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校对)第2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0/250

  霍夫曼的话锋突然一转,让在座的将领们有些不明所以。1911年即已出版的《海权战略论》是一本堪称影响世界军事发展的巨作,在短短二十年间就被许多国家翻印。在美国,由于受马汉海权思想的影响,政府致力发展海权,除舰队的扩建及积极夺取太平洋各战略岛屿外,还开凿并控制巴拿马运河及加勒比海之战略海上基地,虽然在前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影响力还较为有限,但在海军实力和地缘战略上已经显露出霸主风范;在英国,马汉理论成为政府扩充海军的有力辩护,而在他们的对岸,德皇时代从首脑到海军高层无不人手一本《海权战略论》,海军发展也在大战爆发前攀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环顾四周,霍夫曼中气十足的说道:“有优势之海军,优良的海外基地、海港,才能与敌人抗衡,发挥海权之力量!眼下大不列颠已经失去了优势的海军,海外基地和海港也损失大半,他们凭什么和我们继续抗衡呢?”
  休息室空间不大,造成霍夫曼话已毕仍余音绕梁的情形,一番话似发人深省,但另一个声音很快驳斥道:
  “凭马汉的祖国、不列颠的盟友——美利坚所拥有的强大海上力量!”
  这声音之熟悉已无需看人,但将领们还是第一时间把目光汇聚到舰队参谋官雷蒙·冯·舒伯特身上。
  “即便剔除在珍珠港之役中损失掉的战舰,美国海军如今仍拥有7艘在役战列舰和3艘即将服役的战列舰,此外还有一些封存的战舰可能已经重新入役!再加上美国造船工业的潜力,这个对手绝对要比英国人更难对付!”舒伯特忧心忡忡的说。
  霍夫曼对此显然并不赞同:“参谋长阁下的担心不无道理,但我谨以为不能凭借表面现象判定一切。之前我方飞行员们的报告已经证实,我们轻而易举的重创两艘美国航母、击沉击伤多艘护航军舰与货轮,考虑到美国舰队在珍珠港之战中毫无还手之力的表现,我个人认为,他们的战斗力还不如久经战火考验的英国海军!”
  舒伯特的语气有些生硬,“阁下并没有去过美国,以我们在1937年时与美国海军的交流来看,那是一支训练有素且装备充足的部队,战争之初的措手不及并不意味着实力不济!”
  就在这时候,通讯官敲门而入,对坐在一边静静想着问题的张海诺报告道:“长官,我们刚刚截获了一条通讯电报,估计是英美之间的官方联络!这里是破译出来的主要内容!”
  众人关注的焦点瞬间转移。
  “读出来吧!”张海诺并无拘束的说。
  通讯官以立正的姿势打开电报夹,以浑厚的男中音不快不慢的读到:“自S沦陷以来,J军加速南进,我军已陆续从S3、M和I5等地撤出政府人员和侨民,无奈运力有限,恳请提供飞机和潜艇支援!”
  张海诺想了想,出人意料的说道:“自新加坡沦陷以来,日军加速南进,我军已陆续从缅甸等地撤出政府人员和侨民,无奈运力有限,恳请贵军提供飞机和潜艇支援……如果没错的话,这应该就是电报原文吧!”
  通讯官站在原地不知如何回答,因为电报自从破译出来这些地名就是以字母为代号的,而以他的职务范围,对于太平洋和东南亚的战事也是了解甚少的。
  张海诺挥挥手,示意他已经完成自己的任务可以出去了。
  “一切属实的话,对我们应该是件好事吧!”霍夫曼说话的声音不大,他知道自己的指挥官似乎对于远东的盟友几乎没有任何的好感,有时候甚至是鄙夷和蔑视的。
  张海诺闷着头不说话,舰队航空兵司令似乎有意扯开话题的说:“日本舰队的作战模式,正在证明航空母舰的重要战略地位!个人以为,一方面我们不能忽视英国海军航母舰队的存在,另一方面,应该下大力气组建我们的新航母编队!建造齐柏林级这样的正规航速耗时太久,我觉得加快改造商船航母应该是当前比较现实的办法!”
  “我们不已经改造了三艘大型商船了吗?”霍夫曼活跃的说道:“我在意大利的时候也看过他们的改装航母,感觉和齐柏林级相差很远,尤其是在作战性能方面!”
  “那是肯定的,商船不论构造还是建材都无法和正规的军舰相比,这是不论什么样的改装都无法改变的!”随舰的高级工程师罗德里克·哈莱恩上校在技术方面显然比在座任何一个人都更有发言权,但他其实并不是一个专业的航母工程师,而是对大型战列舰的建造和维修颇有研究,在舰艇防御和动力系统方面的权威基本可以比肩英国最顶尖的船舶工程师!
  话题说到这里,霍夫曼问了个外行的问题:“上校,短时间内修复飞行甲板就那么困难么?”
  哈莱恩答说:“大家也看到了,航母作为一种特殊的军舰,抗击打能力无法跟同级的战斗舰艇相比,一枚炸弹就可能造成要命的破坏,就像我们的齐柏林号一样。想想看,当初俾斯麦号挨了多少发炮弹甚至鱼雷,战斗力都没有完全丧失。实际上,出航前我们已经做好了尽可能充足的准备,可现在又不仅仅是飞行甲板的问题,我们的专业工程师已经现场勘查过了,飞行甲板连同下层的钢骨都受到了结构性的破坏,修复起来十分困难——将军,这可不是修路,用沙土或混凝土填进去就可以了!”
  “那是自然的!”霍夫曼应和着说。
  “正因如此,很多人都觉得航空母舰无法成为海战的主角,这个问题我也和同行们讨论过许多次。记得又一次,一位年轻的航母工程师说了一句话,让我至今仍印象深刻!”哈莱恩意味深长的说:“大炮和炮兵都缺乏自我保护能力,但其出色的攻击力使之成为数百年来的战争之王,即便如今的装甲部队横行陆地、斯图卡呼啸长空,也不能完全取代炮兵的作用!”
  “好啊,说得太好了!”张海诺突然在他的位置上拍手称赞,并且说:“上校,等这次返航之后,你一定要把这个有远见的年轻人推荐给我!”
  “非常荣幸!”顶级工程师微笑着应承下来。
  众人又就着下午茶聊了好一会儿,正打算各自返回工作岗位,先前那名通讯官又敲门而入,手里似乎还是上次那个电报夹子。
  “长官,我们的高频定向仪刚刚截获一份电报,内容已部分破译,经过计算,电报源距离我们只有大约200海里!”
  “读吧!”张海诺从位置上站了起来,这个距离若不是英军设立在格林兰岛上的某个电报基站,就是一艘航行的舰船上发出的。
  “电报发送对象代号为‘雷鸟’,以下是破译出来的正文:务必坚持并吸引敌人……6小时……我方将义无反顾的投入战斗!”
  众人面面相觑,表情各不相同。
第44章
不可能之可能
  “在这片远离大陆的荒芜之海,连海鸟都看不到一只,我们在找什么?鲸鱼还是神迹?好吧好吧,看看我们还剩下多少油料!噢,只有不到三分之一了,那么可以结束侦察返航了!我可不想遇到伦克他们那样的麻烦,那真是比什么都糟糕!伙计,你觉得呢?”
  这种带有征询意味的口气,来自于Fi-167双翼舰载鱼雷轰炸机前座舱内的驾驶员托比亚斯·佩特。和后座舱最大的区别,是他头顶上的座舱盖始终处于一种高度的封闭状态,而后座舱最后一段则是半敞开式的。
  一手拿着望远镜观察的投弹手奥斯瓦德想也不想的说:“决定权和操纵杆都在你手中!”
  佩特伸出手想要搔搔脑袋,却发现手套和皮帽都阻碍了他完成这一动作,再看看一望无际的大海,叹道:“那么,我宣布BK-08今天的作战行动到此为止。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直接的航程找到母舰,然后我们就能坐下来好好喝上一杯了!”
  奥斯瓦德闷闷的说:“飞行员应该随时随地保持高度清醒,所以……少喝点酒!”
  佩特假装没有听到,操纵杆一摆,便让这架作战飞机侧身向着母舰所在的大致方位飞去。
  一个不爱说话,一个嘴皮子似乎感到疲倦了,机舱里好一阵子静得只剩下发动机的声音。正当佩特准备安稳又安静的结束这次飞行之时,突然间,他后面的投弹手奥斯瓦德说话了:
  “后面有两架飞机,是和我们一起执行侦察任务的么?”
  佩特转头看看,在没有望远镜的情况下,除了天空中漂浮的大块云朵,他什么也看不到。
  “可能是吧!如果不放心的话,你大可以试着联络一下!”
  奥斯瓦德否定了这个建议,说道:“还是看看再说吧!我想总不至于还有两架美国战斗机藏在这么远的地方,何况教官说在执行侦察任务时,无线电应尽可能的保持静默,除非有所发现!”
  佩特有些不耐烦的说:“好吧好吧,教科书先生,我尊重你的信条!”
  “我不是教科书先生!”奥斯瓦德辩驳道,“这些都是教官们的经验之谈,并且已经写进了新的海军飞行员训练教程,遵从经验虽然看起来有些呆板,但很多时候它都能起到关键的作用!”
  佩特一脸嘲讽的笑意,当然,这个表情他的搭档是不会看到的。
  “稳一点……稳一点……”奥斯瓦德依然一手拿着他那7倍率的海军双筒望远镜,别扭的转着身子观察着他先前发现的那两架飞机,过了不到一分钟,他吃惊的喊道:“见鬼,那好像是英国的喷火式战斗机!”
  在海军服役时间要长一些的佩特却显得不慌不忙,“别紧张,小伙子,这里距离英国还有将近一千海里,远远超出了喷火式战斗机的作战半径!就算是布置在冰岛的普通战斗机,也没有办法飞到这么远的地方来!知道么?”
  “我知道,但它们看起来就是喷火!”片刻的迟疑之后,奥斯瓦德惊慌的大声说:“上帝啊,我百分之百肯定它们就是喷火,我和它们打过一次交道,做梦都不会忘记它们的外形!”
  “我也和它们打过交道!”佩特转过头看了看,目标距离尚远,肉眼看来还只是两个并不明显的小点,于是不慌不忙的把目光重新放回正前方,一边说:
  “如果我们真的在这里喷上两架喷火,活下去的几率恐怕还不到百分之十……最理想的情况就是我们侥幸逃脱并且回到航母,但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运气好一些的话,我们没有被击落而是自行迫降,那么我们可能在飘荡数日之后被某一方的船只救起,但那据说也是一种痛苦的煎熬;运气差一些的话,我们直接被英国佬干掉或是在坠机时死去,这种一了百了的结果或许也是一种解脱吧!”
  “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情说这些!”年轻的奥斯瓦德终于将自己的不满发泄出来,他吼道:“为什么不试试摆脱他们呢?”
  “摆脱?”佩特哧然一笑,“伙计,喷火的平飞速度几乎达到了我们的两倍,你觉得我们可以在那些云朵里躲过攻击?”
  视线中确实有不少白色的云朵,但每一个体积都不是很大,更没有阴雨天气时震天蔽日的厚实云层——对于战争的每一个参与者而言,天气有时候是决定他们生死的!
  “当然!”奥斯瓦德收了一些音,诚恳的说道:“教官说过,在远离舰队的地方遇上敌机的话,就应当想方设法利用周围的环境,云是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选择!”
  “好吧,既然你那么确定我们屁股后面是两架喷火而不是梅塞施密特!”佩特一拉操纵杆,“那就让我们做些饭前运动吧!”
  飞机快速变换了飞行姿态,而望远镜在一个晃动强烈的环境中根本无从发挥作用,年轻的奥斯瓦德暂且让它自然的垂在胸前,一手抓着操纵杆,一手迅速调整着无线电设备操控面板上的旋钮,“大船,大船,这里是鹈鹕7号,这里是鹈鹕7号!”
  佩特没有插话,而是转头看了看后面的那两个白点,从观察到的情况来看,它们确实又近了一些,但还不能判定它们就是冲着自己来的。不过考虑到自己的搭档平日里不苟言笑的性格,佩特觉得他不会再这时候开这样的玩笑,若真的出现判断错误,那也是精神过于紧张所致——战争往往就是扭曲人性的!
  “大船!大船!这里是鹈鹕7号,收到请回答!”
  耳机中迟迟没有回音,奥斯瓦德的口气也变得急促起来。
  佩特咬咬牙,减去了700多公斤的鱼雷以及三分之二的燃料,这架双翼的鱼雷轰炸机却依然显得步履蹒跚,尤其是与各交战国所装备的主力战斗机相比,其最大航速以及爬升时的加速度更是让老练的飞行员们感到无奈。
  奥斯瓦德一边联络,手里不断调整着面前的无线电设备,就在不久之前,他还通过这一设备与自己的母舰联系过,并且获得了前往东面进行侦察的指令,可一到关键时刻,这家伙似乎就不太灵光了。
  “见鬼!”年轻的投弹手嘴里咧咧的骂着,抽空扭头一看,那两架飞机也已经改变飞行状态开始爬升了。
  “看啊,如果那两架是我们的梅塞施密特,他们跟上来干什么?”
  佩特只转头瞟了一眼,便叹道:“好吧,我承认,之前确实犯了个错误。在这个该死的地方,我们遇上了该死的英国战斗机!”
  奥斯瓦德毫无责怪的意思,而是求助的说:“母舰还是联系不上!”
  佩特咬着牙说:“你继续联系,我想办法摆脱他们!如果咱哥俩运气好的话,还能把这个重要消息带回舰队呢!”
  “重要消息?”奥斯瓦德不解的问。
  佩特说:“我们都知道,英伦三岛或者冰岛都不可能随意飘动,可是英国战斗机又出现在这里,那么还有第二种可能性吗?”
  “你的意思……附近有英国航母?”奥斯瓦德大惊。
  “是的,小伙计,不仅是我们,舰队可能都会有大麻烦!齐柏林号受了伤,现在只有我们的施特拉塞号还能正常使用,谁知道英国佬弄了几艘航母来?”佩特一口气说道。
  “言之有理!”奥斯瓦德沉默了片刻,“我们为什么不想办法弄清楚呢?”
  这问题听起来很简单,可一下子把拥有多年飞行经验的佩特给考倒了。沉默了好久,佩特终于说道:“你是这样想的?”
  稍稍的迟疑,奥斯瓦德说:“既然我们为了各自的原因投身这场战争,就应该为胜利作出最大的努力和贡献,不是么?”
  又是片刻的沉默,佩特反问说:“托马斯,你是去年才结婚的,对吧!你那漂亮的金发妻子还在苦苦等待战争结束,等待你回家啊!”
  奥斯瓦德不做声了,就在气氛陷于冰冻之时,耳机中突然传来了他们期盼已久的声音:
  “鹈鹕7号,这里是大船,收到你们的呼叫,收到你们的呼叫!你们位于什么位置,有什么情况?”
  奥斯瓦德仍然有些迟疑,但他还是很快答道:“大船,大船,这里是鹈鹕7号,我们遭遇两架喷火!重复,我们遭遇两架英军喷火式战斗机!现在的位置……我们攻击目标船队后又继续向东飞行了30分钟进行侦察,估计距离你处有40分钟航程!”
  “确定一遍,你们遭遇了喷火战斗机?两架喷火?”母舰那边显然很是惊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0/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