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校对)第1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7/250

  此时此刻,在这只护航船队中,许多船员们在从最初的直观感觉恢复过来之后,都开始担心起自己船队的行踪暴露。如果时间倒退3个月,他们根本不需要担心自己在比斯开湾以西航行时遭到德国舰队的袭击,而能够飞到这里的德国轰炸机,缺乏绝对的轰炸准度以及载弹量,只要一艘喷火就能赶走它们全部。可是现在,整个德国海军的精锐都驻泊在法国港口,而且就在不久之前,他们击沉了英国海军的骄傲——“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并且打退了英国引以为豪的主力舰队!在这片距离法国远比英国本土近的海域,德国快速战列舰“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随时可能带着一群重巡洋舰以30节的航速赶来,然后在一顿饭的功夫将这支仅有三艘巡洋舰和一队驱逐舰护航的船队送入海底!
  事实上,这支护航船队的高层指挥官内心底也有同样的担忧,但他们确信那艘因故障上浮的德国潜艇来不及发出电报就被击沉了——船上的监听设备基本可以肯定这一点,同时,他们也宁愿相信伦敦的情报——每一天,护航船队都会接到从本土发来的无线电信号:“天气晴朗!”那意味着德国舰队依然按兵不动。
  这样的情报并非凭空猜测,靠的是皇家空军和海岸防卫司令部高密度的不惜成本的侦察,靠的是皇家海军近期无规律的掩护调动,如此苦心积虑的部署,为的便是用一场成功的护航行动打破德国人对英伦三岛的封锁——既是物质上的,更是心理上的!
  5月14日,护航船队依然在约定时间收到了“天气晴朗”的暗语电报,于是,领舰“猎户座”号上的高级指挥人员神情都放松了一些。负责指挥这支护航船队的洛奇·斯特里奥上校,一位参加过上一场战争的老将,谨慎之余也兴致勃勃的享受起大西洋的明媚阳光来。在英国皇家海军的战斗序列中,这艘利安得级轻巡洋舰完全被排除在主力战斗舰的范围之外,但作为约克级重巡洋舰的缩小版本,它航速高、续航力大的特点非常适合为舰队或高速船队提供护航。至于护航舰队中的另外两个“重要成员”——“水神”号和“肯尼亚”号,也具备非常相近的特性,加上驱逐舰分队中的F-00“贾维斯”号、F-34“美洲虎”号、F-53“两面神”号、F-12“可什米尔”号、F-64“金斯顿”号和F-91“基普林”号,如果有人仔细研究的话,便会发现这些护航舰艇都属于皇家海军在战争爆发前建成服役的最后几批舰艇,这也意味着上述舰只在舰体结构、战斗性能和电子设备方面处于较为理想的状态。
  关于这批护航舰艇,另外一个鲜为外人所知的情况,便是它们早在两个月前就已在直布罗陀集结完毕,在与运送原料物资的船队会合之前,官兵们已经进行了多次联合演练,熟练的配合从他们先前迅速击沉德国U艇的战斗中便能小窥一二。
  通常情况下,大西洋的海面上总是大风阵阵,但在这个略显沉闷的中午,人们却几乎感觉不到风的存在,空气中的闷热让人只想流汗。且不说那些工作在底舱的船员,甲板上的人也频频掏出手帕擦拭两鬓的汗珠。结合专业知识和航行经验,随舰的气象官推测海面上将有一场不期而至的阵雨。到了下午四点左右,海面上果然起了风,不多时,天边出现了一条黑线,黑得像有千军万马从遥远的海平面奔驰而来,又像是一场黑色的海啸狂涌而来。
  大风带来了令人愉快的凉意,轮休的船员们纷纷跑上甲板。尽管帽子随时有被风吹走的危险,但经历了一个酷热的午后,人们似乎完全不在意这点。在人们看来,海上的坏天气竟是利大于弊——众所周知,德国空军和潜艇部队最不适应的便是恶劣天气,他们不但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发动攻击,甚至连有效侦察也难以进行。再现代化的武器,似乎也有各自的弱点。
  战争状态和交战区域的双重顾虑,战斗舰艇上的水兵们不能像往常那样用防水帆布保护好那些可能生锈或被海浪打坏的武器设备,运输船上的水手们则熟练的检查各个货舱口,确保海水不至于泡坏那些重要的战略物资。
  大雨将至,领舰“猎户座”号上的军官们显得较为忙碌,因为他们必须确保整个船队的队形和航向不至于被风雨冲乱,还得小心提防德国人的海空力量,好在这种轻巡洋舰所配备的雷达系统已属于时代前列——包括波长3.5米、输出功率350千瓦的281型对空搜索雷达和波长10厘米、输出功率20-90千瓦的271型对海搜索雷达,以及用于2磅炮的282型和用于4英寸副炮的285型两种初级型号的对空火控雷达——此时在他们的雷达屏幕上,二十八艘舰船仍然保持着四条相对整齐的纵队,而方圆一百二十海里的空域和二十海里内的海面没有任何异常。不过,作为技术并不十分成熟的初端产品,此时交战各国装备的雷达抗干扰能力普遍较弱,这种干扰不仅仅来自于战斗损伤或是敌对方的技术活动,通常也包括恶劣的天气和各种意外情况。
  “只要这场雨接连下个三天三夜,我们就能顺利抵达英格兰了!”
  军官们以轻松的口吻开着玩笑,当然,在这大海深处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一场雨完全可能持续一周时间,但也许只是几个小时的事情。
  由于大面积雨云的关系,海面上的光线很快暗了下来,六点就像是夜里八九点,大颗的雨点很快开始砸落下来,原本平静的海面也变得波涛汹涌,船舱里晃动的感觉明显加强,一些不太适应航海的人开始出现轻微的晕船症状,但海面上始终没有出现雷电交加的场景,经验告诉人们,这场雨应该只是这片海域的匆匆过客。
  凌晨四点多,轮休的船员和水兵们大都已经回到甜美的梦乡,少数人则还在忍受着晕船带来的痛苦,又一个黎明即将到来之时,海面上的风雨渐有减弱之势,视线回到“猎户座”号轻巡洋舰的雷达室,屏幕上的四列总队显然不像大雨来临之前那么整齐,黑夜和风雨都给船只保持航向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好在情况还处于较为平稳的状况。不过,雷达屏幕边缘的一个弧形亮波引起了监测员的注意。
  “嘿,上尉,你来看看,似乎有一艘船在我们南面,我们雷达监视的最远端!”
  戴着军帽的上尉军官快步走到屏幕旁,时隐时现的亮波让他皱起了眉头,“我看看!那是船队后方……也许只是较大的海浪!”
  “也许吧,先生!”监测员并不肯定的说,“但现在浪好像已经不那么大了,这回波实在有些……”
  “那也许是一艘潜艇?”上尉右手托着自己的下巴,一边摸着粗糙的胡渣一边想着说,“再看看,我不想无端吵醒将军,他两个小时之前才去休息的!”
  这话说完之后,那状如一艘船的光波便消失不见了,上尉见状也不再守候,随即走去海图室查看船队现在所处的位置。风雨之夜看来就要以一个圆满的结局收尾,可只过了十来分钟,监测员喊道:“上尉,快来,它又出现了!”
  这一次,光波的方位和之前发生了一些变化,它出现在了正南偏东的位置,等到值班的上尉军官从隔壁舱室跑来时,它的轮廓已经愈发的清晰了。
  上尉紧盯雷达屏幕足足有一分钟,然后万分怅然的说道:“这绝不是海浪造成的!真该死,一艘不明身份的战舰出现在了如此危险的位置!你继续监视它,我这就去叫醒将军!”
  这位英国军官跑得如此之急,就像是一辆坦克车般毫无顾忌的撞开路障——两张椅子和一名水兵,脚步声很快消失在舱门那边。等待他带着一脸疲倦的海军少将回到雷达室时,那回波的位置又发生了变动,并且从屏幕的最边缘大大向中间移动了!
  “它的速度大概有多少?”将军一上来就问这位显得不知所措的雷达检测员。
  “大约……20多节……肯定比我们快很多!”监测员吞吞吐吐的回答说。
  “该死,我们当然无法避开它!”经验丰富的将军用有些自责的奇怪口吻说到,没有太多犹豫,他下令让殿后的两艘驱逐舰进行谨慎的迫近侦察,一旦确认对方的身份或是对方主动开火,便发动鱼雷攻击——J、K级驱逐舰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拥有强大的雷击力量,2座五联装533毫米的威力就连大型战列舰也要忌惮三分。不过,有鉴于当时的海上形势,皇家海军在1940年对各驱逐舰中队进行的改装是加强对空和反潜能力,首批对空警戒雷达被安装到舰龄较新的驱逐舰上,但其对海搜索的能力却相当有限。
第5章
传奇的开始
  雷达屏幕上的船型回波简直就是来去自如的幽灵,它时而消失得无影无踪,时而又冷不丁的从一个角落里溜出来,让担当护航重任的英国军官们既忐忑又无奈——因为在天明前的黑暗中,他们根本无法进行妥善的调动,一个不小心,机会便会暴露在潜在的敌人面前,同时,他们设备有限的无线电监测室对截获的电波一筹莫展,至于派去侦察和伺机攻击的两艘驱逐舰,在过去的一个多小时里一直碌碌无为,36节的最高航速也没有让它们占到任何便宜,反而像斗牛场里被斗牛士耍得团团转的公牛。
  综合各国海军力量,在这与最近的法国及西班牙海岸几乎等距的海域,英国人很清楚出现第三国舰船的可能性有多大,他们毅然无线电静默向本土报告了这一情况,然而,来自英伦的答复却是驻扎在法国的德国舰队直到前一天黄昏仍然没有异动,那意味着即便是航速最快的德国战舰,也不可能利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从法国开抵此地!
  “那总不至于是一艘鬼船吧!”已过知天命之年的上校显得非常恼火,事实上,早在护航舰队离开地中海之前,他就向上级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如此薄弱的护航兵力,怎么可能护送一支普通船队冲破德国海军强大的截击舰队封锁?但是,他的上级用一个看似很有道理的假设暂时说服了他:以目前的形势,分散主力舰艇进行护航只会进一步削弱皇家海军对抗德国人的能力,一两艘战列舰加若干重巡洋舰的护航舰队,根本无法对抗拥有两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三艘袖珍战列舰、三艘新锐重巡洋舰、一艘重型航母以及百多艘潜艇的德国舰队——“纳尔逊”号、“胡德”号陨落已经早早证明了这点。
  “置身于布雷斯特和圣纳泽尔的德国舰队,就像躲在堡垒里的骑兵,我们的弓箭无法射穿城墙,可一旦他们被分散诱骗出来,我们就能寻找到机会进而各个击破!”
  上级的保证至今仍萦绕在洛奇·斯特里奥上校耳旁。也许,德国人只会派出一部分兵力对付这支偷偷摸摸的护航船队,一艘沙恩霍斯特级,或者两艘袖珍战列舰,将军想着,拥有“反击”号战列巡洋舰、伊丽莎白女王级和“乔治五世”号战列舰的本土舰队完全可以轻而易举的消灭它们,从而继困牢“俾斯麦”号之后,再度给狂妄不可一世的德国海军当头一棒。
  英国人这次所倚仗的另外一点,便是他们坚信德国人根本不知道英国本土主力舰眼下的确切位置,英国海军所能够用来停泊的港口和藏身的海域,显然要比来到大西洋的德国舰队多得多!
  初夏时光,天亮要比冬春两季更早一些,往常这个时候人们已经能够看到好几海里外的小船,但这片仍被雨云覆盖的海域却依然阴沉沉的,风声渐小的海面显得非常安静,但在每一艘护航舰艇和运输船上,人们早已被警报唤醒。乔治和约克,这对以不同形式受到战争摧残的难兄难弟,在他们货轮的后甲板上,睁大了眼睛在极其昏暗的海面上搜索着。最一开始,他们只勉强看得到船队最外面的驱逐舰,渐渐的,海面上的光线增强了,他们可以看到更远更远的地方。
  “东南两万八千码处发现舰只!”
  来自巡洋舰了望台的警报,打破了人们心里仅有的侥幸,在视线的尽头,混沌难分的地方,一个深色的小点终于从黑暗中现身了。
  这一次,终极警报终于在护航船队中彻底回荡着,在领舰的指挥下,三艘驱逐舰果断的脱离队列,高速冲刺下扬起的白色浪痕就像古代骑士留下的绝尘,另外三艘巡洋舰,则很快调整战位在船队右侧列成一对,全部主炮整齐划一的指向不速之客。
  大多数船员这时还怀着好奇的心情张望着,殊不知在视线无法穿透的地方,那艘战舰重甲保护的炮塔内部,穿着白色军服的水兵正将一枚枚威力可怕的炮弹塞入炮膛,在炮塔的外部,一根根粗而长的炮管高高仰起。
  在乔治和他的朋友眼里,远处昏暗的海面上突然像是有人接连划燃几根火柴似的出现了一小团一小团橘黄色的火光。
  “炮击……大家快离开甲板!”约克突然歇斯底里的喊叫起来,此情此景,让他觉得自己脖子上的疤痕撕裂一般的疼。整整一年之前,苏格兰西北海域,27艘艘英国商船一夜之间折损于德国舰队的炮火,随之沉入海底的还有12.6万吨货物和上千名船员,那便是至今仍令英国人心有余悸的“QB-32护航船队惨案”。作为亲身经历那场惨剧的幸存者,约克却从来不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无情的炮火、可怕的弹片以及冰冷的海水仍常常出现在他的睡梦之中,如果不是较为乐观的天性,这名水手恐怕很难再站在船甲板上了。
  听到这样的喊叫,这时身处船舱外的船员们都紧张起来,反应快的三步并作两步奔向舱门——普通货船虽然抵不住舰炮的攻击,可躲在船舱里至少不容易被各种弹片所伤,但如果运气不太好的话,置身于船舱之中反而会耽误了逃生的机会……
  只一会儿功夫,易令人神经脆弱的尖锐啸声便从上方传来,一些人屏住了呼吸,一些人捂住了耳朵,片刻之后,巨大的轰响撕破了虚假的平静,在近处升起的白色水柱看上去是那样的壮观,瞬间便超过了一艘大型货轮的最高点。
  呼啸声接连不断,水柱一根接着一根升起,船员们的心情从一种忐忑转向另一种忐忑,那艘德国战舰——此时已经没有人怀疑它的国籍,正以一种令人诧异的速度发射炮弹,看上去简直就是几个德国步兵在用毛瑟步枪放排枪,一排接着一排,几乎看不出明显的间隔!
  “噢上帝,‘纳波尔’号中弹了!”
  最先是一个躲在舷窗后面的船员喊起来,巨大的好奇心促使另一些人冒险凑过来看,在距离他们百多米外的海面上,一艘白色的轮船浓烟滚滚,而且不断有火舌向外喷涌。在如此高频率的炮击下,出现这种情况似乎只是早晚的问题,况且,人们这时候很难确切的知道船队中还有多少因近失弹而不同程度受损的舰船!
  轰……轰……
  在船员们的翘首期盼中,护航舰艇终于开火还击了,三艘轻巡洋舰从各自阵位上发动主炮齐射,并凭借数量在声势上迅速压过对方,炮弹经过略比对手长的时间之后,同样在开阔的海面上轰起成排的水柱,远远看去,水柱似乎已经将敌舰抹去,但那边不断闪动的火光和烟尘仍在提醒人们,那部精密的战争机器仍然在正常运转!
  “看,‘路易斯’起火了!”
  当又一艘非武装的船只在爆炸中起火冒烟时,船员们再次惊叫起来,他们恐惧的发现,照这种速度下去那艘德国战舰用不了多久便能干掉整支船队——除非护航舰艇能够做些有用的事情。
  英制6英寸(152mm)/50倍径的BL-Mark-XXIII舰炮,在威力、射速、射程方面都只算是中规中矩,德国海军在这方面则延续着德皇舰队的优势。就在这场远距离炮战朝着不利于防守一方发展时,那艘深色的战舰近处终于暴起水柱了,不知不觉间,三艘采取突击战术的英国驱逐舰已经迫近到了有效射程之内,它们一面高速挺进,一面以前主炮全力射击,双联装的4.7英寸舰炮在舰队战中也许只能算小口径炮,却依然可以在相对复杂的战况下扰乱对方的部署,三艘英制驱逐舰总计12门4.7英寸炮足以在火力和射速上全面压制住敌舰的副炮——对方将主炮火力转移过来则能大为减轻护航船队的压力。
  英国人的数量优势加上水兵们的勇气终于让局势出现转变,望远镜和雷达均发现敌舰开始转向,炮弹很快不再向缺乏自卫能力的运输船砸来。在迈出了幸而有效的第一步之后,继续迫近目标的英国驱逐舰上突然“扭动”起来,紧接着,它们中后部接连扬起了一股股不浓烈的烟尘,随带着噗噗噗的闷响,一些黑色的长条状物体钻入水中。片刻之后,三艘驱逐舰以更大的角度调整了航向,继而以全部主炮对着同一舷猛烈开火。
  在宽不足500米的海面上,十五条鱼雷朝着同一个方向疾驰而去的场面让人叹为观止,同时又叫另一群人感到心惊胆战。大约五六分钟之后,在另一块宽度大致相同的海面,同样数量的鱼雷再度在海面上拉出白色的尾痕。这样的鱼雷攻击,密度和强度已经远远超出了德国潜艇猎杀商船时所采取的战术,而自1866年第一条被英国人研制出来后,葬身于这种武器的舰船数以前计,时至今日,也没有哪个国家的那种战舰能够昂首面对大口径鱼雷的连续攻击。
  得到驱逐舰分队发出的“已实施鱼雷攻击”的信号之后,洛奇·斯特里奥上校眼角不经意流露出一丝得意的神色,若能够一举击沉这艘堪称精锐的德国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他将毫无疑问的成为整个英国的英雄,从军多年来对爵位的渴望也不再停留在梦想之中。
  可是几分钟之后,他的憧憬便被驱逐舰发来的信号击得粉碎,那晃动的信号旗分明在说:鱼雷失的,敌舰正在逃跑!
第6章
窒息的间歇
  “德国人撤退了!”
  消息迅速传遍每一艘舰艇,船员们大有死里逃生的感觉,但他们此时无心庆祝,阵阵黑烟笼罩在船队上空,空气中还弥漫着难闻的味道,两艘不幸中弹起火的运输船仍然漂浮在水面之上,一艘火势已经减弱了很多,船员们正在护航舰艇的帮助下进行灭火,另一艘则已完全失去控制,船身已经明显倾斜,船员们正在有序转移,先前跳水逃生的船员也大都被其他船只放下的小艇救起。
  一场持续时间不长但激烈程度丝毫不弱的战斗,便以这样无奇的场面收尾了。
  放眼海面,出击的驱逐舰分队正在返航,虽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战果,但水兵们凭借勇气与决心驱走强大的对手本身就是一个胜利,只是先前几乎得手的突击并不能掩盖双方实力上的差距。从任何一个角度,这些驱逐舰都很难与一艘全神贯注的新型重巡洋舰抗衡,更何况它们对舰攻击最犀利的鱼雷武器已经一次性的耗尽。
  和护航船队中的大多数舰艇一样,领舰“猎户座”号轻巡洋舰在战斗中毫发未损,眼前的损失看来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但洛奇·斯特里奥上校和他的军官们个个显得忧心忡忡,几十分钟的炮战让他们可以百分之九十九的确定那艘战舰具体型号,可是按照本土指挥部的情报,这些航速高、航程远、火力密集的厉害家伙此时应该都老老实实呆在法国港口才对!
  带着战报的无线电波一到,英国高层顿时一片哗然,联合司令部当即责成海军情报部查明究竟,同时以密电向本土舰队发出作战指令。半个小时之内,皇家海军及所属机构已处于高速运转当中,大批情报专家聚集在情报技术处研究之前的航拍照片,高速侦察机紧急从英格兰南部的几处机场出发飞赴法国海岸……
  放弃了受损最为严重的运输船“路易斯”号之后,洛奇·斯特里奥上校指挥下的护航船队继续朝着本土方向前行。清点损失,短短几十分钟的炮战让他损失了1名军官、8名水兵和32位船员,失去的还有4200吨货物以及宝贵的信心——现在,他们从德国人眼皮低下溜过的算盘已经落空,虽然在名义上仍然强大的皇家海军是他们的坚实后盾,可盘踞于法国海岸的德国舰队也不是省油的灯,一想到那些可怕的深色战舰和黑色潜艇随时可能出现在附近,英国船员们出现情绪低落也不意外。
  炮战结束后的这个上午,两架德制Ar-196水上飞机先后出现在护航船队附近空域,它们的目的明显是进行侦察,所以没有采取进一步的攻击行动。临近中午,两架从护航船队所属轻巡洋舰上弹射起飞的剑鱼式水上飞机返航,根据飞行员的报告,他们在船队东南方六十多海里的海面上发现了那艘向北行驶的德国重巡洋舰,并尝试使用两百五十磅的高爆弹和四十磅的人员杀伤弹攻击德舰,但为对方强大的防空火力所驱,最终也只能无功而返。就目前所进行的有限侦察而言,他们没有在附近海域发现其他德国舰艇。
  有鉴于此,洛奇·斯特里奥上校决定继续派遣护航船队搭载的“海象”式和“剑鱼”式水上飞机进行警戒侦察,而在得到本土舰队的支援之前,他们不会对那艘德国重巡洋舰发动空中袭击。德国人同样继续着他们的侦察行动,双方的侦察机之间一度相遇,Ar-196显得更加好斗,可也没有冒然闯入护航船队的火力范围。
  “布雷斯特港的德国主力舰仍在港内!”
  在损失了三架侦察机之后,英国海岸防卫司令部终于得到这样的消息,而在两个小时之后,他们从对圣纳泽尔港的航拍照片中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如此与事实矛盾的结果让英国的情报专家和高层官员们迷惑不解,难道德国人还拥有第四艘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
  要进一步弄清事实,派遣谍报人员近距离观察是一条重要路径,但时效性通常都不会太理想。于是,洛奇·斯特里奥上校很快收到了伦敦发来的密电:德国主力舰队未见异动,船队仍按计划行事!
  这条内容有些含糊的电报,让上校和他的军官们陷入困惑之中,难道装备8门新型203毫米口径舰炮的重巡洋舰不在德国舰队的主力战斗序列之中?抑或那悬挂在桅杆顶部的黑兀鹫十字海军战旗只是身份伪装?可是“路易斯”号的沉没绝非人们臆想的结果,一艘武备强大的战舰至今仍在附近海域寻找进攻的机会——护航舰艇则只有招架的功夫!
  一顿不安的午餐之后,英国人发现笼罩这片海域的雨云非但没有像气象官推测的那样逐渐消散,反而大有愈来愈厚的倾向。随着光线的减弱,海上的可视条件也在变差,到了下午三四点,大海上阴沉沉的就像夜幕马上要降临一般,而往常至少还有三四个小时才会真正天黑。为了以防万一,洛奇·斯特里奥上校让之前没有参加鱼雷攻击的三艘驱逐舰守在船队右侧,让只剩下舰炮和深水炸弹的三艘驱逐舰守护船队的左翼和后方,并坚持在天黑之前再度派遣水上飞机去确定那艘重巡洋舰的位置。
  英国,朴茨茅斯,海军第二情报处。
  随着德军大规模空袭的结束,这座位于英格兰南部沿海的重要港口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战争的影响固然存在,军队和平民的作息时间却已基本回到从前。在夜幕的降临之时,大街小巷被各种各样的食物香味所充斥着,操劳了一天的人们,这个时候无不怀念起熟悉的餐桌。
  “先生们,先去用餐吧!”
  在技术处理室的门口,一位穿着蓝色海军制服的军官拍手说到,在那里面,十余位穿着海军制服或者白色大褂的人仍然对着一张张黑白照片忙碌着。尽管事态的发展不尽如人意,可晚饭终究还是要吃的,专家们三三两两的走出大门,彼此之间仍在小声讨论着:
  “每一艘船的比例都是对的,即便有一台照相机出错,也不可能所有的照片都有问题!”
  “泊位、码头也没有问题,它们确实在那里!”
  “我敢断言,那一定是不久前从德国本土出发、悄悄绕丹麦海峡进入大西洋的德国重巡洋舰!德国人极为擅长这种行动!”
  听到这些讨论,前来招呼众人吃饭的海军军官不由得皱了皱眉头,通常情况下,在情报室之外的地方谈论机密情报是被禁止的,但眼下的谜团又是这里每一个人都希望解开的。
  几分钟之内,人们便离开了放置有各种桌椅和光学设备的房间,除了一名留着英式小胡子、看上去顶多三十来岁的上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7/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