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雄心(校对)第1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8/262

  罗根猜想苏斯曼夫妇大概已经知道了一些关于多琳和绮莉的事情,便觉得有些不太自然。
  “汉斯,军队接管了我们的马场和马匹,但他们答应我会好好照顾娜莎和伊莉莎,绝不会把她们送往前线!”露西一脸幸福地笑着说,洁白的牙齿在阳光下如玉石般光洁璀璨。
  对于马匹,罗根实在没有兴趣,但听露西的口气,大概从前的“汉斯·罗根”是很喜欢那批枣红色母马的。
  “噢!如果有必要的话,我可以格外关照一下!”
  “嗯……”露西摇摇头,“我相信他们会遵守诺言的!”
  这话在罗根听来,却像是有意在对自己说的。
  由于最近从东普鲁士和波兰搬到首都圈来的人比较多,在火车站出口处,盖世太保盘查得非常严格,不过对于由帝国空军作战部长亲自迎接的来客,他们难得地表现出了宽松的合作态度——要知道就在一个星期之前,陆军元帅冯·博克的亲戚就在火车站受到了过分盘查,惹得这位战功卓著的老帅很是不满地抱怨了一大通,但希姆莱也没有给出任何的解释或者道歉。
  这时候,罗根也没有往深处想那么许多。
  为苏斯曼一家准备的新居,就在哈弗尔泰格尔南岸不远处,三层楼的房子是上个世纪末建造的,经过重新粉刷和装饰之后,倒也显得很是舒适,尤其有个篮球场大小的院子,虽然比起马场来说差得远了,但用来停放卡车、堆放杂物还是很不错的!
  考虑到一行人从东普鲁士赶来舟车劳顿,罗根预先安排的厨师已经准备好了可口的午餐。饭吃到一半,苏斯曼先生一本正经地问道:
  “汉斯,我记得你当初说等到战争结束或者你当上了将军,就会迎娶我们的露西!这话还算数吗?”
  所有的目光瞬间集中到罗根和露西身上,拥有火红色秀发的姑娘低着头,脸上的表情却不尽是单纯的羞涩,而罗根不慌不忙地放下手中的刀叉,深吸了一口气,椅子稍稍往后一移,神态严峻地站了起来,缓慢、沉重地说:
  “这场残酷而伟大的战争让我改变了许多,唯独不变的是对露西的真情。事实上,我愿意承担起对露西的责任,尽心尽力地照顾她,但……我立志于追随元首的志愿,将自己的生命和灵魂完完整整地奉献给德国!”
  此言一出,餐桌旁的每一个人都陷入了良久的沉默当中,而且每一个人都很清楚,他们伟大的元首决意终身不娶,好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国家事业当中!
第51章
铁石心肠
  说柏林大,是因为它拥有520万人口和800多平方公里的城区,它的繁华在欧洲首屈一指,放眼世界也是第一流的!
  说柏林小,是因为罗根主动解除婚约的消息短时间内就传到了几乎每一个人的耳朵里!效仿元首终生不娶,如此做法无人敢于指责,可关于年轻的空军作战部长风流韵事的传说之多,人们又难免对深层次的原因探究一番,以至于各种版本在军政界和民间广为流传。最后,人们送给这位“帝国英雄”一个新绰号:铁石心肠的人!
  之前那个“铁石心肠的人”,也即是赫尔曼·格林,已经在1940年冬天的坠机事件中葬送了性命,而罗根又恰恰是那场灾难仅有的三个幸存者之一。在德国,一大批军政高官因受此事牵连而受到了各种调查,唯独这三个幸存者成了“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典范。
  面对同僚们理解、不解、惊奇或是关切的态度,罗根继续纠结了好一阵子。直到在一次高层会议结束后,小胡子元首拍着他的肩膀说“你能这样想就好!”听到这句话,罗根终于淡定了。也许除了外型上属于截然不同的风格之外,他和阿道夫·希特勒本质上就是一类人。
  惨淡的黄昏,在临街花店里买了一大束百合,亲自开车到了苏斯曼家族的新住处。自从那次不愉快的午餐之后,罗根有好几天没在这里出现。说实话,他害怕看到苏斯曼先生的凌厉眼神,害怕苏斯曼夫人的伤心垂泪,更害怕看到露西那无比失落的面孔。
  尽管吩咐了奥古斯特招呼好这群人的衣食起居,但根据这位副官回来报告,只要看到空军的官员前去,苏斯曼一家都显得极其的不待见。
  一进院子门,立即感觉到了来自各个角落的敌视目光。
  “汉斯,你这个混蛋!”
  露西的弟弟,那个有着一头漂亮金发的小伙子,尽管身板还有些单薄,迅速扔下手中的铲子,如同一头愤怒的狮子一般扑了上来。
  罗根没有配枪,也不打算还手。前世打架虽然很在行,这一次他完全没有躲闪。于是,左脸结结实实地挨了一拳,身体却岿然不动,那束用彩纸包扎好的百合花,也完好地保护在手中。
  “蒙特!住手!”一个略显沙哑的女声从楼上阳台传来,金发少年正挥动拳头准备来第二下,听到这个声音,恶狠狠地瞪了罗根一眼,往旁边退了一步。
  罗根仰起头,露西穿着一件纯白色的睡裙,夕阳照耀下,她那披散着的红色秀发就像是一团火焰。在这个角度,宛若卑微的凡人在仰望高高在上的天使。
  两人默默无言地对视了几秒,只见露西转过身,慢吞吞地走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去了。
  “蒙特,你怎么能对汉斯做这样的事?”
  苏斯曼夫人快步走来,一边喝斥她的幼子,一边掏出手帕,用母亲般的慈祥替罗根拭去了嘴角的血迹。
  “谁叫他抛弃姐姐的!”金发少年依然一副怒不可遏的口吻。
  “大人的事,你懂什么?回房间去!”苏斯曼先生也出现在了房门口。
  “哼!”金发少年极不情愿地走开了。
  “夫人,这束花……我能亲自送上去吗?”罗根小心地保护着手中的百合花束。
  苏斯曼夫人叹了口气,侧身让开。
  如果有如果,罗根宁愿此前没有招惹那么多是非,但他终究不是那个“汉斯·罗根”,更不会活在前人留下的轨迹之中!
  今天的罗根,要过自己的生活!
  走过苏斯曼先生旁边时,罗根略作停顿,微微低头,“抱歉!”
  苏斯曼先生没有说话,那张布满皱纹的脸孔依然铁板一块。
  上楼之后,轻敲房门。
  “露西,是我,能进来吗?”
  里面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片刻之后,房门开了。露西简单地盘起了头发,并在身上披了一件白色的风衣。屋子里弥漫着植物的清香,进门之后,罗根一眼就看到了花瓶里那束淡紫色的杜鹃。
  “我不知道你喜欢什么花……”
  罗根无心之言,却立即从露西的眼神中看到了巨大的惊讶——如果是多年的亲密情侣,又怎会不知对方的喜恶?
  “汉斯,你真的是汉斯吗?”身材高挑的女人用失魂落魄的口吻轻唤。
  “我……”罗根吁了一口气,痛苦地说:“抱歉,我已经不是你的汉斯了!”
  “确实!”露西失落地坐回到床沿,白色的睡裙下,露出一截又白又长、形态匀称的小腿。
  罗根不敢随意撤去那束新鲜的杜鹃,只好轻轻地将自己带来的百合花束放在桌上,然后说:“很遗憾!在这个残酷的战争年代,我们别无选择!”
  “是啊,战争!很好的借口!”露西低着头,目光停留在她那白皙的脚趾头上,“汉斯,你真的会终身不娶么?”
  “为什么这么问?”罗根站在原地,保持着两米的距离,渴望永远留在马场过平静日子的想法,终究停留在那个已然逝去的夏末。
  “没有爱情的人生,会幸福吗?”露西说。
  罗根迟疑了一下,“没有婚姻,不等于没有爱情!婚姻只是一种爱情的一种形式,就如元首所说:一些男人,他们已经下定决心,在他们开辟的道路上成就伟业,却因为家庭的原因变得优柔寡断,最终一事无成!”
  冠冕堂皇的借口,有时候连罗根自己也觉得诧异:在从前的那个年代,男女之间的分分合合需要这么多理由么?
  “那么,你会生养属于自己的孩子吗?”露西低声问道。如果这个问题是给阿道夫·希特勒的,那么独裁者一定会回答说“全德国的孩子都是我的孩子”,但罗根却不能这样回答。
  思索了片刻,罗根答道:“说实话,我还没有认真地考虑过这个问题!就目前的状况,我觉得我没有能力和精力抚养孩子!”
  露西抬起头,看着窗外,很突然地问:“如果我把我的一生奉献给天主,你会怎么想?”
  对此罗根很是惊讶:“修女?不,露西!你完全没有必要那么做!你的人生应该是完满幸福的,你应该过正常的生活,而不该因为我……”
  “不光是为了你!”露西打断了他的话,在马场的时候,这种情况是从未出现过的。
  “蒙特接到了服役通知!我向天主祈祷,为你们两个人祈祷!如果他能够保佑你们平安归来,我愿意奉献出我的一生!”
  平凡的语句,如天外诗音般幽美,却又如尖利的匕首,在罗根心中轻轻刻下了一道痕,久久难以弥合。
  德意志第三帝国的义务兵役法于1935年生效,年满18岁的正常男性要在军队服役一至两年,由于目前德国正处于战争状态,经过八至十二周的新兵训练后,这些并没有过战斗经验的士兵们也可能被送往前线作战!
  “呃?蒙特……我可以想办法让他免于服役,或者在柏林担任军队的文职岗位!”罗根建议道。
  露西平静地说:“他不想当一个懦夫,而且在这之前……他一直把你看做自己奋斗的目标!他把军队看成是实现自己梦想的地方!”
  “那么……我也许可以让他直接进入军事学院!”罗根继续站在自己的角度提出婉转的建议,在他经历的战斗中,实在看过太多的年轻生命如微不足道的流萤般消逝。
  “算了,汉斯,我想蒙特现在也不愿意领你的情,这件事……以后再说吧!我累了!”露西轻轻裹紧外套。2月的柏林,依然很冷。
  “那好吧!你自己好好照顾自己!”
  临走之前,罗根犹豫了一下,允诺道:“蒙特的事情你们不用太过担心,即便我们……我也会尽我的能力保护好你和你的家人!我保证!”
  “你自己也多保重!”露西转过头,泪眼婆娑地看了罗根一眼。
  忍着心中的纠结与沉重,罗根快步离开了苏斯曼家。他和露西虽然没有厚实的情感基础,但在马场相处的那段时间,他甚至已经感觉自己融入到了前身留下的感情当中,而且他一直有种奇怪的想法:如果与露西结婚的话,她一定会是个好妻子和好母亲,而他也会变成一个模范丈夫、模范父亲,并在军人路线上逐渐成长为一个将军、好统帅,最终像施佩勒、里希特霍芬、斯图登特这样富有名望的成功将领一样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国家英雄”只是人的存在,永远不会像阿道夫·希特勒那样成为民众心目中的神!
  可是,一个好的将领能够改变德国的战争命运吗?想到冰封千里的俄国,想到工业强大的美国,还有错综复杂的战争格局,罗根极度不愿意自己前期的努力最终化为泡影。若是德国输掉了这场战争,那么他的小家很可能会像历史上千千万万的德国家庭一样,在战火中支离破碎。
  “铁石心肠的人”,罗根愈发觉得这个绰号对自己是个指引:平凡或是伟大,也许就在于这看似冷酷的决绝。一念之间,浩瀚乾坤!
第52章
千呼万唤“豹”出来
  山峦叠嶂的本宁山脉,就像是矗立在英格兰和苏格兰边界上的高大屏风,这里石灰岩裸露,熔岩地形遍布,只有少数隘口通有公路,易守难攻。1941年初,从英格兰北撤的一部分英军遁入山脉,意图凭借地形据守,但尾随而来的德军部队并没有在此投入重兵,他们的装甲洪流分别从这条山脉南北两侧的特伦特河谷地和南泰恩河谷地滚滚而过,势不可挡地进入了苏格兰南部的低地区域——尽管英国人的小股散兵和游击队不断进入袭击德军在谷地区域的后勤运输线,但在制空权与制海权相继旁落之后,英军再也无力阻止德军主力部队涌向爱丁堡和格拉斯哥!
  1941年2月17日,爱丁堡。
  为了掩护最后一批从海上撤离的人员,由6个步兵团、1个炮兵团外加1个独立坦克连(在本书设定中,英军后期由于坦克数量匮乏,将所剩坦克编整成为若干独立坦克连用于战略要地的防御作战)组成的英军后卫部队,在南郊与德军第12装甲师和第36摩托化步兵师的先头部队展开激战。
  作为法国战役结束后新组建的10个装甲师之一,德军第12装甲师是一支以38(t)为主力的装甲作战部队。除一百余辆原产自捷克的轻型坦克,该师还配备有30辆指挥型IV号坦克和大约70辆I号和II号坦克,总体战斗实力不逊于早期组建的那些德国装甲师。不过在爱丁堡郊区,他们遇到了英军极为顽强的抵抗,战斗中共有20余辆坦克被英国炮兵使用的美制37毫米炮反坦克炮击毁。最让德国人印象深刻的,则是改装了6磅步兵炮的“马蒂尔达II”,57毫米口径的火炮在使用穿甲弹的时候,能够在800米的距离上击穿这支德军装甲部队所装备的任何一辆坦克。虽然通过精巧的战术配合最终赢得了爱丁堡之战的胜利,但德军指挥官们还是非常严谨地将自己部队在战场上遭遇的困境报告给了上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8/2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