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雄心(校对)第1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3/262

  要论躲避空袭的经验和技巧,罗根也许比不上那些曾在苏军压迫下坚持作战的芬兰军人,但比起平民来可就高下立显了。他一手拉着芬兰总统,一手揽着海伦娜的左臂,护送着一老一少随着人流朝外面跑去。在这个过程中,左右两边手掌传来的感觉差异非常明显:老迈的总统臂膀瘦弱、肌肉僵硬,稍稍快走几步就气喘吁吁,年轻的女士虽然不属于丰润的类型,很有弹性的皮肤摸着非常舒服。
  苏芬冬战时期苏军飞机不止一次轰炸过赫尔辛基,这里的军民在突发情况下并没有慌乱,只是在高射炮声的催促下,仓促的步伐和较为狭小的防空洞入口还是导致了一些拥挤和踩踏,视线欠佳的台阶上,里提总统和他的小外孙女踉跄着几乎摔倒,好在罗根脚步扎实、重心沉稳,左右手分别用力,挟着他们进入到了防空洞的深处。
  昏暗的灯光下,狭长的防空洞内挤满了临时避难的军民,有些人穿着睡衣,有些人裹着毯子,有些人光着脚丫,年龄各异的面孔上写着不尽相同的神情,有忐忑的,有焦虑的,有迷惑的,也有不少是坦然应对的。
  在这相对封闭的坑道内,防空警报声显得非常遥远,前来避难的人很多,但几乎听不到吵闹和哭泣,耳边只是充斥着沉重的呼吸声。
  过了好一会儿,两名穿着军服的芬兰军官挤了进来——若是换了在德国,越是紧急的情况下,国家首脑身旁越是不缺乏警卫人员,而在芬兰这样的小国,人们似乎并不担心来自敌对国家的暗杀,但也许真正发生暗杀事件时,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够挺身而出保护自己的国家首脑!
  低沉柔弱的声音传入耳中,属北欧语系的芬兰语对于德国人来说算不得生涩难懂,但罗根毕竟出生在另一个语系国家,较晚才开始接触德语,而且真正的提高还是在留学之后,所以在语言方面还不能够以德国人的标准来衡量。
  只见海伦娜紧紧抱着自己的外祖父,娇柔的身躯似乎在瑟瑟发抖。由于里提总统背朝自己,罗根与那张娇美脸庞的距离不超过10公分,有限的光线下,那双笑起来很好看的眼睛这时候却有些失神。
  苍老而沉重的声音显然是来自于里提总统,他小心地安抚着受惊的掌上明珠,那种慈祥让罗根刹那间感受到了来自心底的感怀。他突然开始庆幸,此次飞抵赫尔辛基的轰炸机只会投下“纸炸弹”。
  当然了,这些使用芬兰语印制的传单在内容上完全是仿照苏军风格,旨在警告芬兰人不要和德国人勾结,否则苏联军队将不会再像上一次苏芬冬战那样“心慈手软”——传单的结尾处这样写道:“在这个没有冰雪的夏天,上帝也庇佑不了芬兰!”
第51章

  “你们也真是的,竟然等敌人的飞机飞抵首都上空才察觉,假若敌人投下的是炸弹而不是这些纸片,你们知道会有多少人因为警报的延迟而送命?”
  对着负责防空事务的两名芬兰军官,曼纳海姆非常不满地训斥了一通。虽然没有声嘶力竭的怒骂,也没有参杂任何丑恶的字眼,但看得出来,这两名中年军官内疚极了,低着头一句都不敢回。
  坐在不远处的罗根并不在意谁对谁错,他欣喜地发现曼纳海姆将这些散发传达的飞机称为“敌人”,这意味着芬兰元帅潜意识里就一直将苏联当作自己的敌人——只要这种仇恨存在,自己便有见缝插针的机会。
  曼纳海姆郁闷地走来走去,半晌才说:“好了,你们回去加强戒备吧!我猜想这种情况不会只出现一次,也许明天,也许再过几天,我不希望看到今天这样的局面!”
  两名军官如蒙大赦,向曼纳海姆和总统里提敬礼之后就飞快地离开了。
  这时候,老迈的芬兰总统正窝在宽大松软的沙发里,他的外孙女像是一只乖巧的兔子依偎在他的怀中,祖孙俩虽说没有受到很大的惊吓,但这一晚显然给他们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
  “真让您见笑了!总司令阁下!”曼纳海姆踌躇着走到罗根身旁。
  患难之中恰是表现战友情谊的最佳时机,罗根主动允诺说:“雷达我们会尽快运来,但一座地面雷达基站全部的设备加起来有好几十吨,用船装着驶过波罗的海很不安全……这样吧!我专门调几架运输机,争取在一周之内将全部的零部件以及技术人员运来!”
  曼纳海姆虽非专业的空军人士,但至少也知道德国的雷达能够探测发现数十公里内的海空目标,他郑重其事地对罗根说:“那真是太感谢您了!”
  “以德国和芬兰的渊源还有长期友好的关系,我们当然不能对这种以强凌弱的行径坐视不理!”罗根试探性地说道,“如若近期情况出现恶化,我们愿意给予芬兰政府更大力度的支持,甚至可以直接派遣战斗机和飞行员!”
  曼纳海姆直视罗根的眼眸,似乎是想从这位年轻的德国空军司令眼中找出自己想要的内涵。须臾,他无奈地摇摇头:“罗根元帅,我也不跟您兜圈子。只要德国的武装部队进入芬兰,苏联就会获得大举进攻我们的借口——德国军队的实力不容置疑,但苏联的大批军队就屯驻在芬兰的门口,你们的军队却远在数百公里之外,很难实现大规模的增援!若是这场战争因我而起并导致芬兰军民的大量伤亡甚至是国家的覆灭……我实在承担不起这样的责任!”
  “您的担心不无道理!”罗根以理解的口吻说道,“可是就算芬兰境内没有一个德国军人,苏联就会收起自己对领土的胃口吗?据我所知,莫斯科的领导者们一直渴望恢复乃至超越沙俄鼎盛时期的疆域以及国际影响力。芬兰虽小,却有着非常丰富的渔业和矿产资源,距离苏俄核心区域又非常近……”
  这样的话曼纳海姆恐怕并不是第一次听到,他坚毅的眼神中终于有了一丝动摇,以至于少见地向里提投去了求助的目光。然而老总统失落地抬起头,没有给出任何帮助性的意见。
  “假若芬兰卷入这场战争而它又以苏联获胜或是双方和谈而告终,这个国家的命运将岌岌可危;如若德国赢了而芬兰又没有卷入战争,这个国家失去的不过是夺回那百分之十领土的机会!两相比较……如果罗根元帅站在我的位置,恐怕也会做出和我一样的抉择吧?”曼纳海姆语意深远地说。
  “也许吧!”罗根点点头,虽然芬兰元帅并没有明确改变初衷,但是能够以这样的语气和自己进行对话,这场特殊心理战就已经产生了相应的作用。
  “今晚我还要去视察防务,罗根元帅,请代芬兰政府向各位德国朋友转达歉意,希望这糟糕的意外不至于破坏我们之间的友谊,也祝愿大家能够睡个好觉!”曼纳海姆微微点了点头,抓起军帽就径直走出大门去了。
  这时候,里提总统扶着海伦娜,费力地站起身来:“罗根元帅,我这就派人护送你们会旅馆去,别担心……苏联飞机今晚应该不会再来了!他们想要看到我们胆怯的样子,但我们不会让他们得逞的!”
  罗根看了看房间一角的座钟,这时候也才11点不到,遂问:“如果不介意的话……总统阁下,能否让我留在这里陪您喝上一杯?”
  “噢,噢!当然,请随意!”里提又重新坐回沙发上,他指着这里唯一的工作人员,一个管家模样的半秃顶老男人,说:“米拉,给罗根元帅倒杯酒!伏特加或是啤酒?”
  “这样的天气,还是喝点伏特加吧!”罗根不请自来地走到里提身旁,伸出右手轻轻扶在海伦娜的左臂上,在确定这个动作并没有引来对方的反感之后,他和声说道:
  “别担心,这样的情况在苏联起初向我们发起进攻的时候经常碰到。他们猛烈地轰炸了我们的首都柏林,但坚强的意志让我们扭转了局面,如今柏林依然像从前一样美丽!”
  身材较小的芬兰姑娘失魂落魄地看着罗根,努力想要弄明白这位只比自己大几岁的德国元帅是在说什么,但可惜的是,罗根的有限表情只反映出了他的抚慰意图。
  一旁的里提虽然疲倦,但还是轻声将这些内容翻译成了芬兰语,海伦娜听懂之后,重新转过头来看着罗根,漂亮的眼睛重新焕发了活力。
  “谢谢!”罗根从脑袋半秃的“管家”手中接过酒杯,小小地抿了一口,对海伦娜和她的祖父说:
  “在最为艰难的那段时期,柏林每天晚上都要遭到轰炸,有时候甚至会有两、三个批次的苏军轰炸机前来,最多的时候,上千架轰炸机在月光下就像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乌云,那情形只要看过一眼就终生难忘!好在德国人的意志和你们芬兰人一样坚强,很多柏林市民自发留下来加入我们的辅助部队,帮助搬运弹药、救援灭火,我们奇迹般地熬过了那段困难时期,前线的战士们也得以专心致志地作战,到现在,苏联轰炸机不论白天还是晚上都无法再对柏林以及德国本土的其他城镇形成威胁了!”
  当里提总统缓慢而亲和地进行翻译时,海伦娜总是看看自己的祖父又看看罗根,眼睛里既充满了好奇,又有着幸福的羡慕。
  尽管没有问过,但罗根猜想海伦娜在1939年至1940年的苏芬冬战期间应该是留在芬兰国内的,因而对苏军的轰炸怀有熟悉、畏惧、憎恨等等一系列复杂的情绪,只不过这些表现在她的脸上只有“悲”这一种形式。
  “我们怎么才能做到像你们那样……将苏联人彻底赶出芬兰的领空?”稍稍的犹豫之后,里提还是将外孙女的这个问题转述给罗根。
  这个问题恰恰是罗根一直在等待的,他略作沉思状,然后一本正经地对芬兰总统说:
  “其实你们也拥有非常优秀的飞行员,他们的技巧和意志足以媲美最好的苏联飞行员。在我们已经牵制住大量苏军陆空部队的情况下,只要有500架一线战斗机就足以让他们望而却步!”
  “维持500架一线战斗机会在一个月内让我们的财政崩溃!”里提直接对罗根的提议做出了回答。
  “这不是问题!”罗根忙不迭地补充说,“只要有了强大的航空部队,就能够迫使苏联舰艇在大多数时间里退回到他们的港口,一旦德国和芬兰之间的航线恢复通行,德国的船只就会将油料、弹药以及粮食药品等源源不断地运给自己的盟友……或者说是战友,就像我们对意大利所做的那样!等到战争结束了,即便是德国也无需维持庞大的军队,多余的飞机可以卖给需要它们的国家,以换取数量惊人的外汇资金!”
  “这听起来是个非常美好的蓝图,但话说回来,我们是在拿400万芬兰人的命运做赌注……在不能确定自己能赢的情况下,我们是不会下这赌注的!”里提非常干脆地说。
  “在一场战争没有结束之前,谁能够说自己百分之百能赢呢?”罗根笑道,“战争本身就是一场赌注:赢,能够获得翻倍的赌注;输,一无所有……何况我们不是在资金富余的情况下以赌为乐,德国和苏联之间的战争起因是苏联发动全面进攻且要置我们于死地,如果说芬兰最终会卷入这场战争,我相信也是因为苏联人的压迫而非芬兰人的好战!”
  “我们并不好战!”里提总统摇了摇头,“米拉,给我也来一杯伏特加!”
  半秃的“管家”和海伦娜的第一反应似乎都是反对,但里提很坚决地重复了一遍,“管家”最终还是给他倒了浅浅的一点。
  “我的身体就像是芬兰的家底,经不住折腾!”里提挤出一丝苦笑,“酒这东西虽然刺激,但还是得要量力而行!”
  罗根听出了话中的意思,他抿了一口酒,果断抛出了自己的诱饵:“我倒是有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能够让芬兰的风险降到最低,又能够让我们获得共同的利益!”
  “噢?”里提一口干光了杯中的酒,眯起眼睛道:“不妨说来听听!”
  罗根淡然一笑,他知道,自己距离成功终于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第52章
上船吧,朋友
  “什么,胁迫?”
  天刚蒙蒙亮,当双眼通红的曼纳海姆回到总统府的时候,已经恢复了精神的里提总统向他转述了昨晚与德国人私下商谈的意见。
  “是的,我想过了,若是我们同意德国人的要求,那么当他们以胜利者的姿态结束这场战争时,我们也能够顺理成章地从苏联人那里拿回我们失去的领土——多一寸都不要!”里提总统面有兴奋之色地说道,“如果战局不利于轴心国,那么我们可以借被德国人胁迫推脱责任,凭借我们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苏联人也会欣然接受我们退出战争的条件!”
  “我的上帝啊,您这是怎么了?”曼纳海姆满脸惊愕地望着年迈的总统,“要知道,这可是踩在刀刃上的把戏!以俄国人的风格,他们很可能会把我们碾成碎片!”
  尽管总统是这个国家名义上的最高首脑,但里提对于曼纳海姆的强烈反应还是有些惬意的,他故意扭过头不与这个对芬兰军队有着绝对控制权、并且在20年前就差点当上芬兰总统的人对视。
  “芬兰是个很小的国家,也是个很年轻的国家,我们也许不应该一味看到敌人的强大而忽略自己的潜力!再者,我们应该学会利用自己的优势去为自己赢得利益!”
  “这简直是太疯狂了,太疯狂了!芬兰现在的状况根本经不起一场战争!”曼纳海姆愤愤然地跟在这个干瘦的小老头后面。
  “这我知道,知道!”里提嘟囔着,“任何战争都是非常冒险的行为,4年以前,德国还是个受战败条约肢解的国家,但他们在一系列冒险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如今的德国疆土面积比那时候扩大了多少倍?有时候在梦中,我见到芬兰拥有整个芬兰湾北岸!”
  “那原本就不是属于我们的土地!”曼纳海姆极其严肃地提醒道,“而且……别把德国人想的太简单了!他们只是一心想要开辟北方战线,以减小他们在东欧的压力,一旦战事不利,他们随时可以抛弃我们!”
  “我知道,知道!”里提终于在窗前停住了脚步,从这总统府的二楼能够看到港口的航道,尽管芬兰还没有卷入战争,但由于苏德双方在整个波罗的海水域部署了惊人的水雷,芬兰的渔业和海上运输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原本就颇为虚弱的经济也从1940年后半年的虚假复兴中露出了原型。
  “俄国人可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好糊弄!胁迫?哼!局外人当然不用担负局内人的烦恼!”曼纳海姆双手叉腰,大概还在为德国人糊弄里提这样一位时而聪明、时而糊涂的老人家而感到恼火。
  虽然不尽然是理亏,但气场上处于绝对弱势的里提还是有意沉默了几分钟,等到曼纳海姆的情绪也平复下来了,他温吞地说道:“这场战争到明年也许就结束了,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内,我们都不会再有如今这样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我觉得芬兰百年之内都不会再出您这样能征善战的英雄人物了!”
  玻璃的反光面,曼纳海姆瞪着眼睛,嘴唇动了动,最终却没有再说什么。
  于是,芬兰政要和原本将要启程离开的德国代表团又回到了谈判桌旁。
  “今天所谈一切必须建立在芬兰保持独立自主的前提下!”一开场,曼纳海姆就大义凛然地宣布了谈判的基调。
  罗根不失时机地拍胸脯道:“当然,不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会竭尽全力保证芬兰在领土和国格上的独立自主,并且给予我们的芬兰战友同盟者的绝对待遇!”
  战友和同盟者看起来像是一个概念,实际上却是有本质区别的——所谓战友,只是对共同敌人作战,而两者之间并没有结成紧密相联的同盟关系;若是成为盟友的话,一旦参战便要担负起相应的义务。
  罗根的这句话并非信口开河,在来到芬兰之前,他已经从德国的新首脑和军事决策机构得到了授权:只要能够让芬兰参与对苏作战,任何代价都是可以接受的。
  作为芬兰军队的总参谋长,海因里希斯中将把芬兰方面的条件摆上了台面:
  “我们需要至少一个月的时间进行动员,而且是秘密动员!在此期间,进驻芬兰的德军战机必须使用芬兰空军的涂装,军官和士兵必须穿芬兰军服;我们需要至少四套完整的雷达设备来改善防空效率;参战之后,德国必须保证在油料、弹药和食品方面每个月都有充足的供应!”
  这些条件听起来像是在扭捏作态,但它终究是以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押宝于一场前途未定的战争所换来的,芬兰人听了既欣喜又不免忧虑,有远见的德国人听了也不会觉得过份。
  为了鼓舞这些心怀忐忑的芬兰人,罗根乐观地告诉他们:“考虑到挪威北部的交通条件,在夺取摩尔曼斯克并修复周边铁路设施之前,我们的主要供应将通过波罗的海航线进行运输——各位可以放心,以德国海军的实力,开辟一条安全的航线并非难事。至于以波罗的海国家为基地的苏军舰艇和飞机……当前我们正在酝酿一场强有力的反击,北方战线的开辟将极大地牵制苏军兵力,只要我们顺利地攻占了波罗的海沿海三国以及列宁格勒周边区域,整个波罗的海将不再有苏联海军存在!”
  “罗根元帅,这就涉及到我所提出的第二个前提!”曼纳海姆高声用德语说道:“在夺回芬兰去年所失去的土地之后,我们的军队将停止推进,更不会染指列宁格勒!也就是说,德国军队可以将芬兰作为进攻出发阵地和后勤补给基地,但不要妄图得到一名芬兰士兵的直接支援!”
  此言一出,会议室里的气氛顿时变得十分尴尬——熟悉历史的人自然不会对曼纳海姆的要求感到陌生,可罗根画不出历史原轨的细节内容。所幸的是,只要以专业的军事眼光研究苏联广袤的国土,便会发现列宁格勒与莫斯科几乎处于同等战略位置,而这个国家真正的动力来源,却又是已经迁到乌拉尔山去的大乌拉尔工业区!
  “我们尊重芬兰战友的选择,但我想芬兰人民不会拒绝一座像摩尔曼斯克那样得天独厚的北方不冻港!”罗根微笑着说,“站在单纯的经济角度,这座港口将会让整个芬兰北方变得生机勃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3/2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