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雄心(校对)第1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8/262

  等待第二次射击的间歇并不沉闷,4辆坦克之间的战斗使得这处并不在战场中央的田野很是热闹,另一辆KV-2首次射击也无果而终,经过位移之后,两辆德国坦克的炮击亦失之毫厘,炮弹爆炸的火光映衬了目标的轮廓和准确位置。苏军坦克手们卯足了劲要在第二轮射击中展现自己的实力,德国坦克手们却突然改变战术,两辆四号F2先是倒退了一段距离,在避开了KV-2的攻击之后,它们迅速向着东面也就是皮瓦城所在的方向撤退。
  战况至此,别列克夫自然是率领两辆重型坦克追击而去,即便不能将那些德国坦克摧毁,也可以为己方步兵们提供火力支援,可是调整方向后才行驶了不到5分钟,视线突然被照明弹所照亮,苏军坦克手们还没有反应过来,吵杂的枪炮声中就出现了几声格外不同的炮响。只见暗红色的亮点以极快的速度飞射而来,一发落在跟前,爆炸之时发出令人晕眩的光芒和振聋发聩的音浪——紧接着一发不偏不倚地击中了坦克右侧的履带,猛烈的爆炸令KV-2笨重的钢铁之躯发生剧烈颤抖。
  别列克夫心里顿时咯噔一下,他和他的坦克连在进攻华沙城区时,那里的德军重型反坦克炮已经被兄弟部队以沉重的代价消灭殆尽,因而他们并没有直面过德军的88毫米炮,但它们的厉害之处在苏军部队中早已是人所皆知——除了KV-1和KV-2,没有任何一辆坦克能够在1000米的距离内吃它们一击,而且由于它们开火时的声音格外响亮,又被冠以“怒吼天尊”的称号。
第87章
生死之间
  脚底踏板伴随着刺破耳膜的巨大爆炸声而剧烈颤抖的刹那,别列克夫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绝望,他以为自己即将死去,脑海中浮现出的全是亲人的面容,但是这种感觉仅仅持续了片刻的功夫——尽管灼热的空气令人窒息,刺鼻的浓烟从脚下滚滚涌来,狭窄的空间顿时变成了炮膛,但别列克夫仍然清醒地意识到:这一击,远没有达到致命的程度!
  已经记不清这是德军炮火第几次直接命中车体,别列克夫奋力推开头顶位置的炮塔舱盖,战场上虽然同样硝烟弥漫,但相比于舱内依然显得无比清新。经过了战场的历练,这位沉稳的坦克指挥官直到贸然将脑袋伸出舱口是非常愚蠢的做法,他忍着浓烟对眼睛和鼻腔造成的巨大刺激,摸黑找出了挂在手边的防毒面具——如今的坦克虽然拥有相对封闭的空间,但还不足以完全抵挡来自外部的毒气侵袭,而坦克炮持续射击的时候,无法快速排出舱内的硝烟对人体的损害往往更甚于毒气,因而各交战国的坦克大都配置有简易的单人防毒装备。
  戴上防毒面具,那种痛苦的将死之感终于减轻了,别列克夫喊道:“大家情况怎么样?”
  柴油发动机已然熄火,耳边除了那纷至沓来的爆炸声,就只剩下无法判定人员和数量的剧烈咳嗽声。
  别列克夫低头往下看,原本因为光线和浓烟关系而漆黑一片的舱室突然窜起了一条明黄色的火舌,若是火势蔓延并引爆了车内的弹药,那么所剩的三十余发炮弹和四千多发子弹能够轻而易举地将这里变成真正的炼狱!
  “见鬼,灭火器!拿灭火器!”罐装灭火器位于炮塔下部,别列克夫试着往那个位置挪动,但炮长、装填手和炮手都挤在那个位置,他连一寸都无法下移。
  “灭火!灭火!”一个夹杂着咳嗽的声音在耳边响起,由于这支重装甲连组建起来还只有几个月时间,别列克夫并不能凭借声音准确地说出每一个人的名字,而且这显然已经是非常次要的事情了——须臾,有人打开了灭火器,那条火舌也很快被压制了下去!
  “同志们,报告伤亡情况!”
  车长列昂尼德终于出声了,他的声音听起来不仅虚弱,而且还是以咬牙支撑的特有腔调在说话。
  “我受了点轻伤,尼基希的伤势很严重,好像胸口在流血!”一个声音从下面传来,紧接着,一个虚弱的声音说:“我还能支撑!”
  “其他人呢?伊万?菲拉特?列夫米尔?”车长艰难地发出了一连串音节。
  这些名字所涉及的人没有一个回答,片刻之后,先前那个声音说:“敌人的炮弹是打进驾驶室爆炸的!”
  对于KV-2的结构,这里存活着的每一个人是再了解不过了。从目前的情形来看,德国人的穿甲弹应该是在穿透车体正面装甲后发生爆炸的,而穿甲弹的特性决定了它们在耗尽动能后杀伤力比较有限,否则横飞的弹片能够轻而易举地杀死掉所有人。
  别列克夫摸出手电筒,打开,灰白色的烟雾仍旧弥漫在这有限的空间内,但他已经能够看到车长列昂尼德那张苍白的脸,他痛苦地捂着自己的胸口,鲜血已经浸透了他的军服。
  “噢该死的!”别列克夫挪了挪身子,腾出空间以便从身上取出急救包,但列昂尼德果决地摇了摇头。
  “不用在我身上花费时间了,连长同志!看看是带着同志们撤退……还是努力一下,把这辆坦克弄回去!”
  “别说话了!”别列克夫扳开车长紧捂在胸口的手,它沾满鲜血,且是冰冷冰冷的。在解开扣子之后,一个正汩汩往外流血的血洞出现了,也不知是弹片还是爆炸造成的碎块,但造成这个伤口的本体恐怕还留在胸腔之内。照伤势来看,即便能够实施战场急救,此人存活下来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的。
  咬了咬牙,别列克夫还是将止血棉填在了伤口上,然后将车长的手按回到上面,“你,我们不会轻易放弃!这辆车,我们也不会放弃的!”
  列昂尼德痛苦地闭上了眼睛,呼吸还算均匀,鼻息相当沉重。
  “你看看车还能否启动!”在发动机熄火的情况下,不大的声音就能够让坦克内部的人听得很清楚。列别科夫旋即透过观察口往外面看了看,一枚照明弹缓缓坠落,战场渐渐回到了昏暗的环境,这个方向已经看不到那两辆德国坦克,一辆深灰色的半履带式装甲车在距离大约800米处飞快的行进着,上面的机枪时不时地喷射出成串的子弹。
  炮手离开自己的位置前往驾驶室查看,别列克夫脚下也随之出现了一个空当,他顺着踏板向下挪了半个身位,借着电筒光找到了手动操纵炮塔的转轮——炮长已经阵亡,但手还紧紧握着它。
  一阵悲怆涌上心头,别列克夫扳开炮长那僵硬的手指,随着转轮的转动,沉重的炮塔也有了动静。不过,别列克夫并不想让德国人过早地注意到自己,毕竟从刚才的爆炸开始,这辆坦克就没有再被敌人的炮弹攻击过!
  先前的爆炸发生时,装填手和炮手正合力装填炮弹,此时炮栓处于打开状态,满脸是血的装填手奄奄一息地靠着舱壁,旁边放倒着一枚处于待发状态的炮弹。
  “驾驶位置一塌糊涂,我想我们是不可能再它重新开动了!”炮手的声音从前面传来。
  “能看到被炮弹击穿的破口吗?”别列克夫立即问道。
  “我找找看……是的,连长同志,这里有个拳头大小的窟窿,就在舱盖旁边!”
  “果然……”别列克夫想了想,唤道:“你到后面来!”
  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之后,一张乌漆漆的脸出现在别列克夫的手电筒前,唯有耳朵和发根位置还能够看到白色的皮肤。
  “我是炮手特拉克托尔,连长同志!”
  “特拉克托尔同志,这辆坦克现在的情况是只有你和我还能够坚持战斗,而法西斯分子肯定很想缴获它!我们绝不能让他们得逞!”别列克夫小声说道,也许是被硝烟呛到的关系,他忽然觉得嗓子异常干渴,声音也变得嘶哑了。
  “那还用说!”尽管处境不佳,小伙子仍显得斗志昂扬。
  “来,我们一起把炮弹装进去!”别列克夫将手电筒重新对准了那枚炮弹。一般情况下,不超过203毫米口径的炮弹都使用整体装填,使用152毫米榴弹炮的苏军坦克兵,体力上的负担自然是远远超过使用75或者50毫米炮的德军坦克手们!
  与舱内沉重的呼吸声相比,外面的世界显然要吵杂得多。德军坦克炮与重型坦克炮仍在不断地发出怒吼,炮弹接二连三地落在不远处并发生爆炸,如此看来,进入战场的另一辆苏军KV-2仍处于敌人火力的集中攻击之下,命运几何还很难预料!
  竭尽全力地装好炮弹、关上炮栓,别列克夫重新回到了炮长的位置上,他吸了口气,飞快地转动转轮,使得沉重的炮塔缓慢地逆时针转动起来,眼睛则紧紧盯住观察孔。
  远处,一枚照明弹忽然如礼花一般绽放。尽管它来自于德国的兵工厂,但在战场上,光线是不带有任何主观选择的,别列克夫很快找到了一辆装备长身管炮的德国坦克,它已经推进到了距此不到200米处——深知照明弹提供光线的时间非常有限,别列克夫玩命地转动转盘,一边喊道:“炮口0度角!”
  炮手迅速转动另一个转轮,好让炮管的仰角恢复到水平状态,而这一连串的动作终于引起了德国人的注意,一发炮弹落在了两米开外,爆炸掀起的泥块碎屑在视线中飞溅而过。
  经过简单的目测瞄准之后,别列克夫喊道:“开火!”
  20倍径的152毫米榴弹炮威力巨大,后坐力同样惊人。伴随着一声轰响,沉重的坦克猛然一颤,强烈的震感和炮击带来的耳鸣并没能阻止别列克夫继续紧盯面前的观察孔,声波还在坦克舱内回荡,视线中那辆德国坦克突然腾起了一团炽烈的火球!
  “干得好!”别列克夫声嘶力竭地叫喊起来,毫不掩饰,毫无顾忌!火球转瞬之间消失了,在照明弹的光芒下,他看到了一名德国坦克兵狼狈地从炮塔上钻了出来,后背还燃着火。
  当!
  尽管耳朵发鸣,但别列克夫还是辨认出这是炮弹打在装甲外壳发生弹跳的声音。KV-2的超强防御绝非无懈可击,只不过在战场上很少被对方寻找到薄弱处,而被正面贯穿更是属于小概率事件——别列克夫毫不犹豫地将炮口转向了第二辆德国坦克,在不到200米的距离上,这一炮同样精准地找到了目标!
  “让这群法西斯都下地狱去吧!”操起车载机枪,别列克夫歇斯底里地跟着机枪一起咆哮起来,奔逃中的德军坦克手被无情地放倒——若是在先前的困境中选择弃车而逃,被干掉的恐怕就是自己了。
第88章
步兵进攻
  隶属于德国国防军第3装甲步兵师的索莫尔·霍夫曼少尉,到1941年4月底正好满了26岁。相比于和平时期的缓慢晋升,战争无疑是年轻人博取功勋的最佳时机,服役仅仅5年时间的索莫尔,已经凭借自己在不列颠战役期间的出色表现获得了上级的认可,而在这之前他仅仅参加过士官学校的短期培训。
  在这个非常普通的机械化步兵排中,满编52人,配备轻机枪5挺、迫击炮1门,但从斯德丁出击的时候,实际战斗人员只有41人,机枪4挺,无迫击炮。这支部队原本应该搭乘半履带式步兵车行军作战,由于装备的相对缺乏,只有排部配备了一辆251轻型半履带式装甲车,其余人员分乘两辆军用卡车——这自然是省去了行军之苦,可一旦迈入战场,士兵们大多数时候就只能依靠自己的双腿行动。
  呼……
  阵地上的机枪声渐渐减弱,索莫尔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并非每个人都喜欢长吁短叹,但根据心理学家研究得出的结论,惨烈的战争场面很容易让人产生负面的精神状态,进而引发一系列异常行为。就在这条由德国士兵们临时构筑的射击阵地上,持续约10分钟的战斗至少杀死了2000名苏军士兵,在照明弹的光芒下,旷野中随处可见阵亡者的躯体,它们仍保持着临死前各异的姿态,另一些人虽然还苟延残喘,但蜷缩、抽搐以及低沉的哀嚎声就像是可怕的瘟疫,见者无不触目惊心。
  这场德军守、苏军攻的野战,前者毫无疑问地赢得了胜利,但不等德军官兵们多作休整,反击的命令就至上而下传达过来了。
  得到命令之后,索莫尔默默地将还未来得及点燃的香烟揣回到口袋里,他正了正自己的钢盔,左右看看,喊道:“四班留在原地,一、二、三班跟我来!”
  在一个标准的德国步兵排中,除了四个步兵班之外,原本还有一个轻迫击炮班的配置,考虑到失去了这种武器,索莫尔干脆将这个班所剩的2名士兵编入排部。随着反击的发起,后方的德国炮兵停止了向空中发射照明弹,田野重新归回了黑暗的统治,一支支以连、排为单位的德军部队紧跟着为数不多的装甲车离开阵地向西推进——直接穿过战场对人们的精神亦是一种另类的考验,尤其当装甲车无意碾过那些一息尚存的苏军士兵,撕心裂肺的嚎叫声令人心悸。
  “注意脚下!保持警惕!”索莫尔一边小步快跑,一边提醒自己的士兵们,战场上的尸体横七竖八,这其中不乏装死或者被炮弹震晕的苏军士兵,但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去清理战场。模糊的视线中,投入反击的德军部队正以一条歪歪扭扭的散兵队形向着并不明确的目标推进,接下来是会遭遇到苏军有组织的抵抗,还是演变成为一场畅快的追击战,官兵们心里没有底。正常情况下,步兵们将在遭遇抵抗后放缓脚步甚至直接稳妥地停下来构筑新的阵地——它们不需要以标准战壕的模式出现,如果时间急迫,士兵们甚至来不及挖掘一条可以侧着容身的射击掩体。
  黑暗中,哗哗啦啦的脚步声听起来少说也有千人,官兵们身上的防毒面具筒、水壶、刀鞘等物件相互摩擦,发出特有的悉索声,远处仍有枪炮声不时地传来——在步兵们投入反击之前,隶属于第8装甲师的装甲分队就已经果断地从两翼发起迂回攻击,而这也是实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德军惯用的战术。
  负重长跑是相当耗费体力的,官兵们不但需要良好的体力,还应当掌握相应的技巧。除了偶尔招呼士兵们注意保持队形,索莫尔都会刻意地让自己的呼吸与脚步相匹配,同时将胸膛高高挺起,好让自己显得气势十足。
  在即将穿过战场的时候,德军散兵队列终于遭到了小股苏军部队的攻击,托卡列夫·马克沁重机枪响亮的吼叫声中,暗红色的光点在田野中乱窜,不少德军官兵应声倒下,但这些苏军机枪并没能阻挡住德军的反击脚步。黑暗中,火光暴露出了这些机枪的准确位置,稍事调整,德军队列中的轮式装甲车便以机枪和机关炮进行逐一清理,而德军步兵们也不甘示弱,由于战斗发生时双方之间的距离还不到300米,就地射击的MG-34能够凭借射速优势轻而易举地压制对方,不等步兵们携带的轻型迫击炮加入战斗,苏军遗留下来的机枪组就已经被清理殆尽。接下来,沿途的苏军官兵几乎都没有组织起像样的抵抗来,而在快速行进了十来分钟之后,跟随装甲车辆投入反击的德军步兵已经将先前的战场已经被远远抛到了身后。
  深入未知区域越远,心中的忐忑也随之增加。索莫尔有意放缓了脚步,并且用适中的嗓音警示自己的下属“注意观察”——隔了还不到一分钟,田野中突然火光一闪,大口径火炮射击的轰鸣声旋即传来。
  索莫尔下意识地放低身姿,不等他喊出声来,炮弹就已经呼啸着落下。所幸,排里的大部分人都是经验丰富的战士,面对突如其来的炮击,他们纷纷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或下蹲、或直接趴倒,而且炮弹的实际落点要比听起来更远一些。
  喷射火焰的炮口看起来就在机枪射程之内,附近两辆德军装甲车几乎在爆炸声消逝的刹那开火了,成串的机枪子弹飞向了黑暗深处,若那是苏军未来得及撤退的榴弹炮,炮手们压根逃不过如此及时的反击——薄弱的炮盾根本不能抵挡住机关炮的扫射。可是德军这边还在射击,黑暗中突然出现了第二次和第三次火光闪耀,偏差不大的位置上,懵懂的黑影让一些眼尖的德国士兵大为惊恐。
  “俄军坦克!”
  听到这个喊叫声,索莫尔不由自主地皱起眉头。作为装甲步兵,在西线和不列颠战场上,他们所要做的就是紧随装甲部队扩大战果,有时候甚至是收拢成群结队的投降者,任何一个时期的胜利都不像那时候轻松易得,然而在拥有巨大数量优势的苏军面前,德军装甲步兵们往往需要和己方坦克一起抵挡苏军的装甲洪流。步兵对抗坦克,这不仅仅需要超凡的勇气,更需要纯熟的作战技巧,经过短期的针对性训练,索莫尔和他的士兵们已经初步具备了这些要素,但这次快速突击是他们真正在战场上进行实践的头一回!
  长吁短叹并不能解决问题,索莫尔冷静下来扫视战场,手下的士兵们都已经停下来等待自己的号令,再看引导队列进攻的几辆装甲车,此时都在猛烈开火,加上步兵们携带的武器,索索索的枪声不绝于耳。过了足有半分多钟,黑暗中遭到机枪子弹交叉侵袭之处仍旧迸射出橘黄色的火焰。这一次,等到炮弹的巨大爆炸声消去,索莫尔果断地下令道:
  “机枪组掩护,各反坦克小组跟我上!”
  索莫尔并不知道这一个月德国各兵工厂紧急生产出了多少具铁拳、多少枚反坦克手榴弹和反坦克地雷,只知道各种单兵反坦克武器,包括法军使用过的反坦克步枪,被大量配发到了各个部队,他的排一共接收了4具“铁拳”、40枚反坦克手榴弹、12枚反坦克地雷以及一支反坦克步枪。苏军坦克部队的强大给德军官兵们带来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索莫尔在第一时间将这些武器装备到了各个步兵班,并藉此组建了5个反坦克小组,前4组各配备3名士兵,装备“铁拳”1具、反坦克手榴弹6枚,第5组直属于排部,配备4名士兵,专门负责布设反坦克地雷。
  尽管怀揣对未知的恐惧,士兵们依旧毫不犹豫地跟着索莫尔向前推进,而追求荣誉的并不只有他们这个装甲步兵排,整条散兵线上各处都有小股战斗部队继续向前推进。
  200多米的距离并不远,索莫尔一边猫腰前行、一边小心翼翼地观察战场,黑暗中迸射出的炮火基本上固定在三个位置,它们确实无惧于德军这边的枪炮,且炮火威力十足,只三轮射击,德军队列中就有一辆装甲车被打中起火,而其他装甲车见状不敢呆在原地,它们分开向两翼迂回前进,试图从侧后方寻找突破的机会,而苏军的炮火似乎并没有被它们所吸引,依然以将近一分钟的间隔进行炮击——等到德军步兵们距离它们只有几十米的时候,黑暗中又出现了机枪喷射的火舌,连串的子弹干倒了几名猝不及防的德国士兵,而包括索莫尔在内的大部分人都紧紧趴在地上,任由子弹咻咻地从头顶飞过。
  不多会儿,附近终于有人急不可耐地使用“铁拳”攻击,在仅有四十多米的距离上,火箭弹准确地打中了目标,腾起的火光也让德军士兵们辨认出对方的尊荣,身躯庞大、拥有独特箱式炮塔的KV-2是德军坦克手们最不愿意碰到的对手,步兵们更是如此。
第89章
蚂蚁与象
  黑暗中,来自巴登的德国一等兵恩特小心翼翼地匍匐前行,手中揽着一个25磅的炸药包。通常情况下,这10公斤高爆炸药能够将一辆卡车炸回零件状态,或是将一座中等规模的碉堡炸塌,但眼前的目标却是整个东线战场上最令人恐怖的“大杀器”——重50余吨、高4米有余的庞然大物,在忽明忽暗的战场上显得尤其可怕。
  坦克上的苏制7.62毫米机枪嘶吼着射出一串又一串的子弹,在这之前已经有好些德国步兵被干倒,经过了漫长的一段爬行,恩特终于绕到了它的侧面。任何武器都有它的弱点,这拥有小山般身躯的苏军重型坦克前后都安置了机枪,唯独侧面是火力盲区。在一系列战斗中,德军官兵们也逐渐摸索出了一些对付它们的办法。恩特开始径直向它爬行,经过了大约十分钟的煎熬,硕大的钢制负重轮近在咫尺,他深吸了一口气,点燃炸药包,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动作将它塞进眼前这辆KV-2负重轮间的间隙,然后像是一只受惊的蟋蟀,瞬间从地上爬起,猫着腰拼了命往反方向跑去。
  十几秒之后,轰然一声巨响从后方传来,隔着几十米的距离,巨大的气浪就像是有个粗鲁的家伙从背后推了自己一把,恩特踉跄倒地,等他回转过头的时候,爆炸的烈焰已经消失不见了,黑暗中压根看不到缓缓腾起的浓烟,但那辆苏军重型坦克似乎已经安静下来,大炮没有开火,机枪也没有吼叫。片刻之后,类似的巨大爆炸一声接着一声……
  “干得漂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8/2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