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校对)第1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1/250

  曾几何时,大西洋的明媚阳光只属于英国皇家海军的圣乔治十字旗,但在惨烈的“欧海之战”过后,德国的大型水面舰艇开始越来越频繁的深入这片海域——“莱茵演习”的胜利,让他们占得了宝贵的先机。
  作为浓缩了德国海军技术精华的舰艇,“欧根亲王”号很多时候都被人们誉为各交战国巡洋舰中最耀眼的明星:海峡冲刺、凯尔特海之战、欧海之战,这每一场战斗无不是惊心动魄、意义非凡的,而“欧根亲王”号不仅亲历每一场战斗,更叫人赞叹的是它在取得不俗战绩的同时,竟没有受过稍重的伤。在“欧海之战”结束后,这艘重巡洋舰的修复工作只花了一周时间便宣告完成,紧接着,它与德意志级装甲舰“吕佐夫”号一前一后进入大西洋海域巡弋,寻找盟军船只并伺机发动攻击。
  舰桥上,戴着船型便帽和黑色墨镜的德国军官们酷劲十足,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不用像战争刚开始那样一进入大西洋就如同老鼠一般躲躲藏藏。在德国元首抛出了著名的“跨海作战宣言”之后,英国海军开始全面收缩,将大部分舰只囤积在本土海域以抵挡德国人随时可能发动的跨海进攻,大西洋的海面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真空”。
  如今,光荣不再的英国皇家海军,只能派出为数不多的舰只在大西洋上执行护航任务,以至于在有些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一些英国船长尝试用单船高速行驶的方式突破德国海军的封锁,这看似倒退的办法却在短期之内起到了一些作用——根据德国情报部门的报告,6月的头两个星期至少有10艘装运货物的快速轮船抵达英国本土——虽然这些货物对整个英国而言有点杯水车薪的意味,却至少让英国军民重新看到了打破坚冰的希望。
  在出海的第一周,“欧根亲王”号就取得了欧海之战以来的第一个战绩,在距爱尔兰海岸约210海里的位置,他们远远望见了一艘高速向东行驶的货轮。尽管那艘船打着爱尔兰的旗帜,但依照德国早先划定并公布的交战区域,“欧根亲王”号毫不客气的追上去用舰炮将其击沉——德国海军的舰队指挥官一贯主张“发现即击沉”,他坚信骑士精神不适用于残酷的现代战争,唯有最大限度的杀伤敌人才有可能赢得战争的胜利,必要时,宁可错杀一千也是值得的。
  果不其然,那艘悬挂爱尔兰旗帜的货轮被击沉之后,“欧根亲王”号从海上救起了一些幸存者,经过审讯,这些船员大都是英国人,而他们的快速货轮也是地地道道的英国船,对于可以容纳3000多吨货物的船舱里装着什么,英国船员们的说法并不一致,粮食、纺织品、药品、牲畜,没有人提及步枪或者其他军火,可是谁信呢?
  平静的海面上,突然出现了一个黑点,隐隐的嗡鸣声亦很快传来,但“欧根亲王”号舰桥上的军官们看起来一点也不紧张,桅杆的雷达天线一刻不停的转动着,舰上的雷达显然早已探知了那架飞机的行踪。
  “准备收回侦察机!”
  一名手持望远镜少校军官转过身向甲板上的舰员喊到。
  下面的士官应道:“明白,准备收回Ar-196!”
  虽然是一艘1.5万吨级的战舰,得益于合理的空间配置以及舰载机自身良好的设计,“欧根亲王”号能够搭载多达4架Ar-196式水上飞机,完全可以满足单舰或小编队海上作战的侦察需要。
  那架下单翼的水上飞机很快降低了高度,并用机上的信号灯发来信号。不一会儿,舰桥上的另一名少校军官扭头朝舱门里面喊:
  “2号侦察机在指定区域内未发现船只!”
  里面的参谋军官很快在他的航海图上作出标示,正常情况下,四架这样的侦察机一次出动就能对半径150海里的海域进行全范围侦察,略显不足的是,由于机载雷达技术方面的原因,飞行员们此时仍需要通过肉眼观察海面情况,这显然不如英国的机载对海搜索雷达的效率来得高。
  大约5分钟之后,那架Ar-196便在数百米之外的海面上降落下来,然后以水面滑行的方式逐渐抵近到“欧根亲王”号的右舷,这时候战舰的航速也明显减慢下来。一部分舰员集中在右舷舯部,他们操纵着舰上的吊车,海面上风平浪静,他们没费多少功夫便数量的将水上飞机吊了上来。在这之后,战舰又重新加速,稍作调整后向着大洋深处驶去……
  19世纪末期以来,欧洲各国在世界工业、经济和军事上仍然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但在大西洋的另一边,美洲国家也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赶超,他们逐渐有了影响世界的实力,在进入20世纪的第一场重要战争中,后来参战的美洲国家就对战争的进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当20世纪的第二场重要战争爆发时,和以往一样,美洲国家再次在战争初期选择了观望。不过,他们的立场并不是绝对的中立,打着《租借法案》的幌子,美国制造的枪炮物资乃至舰船都在源源不断的运往英国,为英国继续战争增添了极大的信心和实力,只是随着德国海军海上破交战的持续深入,每十船从美洲起航的货物,最终抵达英国本土的只剩下不到四船,巨大的损失逐渐超出了英国的承受能力,战争的天平看来正向着轴心国倾斜。
  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美国人继续做着一本万利的军火买卖,他们先是与英国政府签署了《驱逐舰换基地协议》,送去50艘旧式驱逐舰,从而给英国海军输了血。在1941年初的“凯尔特海之战”与“欧海之战”后,他们不仅扩大了对英出口物资的范围,甚至悄悄出动舰只在西经35度以西的范围内为运送物资的英国船队“伴航”!
  德国潜艇的艇长们最先发现这一异常,他们同时也意识到了这背后蕴藏的大麻烦。在常规巡航中,U-187差点击沉了一艘美国轻巡洋舰,U-135的艇长则报告说自己在西经37度位置遭遇数艘悬挂美国国旗的舰只,它们另一侧便是一整支英国船队。一系列的报告很快被汇总递交到德国最高统帅部,然而为了避免陷入上一场战争的窘境,就连一贯狂妄的希特勒也不得不暂时选择忍让。很快,每一位德国潜艇指挥官都接到命令,严禁在交战海域之外的地方对悬挂美国国旗的舰艇发动攻击,德国海军的水面舰只也得到了相同内容的命令。
  经过一天一夜的行驶之后,“欧根亲王”号驶过了西经35度这条看不见的特殊警戒线,但舰长奥波德·斯托恩却丝毫没有让战舰回头的意思。
  夏天的北大西洋,夜幕降临的时间要比其他季节更晚,这显然有助于“欧根亲王”号派出水上侦察机巡视附近海域。黄昏时分,一架返航的Ar-196所带来的消息,立即驱走了人们体内的困意:正前方约96海里发现小型船队一支,数量在12-14艘,估计有护航舰只3-4艘!
  如果遇到的是一支大型护航船队,凭“欧根亲王”号的实力,舰员们就只能及时向海军司令部请求支援,顺势进行有限的骚扰作战而已,但小型船队的情况就不太一样了。听到这个消息,舰上的官兵们个个摩拳擦掌,不用指挥官下令便认真检查起舰上的武器设备来。
  作为壮年军官中的一份子,舰长奥波德·斯托恩具备一名优秀指挥官所需要的各种素质:对战局的判断力、随机应变能力以及坚忍不拔的品格,唯一让上司们感到欠缺的,便是他在作战指挥上有时候显得过于谨慎,以至于在对战机的把握上略显不足。如果在这方面能够得到加强,将领们相信他完全有实力成为下一个冯·芬肯施泰因式的舰队指挥官——两位同窗在校期间成绩都非常优秀,在海军模拟演练中,奥波德·斯托恩也是为数不多能够在如今的海军副司令身上获得胜局的指挥官。
  谨慎并不是错误,何况奥波德·斯托恩的战争经验十分丰富,在排出第二批水上侦察机对周边海域进行半径为80海里的巡逻警戒之后,他带着这艘精锐的重巡洋舰加足马力朝目标船队驶去。
第2章
新对手
  上午10点刚过,服役于“欧根亲王”号二号主炮战位的德国海军士官托马斯·霍尔宁,就接到了提前进餐的命令。在前方发现小型船队的消息已经传开的情况下,他对于这道命令一点都不感到奇怪,旋即叫上手下的大个子水兵奥尔福斯前往舰上的餐厅。
  奥尔福斯今年19岁,长得人高马大不说,力气还出奇的大,是舰上为数不多的能够一人搬起122公斤主炮炮弹的水兵。当然,人大饭量也大,奥尔福斯一餐能够吃下三个黑面包、一罐野餐肉和一大碗蔬菜汤,至于他的最爱——牛肉炖土豆,通常都要把汤桶里的最后一口干掉。
  不一会儿,两人就拎着两大桶加一大筐食物回到他们的战斗岗位——装备两门203毫米主炮的二号炮塔里。这座空间有限的炮塔内,眼下编配有3名士官和11名炮手,这些人分为三组,1名士官带着4个炮手为一个炮组,负责一门203毫米主炮维护以及战斗中的弹药装填,另外一名士官负责协调炮组以及与射击指挥室联络,剩下3名炮手主要负责从扬弹机上卸下炮弹和发射药包,以及在减员情况下递补到前面的炮组中去。
  对于“欧根亲王”号那还不到“俾斯麦”号炮塔一半大小的主炮塔内,14个人的配置略显拥挤,但由于这里的主装填使用人工搬运而非电力驱动,要保证射速就必须配备足够的炮手。霍尔宁还没宣布开饭,水兵们就被桶子里香喷喷的味道吸引过来,这时候,距离他们的上一顿饭才过了3个小时,但没人会跟热腾腾的食物过不去。
  在炮手们把他们宽厚的手掌伸向食物之前,霍尔宁清了清嗓子,“接上级命令,由于接下来可能发生战斗,各战位人员按秩序提前领用午餐,德意志万岁!”
  “德意志万岁!”
  炮手们的眼睛始终放在食物桶上,也许这时候让他们喊面包万岁更加贴近他们的心声——人有时候就是这样一种单纯的动物,吃饱穿暖就已经非常满足了。
  霍尔宁首先拿起一块面包,“开始吧!”
  壮汉们乐呵呵的开始用餐了,这对他们来说总是一天之中比较愉快的时刻,而1941年德军的物资配给也确实较为充足,尤其是海军舰艇上,基本上每餐都能保证有乳肉类的食品。
  水兵们一边吃着,一边开着玩笑,不过话题很快集中到即将到来的战斗上——先前只是内部传闻,现在正式的通知已经下达,人们便没有什么好怀疑了。
  “我们能够轻而易举的击沉那些英国驱逐舰,然后逐一清理海上的英国货轮吧!”和奥尔福斯同龄的霍瓦格是个快嘴巴,他个子没有奥尔福斯高,但体格还是非常结实的。
  “8、9艘驱逐舰不在话下!”年纪稍大,但也不过二十四岁的水兵卡鲁因茨一边往嘴里塞火腿,一边底气十足的回应霍瓦格。欧海之战中,“欧根亲王”号一口气击沉三艘英国驱逐舰、逼退另外三艘的壮举,不但在德国广为传颂,更极大的提升了舰员们的信心。
  乐观的情绪在这里是普遍存在的,士官格布克笑着说:“笨蛋,一支小型船队怎么可能有8、9艘驱逐舰护航呢?我看有两艘驱逐舰加几艘武装货轮就不错了,这点船顶多耗费我们半个小时功夫!打完我们就高速转移,让英国海军想抓都抓不到我们!”
  水兵们顿时一阵哄笑,没多久,大家一个个都吃饱喝足了,还顺手在口袋里塞上一块黑面包,以应不时之需。这时依然是奥尔福斯跟着霍尔宁把剩下的东西送回餐厅,两个空桶子对他来说十分轻松。走着走着,他突然问霍尔宁:“长官,我们可以像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一样满世界跟英国佬兜圈子吗?”
  这个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一名士官的职权范围,霍尔宁看了看自己小弟,“你想环游世界?”
  奥尔福斯使劲点了点头,“嗯!我想看看那些画册上的地方真正长什么样子!”
  由于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不久前触雷沉默,霍尔宁的表情有些严肃,“打仗的时候可没有功夫到处观光!等战争结束了吧,你会有机会周游世界的!”
  奥尔福斯看起来有些失望,一路上便不再说话。
  96海里对于相向而行的舰船来说并不是一段太长的距离,在接近目标之前,“欧根亲王”号不断派出水上侦察机,关于那支船队的情况也愈发清晰起来:14艘舰船,可以辨认出有3艘驱逐舰级别的轻型舰艇,船队整体航速10节,应该没有搭载飞机。
  侦察机的报告让军官们松了一口气,照这样的情况,“欧根亲王”号取得一场大胜并不是什么很难的事情,到了上午11时20分,舰上响起了战斗警报,四座主炮塔纷纷转动起来,高昂的炮口遥遥指向海际。
  十几分钟之后,在欧根亲王号雷达上,目标船队已经进入了“欧根亲王”号的最大射程,就在这时,派去准备进行炮弹落点校射的Ar-196,突然通过无电线报告说在那支船队中发现美国军舰!
  在炮弹已经入膛的情况下,舰长奥波德·斯托恩不得不暂停攻击行动,着令侦察机立即查清情况。如今德国军力固然强盛,但远没有达到可以主动挑衅美国人的程度,加之德国元首先前的训令,每一个德国指挥官在听到或看到“美国旗”的时候,都必须保持十二分的谨慎。
  冒着被击落的危险,德国飞行员降低高度进行迫近式侦察,让他们既惊讶又愤愤的是,那支船队中最右侧确实有两艘悬挂着星条旗的驱逐舰,而且舰型和他们所知的各级英国驱逐舰有着显著的区别。这样的航行状态,美国人在外交上自然可以解释说它们是恰好航行在这支英国船队附近——如此说辞固然没人真的相信,可这偏偏就是见鬼的政治!
  此时此刻,身处舰上各战位的德国舰员们还不知道前方究竟发生了什么。装填待发的命令早已下达,霍尔宁和他的炮手们莫不等待着舰桥传来开火的命令,然而直到霍尔宁通过炮塔测距仪在海平面上看到那支船队的身影,射击指挥室也依然保持着沉默。随着时间的推移,炮塔里的气氛越来越凝重,炮手们开始将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霍尔宁,两名炮长更是时不时走过来,试图通过这座炮塔的测距仪一看究竟。
  “各自坚守岗位!”霍尔宁低声呵斥到,在这二号炮塔之内,他的老大地位不容质疑。
  炮手们一个个老老实实的回到各自的战位上,可不要说是他们,这时就连霍尔宁心里也疑惑不已,欧海之战中德国舰队迫近开火是为了增加主炮穿甲能力,可眼下对面的几艘驱逐舰装甲简直不堪一击。难道舰长准备凭借威慑力俘获那支英国船队?
  想到这里,霍尔宁心里一阵窃喜,但他很快推翻了自己的这种想法:以英国船长们的个性,若是碰上了以俾斯麦号为核心的德国舰队也无话可说,可面对单单一艘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他们当然会想方设法的逃脱对方的攻击,又怎么会轻易的束手就擒呢?
  想到这些,霍尔宁一方面继续督促他的炮手们精神保持高度集中,另一方面通过他仅有的方式——炮塔自带的7米光学测距仪,密切关注着海上局势的发展。
  双方的距离,很快从最初的超视距拉近到驱逐舰炮的射程,那支船队显然早就发现了这艘来者不善的德国战舰,包括那两艘悬挂星条旗的在内的三艘驱逐舰很快集中到了船队一侧,将船队置身侧后的同时,与欧根亲王号遥遥相望。通过舰上的高倍望远镜和测距仪,德国军官们已经能够辨认出对方的舰型了:为首的,是一艘G或者H级英国驱逐舰,装备的应该是单管120毫米QF-MK-IX主炮4座和四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2座,最大航速能够达到36节;两艘挂美国国旗的则应该是属于老式的城级驱逐舰——这类驱逐舰又细分为若干级,其共同的特点就是平直的甲板由较高的舰首向舰尾倾斜,且沿用4个锅炉4个烟囱的传统设计。在1917年至1922年间,财大气粗的美国人一共建造了近300艘城级驱逐舰,到战争重新爆发时,这些轻型舰艇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了,不过在新造驱逐舰满足需求之前,美国海军仍然启用了相当一部分这种老掉牙的舰艇。至于《驱逐舰换基地协议》中移交英国的50艘驱逐舰,也都属于城级驱逐舰的范畴。
  随着距离的一再拉近,德国战舰首先发出国际通用的旗语信号:
  “德国海军将在这里与英国海军交战,美国舰只请尽速离开!”
  美国驱逐舰很快回复信号:“这里是公海,我们有自由航行的权力!”
  “欧根亲王”号继续打出旗语:“美国舰只请尽速离开,以免误伤!”
  美国人却毫不退让:“这里不是贵国划定的交战海域,我们有自由航行的权力!”
  双方一度剑拔弩张,却又都没有开第一炮的打算。船队中那艘英国驱逐舰的指挥官,大概也被这复杂的国际情况搞蒙了,他既害怕德国重巡洋舰对自己发动攻击,又怕自己开火后引来德舰的炮火,因而除了通过无线电向上级报告也没有采取进一步的攻击行动。就这样,双方相向而过,最近处时舰员们甚至可以看到对方在船舷挥舞拳头,这也算是海战史上较为特殊的一幕了。
第3章
融合计划
  “我们为什么不开火?”
  得知仅有三艘驱逐舰保护的英国船队就在炮口下时,霍尔宁手下的炮手们显得非常不理解。吃饱喝足之后,追求荣誉是官兵们在这浩瀚海洋上最大的精神支柱,而由于欧海之战的出色表现,“欧根亲王”号的许多炮组都被授予了勋章,霍尔宁也得到了自己战争生涯的第一枚二级铁十字勋章,但大多数普通炮手胸前还是一片空白。
  “美国驱逐舰,那里有两艘该死的美国驱逐舰!”霍尔宁和炮手们一样的愤愤,但他的不满有着更为具体的理由:“美国是中立国,而这里不是交战海域!我们不能向他们开火!”
  霍尔宁显然也看到了美国驱逐舰上打来的旗语,透过他的7米测距仪,甚至可以看清那两条驱逐舰上的白衣白裤的美国水兵,还有他们那形状特别的军便帽!
  “美国佬敢向我们挑衅?他们以为现在是1917年么?他们要是敢宣战,我们就把他们的舰艇一艘不留的全部击沉!”性格粗旷、神经大条的卡鲁因茨,一向都是口无遮拦的,好在这里是舰炮战斗位置而不是什么机要部门,只要不是反德反战的言论,人们只会付之一笑,甚至可以接受轻微的反纳粹言论——在雷德尔的海军中,纳粹党员的数量非常之少,一艘战舰上通常只有那么屈指可数的几个人,霍尔宁和他的手下则统统属于无党派主义者。
  这一次,卡鲁因茨的观点得到了全体炮手的支持,他们义愤填膺的吼道:“把它们统统打沉!”
  霍尔宁同样希望有一天美国舰队会惨败在德国海军脚下,但眼下绝不是时候,那个国家不但仗着自己拥有强大的工业、经济实力,更知道各交战国都希望得到自己军事和政治上的支持,因而处处觉得高人一等。不到1万米的距离之内,双方舰炮相向,炮手们有很大的把握一炮击中对方,但双方的指挥官都表现出了惊人的克制,“欧根亲王”号快速从船队右侧驶过,阳光下,带有万字徽的德国海军旗与“欧根亲王”号流畅而潇洒的侧影都给英美官兵以及船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德国的海上猎手并没有就此彻底放弃自己的猎物,它很快调头回来远远的尾随船队东行,无奈两艘美国驱逐舰依然与英国船队同速航行。鉴于英国海军仍有若干由轻重巡洋舰组成的机动编队在大西洋活动,奥波德·斯托恩不得不在两个小时后下令转向,这艘战绩彪炳的德国重巡洋舰最终消失在了英美舰员的视线当中。
  四天之后,大西洋深处。
  “真该死,英国人肯定向所有航行在大西洋上的船只通报了我们出现的消息,我猜那些船要么是远远绕开了主要航路,要么直接溜回出发港了!要不然我们怎么会一艘船都没有看见?”
  霍瓦格言语中虽然是充满了愤愤,表情却惬意的很。大西洋的明媚阳光下,他身穿背心裤衩,身下垫着一张白色的床单,正躺在硕大的主炮塔旁边享受着日光浴。再看周围,轮班休息的舰员们也大都做着同样的事情,在靠近舰桥的甲板上,两群舰员正在军官的带领下进行拔河比赛。
  如果单看这些场面,人们或许会以为现在已经回到了和平年代,但欧洲的战火非但没有熄灭,反而酝酿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在这片海域远离主战场的海域,只是为了消除长时间航行给舰员们带来的心理压力了,指挥官才会让他的下属们轮流放松一下。
  格布克不无懊恼的应道:“唉,都怪该死的美国佬,如果不是他们,我们早已经满载而归了,现在说不定正在法国的沙滩上享受特殊服务呢!”
  “特殊服务?是特别大餐吗?”加入海军才10个月时间的奥尔福斯显然对一些特殊的用语不太了解,他坐在霍瓦格的右手边,蓝色的海军背心难遮他一身结实的肌肉。如果不是战争,他也许会被选去参加摔跤或者举重,运动员生涯虽然辛苦,但至少不会有生命危险。
  格布克和霍瓦格当即哈哈大笑,弄得奥尔福斯迷惑不解的搔搔后脑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1/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