有十几个小时意大利军队就该对马耳他发起历史性的进攻了!
  叹气,尔后,默默地走开了。
第4章
马耳他,一出拙劣的闹剧
  26日,地中海上的风力减小到了4级,考虑到风越大、伞兵降落时越分散,意军指挥部本想继续推迟进攻,但来自罗马的催促已经让准备并不十分充分的前线将士们别无选择(相比于小小的马耳他,希腊才是罗马在这一阶段最大的目标,历史上他们于10月28日向希腊发起了进攻)。上午10点,181架涂着“三个木棒围绕的利斧”徽标的意大利飞机从西西里岛上的机场起飞,声势浩大地扑向马耳他,阵容中除了外号食雀鹰的SM-79,还加入了三十多架“一打就着”的菲亚特BR-20。在这些呱噪的黑鸟面前,27架英国战斗机勇敢地升空拦截,这也是马耳他岛上所能起飞的最后一批战斗机,其中飓风只剩下9架,其余都是由皇家海军紧急运送而来的海斗士。
  意大利军队的整体表现虽然绵软,但空军战斗机飞行员们还算是较为恪尽职守的一个群体,他们操纵着老迈的CR-42和性能并不优越的MC200跟英国战斗机缠斗起来,轰炸机群则趁机越过了英军薄弱的空中阻拦线。十多分钟之后,黑色的炸弹开始雨点般地落在了马耳他岛上,靠近瓦莱塔的机场上顿时火光冲天,英军的高炮阵地也成为对方击中攻击的目标,尽管意大利飞机一架接着一架被击落下来,可英军的伤亡也在迅速攀升。
  战斗的喧嚣从马耳他方向传来之时,西西里岛上的机场依然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三个中队的SM-75型运输机已经做好了出发前的准备工作,1200多名背着降落伞具的伞兵们正陆续登机——可笑的是,由于运输机的缺乏,即便是这两个营的伞兵,也必须分两个批次进行空降!
  “中校,祝你好运!”
  罗根郑重其事地和托尼尼中校握手告别,在接触到的意大利军官之中,也就这位长相与意大利球星皮尔洛有些深思的伞兵军官让罗根颇有好感,除了外貌,最重要当属他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充沛的干劲,当然了,他麾下的伞兵尤其是那群利比亚人也同样是士气高昂、训练积极的。
  “再见,罗根将军!请在这里等待我们胜利的好消息吧!”
  中年版的“短发皮尔洛”昂首挺胸,自信的笑容让罗根暂时忘记了他身上的意大利军服。
  运输机一架接着一架升空离去,十多架双翼的CR-42也从北面的机场飞来参加护航任务。这是意大利伞兵部队第一次登上战争大舞台,也是意大利军队海陆空联合作战的一次重要尝试,可是,罗根的心情依然忐忑:这场马耳他之战,意大利人能赢吗?
  上午11时许,随着分为三个梯队的运输机群飞过,雪白的伞花终于绚丽地绽放在了马耳他上空。有了德国人在挪威、荷兰、比利时以及英国的成功经验,意大利人也迫不及待地迈出了伞兵实战化的步伐。
  不过迎接意大利伞兵空降的,却是一朵朵黑色的“棉花糖”。
  早在8-9月间,英国船队就在强大的英国H舰队直接护送下运送了大批兵员和装备上岛,意大利舰队曾两度出海拦截,但由于意大利空军侦察不利,强大的舰队最终没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否则,目前岛上的英军就得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和40门40毫米口径的博福斯高射炮进行抵抗。
  眼下,1500名英军官兵以马耳他首府瓦莱塔为防御重点,步兵收缩兵力、掘壕以待,大大小小的高射炮则在倾力向空中发射炮弹。至于哈尔法尔、卢卡和塔卡利这三处现有机场,除了塔卡利得以保留之外,其余两座均被英军主动放弃。撤走之前,英国人破坏了包括跑道在内的大部分机场设施,并埋设了一些地雷!
  在这种情况下,意大利伞兵第1营有三分之二的士兵在落地之后并未遭到英军的激烈反抗,他们迅速占领了两座废弃机场,随着绿色的信号弹冉冉升起,来自前线的“捷报”很快让依旧设立在巴勒莫的意军指挥部沸腾了。
  碍于“战术顾问”这个奇怪的头衔,习惯于身先士卒的罗根这一次只能呆在远离前线的后方指挥部听消息。随着登陆行动的开始,意军前线指挥部里总算还有些打仗的样子,参谋和通讯官们一个个面色凝重、步履急促,偶尔还有埋头走路者与同伴撞个满怀的。
  “罗根将军,不必有任何的担心,我们的伞兵很勇敢,他们完全有能力击溃那些已经丧失了信心的英国佬!只等我们的主力部队登陆,战斗的结果将不再有任何悬念!”大腹便便的萨皮恩兹将军端来了一杯香茗,罗根才来不到半个月,意大利人就已经将他的各种喜好摸了个七七八八,这不,竟然还弄来了正宗的铁观音,而且是不加奶和糖的做法。
  罗根接过茶杯,熟悉的清香让他的神经稍稍舒缓了一些。此时房间里除了那几张老面孔之外,还坐着一早从罗马飞来督战的乌巴尔多·索杜将军,意大利陆军的副大臣,高举进攻口号的实权派将领。
  “他们的勇气是毋庸置疑的,正因如此,我衷心地希望他们能够用一场胜利来庆祝自己的初战,也希望这支精锐的部队能够在今后的日子里茁壮成长。”也不管在座众人中有几个能够听懂,罗根依然用德语快速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是的,我们看到了德国空降部队的惊人效用。我们无比英明的领袖已经决定,用15个月的时间建立起意大利的伞兵军!”索杜将军一开口就抛出了一个庞大的规划,但墨索里尼在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大概还没有想过建立一支军级规模的伞兵部队多少人力物力还有技术支持。
  对于意大利领袖的英明决定,原本还对伞兵没有任何好感的意大利将军们,用他们一贯善于见风使舵的姿态表示了自己的支持,甚至还有人提出了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建议。
  “报告!前线传来战报!”作战参谋长莫里蒙多上校的出现终于让这间会议室里的气氛有了稍稍的改变:那是一种期待中的兴奋。
  萨皮恩兹将军点了根雪茄,“上校,告诉大家,前线传来了什么好消息!”
  莫里蒙多打开手中崭新的墨绿色电报夹,“这份是由杜伊利奥号战列舰发来的电报:我舰队对英军据守的瓦莱塔港进行了持续一个小时的猛烈炮击,目前该港已无炮火还击,海军陆战人员正搭乘登陆船只冲向海滩!”
  “海军果然不负众望!”萨皮恩兹将军乐滋滋地说道,这话,明显是对着罗根和索杜将军说的。
  身为陆军将领,索杜只是端起自己的咖啡杯,小小地啜了一口。
  萨皮恩兹眼睛很尖,连忙问自己的参谋长:“运送陆军登陆的船队还没有抵达预定区域吗?”
  身材峻拔、留着两撇唇胡的莫里蒙多回答说:“暂时还没有消息,可能是海上的大风稍稍耽误了行程,也可能是他们已经向登陆地域发起进攻,还没来得及给我们发报!”
  萨皮恩兹满意地点点头,“那让我们再等等看吧!”
  对于意大利海陆空军之间的配合,罗根早已是无话可说:第一批伞兵已经降落,海军陆战队才从近岸的舰队出发,至于计划头一波次登陆的4个意大利步兵营和1个轻炮兵营,此时竟然还在航渡途中!
  过了大约二十分钟,莫里蒙多上校带着他那墨绿色的电报夹再次出现,“报告,陆军登陆部队发来电报!”
  “念!”萨皮恩兹优雅地吐了一个烟圈。
  上校不紧不慢地读到:“我先头步兵营已在瓦莱塔以北的三号海滩登陆,未遭遇英军抵抗!”
  “很好,将军们,我就说了,英国人已经丧失了信心!当然了,这多亏了我们的德国盟友所打的漂亮仗!罗根将军,不知贵国计划用多少时间彻底打垮英国?”萨皮恩兹转过头看着这位年轻的德国空军少将。
  罗根无权对此发布官方消息,所以只是很模糊地说:“这很难讲,也许英国政府明天就会投降,也许他们会撤到加拿大继续作战!不过,我们认为如果地中海和非洲的战事能够迅速结束,英国人的信心会受到极大的动摇!”
  索杜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精致的银色香烟盒,顿了顿:“圣诞节之前,我们会消灭英军在地中海和非洲的军事存在,也许……还有希腊!战争会在1941年春天之前结束,这也符合我们两国的战略利益!”
  充满乐观态度的信号,令在场的每一个意大利人一个个昂首挺胸——若是拥有了辽阔的地中海和资源丰富的非洲,德国人占领大半个欧洲和不列颠的功绩也只能靠边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8/2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