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校对)第1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0/250

  作为德国海军用途最为广泛的水上飞机,He-115具备鱼雷攻击、轰炸和远程侦察能力,最大航程达到3350公里。德国海军常用的一种战术,就是安排一架He-115降落在英国商船可能经过的海域,当发现目标时,德国飞行员既可以利用机载鱼雷或者炸弹发动攻击,也可以通过无线电招来附近的德国潜艇。不过,He-115自身仅装备两挺7.92毫米机枪,在速度也不占优的情况下,正面遭遇敌方战斗机时将很难逃脱。
  “少尉,他们应该快到了吧!”
  23岁的海军中士的普尔·哈本也许是这架He-115上最舒服的人,因为他可以伸直了趴在位于机鼻位置的球形透明座舱里,但同时他也是这架飞机上最冒险的人,因为这种水上飞机的挡风玻璃并不具备防弹能力。
  这架飞机的驾驶员兼机长哥哈特·弗洛托曼少尉就坐在普尔的后上方,他现年32岁,在德国海军服役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在战争爆发以前曾长期为汉莎航空公司工作,是个驾驶水上飞机的好手,据说他飞过的机型不下5种,这对于初上飞机还不久普尔以及本机的无线电通讯员安德雷·福茨来说已经是相当深厚的阅历了!
  “现在几点?”少尉一贯简洁明了的说道。
  普尔打开手电瞄了一眼自己的手表,“8点差10分,少尉!”
  少尉不慌不忙的安慰道:“噢!别着急,重新测定一下我们的方位!”
  “明白,少尉!”
  普尔连忙从自己身旁的小盒子里取出六分仪,别看这件仪器有些简单,却是海上定位传统而有效的工具。在这样晴朗的夜晚,星体是海上定位的最佳参考物,但想要知道自己的确切位置,人们仍需要根据各种数据进行复杂的推算。
  普尔忙碌的时候,坐在少尉后面的安德雷·福茨也在摆弄他的仪器,那是一台由许多精密器件组成的无线电设备,经过升级改装之后,它可以发出超过100赫兹的高频无线电波,而任何一架飞机上只要装备相应的接收仪器,就能通过无线电导向从远方飞来这里。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着,为了避免暴露目标,普尔只好尽可能借助月光来推算方位,好在他很快完成了这一练习多次的运算,并高兴的告诉少尉飞机距离一个半小时前降落时所处的位置非常近,这一差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战争结束之日似乎已经为时不远了!”少尉忽然满怀感慨的来了这么一句。
  “噢?为什么?”普尔好奇的问。
  少尉看着南面沉沉夜幕下的已经无法用肉眼看到的海岸线,“过了今晚,德国海军水雷将封锁正片海域,没有一个英军或者法军士兵能够从那里逃走!”
  不等普尔说话,福茨也停下手里的活儿说道:“也许此刻我们的陆军已经突破了英法军队最后的防线,天亮时德国将取得一个足以和1870年色当会战比肩的伟大胜利!一切将是这样的美好,太棒了!”
  听到两位资历比自己深厚许多的同僚都这样的自信,普尔心里踏实了许多。说实话,当这架飞机在夜幕还未完全降临时降落在这距离敦刻尔克仅有足20公里的海面上时,他是非常担心的。尽管自战争爆发以来德国军队在陆海空三线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骄傲的胜利,尽管德国海军尤其是潜艇部队的活跃超过了上一场战争,但英吉利海峡和北海深处依然属于英国海军的传统势力范围,也就是说,他们降落的位置处于绝对的“敌占区”。不过就眼下的情形来看,好在这一区域并不在英国海军的重点照顾范围之内——从多弗尔到敦克尔克的直线航程远在十海里之外,英国海军为了防止德国潜艇进入海峡而建立的警戒线也基本在那一位置,不过由于德国军队已经进抵法国北部沿海,传统的海上防御线在德军大炮和飞机面前已经难以为继。
  “8点15分开始发送无线电讯号!”弗洛托曼少尉镇定自若的下达了命令,不一会儿他又补充道:“鉴于无线电可能招来英国军舰,小伙子们,我们必须做好随时起飞的准备!”
  少尉的心态迅速感染了其他人,普尔笑着说:“夜间攻击有些难度,但我们的命中率会比英国人想象的更高!”
  和往常一样,这架He-115的机腹下加挂了一枚1.25吨重的航空鱼雷,其威力足以击沉一艘大型商船或是巡洋舰以下级别的战舰,不过今天它的任务显然不是主动进攻。
  几乎与此同时,两艘满载食品和药品的运输船正在另一艘驱逐舰的护送下开进受德军围困的敦克尔克港,当它们离开英国时,接到的命令是给远征军运送给养并撤回伤员和文职人员,但才航行至半道,海军部队新命令却让人们大吃一惊。毫无疑问,将军队如数撤回本土的命令意味着英国政府已经放弃了继续在法国北部和德军作战的打算。尽管英国政府表示将给予法军和比军同等的撤退机会,但在行动之初船员们却未接到明确指令,而前线指挥官们的判断显然是要偏向于自己同胞的。
  从驱逐舰的舰桥上眺望敦刻尔克港满目苍夷的码头和沙滩,丹尼·米克莱特少校的心情无比沉重,晴朗的天气和英国空军的保守让德国轰炸机可以在白天任何一个时间肆无忌惮的飞临敦刻尔克投弹扫射,无数原本就已身心疲惫的英法士兵却不得不挤在这狭窄的空间内无助的等待着。前方是如狼似虎的德国军队,背后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这些人的绝望完全可以想象。英国政府如今虽然下达了撤退命令,但作为一名英国海军的职业军官,米克莱特知道形势有多么严峻。长期称霸大洋的英国海军,现在的实力远不如上一场战争时期,法国人在那场战争中耗尽了一代人的力量,英国的国力同样受到了严重的削弱。受制于国内经济的颓势,英国海军在这20年来不论整体规模还是新装备数量都在走下坡路,而且随着这场战争的爆发,他们还不得不分出大量兵力驻守直布罗陀和埃及,以防备野心勃勃的意大利人。如今英法陆军在西线溃败,往近了说如何在短时间内尽可能撤走部队令人担忧,英国从来不缺乏船只,但眼下可用的港口就敦刻尔克一个,而且法国北部的制空权还牢牢掌握在德国人手里;往远了看,一旦法国陷落,单凭英国根本很难和强大的德国正面抗衡,英国海军虽然数倍于德国海军,但德国空军的强势出场无疑让人看到了另一股足以影响战争天平的力量……
  “少校,‘克鲁特’号发来信号,问我们先撤哪一支部队!”
  原本就心情郁闷,听手下军官这么一问,米克莱特没好气的说道:“管它哪支部队,先撤距离海滩最近的英国军人!重要的是维持好秩序,我不希望看到混乱出现,必要时可以使用武力!”
  敦刻尔克的码头,此刻早已不像样子。虽然陆军暂停了进攻,德国空军却没有闲着,成队的斯图卡呼啸着俯冲而下,炸弹优先砸向了用来装卸物资的固定码头,连带的大火烧毁了码头附近的许多仓库和起重设备,更重要的是还将一些船只炸沉在码头附近,从而轻易的堵塞了部分航道。为了让转运物资和撤退伤员的船只靠港,英法士兵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搭建起临时栈桥,但这些木质的栈桥根本经不起德国人的轰炸,结果往往是一条栈桥在一天内需要重复搭建数次,这种情况直到天黑之后才会改变——再优秀的斯图卡飞行员也无法在夜晚准确找到目标并进行大胆的俯冲轰炸。
  不多时,先前那名军官又忐忑的来到舰长米克莱特跟前,“少校,岸上发来信号,我们可以前往新的栈桥停靠,就在那边!”
  顺着军官所指的方向,米克莱特没费力气便看到了由数堆篝火组成的指引信号,当然,如果此时有德国轰炸机飞过,飞行员也能非常轻易的从空中发现这个目标,当停靠在一个防空体系杂乱无章、炮手各自为战而且缺乏弹药和重装备的港口时,一艘静止不动的驱逐舰将是一个很好的打击对象。不过在这个时候,米克莱特只能寄希望于德国飞机晚上不会来空袭,他正正自己的军帽,“立即靠上去,先卸货,然后让我们的陆军以连为单位依次登舰!”米克莱特想了想,朝前甲板那边喊道:“哈姆,带你的士兵到舷梯那边去,带上步枪,如果有人不守规矩的话,可以鸣枪警告!”
  一个高而瘦的军官走过来敬了一个军礼,用他那略显尖细的嗓音回答道:“遵命,长官!”
  在这景象惨淡的港口中,一艘完好无损的英国驱逐舰未免有些鹤立鸡群,它平缓的向建立在沙滩上的一处栈桥靠去,甲板上穿着白色制服的水兵们正在为接下来的装卸工作而紧张忙碌的准备着。此时没有多少人注意到,先前靠港的两条运输船用超乎寻常的速度卸下了船上所装运的数千吨物资,但整箱的食品和药品被随意的扔在沙滩上,更多的人正在栈桥旁翘首以待,在战局已经发展到无可挽回的地步时,回家成了这些军人士气耗尽后仅有的念头。
  “排好队,不要乱!英国人先上!”一名佩枪的英国船员正在栈桥尽头用英语大声将这两句话重复一遍又一遍,大多数法国人虽然一时间不明所以,但当他们看到身旁的英国士兵突然在军官的指挥下容光焕发的排队走向栈桥,而试图靠近栈桥的法国人和比利时人则被无情的隔开时,一切便再清楚不过了。然而出乎人们意料的是,这些法国人既没有吵也没有闹,绝大部分人很快就默默接受了这个现实,大部分比利时人也和他们一样,两群同样失落的军人一声不响的坐在地上,疲倦、绝望的看着英国同行走向生的希望。
  呜……
  突然间,凄厉的空袭警报声响起在港口上空,这种声音任何一个参加法国、比利时或者英国远征军且在前线作战的人在最近半个月里都已听过许多遍,可每一次听到时心中的胆颤只会越来越深。几乎没有人麻木的站在原地,空旷的码头和沙滩无助于提供隐蔽所。那些事先就已经构筑好简单掩体的人无异是最幸福的一群,他们可以看着其他人慌乱的奔跑,然后在有人试图挤进来时大声警告对方“嘿,伙计,这里人满了!”,也不管对方听得懂听不懂!
  随着防空警报声响起,为数不多的探照灯被打开,但这一次人们并没有通过肉眼看到来袭的敌机,也许敌人仍在飞往这里的途中,远处稀稀拉拉的炮声应该就是最好的解释。港口的慌乱气氛很快蔓延到了已经入港或者正在入港的舰船上,只见刚刚进入港口水道的两艘英国军舰迅速掉头准备离开,而在三艘正在撤退兵员的舰艇上,水兵们也是忙不迭的奔向各自的战位,操纵着舰上为数不多的防空武器准备对来袭之敌进行反击。
  “哈姆!哈姆!”依然站在舰桥上的米克莱特大喊着手下军官的名字,但瘦高个好一会儿才从登船的人群中挤过来。
  “已经上了多少人?”米克莱特焦急的问。
  得到的回答是“还不到200个!”
  米克莱特抬头看看,然后咬牙说:“暂停登船,告诉他们我们会在远一点的地方用小艇接他们上船!这对大家都有好处!”
  勉强敬礼之后,瘦高个不得不重新挤回去。作为这艘新驱逐舰的首任舰长,米克莱特可不想等到炸弹落在头上时才离开码头以水上机动规避轰炸,由于锅炉舱一直没有熄火,只待栈桥上的人流停止移动,他便急忙下令:“慢速前进!放下小艇!”
  已登船的人自然期盼着早点离开这受难之地,那些眼看就要上船却被如此变故打断的人个个怨愤不已,好在舰上很快放下了救生艇和交通艇,而驱逐舰也在数百米之外开始打转,撤退的速度虽然大大减慢了,但至少不至于完全陷于停顿。只不过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空袭警报声几乎就没怎么停顿,但是炸弹却一颗也没有落在敦刻尔克港,这令许多人感到非常疑惑。其实因为德军几日来轰炸频频,盟军司令部不得不在敦刻尔克周边匆忙建立了一个纵深数十公里的防空袭网,这一系统主要由大量的地面预警哨所组成,只要有一个哨所发现敌机踪影,空袭警报声就会响起,而这一天在敦刻尔克东北临海的几处哨所,哨兵们听到了大量飞机低空略过的声音,尽管那些声音从大海方向传来,但这些法国人完全有理由相信那是冲着敦刻尔克而来的……
  海面上,德国海军少尉弗洛托曼手里高举着燃烧的彩色信号棒,随着布雷机群的抵达,他这架预先布置的水上飞机连同后来降落的若干水上飞机组成了一条东西走向的指引线,每架飞机上都有人点燃信号棒,而陆续抵达的机群只需要找到指引线,然后按照预先的安排继续向前飞行一段距离,接着低空投下水雷即可。这样第17中队的12架He-111就能较为准确的将水雷布在指引线以西5分钟航程的地方,而第21中队的Ju-52布雷区域则在指引线西南15分钟的地方,抛开风速和其他一些非人为因素,超过1600枚水雷在午夜之前相对均匀的出现在了敦刻尔克外围将近10公里长的区域内。
第11章
亡羊补牢
  触雷!触雷!触雷!
  当又一艘舰艇在敦刻尔克港外触雷的消息传来时,无形的灰色顿时笼罩在不列颠上空。不论是负责执行发电机行动的波特伦·拉姆齐中将还是坐镇伦敦的丘吉尔等人,无不对这一情况感到万分惊讶——直到之前一天黄昏,进出敦刻尔克的船只所受的威胁还只是来自于空中。但就破坏力而言,水雷无疑比一般的航空炸弹更具威胁!
  联想起之前那个夜晚在敦刻尔克上演的空袭闹剧,经验丰富的海军指挥官们不难将其与港外突然出现的水雷联系起来。德国海军能够利用飞机空布水雷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泰晤士河口外至今还漂浮着数量不明的水雷,随时随刻威胁着进出英国心脏的军舰和商船,而在战争的头几个月,由英国皇家海军岸防司令部派出的轰炸机也在德国近岸进行过空布水雷的行动,同样击沉击伤多艘德国舰船。
  扫雷?即便是英国这样的老牌海军强国,拥有大批各种扫雷艇和辅助舰船,也一直无法在扫雷技术上取得质的突破。自水雷被发明以来,扫雷的效率和安全保障始终无法跟上水雷的发展脚步,为了清扫英国人在家门口布下的水雷,从事扫雷的德国海军人员的伤亡竟高达40%,英国海军扫雷艇部队的损失率也不比德国人好多少……
  “难以置信,真难以置信!德国人竟然正好抢在我们开始发电机行动之前在敦刻尔克布设水雷阵,这难免让人产生一些不太好揣测!”
  在与唐宁街仅一街之隔的地下指挥所内,英国联合作战司令部连夜召开紧急会议以商讨发电机行动所面临的大问题。对于那些令人棘手的水雷,帝国总参谋长兼本土防卫部队司令威廉·埃德蒙男爵用他那严厉的目光在会议室里扫视一圈,他的言下之意非常清楚——德国人很有可能是获取了有关发电机行动的情报进而临时采取行动的。
  在座将领自然对自己的品行心里有数,但别人的情况就很难说了,也许自己身边就坐着德国有史以来最出色的大间谍呢?联想起英国军队自战争开始以来所遭遇的种种挫折,这种揣测并不是无端而为。虽然还没有到召开审判大会的时候,但会议室里的气氛已经非常沉重了!
  这时候,从会议一开始就眉头紧缩的丘吉尔却站起来缓和道:“在弄清楚具体情况之前,我们还是不要妄加揣测的好!究竟是巧合还是有意而为,德国人布雷的规模有多大,是否有德国潜艇在敦刻尔克附近活动,这些都要尽快查明!诸位,我们如今面对的并不是上一场战争时期德皇领导下的守旧的德国统帅部,我们的敌人前所未有的狡猾,并且掌握有许多新战术和新武器,他们的陆军和海军在战场上的表现都大大超过了我们的预期!这场仗将是大英帝国百年来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我们必须团结一致、全力以赴,而不是互相猜忌!”
  冰冻的气氛有所缓和,将领们的话也多了起来。对于德国海军的水雷战术,在海军服役多年并长期负责泰晤士河口防务的罗克少将是最有发言权的一个,他起身说道:“根据我的了解,利用飞机空布水雷最大的优点就是速度快,最大的缺点则是水雷难以均匀部署!也就是说,如果这次德国人真的在短时间内空布了大量水雷,我们完全有可能在这样的水雷阵中找到供船只安全行驶的通道,或者以最小的代价在最短的时间内强行开辟一条!如果这次是德国潜艇布下的水雷,那我们就更不足位为惧了,因为一艘潜艇只能携带不超过30枚水雷,而德国人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将大批潜艇派到英吉利海峡来!”
  罗克少将的发言得到了积极的相应,一阵议论之后,皇家空军轰炸机航空兵司令、空军中将查尔斯·波特尔说道:
  “诸位,情况也许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严重,但我们依然得抓紧时间!我担心天亮之后德国空军就会大举出动,这样我们的撤退行动将遭遇更大的阻碍,不出意外的话,德国人今晚还会继续布雷,对于这一点我们同样应该做好心理准备!”
  英国空军总参谋长、54岁的西里尔·路易斯·诺顿·纽沃尔男爵紧接着表态道:“天亮之后,皇家空军战斗机部队将竭尽全力保障海上撤退行动!当本土面临敌人入侵之时,我们不会再有任何的保留,皇家空军的勇士们将让德国人尝到来自不列颠的铁拳的滋味!”
  或许是皇家空军在法国战场上表现欠佳且损失惨重的关系,或许对德国人的梅塞施密特战机感到深深的畏惧,在场的许多将领对纽沃尔和皇家空军明显信心不足,但在如此生死攸关的局面下,没有人敢于直言心中的悲观,许多人倒是对罗克少将关于水雷阵破绽的言论很感兴趣。
  会议正在进行当中,临危受命接替本土舰队一职的约翰·科洛宁·托维男爵匆匆赶来,这位新舰队司令几天前刚刚率领“胡德”号等几艘主力舰进驻英格兰南部第一军港朴茨茅斯,而在发电机行动中,本土舰队的任务就是阻止德国海军的水面战舰干扰英军的海上撤退,并在必要时以舰炮支援敦刻尔克的守军。
  一进门,托维男爵便大声宣布道:
  “诸位,一支由6艘驱逐舰、17艘扫雷艇和43艘武装驳船组成的特别清障舰队已经从朴茨茅斯启航奔赴敦刻尔克前线,我们将竭力在明天之前从德国人的水雷阵中开辟一条安全的进出通道!此外,我们的主力舰队也随时待命出击!”
  托维男爵带来的消息确实鼓舞人心,会议室内的气氛也再度得到提升。武装驳船对于清扫水雷有多大的帮助,这里多数将领们并不清楚,但他们相信只要英国皇家海军拿出纳尔逊时代那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来,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解决的。
  在敲定如何应对“水雷危机”之后,众人又继而商量了另外一些问题,除了空军战斗机部队将全力出动以确保撤退顺利进行之外,查尔斯·波特尔中将派遣轰炸机对荷兰、比利时以及德国北部的港口进行有限轰炸以转移德军注意力的提议也得到了多数人的赞同,只可惜皇家空军的轰炸机部队在法国战场上损失颇多,他们眼下只能充分利用留守本土以及近期从法国撤回的部分轰炸机,曾成功指挥“汉普顿”型轰炸机携带水雷对德国海岸实施空中布雷的阿瑟·哈里斯少将被任命为这次轰炸行动的直接指挥官。
  天渐渐亮了。
  敦刻尔克港遥遥在望,但从多弗尔和其他英格兰港口驶来的英国舰船却难以继续前进。这里的海面上已经很难看到夜晚触雷沉没的船只留下的残骸,但远处海面上时而隐没于波浪之间、时而微微露出“触角”的漂雷却足以令强大如战列舰的舰船望而却步,何况没有人知道海面之下还有多少看不到的锚雷和德国海军的杀手锏——磁性水雷存在。
  英国船长和他们的船员虽然焦急,但也并非无可期待,在那片水雷出没的危险海域,勇敢的“清道夫”们——配备有专业扫雷器具的扫雷艇,正在小心翼翼的向着敦刻尔克前进。具有现代意义的水雷出现已有近百年时间,但扫雷的技术却依然停留在相对原始的阶段,勇敢的水兵们通过目测或者艇上的声纳设备搜寻那些半潜或者完全潜伏于水下的水雷。漂雷是相对容易排除的一种,在发现之后只需要利用枪炮引爆即可,对付那些距离海面尚有若干距离的锚雷则需要使用特制的绳索切割器,在切断系留水雷的绳索后再将浮上水面的水雷引爆,而德国人在战争爆发时方才投入使用的磁性水雷拥有相对先进的技术,以往传统的扫雷器具对于这些沉于海底的水雷很难起到作用。舰艇在船厂建造时要经过一个很长的时间。在这一段时间内,构成船体的钢板和其他铁块会因经常的敲击而被地球的磁场逐渐磁化,从而带上磁性。舰艇下水后,就会成为一个浮动的大磁体。当舰船驶入布设有磁性水雷的水域时,磁性水雷上的磁针受到舰船磁场的作用而发生转动,接通起爆电路,水雷就会按事先的方式爆炸。
  到西线战事爆发时,英国海军的专家们已经对德国海军的磁性水雷有了一些了解,并可以通过特殊的方法给自己的舰艇消磁,这一方法虽然被证明是有效的,但德国人又对他们的磁性水雷进行了简单的改进,使得英国海军面临着新的威胁,而且双方都发现将各种水雷混杂起来布设将大大增加对方的扫雷工作。
  每隔一段时间,海面上就会响起轰隆一声巨响,在大多数情况下这都是扫雷艇引爆水雷的声音,但也有例外。当扫雷艇不慎误触水雷或者出现其他意外情况时,人们就只能眼睁睁看着一艘上百吨的扫雷艇在剧烈的爆炸中化为碎片,一同消失的还有艇上的海军官兵,极少有人幸免于难。
  ※※※
  “简直不敢相信!胆小的英国佬,他们玷污了自己优良的血统!”
  “山崖城堡”的元首办公室内,阿道夫·希特勒激动的“张牙舞爪”,原因既不是早餐不合胃口,也不是将军们做了错事。此时站在他书桌前的是德国最高统帅部谍报局长、海军上将威廉·卡纳里斯,一个出色的老牌间谍。在慕尼黑啤酒馆暴动之后,他开始为希特勒和国社党效力,并利用自己的专业才能为其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因此在希特勒政权上台后,他很快得到了回报,在1935年登上了军事情报局首脑之位。在他的努力下,国防军的情报部门发展迅速,尤其在搜集国外情报上获得了不少显赫的战绩。1938年慕尼黑会议期间,法军的动员令居然在海军司令达尔朗海军上将签署前就落到了卡纳里斯手里。英国陆空军的协作计划,他也有本事搞到。在开展间谍活动的同时,谍报局还负责在各国制造恐怖活动,其中就包括对爱尔兰共和军的支持以及给巴勒斯坦提供武器和炸药,给伊拉克的反叛军队提供资金支持等等。在德国最高统帅部,卡纳里斯无疑是希特勒最为信任和赞赏的将领之一,尽管他从一开始就反对德国在没有充分准备之前发动战争。
  这一次,卡纳里斯带来的“早餐”,是有关于英军撤退计划的最新情报,一份描绘了发电机行动主要内容的报告显然刺激了此前一直认为英法军队会在法国北部顽抗到底的德国元首,他既吃惊又因为自己错误的判断而感到羞愤,一腔怒火便通过各种难听的词句倾泻到了英国人头上,尽管他一直以来都认为英国是仅次于日耳曼的优秀民族,并努力使这个国家置身于和德国的战争之外,而直到现在他仍旧没有放弃这个企图。
  等希特勒好不容易平静一些了,卡纳里斯不慌不忙的说道:“我必须祝贺您,我的元首!因为您的睿智,海军提前在敦刻尔克港外布下了1600枚水雷,这足够让英国船只短时间内无法进出敦刻尔克了!”
  “1600枚水雷?啊,对,的确是我签署的命令!那个小家伙最近几天都在想方设法让我同意海军的布雷行动,很高兴我最后还是接受了这个方案!”希特勒的心情顿时“阴转晴”,他来回走了几步,“这么说,海军已经成功堵住了敦刻尔克的海上通道?哈,这下英国佬要完蛋了!”
  “是的,我的元首!”作为一名自始至终在德国海军服役的军官,卡纳里斯乐意看到一名海军将领受元首表扬,但出于他的职责,他还是礼貌的提醒说:“英国人现在正努力从我们的水雷封锁线中清扫出一条通道,如果我们的空军也能给予配合的话,我相信英国人的这一计划将受到极大的阻碍!等天黑之后,海军将会再次派出飞机空布水雷!”
  “啊,那当然!”阿道夫·希特勒站在桌前思索了片刻,然后反问道:“海军为什么要等天黑才布水雷呢?即便在大白天,我的空军也能保证布雷行动顺利进行!英国战斗机要是敢来,德国空军会让它们吃到苦头的!”
  “抱歉,我的元首,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这个计划是由海军元帅和他的参谋们制定的,噢,听说冯·芬肯施泰因中将在这份方案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噢,噢!你说得对!”希特勒脸上现在已经完全看不到刚才的惊讶和不满,此时他同样庆幸一点,那就是不到二十个小时之前他放手武装党卫军部队向敦刻尔克发动进攻,而随后陆军停止前进的禁令也逐步得到接触。
  “等打败了法国!”这位元首认真的对卡利纳斯说道:“他会成为继你之后又一位出色的海军上将,海军也将因为这次行动获得嘉奖!”
  受宠若惊的表情并没有出现在卡纳里斯脸上,这位海军上将深邃的双眸中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矛盾,他礼貌的回应说:“这是海军的骄傲,我的元首!”
  就在卡纳里斯递交报告半个小时之后,阿道夫·希特勒便迫不及待的召开了统帅部最高会议,他异常严肃的向将领们通报了有关英军“发电机行动”的情报,对此感到惊讶的多是空军将领,因为被勒令暂停前进的陆军将领们早已不止一次的提出警告。不过当德国元首作出挽救性的部署时,布劳希奇和他的将军们非常积极的接受了新的指派,这种职业军人的表现有其值得称道的一点,但也一次又一次的为独裁者所利用。
  在这次会议上,德国空军也再一次被寄予厚望,轰炸机部队被要求不顾一切的对敦刻尔克港以及敢于靠近法国北部海岸的英国舰船进行轰炸,战斗机则负责掩护轰炸机以及德国海军在敦刻尔克附近的行动。在阿道夫·希特勒的要求下,海军元帅雷德尔同意派出海军航空部队尝试白天在海峡中实施空中布雷,但他同时也提醒这位元首,海军的炸机普遍存在速度偏慢的弱点,这极有可能为英国空军所利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0/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