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校对)第1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9/250


第34章
黑色流冰(3)
  “冯·芬肯施泰因将军,我是个早已退出军界的人,但我同样是一个德国人,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我依然关注着德国的策略和走势!今天请将军来,我只希望以一个退役军人的身份和交流一些有关祖国的事情!”
  前辈如此低调的语言,张海诺想站起来大步流星离开房间也难以狠下心来,尽管他内心底有个微弱的声音在提醒他这绝不是他应该呆的地方,眼前这些也绝非“善类”。
  见张海诺并不明确表态,贝克旋即看了一眼沙赫特,他显然早已知道张海诺与这位前国家银行总裁并不相熟,军人和金融家各自擅长的话题与领域相去甚远,所以这两种人通常很难谈到一块去。为此,贝克以主人的姿态说道:“其实博士的看法和我一样,现在我们只想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讨论时局,尽管这在外面是被明令禁止的!如果将军不愿继续和我们交谈下去,大可以随时离开!”
  沙赫特只是朝张海诺微微一笑,大将之风隐藏于举手投足之间。
  张海诺也不过多推脱,他抱定决心探探这些人的口风。
  “您请说!”
  贝克遂不慌不忙的说道:“请恕我冒昧,闲聊时我曾听一些朋友提及将军多次向尊敬的元首阁下提出有关军事战略的谏言。在战争爆发以前,将军的许多建议都得到了采纳,这对德国海军在开战后获取一系列辉煌胜利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自从德国击败波兰、大破英法联军以来,将军的谏言却屡屡遭到拒绝。尤其是有关调整德国战略大方向的谏言,我和博士都有幸听闻,以我们的看法,将军的这些建议虽不敢说一定能够让德国短期内称雄世界,但至少比现在德国高层的一些策略明智得多。可惜的是,这个建议却被他弃置一旁!”
  对方此言一出,张海诺便大致晓得了对方接下来将要出的“牌”,他既不惊讶也不愤然,间隔了两三秒之后,他用反映平和心态的语言说道:“将军曾长期在参谋部供职,想必知道统帅和参谋之间的职责分工。参谋的作用本来就是向统帅提出建议参考,最后作出决定的必然是统帅!在如今的最高统帅部以及海军,我的任务就是从本职出发向上级提出我的看法建议,至于上级采纳与否,那都是既平常又合理的事情!”
  贝克好像对这样的回答并不意外,他点点头,“将军果然对权责的把握十分到位,但将军知否正义一词?”
  张海诺几乎不假思索的答道:“人人皆有维护正义的职责!”
  “如果有人正在把德国推向毁灭,正义者应该作出什么样的行动?”
  这样明显意有所指的问题一出口,房间里的气氛再一次发生了变化,所有人都在等着张海诺的回答。
  只眨眼的思考,张海诺语气果决的说道:“保卫祖国是德国军人的第一职责!”
  这个回答虽然有意避开了一些尖锐的问题,但贝克似乎依然感到满意,这点从他的眼神中就可以反映出来,只不过那张沧桑的脸孔依然挂满凝重,他放缓了语速说道:
  “将军!这听起来像是在危言耸听,但如今确实有人在将德国推向灾难的深渊!在1918年的噩梦重演之前,我们必须努力扭转它!”
  在敦刻尔克失去了即将到手的胜利,突然改变策略空袭伦敦和英国其他重工业以及港口城市,加上几乎铁定入侵苏俄的大战略,这些都让张海诺内心深处对战争失败的担心与日俱增,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和贝克等人就是志同道合者。阿道夫·希特勒是何许人物,他应该比这些所谓的正义人士看的更加清楚,但他到现在都还没有真正产生过将德国元首干掉的想法,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觉得没有人能够取而代之。
  “将军!”接下来的说话者换成了沙赫特,尽管他从来没有担任过军事职务,但不可否认,他从前的工作和整个德国的战略有着莫大的关系——离开了经济,国家的战略便无法得到保证,更不用说发动对外战争!
  沙赫特一口气说道:“您在1917年挽救邮船纽曼波特号41位平民生命的行动已经证明了您心中的正义感,而您数十年在海军尽职敬业的服务则是您正直精神的最好诠释,正因如此,我们才会向您说出这些话!”
  发生在大西洋上的那件事无疑是张海诺终生难忘的回忆之一,不可否认,沙赫特在这时候举出此例大大增加了他的好感度,不过在话题进一步深入之前,他仍只是客套的答道:“感谢您的赞赏!”
  “不必客气!”沙赫特接着以专家特有的深沉姿态说道:“作为一个对世界各国经济进行长期研究的学者,我大胆的对眼前的形势进行了一番推算,德国步入战时经济轨道已有近10年时间,工农业和其他产业的潜力已经接近极限。对波兰、挪威以及西欧诸国的胜利在短时间内大大增加了德国的统治面积,国家的资源产量和劳动力数量都得到了极大的充实,但这并不意味着德国就已经完全拥有了半个欧洲的力量,且不说这些地区仍有相当一部分抵抗者,居民的态度也完全是消极甚至敌视的,这样的轻快下我们根本无法发挥出这些地区百分之百的经济能力。同样致命的一点,就是我们的海外运输仍因为强大的英国而陷入停顿,我们的盟友国内经济只能拖我们的后退,如果德国不能击败英国而只是维持目前隔英吉利海峡对峙的态势,事实上就已经输掉了战争!将军,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与美洲、非洲以及大洋洲力量的集合对抗!”
  尽管拥有超前数十年的经济思维,张海诺也很难驳斥沙赫特的话——轴心国虽然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凭借单纯的军事力量取得优势,但整体实力处于劣势仍是难以改变的事实。不过,他仍只是含糊其辞的答道:“博士,您知道我这样的军人向来对经济没有太多研究,而且您怎么知道德国海军就不能打破英军的海上封锁呢?”
  “如果德国海军能够打破千年历史所形成的地缘束缚,我将收回自己刚刚所说的话!”沙赫特讪讪的笑着说:“不过以将军在美洲创业期间所展现出来的才华,领悟这些问题绝不是什么难事!”
  张海诺一怔,虽说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但得到了埃德文的帮助,他一直以为这件事情不会被德国国内的其他人知晓——尤其是德国的独裁者阿道夫·希特勒。不过从眼下的情形来看,那已经不再是绝对的秘密了!
  张海诺的沉默让房间里的气氛有些尴尬,就在这时,先前悄然离开房间的芬娜端着一托盘啤酒走进房间,很难想象这样的贵妇人竟然可以干普通酒吧侍女的活儿——整整八大杯啤酒份量绝不会很轻!
  贝克一手拿起一扎啤酒,然后主动将其中一杯递到张海诺面前,“如果将军不介意的话,完全可以像在酒馆一样畅所欲言!”
  张海诺猜想这些人应该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自己从前正是在啤酒馆结识了阿道夫·希特勒,亦有可能是出于其他方面的原因,所以才会在这样并不十分热的天气呈上啤酒。对于麦芽酿造的液体面包,张海诺既不反感也不留恋,略略的思考之后,他还是从贝克手里接过了那杯在德国十分普通的大啤酒杯。
  “星期三俱乐部其实就是一个饮酒聊天的聚会!”贝克越是解释,越是让张海诺觉得这个组织的不平凡之处,尤其是沙赫特刚才的一番言论确实让他心惊肉跳——在纳粹政权统治下的德国,散布所谓的反动留言可是一项很大的罪名。若是交到秘密警察的手里,即便有着前国家银行总裁的名头,沙赫特恐怕也难逃终生牢狱之灾了!
  在沙赫特之后,其他人也一一从芬娜那里取过酒杯,最令张海诺意外的是,芬娜最后也在手里端了一杯,托盘则被她随意的放在一旁。
  “为了德国!”贝克率先举起酒杯,这样的祝辞显然是每个德国人都乐于接受的,其他人一拥而上,相互碰杯之后便仰头灌上一大口,唯有张海诺与芬娜除外。
  饮酒之后,贝克看起来打算一吐为快,他不无感慨的说道:“将军,即便长时间的离开了军队,我依然为德国军人严谨而正直的精神到骄傲!在1938年之前,我和你一样,从来都将上级的命令视为绝对原则,但经过一些事情以后,我渐渐发觉一味的服从并不是一个军人应该做的事情!军人应该有军人的执着,但也要有自己的判断!将军,您说是不是?”
第35章
黑色流冰(4)
  尽管受到纳粹宣传机器明里暗里的吹捧,但一直以来张海诺对自己都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他觉得在目前的德国,大多数人对于自己的关注主要是因为他在两次战争中的出色战绩——尤其是率领如今这支德国舰队屡屡以弱者姿态成功挑战强大的英国海军。不过,更加靠近核心层的人物或许还会知道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例如他曾以国社党党外专员的身份为阿道夫·希特勒募集海外资金的事情。
  多年来,在张海诺本人的强烈要求下,募集海外资金一事并没有像其他纳粹党棍的经历一样被德国宣传机器当作传奇来颂扬,然而在战争爆发之后尤其是经过了惊心动魄的挪威战役,阿道夫·希特勒似乎喜欢上了在各种私密场合提及这些过往,而在某些特有的目的之下,张海诺的贡献被很大程度的神圣化了——在纳粹核心圈,他被看作是国社党自建立之初最坚定的盟友,他在美洲募集经费的事情也被添枝加叶成为尽情展现其忠诚和各种天赋的最佳素材。
  于是,最高统帅部里的绝大多数人都对他毕恭毕敬,这种地位甚至超过了海军掌门人埃里希·雷德尔元帅,一度有人觉得一旦这位元帅在下一阶段的作战中仍不能让元首完全满意,带领海军取得历史性突破的重任将交到这位刚刚年满四十五岁的海军上将肩上。不过自从敦刻尔克之役结束后,人们突然发现视线中这位忠诚高效的执行者不断提出与德国元首相左的意见,而这些意见大都受到了元首本人的否决,自然而然的,另外一些反向的揣测就此产生了……
  在德国,啤酒往往是话题的助推剂,一扎啤酒下肚,舌头似乎就不那么受管束了。被贝克称作大诗人的是个身材很普通的人,略显苍白的面容加上过耳的头发都显得他颇有古典气质,可惜这个看似浪漫的诗人却有点大舌头,他似笑非笑的对张海诺说:“万众敬爱的将军,为什么不跟我们说说您在上一场战争中的传奇经历呢?一直以来,我们都把您看作是海军有史以来最出色的指挥官,我个人非常希望知道您的秘诀在于何处!”
  诗人么,张海诺少年时期也曾憧憬过,但经历了两个世界的是是非非,他脑袋里幼稚天真的成份已经被现实驱赶得所剩无几了。所以,他对于这位所谓的大诗人没有任何的敬仰之情,好在他的装容整齐中还带着几许没落贵族的气质,至少还能让他礼貌的交谈下去。
  “那算不上什么传奇,在军队里还有许多比我更加出色的人,例如贝克将军!经历了上一场战争西线最主要的战役,他在战争方面的阅历远比我来得丰富和深刻!”
  张海诺很轻松的将皮球踢开,虽说那段经历足以作为一本传记来出版,但他却没有到处张扬的习惯,在不得不接受纳粹报纸记者的采访时,他也通常采用这样的战术来避免过度的吹捧。
  贝克从来都不是那种喜欢夸耀自己经历的人,所以他也熟练的把皮球踢了出来:“上一场战争的时候,我只是在陆军参谋部做些简单的文职工作,要说对战争的阅历,我们的冯·芬肯施泰因将军先随塞德利茨号参加日德兰海战并且身负重伤,后以王牌潜艇指挥官创下惊人战绩并令敌人胆寒,再到最近十年以惊人的速度成为海军高层中最年轻有为的一员。放眼德国军界,仍在服役者拥有如此耀眼经历的确实不多!”
  “耀眼实在说不上,若以这样的标准,如今仍在海军服役的将领中,功绩远甚于我的何止一人!我们的海军元帅不仅以德国侦察舰队首席参谋官身份参加过赫尔果兰湾之战和日德兰之战,还在和平年代以惊人的才智和学识获得了基尔大学哲学院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我们的海军副司令古泽上将对于德国有史以来的每一场战争都了然于心,他不但参加了上一场战争中德国公海舰队最重要三场战斗,还凭借自己出色的表现荣获德皇授予的蓝色马克斯勋章!此外还有我们的海军参谋长、轻舰队司令……噢,真是太多了!”
  张海诺信手拈来的点出一长串的名字,一来是德国海军确实非常讲究资历等级,二则是因为海军将领们确实有那样优秀的传统。与此同时,张海诺还顺带将自己置于一个不太晃眼的位置,免得因为出色的功绩而成为众矢之的。
  “可是这些人之中,没有一个能够像将军这样被敌人敬称为骑士!”
  诗人显然在张海诺的“简历”上下了一番功夫,已经有很多年没有人提及那个被美国报纸授予的称号,不过这依然不能提起张海诺的兴趣,他坦然一笑,“如果可以的话,我宁愿被敌人惧称为死神的化身!贝克将军,请原谅我的好奇,你们的星期三俱乐部是以什么目的成立的?研究军事战史和人物为目的而成立么?”
  贝克答道:“不,将军!我刚刚已经说过了,我们就是一群喜欢聚在一起喝着啤酒闲聊的人,将军之所以出现在这里,完全是因为我们最近一段时间都在谈论你,而我们的冯·海伦格夫人那么巧的和将军是旧识!”
  一旁的芬娜嘴角流露出几丝诱人的媚态,“很幸运,将军并没有忘记我这个旧识!”
  曾几何时,冰山美人的眼神只会让人心跳加速,如今却具备了让人不得不提防的穿透力——仿佛被她盯住的人就会被掏空心思一般,即便是张海诺这样自诩意志力坚定的人,依然不敢长时间的和她对视。
  “夫人言重了!”张海诺将目光移回到贝克脸上,“好了,诸位,我很高兴能够在这里和大家豪饮啤酒畅所欲言,但时间也不早了,希望我们下一次见面能够继续这种良好的氛围!”
  贝克似乎有意挽留,在张海诺正要起身离开的时候,他慢吞吞的说道:“将军,能否在离开之前听一听我们的大哲学家对于战争看法?”
  “既然是贝克将军眼中的大哲学家!”张海诺摩梭着刚刚放下的酒杯,“为什么不呢?”
  “按照古典哲学的思维!”宽脸横眉看面相就是个批评家的中年男子故意拖长了音,换了口气才说道:“战争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但它也必将为和平社会所取代!”
  拗口且缺乏直观体现的语言让张海诺提不起半点兴趣,但他还是礼貌的继续看着对方,哲学家似乎料定自己发言的对象会有如此表情,他不慌不忙的说道:“当一种极端的主义成为一个国家主要思想的时候,这个国家就不可避免的走上一条毁灭和重生的道路,战争将导致国家的毁灭,但新的思潮又将重新铸造一个国家!”
  对于一般人而言,这简直就是一堆狗屁不通的胡话,但具备一定思想能力的人却又能够体会到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这便是哲学的特别之处。
  既没有赞扬,也没有批判,张海诺默默的坐在原位,欲走不好走,欲留不想留。
  “我们完全可以从经济的角度来解释这一问题,以国家的力量收购和兴办企业,解决经济危机造成的破产和失业问题,不可否认效果是明显的,可是大规模的国有化,经济纳入国家计划,实际上就是一种变相的战时经济!既然走的是战时经济,那么战争就是不可避免的,既然战争终有一天会结束,战时经济体制的完结也是不可避免的!”
  沙赫特的这一语言虽然也不乏深奥的成份,但相比于纯粹的哲学观点却更容易理解得多。不过,张海诺却就此陷入更深的思考当中,过了好一会儿,贝克主动提醒道:“将军,时间不早了,您的司机还在外面等着吧!”
  张海诺若有所思的瞅了他一眼,这才站起身来。送他出门的依然是芬娜,这位气质化的成熟美人眼里并没有流露出失落或是不舍的神色——或许她从来就没有将此人放在心中,或许她只是深谙来日方长的道理罢了。张海诺并没有当场对这个组织表现出兴趣,但深陷思索的状态看起来并不是什么坏事情。
  走到大门口,张海诺即礼貌的向芬娜道了别,这里究竟是不是她的寓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张海诺已经看出了她作为这个组织一员绝非等闲的身份。
  上车之后,张海诺的心情稍稍平静下来,但大脑却在高速运转着,这群人诱使自己前来的目的何在?芬娜和他们搅在一起的目的何在?这个所谓的星期三俱乐部又在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想要解开这些谜题,现在就有一个很好的去处——掌管着德国秘密警察组织和庞大党卫军机构的好友的寓所。不过在看了看自己的手表之后,张海诺还是放弃了这选项,路灯照耀下,黑色梅塞德斯在平坦宽直的道路上一路向前飞驰,最终拐进了距离海军司令部不远的提尔皮茨大街19号,那是他自己在柏林的寓所。
第36章
推心置腹
  在繁华的柏林城区,有一栋外观古朴典雅的办公楼,它就坐落在德国总理府斜对面的街角,距离德国核心的核心仅有不到一百米距离。这栋楼貌不惊人,实际上却是整个党卫军的大脑中枢所在,而在它四楼靠窗的一个房间便是德国党卫军最高领袖、党卫军上将以及德国秘密警察最高长官的办公室。在这样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他非常随意的翘着二郎腿,手里捏着一支产自巴西丹纳曼的雪茄,悠然自得的吞云吐雾着。
  “果然是高级货!”
  对于这黄褐色比手指粗上一圈的东西,党卫军上将不吝赞扬。其实德国本身不产烟叶,普通市民和中低级军官所抽的烟许多都是从土耳其进口烟叶再在德国本土进行加工而成的,这种烟以其浓烈的味道而闻名,但身份显赫的德国人用不着去抽那种被美国以为是“马屎”的烟——即便战争爆发后整个德国的海上运输陷于停顿,每年仍有大量货物经由西班牙、土耳其以及其他一些途径流入德国,其中就包括这个世界上最好的香烟。当然,它们的价格通常也是相当不菲的,一支普通品级的丹纳曼雪茄在1940年的德国很可能要卖到平时价格的4-5倍,而顶级品质的常常是有价无市的!
  两天之前,一艘满载天然橡胶、稀有金属等重要货物的运输潜艇刚刚远航归来,在上级的授意下,艇员们也顺道替将军们带回来一些私人性质的物件,雪茄作为高级消费品位列其中。早在30年代初,德国海军高层就已经意识到一旦英德之间重新爆发战争,德国的商船毫无疑问的将像1914年那样或是留在本土无所作为或是被迫躲进中立港口,德国政府将无法像和平时期一样进行大宗物资进口。另一方面,德国的自然资源并不丰富,尤其缺乏诸如天然橡胶、稀有金属和石油之类的重要战略资源。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状况,德国海军着力谋划了一条非常隐蔽的水下航运线,到战争爆发时,德国海军总拥有9艘适合于跨洋航行的运输潜艇,它们在设计上和普通攻击性潜艇最大的不同就是特别强调载重量和续航力。这些运输潜艇只装备极少的自卫武器,它们可以非常隐蔽的穿行于欧洲和美洲之间,以德国储备的黄金、有价证券等换来美洲国家的战略物资。
  此刻坐在党卫军上将对面的,依然是他多年的好友、德国海军上将冯·芬肯施泰因,这盒雪茄实际上属于他的个人礼品,因为他至今仍控制着施耐德造船厂相当比例的资产,而巴西的丹纳曼公司和这家造船厂又有着非常紧密的业务联系。不过他本人对于雪茄倒是没有太多的兴趣,在更多的时候,他宁愿捧着一杯香浓的蓝山咖啡而不是丹纳曼雪茄独自休闲。
  “我在上个星期碰到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你知道一个叫做星期三俱乐部的组织吗?”
  党卫军上将扬起眉毛,“星期三俱乐部?让我想想……”
  趁着对方在脑海中寻找相关信息的当口,张海诺又加了一句:“另外,你能不能帮我调查一下芬娜·冯·海伦格夫人!”
  “冯·海伦格夫人?噢,海诺,你提醒了我,我的手下之前确实有跟踪调查过这个名为星期三俱乐部的组织,你猜猜这个所谓的纯文学团体有哪些成员!”
  张海诺压根用不着猜,“前陆军参谋长贝克将军、前国家银行总裁沙赫特博士,还有这位身价不菲的冯·海伦格夫人!”
  埃德文惊讶的瞧了他一眼,他的秘密警察显然没有注意到一周发生在这位海军上将身上的小插曲。
  “这么说,你和他们有所接触咯?”
  张海诺默不作声,但他的眼神已经告诉了对方答案。
  埃德文往自己的椅背上一靠,“据我们所知,这个组织聚集的都是一些对国家政权有所不满的人,但一直以来我们都没有找到任何足以控告他们的罪名!贝克此人你也知道,他以前在陆军的威望很高,而且至今仍和国防军的一些高级将领有来往,我们不好随便动他!至于你说的这位冯·海伦格夫人,也就是你多年前的未婚妻……我们从前以为她会继承父辈的做法趁着战争之机盗卖物资,但经过仔细的调查之后,发现她现在经营的都是合法产业,甚至没有逃过一马克的税款!海诺,你觉得一个人的转变可以这么彻底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9/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