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校对)第1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250

  “根据声望号和两艘德国战列舰交火的情形以及空军的侦察报告,其中一艘沙恩霍斯特级已经装备了6门15英寸炮,另一艘仍是原有的9门11英寸炮!专家们对德国人的这一改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结果……”帕豪斯看看众人,略微停顿了一会儿,然后接着说:“德国人的大胆尝试显然得到了回报,那艘沙恩霍斯特级在航速未见减弱的情况下大幅度提升了火力,所幸的是,空军之前炸中的,正是这艘改装15英寸炮的德国战列舰!最乐观的估计,它已经丧失了部分战斗力,也许是大部分!”
  “但也许只是伤了它的皮毛!”布里奇上校在一旁冷不丁的插话道,这位舰长和拜尔德同期毕业于英国最好的海军院校,此后一直官运亨通,不到50岁就成了英国皇家海军主力舰的指挥官,当然,他取得这一成就凭借的不仅仅是运气和人脉,他出色的才干和严谨认真的态度同样在皇家海军闻名。
  面对众人略带不满的质疑,布里奇平静的说:“抱歉扫了大家的兴,但我确实无法将信任寄托在空军身上。我这不是在抨击空军飞行员们,但从几千米高空辨认一艘战舰的伤势并不容易,也许,一枚近失弹就能让那些小伙子们觉得自己的目标大势已去!”
  “上校,你说的固然没错!我们的确应该做好最坏的打算!”帕豪斯爵士大方的表示了理解,他说道:“假若我们真的在海面上和德国舰队正面遭遇,我们在火力和数量上占优,但德国人的航速则要比我们快得多!我想除了胡德号,目前皇家海军没有那艘战舰能够在各个方面和德国人的沙恩霍斯特级匹敌!”
  “那总不见得等着胡德号从船厂赶来吧!”有人不冷不热的反问说。
  “当然不,但我们得想办法不让德国人再次从我们眼皮底下溜掉!”帕豪斯让副手移下另一块黑板,“因此一旦找到德国舰队,我准备将三艘战列舰安排在舰队后侧,而让反击号率领众多巡洋舰和驱逐舰从两翼包抄,不惜代价牵制住它们,并尽可能用鱼雷即伤它们。如果天气允许的话,航母和舰载机也应参加进来,只是根据气象官的预测,这种情况在未来两天不大可能出现!”
  布里奇接过话来说道:“我想天气遭到对于双方的影响是均等的,这也意味着德国人无法使用他们的格拉夫·齐柏林号!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在本土附近海域作战,而且舰艇数量占据绝对上风!”
  “对!”帕豪斯爵士起身说道:“大致的战术安排就是这样,大家有异议的话可以提出来!”
  众人沉默了半晌,尔后布朗准将谨慎的问:“情报部门的消息可靠吗?”
  帕豪斯爵士想了想,“这是截获德国基地和补给船之间无线电通讯所得到的消息,应该可靠!”
  布朗点点头,算是接受了这个回答。
  “一旦战斗开始,布朗准将,你的战列舰冲在最前头!”下达指示之后,帕豪斯紧接着解释说:“罗德尼号虽然航速最慢,但它的火力和装甲却是我们舰队中最强的,由它来吸引德国舰队火力再好不过了!一旦德国人进入射程,拜尔德上校,你的战列舰从左侧冲出,我的旗舰从右侧冲出,阿特劳尔会率领反击号和巡洋舰队进行侧应!各位请记住,我们中任何一艘被德国战舰击伤并不糟糕,但某一艘德国战舰为我们所击伤的话,它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是!”
  “是!”
  舰长们随声附和到。
  “这场战斗的规模虽然不及日德兰大海战,意义却是同样重要的。我们必须一战……”帕豪斯爵士猛的一拍桌子,道:“令德国人放弃对海权的妄想!”
  因为时间紧迫,帕豪斯爵士甚至没有留舰长们多喝一杯咖啡,不一会儿,布朗准将、拜尔德上校和几位巡洋舰指挥官便各自搭乘交通艇返回座舰。下午5时20分,“厌战”号上升起了全速前进的信号旗,整个舰队气势汹汹的朝格陵兰岛扑去。
  夜幕降临之时,海面上依旧风雨大作,英国人无法派遣侦察机作大范围空中搜索,只好派出巡洋舰和驱逐舰形成尽可能宽的搜索横队,但随着整个英国大舰队转向西北方,搜索队形的末梢和苏格兰北部沿海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最终形成了一个足以容德国舰队穿过的缝隙。
  几乎与此同时,高速驶往指定海域的5艘德国驱逐舰已经顺利和德国补给船会合,一艘大型油轮携带的燃料足以填满这些1936年级驱逐舰的几近见底的油舱,但海况不佳加上需以一对五,海上补给所消耗的时间远较平时来得长,入夜之后补给速度更是慢上加慢。面对如此情景,本特将军的心情显得焦急而复杂,他迫切希望这海上补给能够尽快完成,否则缺乏油料的驱逐舰便失去了最重要的武器——速度,而且每在这北大西洋上多呆一天,驱逐舰分队的危险便增加一分,毕竟它们不能像德意志装甲舰或者其他巡洋舰一样长时间的在海面上游弋。然而,眼下的补给速度不是人为可以加快的,他只好一面令舰员们抓紧这宝贵时间对舰上的动力系统进行检修,一面祈求风浪可以暂时的减缓一些。
  北大西洋上的海风,仍不倦的咆哮着,黎明前后,5艘德国驱逐舰仅有3艘完成了补给,就在这时,负责外围掩护的Z-53即“库纳”号声纳发现一艘不明身份的潜艇,遂发出德国海军专用的灯光信号,但对方无动于衷,因此判断那是一艘敌对国家的潜艇。由于此次出航主要是运送步兵前往挪威以及为主力舰队护航,本特将军的驱逐舰并未携带深水炸弹,为防敌方潜艇趁机袭击,本特只好临时中断海上补给,5艘驱逐舰随同油轮一同向东北方行驶。
  正如本特将军所担心的那样,出现在附近海域的那艘潜艇确实属于他们最大的敌人——英国皇家海军,这艘英国潜艇在侥幸避过德国驱逐舰队的攻击之后,迅速将遇敌讯息发送回本土基地,只不过由于夜黑风高,艇长对于敌方舰型和数量的判断均出现了一些偏差。“总共约有5至10艘德国舰艇,至少有1艘是大型舰艇”,这一消息一经传达至伦敦,未多作进一步核实便被认为是德国主力舰队——英国人也压根没有想到,德国舰队在这种局面下居然会分散行动。
  海峡对岸的德国海军无法及时有效的破译英国海军加密电文,却可以从法国人那里获得一些重要情报:从比斯开湾出发的法国巡洋舰被要求前往格陵兰岛西南部海域协助搜索德国舰队!
  黎明时分,一夜未曾合眼的张海诺心情复杂的站在“沙恩霍斯特”号的舰桥上,清冷的海风暂时驱走了他身上的疲倦。虽对自己的计划充满信心,但因为无法及时获悉英国主力舰队的行动,他内心底还是有所忐忑的。在刚刚过去的那个夜晚,值班军官和舰员们更是紧张,这毕竟是非常靠近英国本土的海域,人们唯恐下一秒便会有一支极其强大的英国舰队出现在阴沉的海面上,然而,这一幕在天亮之前并未发生。
  “将军,将军,基尔来的密电!”通讯官一路飞奔而来,也许因为四肢还没有活动开的关系,他途中踉踉跄跄几乎摔倒在地。
  这时候张海诺也顾不上安抚这位年轻军官紧张的情绪了,实际上,现在舰上每个人都很紧张,当法罗群岛遥遥在望的时候,胜利和失败也就是几个小时的事情。
  抓过电报条之后,张海诺只扫了一眼,紧锁的眉宇顿时舒展开来。
  “英国本土舰队主力已经奔格陵兰岛去了!”
  编队司令无须向他的通讯官透露基地来的密电内容,但张海诺还是将这一好消息告知了他,紧接着,他快步走进舰桥,“我们已经成功诱开了英国舰队主力!”
  舰桥内马上一阵欢呼,就像是刚刚获得了一场胜利似的。
  张海诺旋即下令:“全速东进!目标,挪威海!”
  回家的信号很快从“沙恩霍斯特”号上发出,紧随其后的“格奈森瑙”号以及“格拉夫·齐柏林”号官兵虽然不明所以,但还是因为这一信号而跟着高兴起来。30节的航速下,三艘大型战舰满载着整个德国海军的希望在狂暴的海面上义无反顾的向东疾驰,被舰首击破的浪花似乎也已经为强者折服,海面上密布的阴云似乎也不再压抑,看不见的阳光刹那间已经洒满海面。
  此时此刻,三艘德国战舰上的雷达全开,简陋的天线在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来回转动,趁着英国人还未研制出针对雷达波的探测仪器之前,它们正肆无忌惮的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正当三艘德国战舰距离法罗群岛仅有40多海里的时候,“沙恩霍斯特”号上的雷达首先探测到了十余海里外的舰艇,不一会儿“格奈森瑙”号和“格拉夫·齐柏林”号也通过灯光信号证实了这一发现。研究了海图之后,张海诺立即下令舰队转向以避开出现的目标,然而方才过了不到10分钟,雷达便又在前方发现了新的舰船,张海诺试图利用雷达优势不断转向以避开英国人的警戒封锁线,然而他很快发现自己所遭遇的不仅是两艘英国舰艇,若干英国船只似乎在前方组成了一条间隔虽大却仿佛漫无边际的南北方向的警戒线。
  继续转向下去将折返回大西洋,面对这种情况之下,张海诺果断下令:舰队做好战斗准备,航向正东,以“沙恩霍斯特”号打头、“格奈森瑙”号居次,“格拉夫·齐柏林”号随时准备以最高航速突进!
  舰上顿时战斗警报声大作,沉寂了四十多个小时之后,雄壮的主炮再一次准备发威,黑洞洞的炮口很快转向了雷达发现目标的方位。随着双方距离的迅速拉近,雷达室不断发来最新探测报告,经验丰富的军官根据回波大小判断出距离舰队最近的两艘均是轻型舰艇,这更加增添了张海诺强行冲关的信心。
  1940年4月17日清晨7时58分,在法罗群岛附近巡逻的英国驱逐舰“伍尔斯顿”号值班瞭望员最先发现海面上的烟柱和舰影,他第一时间向舰桥发去报告,仅仅2分钟之后,舰长便下令向舰队司令部发去电报。
  8时11分,德舰首先在1万8千米的距离上发炮,据幸存者回忆说,尽管当时海况相当差,德国人的炮火却十分准确,从第3轮开始驱逐舰上就出现了伤亡,很快第二艘德国战列舰也加入到炮击中来。这艘由旧式W级驱逐舰改装而来的快速防空护航舰最终为一枚280毫米直接命中,130名舰员中当场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人阵亡,而在此之前,两枚大口径的近失弹已经令这艘驱逐舰失去了相当一部分航速和战斗力。
  8时26分,两艘德舰将炮口转向右舷前方的另一艘英国驱逐舰——“搏斗者”号,汹涌的浪涛并未给英国人带来好运气,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里,两艘德国主力舰便用凶猛的炮火将这艘1500吨的战舰击沉,全舰官兵仅有11人幸免于难。
  击沉两艘英国驱逐舰的战斗出奇的顺利,英国人甚至未能用它们的炮弹和鱼雷对德国舰队构成哪怕一丁点儿威胁,但它们所发出的电报却是更加致命,张海诺此时只想在英国海军作出调整之前及时率三艘战舰驶过法罗群岛进入挪威海,然而就在“沙恩霍斯特”号驶过第一艘英国驱逐舰沉没地并抛下一艘橡皮救生艇后不久,舰上的雷达发现先前搜索到的几艘舰艇都在迅速向自己靠拢,其中居于最远端但恰好在舰队目前航路上的一个,似乎是个相当大的大家伙!
  此时张海诺别无选择,只能下令“格拉夫·齐柏林”号紧随两艘战列舰突围——它34节的最高航速在面对英国主力舰时具备足够的优势,却跑不过那些英国巡洋舰和新式驱逐舰,尤其是张海诺的缘故令这艘重型航母没有按照原定计划装备用于和英国轻型舰艇对抗的8座双联装150毫米炮,这令它单独作战的能力大大减弱。
  8时53分,德国战列舰“沙恩霍斯特”号集中火力轰击1.6万米外的英国轻巡洋舰“谷物女神”号,僚舰“格奈森瑙”号则集中火力对付1.5万米外的英国驱逐舰“华美”号,此外还有另外一艘英国舰艇正从3万米外赶来,它的航速相对缓慢,但是德国战列舰上的瞭望员却惊恐的辨认出那是一艘纳尔逊级战列舰——装备8门16英寸巨炮,装甲比沙恩霍斯特级更加厚实,唯一的缺点,便是只有略高于20节的“龟速”航行,即便如此,它仍是英国皇家海军中公认的难缠对手之一!
第30章
撞击!
  尽管远在3万米之外,但9门16英寸主炮齐射时的声势依然能够让人感到深深的震撼,在理论上而言,纳尔逊级的主炮威力是要远远超过沙恩霍斯特级上面6门15英寸炮或者9门11英寸炮的。对方的开火令两艘沙恩霍斯特级上的舰员们已然没有心思再去蹂躏眼皮底下的那两艘轻型英国战舰,大多数人此刻都将注意力投向遥远的海面。
  作为编队指挥官,张海诺在战前尽可能详细的了解过英国人的每一级战舰,加上他从前的一些历史知识,得出的结论是纳尔逊级远不像它表面那样强大——由于主炮在服役前没有经过足够的测试,使用“高初速轻型弹”的主炮以及三联装主炮塔的性能并不理想。主炮威力提高相当有限,火炮身管寿命、精度还不如原来的15英寸口径炮,炮塔可靠性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不过即便拥有二对一的优势,他对望远镜中的那艘舰船仍然心存敬畏,不止是因为它的舰名,受到华盛顿条约的限制,它的标准排水量在3.5万吨之下,但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防御力,英国工程师们想出的办法是将有限的装甲重量最大限度集中在重点部位,需要重装甲保护要害部位的范围被缩小到最小的区域,因而这级战舰的三座三联装炮塔是以金字塔形状全部安装在舰体前部的,舰桥设计也与过去英国战舰低矮狭小的舰桥不同,为远距离炮战观测的需要,它被设计成将观测设施与舰桥融合的塔状舰桥,因而具备良好的观测和指挥射击能力。
  “高初速轻型弹”听起来似乎威力略小,但半分钟后落在附近海面上的炮弹所轰起的水柱看上去却一点儿也不比“沙恩霍斯特”号如今装备的15英寸炮差,如今的形势下,张海诺不想也不能冒着被击伤的危险去挑战一下英国海军的“防御之神”。于是,他迅速下令:各舰以最高航速向东突进,切勿与英舰纠缠。
  德国舰队策略上的改变,令此前一直在弹幕中感受生死界限的两艘英舰官兵获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频频遭到“沙恩霍斯特”号15英寸重炮威胁的“谷物女神”号,也称C级巡洋舰第二批,是英国皇家海军1916年应急计划的一部分,该级共有5艘,其中3艘在战争爆发前改装为防空巡洋舰,唯有“谷物女神”号和“加的夫”号被改装为轻舰队领舰。这级巡洋舰排水量不大,仅有4,015吨,装备5门6英寸的BL-Mark-XI型单装舰炮,最大航速29.5节,无论从哪个方面都不是德国战列舰的对手。
  之前的战斗中,“谷物女神”号甚至无法用炮弹威胁对方的皮毛,但舰长威利少校是个既机灵又勇敢的指挥官,他早已通过望远镜将对方的阵容看了个清楚——两艘沙恩霍斯特级绝不是他这艘拆去了鱼雷发射管的旧式巡洋舰所能撼动的,但紧随其后的那艘重型航母便不一样了。当距离继续拉近时,他冒着弹片的威胁来到舰桥上部的观测哨,在那里,固定的高倍望远镜令他清楚看到那艘德国航母上空空如也的飞行甲板和口径不大的战防炮。很显然,德国人也无法在这种海况下起降他们的舰载机。
  见德国人的炮弹已经不像之前那样犀利,威利知道是“纳尔逊”号的出现让他们不敢恋战,他连忙叫来通讯兵,吩咐道:“发信号给H-84,冲上去用鱼雷干扰德国人!”
  H-84便是此前遭到“格奈森瑙”号集中炮击的B级驱逐舰“华美”号,这级建造于20年代末期的驱逐舰装备有4门120毫米舰炮和2座四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其雷击能力是任何主力舰都不敢小觑的。然而令英国人感到侥幸的是,一直以炮击精度而闻名的德国战列舰“格奈森瑙”号此前数轮齐射都没有直接命中那艘相对小巧的驱逐舰——只一发280毫米炮弹就能将上面近140名官兵送入海底。不过,几枚近失弹似乎给甲板上的水兵造成了不小的麻烦,望远镜里威利同样担忧的看到了这一点。
  不多时,在波涛与弹雨中起伏的英国驱逐舰发出灯光信号:掩护我舰实施雷击!
  威利心中暗道一声“好”,随即命令本舰以舰首朝向德国舰队,一边突进一边以舰首火炮向敌方队列发起勇敢的进攻。
  “沙恩霍斯特”号的司令塔内,张海诺也在密切关注着海面上的各种变化,他和他的军官们很快注意到了那两艘英国舰艇航迹上的变化。在眼前的情形下,英国人的企图不难揣测,张海诺于是令两舰主炮向远处的“纳尔逊”号射击,以副炮驱赶两艘试图逼近的英国舰艇。整个舰队目前的第一任务,依然是尽快摆脱英国人的阻拦进入挪威海——想必英国本土舰队很快就会得到这一消息,不管他们是否已经远离了这片海域,都会以最快的速度赶来增援,一旦德国舰队的脚步受到拖延,在附近海域游弋的英国巡洋舰和驱逐舰也将由一个个小麻烦变成一个大麻烦。
  3万米距离上的炮战,声势有余而破坏力不足,双方的炮弹都没能准确找到对方,只是徒劳的在海面上轰起一道道白色的水墙,倒是近距离上中小口径火炮之间的战斗显得格外激烈。沙恩霍斯特级的双联装150毫米副炮原本就是为对付敌方轻型舰艇而配备,这些舰炮都被妥善的安置在副炮塔之内,炮手们相比那些英国同行所得到的保护显然要严实许多,而且德国海军如今的射击指挥系统也要高出英国人一截,在雷达和光学设备的双重引导下,德国人的副炮炮弹不断在两艘英舰周围腾起,英国人的炮弹虽然也逐渐能够靠近甚至直接命中德国战舰,却难以对其厚实的装甲构成威胁。
  “距离4200米,敌驱逐舰施放鱼雷!”
  舰上负责海面警戒的军官大声喊道,这并不是什么非常意外的情况,却是张海诺不太愿意看到的。他端起望远镜看看那边的海面,英国驱逐舰在施放鱼雷后果然已经开始拼命转向,己方炮弹仍在它周围扬起根根水柱,但是在两舰之间靠近英舰的海面上,一道道白色的鱼雷航迹正若隐若现。
  张海诺以最快的速度在心里计算了一下对方发射鱼雷的方位以及本方位置,紧接着下令道:
  “15度左转,提醒各舰注意规避鱼雷!”
  传令官当即重复到:“左转15度,各舰注意规避鱼雷!”
  还不到一分钟,另一名警戒军官喊道:“距离6200,左舷敌巡洋舰中弹!”
  众人立即将目光转向另一侧,一股显眼的烟柱正从那艘轻巡洋舰艏部位置涌出,此前顽固叫嚣的前主炮此刻已然哑火,只见它迅速作出右转动作,同时在海面上施放掩护烟雾。
  撤退前施放烟雾是各国海军常用的战术,但此刻张海诺却有些不理解了,在德国舰队和纳尔逊号之间施放烟雾,将直接影响到双方战列舰的炮击精度,难道英国人这就准备脱离战斗吗?
  直觉告诉张海诺,事情绝不会这么简单,如果他是纳尔逊号的指挥官,将不惜任何代价拖住德国舰队的步伐,即便是以自沉换取对方受损并减慢航速也是值得的。当他再一次将目光转向战舰右舷并看到海面上那艘若即若离的英国驱逐舰时,便恍然大悟——即便有烟幕的存在,英国人也可以通过无线电由驱逐舰负责观测弹着点。
  接下来的几分钟,英国巡洋舰施放的烟雾原来越多,但沙恩霍斯特号上众军官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到了英国驱逐舰之前放出的鱼雷上,当它们足够靠近时,舰尾的机关炮和机枪开始嘶吼,但海面上并未出现剧烈爆炸声,又过了一会儿,军官们方才松了一口气:“成功避过全部鱼雷!”
  军官们关注鱼雷的这个当口,两艘德国战列舰的主炮仍在雷达测距仪的指引下不慌不忙的向远处的英国战列舰炮击,而纳尔逊号也没有停止射击的意思,双方的炮弹仍隔着很远的距离落下,只是这时候那艘英国轻巡洋舰似乎被忽略了——人们都以为它在施放烟雾后只会是伺机而动,却未想到整个舰队因为规避鱼雷而靠近了那道幕墙。当张海诺重新下达转向命令时,居于舰队首位的“沙恩霍斯特”号距离烟幕边缘只有不到3000米距离,身后两舰的距离也大致如此。
  “看,那艘英国巡洋舰!”
  一名军官有些变形的嗓音,令张海诺心里顿时咯噔一下,重新出现在他视线中的那艘英国轻巡洋舰,正以极高的速度朝这边冲了过来,虽然舰首的浓烟还在继续涌出,舰体似乎也受了不轻的伤,但它却犹如一条英勇的猎犬义无反顾的冲了过来,在这个距离上,场面令人打心底感到震惊!
  现在张海诺已经用不着去揣测对方的意图了,人类海战史上从来不缺乏以舰撞舰的战例,英国人的这个架势明显是要壮烈一把。在这样的距离上,“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强劲的主炮是来不及调整了,但舰上原本就处于战斗状态的副炮却能够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这时候“格拉夫·齐柏林”号上的大小火炮也加入进来,一时间密集的炮火劈头盖脸的朝那艘仅有薄装甲保护的英国轻巡洋舰砸去。
  白色的水柱长时间的将那艘英国战舰笼罩,期间不断有炮弹炸中舰体的火球腾起,然而却迟迟没有一枚决定性的炮弹令目标失速,从3000米到2000米,它只花费了稍比1分钟多一点的时间,从2000米到1000米,依然不超过100秒,在进入1000米的距离后,三艘德国战舰的炮火出奇的准确,几乎每三发炮弹就有一发能够直接命中英舰,这时候就连张海诺也意外于英国巡洋舰的顽强,他仿佛看到了当年“塞德利茨”号不朽的战斗场面。
  距离是如此之近,人们已经惊讶的看出了这艘英国巡洋舰的目标——它的舰首直指德国舰队最末位的“格拉夫·齐柏林”号!此时此刻,身躯庞大的德国重型航母正随着两艘战列舰朝右舷转向,试图以此来拉开和英国轻巡洋舰的距离,一旦完成转向,以它34节航速的优势,受伤的英国巡洋舰断然没有以舰体直接威胁到它的能力,然而,令人震惊的一幕偏偏发生在它完成转向之前!
  在德国舰队密集的炮火中,遍体鳞伤、甲板以上已经是面目全非的“谷物女神”号,带着满身的火焰和浓烟以近乎半潜的姿态直直撞向德国海军唯一的重型航母“格拉夫·齐柏林”号,德国炮手们不惜误伤己方战舰的开火,却依然未能阻止它依靠尚存的轮机以及巨大的惯性完成历史交托的使命。
  撞击场面令在场所有的人终生难忘,千疮百孔的“谷物女神”号像是一只因受伤而狂暴的野猪发疯似的撞上了比自己大好几倍的汽车,在撞击发生的一刹那,它原本就已遭到重创的舰首像是火柴盒子一般被压皱,然后它倒退回来,渐渐脱离了“格拉夫·齐柏林”号,但舰尾最后一门机关炮仍在无力的向目标开火。只片刻之后,英舰舯部发生了一阵剧烈的爆炸,整艘巡洋舰慢慢朝自己的右侧翻转,少数残存的舰员赶在舰底朝天之前跳海逃生,紧接着,舰尾又发生了两次爆炸,数名已经逃生的英国舰员不幸丧生。
  “肇事者”迅速沉没,人们此刻更加关心的是那艘重型航母的伤势,4000多吨的轻巡洋舰在撞击前航速已经较开始时减弱了许多,而整个过程中满载排水量达到3.1万吨的重型航母只是略比预先的航线向外偏离了一点儿。众所周知的,“格拉夫·齐柏林”以高航速和强装甲而著称,其岛式建筑的装甲为150毫米,甚至超过了一般的重巡洋舰,而舰舷装甲也在60毫米以上,且延续了德国海军一贯重视抗鱼雷打击能力的传统,在水线位置加装了防鱼雷隔舱,舰内舱室也进一步细分了水密隔舱。
  张海诺很快从旗舰上发去了询问信号,得到的回复是“左舷水线以下多个舱室进水,具体伤势尚待确定”。
  就这一报告而言,“格拉夫·齐柏林”号伤势并不致命,更令德国军官们忧心忡忡的是,海面上的烟雾还未散去,但纳尔逊号的炮弹却一刻不停的朝这边砸来,轰天水柱不断在舰队附近的海面上扬起,那艘可恶的英国驱逐舰则远远的在另一侧相对安全的距离上游弋,舰上的通讯部门很快截收到了英舰之间的明码通讯电文,却无法干扰他们的联络。
  眼见齐柏林号航行状态并未出现异常,张海诺牙一咬,“全速向东,脱离对敌接触!”
  施放完鱼雷的英国驱逐舰不依不挠的跟了上来,位于舰队东北方的“纳尔逊”号也拼命以最高航速向南行驶,以双方的航速来看,张海诺确信它已经无法截断本方舰队的归路,但可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尽可能拉近双方的距离,其主炮的配置在追击时是非常有利的。眼下他唯一期盼的,就是“格拉夫·齐柏林”号能够坚持到摆脱英舰追击。
  尽管对刚才的撞击心有余悸,德国舰队里的官兵们现在还是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到正在逼近的英国战列舰上,此时最为有利的一点,是“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均可以用全部主炮向左舷敌舰齐射,但枪炮指挥室传来的报告显示敌舰和本方的距离已经拉近到2.2万米,在日德兰海战时期,这还在处于双方主炮的有效射程之外,但如今交战双方的战列舰上都采用了更为先进的火炮技术和射击指挥系统,“格奈森瑙”号54.5倍径的280毫米炮在40度最大仰角下甚至能够将炮弹送到42,500米远的地方!
  望远镜中,本方炮弹的落点距离目标越来越近,炮弹扬起的水花似乎已经能够溅湿英舰的甲板,但直到此时此刻,张海诺并不真的打算和英国人最皮坚肉厚的战列舰硬撼,三艘德国主力舰只要不被对方主炮击伤而影响了速度,就能在两个小时内突围而去。可是,10分钟后从“格拉夫·齐柏林”号传来的消息却让他不得不改变计划:已有上百吨海水从本舰左舷破口涌入,航速正在降低,至少需要两个小时方能修复破损,在这之前保守估计只能保持24节航速。
  是放弃德国海军最大的航空母舰独自返航还是冒险和英国口径最大、防御最强的战列舰对战,这个选择张海诺无须多作考虑。他幽怨的望了一眼英国巡洋舰沉没的那片海域,轻舒了一口气,命令道:“格拉夫·齐柏林号继续向东行驶,格奈森瑙号紧随本舰左转20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