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校对)第1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5/250

  “在夜间大量空布水雷?”雷德尔和他的参谋长海耶都显得不太理解。
  张海诺点点头,“在英国海军倾力出动的情况下,唯有空布水雷才能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出奇不意的效果!”
  一旁的海耶适时的问:“将军怎么知道近期英国海军会倾力出动?而且,这样的布雷行动将发生在哪个区域?”
  张海诺看看两人,用他早已想好的理由解释道:“挪威战局已定,英国用不了多久就会从挪威撤军,眼下关系到整个战争局势的还是法国战场!以目前的形势,我认为最高统帅部制定的镰割作战计划将获得巨大的成功,届时会有大批英法部队被我们包围在比利时和法国之间的狭小区域,除了强行突围之外,英法只有一个办法救出这些部队!”
  在5月10日之前,“镰割计划”是德国统帅部的最高机密,即便作为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对其中的具体细节也只了解个大概,而且还是因为海军在战役中扮演协助角色才能接触这一计划。不过,这已经足以让他明确陆军的意图,这份由曼斯坦因将军最早提出的计划完全不同于上一次战争时期的史里芬计划,闪击战术和战役初期即在边境地区歼灭英法主力是它最大的特色。
  “利用船只?”作为海军将领,雷德尔自然而然的想到了这点,海耶也在同一时间说出相同的答案。
  张海诺点点头,继而说道:“沙恩霍斯特号至少需要两个月时间维修,格奈森瑙号孤掌难鸣,德意志级装甲舰适合执行破交任务而不是与英国主力舰对抗,一旦英国人试图利用舰船撤走部队,我们的水面舰艇难以对他们构成威胁!陆军和空军虽然是这场战役的主角,但我们海军也应该在能力范围之内尽力协助他们,尊敬的海军元帅,您觉得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雷德尔的眼神清楚的透露出这点,他思考了好一会儿,说道:“经过充分准备的话,我们现有的400多架飞机有一半可以执行布雷任务,但我们库存的磁性水雷在先前一周的行动中已经消耗了三分之二!现在各主要军火工厂都在为陆军和空军赶制弹药、炮弹和炸弹,水雷生产的速度恐怕只能达到每月600到800枚!以目前的情况而言,封锁大片水域似乎非常困难!”
  这一数字也确实低出了张海诺的预期,他想了想,问说:“我们的仓库里应该还有不少旧式的锚雷和飘雷吧!”
  雷德尔看看海耶,这位海军总参谋长很快答道:“我们目前有大约2500枚锚雷和4500枚飘雷的库存!”
  “7000枚!”张海诺在心理合计了一下,时间显然已经不允他等待兵工厂生产更多的水雷了,眼下库存水雷的数量看似庞大,但用在广阔的海洋上就很稀疏了。他紧接着问海耶:
  “以我们在荷兰和比利时海岸布雷的情况看,我们现在一晚上最多可以布设多少水雷?”
  海耶思考了一会儿,“我们在5月10日至5月13日之间总共布设了2800多枚水雷,包括磁性水雷和锚雷。其中三分之一通过鱼雷艇和潜艇布设,三分之二由飞机空投!也就是说,目前状况下一晚上最多可以布设600到800枚水雷!”
  张海诺又问:“那么这些水雷可以形成多大面积的雷场?”
  海耶想了想,“如果只要求形成基本封锁带,那么这些水雷可以封锁至少10公里长的海岸线;如果要求增加雷区的密度和宽度,以水雷和水雷之间20米左右的间距计算,就只能封锁一块2000米乘以150米的水域了!”
  听海军参谋长报出这些数字后,张海诺觉得仅凭海军航空兵的力量,情况不太乐观,想到敦刻尔克一役能够真正起作用的还是陆军,他开始考虑“越位”一次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在大名鼎鼎的“山崖城堡”内,德国统帅部的将领和参谋官们仍在专注于各自的工作。虽然A集团军7个装甲师近2000辆坦克已经顺利渡过马斯河,而发生在马斯河上空的激烈空战也以英法空军的完败而告终,但如今装甲集群如今“疯狂”的突进速度却让统帅部的将领们感到担忧,因为随同作战的步兵师显然无法及时跟进,如果装甲部队继续以目前的速度突进,那么将很快陷入到孤军深入的境地,一旦法军发现这一点并以优势兵力发起反击,形势将对德军大为不利。对于这一点,自任三军统帅的德国元首显得尤为担心。
  “报告,A集团军发来急电!”
  参谋军官响亮的声音立即在作战室内引起了反应——人们不约而同的安静下来,这也包括附身于地图上的几位首脑级人物,居中的一位正是这场战争的始作俑者阿道夫·希特勒。
  站在希特勒旁边的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从参谋军官那里拿过电报文件,稍稍瞄了一眼便转交给自己的元首,然后小声说道:“我的元首,龙德施泰特将军报告说第19装甲军已经突破法军安德内斯运河防线,截至电报发出时,古德里安的第1和第2坦克师仍在向法军纵深挺进!”
  希特勒也只看了一眼电报,便重新俯下身用放大镜对着地图研究起来,并不时拿着手中的铅笔以各种线条作出标识,当他再次直起身子来时,脸色显然不太好。
  “19装甲军的侧翼已经完全暴露给了法国人!”希特勒言语中充斥着忧虑,但还不至于出现沮丧,他紧接着又自问自答的说道:“策应的步兵师几时能够跟上?看来至少要到明天上午了!A集团军司令部应该拿出新的计划来!”
  “是的,我的元首!乐观估计的话,最近的几个步兵师明天上午能越过安德内斯运河!事实上,克莱斯特将军已经向19装甲军下达了严守桥头阵地的命令,但是……”
  “我们应该让前线指挥官们保持自己的判断,除非他们明显犯下错误,我们才要及时纠正!”
  希特勒打断了布劳希奇的阐述,不论是早期的啤酒馆暴动还是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以及向西方开战,都充分说明了他敢于冒险的天性,古德里安大胆的战术得到他的赞赏也在情理之中。不过,这一场仗显然关系到整个欧洲的局势,他不得不少有的谨慎起来,因而矛盾心理此刻在这位德国元首身上毕显无疑。
  “您说得完全正确,我的元首!”陆军参谋长哈尔德在一旁解围道:“第19装甲军此举意在给法军意想不到的奇袭,而克莱斯特将军则希望装甲部队和步兵相互策应,站在各自的立场上,他们都没有错!”
  希特勒点点头,但地图上错综复杂的局势仍让他感到莫名的焦虑。
  时针指向上午11点时,满脸严肃的德国元首却丝毫没有停下来休息的意思。不多时,一名参谋军官进来报告说:
  “我的元首,海军元帅和冯·芬肯施泰因将军一行已经抵达贝希特斯加登机场!”
  “噢!”希特勒直起身,“让他们即刻动身到奥伯萨尔斯堡来,等他们抵达的时候,直接请他们到我的书房去!”
  “是!”
  明媚的阳光下,汽车行进在曲折的山间道路上。带有泥土气息的空气和鸟儿翠鸣的声音是长期海上生活所无法接触到的,张海诺摇下车窗玻璃尽情享受着这难得的山间风景。统帅部专门配备的司机看起来对这里的山路无比熟悉,汽车开得飞快,颠簸却不怎么厉害。大约一个小时后,他们一行人便达了德国统帅部临时大本营所在的奥伯萨尔斯堡山脚下。
  所谓的“山崖堡垒”并不真的建立在悬崖峭壁之上,相反,它只是土坡脚下的一个大型工事而已,原本属于“西壁防线”的一部分,除了完备的设施尤其是通讯设备之外,这里会被统帅部选为大本营所在地,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帝国元首所钟爱的山间别墅就坐落在不远处的奥伯萨尔斯堡山顶上,那是部署们专门献给这位领袖的生日礼物,里面装饰之奢华在德国高层早已是人所尽知的事情,不过张海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机会到上面去一窥究竟。
  如果不是大批荷枪实弹的士兵、随处可见的高炮和众多军事设施,展现在张海诺眼前应该是一个平静而美丽的阿尔卑斯山区村镇,如今这里的居民早已被迁走,房屋被用来充当低阶军官的宿舍,而统帅部大本营就位于山脚下那庞大的堡垒工事之内,阿道夫·希特勒本人在法兰西战役期间的日常办公地点也位于其中。
第2章
陆军将帅
  阿道夫·希特勒在“山崖城堡”的书房,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奢靡。事实上,它在总体布置上延续了德国人一贯的严谨和简洁风格,只是空间比这里其他高级官员的办公室大一些。当然,一些小小的、价值连城的饰物足以将二者区分开来,而数公里之外的奥伯萨尔斯堡山顶别墅内才是这里真正的元首行宫。
  当张海诺紧随着雷德尔进入帝国元首的书房时,阿道夫·希特勒非常愉快的和他握手,并且热情邀请这群海军将官在沙发上落座。接下来的交谈不无意外的变成了元首一人的讲演会,他高调评价了德国海军在挪威战役中的表现,这一战役虽然导致德国海军减损了轻重巡洋舰各一艘以及二十余艘轻型舰船,还有包括沙恩霍斯特号在内的一批重要舰艇受伤,但在希特勒看来这完全是值得的。谈话中,希特勒透露出自己在挪威一战后对整个欧洲局势感到乐观——英国海军显然不能再像从前那样扼守北海出口,而北欧的铁矿石也将继续源源不断的运入德国,支持德国最终从军事上压倒对手。
  如果说这些内容符合这次谈话的主题,那么接下来阿道夫·希特勒先生就有些离题了,他转而抨击英国人和法国人总是一而再的干涉欧洲国家内政,进而迫使德国以及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反抗。说着说着,就连年前才和德国签订新和约的俄国也被牵扯进来,虽然俄国人在挪威战役中完全遵照两国秘密协议保持中立,甚至在暗地里协助德国军方,但希特勒还是破口大骂俄国人的贪婪——根据德俄秘密协定,德国认可俄国对波罗的海三国的入侵,而这些国家也是希特勒本人一直以来所垂涎的。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着,德国的大独裁者似乎完全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直到书房的门被小心的敲响。获得希特勒的许可之后,德国陆军参谋长哈尔德走了进来,他敬礼并报告说:
  “我的元首,第6集团军发来电报,霍普那将军指挥的第16装甲军在清晨的进攻中已经成功突破了比利时军队的新防线,我们的坦克现在正向布鲁塞尔疯狂前进!”
  “好,非常好!看来比利时人并没有比他们的前辈进步多少,在强大的德国军队面前,他们永远只是一群小虫子!”希特勒忘我的说着,似乎忘记了这个房间里还有其他的客人——或许,他从未将自己的将领看作是一般的客人。
  “我的元首,如果在胜利后的第一时间受到您的通电表扬,我想第16装甲军的将士们士气会更加旺盛的!”哈尔德谨慎而得体的建议到,当然的,这个建议立即得到了欣喜若狂的元首批准。
  “嗯,很好,就以我的名义给第6集团军和第16装甲军发去贺电吧,预祝他们今晚在布鲁塞尔过夜!”
  “是,我的元首!”
  在战争爆发之前,张海诺就仔细研究过荷兰、比利时以及法国的军事情报,比利时人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他们的几座大型要塞,其中埃本·埃尔玛要塞就被看作是欧洲最重要的防御阵地和世界上最坚固的堡垒群,其现代化程度堪比法国人的马齐诺防线,然而当这些要塞被德国人利用更加先进的方式——轰炸和空降,一一夺取之后,比利时人就只剩下他们装备着落后武器、数量有限的军队了,英法军队适时的进入比利时试图以这里为主阵地遏止德国人进攻的势头,却很快发现自己落入了一个大圈套,在德军突破色当和马斯河防线以及荷兰投降之后,联军统帅甘末林匆匆下达了撤离比利时的命令,而这一切都发生在张海诺一行抵达“山崖城堡”之前。也就是说,这时候西线的主动权已经牢牢掌握在德国军队手里。
  经哈尔德“打搅”之后,阿道夫·希特勒终于意识到这次会谈的主题,他转向张海诺,“我们最出色的舰队指挥官,说说你在海上痛击英国人的光荣战绩吧!”
  “是,尊敬的元首!”张海诺从沙发上站起来,不慌不忙的将自己从威廉港启程后与“声望”号遭遇并交火、率舰队突入北大西洋并重创英国运输船队、抗击英国轰炸机群以及击沉“纳尔逊”号这些关键事件描述了一遍。这些战斗的结果海军部皆在第一时间向统帅部报告,但作战细节却因为通讯上的限制而未能详细叙述,所以这还是阿道夫·希特勒以及雷德尔等人头一次了解到战斗一线的细节。尽管张海诺并不是一个出色的讲演者,但众人还是听得津津有味,当张海诺最后向德国元首表示谢意,感谢他给自己信任和机会时,希特勒以更加激动的语气说道:
  “啊,你们也许不知道,我从小的梦想就是乘坐战列舰出海打仗,一想到发生在海上的那些进程激烈、气势磅礴的战斗,我的心情就难以平静!海诺,我真羡慕你,不但参加了日德兰大海战,还能亲自指挥一支舰队击败强劲的敌手,这是多少德国人都梦寐以求的事情啊!”
  相比于之前的言语,希特勒这话倒显得很真实,张海诺随即回应道:“我同样感到无比骄傲和荣幸,但德国海军之所以有今天的实力,完全受益于您的领导!”
  希特勒难得的大笑起来,这样的情景张海诺还只在认识他的最初几年见到过。末了,兴致高昂的德国元首说道:“等打败了法国人,海诺,我要乘坐你的战舰到海上去巡游一番!我们定会让英国人双腿发颤的,对不对!”
  张海诺笑而不答。
  “对了,我的海军元帅!”希特勒终于点到了进门后还一直没怎么说话的雷德尔,“我们的战斗舰队近期有什么新计划?”
  “是这样的,我的元首!”雷德尔起身道:“沙恩霍斯特号需要进行大修,我们还准备将舰上的15英寸大炮拆卸下来重新用于提尔皮茨号的建造,在克虏伯制造出新的火炮之前,这艘战列舰将继续使用从前的11英寸炮。格奈森瑙号只需要进行短期维修就能重新出海,格拉夫·齐柏林号和轻舰队随时待命出击!”
  希特勒点点头,紧接着问张海诺:“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张海诺看看雷德尔,“舰队官兵需要短时间的休整,至于具体的行动计划,我完全服从元首和海军司令部的安排!”
  希特勒背着手在房间里走了几步,“情报显示英国本土舰队已经开赴南部海域,他们的目的必然是干扰我们在法国的行动,我想这一阶段我们海军的任务就是牵制英国舰队,最好能够再给他们来一次痛击,空军方面也会尽量给予你们配合!”
  张海诺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一指令有些过于模糊。所谓牵制是个很大的范畴,仅以潜艇干扰英国舰队的行动亦是牵制,出动主力舰艇和英国人交战也是牵制,希特勒看起来给了海军很大的回旋余地,但张海诺并不觉得事情有这么简单。见希特勒现在正高兴,他适时的提出了自己来这里之前一直在考虑的事情:
  “尊敬的元首,鉴于战斗舰队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我本人希望暂时留在大本营,这样既能随时听候您的调遣,又能从元帅和将军们那里学到更多的指挥经验!”
  对于这一请求,希特勒的表情告诉张海诺他感到些许意外,正在兴头上的德国元首果然没有拒绝。经过大约一分钟的考虑之后,他眉头舒展开来,笑道:“海诺,你能留下来帮助我真是太好了,现在我们的装甲部队正奔向英吉利海峡,陆军并不擅长在海里游泳,而一位优秀的海军专家对于统帅部来说简直就是上帝赐予的礼物!”
  说罢,希特勒转向雷德尔,“我的元帅,不介意我暂时借用你最得力的将军吧!”
  “当然,我的元首!”
  雷德尔正愁缺乏一个能和统帅部尤其是元首沟通的窗口,所以答应起来也特别痛快,何况张海诺不在,战斗舰队也有个暂时避免出海作战的理由。之前的战斗英国虽然损失了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各一艘,但沙恩霍斯特号的受损对德国海军暂时性的削弱显然更大,而且通过部署在英国的情报网,雷德尔已经得知“胡德”号修复归队的消息,那艘强大的战列巡洋舰不仅是英国海军的骄傲,同时也是德国海军非常忌惮的对手之一,所以这个消息对德国海军而言绝不是什么好消息,而意大利的观望态度也令英国皇家海军得以从地中海舰队抽调部分舰只驰援本土,这同样是令雷德尔感到忧心的事情。
  希特勒稍作考虑,转而一脸严肃的说到:“海诺·冯·芬肯施泰因将军,我现在任命你为三军最高统帅部海军主管,负责协调海军与陆空军之间的协同事务,你要全力配合凯特尔工作,明白吗?”
  张海诺高高挺起胸膛,“明白!”
  当天晚上,统帅部在“山崖堡垒”举办了一场中等规模的庆祝晚宴,留守大本营的高级军官们大都获得邀请。不过和在基尔的欢迎晚宴不同,这里以陆军和空军的高级军官居多,他们并没有对凯旋归来的海军英雄进行大肆膜拜和吹捧,将军们口中最热门的话题依然是西线战局。从这一点上,张海诺不难看出德国海军在目前德国统帅部的地位,它并没有因为一场即将取胜的登陆作战和对英国海军的几场胜仗而有所改变,而德国的地缘政治决定了统帅部的战略以及军种之间的诧异,毕竟陆地上的法国和俄国才是德国现阶段最大的对手,海上的英国一直都是德国高层极力避免与之交手的对象,阿道夫·希特勒就是这一观点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没有受到来自陆军将领们的吹捧,张海诺心态却很平和。在上一次战争时期,德国陆海军有过为数不多的合作机会,但大形势下的不利影响到了双方的发挥,两大军种最终只能接受失败的苦果。战争结束后,这对难兄难弟双双受到凡尔赛合约的压制而实力锐减,但总体而言德国海军受到的削弱甚于陆军。历史的渊源令陆军和海军将领之间虽不亲密但也不至于像日本军队内部那样行同水火,战后这种关系也就顺理成章的延续下来,直到挪威战役的发起令两大军种再一次为同一场重要战事而紧密合作,德军在斯堪得纳维亚半岛所取得的进展也令双方至少在台面上彼此认可。
  在德国陆军的诸多将领中,张海诺最尊崇的便是曼斯坦因、古德里安以及隆美尔这三位传奇将领,他们虽然各有各的优缺点,但他们在军事指挥上的修为却足以令他们成为如今的世界级!在此三人均率部在前线奋战的情况下,宴会上张海诺只好主动找那些平时并不太相熟的陆军将官交流,或以虚心求教的态度询问他们有关西线局势发展的情况。这虽然不能立即让其他陆军将领对他产生好感,但至少在言语上不会出现让人不愉快的摩擦。不过,宴会上的交流让他更加清楚的意识到海军和陆军之间的差别,一个海军将领几乎没有可能去直接干涉陆军方面的事务,而想要扭转敦克尔克的历史性一幕,张海诺依然需要从多方面努力,必要时还得聪明的进行“迂回作战”。
  在觐见希特勒的第二天,张海诺就获得了正式的任命,并且在“山崖城堡”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办公室,它虽然比不上德国元首的那间,但至少和其他将领的专用办公室无异,且距离元首办公室以及主要的作战指挥室很近,这样的位置显然是军队中许多军官做梦都不敢奢望的。
  张海诺上任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以下级的身份拜会陆军和空军负责人。
  自弗里奇卸任之后,瓦尔特·布劳希奇一直担任陆军总司令至今,虽然阿道夫·希特勒曾宣传自己完全可以担任三军总司令,但陆军的主要事务仍由以布劳希奇、哈尔德、凯特尔等人为首的军官团负责。
  就张海诺对历史的了解而言,59岁的瓦尔特·布劳希奇是在弗里契上将被免职后继任陆军总司令一职的,这并不是一个特别出名但依然充满争议的人物。有人认为他为了钱将陆军出卖给了纳粹,也有人认为他忠于职守并且在战争中一贯保持清醒的认识,他反对希特勒让装甲部队暂缓向敦克尔克进军,也反对希特勒在入侵苏联时过于分兵,且认为莫斯科才是战役的首要目标,但这些见解都没有得到上级的认可,最终在德军兵败莫斯科后被迫辞职,此后便闲赋在家直到战争结束。
  “海军在挪威战役期间的表现令人赞叹,作为陆军指挥官,我必须感谢你们,因为你们的勇气、智慧以及牺牲精神,陆军才能顺利完成预定的作战任务!在今后的战役中,我希望我们陆军能够和海军继续保持这种默契的配合,为德国的胜利而共同努力!”
  出身于传统贵族世家的布劳希奇在说话时处处显得大气和得体,张海诺在进他办公室之前仅有的忐忑也一扫而光,他以同样充满敬意的口吻说道:
  “比起陆军取道阿登山区、攻取色当和强渡马斯河的出色战绩,我们海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陆军的顽强意志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陆军司令部出色的指挥同样令我们羡慕!”
  以适当的言语称赞了陆军在法兰西战役中所取得的战果,张海诺也就间接表扬了眼前这位老而弥坚的陆军将领。布劳希奇谦虚的说道:“陆军的胜利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元首的统筹决断和将士的果敢,我个人的力量是微乎其微的!”
  “不!”张海诺非常有深意的说道:“总司令阁下,您最大的作用就是利用您出色的军事才华、丰富的经验和准确的判断避免让陆军陷入任何形式的困境之中,这也是我个人最尊崇您的地方!”
  “哦?”布劳希奇用他那“阅人无数”的双眼好好将眼前这位早已是声明在外的海军将官打量一遍,又将对方的话细细研磨一番,这才站起身来并再次伸出右手,“希望我们今后能够有愉快的合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5/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