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校对)第1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6/250


第3章
固执的领袖
  在“山崖城堡”的生活是张海诺此前从未经历过的,这里充斥着德国军界高层的各色人等,可谓是“将星璀璨”。时值法兰西战役初期,从前线传到这里来的几乎都是好消息:装甲部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步兵每天都要收容大批俘虏,空军无情蹂躏着敌人的防线和撤退部队,法国人的防线脆若纸糊,就连骄傲的英国皇家空军在法兰西上空也只能作无力挣扎……
  来到这里的头两天,张海诺见到了陆空军高层中一半以上的重要人物,他们中有的是作为最高统帅部的一员紧随德国元首,有的只是不定期从前线返回向上级汇报战况,而张海诺最想见到的人在德军攻占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第二天也回到了“山崖城堡”——作为党卫队全国领袖,埃德文必须将相当一部分精力花在参战的武装党卫师以及“领袖警卫”旗队上。
  “海诺,你可知道这段时间我有多担心你!我想我也许不会有胆量率领一支仅有两艘战列舰的舰队去和整个英国海军对抗!”一身黑色党卫队制服的埃德文用充满感慨的语调说着。从前的时候,张海诺很不喜欢这种代表死神和暴力的制服,但如今穿在他的挚友身上,显然少了许多令人憎恶的气息。
  张海诺笑着回应他:“不,我的兄弟,我带领着4000多名众志成城的官兵去对抗一群习惯于墨守成规的敌人,最终的结果如千百年来的历史所展现的那样,战术的合理性是可以弥补实力上的差距的!只是必须承认,这样的作战存在相当大的运气成份,而这次英国人显然不太走运!”
  埃德文盯着他瞧了好一会儿,眼神中流露出一种由衷的喜悦,他说道:“当你一直以来所期盼的机会出现时,你很好的把握住了它!作为你最忠诚的伙伴,我为你而骄傲!”
  “谢谢!”张海诺拉着他在沙发上坐下来,“说说前线的情况吧,我这几天在最高统帅部总是听到武装党卫队部队以无比迅猛之势突破敌人防线的消息!”
  “呃……”埃德文有些不置可否的回答说:“战绩看起来是不错,但伤亡也不小啊!我这次视察了在荷兰和比利时作战的几支部队,许多团的损失都超过了百分之十五,而相邻的国防军部队损失都在百分之十以下!不过元首倒是对几支党卫队部队的表现非常满意,他已经同意在法国战役结束后组建更多的武装党卫师!”
  历史上的武装党卫队就是以狂热而著称,所以不俗战绩的背后往往是超乎人们想象的伤亡,这点张海诺早已知晓,但如今埃德文是个冷静、理智的领导者,这方面和希莱姆又是截然不同的,按常理说他麾下的部队也应该有所区别才对。对此张海诺一时间也有些不知所以然——近年来他将大多数时间投入到海军建设上,对武装党卫队及其前身党卫队特别行动部队的情况其实并不了解。
  于是,张海诺期待的问:“那么你通过这次视察找到部队损失较大的原因吗?”
  埃德文放缓了语气,“我的参谋们认为两个武装党卫师和党卫队旗队虽然在训练上不逊于国防军,但营连指挥官们的素质却不能和国防军的军官团媲美,这一点应该会随着战斗经验的积累而得到改观!不过就我个人的看法,军官和士兵都还没有完全从冲锋队那种拼狠的角色转变为职业军人,这才是伤亡偏大的真正原因!”
  张海诺坦然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我的观点和你一样,军官和士兵的心态和信仰决定了他们的进攻方式。如果确实是这样的话,你的部队在作战中损失偏大的情况并不会因为战争的进行而有所改观,尤其是在遭遇强敌时!”
  埃德文不无忧虑的赞同道:“这也是我所担心的!事实上,统帅部已经有一些将军在批评武装党卫队的作战方式了,他们觉得军官应该重视士兵的生命而不是纯粹的胜利,但武装党卫队偏偏是相反的!”
  “国防军有国防军的准则!”张海诺开解道:“那并不是任何部队任何情形都适合的!将军们的看法只是一种参考,我想武装党卫队坚持目前的特色也未必就是一件无可挽救的事情,毕竟,在充当尖刀部队时,官兵们就需要视死如归的勇气和精神!”
  埃德文友善的笑着说:“虽然将军们不愿承认,但事实上我们已经是战线上的尖刀部队了!”
  “给你看一样东西!”张海诺从自己的文件包里掏出一份地图,“这件事情非常重要,但因为没有时间收集充分的证据,我只能找你帮忙了!”
  “尽管说!”埃德文坦然说到。
  张海诺一边展开地图,一边介绍说:“此事关系到整个战争的形势,老朋友,我需要你的充分信任和支持!”
  基于张海诺的认真表情,埃德文十分期待的看着那份地图,这是一份目前各级指挥部通用的西线作战地图,且用不同的线条清楚标示出双方最新的兵力部署和作战态势。在德国统帅部以及各级侦察部队的努力下,这份地图已经尽可能真实和详细的描绘了目前的战争形势,但受限于技术条件,它与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也是必然的。
  “今天是5月18日,最多再有两天,我们的装甲部队就能看见大海了!”张海诺指着地图上的一根红色箭头,它是由阿登山区出发直插法军要害,如今其先头部队距离英吉利海峡仅有一步之遥。按照箭头的方向,加莱将很快成为德国装甲部队的盘中餐,而英法联军主力将因此被隔断退路并被包围在法国北部和比利时之间狭小区域,这便是“镰割计划”的精华所在。
  “是的,先头部队是古德里安将军指挥的第19装甲军,有什么问题吗?”埃德文两眼紧盯着地图,这表情唯恐漏掉什么重要军情似的。
  张海诺从桌上捡起一支铅笔,用一个大大的圆圈将英法联军主力所在区域标示出来,然后说道:“问题在于我们的这个包围圈,它有个很大的漏洞!”
  “漏洞?”埃德文对着地图研究了好一会儿,目前德军各部正按照计划部署完成这个重要的包围圈,而且部队的行进速度只快不慢,第6集团军的装甲部队和步兵师之间看似有些空当,但由龙德施泰特将军所指挥集团军群完全有时间在英法联军突围之前利用空中和地面的双重优势将它填补上。包围圈的东面是从比利时方向进攻的第6集团军,其中霍普那将军所指挥的第16装甲军更是一路势如破竹;在包围圈的南面,克卢格将军实力不俗的第4集团军也在快速攻击前进。
  “是的,漏洞!”张海诺用铅笔尖点点那片淡蓝色,“这里!”
  “英吉利海峡?”埃德文很轻易的辨认出那颜色所指之物。
  对于这条世人皆知的海峡,张海诺已经仔细研究了许久,他告诉自己的挚友:“没错,英吉利海峡!这在普通人看来也许很疯狂,但我相信在情势最危急的时候,英国人会动用一切能否漂浮的舰船来撤离受困部队,军舰、货轮、驳船、渔船甚至是风帆木船,而我们最高统帅部的将军们似乎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这点!”
  埃德文的反应显得非常平静,“海诺,其实在制定作战计划时我们就已经考虑过这个问题,在我军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英国人不可能在我们轰炸机的眼皮底下通过海路进行大规模撤退,这点你也许是过于担心了!”
  “理论上看起来不可能,但任何时候都不要低估我们的敌人!别忘了,英国人还在本土保留着一支规模相当庞大的空军部队,天气则是另一个不可预测的工具!”张海诺严肃而认真说道:“相信我,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否则当英国人成功组织起一支由军舰和各种民船组成的庞大运输船队时,我们再作出反应就来不及了!”
  埃德文盯着地图思考了半晌,“这些你对元首说过了吗?”
  张海诺摇摇头:“其一,我是海军将领,应该避免直接对统帅部的策略计划指手画脚;其二,元首对英国的态度想必你也清楚,他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要彻底消灭英国远征军!”
  埃德文依然显得不解,“元首确实不希望和英国人为敌,他相信英国人不会在法国败局已定的情况下继续和德国对抗,这点我觉得是无可非议的!”
  “如果法国投降了英国人还是不肯妥协呢?”张海诺反问到。
  “英国人为什么不妥协?如果我是英国首脑,绝不会以为在这个时代还能以区区英伦三岛和大半个欧洲对抗!”埃德文转过头看着张海诺,“如果他们不妥协,我们就用强大的武力压垮他们!”
  张海诺无奈的摇摇头,老友的思路和阿道夫·希特勒出奇的一致,也不知道是原本如此还是受到了元首的影响,但他必须承认,这个想法在敦科尔克大撤退之前在德国统帅部得到了多数人的支持,这也就是他为什么急于向埃德文求助的原因了。
  “想想吧,我的朋友!”张海诺双手扶在埃德文的臂膀上,“英国人,尤其是英国统治阶层,数百年来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高傲的心态,他们绝不会甘于向任何一个国家屈服,包括德国在内!同样的,他们不会轻易放弃他们数百年来逐渐巩固的世界地位,而一旦整个欧洲为德国所控制,英国舰队的优势将逐渐缩小直至被反超!”
  埃德文盯着张海诺的脸,他思考了好一会儿,却依然坚持自己的看法:“海诺,你也许高估了英国人的决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长久不衰。德国的工业实力早在上一次战争以前就超过了英国,只不过我们的运气不好,输掉了那场战争,不然英国人早已成为德国的附庸了!”
  张海诺叹了口气,“好吧,我们就说眼前吧!如果英国海军准备通过海路撤走我们包围圈中的大部分英法军队,我们应不应该全力阻止!”
  埃德文想了想,“当然,现在每一个仍在战斗的英国或者法国士兵都是我们的敌人,是我们要消灭或者俘获的对象!但是按照目前的形势,我们很快就可以占领法国北部的加莱,在只剩下区区一个敦科尔克的情况下,我想英法联军应该会想办法向南突围而不是走海路逃回英国本土吧!”
  张海诺适时的说道:“向南突围便落入了我们另一个圈套,不是吗?”
  埃德文点点头,“所以,这些英法部队的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被我们全部歼灭!”
  “虽然我不是丘吉尔,但我相信他会作出在目前形势下最有可能挽救英法军队的决定!”
  张海诺点到了英国新任战时首相的名字,尽管有这样那样叫人不齿的地方,这个人的毅力和决心确实非同一般,敦科尔克这样的大手笔在军事和政治上的意义都堪比后来的诺曼底登陆,丘吉尔此举也成了当时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丘吉尔……”埃德文重新坐了下来,好几分钟的沉思之后,他仰起头,“好吧,海诺,我们确实应该好好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你刚刚是说英国人有可能从海路撤退?”
  “是的!”张海诺不知道这个名字为什么会令埃德文发生如此改变,但他还是兴致勃勃的对他讲起自己的见解,接下来两人一边结合手里的情报进行研究一边讨论,甚至因此而错过了晚饭时间,在续了不知道第几杯咖啡之后,两人终于得出了一个较为一致的结论:英国人确实有能力进行一次表面上看起来难以完成的大规模撤退行动。
  此时虽然已是深夜,但埃德文还是带着匆匆总结好的报告草稿前去觐见阿道夫·希特勒。半个小时之后,张海诺也被召进了元首办公室。战争的发起者之一这时正身穿一件睡袍坐在他的椅子上,尽管被人从睡梦中叫醒绝不是什么愉快的事情,但希特勒显然更为关注眼下的战局——根据元首的贴身侍卫人员透露,西线战事开打之后,由于局势发展超出了统帅部的预计,元首整个人显得非常敏感,甚至被私下里看作是神经质。对于这些情况,张海诺并不意外,不过在和埃德文一道陈述了有关英法军队可能利用海路进行大撤退的推测后,这位德国元首的反应却让他很是无奈:虽然利用法国北部为数不多的几个海港进行大规模撤退在理论上被证明是存在一定成功几率的,但希特勒仍旧为他的宝贝坦克而担忧。他拒绝让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不顾一切的迅速攻占包括加莱和敦科尔克的法国北部沿海重要港口,因为他担心南面的法军可能对暂时缺乏步兵掩护的第19装甲军发动致命的进攻,接着他又谈到了德国装甲部队在华沙郊区的遭遇,他认为装甲部队并不适合进攻对方有重兵把守的城市——坦克在大街上行动时很容易被隐藏在角落里的敌方反坦克炮甚至是一些简单的步兵武器打成废铁。到最后,德国元首只下令让空军部队加紧对法国北部以及英格兰南部沿海地区的侦察,并尽可能抽调轰炸机部队对法国北部诸港的港口设施进行轰炸,以减小英法军队利用它们撤退的可能性。
  张海诺和埃德文的据理力争,并没有因为他们的受重视程度而改变元首的想法,阿道夫·希特勒坚持相信摆在自己眼前的证据而不是纯粹理论上的推测。于是,在离开元首办公室时张海诺的脸上写着巨大的失望,好在埃德文决定在自己的权职范围内帮助他,两人商量好第二天一早就飞往最靠近法国北部海岸线的党卫军部队——骷髅师,这个机械化师目前正协同隆美尔指挥的第7装甲师向阿拉斯挺进。
第4章
前线·骷髅师
  1940年5月19日,天气晴朗。在法国北部小城阿拉克里斯以南的公路地带,一支由两辆Sdkfz-222型四轮装甲车和一辆Sd-Kfz-251型半履带式装甲车组成的快速装甲侦察小队正非常谨慎的靠近一座不大的石桥。从桥下流过的小溪最窄处不过一两米,深也仅有半米,但即便如此,英法军队若是坚决破坏一切交通设施,进攻的德国军队依然会在前进速度上受到不小的影响。
  就在小桥以北不到400米的农庄旁边,两辆废弃的法国军车正静静的躺在一旁,身边焦黑的弹坑在告诉人们它们不久之前的遭遇。由于这样的距离处于机枪火力范围之内,而那座尖顶农庄所处地理位置是封锁这座桥梁的上佳掩体,这支小型侦察车队的德军指挥官显得尤为小心。领头一辆装备有一门“步兵杀手”——20毫米口径的Flak-38型机关炮的四轮装甲车首先驶过小桥,后面两辆装甲车及上面搭载的士兵则随时准备提供火力压制。在第一辆装甲车占据发射阵位后,第二辆装甲车也过了河,接着是第三辆满载10名战斗步兵的半履带装甲车,而到这时为止德国人所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第一组搜索那座农庄,第二组保持警戒!”
  一名黑胡子的德国上士率先跳下半履带式装甲车,他左手一挥,旋即带着5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便朝废弃的法国军车方向前进,留在车上的4名士兵2人负责操纵这辆装甲车首尾机枪,另两人则手持自己的毛瑟步枪警惕的望着公路附近的旷野地带,两辆四轮装甲车此时也已在路边停下来,一前一后的保持警戒队形,并随时准备以车载20毫米机关炮提供火力压制。
  西线战事爆发至今仅有10天时间,但德军在法国取得的优势已经非常明显,不过英法军队并未放弃抵抗,而上一次战争的教训也令德国指挥官们不敢有丝毫的放松。尽管这样晴朗的天气非常适合空中侦察,可飞行员们毕竟无法看清那些隐藏在树林和建筑物中的敌人,地面的快速侦察部队恰好能够弥补这一缺陷。
  就在黑胡子上士带着他的士兵搜索那座可以用来部署封锁性机枪火力的农庄时,从北面低空飞来一架深色迷彩条纹的飞机,眼尖的德国士兵一眼就认出那是法国空军在战争爆发时装备数量最多的MS-406型战斗机——达到1064架,这并不比德军投入法兰西战役的梅塞施密特战斗机少多少,然而这种30年代中期研发的下单翼战斗机到战争爆发时已经显得过时,对抗德国的BF-109D就很吃力,更不用说德国空军在进攻波兰时就已全面装备的BF-109E了。除了性能上的劣势之外,当德国对西线发起全面进攻时,由于法军指挥部门缺乏足够的准备,有近400架MS-406和大批其他作战飞机被炸毁在地面上。
  在敌我优劣明显的情况下,法国飞行员们还是表现出了惊人的勇气,他们在各条战线上拼力抵抗数量和技术都占相当优势的德国空军,先后击落不少德国轰炸机,但英法空军在马斯河一战中的失败令盟军原本就十分堪忧的空中形势雪上加霜,德国空军自此夺得了战场上空的主动权。时至今日,法国人只能将手里有限的作战飞机部署在最关键的地方,而在主要战线以外的其他地方,只有少数作战飞机被用来执行侦察和简单的对地支援任务。
  在敌我力量交错的前线区域,德军官兵们显然不会为一架法国战斗机的出现而乱了阵脚,三辆装甲车均在第一时间驶离空旷的公路地带,并各自寻找树木或者建筑物作为依托准备进行还击。这时候法国飞行员也很快发现了这三辆德国装甲车,他驾着自己装备有两挺7.5毫米机枪和1门20毫米机关炮的战斗机俯冲过来,试图从德国地面部队身上找回些自信,不过这种战斗机的火力相比于英德目前的主力机型偏弱,其20毫米机炮的也因射速缓慢而饱受指责。此外,它的机身外壳大部分由铝合金制造,但后机身仍然采用帆布蒙皮,这一设计在当时来说并不致命,但到战争爆发时各国军队尤其是德国陆军都加强了地面部队的防空火力,这对于法国飞行员们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法国战斗机越飞越低,眼看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即将展开,法国飞行员却突然放弃了地面上的目标,并且迅速拉起机头朝相反的方向飞去,原来两架德国战斗机恰好出现在附近,经过此前大大小小的空战,梅塞施密特109特有的身影俨然成了每一位法国飞行员的梦魇。在航速和机动性能原本就处于下风的情况下,法国人的MS-406忙不迭的逃离战场,而当两架BF-109E低空掠过这一区域时,地面上的德国士兵们纷纷高兴的向自己的飞行员脱帽致意。
  经过仔细的搜索之后,德国人终于确信法国军队已经彻底放弃了这一区域,于是侦察小队的指挥官通过车载电台向上级发去了报告,一个多小时之后,南面的公路上出现了大量尘土,似乎就连大地也在隆隆的履带声中微微颤抖着。
  ※※※
  在三架BF-109E的护送下,张海诺和埃德文搭乘的容克-52缓缓降落在阿拉克里斯东南方一处临时机场上。尽管驾驶员的飞行技术不错,而“容克大婶”也足够的坚固,但在这样并未经过修整的草地上降落还是差点把两位统帅部来的大人物颠散了架。
  两人好不容易下了飞机,却惊讶的发现面前铺着一条奇怪的红地毯——与其说是地毯,它看起来更像是一条长长的红布,两边站着十二名高矮不一、身穿黑色制服的党卫军士兵。这个时候,等候在“红地毯”旁的军官走上来非常认真的敬了一个举手礼:
  “尊敬的党卫队全国领袖阁下,党卫军第3骷髅师师部参谋官菲蒂·伯特拉姆少校奉师长西奥多·埃克之命前来迎接!”
  埃德文以相同的举手礼作为回应,他礼貌的说:“嗯,伯特拉姆少校,看得出来,你准备的欢迎仪式非常独特!”
  年纪看来不过是三十出头的党卫军少校显然对这位党卫军全国领袖心存敬畏,他很是紧张的回答说:“报告领袖阁下,我是今天上午才接到命令,还来不及做好充分准备,恳请您的责罚!”
  “责罚?为什么呢?要是你们来一场隆重的欢迎仪式,我反而会不高兴的,这里毕竟是战场,谁把精力放在这上面谁就是不务正业,对不对?”埃德文适时的展现出自己作为领导者宽怀和亲切的一面,他紧接着对少校说:“这位是海军的海诺·冯·芬肯施泰因将军,他刚刚叫整个英国海军在我们的舰队面前威风扫地,我想整个英国现在都对他咬牙切齿吧!”
  党卫军少校连忙用万分敬仰的语态说道:“冯·芬肯施泰因将军阁下,见到您真是我莫大的荣幸!我们都热切盼望德国海军能够多给英国人几记重拳,最好让他们就此倒地不起呢!”
  就英德海军目前的实力对比而言,这一盼望显然有很大的“奢望”成份,不过张海诺还是很礼貌的说了句“荣幸之至!”
  免去过多无用的恭维,埃德文直接切入主题:“埃克将军人在哪里?”
  党卫军少校答道:“将军正带着师部向阿拉斯方向前进,目前已经到了阿拉克里斯郊外!”
  阿拉斯这个地名对别人或许是陌生的,但对张海诺来说却绝非一个普通的法国北部小城,他清楚的记得历史上英军便是在阿拉斯发动反击并且给了隆美尔的第7装甲师不小的打击,但那一仗也造就了一种全新的反坦克利器——德军的88毫米高射炮。
  埃德文不假思索的问:“距离这里有多远?”
  “40公里左右,尊敬的党卫队全国领袖阁下!”
  埃德文对于这样略显冗长的正式称呼有些反感,他挥挥手,“好了,暂且忘记那些多余的称呼,就直接叫我们将军吧!现在就带我们去师部,我们可不是来这里旅行的!”
  “是,将军!”
  党卫军少校连忙在前面领路,“红地毯”的另一头就停着几辆汽车,那辆黑色的轿车显然就是为贵宾们准备的,但埃德文摇摇头,“这太容易引起敌方飞机和狙击手注意了!少校,给我们两套普通的风衣和钢盔,我们坐它去前线!”
  党卫队全国领袖的手,指向了轿车后面的Sd-Kfz-251型半履带式装甲车,它战斗全重8.5吨,车内配备驾驶员和车长各一名,车厢装甲最厚处为12毫米,可抵御普通枪弹的攻击,作战时一般搭载8到1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者相应的弹药物资,具备机动性好、越野能力强等特点,自1939年开始装备部队并得到了一线官兵的认可,是德国军队装备数量较多、使用相当广泛的军用车辆之一。
  看来此前去荷兰和比利时视察的经历给了这位党卫队领袖非常实用的战地经验,张海诺心里想着。尽管5月的法国北部时有30度的高温,但风衣和头盔却不是无用的累赘,它们不但可以避免装甲车辆在沙土路上扬起灰尘弄脏了上好材质制成的将官制服,还可以避免成为敌人散兵游勇的目标。不过一路上他们并没有遭遇敌袭,从头顶上飞过的也都是涂有铁十字和万字徽标的德国飞机,而那些没来得及跟上大部队的英法官兵似乎也全都成了德国士兵的俘虏,隔一些时间车队就会遇到一队垂头丧气向和前线反方向行进的俘虏,他们大都衣衫不整,看起来甚至还有整营整连投降的,而负责押送他们的德国士兵一个个正享受着胜利的喜悦,高昂的头颅和挺起的胸膛让人们暂时忘记了他们身上的疲倦。
  看着这样的场景,张海诺完全有理由相信,如果自己不做些什么来影响战局的话,一旦英军真的在这里发起强而有力的反击,德军极有可能遭遇自法兰西战役开始以来的头一次挫折,而在历史上当隆美尔的第7装甲师遭到重创的时候,与他们并肩作战的武装党卫军第3师非但没有力挽狂澜的表现,反而在英军规模非常有限的进攻面前让人失望的败下阵来——此时的武装党卫军还只经历了波兰战役的磨练,其战斗力尤其是正面战场上的作战能力还远没有达到后来在苏俄战争中的水平,以至于许多国防军的将领都觉得这些党卫军士兵仍停留在街头打手的阶段,根本适应不了正规军人的战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6/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