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校对)第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250

  大个子应道:“是的,我来自不莱梅,他们有的和我是同乡,有的来自汉堡,都是德国人!”
  张海诺点点头,“恕我冒昧的问一句,你们之前都是船员吗?怎么战争结束了还留在伊斯坦布尔?”
  听到这句话,对方一脸自豪的说道:
  “不,我们不是船员!我们是土耳其政府从德国请来的工人,专门负责在伊斯坦布尔维修军用舰船!先生,戈本号你知道吧!大名鼎鼎的战舰,它在战争中两次受伤,但土耳其政府没有修理大型战舰的设备和技术工人,这才把我们请了来!”
  “哦?”
  张海诺的确惊讶,但他还不太明白,既然是土耳其政府请来的,怎么又会被阿尔萨兰雇到自己这艘船上来当临时修理工?
  大个子憨厚的笑着说:“战争结束了,这伊斯坦布尔能修的军舰都修好了,不能修的我们也没有办法!从土耳其人那里结算了这几年的工资之后,跟我一起来的人大部分都回德国去了,我们这些要么是单身汉,要么是在这里娶了老婆的。听说国内乱的很,所以干脆留在伊斯坦布尔港口找活儿干。您看,这不给您修船来了吗?”
  “是啊,我也听说德国目前局势很乱!”张海诺故作无奈的说道:“听说社会民主党接管了政权?”
  “不是很清楚!”托马斯遥遥脑袋,作为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他似乎对国内谁掌权并不感兴趣。
  “对了,现在仍然留在伊斯坦布尔的德国船工和水手还有多少?”张海诺有些漫不经心的问道,心里却在快速思索这雇佣这些工人远航美洲的可能性。
  大个子稍微想了想,“不多,但也有二、三十个吧!”
  张海诺试探性的说道:“在买下这艘船之后,我们打算经营土耳其与美洲之间的航运业务!现在我们只有30多个水手,还缺一些人,不知道你们中有没有人愿意跟着我们去远航。因为一次航行也许得大半年时间,所以我需要的是单身汉和有冒险精神的人!”
  “哈哈,先生,您可找对人了!”大个子拍拍自己的胸脯,“这里别的不敢说,唯独不缺你所需要的单身汉和有冒险精神的人!”
第28章
雀巢不加咖啡
  1919年4月16日,奋进船运公司在伊斯坦布尔注册成立,公司名义上的所有者为奥斯曼帝国公民法克斯诺·艾尔加和阿尔萨兰·苏里斯克,实际出资者则是两位未透露姓名的奥地利富商。该公司注册资本20万土耳其镑,旗下拥有6500吨级远洋货轮一艘,获准从事土耳其与南美之间的海外运输和商业贸易。
  船运公司开张了,张海诺却并不打算真的以海外运输和贸易来发家致富,这样做最大的目的就是让自己大量购买柴油、食品合法化。为了把掩饰工作做足,他们还准备以低廉的价格签下那么两三笔运输合同,好让快速号上装运的货物看起来不那么“单调”,穿过直布罗陀海峡或是受到英国海军拦截的时候也更好蒙混过关——战争才刚刚结束,难保英国人不会继续在自己的势力范围盘查过往商船!
  仅仅两天之后,奋进船运公司就接到了第一笔委托运输交易:运往纽约的2000件土耳其手工编制的地毯、1600件其他手工艺品。虽然开张大吉让人振奋,但是这些货物加起来还不足20吨,距离张海诺的预期还相当遥远!
  低廉的价格并不是万能的,虽然奋进船运开出的运输价格低得吓人,但是在之后几天里却遭遇到了无人问津的尴尬。张海诺仔细想了想,这可能并不是土耳其人有意冷落自己,而是因为20世纪初的时候这个国家的海外贸易原本就不算发达,许多商人的货物都只是就近运往中欧、西欧或者非洲、东南亚,贸易扩展到美洲的比较少,加上4年的严酷战争让许多商人因为资金无法周转而破了产,这些都导致了土耳其至美洲航线的清冷。
  代理运输的路走不通,张海诺只好想办法自己购进一些能够盈利或者至少不会亏本的货物,他从艾尔加和阿尔萨兰那里了解了一下,战前土耳其最充裕的就是农产品和畜牧业产品,水果、大麦、小麦、玉米、橄榄还有棉花产量都很大。不过很可惜,美洲诸国农业也较为发达,巴西的棉花、美国的玉米都是产量丰富、品质优良,至于畜牧业产品,越洋运输且不说产品的利润微薄,途中的损耗率也是相当惊人的!
  想来想去,张海诺开始头疼起来,要是短时间内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后面的连锁反应将是十分不利的。可坐在船上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好主意来,他于是叫来奥托和阿尔萨兰,“走吧,我们到街上去逛逛!”
  一说到逛街,阿尔萨兰是雀跃万分,虽然他们来伊斯坦布尔已经有一个多星期了,但每次办事都是直奔主题、来去匆匆,这不,大家还没有正正经经的在伊斯坦布尔的主城区逛上一逛。阿尔萨兰这个公司副总裁虽然只是名义上的,但是张海诺因此而加了他的工资,现在这个小向导每个月可以拿到5000土耳其镑,这在伊斯坦布尔绝对是高收入阶级!
  下船之后,张海诺他们雇了三辆人力车,只消一刻钟就来到了伊斯坦布尔最繁华的地段。不过此时的奥斯曼帝国首都还没有现代化大都市的影子,放眼望去尽是充满浓郁伊斯兰风格的建筑,烤肉的香味弥漫在空气当中,视线中的人仍以传统伊斯兰风格服装的居多。
  算不上宽敞的街道被各种大大小小的店铺挤得满满当当,装潢各异的烤肉店、手工艺品店、金银饰品店、杂物商品店还有咖啡馆冲击着人们的视线,熙熙攘攘的人群就在这街道上不紧不慢的移动着。
  在一个人种介于欧洲与亚洲之间的国度,张海诺和奥托的身材几乎没有太多的优势。进入这条街道之后,他们很快发现周围都是人,想快快不了,想慢也慢不下来,这样的情况持续了没多久,两个大男人逛街的兴趣就被消磨殆尽。于是当一阵浓郁的咖啡香味飘来的时候,他们毫不犹豫的拉着阿尔萨兰钻进那家咖啡馆。
  虽然已经是临近正午,但这咖啡馆里人还是挺多的,四人一张的桌子大多数都坐着两到三人,这些土耳其人一边慢慢悠悠的品尝咖啡一边神情飞扬的聊天,看起来很是惬意。
  在靠角落的桌子旁落座之后,阿尔萨兰摆弄着他刚刚从一家路边店里买来的小饰品,张海诺和奥托则颇有兴致的打量起这个充满异域风味的咖啡馆来。
  这里面积不大,但装饰称得上豪华,这是张海诺对这里的第一印象。这里的布局像是高级茶座,每张桌子都用一个半高的隔板隔开,既和外部相通又有一定的专属空间,桌子材料似乎是橡木或者红木的,上面的雕工非常精致,每个桌子旁都放着一个华丽的台灯,但在大白天似乎只有装饰的作用。这里的地板都铺着传统风格的土耳其羊毛地毯,脚踩在上面犹如走在草地上。
  不一会儿,侍者便将一整套的咖啡用具端上来。传统土耳其咖啡的制作和烹煮非常讲究,这张海诺早有耳闻,不过他在咖啡馆里却看不到前期挑选、烘培和研磨的工序,穿着传统土耳其服装的侍者从将黑色的细咖啡粉连糖和冷水一起放入红铜质料像深勺一样的咖啡煮具里,以小火慢煮,并且反复搅拌和加水。
  在这过程中,奥托对形状奇特的咖啡壶具以及侍者的动作十分好奇,作为土生土长的土耳其人,阿尔萨兰对此则不大感兴趣。张海诺的眼睛虽然也盯着那特别的咖啡壶,脑袋里却在飞快的想着另外一些东西。
  侍者最初倒进咖啡煮具里的细咖啡粉、糖和水让他想起了现代的速溶咖啡,在国内上大学的时候他就很喜欢喝麦斯威尔的三合一咖啡,那种浓郁的味道办他走过了许多备考的日子。在他的印象里,速溶咖啡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产物,但在出现之后迅速受到生活节奏很快的美国人欢迎,随后渐渐传入欧洲,不过速溶咖啡究竟是什么时候发明的,他就不是特别清楚了。
  大约二十分钟后,咖啡烹煮完成。侍者小心翼翼的将那壶咖啡倒在三人的杯子里,因为没有过滤,这一杯咖啡看起来十分的浓稠,最上面漂浮着一层黏糊状的泡沫。
  之前一直没有吭声的阿尔萨兰这时开口了:“这种咖啡喝之前要将碟子里的香料撮一点放进去,闻香,然后再慢慢品尝!”
  张海诺和奥托之前都没有接触过真正的土耳其咖啡,他们依照阿尔萨兰的样子从那些精致的碟子里撮了一小撮香料洒在杯子里,端起来一闻,和他们在街上闻到的是同一个味,但又要香浓很多。
  两人不约而同的啜了一口,这一口,让张海诺想起了马克·吐温的那句经典描述:我一口喝下又浓又苦的咖啡,虽然只是那么小小的一杯,那些咖啡渣却固执地堵在我的喉咙和胸口,使我呼吸不顺,足足咳了半个小时……
  “奥托,你知道速溶咖啡吗?”放下杯子之后,张海诺问。
  “速溶咖啡?”奥托马上摇头,对他来说这似乎是个完全陌生的名词。
  “雀巢呢?”张海诺抱着试试的心态又继续问到。
  “这个听说过,是瑞士一家非常有名的食品公司,似乎是专门生产婴儿食品的!”奥托又啜了一小口土耳其咖啡,“噢,对了,还有雀巢牌子的炼乳制品也很有名!”
  原来这时候雀巢已经很有名气了,张海诺顿时来了兴趣,“那雀巢咖啡呢?我的意思是雀巢公司有专门生产咖啡吗?”
  奥托想了好一会儿,摇摇头,“似乎没有!”
  这时候,张海诺心里已经有了一个额外的想法。
  4月24日,奋进船运与伊斯坦布尔最大的咖啡商签署了一份长期合作协议,以3.5万土耳其镑的价格获得这种产自土耳其东部的咖啡在整个美洲地区未来二十年的独家销售权,并当场购入上、中、下等土耳其咖啡豆各一批。
第29章
是去是留
  5月2日,奋进船运公司旗下的快速号远洋货轮启航了,最多能容纳4000吨货物的货舱被手工纺织品、陶制工艺品、咖啡豆、牛、羊、水果、蔬菜、优质大麦、桶装牛油、桶装柴油、桶装汽油等十余种货物占据了大半的空间,并且每一样都得到了奥斯曼帝国政府的官方许可和通关文件。在船只航行登记资料中,出发港是伊斯坦布尔,而目的港一栏则填着纽约,登记船员40人,随船乘客8名,但出发时连船长、船员和所谓的乘客在内只有32人,其中有4名是不满10岁的孩子。
  考虑再三之后,阿尔萨兰决定跟随张海诺他们一同前往美洲,张海诺预付了他半年的薪水,让他将这些钱寄回安塔利亚供他爷爷近期生活之用。
  除了艾尔加一家、阿尔萨兰以及张海诺带来的那些艇员之外,登上快速号一起参加远航的还有8位“新人”:对水面舰船动力系统维修颇有心得的托马斯以及由他介绍来的5名司炉工、2名轮机技师。这些人都是张海诺从前来应征的近20名德国籍船工和水手中挑选出来的,选人的标准并不固定,主要是由他单独和对方交谈,看这个人是否对祖国是否有足够的热情和忠诚,还有看他们是否真的愿意在远离欧洲的地方漂泊。
  最后敲定的这8个人,张海诺和奥托都很满意,虽说艇员们也能够暂时充当一下快速号的船员,但进行远洋航行的话,雇佣这些有经验的水手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过,他们雇佣这些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担心会有过多艇员要求离开——那样的话U148上很可能就不能抽调艇员来支援快速号了!
  当晚,快速号在航行到希腊所辖的利姆诺斯岛西南方约30海里的地方时,张海诺下令停船,叫吉瑟尔每隔一分钟就用船上的信号灯向利姆诺斯岛方向发出两长一短的信号,并让西蒙带人监视住新来的8名船员,确保他们在快速号与U148会合期间始终留在底层的动力舱内。
  由于有利姆诺斯岛这个醒目的目标作为会合点的参照物,张海诺他们很快就发现了从U148发来的接应信号。40分钟之后,赫森的身影出现在了这艘远洋货轮的甲板上。
  “海诺,你们要是再不来,我们就该去伊斯坦布尔找你们了!”
  一见面赫森就迫不及待的诉苦到,若不是张海诺两周之前派西蒙和艾尔加开着旧快速号晕运了一些肉品、粮食和淡水过来,U148上一周前就该断粮了!
  “没办法,这远洋货轮不比小船,没有完备的手续是不能随便进出港口的!现在问题都解决了,我们就以这艘货轮为补给船率领U148前往美洲!”张海诺笑着说道,他瞟了一眼那些紧随赫森顺着软梯登上快速号的艇员们,小声问道:“情况怎么样?”
  “说不上好,但也不算太糟糕!”赫森模棱两可的说了一句,他紧接着解释道:
  “普罗尔的情况你也是知道的,他家里有老有小,他宁愿少分一些财宝,也要尽快回到德国去!他私下向我发誓,回去之后会对U21和U148的事情守口如瓶!”
  “一共有多少人?军官和普通艇员!”
  张海诺对这个数字非常关心,如果想走的只是极少数的话,那么对于潜艇的运转和剩余艇员的士气也不会产生太多的影响,若是较多人都想离开的话,那么他就必须做些什么来扭转这个局面了。
  “我这几个星期已经找艇上的每一个人谈过了,我手下的普罗尔、塞茨和你们艇上的枪炮长吉尔贝特·扬克、军医官凯斯·施密特想回德国,普通艇员有11个不愿意跟随我们前往美洲。态度还不坚决的么,还有十几个!”
  “我会再找吉尔贝特·扬克和凯斯·施密特谈谈。对了,这次我在伊斯坦布尔雇了8名德国船员,他们都是战前就来到土耳其的,只是因为各种原因留了下来。我问过他们,他们都是单身汉,而且愿意跟着我们去美洲发展。不过,他们现在还不知道我们的真正身份!”
  “德国船员?”赫森有些意外,“你确定他们都可靠吗?”
  “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德国人,只要跟他们说清我们保住潜艇是为了国家和海军着想,并且许诺给他们优厚的待遇,将来还可以为他们申请勋章,我想他们应该不会拒绝!”
  不等赫森说话,张海诺补充道:
  “不过是否留用他们,还要看我们最终会流失多少艇员!如果离队人员不超过10个,那么我们可以让他们一直呆在底舱而不发现U148的秘密,再在西班牙港口遣散他们!”
  思考了片刻,赫森表示了谨慎的赞同:“这个办法很好,但我们还是要小心为上!”
  “恩!我会注意的!现在,你让登船的艇员们先去餐厅用餐吧,艾尔加太太已经准备好了烤肉和土耳其菜!我去找扬克和施密特,争取先说服他们留下来!”
  “那好!”赫森转过身,此时已经有将近20位艇员登上了快速号,他大声招呼道:“大家都到船上的餐厅去,艾尔加太太已经准备好了餐点!”
  在赫森岛上,艾尔加婆娘的厨艺可是出了名的,她做的那些土耳其菜深受常年以罐头和面包为主食的德国艇员们喜爱,所以听到赫森的这句话,艇员们都迫不及待的要去享用那些美食了。
  张海诺正巧在那群艇员中间找到了扬克的身影,他唤了一声对方的名字,然后走了过去。
  “上尉,真高兴又见到您了!”扬克的脸上,挂着一种带有歉意的笑。
  “单独谈谈好么?”张海诺开门见山的说到,在得到对方的首肯之后,他转过身走向船头,而扬克则不紧不慢的跟在后头。
  “还是决定要现在回德国?”张海诺语气平和的说道,“现在国内局势的混乱超乎你的想象,军队正在各地镇压工人武装,到处都在进行小规模战斗!”
  扬克愣了几秒,眼皮随即又垂了下去,“正是因为这样,上尉,我必须尽快赶回去照顾我的家人!您也知道,我自己有3个孩子,而我那两个在战场上阵亡的哥哥留下来的遗孀和儿女也一直是由我在照顾!我妻子在战争结束之前也只是在一家公司里担当临时打字员,这是一份极不稳定的工作,万一……”
  张海诺安抚道:“扬克,我已经写信让我的管家按时寄生活费给你的妻子了,所以你也不用太担心!这次去美洲,快的话三个月之内我们就会选一批人回德国处理事务,这样的机会我一定会优先选你的!”
  “抱歉,上尉!我心里实在太担忧了,局势混乱,她们三个女人又要照顾10来个孩子,一想到这些我就整夜整夜的失眠。就算睡过去,我也会梦见我那两个死去的哥哥,要是他们的遗孀和儿女出了什么意外,我永远都不会安心的!”
  平日里总给人一种硬汉印象的扬克,这时的语气却是低沉而悲哀的。
  这其中的无奈,张海诺又怎会不理解?他心里清楚,就算管家哈斯汀收到了自己的信件,也未必能够及时将生活费用交到这些艇员的家里——正如他所知道的那样,德国在1918年11月至次年4月的这段时间里几乎处于内战状态下,军队开进城市镇压工人起义,属于不同派别的武装力量也常常发生冲突。
  “扬克,等你回到德国的时候,帮我们一个忙好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