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雄心(校对)第2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0/262

  “诸位!”山本起身后扫视了半圈,虽然高级军官们各居其位,却无一例外的竖着耳朵。听到司令长官发话,餐厅里顿时一阵椅子移动的吱呀声。
  “早餐后请至作战室集合!”
  说罢,山本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而军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论是刚开始进餐还是已经临近尾声的,都只能迅速离开位置然后依次走出餐厅。
  随后发生在作战指挥室里的事,低级的军官和水兵们是无从知晓的,第二批侦察机轰鸣着离开了舰队,漫长而煎熬的等待又开始了,大约一个半小时之后,第一批侦察机返航而至,而没有回收飞机任务的两艘轻型航母已经转到了逆风方向,看样子是准备放出第三批侦察机,可就在这个时候,南偏西的天空中突然出现了一群不速之客,相对密集的编队显然不是普通的侦察机,见此情形,舰队里的嘹望员们迅即发出警报,而舰队防空炮的嘶吼几乎是与机械式防空警报器的声音一同出现,密集的炮火迅速在舰队上空编织了一张拦截网,以保护己方的核心战舰——两艘大和级战列舰以及随行的诸多海军“明星”:长门、扶桑和伊势。虽然随行的护航舰艇也极力保护着几艘轻型航空母舰,但它们背离舰队逆风而行,有的为了接收侦察机而放慢了速度,编队阵型远不如战列舰队那样齐整严密。在许多舰艇上,措手不及的军官和水兵们都在叫喊,不少人诧异于己方侦察机飞行员居然笨到连“尾随而至”的敌人都没有发现,也有人无暇追根刨底,只是催促同伴们尽快进入战斗位置。
  纵使两艘大和级战列舰居然在很短的时间内调整主炮以威力惊人的散弹实施对空射击,但所有的一切都不能阻挡美军舰载机发动进攻。待到这些银灰色的战鹰迎着密集的炮火呼啸而下,将一枚枚炸弹投向各自寻定的目标时,日军官兵们反倒清醒了一些:这汹涌来袭的第一批美军飞机数量其实并不多,除去用于护航的战斗机,真正能够威胁到己方舰艇的俯冲轰炸机才三十架不到!
  恰恰是这二十几架无畏式俯冲轰炸机葬送了日本帝国海军赢得太平洋战争胜利的希望,由大型邮船“阿根廷丸”号改装而成的轻型航母“海鹰”号被一枚1000磅的航空炸弹炸穿了飞行甲板,爆炸随即引发了机库大火,整艘航母顿时浓烟滚滚,损失大批舰载机和飞行员不说,短时间内更是彻底失去了战斗力。
  同样由邮船改建而成的“隼鹰”号和“飞鹰”号可不是样子货,它们排水量达到2.4万吨,改建过程中许多重要部位都加装了DS钢板,强劲的动力和不俗的载机量使得它们具备了随同主力舰队作战的能力,在“加贺”、“赤诚”一沉一伤的情况下,这两艘中型航母已经悄然成为联合舰队登场亮相的“黄金替补”。在接连吃了两枚近失弹之后,“隼鹰”号的指挥官终于意识到情况不妙,果断放弃了强行起飞舰载机的企图,指挥战舰在两艘随行驱逐舰的掩护下全速机动。相比之下,“飞鹰”号的运气可就不太好了,在这艘逆风形势的航空母舰上,两架零式战斗机先后飞离甲板,就在第三架开始滑行之时,一枚航空炸弹突然落在了飞行甲板尾部,已经启动并等着起飞的十余架零式战斗机成了倒霉的“池鱼”,剧烈的爆炸瞬间将最旁边两架掀入大海,而距离炸弹落点最近的一架则被剧烈的冲击掀得翻了起来,落下时狠狠砸在了后面一架飞机上,飞速转动的螺旋桨顿时变成了骇人的电锯,瞬间将零战轻薄的铝皮撕成了碎片,装满燃料的油箱也变成了大号的汽油弹,腾空而起的巨大火球迅速吞噬了周围几架原本仅仅是受到了轻微震荡的飞机……
  由于正好在战列舰队侧旁行驶,三艘祥凤级成了留守主力舰队的航空母舰中较为幸运的,这些排水量刚过万吨的轻型航母相当脆弱,即便一枚近失弹也可能对它们的舰体造成难以预料的破坏。战斗临近结束,遭到一整队无畏式攻击的“瑞穗”号成了当场沉没的唯一一艘航母,尽管载机量不多,但它却是整个舰队中搭载侦察机最多,也是唯一一艘装有四座弹射器的航空母舰。
第161章
掌控节奏
  美军舰载机群最终消失在了天际,数架刚刚从“隼鹰”号上起飞的零式战斗机在舰队上空无助的盘旋,从他们的角度看这支代表着日本帝国海军巅峰时代的舰队,威武雄壮的气势犹存,却平添了几许沉重的没落感。
  渐渐升起的朝阳,似乎让沉痛中的人们又看到了新的希望。
  在超级战列舰“大和”号的舰桥上,穿着洁白军服的山本五十六已经一声不吭地站了许久,这会儿他的高级参谋们倒是十分忙碌。尽管随行的航空母舰一沉两伤,但“隼鹰”号再加上两艘艘祥凤级轻型航空母舰——“瑞凤”号和“翔凤”号,此时都还可以正常作战。只要侦察机发现并及时报告美国舰队的方位,联合舰队短时间内仍能够派出数十架飞机前去攻击。
  就造价而言,昂贵的战列舰无一受损,遭到攻击的几艘航母都是“便宜货”,这本该让日本将领们感到欣慰,然而在海军航空兵的作用愈发重要的今天,一艘拥有完整战斗力的轻型航空母舰,其战略价值却甚过于那些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建造的大型战列舰,时代的变革造正在早就新的海上霸主!
  “司令官阁下,是否打破无线电静默通知南云舰队?”一名幕僚低声建议说。
  “不,不必了!”山本迅速而坚决地回答说,“美国舰队发动的空袭只有如此规模,这说明突袭马尼拉的航空部队仍在途中,只要我们能够按照计划截杀他们,这场仗也就赢了一大半!相比于帝国的太平洋战略,区区几艘战舰是完全值得牺牲的!”
  虽然眼神中仍有忧虑,幕僚还是鞠躬点头:“是,我明白了!”
  那支以航空母舰为主力的快速突击舰队能否在浩瀚的大洋上找到并截杀先前突袭马尼拉的美国舰队,没有人可以拍胸脯保证,也许突击舰队此去便不复返——看似胸有成竹的作战行动本质上却依然是孤注一掷的豪赌,这看起来是由指挥官的个人运气左右,但决策者长期以来所坚持的扩张主义以及民族文化所带有的强烈侵略性,才是导致这一切的根本原因——甚至可以说,这个狂暴的民族每一次对外战争都会得到相同的结局,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不会改变!
  在如今的联合舰队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官兵都是拥有常年航海经验并且经历了太平洋战争一系列作战行动的老兵,由于防空机动而散乱的舰队很快就恢复了队形,“瑞穗”号已经沉没,两艘随行驱逐舰正在忙碌地打捞幸存者,“飞鹰”号的甲板大火已经得到了控制,于是又重新回归了舰队序列,唯独“海鹰”号因为随时可能发生爆炸而被排除在外,只留下三艘驱逐舰从旁掩护,并且利用小艇不断从航空母舰上接运撤离的舰员。和以往一样,本身并没有犯错的舰长却拒绝离舰,换了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把这种行为看作是鲁莽无谓,毕竟建造一艘舰艇容易,培养一名合格的高级指挥官却需要漫长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人的素质也不像钢材那样可以通过技术来保持稳定性。
  在沉闷而压抑的气氛中度过了最难熬的半个小时,负责通讯的军官突然失声喊叫,毫不顾及自身形象以及他所代表的日本帝国海军。听到这个冒失的声音,幕僚们无不转身回头,唯独山本五十六在这个时候仍然面朝舰队前方。
  “发现了……发现了美国舰队,它们在西南方240海里处,方位是……”
  通讯官情绪激动地说完,所有人又齐刷刷地将目光投向山本。
  “航空战队,出击!”
  山本的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在这之后,幕僚和技术军官们顿时又“乱”作一团,命令迅速传达下去了,三艘航空母舰重新转向逆风的方位,晴朗的天空为航空部队的出击提供了最佳的条件。隐约间,海面上响起了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这一次,它让各舰官兵都感到振奋,然而所有乐观的情绪很快遭到了致命打击——伴随着突如其来的空袭警报声,视线远端竟又出现了一群黑点!
  “是美国飞机,美国飞机!”站在舰桥上使用望远镜观察的军官无比哀怨地向联合舰队的司令长官报告说。
  “慌什么?”山本冷冷地喝斥道。
  军官自觉失态,羞愧地鞠躬点头,他重新拿起望远镜又观察了片刻,以相对平静的口气再次开口说:“舰队西南方发现敌人航空队,约有六十到七十架!”
  这个数量听起来仍不是太多,此时舰队上空盘旋着一个中队的零式战斗机,虽然远少于来袭的美国舰载机,但在日本海军官兵的心目中,零战打遍太平洋无敌手,以少敌多也不在话下。
  带着同样的自信,十余架零式战斗机径直冲向来袭的美军机群,少了己方飞机的“妨碍”,联合舰队中的战斗舰艇开始组织在中近空组织防空火力,两艘大和级体型惊人的主炮也昂首转向了西南方,专为防空作战设计的散弹不但威力大,射程和散布范围也是相当强悍的,以至于日本海军高官曾夸口说,大和级战列舰就是一个漂浮的钢铁要塞,多少舰载机都无法对其构成致命的威胁。
  耗费了四万多吨优质钢材,加上两百多门大小口径的火炮,大和级战列舰这“钢铁要塞”确实名副其实,然而在攻陷旅顺要塞之后,日本陆军将领曾豪言“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可攻陷的要塞”,陆海军相悖的言论虽然是时隔数十年所说,却依然充满了讽刺意味。
  为了避免在敌人空袭时对航母本身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三艘航空母舰上已经挂载炸弹的舰载轰炸机迅即起飞,待到美国轰炸机飞临舰队上空,百分之九十的飞机都离开了甲板,仅“隼鹰”号还有最后几架用于护航的零式战斗机仍在等待升空。战列舰、巡洋舰和驱逐舰的防空炮狂怒地嘶吼着,密密麻麻的炮弹在空中飞窜,然而这样一张防空火力网还远远达不到“疏而不漏”的程度,趁着零式战斗机与己方的“野猫”式和“海盗”式护航战斗机激烈缠斗而无法分身,两队“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各自寻找防空火力薄弱处发起攻击,很不幸的是,日本人并没有吸取先前的教训,为航空母舰护航的轻巡洋舰和驱逐舰在对空火力上明显比战列舰队弱。
  这一次,“隼鹰”号没能继续自己的幸运之旅,它从一开始就被十数架美军无畏式轰炸机盯上了,为了施放最后几架零式战斗机,它虽然已经加快了航速,却并没有大幅度机动转向规模攻击,在护航舰艇勉强干扰前几架无畏式投弹之后,接连两枚1000磅的航空炸弹不偏不倚地命中了它宽大的甲板,外倾设计的岛式舰桥瞬间遭受严重损毁,飞行甲板中部发生爆炸留下的巨大弹坑使得还没起飞的零式战斗机再也无法离开甲板,不仅如此,已经升空的舰载机返航后也只能前往另外两艘载机量非常有限的轻型航母降落——这还仅仅是理论上的情况。在不到五分钟的时间里,“瑞凤”号和“翔凤”号也接连遭到了美军舰载机的攻击。在全速机动的情况下,“瑞凤”号只吃到了两枚近失弹,“翔凤”号的舰员更是被一枚落在甲板上的哑弹惊出了一身冷汗。
  对付F4F“野猫”,日本海军航空兵的零式战斗机拥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但对战新近服役的“海盗”,日本飞行员们可就要吃力多了。在势均力敌的战斗中,他们在战损比例上虽然获得了九比六的胜利,然而阻击敌方轰炸机、保护己方舰载机这两项关键任务却没有一项得以完成。美军俯冲轰炸机投弹之后便扬长而去,临时起飞避战的日军九九舰爆却在缺乏掩护的情况下遭到了一小队“野猫”的攻击。这情景就如同野猫溜进了养鸡场,纵使这些鸡拥有尖嘴利爪,却完全不是猫的对手。在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里,五架“野猫”总共击落了十二架九九舰爆,日本舰队的第一波空中反击刚开始就损失了三分之一的攻击机,“隼鹰”号的受损更是大幅削弱了他们的后续战力。
  在明知不可为的情况下,已经起飞的九九舰爆和结束了鏖战的零式战斗机依然在舰队附近集结起来,由9架战斗机、19架轰炸机和4架鱼雷机组成的攻击机群远远跟着返航的美军舰载机群朝着西南方向飞去。这一去,大部分飞行员再也无法返回本方舰队。
  与此同时,在“大和”号的作战指挥室里,参谋军官们经过计算后为舰队指挥官提供了一份时间表:如果双方舰队继续保持目前各自的航向,将有很大的可能在天黑后进入舰炮射程,如果美国舰队只是就地机动,而联合舰队全速行驶,仍能够在午夜之后逼近对方的舰队。
  按照日本侦察机飞行员发回的报告,双方舰队的战列舰数量为八比八,不过就舰艇的吨位和火力而言,拥有两艘大和级、两艘长门、两艘伊势、两艘扶桑明显强过仅有部分新式战列舰服役的美国舰队。
  至于两艘由德国续建的前英国乔治五世级战列舰,日本海军并没有充分考虑它们的战术作用,也根本不清楚它们在实战中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毕竟这一级号称强大的战列舰不是战沉就是被俘,从未在真正的海战中发挥过威力。
第162章
战,定乾坤
  日近正午,在日本联合舰队旗舰“大和”号上,将领们仍在焦急等待着快速突击舰队的消息,然而为了避免被敌人利用无线电侧向探知方位,那支以航空战队为核心的突击舰队非取得成功的情况下并不会主动打破无线电静默。
  好几名将领先后向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提出建议,用带暗语的密码电报提醒南云双方的主力战列舰队正在以为数不多的舰载机交战,好让南云在苦寻美国航空战队不得的情况下包抄美国主力舰队的后路,那样即便不能歼灭美国太平洋舰队海军航空兵的主要力量,也能够重创美国的战列舰群。
  可“赌徒”依然坚持己见。
  在这个糟糕的上午,联合舰队前后三次遭到美军舰载机的空袭,除第三次敌方机群规模较小而未遭严重损失之外,前两次都造成了随行航空母舰的减损,而己方投入反击的航空兵力数量有限,第一批还未靠近美国舰队就遭到战斗机的拦截,以折损大半飞机的代价攻击了两艘美军航母。根据飞行员的报告,美军方面两艘航母都中了弹,只是损伤情况难以确认。第二批出击的日本舰载机共32架,已是剩余两艘轻型航母所能够派出的全部战机,在王牌飞行队长后藤大佐的率领下带着必死决心飞向美国舰队,结果仅有3架九九舰爆返航而归。且不论攻击的结果如何,如今堂堂日本联合舰队主力战队中仅剩下不足20架舰载机可以使用,而受损的“隼鹰”号、“飞鹰”号虽然还有三十多架完好无损的飞机,但由于飞行甲板损坏而无法起降,舰上人员正用各处搜集来的木板进行抢修,力争先恢复舰载机的起飞能力。
  由于舰队航空兵的严重缺乏,将领和高级幕僚们都觉得要么高速杀向美国舰队,在当晚或是次日以舰队炮战的方式决定这场海上大战的胜负,要么调头转向,尽速脱离美军舰载机的攻击范围。经过极其艰难的考虑,山本终于下令:舰队转向,以15节航速向北行驶。
  当航空技术发展到几架飞机就可以击沉一艘大型舰艇之时,堂堂正正的舰队决战就像是在机枪上插刺刀,若非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没有人会选择这条迫不得已的道路。
  敌机随时可能来袭,正常进餐已无可能,各舰官兵只好在战斗岗位上轮流吃饭团子简单对付,就这样挨到了下午2点,还有不少水兵刚刚领到自己的午饭,据说联合舰队的高级将领们也差不多是在这个时候才去吃午饭。美国飞行员们像是算好了时间,恰恰在2点过5分出现在了视线中,许多日本舰员只好将剩下的饭团强行塞进嘴巴,然后匆匆回到高射炮位置上。仅有的几架零式战斗机已难堪大用,这一次舰队基本上是要靠舰艇炮火应付美军空袭。
  随着战斗警报的拉响,联合舰队所属各战队纷纷加速,然而建造年代的不同以及作战用途各异,有些军舰的最高航速仅仅20节出头,有些可以达到34节以上。于是,庞大的舰队很快失去了原有的整齐队形,四艘新锐战列舰及十余艘护航舰艇加速到了27节航速,四艘稍显老旧的则以22节航速在近二十艘舰艇的掩护下自行机动,所剩的航空母舰编为一个完整的战队,这一次为它们提供防空掩护的舰艇增加到了十五艘,其中包括两艘战时进行了改装的长良级“防空巡洋舰”。
  不过,此次来袭的美军舰载机却不再直奔日军仅存的几艘航空母舰而去,而是气势汹汹地杀向日本联合舰队的旗舰“大和”号,而且不仅是俯冲轰炸机和鱼雷轰炸机轮番上阵,就连战斗机也频频俯冲而下对战舰进行扫射——机枪对大和级战列舰所能够造成的破坏就如同用小石子丢坦克,所不同的是,前者可能对露天战位上的水兵造成杀伤,后者仅有十万分之一的几率造成坦克机械故障。
  舰艇上升腾而起的密集火力在中近空的某些区域形成了看似无懈可击的“墙”,但美军飞行员总能够在墙与墙之间找到飞机能够安然穿过的缝隙。很快的,从无畏式俯冲轰炸机上投下的炸弹命中了“大和”号的舯部,这也是日本帝国的海上巨无霸服役一年又三个月以来首次遭到攻击,尽管炸弹对舰体造成的破坏非常有限,但是炽烈的火焰与滚滚而起的浓烟还是让许多日本海军官兵惊得目瞪口呆。
  有了第一枚,第二、第三枚也在短短数分钟内接踵而至,这些几百公斤一枚的航空炸弹似乎只能够弄脏这艘超级战列舰整洁的外观,每每爆炸结束之后,它依然能够以较快的航速在海面上进行机动,而且舰上的火势浓烟也都在水兵们的努力下很快得到控制。与此同时,由于周围的舰艇都将防空炮火集中过来,为了这三枚炸弹的命中,美军航空兵竟已损失了六架舰载机。看着一架又一架涂有美军徽标的战机凌空爆炸或是拖着狼烟坠海,附近战舰上的一些日本水兵居然兴奋得欢呼起来。
  笑到最后的才笑得最好,这句话普天之下皆有用,战场也不例外。
  正当联合舰队的绝大多数官兵都全神贯注于与这七十多架美军舰载机的海空大战之时,二十架银灰色涂装、拥有粗壮起落架并且在机腹挂载有重磅炸弹的飞机以超过4000的高度飞临战场。在1940年末那场决定欧洲战事走向的英吉利海峡大战中,当时正是这种俯冲轰炸机使用重达1吨的航空穿甲弹干爆了英国皇家海军的多艘大型舰艇。由于升空负荷较大,该型号的“斯图卡”直到1942年冬才正式装备德国海军舰载机部队,并被命名为Ju-87-C2,以区别于普通型号的舰载俯冲轰炸机。实际上,它们在外观上仅有细微的区别,而考虑到飞行甲板的长度以及作战半径,重磅航空穿甲弹的规格也从1吨减少到了850公斤。
  安装在机头位置的响笛曾经是“斯图卡”的特有招牌以及从心理上震慑敌人的有力武器,然而这种装置对于飞行速度有所影响,加之海上作战追求突然性和隐蔽性,因而德国海军的Ju-87C一律未配这种特殊装置。于是,当二十架已经移交美国海军的Ju-87-C2四架为一小队,从四千多米高度瞄准日军航空母舰俯冲而下时,下面的日军水兵们听到的仅仅是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以及迅速增大的呼啸声,待到他们惊慌失措地转动防空武器进行射击时,银灰色的大鹏已经获得了极其惊人的俯冲速度,并且在大角度的俯冲中小幅度调整方向——这样数量的动作是仅仅训练了几个月的美军飞行员难以掌握的,一旦日本海军击落这些飞机并且俘获飞行员,简单的审问就能找出破绽,但正如阿道夫·希特勒在战争爆发前的一次演讲中所说:一个只懂得抗议的国家,是一个没有骨头的国家。自从德国志愿者的身影出现在太平洋战场开始,不论是捕风捉影还是获得了确凿的证据,因为担心惹恼了德国政府而招致其出兵南亚,东京政府所做的仅仅只是抗议。
  正应了那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与美军舰载机同一批出发但因速度原因拉在大编队后头的Ju-87-C2,从飞抵战场到发动进攻都保持了相当的突然性,在微弱抵抗近乎忽略不计的情况下,德国志愿者飞行员们展现出了长期训练的出色水平,三枚重磅航空穿甲弹接连命中了中型航空母舰“隼鹰”号,当即在这艘正处于抢修状态的日本航母引发了全舰大爆炸,水兵和飞行员没有一个侥幸逃生。两分钟后,“瑞凤”号也被一枚重磅航空穿甲弹命中,它直接穿透三层甲板落到了最底层,直接炸断了该船的龙骨,导致它随之发生严重断裂,一转眼的功夫就从浩瀚的海面上消失了。
  先前受损的“飞鹰”号和“海鹰”号已经成功灭了火,黑烟的消去反而使得它们在阳光下格外惹眼。它们各自被一队“斯图卡”盯上,没能支撑过对手的一轮轰炸便相继发生了剧烈爆炸,此时留守联合舰队的航空母舰中,仅有“翔凤”号独自逃生。
  尽管不愿意承认,日本联合舰队的主要将领们这时候已经彻底失去了胜利的希望,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只想着尽快脱离战场,返回本土重振旗鼓、来日再战,纵使对赢得太平洋之战仍抱有信心,但这样一天将在他们心中留下难以抹去的痛。
  就在半个小时之后,相隔近千公里的海面上,成群结队的日军舰载机正迎着阳光的方向呼啸而去,它们的侦察机在海面上发现了突袭马尼拉归来的美国特混舰队,虽然飞行员报告说美国舰队中仅有两大两小四艘航母,但南云显然没有意识到这背后意味着什么,何况他率领的快速突击舰队全速奔袭了数百海里,未战而退是完全不能容忍的。
  可是,美军特混舰队中装备着新式Fumo-42型对空警戒雷达的“勇猛”号和新“黄蜂”号早早就探测到了来袭的日本机群,在突袭马尼拉之战中几乎未遭损失的舰载机部队迅速出动,迎击的战斗机群中包括有美国海军的主力舰载机F4F“野猫”和德国海军的主力舰载机BF-109T,以逸待劳并且众志成城,这场海空大战从一开始就定好了基调……
第163章
这就是人生
  和煦的春日,东普鲁士的广袤田野正焕发着勃勃生机,这里是德意志帝国最富饶的粮库和牧场,也是现任德国总理汉斯·罗根的老家,这里有着他亲密的家人——八十高龄的祖母,身体硬朗的母亲,还有叔伯舅姨、表哥表弟表姐表妹以及堂亲等等,算得上四世同堂、“枝繁叶茂”的一大家子。当然了,以欧洲人的习惯,除非丧葬嫁娶,这些远近的亲属才有机会齐聚一堂,平日里就算有人当了总理,也不太会走得频繁。
  这一次,罗根却是为参加昔日未婚妻的婚礼而来。
  恋人结婚了,新郎却不是自己,这无比哀伤的场景却并没有落在罗根的身上。在乡间的小教堂,他穿着平民衣装,就像是新人的普通亲属邻居一般,以真诚的笑容和祝福赠予新婚夫妇。
  尽管是两个农场主儿女的结合,传统仪式的婚礼却没有奢华的大排场,这就如同罗根当初和艾薇儿的婚礼,一方贵为德国内阁总理,一方是德国总统的孙女,也仅仅邀请了部分亲属和亲密战友出席婚礼,并在柏林日报最末页的小角落里昭告了广大亲友。这看起来不无遗憾,更不符合东方人的价值观,然而,一掷千金的婚礼并不意味着真正的幸福,在心理上甘于平凡,在今后的漫长道路上也许还能够走得更为顺畅。
  出席婚礼之后,罗根并没有急着返回柏林,而是在这美丽的乡间小住数日。手握军政大权之人总给人以日理万机之感,然而当一个国家走上正轨的时候,它应当像一部构造精密而完整的机器,只有当需要调整速率或状态的时候才会用到控制按钮,其他时候依照既有程序运作即可。于是,身体欠佳的威廉·弗里克长期静养,年富力强的内阁总理纵情湖光山色,国防部长总是在琢磨他的图纸,就这样一群“不务正业”之人,却将庞大的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曾经笼罩在国民头顶的战争阴云渐渐消散,因战时体制而连年巨额亏空的国家财政也在明显转好,至于狂热于军事、信奉战争的那部分军人,也在德美联合参谋部和太平洋找到了自己的新定位。
  ※※※
  “真怀念从前的时光,轻松自在,无忧无虑!”
  穿着衬衫马甲和马裤皮靴站在邻家的马厩旁,罗根的姿态也许会让邻居们想起当年那个羞涩的小伙子,他曾是那样的眷恋这家的红发女孩,把她放在仅次于国家和荣誉的位置,然而时光如刀,竟割断了昔日的情愫。如今的淡然,在一些人看来成了薄情寡义。灵魂深处的东西,即便是神也无法改变。
  “那时候再怎么也就个平凡的乡下小子,现在却令所有人羡慕的领袖哩!难道不好么?”
  马厩里,挽着那一头火红秀发的露西拿着一把长刷子,正使劲地给她的枣红马洗澡。两年多以前的小马驹,如今已经长成了一匹威风凌凌的骏马,虽然身形还有些单薄,可矫健的胚子已是一览无遗。
  露西的新婚丈夫,临近农场的继承人,一个脸上总是洋溢着热情笑容的青年,平日里总是毫不计较地帮助邻居干活,只不过今天帮忙的对象已经变成了老丈人。他站在马厩里叉着草料,时不时满心崇拜地看看年轻而富有魅力的德国总理。作为同乡,他们没准在儿时就是玩伴,只不过罗根很早就开始上军校,在漫长的青年期想必联系不多,只是当年的小伙伴们顶多觉得这狂热与军事的家伙有朝一日会当上将军,只是如今的地位却已然超越了普通的元帅。
  对方的话语中还带着未解的怨气,罗根却无尴尬之意,他很坦然地说道:“每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都会有不同的追求,而且……有些变化是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的,希望你能够理解,并且真心诚意地祝福你们幸福美满!”
  “您能够大驾光临,就已经是最好的祝福了!再说您也一直很照顾蒙特!”
  说这话的时候,刷子上的力度依然不减。
  “有件事……”罗根顿了顿,“蒙特前一阵子给我写了封信,说他想要到当志愿者!”
  “如果他载誉归来,我们会感谢上帝,可如果他遭遇不测……”红发姑娘抬头看着眼前这气质不凡的青年,后一句话留给对方自行揣测。
  “信我还没回呢,只是觉得年轻人应该多磨练磨练!”说到这里,罗根忽然觉得自己像是在拿着这件事变相胁迫,便改口道:“在战争年代,人们崇尚武力、崇拜军人职业,相信随着和平年代的到来,人们会渐渐淡化这种思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0/2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