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校对)第1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5/250


第11章
犹太联盟(5)
  一个醉心于军事谋略的将领,往往不太愿意在交际应酬上花费太多的时间,但在一种大环境下生活久了,对一些原本不喜欢的事务也就变得有些麻木了。
  在抵达但泽的当天,张海诺就受邀参加了当局为纪念“但泽危机”两周年而举办的高级晚宴。两年前的这一天,希特勒清楚地表明他想把但泽收入德国,但法国和英国都向他发出警告说,他的行动将导致另一场战争。于是,“但泽危机”差点成了欧洲紧张局势的爆发点,但真正的危机并没有消除,仅仅一个月之后,一场新的世界大战便以德军入侵波兰拉开了序幕!
  在张海诺看来,由但泽总督阿尔伯特·福斯特倡议举办的这个所谓纪念晚宴,不过是当地上流人士与驻军高层的一场普通聚会而已,在东线连战连捷的情况下,这里既没有“但泽危机”的那种紧张与兴奋,也没有前线将士生死搏杀的那种沉重。衣着光鲜华丽的男男女女们,完全沉浸在酒色笙箫当中,这样的生活仿佛和战争没有任何的关系。晶莹剔透的高脚杯,轻舞飞扬的裙角,还有那时而轻快、时而优雅的曲调,这些都完全提不起张海诺的兴趣,但他终究是这个场合级别最高的“大员”,出彩是免不了的,不但为纪念晚宴致辞,还受到各界名流们的热烈追捧,想找个角落好好安静一会儿都难。
  倒是张海诺手下的那些军官参谋们,在经过了数周的海上生活之后,对于陆地上的一切——尤其是经过精心妆扮的异性们,表现出了十足的兴趣。作为普鲁士王国时期从波兰人手里夺来的属地,但泽在因《凡尔赛条约》的签订而成为自由市之前,已经被日耳曼人统治了百余年,因而这里的建筑风格、居民血缘和传统习俗等各个方面,都基本与德国本土无差。能够参加上层人士聚会的,也绝大部分是拥有纯正日耳曼血统的,甚至还有不少普鲁士旧贵族的后代。在这里,身材健壮、面孔阳光的德国海军军官们,不但很快融入愉快的气氛当中,而且展现出了他们颇能吸引异性注意的一面。宴会过半,舞池之中已经能够看到好些军官在与妙龄女子翩翩起舞。
  “我们尊敬的海军元帅阁下,从前可是奥舍斯莱本的跳舞王子,怎么?看不上这偏僻小港的简陋舞场?”
  貌似尖锐的言语,却是由一个非常好听的嗓音发出的,这一次,张海诺立即判断出对方的身份,同时,也对这个神秘甚至有些神通广大的女人报以九分的好奇——她所谓的犹太血统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一股力量?他们是大海中的一叶扁舟,还是坚冰下汹涌的暗流?
  “冯·海伦格夫人!”张海诺转过身,对这位多年的“老友”报以微笑。
  芬娜倒是十分主动,“怎么?不邀请老朋友跳上一曲么?”
  张海诺看了看略显拥挤的舞场,“下一曲吧!对了,你怎么会在这里?生意?还是……”
  芬娜双手优雅的挽着一条橘黄色的纱巾,看起来很配她那身素黄的长裙,她笑着说:“我天生就是个喜欢旅行的人,元帅阁下已经忘了吧!”
  眼前这个海诺,压根就不知道这么回事,他自嘲的说道:“人老了嘛,记忆力总要减退的,这也是自然界的规律!”
  “老?”芬娜用诧异的眼神看着张海诺,然后咯咯一笑,“尊敬的帝国海军元帅,如果您也算老的话,这里该有多少更老的人啊!”
  芬娜悦耳的笑声引来一阵侧目,毕竟,看上去三十出头的冷峻美女,走在哪里都是男士们关注的焦点。
  张海诺略略扫视四周,果不其然,头发苍白的人比比皆是,有穿黑色礼服的,也有穿陆军或是党卫队制服的,倒是海军和空军的军官们,看起来都比较显年轻。至于张海诺自己,不管是这幅躯体的生理年龄,还是自己的心理年龄,都处于四十已过、五十尚远的状态,而长年的舰艇生涯给了他结实的体魄,良好的营养和规律的生活,使他至今仍拥有一头浓密的黑发,除了日晒风吹而颇为粗糙的皮肤,他的的确确还没有出老的迹象。
  这个话题最终不了了之,张海诺从侍从那里拿来两杯香槟,这种软酒精饮料,对于酒力一般的人也不会有太大的杀伤力。所以,他可以放心的将其中一杯交到芬娜手里,并且说道:“话说回来,但泽的风景确实不错,从前就是夏日的一处避暑胜地吧!”
  芬娜继续以她从前并不擅长、但如今已经修炼得如火纯清的迷人微笑说:“这样的天气乘船出海,应该更加的凉快吧!”
  张海诺与她轻轻碰杯,“具体看在什么位置了!要是呆在锅炉舱,那可是相当痛苦的事情!至于舰桥,情况可能会好一些!”
  芬娜抿了一口酒,“那一定是个又威风又凉快的位置!”
  “也很危险!”张海诺笑道。
  “我觉得,军人确实是份既光荣又危险的工作,正因如此,才应该趁着声望正高的时候尽量往高处走!”说罢,芬娜有意盯着张海诺的眼睛。
  “你上次不辞而别,看来并不是已经把话说完了!”张海诺不慌不忙的低声说道:“但我还是那句话,我对政治既没有兴趣,也没有能力!”
  芬娜却一点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失望,“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能力也不尽是天生的,尊敬的帝国海军元帅阁下,您什么时候改变主意,随时都可以来找我!我们上次在柏林会面的那栋房子您应该还记得吧,您可以让人去那里接头!”
  张海诺未置可否,而是一口饮下半杯甘醇的香槟酒,这时候,先前的舞曲正好结束,他放下手中的杯子,右手往前一伸,“有这个荣幸请美丽的女士跳一支舞吗?”
  “乐意之至!”这,应该是芬娜的心里话。
  在悠扬的乐曲中与芬娜翩翩起舞,这,应该是从前那个海诺一直梦寐以求的事情。
  一曲舞罢,张海诺呆了一会儿,便向总督告辞,但他额外批准了其他海军军官一个短暂而宝贵的假期——他们在第二天中午之前返舰即可。毕竟,要这些年富力强的小伙子们做到清心寡欲是几乎不可能的,而漫长的海上生活又是那样容易消磨官兵们的士气,偶尔放松一下也是有好处的。
  张海诺原本打算直接返回“提尔皮茨”号,最近一段时期海军在德国三军算是比较闲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海军高层就无所事事了,海军的建设正处于一个非常微妙的时期,水面舰艇和潜艇部队的表现同样出色,但这个国家能够用于海军的总体资源有限,如何分配才能对今后的战略发挥最大的作用,是包括总司令雷德尔以及各部门负责人需要深思熟虑的。此外,受到海空压制的苏军波罗的海红旗舰队也不等于没有威胁了,那些大型水面舰艇的存在对于正向列宁格勒推进的德军地面部队是个不小的威胁,而他们的潜艇也可能溜出芬兰湾袭击德国和芬兰之间的海上运输线——想要实力有限的芬兰军队继续从北面对苏军施加压力,德国的军火供应是十分重要的。
  就在张海诺走出宴会厅之后,芬娜也快步跟了上来,看来,这个女人仍旧没有放弃自己的目标。至于张海诺,实在没有向权力巅峰攀登的野心和魄力,对于芬娜所代表的那股与犹太人有着莫大关系的力量,好奇心也是非常有限的。不过,他还是与芬娜在空荡荡的街道上走了一段,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早年的生活。他原本空缺的记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填补,但对于目前的形势几乎没有任何的帮助。
  末了,张海诺让副官开车将芬娜送回其下榻的酒店,自己径直返回了停泊在码头旁的“提尔皮茨”号,这艘装备有大量先进无线电设备的战列舰,俨然成了德国本土舰队的移动指挥部,这样好坏的作用都是非常明显的——英国人只要收集并分析无线电波,就有可能推测出“提尔皮茨”号的行踪,只是在目前的战略态势下,英国空军想要对但泽港实施空袭难度是相当大的。
  等到张海诺把晚上送来的报告和情报材料都阅过一遍,时间已经过了午夜12点,洗漱之后,张海诺才在床铺上躺了一会儿,副官就敲门说有紧急情报。
  “英美首脑在北大西洋会晤?”一看到这份情报的内容,张海诺心里就暗叫不好,在原本的二战历史上,美国虽然是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才正式对轴心国宣战的,但他们的舰艇早在1941年上半年就已经在大西洋海域开展针对德国海军的军事行动了!就张海诺所知的情况,自从1941年初美国大西洋舰队成立以来,美国海军就开始密切监视德国海军,并把德国舰艇的位置通报给英国,以便英国舰船规避德国舰艇或是对其发动攻击。到了1941年夏天,美国更是接受了英国提出的“保护冰岛”的要求,大批美军进驻冰岛,并在那里建立了海、空军基地,这意味着美国对英国舰船的掩护范围,事实上已经扩大到了冰岛附近海域!
第12章
以变应变
  对于英美首脑在大西洋会晤的意义,张海诺虽然不像史学家那样研究得非常透彻,但他至少明白两个原本就关系密切的国家将进一步联合起来,而刚刚冲破“海上牢笼”的德国海军,可能面临着新的封锁……
  一夜多梦。
  略显闷热的天气,让张海诺一早起来发现身上已经出了不少汗,于是又冲了一个凉水澡,虽然昨晚传来的不是一个好消息,但他的生活节奏并没有就此打乱。不过,就在他刚刚开始在甲板上跑步的时候,副官又出现了,小伙子报告说有一位冯·海伦格夫人找他,对方表示有重要事宜相告。
  该说的都说了,不该做的什么也没做,张海诺无愧于心,便换上衣服下了舰。远远的,他就看到了一身洁白长裙、戴着遮阳小礼帽的芬娜,她就像早晨的一丝凉风,带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早上好,帝国海军元帅阁下!”
  张海诺瞟了一眼她身后不远处停着的梅赛德斯,以及里面戴帽子、穿正装的司机,“早上好!以后没有外人的时候,还是叫我海诺吧!”
  “好吧,海诺!”芬娜从自己的手袋里拿出一张对折的纸,“我这里有一份情报,我想你应该会感兴趣的!”
  张海诺略有些意外,他接过那张纸,打开扫了一眼,尽管里面的内容他几个小时前已经看过了,但还是非常认真的重新折好并放进口袋里。
  “这份情报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谢谢你,冯·海伦格夫人!”
  “希望这份情报足够及时!”芬娜嘴角挂着微笑,看起来十分自信。显然,她对于帝国情报部门的效率并不太看好。
  若不是自己未雨绸缪的在康拉德·帕齐希的帮助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构建美洲情报网,并在阿道夫·希特勒登台后将这个情报网与帝国情报部门共享,张海诺恐怕也不会这么快就得到来自大西洋对岸的情报——自战争爆发以来,派驻英国的德国谍报人员虽然取得了不少宝贵的情报,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英国反情报力度的加强,从英伦三岛传来的情报数量和质量都每况愈下。为了保证苦心构建的英国情报网络不至于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好些德国间谍不得不减少了活动,甚至转入准“冬眠状态”。
  张海诺当然不会轻易向外人透露自己的内幕消息,这正好也成为他脱身的理由。
  “非常及时,不过,夫人,我很抱歉的是,我现在恐怕得回去处理这份情报了!”
  “相信您能够让德国免于不必要的损失!”芬娜笑着给张海诺戴了一顶“高帽子”,然后允诺到:“阁下任何时候需要帮助,随时可以来找我们!情报、资金抑或是其他一些更加艰难的东西,我们都会竭力而为!”
  这是芬娜第一次在谈及幕后力量时用上“我们”这个词,这也意味着她明确属于那个秘密组织的一员。
  张海诺想了想,没有作答。
  “再见!”他转身便快步走上了舷梯,长长的舷梯花费了他小半分钟的时间,而在这期间,芬娜一直站在那里,直到黑色的梅赛德斯开过来停在她身旁,并且由司机主动下来打开车门,她这才坐了进去。
  回到舰上,张海诺并不是真的要找任何人商量关于英美首脑在北大西洋会晤的消息,原有的历史中,丘吉尔与罗斯福是在一艘美国战列舰上进行会晤的,虽然地处公海,但戒备之严密可想而知,因此张海诺从一开始就放弃了外部突袭的想法。由于先前的情报是从帝国情报部转来的,他也不用担心元首和其他重要将领被“遗漏”的情况出现。倒是在早饭的时候,他收到了来自最高统帅部的指令——元首亲自下令召他前去山崖城堡。
  镇定自若的吃完早餐,张海诺乘车前往但泽郊外的空军机场,再从那里搭上一架容克-52飞往德国南部,由于全程在远离前线的德国境内飞行,这一次空军只派出两架战斗机护航,但让张海诺眼前一亮的是,这两架都是德国空军不久前才正式列装的FW-190单引擎战斗机。就张海诺所知的情况,由于这种新型战斗机刚刚开始装备,目前在东线天空唱主角的仍然是BF-109系列战斗机,反倒是法国驻军率先装备了两个大队,在与英国皇家空军为数不多的交锋中,这些新式战斗机凭借出色的机动性能、强大的火力以及良好的视界,得到了空军指挥官和飞行员们的普遍称赞。
  经过数小时的飞行,容克-52终于降落在了阿尔卑斯山麓的一处空军机场上,而要前往后来被成为“鹰巢”的山崖城堡,张海诺还需要搭乘一段缆车,最终才能抵达那处位于海拔1834米的堡垒。
  张海诺还来不及好好呼吸一下这山顶的新鲜空气,便被弗朗茨·哈尔德将军直接领到了元首办公室。一路上,张海诺细心观察着这里的气氛,和巴巴罗萨行动开始前的紧张与兴奋相比,如今的最高统帅部行营里大多数人身上,似乎都能找到一种轻松的情绪。最近一段时间,阿道夫·希特勒分兵南进的决策固然遭到了诸多德军将领的反对,但在7月底,东线战场的总体形势仍然处于对德军非常有利的状态。数量庞大却装备陈旧的苏俄军队,在德国空军和装甲部队的强力攻击面前继续溃退,每天都有上万苏军官兵阵亡、被俘或是沦为逃兵。
  坐在元首书桌对面的椅子上,张海诺这天第三次看到了那份关于英美首脑会晤的情报。这要比原有历史的进程稍稍提早了一些,但基于各种因素变化而带来的影响,张海诺对这一情报感到的不是意外而是忧虑。但他也知道,即使英美之间不签署那份著名的《大西洋宪章》,名义上仍属中立的美国,事实上已经卷入到这场战争当中。最致命的是,这个工业经济以及军事潜力均为世界第一的国家,根据自己的地缘战略和政治考虑,将又一次站在德国的对立面!
  原本还因为东线战事进展顺利而沉浸在喜悦之中的阿道夫·希特勒,在获悉英美首脑会晤的情报后,心情果然变得非常暴躁,当着张海诺的面,他满口粗鲁的将美国政府痛骂了一顿,他发誓要让“小儿麻痹症患者”为今天的行为付出极其沉痛的代价,并要让每一个美国舰员见到德国海军的战旗就发颤。
  不过,暴怒中的希特勒也不至于作出对美宣战的举动,最后的理智告诉他,目前的德国还不足以与那个强大的工业国家正面对抗。抱着这样矛盾的心理,让他一见到张海诺就如获救星,两人对着大幅的世界地图进行了一番深入讨论,由于美国海军公开加入护航行动,德国的破交战略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美国海军短期内能够动用的舰艇数量之庞大,并非如今的英国或是德国能够相比的,而才长远来看,美国首屈一指的造船业和用之不尽的资源将为这个国家提供极其可怕的战争潜力,20多年前德皇军队的溃败早已证明了这一点。
  在美国加入大西洋护航作战的问题上,张海诺提出了一个让阿道夫·希特勒不得不接受的建议,那就是趁美国舰艇还不能直接进入先前划定的作战区域,以强大的压力迫使英国国内的妥协势力向和谈倾斜,并争取在对德国较为有利的态势下结束西线战事。
  “我的元首,眼下要取得这种有利态势,我们有两条路可走:一是以水面舰艇进行近海压迫,彻底断绝英伦三岛与外界的海上联络,只要美国不参战,两个月内即可让英国本土陷入绝境,再接下来,我们或议和、或实施海狮计划,都能够彻底解决英国问题;二是在北非、地中海发动更为猛烈的攻势,如果能够隔断英国在方向与殖民地之间的联系,进而蚕食英国在北非和亚洲的殖民地,英国军民的士气将会迅速衰弱,丘吉尔应该会在完全依赖美国援助和与我们议和之间作出正确的抉择!”
  张海诺用彩色的铅笔在地图上划出两块进攻区域之后,希特勒对着地图端详了许久。最近一段时期,他的情绪与举止虽然越来越不稳定,可基本的战略意识并没有丧失掉。第一条路看起来既能够治标又能够治本,从而一劳永逸的解决掉西线的问题,但风险之大也是显而易见的——即便是战争初期占据绝对优势的英国海军,也不敢用近海逼迫的方式来围困德国,水雷、飞机和潜艇都可以对这种战术构成致命威胁。
  至于这釜底抽薪的第二条路径,见效虽然要慢很多,但好处也同样是显而易见的:眼下隆美尔在北非春风得意,德意联军已经推进到了埃及边境,意大利在地中海区域也仍保留着不弱的海军和空军力量,而且,对英属非洲殖民地的占领将给德国带来资源上的巨大利益,若是德意军队继续向东南亚推进,甚至还能够与他们的另一个轴心国成员顺利会师,进而彻底扭转全球战略上的不利布局!
第13章
地中海曙光
  对着桌上的战略地图研究了许久,阿道夫·希特勒终于带着一种茅塞顿开的表情开口了:“海诺,在地中海的战略上,你一定已经有了非常详细的作战计划!噢,就是原来你提交那份,对不对?海诺,你真是一个固执的人,但我现在非常欣赏你这点!”
  张海诺想了想,答道:“是的,我的元首!事实上,我已经对原来的计划作出了妥善的修改,使之适应目前的形势!如果您允许的话,我现在就可以口头向您报告这份新计划的构架!”
  希特勒之前那句话就已经表示他对这个战略计划的态度已经发生了转变,现在自然也不会否定张海诺的提议。
  “首先,我们必须尽快夺取地中海上最重要的战略据点——马耳他,如您所知,这也是决定地中海战局的关键所在!”张海诺有意给了这位元首一点心理上的恭维,紧接着,他拿着铅笔边画边讲解说:“眼下要攻占马耳他,我们完全可以不从东线调遣部队,而是使用一些原本就驻扎在希腊和法国的部队。在总体兵力上,我的计划只需要一个由山地步兵和海军战斗人员组成的混成师、一个加强了的党卫军师和一个伞兵师,当然,还有意大利海军的全力配合!至于空军方面,我们需要压制性的航空力量以及成建制的伞兵部队……”
  还不等张海诺说完,希特勒便摇了摇手,“好吧,海诺,这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的作战计划,同时,我也坚信你有克敌制胜的伟大能力!现在,我把地中海作战行动的指挥权交予你,希望你能像重创英国舰队一样再次创造佳绩!”
  张海诺喜出望外,“感谢元首的信任!”
  元首步调缓慢的挪了几步,边想边说道:“海军战斗部队和山地师不成问题,空军方面,除了驻扎在希腊和意大利的部队,我额外调给你一个航空军!另外,你可以从我的党卫军预备队中选调一批最优秀的士兵,这一点你稍后去和洛梅斯特上将具体商量一下!至于伞兵,我不认为他们已经从克里特之战中恢复过来,并能够承受如此高强度的作战,况且,我们在南欧方向也没有足够可以用来运送伞兵的运输机!”
  看来,希特勒仍对克里特岛之战中伞兵部队的惨痛损失耿耿于怀,但张海诺一下子实在不敢奢求太多。
  “是,我的元首!我这就去准备!”他挺直了胸膛,然后在希特勒后悔之前,他迅速带着最高指令离开了元首办公室。接下来,他兴致勃勃的跑去雷德尔那里,将刚刚向元首阐述的地中海作战方案脚本又口述了一遍。他原本以为雷德尔会非常高兴,毕竟在不列颠空战逐渐朝着不利于德国的方向发展时,这位海军总司令就非常赞同并积极支持张海诺的地中海攻略。
  可这一次,雷德尔的头一句话就让张海诺碰了个不大不小的钉子:
  “后备军官、后备舰员、技术军士……冯·芬肯施泰因元帅,你知道抽调这批人组建所谓的混成师意味着什么吗?”
  张海诺想了想,他明白雷德尔的意思,便坦直答道:“假如我失败了,德国海军将损失一大批非常重要的后备人员,新建造的舰艇可能面临着无熟练舰员的境地!”
  雷德尔点点头,冷静却残酷的说道:“海诺,我并不像阻挠你实施这个作战计划,但我希望你能够独立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5/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