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雄心(校对)第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262

  “当然!”罗根看着地勤人员手忙脚乱地将加兰德的座机推到跑道一旁,重新装填燃料和弹药,如果来得及的话,还能对发动机和输油管进行检修,但那些弹孔,战役结束前恐怕是不会刻意填补了。
  “哈,下一个赌……200架,或是我个人的第40个战绩?”加兰德说着从胸前的口袋里掏出一根抽了小半截的“登喜路”雪茄——从英军手中缴获的高档货之一,据说在英国是颇受绅士们青睐的。
  罗根顺手从口袋里掏出打火机替他点上火,“200架,当然!”
  雪茄点燃之后,浓香的气息顿时弥漫开来。
  加兰德嘴里叼着雪茄,说话有些含糊:“嗯,没问题,赌注还是一箱雪茄,丹纳曼雪茄!”
  丹纳曼是巴西的顶级品牌,战争时期的德国可不容易搞到,不过相对于这些有价之物,罗根显然更看重那些无价的。200架,占到了不列颠空战爆发时英国皇家空军作战飞机总量的近五分之一(战斗机近600架加上轰炸机约500架),如果这样惊人的战果能够在短期之内由单单一个德国战斗机大队取得,绝对称得上是“伟大的战果”!
  两人一边聊着,一边看着参加了先前那场激战的其余BF-109陆续降落下来,从别座机场起飞的战斗机很快填补了空中巡逻位置,确保在英国机群再度来袭时作出最有效的反应。
  隐约间,远处传来了阵阵轰响,在怀特岛上,听到这样的声音已经是稀松平常的事情,罗根也不敢确定那究竟意味着什么。过了几分钟,劳伦茨少校终于从他指挥部所在的掩体里跑了出来:“上校,好消息!”
  既然是从这位机场指挥官口中传出的好消息,罗根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倒是一旁的加兰德还有些不知所以然。
  “他们成功突袭了南安普顿机场,现在正在返航!”劳伦茨少校神情亢奋,虽然不是他自己亲自出手痛揍英国佬,但斯图卡机群能够及时升空,他的功劳也不算小。
  “我忽然觉得……”罗根转过头,很是感慨地对加兰德说:“怀特岛会像上一场战争中的凡尔登一样,变成令人闻之胆寒的绞肉机,天空绞肉机!”
  “天空绞肉机?”对于这个词组,加兰德一时间还有些迷惑,但凭借他的聪明,很快就恍然大悟。
  “你是说,英国人会在这里耗尽他们的空军力量?”
  “是的,虽然我们也将付出一定的力量,但即便是一比一的交换,英国也难以承受这样的损失!”罗根给自己点上一根烟,目光深邃地看着远方,不多会儿,返航的斯图卡机群就出现在视线当中,一个梯队接着一个梯队,数量并没有比出击的时候明显减少。
第42章
英军进攻了
  8月初的天气本该是一年之中最热的,但怀特岛不愧为英国南部最好的休闲度假胜地,在来自英吉利海峡的清爽海风吹拂下,白昼的最高气温也很少超过三十二度,从后半夜持续到中午的大风更是吹走了地面上多余的热量,地表温度骤然降到了二十五度,如此差异,让前一段时间还穿着大背心在法国海岸享受日光浴的德国大兵们切身体会到了英国多变的天气!
  在东考斯港以南约6公里的一片田野中,年轻的空军少尉奥利弗·斯考布斜斜地靠在一刻松树上,默默地看着德国伞兵和党卫军官兵在阳光下奋力挥动手中的工具,如鼹鼠一般在原本平整而肥沃的土地上挖出一条又一条奇怪而难看的深沟。这样的情景让他想起了儿时看过的一张照片:头戴尖顶帽盔的德国士兵们,正麻木不仁地坐在积满泥水的堑壕之中,全然不知战争何时是个尽头。
  照片的背面,写着“1916年·法国”。
  视线尽头的东考斯,原本是一座生机勃勃的港口。在昨天中午德军从地面发起进攻的时候,那里还有一些基本完好或是仅仅墙壁破了几个口子的建筑物,可还不到一天,那里仿佛遭到了高强度地震的侵袭,远远望去就只有成堆的废墟,再无一丁点儿生机!
  幸存的英国平民和战俘早就被德军被迁往纽波特港区一带,伤者还能获得最最最基本的救治——如此一来,小斯考布总觉得战争有些不同以往。至于是伟大的元首还在期待英国人的回心转意,还是神奇的汉斯·罗根上校本身就是个仁慈的指挥官,他这样的小兵就不得而知了。
  轻轻擦拭手中的毛瑟步枪,配备了高倍狙击镜之后,原本就相当精准的射术获得了新的突破。仅在昨天的战斗中,这位从未进过狙击手学校的年轻军官竟击杀英军官兵11人、击伤5人——按照这样的速度下去,只要能撑到战役结束,就算不能打破芬兰人西蒙·海耶射杀542名苏军官兵的惊人记录(直到1940年退出战斗为止所取得的战绩),成为德军现役王牌射手中的翘楚也并非难事!
  连续划了两根火柴都没能点着嘴里的香烟,小斯考布固执地划燃了第三根,拢起双手护着火苗,抵御从海面上刮来的阵阵凉风。烟头亮了,熟悉的烟草味道在空气中迅速飘散,紧绷神经再次获得了放松……
  狙杀对手是充满快意的,唯独英国舰队那仿佛要摧毁世界的猛烈炮火让包括小斯考布在内的每一名德军官兵深感头疼。其实德国士兵中间很早就流传着一句话:巷战是狙击手的天堂,阵地是狙击手的坟墓。也就是说,巷战的复杂环境利于狙击手发挥自身优势,而阵地战中射击的火光容易引来敌人的反狙击甚至是炮火覆盖,几发价值低廉的炮弹足以报销一名久经训练的狙击王牌!
  “想家了?”嘴里叼着烟,小斯考布漫不经心地问坐在自己身旁的年轻人,一名同样配备狙击步枪的空军一等兵,年仅19岁的鲁顿·瓦尔特,总指挥官昨天才为自己新配的副手——看得出来,与长兄多年工事的罗根上校确实很欣赏自己的能力,并且顺从自己的意愿,没有委派自己担任连队指挥官或是在相对安全的参谋部担任文职,而是给了一条好枪、一个忠实的搭档和自由行动的权力。
  也就是说,奥利弗·斯考布之所以留在这里,完全是出于他的个人意愿。
  “不,我不想家,也不害怕英国人,更不畏惧死亡!”年轻的射手拿着一根细枝条,在泥土上画着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意思的图案。
  “当你佩戴着铁十字勋章回到家乡的时候,你会成为众人崇拜的英雄!”说完这句话,小斯考布忽然觉得自己并没有找准安慰点,也罢,自己本来就不是当指挥官的料!
  想来想去,有些没头没脑地叮嘱道:“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最好紧紧跟着我!”
  “嗯!我知道!”年轻的一等兵应了一声,在被指派来担任这位空军少尉的助手之前,他是模范空降团第一营训练成绩最好的射手,然而走上战场之后,战绩簿上仍未开张。
  烟未抽完,那令人厌恶的尖啸声音又一次从北面传来,窄窄的海峡虽然阻碍了英军登陆部队的步伐,却无法阻止炮弹从海面飞来。轻巡洋舰、驱逐舰还有各式各样的岸防炮舰,从敦刻尔克大撤退到怀特岛反击战,英国看起来确实是一个缺什么都不缺船的国度!
  “上帝保佑!”
  小斯考布郑重其事地在胸前划了一个十字,低着头、猫着腰回到了一人多深的战壕之中。在这个潮湿泥泞的地方,就连领口那枚一级铁十字勋章也没能逃过无处不在的泥点。
  鲁顿果然寸步不离地跟在小斯考布屁股后面,在英军猛烈而精准的炮击下,一脸茫然地隔空看物。
  白天的时候,怀特岛周边空域并不是英国人一家的,那些可恶的英国战舰“叫”得正欢,一队斯图卡悄然从怀特岛南部地空飞来。快要靠近海岸线的时候,它们突然开始爬升,2000米、3000米、4000米,最终钻进了灰白色的云朵。
  尽管英国战舰的炮击到这时为止持续了不到一刻钟,还远没有将德军布设的防御阵地彻底梳理一遍的程度,但随着斯图卡的出现与消失,舰上的炮火迅速转换了方向。海峡上空开始出现黑色的云朵,麻麻点点构成了一张麻子大饼脸!
  战争最大的魅力,就在于没有人能够预定下一秒谁能保持笑容。片刻之后,“黑色死神”的尖啸开始藐视这世界的一切声音——英国舰炮的咆哮,英国船只避免相互碰撞发出的刺耳汽笛声,也许还有无尽的风声。即便隔着好几公里,隐蔽在阵地中的德军士兵仍能通过潜望式观测镜目睹斯图卡漂亮的俯冲和海面上不断腾起的白色水柱,人人庆幸己方空军的强大,心中呼喊着:
  让这轰炸来得更加猛烈和畅快吧!
  一转眼功夫,7架斯图卡完成投弹并重新拉起,它们特意绕了一圈从英军集结的东考斯港上空掠过,惊得那些英国笨瓜与菜鸟们一阵乱哄哄的射击。
  当机翼下的铁十字徽标出现在眼前——尽管只是一刹那,堑壕中的德军官兵们还是忘我地欢呼起来!
  海面上浓烟滚滚,也许有一艘英国军舰被炸中,也许两艘、三艘,但英国海军并不会因为这点儿损失伤及元气,真正的精锐仍部署在常年波涛汹涌的北部海域,扼守着德国海军通向外界的最重要海路!
  几分钟之后,一群英国战斗机气势汹汹地从朴茨茅斯港方向飞来。据说下午的时候南安普顿机场遭到了德国俯冲轰炸机群的突袭,好些英国战斗机和轰炸机都被击毁在地面上,以致于接下来的时间里,支援陆上作战的英国飞机都是从东面和东北方飞来的。
  没能赶上德国的斯图卡机群,英国的战斗机群却和迎头而来的德国战斗机群对上了。两天来,双方战机竞相展示空战技巧的场面已经见得太多,以至于英德双方的士兵们大都失去了最初的新鲜感,演变成纯粹对本方空军的精神支持。
  时强时弱的嗡鸣声持续了二十分钟,双方各有损失、不分胜负。
  过了十来分钟,又一队德国俯冲轰炸机从南面而来,恰巧遇上了从北面飞来的英国轰炸机群,两者虽然势不两立,却远没有战斗机那般拼得你死我活:德国机群轰炸了对岸炮击的英国舰队,英国轰炸机将炸弹掷向了阻碍英军部队向纵深推进的德军阵地,等到彼此一方的战斗机前来兴师问罪,这些涂着铁十字或是环形徽标的轰炸机便飞快地撤出战场。
  如此惨烈的胶着战况,还真应了德军总指挥官汉斯·罗根的那句“天空绞肉机”。多年之后,就连史学家们在正稿中也如此形容前前后后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怀特岛之战!
  断断续续的炮击,一直持续到了下午4点,重新回归平静的世界并没有安定太久,一阵并不悦耳的口哨声传来,每每这个时候,那些从婴儿时期就形成条件反射的倒霉蛋们只好四下里找地方解决自己的小问题。
  借助一个用工兵铲挖出的小台阶,奥利弗·斯考布爬上战壕顶部瞧了瞧:在东考斯港登陆的英军终究还是按奈不住要发起进攻了!
  大体呈圆弧形的德军防线,西起麦地那河畔,向东延伸3000米后折向东南方,最终抵达距离伍顿港约5公里的斯泰普勒斯——防线的每一个支撑点距离纽波特港区都在3公里左右,整条防线亦可以看作是纽特波的外围防御圈!小斯考布此时所处的位置,就是德军方向上诸多支撑点中的一个,大约500米宽的防线正面地形平坦,阵地中配备有数量充足的MG-34机枪和步兵迫击炮,“加大码”的特殊掩体中还隐蔽有两辆仅露出炮塔的三号坦克,由四号坦克和装备迫击炮的半履带式装甲车组成的机动部队则配置在这个支撑点后方大约一千米的小山丘下面!
  在1940年的战场上,这样的配置近乎完美,但也仅仅是“近乎”——由于伞兵部队配备了大量的“铁拳”反坦克火箭,元首警卫旗队团的第一批登陆部队也拥有大量坦克和装甲车,常规反坦克火炮和地雷被列为次级物资而没有抢先运送上岛。此外,怀特岛缺少成片的乔木林,德军步兵们临时挖掘的战壕虽然有两米多深,却由于没能够用足够的木条加固,很容易在英军的大口径火炮面前出现垮塌!
  最头疼的事情还不止于此,为了配合这次进攻,英国空军再次出动。也许是顾忌到大机群每次越过海峡都会遭到德国空军不惜代价的阻截,他们将“老旧”的“角斗士”编成两架或者三架的小编队,挂载小型炸弹低空飞来,投弹、扫射然后迅速撤离。尽管这些双翼飞机的空战性能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主流,但袭扰一下阵地防空火力薄弱的德军步兵还是能够胜任的!
  除了步兵们手中的非专业防空武器,整条防线上能够用来抵御英国空军轰炸的就只有分散在各个火力支撑点的十数门88毫米高射炮,但它们主体隐藏在阵地中,上部用伪装网严密地遮蔽起来,属于那种不见兔子不撒鹰、不到关口不放炮的!
  瞅见不远处一架“角斗士”四挺机枪闪跃着火光,小斯考布赶紧低着脑袋缩回到战壕里。这里的伞兵和党卫军士兵战场经验并不少,可当这些万恶的“角斗士”顺着战壕的方向低空扫射时,子弹所到之处仍是哀嚎声一片!
  在这种情况下,战壕中的士兵已经无暇分辨那些爆炸来自于英国飞机投下的炸弹、那些来自于向地面推进的英国坦克发射的炮弹。直到军官们大声呼喊“进入阵地,准备射击”,德军士兵们才又重新回到战壕上部。
  视线中,由十多辆坦克突前,大约两千名英军步兵紧紧相随,锋线已经推进到了距离阵地千米之处!
  两千人是个什么概念?
  如果站成非常密集的队形,小半个足球场的地皮就能容纳,但若是人与人之间两两相隔5、6米快速行进在田野之中,那浩浩荡荡看起来可相当壮观!
  轰!轰!
  近距离传来的炮声引起了小斯考布的注意,他踮起脚费力地瞧了瞧,配置在这个火力支撑点上的两门88毫米高炮开火了,地平的炮口遥遥指向那些隆隆前行的龟速坦克。对于没有参加过阿拉曼和蒙克之战的德军官兵们来说,最初看到这两个丑陋的大家伙很是好奇——重型高射炮布设在前沿阵地,这在1940年还是相当稀奇的战术!
第43章
谁才是战场之王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在遥远的东方,落后的工业与军阀混战、土匪横行的格局造就了火炮的独特地位,拖着一门大炮也许就能四处耀武扬威,而在欧洲战场上,火炮的身影遍及各个角落——但换个角度,即便是中等口径的步兵炮开上一炮,幸运的话也能干掉十来个经受多年训练的正规军士兵,他们本身的价值连同政府需要偿付给遗孀们的经费,加起来也够这“黄金万两”!
  克虏伯的炮举世闻名,不列颠的“黄金”正源源不断送上怀特岛……
  经过阿拉斯和蒙克之战,克虏伯军火在德国军方的要求下,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就为德军现役的88毫米炮生产出了数以万计的穿甲弹和破甲弹,而在纽波特以北地形开阔的战场上,两门由党卫军官兵操纵的88毫米重型高射炮隔着不足一千米的距离,每次精准的命中几乎都能够打爆一辆造价在8000到10000英镑的英军坦克;两辆同样隶属于“元首警卫旗队”团三号坦克也使用各自的50毫米火炮迅速开火——口径小的好处是射速快,随车携带的弹药量也多,这种短管坦克炮虽然难以击穿“玛蒂尔达”的装甲,对付英军现役的几种巡洋坦克并没有太大问题(它们的造价其实不比玛蒂尔达便宜)。不多会儿,十几辆英军坦克竟有一多半停止了前进,就算没有殉爆的,也只能眼睁睁看着步兵同伴们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向前冲。
  或许是害怕己方坦克全部报销之后,步兵们会陷入德军火炮与机枪编制的恐怖火力网而招致惨败,英军指挥官们赶紧趁着还有几辆坦克能够提供近距离火力支援下令突击。随着尖锐的哨子声再次响起,手持步枪、挺着刺刀的英军步兵从小跑变成快奔,龟速的步兵坦克很快被他们抛在了身后。
  两千多人集体奔跑时,跳跃的托尼盔和反射着阳光的刺刀看起来蔚为壮观,而士兵们脚下扬起的灰尘竟渐渐有了遮天蔽日之势,并让阵地上的德军官兵们隐约产生一种千军万马袭来的错觉。
  机枪一响,同样是“黄金万两”。
  自从英军部队进入射程开始,阵地上的数十挺MG-34还有从英军手中缴获的布朗式轻机枪就没有停止过吼叫,经验丰富的机枪射手们让子弹集中在一线阵地前方300到500米之间的地域,尽量以交叉火力射杀对方步兵——德国军队在上一场战争中就已经充分意识到了交叉火力对于散兵队列的杀伤力远远超出了单纯的正面扫射,经过二十多年的沉淀,这条实战积累出来的教条非但没有被荒废,反而被拥有更先进武器的德军官兵们发扬光大。
  在相对完整的防御体系面前,快速推进的英军步兵们不是一个个倒下,尽管他们都是血肉之躯,却如同秋天的麦穗般一把一把地被人收割……
  步兵们前赴后继,幸存的英军坦克和部署在出发阵地上的火炮也在奋力开火,炮弹袭落之处,德军机枪火力会出现暂时的停顿,但从其他火力点射出的机枪子弹立即填补了它们留下的空白,随着大股英军步兵进入500米区域,德军阵地后面的迫击炮不慌不忙地开始射击了:莱茵金属的三六型50毫米轻迫击炮最大射程虽然只有520米,但全重14公斤,仅为三四型80毫米迫击炮的四分之一,造价也只有400帝国马克,专用弹的杀伤力为80毫米炮击炮弹的大约一半,非常适合伞兵和快速机动部队使用;同样由莱茵金属制造的80毫米迫击炮造价为810帝国马克,最大射程能够达到2400米,炮弹的最大散布半径为65米,由于重量较大,通常由卡车或者半履带式装甲车运送。
  照着这样的形势继续发展下去,被动挨打的英军进攻部队很难在德军阵地前多支撑十分钟。不过一头撞上了南墙,英国人终究还是知道拐弯的:步兵队列中的军官们终于放弃了令人厌烦的哨子,转而用夸张的肢体语言示意自己的士兵后撤,但进攻部队并没有一口气全体撤到机枪射程之外,而是在大约600米处转入了就地防御——战场上能够完成这样的动作,每一个士兵肯定是预先知道战术安排的。
  两寸或是一尺高的田埂成了英军步兵们暂时栖身的阵地,卧倒在地之后,他们迅速架起了轻机枪和李·恩菲尔德步枪,枪炮对射的场景,与这个时代钢铁雄师横冲直撞的主流战术那样的格格不入!
  随着进攻一方组织起了有效的射击,对面阵地上的德军反而渐渐安静下来,但这样的变化还并不足以扭转战场局面,几队英军步兵试图凭借己方的火力压制有所突破,但他们还没跑出百米,就被德军阵地上突然爆发出来的一阵“撕布”声给齐齐放倒,紧接着,德军的迫击炮弹毫无征兆地频频落下,随便一发都能干掉几个甚至十几个趴在地上的英军士兵,宽不过一两英寸的田埂,亦不足以抵御德军坦克炮的攻击!
  看似谁都无法一口吞掉对手的胶着战,战损率上的差距却意味着英军依然处于下风,但似乎是早有安排的,一架外形笨拙、拥有双层机翼的船式水上飞机(也就是不用浮筒、机身下部为船型)踩着关键时点从北面飞来。熟悉英国海军的人不难辨认出那是通常配备给战列舰或巡洋舰使用、可轨道弹射的秀泼马林“海象”式水上飞机,时速缓慢,是任何一种战斗机的可口美餐,机上配备有无线电设备,通常情况下主要用来执行海上侦察、炮击校射以及搜救任务。
  透过高倍狙击镜,小斯考布能够更为清楚地观察到那架模样丑陋的水上飞机,它那船型机舱并不适合挂载炸弹,机翼下两个圆滚滚的东西看起来吓人,却只是起辅助作用的小型浮筒,唯一的武器似乎就是那挺位于机鼻处的机枪,看起来就没有什么杀伤力!
  瞄了两眼,射术精准的空军少尉重新将注意力放到了正面战场上。将一排子弹压入弹仓,不厌其烦地重复着拉动枪栓、瞄准、射击的连贯动作。英军进攻停滞之后,大量步兵停留在步枪射程之内,而他仍能找到那些拿着左轮手枪的英国军官,虽然无法做到一枪一个,但打没有反击能力的兔子可是相当惬意的事情!
  接连射中了三个倒霉蛋,小斯考布拉开枪栓,从身上摸出一排5发子弹。那架船型机身的水上飞机差不多盘旋了有一圈,苍蝇般的嗡鸣声还在耳边,远处突然又传来了那种令人无比讨厌的汽笛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2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