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雄心(校对)第2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2/262

  数秒的沉寂,位于道路两侧、距离不近也不远的沙丘上突然爆发出激烈的枪声,久违的水冷重机枪畅快地嘶吼着,将成串的子弹洒向那些仅能够依托车身和车厢板进行战斗的意军士兵,小口径的迫击炮弹也带着特有的怪叫声呼啸而下。一些载有燃料或者弹药的卡车虽然躲过了最初的巨大爆炸,这一次却没能够躲过致命的侵袭,短短几分钟之内,道路上或大或小的爆炸声此起彼伏——透过滚滚烟尘,随处可见意军士兵到处乱窜的窘相!
  “撤!”
  以黄绿颜料涂脸的方脸男子毫不贪恋对己方极其有利的战局,哪怕他的手下只需要付出极小的伤亡就能够全歼当面之敌,且能够顺手缴获数量可观的战利品,他也没有一丁点儿犹豫。凭借事先的精心谋划,这支仅有数十人的作战小分队宛若这荒芜地带的风,来无影去亦无影。等到那些挂载炸弹的意大利飞机气势汹汹地寻来,哪里还瞧得见一个肇事者?
  自北进攻沙特的意军远征部队背腹受敌,攻势还未发动便已失了锐气。在沙特首都利雅德以西相对温润的平原地带,由四万两千名意大利陆军士兵和七千名海军士兵组成的第3集团军则难能可贵地保持着旺盛的士气。自从登陆以来,当面之敌要么是被舰炮吓破了胆,要么是被“反水”的部落武装抄了后路,大大小小的仗打了二十几场,除了少数几块硬骨头啃得比较辛苦,这支意大利远征部队可算是一路顺风顺水,甚至还因为“百战百胜”而受到了国王和领袖的大力褒奖。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己方的轰炸机群都被懦弱无能的第1集团军要了去,但意大利第3集团军从上到下都没有把号称利雅德“西部堡垒”的阿菲夫放在眼里,指挥官莫里托将军甚至豪言“像推土机碾过蚁穴一样”拿下阿菲夫!
  阿菲夫低矮残破的城墙自然无法抵挡住意军强劲炮火的侵袭和装甲集群的冲击,1.2万名沙特士兵虽然士气低落,但还是按照指挥官的要求在城墙外围挖设堑壕,为了增强工事的牢固性,他们从城里的百姓那里征集了大量木石,以至于许多建筑物在意军到来之前就已经不成样子,除此之外,伊本·沙特国王的一支精锐卫队还连夜从首都护送来好几卡车的弹药箱,据说这些弹药原本都是英国军队准备用来抵挡德国非洲军团攻势的,然而它们还没来得及发挥作用,隆美尔指挥的装甲集群就已经隆隆地驶过了英军的堑壕,迫使二十余万英联军最终在耶路撒冷举手投降。
  在战场上,意大利人有心模仿德军的闪击战术,然而在人员、装备以及思维方式都大相径庭的情况下,这种模仿注定是形似而神不似。以轻型坦克和装甲车组成的装甲侦察部队试图绕到阿菲夫南面进行试探,然而还没有靠近沙特阵地,便在一片看起来生机勃勃的田野中遭遇了罕见的地雷阵,在没有发生直接交火的情况下,意军竟损失了27辆战车,占到了这支装甲部队总兵力的近三分之二。更令人无语的是,意军指挥官判断沙特军队在城南实施严密防守,便以第二支装甲侦察部队绕至城北。结果,同样的惨剧一天之内二度上演,这一次意军不仅损兵,连刚刚获得金质荣誉勋章的指挥官曼费斯托中校也殒命沙场——干掉他的是一枚老式的英制步兵地雷。
  “意外”遭遇了地雷阵,莫里托将军却授意他的参谋官掩耳盗铃,一面将战况和损失押下不报,一面组织陆海军部队从西面向阿菲夫发起猛攻。这一下,接连不断的爆炸声从早上一直持续到了中午,开阔的战场上随处可见被地雷轰烂的零碎,有来自于人体,也有来自于车辆和枪炮。当然了,意军此战并非毫无收获,他们极其猛烈的炮火准备扎扎实实地轰塌了阿菲夫城的一大段城墙,据说倒塌的城墙还压死了不少试图逃跑的沙特士兵。
  是夜,一贯在遭遇挫败后选择长时间休整的意大利军队竟选择了摸黑进攻,这不得不说是莫里托将军非常有魄力的手腕。这一次,工兵们以略胜蜗牛的速度在坑坑洼洼的战场上排雷,没有火炮和坦克掩护的步兵们如蚁潮般缓慢而浩荡地漫向阿菲夫城,等到第一个踩中地雷的倒霉蛋出现时,意军步兵们距离城墙外的沙特军队阵地仅有区区两百多米的距离。若以是沙特军队的正常士气和战斗力来计算,意军无论如何也将赢下这一战,然而战斗开始不过十分钟,上万意军进攻部队就尽数撤了下来,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而意军官兵们的理由也出奇的一致:他们发誓说自己听到对方阵地传出撕裂亚麻布的枪声,防守阵地的不是沙特军队而是德国佬!
  有了这个相当充分的理由,意军士兵们任凭指挥官劝说也不愿再发起进攻,就连随后抵达的坦克营业拒绝参战。这迫使意军指挥官层层上报,在行动上总是饱受诟病的意大利军事机构这一次却表现出了惊人的效率,就在意大利第3集团军遭遇重挫的当天,一份慷慨陈词的报告就呈递到了刚刚用完晚膳的墨索里尼面前。领袖震怒,咆哮着要让“无耻卑鄙”的德国政府为此付出代价,包括承担意大利军队伤亡人员的抚恤费用、誓言绝不染指沙特之事。为了达成这一目的,这位意大利独裁者当晚就召开了紧急内阁会议,征求内阁成员们的对策。尽管自信心受到意军近期的胜利而高度膨胀,但是内阁首脑们还是冷静地劝说自己的领袖:德国人目前并没有把柄在自己手中,反倒是意大利国内的经济形势受到德国“战时中立政策”影响而出现动荡——其严重程度已经超过了两周之前的初步预计。纵然如此,墨索里尼还是决定向德国政府递交一份措辞严厉的外交文书,要求德国政府严查此事。同时,墨索里尼又写了两封内容不尽相同的亲笔信,派遣专人乘专机分别送至德国总统和总理处。不过,不论是德国总统和总理以私人身份寄予的函复,还是德国政府官方的外交回复,其意都是相当一致:除了已向国联通报备案的十余名军事观察员,沙特境内绝不会有其他德国现役军人,但不排除部分退役军人以私人身份接受沙特国王雇佣。为此,德国政府和国防军将立即着手开展一次清查,但鉴于德国的退役军人总数高达六百余万,且有相当一部分人在战争结束后各自前往国外营生,这次清查预计需要至少半年的时间。
  据说看了德国人的回函与回复,意大利领袖再度暴怒,甚至失手打碎了国王赠予的精致茶壶。
  对于德国政府的态度,意大利人恼火却又无可奈何,但他们还是决定顽强地将这场仗打下去。为了改变不利局面,意大利政府加紧对沙特各部落和地方势力的拉拢利诱,并动用大批空军运输机向那些部落投送军火、药品、食品甚至真金白银,鼓动他们脱离沙特王国转而支持入侵的意大利军队。同时,意大利海军命令部署在海湾的意大利舰艇不分昼夜地进行警戒封锁,还从部署在红海的舰队中紧急抽掉以重巡洋舰“戈里西亚”号为首的战斗编队和多艘大型运输船前往海湾。不过,在两艘悬挂沙特国旗的英制鱼雷艇对部署在海湾的意大利舰艇进行了一次不太成功的夜间鱼雷攻击后,意大利海军便迅速将重巡洋舰“的里雅斯特”号撤出海湾海域,并将昼夜巡逻封锁改为白昼巡逻、夜间防御,应变能力之“强”令人瞠目结舌!
第118章
国际志愿者
  “唉,你们听说了吗?国防部正在招募秘密志愿人员,有战斗机飞行员、海军飞行员、潜艇艇员、狙击手和技术顾问!”
  在位于法国布列斯特的德国空军基地军官餐厅里,一名身穿褐色飞行夹克与全套飞行服的上尉飞行员风尘仆仆地在餐桌旁坐了下来,尽管压低了声音,但这个消息还是引来了邻桌同伴的好奇打听。
  旁边有着一头金发的上尉飞行员揣测说:“是要去沙特打仗?”
  “沙特”可是最近欧洲热议的话题,现役的德国飞行员们也不例外——作为大裁军之后的精英,他们不但渴望用真正的战斗来证明自己,更希望追赶空战王牌榜上那一个个令人崇拜的名字。若是站在沙特一方,德国飞行员们可以非常轻松地从意大利空军那里获得自己梦寐以求的荣誉和战绩,可惜的是,德国政府早早表明立场:不会卷入西亚的军事冲突!
  “飞行夹克”摇头:“不,听说好像是去太平洋,协助美军作战!据说有很高的作战补贴和作战奖励,就是……战绩不能计入个人记录,也不能对外公布!若是不幸阵亡了,只对外公布是训练事故,不过倒是可以拿到一笔相当不菲的抚恤金!”
  听到这些,年轻的飞行员们各自思索着,而一名长着娃娃脸的中尉飞行员说:“嗨,要是不能算入个人记录,还去冒那个险干嘛?钱么,难道比生命还重要?”
  “飞行夹克”耸了耸肩:“话是如此,但若不趁着年轻闯荡一番,以后也许就再没有机会了!而且……即便没有战绩记录,在晋升军职的时候,上面还是会考虑这些作战经验吧?再说,也许我们国防军若干年后就有机会赴远海作战呢?这些实战经验可就占得先机了!”
  “哎,兰伯特,有没有听说谁报名了?比如……那些王牌飞行员?”金发上尉满怀好奇,其实就个人战绩而言,他也算是个“小王牌”了,但距离真正的一流王牌还有相当远的距离——这就像是站在阿尔卑斯山的山腰仰望顶峰,看得到却摸不着!
  “飞行夹克”回答道:“那倒没有听说,毕竟这次是属于非常秘密的招募!等等看吧,也许过几天通知就下来了!反正要是有机会,我一定去!”
  “我也会去,铁定的!”这群飞行员里年纪最小的,同时也是他们中唯一的少尉,很是坚定地说道。
  “嘿,林顿,你以为日本人就是好对付的?他们的零式战斗机可是让美国佬吃尽苦头的!”金发上尉“恐吓”说。
  少尉军官满不在乎:“零式也就是低空机动性能好,若是跟我们的‘百舌鸟’碰上了,吃苦头的肯定是它们!”
  “对呀,兰伯特,这种志愿者到那边使用什么装备?是我们自己的战斗机,还是要驾驶美国佬的?”金发上尉看起来不太在意,却考虑到了许多细节问题。
  “飞行夹克”的小动作很多,他这一次挠了挠头:“具体不太清楚,就我个人猜想……应该是使用美国佬的吧!若是使用我们的,那也做得太明显了!”
  “布鲁斯特F2A?落伍了!寇蒂斯P40?太笨拙!贝尔P39?有点垃圾!洛克希德P38?勉强凑合!哎,不知道美国佬最近有没有厉害的新机型服役?”金发上尉看来并不是那种固步自封的人,他所提到的都是1942年以前出现在战场上的美国陆航战斗机,对它们的评价也还算中肯。不过远离美洲大陆和太平洋战场,他没有听过P51“野马”和P47“雷电”也不足为奇,但事实上,这两种性能相当优秀的战斗机已开始列装美国军队并派往夏威夷前线,只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与敌人发生大规模的正面交手。
  这个问题餐桌旁的飞行员们无人能够回答。
  “对了,兰伯特,这种志愿者也不是报名就能够参加吧!若是报名的人多了,是不是还要通过模拟交战来择优选取?”年轻少尉看起来并非担心模拟交战,恰相反,若是以资历和战绩来选取志愿者,像他这样直到战争末期才加入军队的可就完全没有机会了!
  “飞行夹克”有些于心不忍,但还是如实告诉同伴:“打仗不是游戏,出国打仗更要慎重,我想……这次选志愿者应该还是会以有丰富战斗经验的飞行员为主吧!”
  少尉显得有些失望,对于许多年轻人而言,经验这道坎在大部分时候都是无法用才能和勇气弥补的。
  当沐浴在法国西海岸和煦冬日中的德国空军飞行员们开始关注“国际志愿者”之时,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志愿者”早已在沙特阿拉伯王国与效忠国王的军民共同抵抗意军侵略了。除了没有潜艇艇员,这一批代号为“炽天使”的德国志愿者几乎囊括了陆海空军所有的兵种,甚至包括两组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坦克手!按照德军总参谋部下属特别作战处的部署,这些“炽天使”在抵达沙特后即分成若干战斗组,有些直接协同沙特军队作战,有些深入敌后开展特种作战,还有一些则扮演起了“补锅匠”的角色,他们补的不是破墙烂锅,而是原本可以发挥大的机械装备,例如飞机。
  沙特发现大型油田的历史很短暂,在本国的资金技术相当有限、外部战略环境错综复杂的情况下,伊本·沙特国王明智地选择了财力雄厚且国际影响力在一战后迅速提升的美国,并且从巨大的石油利益中分得了一杯羹。经济的改善使得沙特政府和国民大为受益,也给了以武力统一全国的伊本·沙特国王提升军队实力的空间,随着三十年代中后期战争阴云重新笼罩世界,沙特陆续从英美购入了现代化装备,而到了战争后期,英军的溃败以及大英帝国的瓦解使得英制武器充斥在曾作为重要战场的非洲和西亚地区,沙特人适时出手,甚至购得数架英军主力战机——“飓风”和“喷火”!
  “伙计们,加把劲!”
  战争期间击落敌机14架、两获德军十字勋章的冯·巴塞赫姆上尉双手叉腰,用他那带有浓烈德国腔的粗糙英语费劲地招呼着一群正将英制战斗机推向跑道的沙特士兵,他们看起来身强力壮,却给人一种做什么都使不上劲的感觉。换了是在德国军队,这样的情况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感谢上帝,我们还能给这早已停产的家伙凑够零部件!堪称奇迹了,不是么?”站在一旁的奥尔古斯少尉脑袋上包着白色的阿拉伯头巾,却又戴了副时髦的墨镜,再加上高挺的鹰钩鼻和宽厚的嘴唇,看上去很是不伦不类。虽然稍显顽劣,这个年轻人却精通机械,尤其对英法德三国主要型号的飞机颇为了解,正因如此,他以机械师的身份拿着不亚于飞行员的薪金,让许多同伴很是羡慕。
  “是啊,我们甚至还弄到几枚可能根本不会响的航空炸弹,而这里是沙特阿拉伯,一个神奇的国度!”
  奥尔古斯无奈地摊开手:“要么你多带几把扳手上去,若是炸弹不响,就用它们砸意大利人!”
  “那样我和意大利人都会疯掉的!”冯·巴塞赫姆咧嘴笑道。
  不一会儿,另一个包着白色头巾的欧洲人出现在机库旁边,他留着稀疏的络腮胡子,年龄看起来约莫有四十岁,身材略显瘦弱。
  “上尉,刚刚得到消息,意大利远征军团第4集团军的先头部队已经推进到了利雅德以西140公里处,这个集团军的指挥部设在莫杰,距此约150公里的一座沙特小城,很不起眼!”
  “给他们一段痛苦的回忆?”冯·巴塞赫姆当即征询机械师的意见。
  奥尔古斯瞧了瞧那架外形完好、内部构成几乎由他一手拼凑的早期型“喷火”,说道:“150公里不算远,但考虑到它只有一颗磨损相当严重的‘心脏’,我只能说……尽量不要多逗留,扔完炸弹和扳手就赶紧回来!”
  “这么危险?”同伴很是担心地问,“要不取消行动,等着性能可靠的飞机运来再说吧!”
  冯·巴塞赫姆上尉和奥尔古斯少尉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接着,前者坦然走向飞机,后者不无嘲讽之意地说:“若是英国去年才退出战争,西亚地区可能还会有状况良好的英制战斗机,但实际情况是……阿拉伯人生来就不是耍弄机械的料!沙特空军造册登记的十二架‘角斗士’早就成了一堆破烂,册子上还登着四架‘飓风’式,但没有人能够让它们重新飞起来!现在,这里的天空飞翔的除了鸟儿就是意大利的飞机,噢,或许还有一些双翼的民用飞机是可以飞起来的,但它们的飞行时速绝不超过150公里!”
  “真的没问题吗?”专长无线电的同伴看来还是不太放心。
  “什么都担心,那就什么也别做!没听过这句话?”奥尔古斯反问道。
  两分钟后,除将英国皇家空军环形徽标改成沙特国旗、其余皆保留原貌的“喷火”在发动机的沉重轰鸣声中起飞了,机腹下挂载了一枚银白色的小型炸弹——尽管绝对威力并不大,只要扔得足够精准,或是运气足够好,至少可以砸得意大利人眼冒金星!
第119章
飞来的横祸
  “再来一桶水!”
  用木板搭建的半露天淋浴房里,一个又瘦又高、满脑袋肥皂泡的中年男子正用毛巾搓着后背。这一声令下,守候在淋浴房旁的年轻军官连忙招呼士兵供水。从水井到淋浴房也就六、七米的距离,但在炽烈阳光的照射下,光膀上阵的士兵们一个个汗流浃背。最后,一个酷似屠夫的光头高高举起水桶,将水倒入淋浴房上面的水盆——这水盆底部扎了若干小孔,能够产生近似于大花洒的效果。
  随着透彻的清水沥沥地洒下,中年人终于露出了惬意的表情,纵情之下,扯着嗓子引吭高歌起来!
  过了大约一刻钟,沐浴方才结束。年轻军官适时送上熨烫平整的军服,中年人穿上之后,又不慌不忙地佩戴起属于自己的耀眼勋章——若不是意大利徽标在闪闪发亮,人们很容易将他误认为是形体容貌都颇为相近的自由法国领袖戴高乐。现如今,自由法国与自由英国的“顽固分子”被迫流亡美国,在那个号称自由民主的国度继续他们希望渺茫的伟大事业,然而在德美签署和平协定进而形成战略合作关系后,他们的处境显得愈发尴尬,只差遭到美国政府的官方驱逐。相较而言,这位在意大利远征军团担任第6骑兵师指挥官的帕尔米洛·布鲁诺将军虽然身处遥远偏僻而又干燥的中东,日子也比戴高乐们舒坦许多!
  趁着将军擦脸的功夫,年轻军官凑近了报告说:“长官,师部的餐车已经抵达,今晚就可以吃到您最喜欢的莫撒里拿芝士了!”
  “喔喔,那真是太好了!”将军高兴地说,“传令,今晚全师加餐,除了哨兵外都可以适量饮酒,我们明天开拔,加速向利雅德挺进!”
  “好,我这就吩咐下去!”年轻军官谦卑地恭维道,“将军,在您的英明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成为第一支进入沙特首都的意大利军队!”
  将军把毛巾往年轻军官手里一甩:“谁能够率先进入利雅德,现在看来靠的也不完全是实力,那些装甲部队平时有多么了不得啊,还不是在沙漠里晕了头!”
  “那是当然!”年轻军官还未离开,天空中便传来一阵轻微的嗡鸣声。自从意军入侵沙特以来,总共投入上千架战斗机和轰炸机的意大利空军牢牢掌握着制空权,以至于在地面推进的意大利军队甚至不知道沙特飞机是涂成什么颜色的。纵然另外两路意军都遭到了意外的重挫,这里的意军官兵并没有很认真地提高警惕,甚至没有人拿起望远镜去辨认一下那架自北而来的飞机属于什么型号。当然了,如此平静的反应亦与人们的正常思维背道而驰:若是重要的指挥部,防空警戒怎会形同虚设,地面上的人又岂会完全无动于衷?
  这一切对于飞行员来说都是相当要命的迷惑!
  “噢……我的上帝,那好像不是我们的飞机!”
  等到那架飞机以较低的高度从头顶上掠过,仰头瞟了那么一眼的年轻军官终于察觉到了一点异样之处。
  将军刚刚戴起圆片墨镜,听到这话,亦是相当惊讶地望着那架距此不超过500米的飞机:“那……好像是英国喷火式战斗机?”
  在北非战役初期,数量占据绝对优势的意大利军队一度被英军穷追猛打,体验过那段惨痛经历的意大利军人,自然会对“角斗士”、“飓风”、“喷火”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不过,在从外观判断那是一架喷火式之后,将军和他的副官面面相觑:“空军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缴获的英制战斗机了?”
  尽管“喷火”比1942年以前任何一款意大利现役战斗机都要优秀,意大利空军的首脑们却从未有过把缴获的战利品纳为己用的想法,除了有几架完整的“飓风”和“喷火”被送到菲亚特和马基公司的工厂进行拆解研究,其余的要么是被当成废品处理,要么就是用来给意大利皇家空军飞行员们当训练标靶,这样下来,到了1943年初,意大利人手里就没有几架还能够升空的英制战斗机了!
  “喷火”渐行渐远,然而它还没“缩小”成为浅绿色的小点,就见一个黑乎乎的东西落下,转眼间,远处升起一团爆炸产生的硝烟,紧接着,一团更大的黑烟夹杂着明黄色的烈焰腾起,并幻化成为无比惊人的蘑菇云……
  目睹此情此景,在场的意大利骑兵师官兵们一个个呆若木鸡。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叫道:“弹药车队!那是我们的弹药车队!”
  为了跟上骑兵在沙漠地带推进的速度,这些弹药车并非普通卡车,而是意大利本国并不多见的半履带式运输车。它们不仅装载了骑兵师持续作战所必须的子弹,还拖曳了能够给骑兵师提供火力支援的榴弹炮,失去这些弹药车的骑兵师机动力固然不减,但不论进攻力还是防御力都将大打折扣!
  “快!快通知那些弹药车分散隐蔽!”
  将军一边抓着军帽往尚且湿漉漉的脑袋上扣,一边忙不迭地找马,然而他还没来得及跨上战马,只见那架飞机在空中转了个圈,朝着腾起黑烟的地方俯冲而下,13毫米的大口径机枪不断喷吐着致命的火舌——哪怕有一万个意大利人在同时祈祷,那连串的巨大爆炸依然接踵而至,升腾而起的烟云仿佛是有一整支蒸汽机时代的战列舰在全速行驶,但撼天动地的爆炸打破了人们的臆想,同时令经受了正规训练的战马惊慌失措,帕尔米洛·布鲁诺将军胯下的这匹也不例外。一个不小心,在马背上纵横沙场多年的将军竟狼狈地坠马了,这一下子摔得可不轻,灰头土脸不说,干净整齐的军服已经变成了“乞丐装”!
  “一组人负责对空防御,一组人去灭火!”
  年轻的军官虽然意欲在这紧急时刻表现出自己的应变能力,然而骑兵们要么是在找马,要么是在找人,谁也没有主动把自己归入其中“一组人”。直到那架重新拉起的“喷火”在空中盘旋了半圈,这里仍然是乱糟糟的一片。
  “这该死的畜生,应该枪毙了,枪毙了!”将军非常恼火地甩开副官,嘴里咒骂着令他如此狼狈的坐骑,然而按照往常的习惯,他刚刚洗完澡是无论如何也不会佩戴“为了保证光亮而要不断上油”的手枪,又不至于拿着自己的军刀去追杀那匹慌了神的战马,正陷入痛苦的纠结之中无法自拔,忽的听到身旁有人在叫:“快跑,敌人飞机来了!”
  仰头望去,那架成功攻击了弹药车队的“喷火”不知什么时候瞄上了这边,此时正从高空俯冲而下,从正面看去,“喷火”的线条是那样的简洁流畅,却又气势汹汹的像只扑向猎物的秃鹰。
  “噢……这该死的……”将军整个人完全愣在了原地,在他眼中,喷火的轮廓越来越清晰,甚至隐约可见座舱里有个凶残的家伙准备按下射击按钮!
  一个小时零十分钟之后,4架从也门基地起飞的马基MC-200战斗机终于抵达了意大利远征军第6骑兵师的临时宿营地,意大利皇家空军的飞行员们自然不会在这浩瀚沙漠上空找到那架直接导致帕尔米洛·布鲁诺将军重伤的英制“喷火”式战斗机,这多少让他们松了一口气——地中海之战的情况来看,这种使用敞开式座舱的单翼战斗机在二对一的情况下也未必能在“喷火”身上占到便宜,出动四架算是比较保险的选择,但若是对方再多上那么一两架,这些意大利飞行员恐怕更愿意看错油料计的指针而调头撤退。
  肇事者固然已经逃之夭夭,但地面上却还是不堪入目的混乱,数千匹军马毫无规律地分散在了方圆数十公里的区域内,意大利骑兵们只能费力地将它们往回赶,而在驻地的南侧,七八辆拥有履带装置的运输车已经基本变成了废铁,倒是有一辆安然无恙野战餐车还在敬业地工作着,临近傍晚,不少意大利官兵自发地聚拢在餐车周围,或许在他们看来,之前的遭遇已经足够倒霉了,再不填饱肚子,这一天简直就是世界末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2/2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