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雄心(校对)第2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1/262

  “我们的部队迂回到位了,这次应该能够全歼村庄里的苏军坦克部队吧!”炮手很是高兴地揣测说。
  “应该是吧!”
  装甲兵上士冯·福斯特依然紧盯着自己的潜望镜,经过调整,它可以清楚地看到村庄周围的情况,以及田野中那五辆被打爆的苏军坦克残骸,这些T34无一例外是被隶属于一排的五号坦克干掉的,距离在800至1000米之间。作为“15”号车的炮手,奥托有些耿耿于怀,毕竟自己的座驾除了无法移动之外,不论是火力还是位置都和一排的同伴们相差无几,若是车长允许开火,至少也有个盼头,但从早上越过苏军阵地到现在,“15”号车还一炮未发!
  “保罗,我现在下去检修发动机咯?”驾驶员主动请缨。
  “再等等!等5分钟!”年轻的车长冯·福斯特说这话的时候,村庄里的爆炸声突然变得更加密集,透过潜望镜可以依稀看到己方的坦克正从村庄的东西两面发起进攻,那些四号和五号坦克时而开进、时而停下来射击,至于村庄里面究竟还有多少苏军部队就不得而知了!
  “保罗,连指挥车命令一排除4号车留下来掩护我们,其余车组向村庄推进!”通讯员古斯塔夫报告说。
  冯·福斯特当机立断:“好,看来苏军已经无暇顾及我们这边了!弗朗茨,我们下去检修,奥托、古斯塔夫,你们两个负责警戒!卡尔,你跟着我!”
  听着从附近传来的沉闷发动机声,三个黑色着装的装甲兵飞快地从各自舱口钻出,手里拿着大小不一的修理工具。好在经过近半个小时的间歇,发动机位置的热度已经消退了很多,使得他们非常轻松地打开了发动机舱盖,驾驶员弗朗茨当即发出一声惊叹:“还好只是变速箱的老问题,5分钟搞定!”
  5分钟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有弗朗茨这种维修经验相当丰富的驾驶员,加上对机械同样十分熟悉的冯·福斯特,为变速箱更换齿轮的工作进展十分顺利,眼看着马上就要完成了,呆在炮塔上警戒的奥托突然叫到:“快回来,发现敌人!”
  这一叫却让弗朗茨手抖了,齿轮当啷一声掉进变速箱旁边的缝隙里,急得这位驾驶员差点抓狂:“再有半分钟就行了……保罗,卡尔,你们先上去,我一个人来!”
  “我们不会丢下你的!”冯·福斯特毫不犹豫地脱下手套将手伸进这狭窄的缝隙之中,发动机虽然不那么烫了,但对于人体来说还是过于炙热,在弗朗茨和卡尔难以言喻的眼神中,德国陆军中将西吉斯蒙德·冯·福斯特的小儿子成功取出了齿轮,然后亲自将它装入变速箱。
  咻……轰!
  落在十数米开外的炮弹发出震耳欲聋的聩响,所幸的是,三名德国装甲兵都在坦克的另一侧,但爆炸掀起的各种碎块还是像抽在马屁股上的鞭子一般催促他们用最快的速度盖上发动机盖然后回到坦克里面去——就在冯·福斯特关上舱盖的刹那,第二枚炮弹呼啸而来,径直落在了距离坦克诱导轮不足半米处,差点让它再次失去行动力!
  “快启动!快启动!”冯·福斯特急切地催促到,尽管奥托已经在提前调整炮塔,但是在失去动力的情况下,通过手动来转动达到8.5吨重的炮塔实在是件令人痛苦的事情。
  咕隆咕隆……轰!
  熟悉的发动机声令每个人的心情都重新愉悦起来,冯·福斯特连忙命令道:“前进!左转!”
  在弗朗茨精准的操控下,五号坦克迅速移动起来并将正面转向那两辆出现在左侧的苏军坦克。也许是白色的涂装掩盖了它们的行踪,也许是从一开始就潜伏在某个隐蔽的角落里,它们非常意外地出现在了德军装甲营攻击线的后方,没准还打算从屁股后头痛揍那些自以为已经赢得胜利的德军装甲兵,但现在,它们必须首先干掉这辆炮塔上刷着阿拉伯数字“15”的德军五号坦克。
  “距离1400,方位……”
  眼见那两辆T-34停了下来,冯·福斯特果决地打断了炮手的报数,喊道:“全速前进!”
  50公里是量产型五号坦克的最大公路时速,在田野中行进时,最高时速通常在30公里左右,这意味着每秒大约8米的位移——当视线中两辆苏军坦克的炮口相继喷射出夹杂在硝烟中的火焰,冯·福斯特咬紧牙关,异常沉稳地注视着潜望镜,左手紧抓着身边的扶杆……
  轰!轰!
  接连两个爆炸声听起来都是近在咫尺的,潜望镜的视线也一度被爆炸掀起的烟尘所遮蔽。车体仍在颠簸,冯·福斯特抽出左手拍拍位于自己侧下方的炮手奥托,“穿甲弹准备!”
  击鼓传花一般,奥托捅了捅位于自己侧下部的装填手卡尔,“装填穿甲弹!”
  稚气未脱的装填手毫不迟疑地从弹药架上取下一枚近7公斤重的穿甲弹,极其麻利地填入炮膛之中,然后用力一拍奥托的皮靴,“装填完毕!”
  奥托无暇回答,而是高喊:“距离1300,方位017!”
  年轻的车长依旧双眼紧盯着潜望镜,他看到两辆T-34仍在原地,显然是准备利用数量上的优势一举干掉这个目标!
  这时候,开足马力的五号坦克像极了一只在田野中狂奔的犀牛,估摸着对方快要完成装填了,冯·福斯特用尽全身力气高喊到:“左转!”
  坦克不比军舰,在转向的传动进行后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左侧轮轴和履带减速转动,右侧仍然保持原速,电光火石之间转向就已经完成了——苏军坦克开火,炮弹以不足800米的秒速飞来需要2秒多,这时候五号坦克已经侧向驶出了十余米!
  听着爆炸声从后方传来,冯·福斯特面无表情地操控着转向握把,使得炮塔在马达的驱动下迅速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潜望镜中突然闪过一抹黄褐色。
  “到那座土丘后面去!”年轻的车长毫不迟疑地命令道。
  驾驶员虽然位于这辆坦克水平最低的位置上,但他的视野却仅次于车长,因而非常轻易地找到了冯·福斯特所说的那座土丘,坦克小幅度右转然后一阵疾驰,终于在T-34的炮弹找到自己之前暂时摆脱了攻击!
  在非常不利的情况下躲开了两辆苏军坦克的接连攻击,车组成员们莫不有种逃出升天的感觉,但残酷的战斗往往必须要分出胜负,冯·福斯特推开舱盖,一边贪婪地呼吸着外面的空气,一面尽量抛开自己这辆坦克发动机的噪声干扰去判断对方的动态。
  “我们和苏联坦克之间的距离应该只有1000米了!”炮手奥托判断到,在德军的测试中,42倍径的75毫米坦克炮使用标准39型穿甲弹能够在1000米距离上击穿85毫米的钢板,而初期型T-34车身正面装甲为45毫米,由于采用了60度的倾角,其实际防护能力大致相当于75毫米的垂直装甲板,而炮塔的正面装甲则相当于80毫米的装甲板——在实战中,装备42倍径75毫米炮的德军四号F2型坦克就有过从1000米外击穿T-34正面装甲的战绩!
  “保罗,我们是出击,还是等待?”驾驶员弗朗茨列出了二者必选其一的选项。
  年轻的车长略一思索:“出击!”
  作为驾驶员,弗朗茨尽职地列出了第二轮选项:“那么我们……前进还是倒车?”
  “倒车”本是个没有任何色彩的中性词,但是经过之前熄火的惊魂,它便多出了一层冒险的意味。
  冯·福斯特探出脑袋观察了一下周围的地形尤其是这座高不足四米、坡度不足30度的小土丘,头脑中突然灵光一闪。
  “弗朗茨,我们能开上这座土丘对吧!”
  驾驶员打开舱盖仔细观察了一下:“上去是没问题的,但是保罗,在我们越过山头的时候,最薄弱的底盘就会暴露在敌人眼前!”
  “只要我们足够迅速,他们根本来不及调整!”冯·福斯特斩钉截铁地说,“奥托,我们这次必须抢先开炮,并且尽量做到一炮命中!”
  “我等这个机会已经很久了!”奥托摩拳擦掌道。
  “我会用全世界最快的速度装填炮弹!”年轻的卡尔也显现出了他充足的信心。
  “好,就这样干吧!出发!”冯·福斯特稍稍调整自己的坐姿,使得脖子以上的部位保留在舱口以上,霸气十足地看着土丘以及土丘背后即将出现的一切……
第78章
牛刀初试
  凭借18公升12汽缸的迈巴赫汽油发动机所提供的高达550马力强劲动力,1941年底定型量产的德军PzKpfw
V坦克犹如一只动作敏捷的雪豹迅速攀上了倾角接近30度的土丘,黑白色的铁十字战徽在阳光下是那样的醒目……
  “它们从两侧包抄,先揍左边那辆!”
  狭窄的炮塔内部,德军装甲兵上士冯·福斯特用亢奋的音调吼着,此时就算不用车内通讯器,炮手和装填手也能够清楚地听到这道指令!
  炮手奥托是个“未老先秃”的奥地利人,抽烟、喝酒样样都很在行,所幸的是,不良的生活习惯暂时还没有影响到他在操控火炮方面的技能,他握着炮手位置的旋转柄——沉重的炮塔在马达的驱动下迅速转动,而正如冯·福斯特所预料的那样,当自己的坦克出现在山丘顶部时,那两辆苏军坦克并没有“昂首以待”,而是贼溜溜地试图从两面形成包夹之势。
  随着五号坦克跃上山丘,两辆T-34迅即停了下来。传统的火控系统要求射击时有个尽可能稳定的射击平台,而在光学观瞄设备方面,德国人的优势则是相当明显!
  熟练而敏捷地对炮口进行了最后的微调,奥托眉头轻皱,按下射击钮……
  轰!
  在75毫米炮的怒吼声中,39年型穿甲弹以高达760米每秒的速度脱膛而出。在不到一秒钟的时间里,那辆仍在转动炮塔的T-34就将经受一次非常严峻的考验!
  “穿甲弹装填!”
  奥托话音还未落,年轻而强壮的装填手就已经退出了前一发炮弹的弹壳。在发动机仍在运转的坦克舱内,弹壳落地的哐啷声更令人热血沸腾!
  “打中了!”年轻的车长攥紧拳头喊了一声,猛烈的爆炸声也在稍稍的延迟之后传入耳中!
  在紧张的战斗中,奥托总是惜字如金,他毫不迟疑地操控转向握柄,沉重的炮塔再一次在轻微的嗡嗡声中转动起来。
  轰!
  剧烈的颤动伴随着振聋发聩的爆炸声袭来,就像是地震,甚至有种山崩地裂的错觉——久经战阵的装甲兵们或多或少都有过座车被敌人击中的经验,但大多数时候都是有惊无险,这主要是益于英法苏等交战国在反坦克武器方面的滞后性。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在和苏军交手的过程中,德军装甲兵们的处境可就不那么理想了。
  被对方首发命中虽然是很糟糕的结果,但毕竟两者之间的距离已经拉近到了600多米,苏军坦克手们再菜也不至于屡屡将炮弹打飞。至于当年那些屡屡创造“奇迹”的菜鸟们,如今不是在德国的战俘营里老实地呆着,就是埋葬在了波兰或者乌克兰的某处无名墓地。
  坦克舱内既没有起火也没有出现浓烈的烟雾,就连不太稳定的动力系统也没有熄火,冯·福斯特揪紧的心稍稍放松了一些,他随即大声问道:“奥托,能继续射击吗?”
  “当然!”舱内传来一个沉稳的声音,炮塔也随之重新转动起来——只一秒不到就又停了,那辆抢先开火的T-34重新回到了潜望镜的视野当中。
  经过片刻的沉寂,青涩却铿锵有力的声音响起:“穿甲弹装填完毕!”
  时间仍在流逝,人们似乎可以想象到对面那辆T-34上,苏军的坦克手也在用最快的速度装填炮弹,没准他们已经将穿甲弹装入炮膛,炮手的手指随时都会按下射击按钮。
  奥托依旧沉默,代表当今德国工业顶级技术的五号坦克终于在75毫米炮的怒吼中猛然一抖……
  几分钟后,冯·福斯特带着一种浑身虚脱之感爬出坦克,刚刚的战斗让他想起了两年前在法国的一段经历,那是一场德、法坦克部队之间的群P战,双方的数十辆坦克在丘陵地带展开了一场混战,三号坦克在当时还算先进,但50毫米的短管炮却对法军最牛叉的B1重型坦克无可奈何,惊心动魄的战斗持续了半个小时,直至德军顽强地击退了对手——那些撤退的法军坦克后来遭到了大群斯图卡的猛烈攻击,最终成为在路边燃烧的废铁堆。
  眼下,两辆奶白色涂装的T-34同样在明媚的阳光下熊熊燃烧着,左边那辆车身正面中弹,39年型穿甲弹成功穿透了它的装甲并引爆了车内的弹药,在这种情况下,5名苏军坦克手无一幸存,崭新的车体也在爆炸中扭曲得不成模样;右边那辆炮塔与车身的结合部中弹,这也是一辆坦克正面最薄弱的位置,但在坦克内部爆炸的炮弹这次却没有引发车内弹药的殉爆,两名受伤的苏军坦克手试图逃离,但古斯塔夫没有手软,只用一个长射就结束了他们的痛苦!
  从炮塔跳到车身,冯·福斯特很轻易地找到了几分钟前差点让他感到绝望的源头:苏军坦克的一发炮弹正正地打在了炮塔正面,刷着灰白色涂料的装甲板上有一道非常明显而刺目的深色痕迹!
  “跳弹?太走运了!”
  从驾驶舱里钻出来的弗朗茨不住地在胸前划着十字,以苏军76.2毫米坦克炮的威力,若是这一炮的落点再往下20厘米,驾驶舱有被炸烂的危险。要知道在之前的战斗中,德军不论三号还是四号坦克与T-34单独对决时都占不到优势,只能凭借战术配合来赢取胜利。
  冯·福斯特用手指轻轻触摸着这拳头大小的弹痕,巨大撞击所产生的灼热感早已消去,而这暴露在空气中的灰色金属就像是壮汉的肌肉块,给人一种格外紧凑和厚实之感。
  须臾,年轻的车长转头看了看右边那辆T-34,除非是以速度和行程为代价大幅增强装甲厚度的四号G/H型坦克,这样短的距离上以往任何一辆德军坦克都是无法抵挡的!
  “保罗!连指挥车通知我们,村庄里的战斗已经结束了,他们听到了这边的炮声,一排正全速赶来!”古斯塔夫探出头来报告说。
  年轻的车长只是低低地“哦”了一声作为回应,在战场上掉队终究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想想与这两辆T-34交手的惊险过程,重复十次大概也只有三四次能够像这样赢得完胜吧!
  “伙计们,只要能够克服机械稳定性的问题,我们的五号坦克会成为让敌人颤栗的强大武器,这点我们应该是有充分信心的!”炮手奥托坐在高高的炮塔上,嘴里叼着一支香烟,一手拿着望远镜,一手拿着打火机,在警戒的同时不忘给自己创造舒适的小环境。其实在德军精锐的装甲部队中,像他这样反应敏捷、判断精准的炮手可不在少数,而这也是德军装甲部队为什么能够屡屡以弱胜强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保罗,我可以去那辆坦克上找点纪念品吗?”年轻的装填手卡尔对于战场上的一切都感到好奇和向往。
  冯·福斯特仰起头:“下次吧,卡尔!以它现在的状态,随时可能发生爆炸的!”
  年轻的装填手并不固执,他冷静地接受了车长的建议。不多会儿,伴随着沉闷厚重的引擎声和刺耳的履带摩擦声,隶属于本连队第一战斗排的四辆坦克从村庄方向赶来。它们中有三辆都是崭新的五号坦克,另一辆是四号F2型——之所以调整原先全五号坦克的配置,主要还是考虑到这种新式坦克在机械方面的不稳定性。一旦出现什么意外,四号坦克也能尽量提供一些掩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1/2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